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论文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现象论文

经济学原理现象论文

经济学原理现象论文本文探讨了经济学中一些基本原理所产生的现象。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探讨了个体和集体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理是供需关系,即市场上商品的价格由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当供给增加时,价格则可能下降。

另一个重要的原理是边际效用递减,即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小。

这意味着当消费者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时,初始的满足感会高于后续的满足感。

此外,成本和收益的概念也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

企业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取得平衡,以保持盈利。

如果成本过高或者收益不足,企业很可能无法生存下去。

总的来说,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理解和分析各种经济现象都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学习经济学原理,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经济学原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选择某个选项而放弃的其他选项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必须在不同的选择之间做出取舍,因为选择了某个选项就意味着失去了其他选项所带来的机会。

因此,了解机会成本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权衡不同选项之间的利弊,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另一个经济学原理是生产要素的组合。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不同要素的组合方式会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企业需要在不同生产要素之间寻找最佳的组合形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企业可以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此外,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也是经济学原理中的重要概念。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考虑价格、质量、需求等因素,力求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满足感。

理性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会权衡不同选择之间的利弊,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

通过理解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需求。

最后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市场效率低下。

经济学论文十大原理

经济学论文十大原理

经济学论文十大原理1. 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

因此,人们必须做出选择,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需求和欲望。

2. 个人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

机会成本是放弃其他选择所付出的成本,而实际成本是直接支付的成本。

3. 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是经济决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边际成本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而边际利润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4. 市场是一种分配资源的机制,市场价格是货物和服务的相对价值的正确表达形式。

5.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改变市场的资源配置,但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6.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供需关系对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产生影响。

7. 机会成本不仅适用于个人和企业,也适用于整个国家。

资源的利用可能会导致机会成本的损失,而最优的资源配置将会最大化社会福利。

8. 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之间存在差异。

会计成本是企业报告的实际支出,而经济成本则涵盖了这些额外的机会成本。

9. 经济周期是经济体的一种规律性循环,其中包括繁荣,衰退和复苏。

了解和预测经济周期对个人和企业做出决策至关重要。

10. 经济学是对资源如何获取和分配的研究。

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市场和经济现象。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于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同时也关注于宏观经济现象。

通过经济学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机制,如何制定政策以及如何最大化社会福利。

在经济学中,人们关注的主要是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

人们必须在有限的资源中进行选择,而这种选择受到成本和收益的影响。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交易的数量。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需求大于供时,价格上升。

了解供求关系对企业的生产和定价至关重要。

除了市场价格,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也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原理。

关于经济学供求原理的论文

关于经济学供求原理的论文

关于经济学供求原理的论文供求原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上买卖双方的相互关系。

供求原理认为,当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应增加时,价格会下降。

这一原理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也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供求原理的核心在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商品的总量,而需求则是商品的总需求量。

当需求增加时,供给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上涨。

这是因为商品的供给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价格上涨以平衡市场。

相反地,当供给增加时,需求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就会下降。

这是因为市场上商品过剩,导致价格下降以鼓励更多的购买。

供求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商品市场上,供求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原理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工资的变动规律,帮助雇主和雇员做出更合理的工资安排。

总的来说,供求原理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础,也是分析市场的重要工具。

通过理解和运用供求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做出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供求原理作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还有着深远的实际应用。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供求原理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通过了解商品市场上供求关系,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调节经济,以保持市场稳定。

另外,了解劳动力市场上供求的变化也能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就业政策和人力资源规划。

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供求原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供给和需求关系,直接影响着跨国贸易的发展和进程。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商品供给和需求情况,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

此外,供求原理的应用也不局限于商品和劳动力市场,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

通过了解不同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和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监管政策,从而更好地维护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学原理作文

经济学原理作文

经济学原理作文回答1:Sure, let's start with the English response:Economics is a social science that studies how individuals, businesses, and governments make choices when faced with limited resources. These choices involve how to allocate resources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how to distribute them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nd how to use them over time.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is the concept of scarcity. Resources such as land, labor, and capital are limited, but the desires and needs of people are infinite. As a result,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must make choices about how to use scarce resources efficiently. This is where the concept of opportunity cost comes into play. When resources are used for one purpose, they cannot be used for another. Therefore, the cost of using resource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is the value of the next best alternative that must be foregone.Another important principle of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incentives.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whether they are positive or negative. Understanding how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respond to incentives is crucial in determining how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and how markets function. For instance, higher prices can incentivize producers to increase supply, while lower prices can incentivize consumers to purchase more goods and services.Additionally, the concept of supply and demand is central to economics. It explains how prices are determined in markets. When the demand for a good or service increases, but the supply remains constant, the price typically rise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supply of a good or service increases, but the demand remains constant, the price usually falls. Understanding these dynamics can help predict market outcomes and inform decision-making.Furthermore, economics encompasses the study of market structures, such as perfect competi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oligopoly, and monopoly. Each market structure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s on pricing,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Understanding these structures isvital for policymakers and businesses in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and crafting effective strategies.In conclusion, economics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 make choices in the face of scarcity. It analyzes how resources are allocated, how incentives drive behavior, and how market forces determine prices and quantities. By studying these principles, we can better comprehend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economy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to improve overall welfare and efficiency.现在我们来用中文进行回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在面临有限资源时如何做出选择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原理论文[1]

经济学原理论文[1]

从通胀经济学看当前中国经济摘要:泡沫经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是今年中国乃至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的经济问题,理解今天的世界,仅有市场推动型经济增长的思维、仅有通常经济周期的思维乃至于在衰退时期仅持有萧条经济学的思维都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有对经济增长的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理解、需要对政府干预下的经济周期的波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建构通胀经济学的思维。

本文总结了一些学者在研究通货膨胀的一些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人们的通胀预期以及通过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当今政府主导经济增长作了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通胀预期序言:2009年以及2010年突如其来的经济乐观向上的变化,使中国经济正走在通胀的路上。

这该用什么样的经济分析框架来理解呢?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干预的主流理论基础,但许多人也许忽略了,由此政策主张而出现的将是明显的政府制造型的“经济增长”,并必然伴随通胀压力的转换,所以通缩不再是常态,通胀将变成常态。

鉴于此,理解今天的世界,仅有市场推动型经济增长的思维、仅有通常经济周期的思维乃至于在衰退时期仅持有萧条经济学的思维都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有对经济增长的更加接近于现实的理解、需要对政府干预下的经济周期的波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建构通胀经济学的思维。

正文:通胀经济学思维:加入政府因素后的经济增长模式从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构成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为-3.9%,鉴于中国的最终GDP增长率为8.7%,这意味着国内经济部分的增长为12.6%,这是自1993年以来消费和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

中国为了对抗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收缩而实施的巨大经济刺激方案,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银行贷款和公共项目支出的激增把投资推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称资本形成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即8.7%的经济增长率中的8个百分点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所拉动。

关于经济类论文

关于经济类论文

关于经济类论文经济学术语是经济学理论和概念的载体,是其学科知识的结晶,是其学科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关于经济类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经济类论文范文一:经济学安全农产品供给研究内容摘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激发生产和流通主体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动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本文首先在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从农产品供给主体视角分析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总结了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文章最后给出的政策启示为:尽量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主体的经济利益,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机制,充分重视对安全农产品供给主体的激励作用,持续加强对不安全供给行为的制度约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生产流通主体;安全;供给动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因其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健康而成为政界、学界、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已在不同维度和视角上广泛展开。

这些研究的基本关注点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的考察;二是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三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路径的研究。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是由生产者和流通主体的行为导致,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着手进行研究成为必然。

综述文献,这个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安全农产品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周洁红,2006;赵建欣和张忠根,2007;陈雨生等,2009;代云云和徐翔,2012);安全农产品供给意愿研究(刘芳等,2010;孙世民等,2012;江激宇等,2012;张蓓等2014);安全农产品供给决策研究(周洁红,2006;赵建欣和张忠根,2007)。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陈君石院士曾说过“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靠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陈君石,2011)。

那么各经济主体为何不供给和不愿供给安全农产品?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主体供给安全产品?当前鲜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做出系统回答。

经济学原理论文

经济学原理论文

经济学原理论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的原理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行为以及社会的运转。

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金钱和市场,它更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选择以满足无限欲望的学科。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机会成本”这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比如说,你有一个周末的下午,你可以选择去看电影,也可以选择在家读书学习。

如果你选择了看电影,那么你放弃的在家读书学习所能带来的知识增长和自我提升,就是你看电影的机会成本。

同样,当企业决定投资一个项目时,它所放弃的将资金投入其他项目可能获得的收益,也是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有助于我们更明智地做出决策,不仅仅看到我们所选择的行动带来的直接收益,还要考虑到因为这个选择而放弃的其他可能的好处。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也十分有趣且实用。

边际效用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

通常情况下,随着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例如,当你非常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面包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是当你连续吃了几个面包之后,每多吃一个面包所带来的满足感就会逐渐降低。

在生产领域,企业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合理规划产品的产量和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当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上升。

同样,如果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价格会上涨;需求减少而供给不变,价格则会下跌。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如果在某个地区新建了大量的房屋,而购房需求没有相应增加,那么房价可能会下降。

而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购房需求增加,但房屋供应没有跟上,房价就会上涨。

供求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商品的价格,还对生产、消费和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原理结课论文

经济学原理结课论文

经济学原理结课论文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经济学原理这门课,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在这方面的了解以后肯定会跟经济打交道的,另外自己也在这方面很感兴趣。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经济学也在各种层次上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研究个别家庭与企业的决策,也可以研究某种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易。

我们还可以研究整体经济的运行,整体经济只是所有这些市场上所有这些决策者活动的总和。

经济学领域被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控制对纽约市住房的影响,外国竞争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对工人收入的影响。

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联邦政府借债的影响,经济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或者提高一国生活水平增长的不同政策。

我这学期主要学习的是宏观经济学。

下面我就谈一些对宏观经济学中的成本论的认识。

机会成本是指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就拿我们读大学为例,你不去上大学,你可能是去学某种手艺,学完可以直接去挣钱了,当让然也就不会有要交学费了,交学费钱也在机会成本之内。

显成本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

它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费用。

隐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它包括(1)自有资金的利息;(2)自有土地的租金:(3)经营者自身管理才能的报酬工资。

会计成本就是显成本生产成本等于机会成本总成本也就是机会成本它等于显成本跟隐成本的和。

会计利润:总收益减去显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成本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属于一个隐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成本。

换句话说,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论文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价格对生活的作用
傅杰
摘要:价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决定所付出的钱而已,但实际上价格的作用不仅局限在此。

许多你看的见的、看不见的市场的规律和理性消费者的顾虑,很多都来源于价格。

但大多数人对价格的本质还存有疑虑,究竟是价值决定价格,还是市场的供求决定价格?电费和水费设置的原因、黄牛对于市场的作用,都和你直观的理解有所不同。

关键词:价格;市场;火车票;黄牛
一、价格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一)价格与价值、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而价值又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的价格,是在纵向地看待商品的价格,不是横向看待,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反应的是一种横向的比较。

比如这瓶水的价格,是由你对这瓶水的需求所决定的,和这瓶水旁边的其他水也有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景区的水价格比较贵的原因。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上述的问题,景区的水比较贵,是因为景区路途离市中心较远,运输成本和贩卖风险大,所以消耗在它身上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比较多,因此这瓶水的价值就大,价格也高。

这是一种纵向的思考。

我们再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瓶水的价格之所以高,不仅仅因为是你口渴,十分想喝这瓶水,同时你旁边的人也想喝这瓶水。

你和你旁边的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瓶水的价格,再加上商家对这瓶水的供应,双方共同决定了这瓶水的价格远高于建议零售价。

这就是在横向的思考。

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和市场的价格理论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分别只能对特定的问题做出解释,毕竟横向的纵向的思考都不完全。

(二)价格的本质
那么价格到底是有谁决定呢火车票价、水费、电价到底是由谁制定的呢谈到这个问
题,我觉得有必要说下我对经济学的定义了,我觉得经济学是哲学加统计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济学有一些说法,是必然的,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是规律,这一部分就是哲学。

但经济学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统计学,很多学说都是先出来一种现象,然后经济学家再根据统计分析,大胆地提出猜想。

言归正传,关于价格有谁决定这个问题。

我始终觉得,是由千千万万的卖家和买家共同决定的。

比如一些二手房或二手车的转让。

设想有一位业主,宣布要把他的房子以二十万的价格卖出。

房子是他的,房价就是他来定,这对吗?根据刚才我的说法,这个二十万不是他决定的,而是千千万万的买家和买家共同决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位业主确实宣布了要以二十万卖出,但是要是没人买,那么这个价格就什么也不是了,价格和房子失去了联系。

假如说这个卖家想把房子卖掉,这个价格就是业主经过市场调查才确定下来的。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不是由单个卖家和卖家决定的,而是由无数的卖家和卖家共同决定的。

虽然这些单笔生意成交的时间上有先后,但从因果上说,这些价格都是由市场共同决定的。

二、黄牛、投机倒把者对市场的作用
许多人的印象里,黄牛和投机倒把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甚至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比如说一些黄牛把演唱会的门票炒到离谱的高价,一些票贩子把大医院的号都抢光了卖,一些投机倒把的人便宜买进,高价卖出赚了不该赚的钱。

但是抛开这些情感因素后,冷静分析的话,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答案。

先来分析投机倒把的人对市场价格的作用,这些人本质上对社会起到的应该是积极的作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饰演了政府的角色。

比如苹果大量上市时,价格会下降,但是投机倒把的人会在这时候大量买进,先保存在自己的仓库里,在以后新鲜苹果落市后再高价卖出。

这是对市场的理性调控,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价格,保证了苹果价格不会大起大落,不会扰乱人民的生活。

至于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歧视,主要是眼红赚的钱。

但实际上,投机倒把所赚的钱不是没有风险的,他们只是利用了自己的知识和敏感,和劳动换取报酬是一样的事情。

对于黄牛,这个可是人民群众又爱又恨的角色。

一方面抱怨他们抬高了价格,一方面又感谢他们能让自己买到票。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关于票价,应该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官方定价,第二个是黄牛定价,第三个是买家付价。

一般来说,官方定价<黄牛定价=买家付价。

所以就有一种观点了,黄牛起到的是市场引导的作用,他们抬高了价格,让一部分对商品需求不高的人自愿放弃,让真正对商品有需求的人购买。

这一部分是黄牛对市场贡献出的作用。

所以黄牛不过弥补了官方定出的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值。

三、价格可以反过来筛选需求
(一)以火车票为例
关于春节和其他节假日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国家想了很多办法,但就是不凑效。


其原因,还在于没有用经济学的观点去思考这个问题。

火车票是不是商品,是不是资源只要是资源,那就是具有稀缺性的。

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的。

那么如何甄别一个人到底有多想回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究其根本,是国家的车票价格定的太低了,早年导致黄牛泛滥,车票被炒到很高。

现在实名制时候,又出现抢票软件。

所以,只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就一定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些问
题。

那么就应该制定一个符合供给和需求的价格,让需求高的人在春节或节假日回家,让需求不高的人错峰出行或干脆不回家。

(二)以电价、水价为例
关于用价格来筛选需求的政策也不是没有。

实行阶梯水价和峰谷电价就是政府比较好的
政策。

阶梯水价调整了大量用水的人的选择,让他们选择是多付一点钱,还是可以省下一点水。

同样,峰谷电价也让一部分人在用电高峰时做出选择。

这些人是边际人,但大量这样的边际人做出的决定就会改变社会。

总之,价格不仅来源于市场,还能对市场起到反馈的作用。

也就是说,价格对于你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你所需支付的钱,它还能左右你的决定,改变整个市场。

这就是价格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