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解析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心理原因

解析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心理原因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心理原因高中时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不仅面临着学业的压力,还要面对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许多高中生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本文将解析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心理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
首先,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我认知的不足。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但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社会和家庭的期望也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
因此,高中生常常陷入对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中。
其次,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与同学、老师、家长等各种人建立关系的挑战。
他们可能会面临友谊的变化、人际冲突、社交焦虑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此外,学业压力也是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中生面临着各科目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兼顾课业、考试、作业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种压力常常使他们感到焦虑和无助,进而产生困惑和迷茫的情绪。
那么,面对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心理原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高中生需要努力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读书、参加社会实践、与他人交流等方式,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价值观,为未来的选择做出明智的决策。
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中生解决困惑和迷茫问题至关重要。
他们可以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高中生还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培养社交能力。
最后,高中生需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学业压力。
他们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分解任务、寻求帮助等方式,减轻学业压力。
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调节心理的方法,如运动、听音乐、冥想等,以提升心理抗压能力。
总之,高中生困惑与迷茫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自我认知不足、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业压力。
大学生,你为什么总是迷茫?

大学生,你为什么总是迷茫?身边的朋友从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目标明确,每个人都经历了长长的过渡期。
作为过来人的我们,今天就给在大学中陷入迷茫的学弟学妹们聊聊,我们都是怎样度过迷茫的。
-1-昨天晚上,有同学在微信后台给我留言说:学长,我是一名大一的新生,我也是统计学的学生,但是跟你不一样,我是被调剂的,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专业,那些高数太难了,上课根本就听不懂,大学生活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啊,我感觉好迷茫。
关于迷茫的留言已经收到不少,一直没有写一篇文章是因为自己也很迷茫,我是从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大一时爸妈陪着报到,偶尔瞥见学校附近一楼盘预售,价格是7980元/米,如今,三年过去,再路过那个楼盘时,均价已经翻了一番。
现在就考虑房价或许为时过早,只是觉得这个时代每一天的发展实在太快,拼命追赶却发现仍然看不到希望。
为什么我们总是迷茫?韩国作家金兰都在《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里说过一句话:因为看不清,因为对未来的一无所知,所以时时感到迷茫和恐惧。
因为看不到希望,因为没有方向,更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拥有的太少。
而最重要的就是能力欠缺的太多,而大学却又是我们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当我们拥有一项核心能力的时候自然就会少一分迷茫和无助,多一分自信与坦然。
-2-学弟(学妹)说自己的专业不喜欢,学不进去。
这个也是很多新生的苦恼,我大一的时候也是非常讨厌自己的专业,但是现在竟然对它有了一分喜爱。
因为我开始感受到统计学带给我的好处,开始明白统计学的奥妙,越深入了解对它的爱也就更多一分。
专业不喜欢或许只是因为你对它不够了解,很多事情没有尝试就不要轻易下判断。
当然,如果你真的不喜欢,大一学生还是可以通过努力调剂专业,不妨争取一下。
另外想说的就是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如果你对专业不感兴趣,那就多听听其他专业的课程,或者报名参加类似网易云课堂的视频学习网站,只要你想学,找到它们轻而易举。
别把自己的不努力全部怪罪在对专业的不喜欢。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书籍是世界珍贵的财富,是世世代代和一切国家最好的继承。
最古老和最优秀的书籍自然而然地、合情合理地占据着每一所房子里的书架。
它们没有自己的利益与诉求,但是在它们给读者以启迪和激励的时候,读者的常识使他不会拒绝书籍。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书籍的作者者是天生的极富魅力的精英分子,对人类发挥着比帝王们更大的影响。
当目不识丁的、也许还是鄙视一切的商人,通过魄力和勤奋挣得了垂涎已久的闲暇和衣食无忧的生活,进入了财富和时尚的圈子以后,最终不可避免地会转向那更高的然而却难以企及的知识和财富的圈子,这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文化的残缺,以及他一切财富的空虚无用;于是他不遗余力地要使子女获得知识文化,他深刻地感到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从而证明了他的明智;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家族的缔造者。
”——《瓦尔登湖》杨绛先生曾对年轻人有过这样的一番警醒: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语言和思维是一个信号,我们通过语言与思维来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愿,语言与现世有联系。
但是它们也同样很危险,如果我们将语言和思维与现世相混淆,就会为语言所控,为思维所限而无法从语言与思维所构造的虚无之中脱身。
有一种心理问题,称作“思维反刍”,即不停地做理论推想,设想各种无法验证的可能性,没法停下来。
“有个来访者从初中开始设想:“如果石头有生命会怎么样?”“我们怎么就知道石头没生命呢?”他不停根据这个假设做理论推演,最后得了强迫性思维。
另一个学生,学了一些基础哲学课后,不停设想物质和精神相互作用,物质的最终归宿,想得整个人都虚无了。
”《禅与摩托车艺术》的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因为思考物质与精神之类的问题,备受折磨,后来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
终于当他不在执着于自己的理论时,他反而解脱了。
①“这些‘思考者’都觉得自己在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但都不会去读哲学书或者资料,全靠脑子‘干想’。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十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十句
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鲁巴金
2、“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3、“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杨绛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8、“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冯梦龙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10、“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莫泊桑。
大学生迷茫成因追溯

大学生迷茫成因追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大学生迷茫成为一个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迷茫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业压力、自我认知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剖析和追溯,以期找出造成大学生迷茫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迷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纷纷投入到不同的领域中去。
这种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的未来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职业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受到巨大的影响。
社会上有很多成功的人物,他们的成功经历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从事什么职业,这就成为了大学生迷茫的一个重要成因。
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迷茫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往往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教育方式、亲子沟通等都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往往会造成孩子在大学阶段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
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导致孩子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感到困惑;而有些家庭则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导致孩子缺乏规划和目标意识。
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们感到迷茫和不安。
学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迷茫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业压力往往使大学生感到疲惫和无助,他们可能会因为不断迎合学校和家庭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就导致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
一些大学生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缺乏自信和动力,也容易感到迷茫和困惑。
自我认知也是导致大学生迷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人会感到迷茫?

为什么人会感到迷茫?为什么人会感到迷茫?人们感到迷茫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迷茫的原因:1. 缺乏目标或方向:当人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时,他们容易迷失在生活中的选择和决策中。
没有明确的目标使得人们难以确定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从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2. 复杂的选择:现代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选择,这使得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感到困惑。
人们可能面临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之间可能存在着各种利弊和后果,使得人们难以确定最佳的选择,从而感到迷茫。
3. 外界压力和期望:社会和家庭对个人的期望和压力也是导致迷茫的原因之一。
人们可能感到迷茫是因为他们试图满足他人的期望,而不是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激情。
这种内外冲突可能导致人们迷失自我,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4. 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也是导致迷茫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可能担心自己的选择会带来错误或失败,因此不敢做出决策。
这种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前进的困境,感到迷茫。
5. 内心的矛盾和不确定性:人们内心的矛盾和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迷茫。
有时候,人们可能面临着对于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和对于社会期望的矛盾。
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人们难以确定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愿望,从而感到迷茫。
为了克服迷茫,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通过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优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并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 接受不确定性:迷茫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们需要学会接受不确定性,并从中寻找机会和发展。
3. 寻求支持和建议:与他人交流并寻求支持和建议是解决迷茫的有效途径。
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4. 培养决策能力:通过积极主动地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人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人们感到迷茫是因为缺乏目标、面临复杂的选择、受到外界压力和期望、缺乏自信和决策能力,以及内心的矛盾和不确定性。
大学生迷茫文章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群,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祖国的中坚力量。
然而,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的迷茫和困惑。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学生迷茫的原因、表现以及应对方法,希望能为广大的大学生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大学生迷茫的原因1.对未来缺乏信心大学生们毕业后要进入社会,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然而,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缺乏信心,担心自己选择的职业不能让自己过上理想的生活。
2.缺乏目标有些大学生迷茫是因为缺乏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
他们感觉自己浑浑噩噩,毫无头绪,只能看着别人选择好了方向而自己却依然茫然无措。
3.学业压力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往往极大。
尤其是在大二、大三时,学业压力达到高峰期,有些学生因此产生迷茫的心理。
4.社会压力社会对于大学生们的期望很高,这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很迷茫。
大学生需要在面对社会、面对压力的过程中成长,学会承担责任,但是有些人却会感到无从下手。
二、大学生迷茫的表现1.情绪低落当大学生没有计划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很迷茫。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情绪往往会受到影响,出现低落的情况。
2.犹豫不决有些大学生迷茫是因为无法做出决定。
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犹豫不决,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3.忧虑焦虑有些大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比如缺乏自信和承担能力,则容易产生忧虑和焦虑的心理。
这种心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和日常生活。
三、大学生迷茫的应对方法1.确定目标大学生应该尝试确定自己的目标。
他们需要思考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哪些职业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时,要注意到自己的过去和优劣点,具体分析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会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2.制定计划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大学生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给自己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这不仅可以让自己更有方向感,还能帮助自己更好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3.寻求帮助如果大学生仍然感到困惑,他们可以在老师、同学或者其他社会资源帮助下,寻求帮助。
杨绛: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编者按也许有人会问: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杨绛先生曾经给过一个非常智慧的回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告诉我们读书是解决许多人生问题的方法。
在小编看来,读书能让人学会如何独立思考,有更完整的灵魂和自我。
「已识乾坤大,尤怜草木青。
」爱阅读的人,既能抬头仰望星辰,也能低头看见自己,感受到脚下无数细小却蓬勃的生命。
在寻常状态中对世间万物的存在充满好奇与敬畏,它让你内心笃定却又不会过于固执,它能让你看见他人眼中的世界,也能让你清楚的知晓自己。
腹有诗书,却不张扬,这是我能想到最温柔的成长。
读书的「有用之处」小学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笑话。
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一个小偷就在他家门外墙角等着。
本想等他入睡以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
那篇短短的文章他始终没有背下来,最后小偷忍无可忍,从门外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还读什么书。
」当年老师讲笑话,结语是曾国藩虽然笨,可他勤奋好学,终成一代名臣。
然而,如果你读过《曾国藩家书》,你会了解到,这位名臣,居然曾因打了败仗跳河自杀。
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都会遭遇挫折,熬不过就是人生的无底洞,撑过去,才是人生的成人礼。
我们不再只了解到老师口中那个「有点笨但刻苦」的曾国藩,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在遭遇不同状态下多样的人格。
记得蔡康永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常鼓励大家读书?因为我们的人生非常有限,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经验,看到别人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有机会看到别人的人生长什么样子,就会培养出一种抽离的能力。
」培养抽离的能力,就是让我们跳脱出当下的认知。
面对新事物,从而看事情看得更深远、更完整。
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有用之处,它能让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这个世界。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
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朗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
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
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话语之外,杨绛先生在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
其实迷茫的又何止是高中生呢?有些大学生也都说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现在仔细想来,其实也就是“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罢了。
大家要么整天地逃课玩游戏,要么每节课去了也是埋头睡大觉,然后一旦空出来时间就开始胡思乱想,想想这顿饭吃什么,想想那个美女挺漂亮的,想想奖学金为什么是他拿了,想想我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想想我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想想我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想想... ...然而也仅仅是想想,我们就是站在那里不动,从不上晚自习,也不去图书馆,反正考试就靠考前突击和临场作弊,及格了便是幸运,不及格还有补考,得过且过,大学便就此结束了。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工作了小半年,其实有些同学的工作单位还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每每和他们聊起时,他们还是说很迷茫。
我说我新年以来读了将近十本书了,并和他们分享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生活的应用,他们却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过一眼书了,我出于安慰说你们是工作太忙了,谁知他们却几乎一致的回答:其实哪里有那么忙呀,只是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而已。
我之后在QQ和微博上发了一条说说“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马云等身家如此显赫的商人依然经常教导年轻人要多读书呢?为什么身边一些暴发户虽然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呢?我思考的结果是:书虽然未必会让人产生直接的财富,但是它却可以充实人的思想,富足人的心智,荡涤人的心灵,然后在人的一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正能量。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看到:读书人很少产生家暴,而且很少出现离婚。
我想这应该就是书本给他们的看不见的财富在起作用吧。
究竟读书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作用,古往今来不乏讨论,然而依然是模糊而不可辨清的,但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读书总归是有用的。
我知道一谈到开卷有益,肯定就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出现,大多是拿一些黄色书籍来当挡箭牌,经常被提及的就是《金瓶梅》。
其实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不良内容仅仅不足五千字,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版本也大多剔除掉了这些,所以看本书,只要你不是居心不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还会有不少的收获,你会对封建社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更何况,世界上的书的种类那么多,黄色书籍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都难登大雅之堂,你也就不会看到,从这个角度讲,看到了也许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吗?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读书对于我的巨大作用除了熏陶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克制。
比如,读了美国作家简和袁的《拖延心理学》,我才发现了拖延问题的根源,并且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拖延习惯;读了美国作家庞龙的《宽容》,我就开始试着去善待和理解所有人;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才知道活
人与死人的区别,人活着要将苦难当作忍受,以待以后... ...读了太多书,我会不由得接受所有人的观点,尽管也不见得全部理解,毕竟理解是种奢侈品嘛。
有人说,迷茫是青春的必需品,我不同意。
我承认青春肯定是会迷茫的,但它未必是必需品,迷茫的本质就是精神空虚,与青春并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人直至死去也依然迷茫。
也许我们把书称作精神食粮,就是这个原因吧,古人不是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断章取义,谈到读书,他们便又会举出三国演义里马谡的例子来反驳你,于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顶帽子便经久不衰,而且大有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的趋势。
你看,由于这些年大学生就业率不好,于是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早早地辍学了,家里人让他们学了一门手艺,以便早点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历史光荣使命,毕竟无后为大。
其实读书和“纸上谈兵”并不是一回事儿,很多书籍都提倡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书都是作者亲身实践的足迹。
谁成天坐在家里都写不成一本可以被称为著作的书,也许哲学家除外,但是其实当代社会已经愈发地注重哲学,因为我们发现哲学其实往往实践渗透在各种学科当中。
读书太少的人往往会想得太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人类从来都是喜欢“思考”这个东西的,因为可以毫不费力,这也正好迎合了我们懒惰的心理。
然而,因为内心没有什么东西,想来想去,仍然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于是便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越迷茫越看不到人生前行的方向,大致就是如此。
读书多的人则不同,他们从书中看到了对待一个问题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思考方式,于是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基本上也就不会再钻牛角尖了。
当然了,读书多的人留给自己想的时间肯定是没有读书少的人长的,但是想的却并不少,他们由于他们思维不被局限,所以会想到很多问题,会想到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也会更有深度。
当北京的“单向街”、上海的“季风”和杭州的“枫林晚”等实体书店逐渐走向衰落,台湾的“诚品”却在连续十几年亏损之后突然开始盈利了,真是庆幸,这个世界上读书的人还没有消失殆尽。
那么,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呢?
曾经有一个高僧,人称“白隐禅师”。
他所在的镇上有一个少女未婚先孕,在家人的逼问下,少女一口咬定孩子是白隐的。
愤怒的家人把孩子扔给了白隐,小镇的居民度议论纷纷,不知是真是假。
诺是常人便应当立即把孩子送回少女家中,即使真是孩子他爹也要一口咬定绝对不是,跟何况那时候哪有什么D N A鉴定,这种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那么白隐呢?
白隐只说了一句:“是这样啊”平静如止水的留下了孩子。
小镇上炸开了锅。
白隐啊白隐,你怎么如此糊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偶尔犯戒,只要紧闭金口,还是能修成正果的吗,何必如此诚实呢。
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
白隐并没有把孩子送人或遗弃,而是每天抱着孩子下山挨家挨户给孩子讨奶喝。
人们都对他嗤之以鼻,说什么的都有,但白隐如旧平静如止水,细心的照料孩子。
这样看来孩子确乎无疑是他的了。
毕竟是亲骨肉,否则那会如此细心,忍辱负重呢!可是诺真如此。
一年后,那少女终于受不了良心的煎熬,承认那孩子是她和一个渔父所生。
小镇上再次炸开了锅。
少女及其家人万分惭愧的去找白隐,少女抱回被养的白白胖胖的儿子,满心愧疚的哭着向白隐道歉。
啊,苍天有眼,原来是这么回事。
白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洗刷冤情了。
此时不吹更待何时!他的隐忍美名,只要找几个写手给点润笔费便可天下传言了,那些李四,老五、草把、败絮都都纷纷立传出书,更何况如此的白隐啊!可是,白隐是什么人——
白隐看着万分愧疚的少女一家,平静如止水,淡淡的说:“是这样啊”没有指桑骂愧,没有追究法律责任。
小镇也平静如止水。
背负恶名抚养残遭的婴儿,心如止水原谅涉世未深的少女,不加便见的串行与厉势人群中,白隐用无言的行为和那一句淡而又淡的“是这样啊”完美的覆盖了“宽容”二字。
宽容不是说出来的,宽容不是做出来的,宽容要付出代价。
白隐损失了一年的名誉,但被维护的却是无价的。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世界里,还有一方净土,叫宽容。
这是对生命至纯至真的爱。
智者是不用言语来表达的,因为有些事情只会越描越黑,所以选择不说,不代表承认这件事,而是让流言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