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浅谈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体会

浅谈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体会摘要】断指再植是综合性的创伤外科手术,是把完全或大部分离断的指体在显微镜下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和一定功能的高精细度手术。
本文旨在研究目前国内断指再植术护理,通过对各种断指再植术的新进护理技术的回顾,以寻求临床断指再植术护理工作的统一和完善。
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发生指断离伤比较常见,而且大多数是年轻人,并因手部的功能极为复杂,假肢难以代替,否则患者将不同程度失去劳动能力,断指再植术后,虽已接通血管,但也可能发生循环再度受阻,如未能及时发现血循环障碍血管危象,数小时的拖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使再植失败。
因此,术后的细心观察和护理是保证再植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1]。
1 环境设施患指术后常因寒冷刺激致血管危象的发生,故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为宜,湿度50%~60%之间,病室内严禁吸烟[2],采用层流病房,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1~2次/d紫外线消毒。
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在距断指为30~50cm处,用60~100W烤灯照射,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术后3d内变化较多,应每15~30min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3]。
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预防大便干燥[3]。
2 一般护理2.1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病人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与再植成功率密切相关[4]。
由于断指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一方面无法接受手指离断的现实,另外,病人担心手术失败,会影响今后正常的工作生活。
因此,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沟通,消除病人的疑虑,介绍其他手术成功的范例,树立病人的信心,同时告知病人情绪波动会影响断指的功能恢复,从而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5]。
2.2 饮食护理断指再植患者多有外伤史,受伤多较重,术后应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推荐下载】关于断指(肢)再植术后护理体会

关于断指(肢)再植术后护理体会2012-11-27【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
我科2008~2010 年进行断肢再植术196 例,通过加强对术后的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一、一般护理1.病室要求清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尽量将病人安置小病房,尤其是多指再指术后可安置单人病房,室温22~25℃,湿度50~60%,限制陪护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探视,使患者静心修养;病室内严禁吸烟,因香烟中的尼古丁具有强烈的致痉挛作用,可使动脉发生顽固性痉挛,是动脉危象有效诱发因素,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吸烟的危害。
2.体位绝对卧床休息7~10 天,避免患侧卧位,防止患指受压影响再植指体的血供。
患肢用楔形架抬高15~30℃,肘关节下垫一软垫,增加舒适感,以利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3.局部保温患肢上方用40~60 瓦的侧照灯持续局部照射,等距离手指约30~40CM,患指用一小棉垫或8~10 层的纱布覆盖。
4.基础护理协助患者侧翻身,抬臀,勤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发生。
二、心理护理突如其来的创伤打击已让患者难以承受,加之对再植手术的不了解,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术后功能外形是否满意,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及烦躁心理,不良的心理因素甚至会使患者产生怀疑、逆反心理,会直接影响到再植手指的成活。
需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及有关知识及成功病例,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师及床位护士,不断给予患者精神支持,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疼痛的护理疼痛也是导致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创伤和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耐心向患者解释,疼痛对再植指的危害,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程度及性质等,术后72 小时内可常规给予止痛剂,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减轻或避免疼痛。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术的护理体会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李英姚旭陈欣利丛春晶孙微【摘要】断指再植是由于创伤、挤压等因素所致的指离断伤后而进行的再植术,由于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再植有一定的危险性和难度,故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否得当决定着再植术的成败。
本文对25例不同程度的断指患者护理的总结分析,认为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术后及心理额护理使其配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使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目的: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断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及个体化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以最佳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尽最大的努力为病人保留住受损的手指。
方法:针对不同患者通过严密观察、科学护理及时进行有效、必要的健康知道。
结果:密切观察,观察指标,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降低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顺利渡过治疗时期。
结论:科学系统、严谨的护理对断指再植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确保了再植术的成功。
【关键词】断指再植、观察指标、护理、血管危象正文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再植技术不断改进,断指再植的护理措施也不断加强,促使断指再植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由于断指再植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性,对手术条件,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断指病人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护理,包括围手术期的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的专科护理与功能锻炼。
通过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因人而异制定合理的健康知道方法,掌握沟通技巧,消除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病人的恐惧、悲观、自卑等心理反应,帮助患者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以便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要坚持护理操作的连续性,细致准确,操作尽量要轻,以减轻患者机体的刺激,从而提高了患者接受治疗的主动性。
为降低断指再植的失败率,将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25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以确保断指再植的高成活率。
1.临床资料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5例断指患者,男性19例,女性6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住院天数25天。
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断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断指患者再植手术的应对处理及护理。
方法对我科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住的断指患者50例,期间对断指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具体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耐心地解释,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激励患者自觉配合手术及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
结果 1例术后22h发生静脉危象,经处理后植指成活,其余均再植成功。
结论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
做好充分的术前应急处理,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是断指再植成功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断指再植;观察;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473. 6 [ 文献标识码] A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断离的肢体,在光学显微镜的助视下,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精细度手术。
断指再植术的成功越来越高,这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术,而且还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
术后对患者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以及科学的功能锻炼对挽救患者指体及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再植目的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8~60岁。
损伤性质:切割性断离30例,碾压性断离18例,撕裂性断离2例;断离程度:完全断离45例,不完全断离5例。
1.2 结果本组50例均实施断指再植修复术,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术后功能恢复良好50例,1例术后22h发生静脉危象,经处理后植指成活,均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2.1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通知医生,并科学地保存断指,以防止在混乱中把断指丢失或因保存不当而失去再植时机。
夏季断指置于冰袋或冰桶内,不可与冰块或桶壁直接接触,以防冻伤,绝不可用消毒液或有机溶剂浸泡,以免造成组织破坏。
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密切配合,耐心向患者讲述手术成功、功能恢复的良好前景,介绍成功病例及成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取得患者的配合,以增强其信心,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46例断肢指再植的护理体会

46例断肢指再植的护理体会目的:观察并分析断肢(指)再植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46例断肢(指)再植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
结果:46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结论:护士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掌握术后观察要点,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科学、周密地做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才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标签:断肢(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为了提升断肢(指)再植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改善其预后,笔者随机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46例断肢(指)再植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综合干预,并观察其疗效,取得显著成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46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17~59岁,平均38.3岁。
其中不完全离断27例,完全离断19例,切割性断肢11例,肢碾压性断肢15例,撕裂性断肢20例。
46例患者住院11~21天,平均16.5天。
术后随访1~24月,均恢复良好。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尽快详细地了解伤员的受伤史、现场急救情况、离断肢体保存方法等情况。
注意伤员有无伴发性损伤,如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2)全身支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及时、足量的输血、输液,有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提高伤员对再植术的耐受力。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前准备:做好术前一般准备,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急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血凝四项、术前八项,必要时查血型和配血。
4)心理指导:断肢(指)再植手术风险较大,而且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已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大多患者都会担心自身手术效果。
鉴于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详细介绍手术操作程序与预后,鼓励患者正视自身病情,并树立信心,从而提升其配合度。
1.2.2 术后护理1)住院环境护理:在冷空气的刺激下,术后患者末梢血管极易出现痉挛现象,为防止该症状发生,需对患者住院环境中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以23~25℃为最佳。
一例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一例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作者:刘晓刚樊敏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断指再植术后护理最关键是动、静脉均吻合的情况下,由于心理、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会发生血管危象,致使再植指缺血坏死,手术治疗失败。
特别是受挤压的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压力低,使得吻合血管的难度加大,血管危象的几率大大增加。
所以,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体会一、典型病例甘肃籍罗某,女,45岁。
汉族,初中文化农民。
在家粉碎机粉玉米时不慎导致食指中段完全断裂。
于2015年10月7日下午3:20由平车推送入院。
见患者表情痛苦不堪,面色苍白,四肢冰冷Bp:130/85mmHg,T:36.5℃,P:80次∕min,R:21次∕min。
立即对患者伤口用干净纱布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立刻建立静脉通道。
及时对断肢进行去污、清洁处理,用无菌敷料包扎后放入塑料袋并放于4℃的冰箱中干燥保存待用。
护士为患者采取血常规、凝血四项、感染四项,留置导尿管及送检尿标本并通知手术室及麻醉科。
患者因疼痛、恐惧表现紧张、焦虑与痛苦不堪,护士不停地安抚,以消除她恐惧心理。
并告知3小时内进行手术,说明各种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的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患者于下午6:10进行手术,于9:20手术结束,安返病房。
二、术后护理措施1.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病房安静、整洁、温度适宜23—25℃)室内空气定期消毒每天准备用紫外线照射30min的病房。
测Bp:110∕70mmHg.T:36.0℃,P:90次∕min,R:20次∕min尿量600ml.病人神智清楚,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①术后四小时不能进食喝水,平卧位不能睡觉让其家属认真照顾病人。
②嘱咐四小时后病员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
③室内绝对禁烟、禁喧哗并避免多人探视。
2.局部用60W烤灯照射,距离40~60cm,24h持续照射,持续一周左右。
27例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7例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断肢再植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
作为护士,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我得到了很多经验和体会。
在手术前,我们必须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伤口情况、病史、过敏史等。
我们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可能会非常紧张和害怕。
我们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忧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手术期间,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呼吸。
我们还需要监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尿量,以及维持气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我们必须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通知医生和准备相应的紧急抢救设备。
在手术后,我们要及时给予患者镇痛和抗生素治疗。
我们必须定期更换敷料,确保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我们要观察伤口的血液循环恢复情况,包括颜色、温度和对触摸的反应。
如果发现伤口出现明显的血管痉挛或循环障碍,我们要及时报告医生。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包括营养和排泄。
我们要确保患者的饮食摄入足够,并注意饮食的多样性。
我们还要帮助患者进行排泄,包括如厕和清洗。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我们还要实施术后教育。
我们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并告诉他们如何正确护理伤口和使用辅助装置,以便尽快恢复活动能力。
对于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除了关注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外,我们还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生活护理。
通过与医生、患者和家属的有效沟通,我们能够提供全面而专业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重返社会。
断肢再植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断肢再植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断肢再植术的患者都是突然遭受身体创伤,因肢体承受着强烈的疼痛煎熬,导致心理出现了如担心、焦虑、害怕,甚至悲观绝望不配合治疗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尤其是术后患者其焦虑情绪表现更加明显,如血压升高、失眠、心慌、烦躁、饮食不振、头晕等一系列症状,这时护理人员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护理干预措施,势必会对其手术效果及术后早日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通过对50例断肢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选取50例断肢再植患者,均为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42岁。
骨折类型:纹车绞伤9例,机械挤压伤8例,车祸致伤5例,刀砍伤3例。
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岁。
纹车绞伤7例,机械挤压伤9例,车祸致伤7例,刀砍伤2例。
2组患者均需行断肢清创再植术,2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心理护理。
实验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术后1天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2组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定。
实验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评估焦虑因素及程度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分辨不同类型焦虑的能力,患者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文化程度、年龄、全身情况及性格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其焦虑程度。
护士通过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判断可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支持。
2.针对出现病情变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因病情突然的变化,多数患者内心会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这时护士要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充分的了解,鼓励患者亲人及朋友同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同时真实地表达患者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心理需求,帮助其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
3.针对担心手术成功率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患者目前我院的医疗水平属于国家级非常高,只要配合治疗,一定程度上一定会减少或避免担忧的情况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指再植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30T11:01:59.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0期供稿作者:王妍
[导读]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王妍(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手足外科 400061)
【摘要】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我科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经过心理护理断指再植患者降低了并发症,从而促进了断指再植的手术成功。
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断指虽经手术将血管接通,但仍可由断指肿胀,血循环受阻,血管栓塞而导致再植失败,因此全方位对患者进行护理十分重要。
由于人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情绪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变化,喜悦、平稳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扩张,利于断肢术后的血运;焦虑、恐惧、紧张、抑郁使交感神经兴奋,致儿茶酚胺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痉挛,使再植指发生血运障碍,不利于创伤组织和吻合血管的修复[1]。
故患者的情绪护理十分重要。
除药物扩张血管外,护理上尽量疏导患者消除不良心理。
我们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实施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针对性地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室收治断指再植患者35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男27例39指,女8例13指。
35例患者均行再植术,术后成功33例49指,成活率94.2%,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处理,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
2 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
2.1新入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断指再植患者大多为中青年,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突如的意外,使其担心残疾引发的一切后果,担心手术的效果,再加之入院后对环境的陌生感,从而加重了患者的心理顾虑,针对这些情况应做好如下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患者入院之初,医护人员就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平易近人的风格、广博的医学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患者信任。
多与患者交流,随时指导患者积极适应周边环境、人员、制度等,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和关爱,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
[2]
针对患者对疾病和手术、麻醉知识的缺乏了解,给予必要的宣教和解释,讲解手术的目的、效果、麻醉方法,同时介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帮助患者分析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教会患者深呼吸等放松精神的方法,介绍我科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
2.2术中的心理护理
由于我科设有专门的手术室,在不影响对其他病人护理的情况下,大多手术由患者相对熟悉的责任护士陪同一起进入手术室。
介绍手术室环境,保持环境的安静;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技术操作的娴熟性,不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手术过程中,护士适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必要时触摸和轻握患者的手,合理进行语言安慰,使其感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支持与关怀;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可能给患者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如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充分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从而勇敢放心地面对手术。
2.3术后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已经安全度过,患者术前的各种心理护理障碍随着手术顺利结束而消除,但仍有新的问题出现。
比如伤口疼痛,睡眠不好,再加上断肢再植患者术后护理要求卧床休息1周,患者不敢翻身,担心术后留有后遗症,担心不习惯床上大小便等因素,都增加了新的心理负担。
针对患者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讲解哪些问题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讲解术后注意事项的具体方法和护士能提供的帮助,从而减少其思想顾虑;组织同房间病友聊天讲感受进行相互心理支持;指导患者进行专业有效的功能锻炼,使其不断感受到术后病情好转带来的喜悦。
总之,针对不同类型手术及不同个性的患者进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顺利渡过难关。
3 讨论
3.1心理护理可减轻断指再植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和技巧,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2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3]。
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必要时应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最大来源是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在减低应激对患者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安慰家属面对现实,沉重应付,正确对待患者,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心境,避免影响其情绪和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救治护理工作。
3.3促进了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和谐。
心理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更要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4]。
通过护患之间积极的互动过程,不断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体现了深化优质护理工作的内涵,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8.
[2]卫海娟.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 15:839-840.
[3]叶雪峰.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16-117.
[4]韩建英.人性化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3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