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学习提纲(士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适用专业:数控模具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总学时数: 64 总学分数: 2 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4主撰人: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了培养了解金属的组织和结构、材料的机械和力学性能以及掌握各种材料热处理方法和工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是一门融汇了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培养能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设计机电一体生产的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的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常用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用途及一般的选取原则,了解钢、铁及有色金的热处理工艺原理、特点及应用。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规范意识,要善于观察、思考,勤于实践,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具有合理选择材料和制造热处理工艺路线的能力。
学生应在先学完《物理》《工程分子》等课程,并经过金属工艺的生产实训,对材料及热处理方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机械制造》等专业课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金属材料的学习方法及本课程的内容(二)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内容及学习方法(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发展过程2.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3.本课程的内容及重点和难点第一章金属的性能(5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的其它性能(二)教学重点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各性能的符号、表示方法(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力学性能2.金属的工艺性能第二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4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过程,以及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了解本章的其它内容(二)教学重点晶格的类型及结构、纯金属的结晶过程、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的理解(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晶体结构2.纯金属的结晶3.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单晶体和多晶体塑性变形、回复与再结晶概念的理解(二)教学重点: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再结晶的过程分析(三)教学内容:1.金属的塑性变形2.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回复与再结晶4.金属的热塑性变形第四章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结晶(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合金组织结构的分类及构成特点,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及共晶相图的分析(二)教学重点合金晶体结构的分类、共晶相图的结晶过程分析(三)教学内容:1.合金的基本概念2.合金的晶体结构3.二元合金相图第五章铁碳合金(1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基本铁碳合金相图的画法(四)教学重点:合金相图重的特性点、线、温度以及成分(五)教学内容: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2.铁碳相图第六章钢的热处理(12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与组织转变(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概念,目的(三)教学内容:1.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2.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3.退火与正火4.淬火5.回火6.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第七章碳素钢与合金钢(8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钢的分类方法,编号和用途,了解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分类(二)教学重点钢的分类与编号、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分类(三)教学内容1.钢的分类与编号2.常存杂质对钢的影响3.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4.结构钢5.工具钢6.特殊性能钢第八章铸铁(6学时)(一)教学目标掌握常用铸铁的性能,特点与应用(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的牌号含义及用途(三)教学内容1.铸铁概述2.灰铸铁3.可锻铸铁4.球墨铸铁5.蠕墨铸铁6.合金铸铁第九章非铁金属及硬质合金(4学时)(一)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有色金属,掌握铝合金与铜合金,铝合金与铜合金的应用及牌号表示(二)教学重点掌握铝合金与铜合金,铝合金与铜合金的应用及牌号表示(三)教学内容:1.铝及铝合金2.铜及铜合金3.钛及钛合金4.轴承合金5. 硬质合金四、实验学时分配五、考核方式1、笔试(占总成绩的60%)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出勤(占总成绩的10%)+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六、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李炜新主编,高职高专“十一五”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2007年2.参考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王英杰、金升主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06年旧版《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工业大学史美堂主编,上海科大出版社,1980年1月版。
金属材料复习提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习提纲一、钢铁的概念及其分类钢铁材料是钢和铸铁的统称。
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11%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含碳量2.11%通常是钢和铁的分界点。
根据化学成分,钢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
二、钢的力学性能及其指标1、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常用的强度判据是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测定强度判据的方法是拉伸试验2、塑性指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塑性判据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3、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它衡量材料软硬的判据。
目前最常用的硬度试验法是布氏硬度试验法、洛氏硬度试验法和维氏硬度试验法。
4.韧性韧性是指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
韧性的判据通过冲击试验来测定。
5.疲劳强度零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常在远小于该材料的σb,甚至小于σS强度的情况下发生断裂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疲劳,金属疲劳的判据是疲劳强度。
三、普通热处理的类型及概念普通热处理有“四火”,退火与正火淬火回火退火: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以消内部应力。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的工艺。
四、钢铁牌号的标识表示方法及其含义1、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四部分顺序组成。
质量等级有:A、B、C、D脱氧方法有:F(沸腾钢)、b(半镇静钢)、Z(镇静钢)、TZ(特殊镇静钢)。
通常Z 和TZ可省略。
例如:Q235-AF2.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法:用两位数字表示钢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数,如40钢。
金属材料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复习提纲

精心整理一、名词解释1.正火:把零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退火:将钢加热、保温后,随炉冷却后,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1线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4.淬火:将钢加热到AC1或AC3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5.淬硬性:钢淬火后的硬化能力。
6.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7.贝氏体: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的产物。
8.马氏体:C原子溶入 -Fe形成的饱和间隙固溶体。
9.贝氏体转变:奥氏体中温转变得到贝氏体的过程。
10.马氏体转变:将奥氏体快速冷却到Ms点以下得到马氏体组织的过程。
11.脱溶: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沉淀相)、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以及亚稳定过渡相的过程称为脱溶或沉淀,是一种扩散型相变。
12.固溶:将双相组织加热到固溶度线以上某一温度保温足够时间,获得均匀的单相固溶体的处理工艺。
13.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原子而形成固溶体时,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14.渗碳:向钢的表面渗入碳原子的过程。
15.渗氮:向钢的表面渗入氮原子的过程。
16.化学热处理:将零件放在特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以改变其表层化学成分和组织,从而获得所需力学或化学性能的工艺总称。
17.表面淬火: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二、简答题1.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及其应用答:✍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④细晶强化。
2.相变应力/组织应力是什么?对组织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组织应力又称相变应力:金属制品在加热和冷却时发生相变,由于新旧相之间存在着结构和比容差异,制品各部分又难以同时发生相变,或者各部分的相变产物有所不同,也会引起应力,这种因组织结构转变不均均而产生的应力称为组织应力。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钢高职赣州技师学院机械制造系2010年3月12日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二、课程学时共52课时,4学时/周三、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这门课程是专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及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四、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掌握有关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有关热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3、了解金属材料的应用及零件设计时的原理选材;4、初步掌握热处理工艺的运用、能够合理安排零件工艺路线,正确确定热处理在零件工艺路线中的位置。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知道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广泛的接触各种金属材料,可以要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有关知识。
坚定学好本课程的决心和信心,在学习中培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2、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际联系,在课堂讲授时,要将学生所见、所闻,所用的金属材料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讲,要将学生将来到工厂可能碰到的金属材料的有关问题结合起来讲,这样讲课就会更生动、更贴切、更不乏味;3、要教给学生学习好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要学生一定要弄清楚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用途这一主线进行学习和记忆,认真做作业,不断巩固已学知识,这样就一定能学好本课程。
六、教材选用高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为本课程教材。
七、授课对象模具设计专业学生。
八、课时分配九、各章节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2、知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3、了解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发展史。
重点:强调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教学要求:1、知道金属材料的分类;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3、知道金属材料有哪些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精心整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必须经过生产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常见金属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热处理方法的特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为学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
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过程、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
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3、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及应用。
四、《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要求
1、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合理的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
六、课时分配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三年制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62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必须经过生产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常见金属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热处理方法的特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为学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选择材料。
2、掌握常见的金属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3、了解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2、热处理基础知识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过程、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3、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及应用。
四、《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要求1、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合理的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授理论时要注重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建议安排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及计算机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课程之后讲授。
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方式课程质量标准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原理和非金属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方式按照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成绩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执行,采用单独考查方式,平时考核占考核评价成绩30%,期末考试占考核评价成绩40%,实验占考核评价成绩30%,考查采用5级制。
六、课时分配表教学内容合计讲授实验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
34 2212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钢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的方法、目的及应用范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讲课提纲及内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讲课提纲及内容第一篇金属材料:钢、铁钢:通常是指含碳量小于1.4% 的铁碳合金按照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第一节碳素钢的分类一、按钢的含碳量分类:1、低碳钢:C≤0.25%2、中碳钢:0.25%<C<0.6%3、高碳钢:C≥0.6%二、按钢的质量分类:1、普通钢:S≤0.05%,P≤0.045%2、优质钢:S≤0.035%,P≤0.035%3、高级优质钢:S≤0.025%,P≤0.025%三、按钢的用途分类:1、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
C<0.7%2、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刀具、模具和量具。
其含碳量大于0.70%四、按冶炼时脱氧程度的不同分类1、沸腾钢2、镇静钢3、半镇静钢第二节碳素钢的牌号及用途一、普通碳素钢结构钢:1、牌号: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和脱氧方法符号;2、性能:一般;3、应用:厂房、桥梁、船舶、铆钉、螺钉、螺母等。
例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二、优质碳素结构钢:1、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2、分类:1)、08~25钢,属于低碳钢性能:强度、硬度较低、塑性、韧性及焊接性良好;用途:冲压件、焊接结构件及渗碳件如:深冲器件、压力容器等。
2)、30~55钢属于中碳钢性能: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是塑性和韧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
用途:制作受力较大的机械零件。
如:连杆、曲轴、齿轮等3)、60钢以上属于高碳钢。
性能: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弹性;用途:制造较高强度、耐磨性和弹性的零件如:气门弹簧、弹簧垫圈等三、碳素工具钢:1)牌号:T+数字(平均含碳量的千分数)如:T12A:表示平均含碳量为1.2%的高效优质碳素工具钢。
2)T7~T8:钻头、模具等T9~T10:丝锥、板牙等T11~T13:锉刀、削刀等四、铸造碳钢:1)牌号:ZG+数字—数字第一组数字:屈服点第二组数字:抗拉强度值如:ZG270—500,2)应用:制造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机械零件。
5、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开课系:机械工程系适应专业:检测技术及应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学制:三年总学时:84 其中理论学时:68 实践学时:16学分:5.3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材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开设为材料类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它的任务是阐述金属与合金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阐述合金化,控制结晶、塑性变形、热处理等强化手段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选用金属材料、金属热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以及金相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与合金结晶的基本理论;2)掌握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的基本知识;3)掌握常用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方法;4)掌握常用工程合金的合金化原理、组织、性能及使用;5)了解钢铁热处理原理及方法;6)为正确选用、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打下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方法;2)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3)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4)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三)素质教育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4)毕业前应取得中/高级热处理工职业资格证书。
5)熟悉英语专业术语,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翻译专业资料,英语应用能力达到河北省A级水平;6)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达到河北省一级水平;三、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纯铁的几种晶体结构转变教学内容金属金属的晶体结构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晶体缺陷教学要求了解金属的特性认识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格掌握铁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了解空位、位错等缺陷实验1:结晶过程的观察课题二铸件晶粒大小的控制教学内容2.1 金属结晶的过程2.2 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2.3 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2.4 控制铸件晶粒大小的措施教学要求2.1 认识形核、长大过程,2.2 了解冷却速度、过冷度和形核率间的关系2.32.4 掌握实际生产中控制铸件晶粒大小的措施实验2: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的制备实验3:热分析法测定二元合金相图课题三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及应用教学内容3.1 Fe-Fe3C相图分析及铁碳合金分类2 典型合金结晶过程及组织3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4 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教学要求3.1 掌握Fe-Fe3C相图的点、线、相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课程学习提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学习内容及要求绪论※学习要求: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学习内容: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内容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思考与练习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2、什么是金属与金属材料。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学习要求: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学习内容:§1-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一、晶体与非晶体二、晶体结构的概念三、金属晶格的类型§1—2纯金属的结晶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四、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它们在性能上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晶格和晶胞?金属主要有哪三种晶格类型?它们的晶胞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结晶?结晶由哪两个基本过程?4、金属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有哪些?第二章金属的性能※学习要求:1、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2、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学习内容:§2—2 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强度二、塑性三、硬度四、冲击韧性五、疲劳强度§2-3金属的工艺性能一、铸造性能二、锻造性能三、焊接性能四、切削加工性能※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载荷?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哪几种?2、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哪些内容?3、什么是强度?强度有哪些衡量指标?这些指标的符号是什么?4、什么是塑性?塑性有哪些衡量指标?这些指标的符号是什么?5、什么是硬度?常用的硬度实验法有哪三种?各用什么符号表示?6、常用的洛式硬度标尺有哪三种?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最常用的是哪一种?7、什么是冲击韧性?什么是冲击韧度?其值有什么符号表示?8、什么是疲劳断裂?什么是疲劳强度9、什么是金属的工艺性能?它包括哪些内容?第三章铁碳合金※学习要求:1、掌握合金的概念及合金组织的基本类型。
2、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概念、牌号、性能等。
3、掌握简化的Fe—Fe3C相图中的主要特性点、特性线的含义及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4、掌握含碳量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了解碳素钢中常存元素对钢的性能影响。
6、掌握常用碳素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主要用途。
※学习内容:§3—1合金的组织一、固溶体二、金属化合物三、混合物§3—2二元合金相图一、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二、铅锑二元合金相图的分析§3—3铁碳合金相图一、铁碳合金的相及组织二、铁碳合金相图三、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四、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五、Fe—Fe3C相图的应用§3—4碳素钢一、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一)、硅(二)、锰(三)、硫(四)、磷二、碳素钢的分类(一)、按钢的含碳量分类(二)、按钢的质量分类(三)、按钢的用途分类(四)、按冶炼时脱氧程度的不同分类三、碳素钢的牌号及用途(一)、碳素结构钢(二)、优质碳素结构钢(三)、碳素工具钢(四)、铸造碳钢※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合金中的元和相?2、什么是合金的组织?合金组织有哪几种类型?3、常用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4、什么是固溶体?固溶强化是怎么回事?5、什么是共晶转变?什么是共析转变?6、按含碳量分铁碳合金可分为哪些?7、什么是钢?根据含碳量和室温组织的不同,钢分又分哪几类?8、含碳量的变化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9、碳钢中存在哪些杂质元素?它们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10、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是如何划分的?11、钢是质量是根据什么划分的?第四章钢的热处理※学习要求:1、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掌握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和目的。
3、掌握常用工件热处理的方法。
※学习内容:§4-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一、钢的奥氏体化二、奥氏体晶粒的长大§4-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一、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应用§4-3 热处理的基本方法一、退火二、正火三、淬火(一)、淬火加热温度(二)、淬火冷却介质(三)、淬火方法(四)、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五)、淬火缺陷四、钢的回火(一)、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二)、回火的分类及应用§4—4钢的表面热处理一、表面淬火二、化学热处理三、热处理新工艺简介1、形变热处理2、激光热处理3、保护气氛热处理4、真空热处理§4—5零件的热处理分析一、热处理的技术条件二、热处理的工序位置三、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分析※思考与练习1、钢在热处理时加热的目的?钢在加热时的奥氏体化过程分为哪几步?2、以共析钢为例,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冷却时可得到哪些不同产物?其性能如何?3、什么是马氏体?它有哪两种类型?它们的性能各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临界冷却速度?5、什么是退火?常用退火有哪几种?6、什么是正火?其主要用途?7、什么是淬火?其主要目的?有哪些常用方法?8、什么是回火?其主要目的?9、常用的回火方法?各适合什么场合?10、哪些零件需要表面热处理?有哪些常用方法?11、表面淬火适用于什么钢?12、什么是表面化学热处理?它由哪几个过程组成?13、渗碳的目的?适用于什么钢?第五章合金钢※学习要求:1、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掌握常用合金钢的牌号、性能及热处理方法。
※学习内容:§5—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一、强化铁素体二、形成合金碳化物三、细化晶粒四、提高钢的淬透性五、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5—2 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一、合金钢的分类二、合金钢的牌号§5—3合金结构钢一、低合金结构钢二、合金渗碳钢三、合金调质钢四、合金弹簧钢五、滚动轴承钢§5—4合金工具钢一、合金刃具钢二、合金模具钢三、合金量具钢§5—5特殊性能钢一、不锈钢二、耐热钢三、耐磨钢※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合金钢?2、合金钢如何分类?3、合金结构钢按用途和热处理特点可分哪几种?请总结它们的含碳量变化规律。
4、总结出合金结构钢的的用途与最终热处理的特点。
第六章铸铁※学习要求:1、了解铸铁的分类。
2、掌握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牌号。
3、了解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组织、性能及主要用途。
※学习内容:§6-1 铸铁的石墨化§6-2灰铸铁一、灰铸铁的组织与性能二、灰铸铁的孕育处理三、灰铸铁的牌号及用途四、灰铸铁的热处理§6-3可锻铸铁一、可锻铸铁的组织与性能二、可锻铸铁的牌号及用途§6-4 球墨铸铁一、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二、球墨铸铁的牌号及用途三、球墨铸铁的热处理§6-5蠕墨铸铁※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铸铁?与钢相比,它在成分、组织和性能这几个方面有什么不同?2、什么是铸铁的石墨化?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有哪些?3、铸铁中石墨有哪几种形态?石墨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状态对铸铁的性能会产生什么影响?4、根据石墨的形态不同,铸铁可分为哪几种?5、灰铸铁有哪些优异特性?6、可锻铸铁能不能锻造?它是如何获得的?7、为什么球墨铸铁的强度、韧性比灰铸铁和可锻铸铁都好?8、为什么生产中许多复杂受力零件,其材料要用球墨铸铁来代替铸钢?第七章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学习要求:1、了解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2、掌握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学习内容:§7-1铜及铜合金一、铜二、铜合金§7-2铝及铝合金一、铝二、铝合金§7—3硬质合金一、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二、常用的硬质合金※思考与练习1.纯铜的性能有何特点?纯铜的牌号如何表示?2.铜合金有哪几类?它们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3.锌的含量对黄铜的性能有何影响?4.青铜按生产方式分为哪两类?它们的牌号如何表示?5.铜及合金有哪些主要的用途?试举例说明。
6.铝及合金是如何分类的?7.纯铝有何性能特点?其牌号如何表示?8.变形铝合的代号是如何规定的?9.铸造铝合分为哪几种?牌号如表示?10.什么是硬质合金?它可分为有哪几类?通常怎样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