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生物多样性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知识点总结: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遗传变异的总和。

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高,代表着该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保护物种多样性可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网络。

4.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内部基因的差异。

遗传多样性对物种适应环境、进化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5.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食物、药物、水源和氧气等生态系统服务。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科学研究和文化价值。

6.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包括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变化和污染等问题。

7.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野生动植物的非法贸易、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森林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

8. 本地保护:个人和社区可以通过保护本地自然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例如节约用水、禁止乱捕乱猎、种植本土植物等。

9. 国际保护:国际间需要加强合作,通过制定国际公约和国际交流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之,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理解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基础,对于维护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中会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相关知识和案例。

初二生物重点知识点全解析

初二生物重点知识点全解析

初二生物重点知识点全解析一、生物学基本概念1.1 生命的特征- 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构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新陈代谢:生物体时刻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

新陈代谢:生物体时刻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

- 生长发育: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

生长发育: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的特性。

- 繁殖后代:生物体能够繁殖后代。

繁殖后代:生物体能够繁殖后代。

-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生物体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生物体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2 生物分类- 植物界- 动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藻类植物二、细胞结构与功能2.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含有多种细胞器。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2 细胞的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过程。

- 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内进行的能量转换过程。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3.1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染色体遗传:涉及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

3.2 生物的进化- 自然选择: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进化。

- 物种的形成:新物种通过渐变的过程形成。

四、植物的生长发育4.1 植物的生长- 种子发芽: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开始生长。

- 营养器官的形成:根、茎、叶的生长和发育。

4.2 植物的繁殖- 有性繁殖:通过花和果实进行的有性繁殖过程。

- 无性繁殖:通过植物体的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繁殖过程。

五、动物的生长发育与行为5.1 动物的生长发育- 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到幼体的发育过程。

- 成长发育:从幼体到成熟个体的发育过程。

5.2 动物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出生时就具备的行为模式。

- 研究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研究的行为。

六、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6.1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学案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学案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含答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内涵: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1)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意义: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3.基因的多样性:(1)含义:DNA分子很长,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被称为基因。

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2)意义:我国的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例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有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2)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3)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课堂小练1.动物多样性不包括()A.环境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2.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同种生物的斗争B.天敌过多C.外来物种入侵D.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改变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杂交水稻的培育利用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属迁地保护D.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多样性4.襄阳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如下,以下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作为“裸子植物的故乡”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6.生物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形成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环境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变异多样性D.气候多样性7.下列叙述中,表示遗传多样性的是()A.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B.金鱼是由鲫鱼演化形成的C.福建分布有森林、高山草原、河流和湖泊等D.梅山有珍稀植物40余种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C.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完全相同D.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9.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干燥后可以直接入药,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观赏价值10.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2015年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整理1.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丰富性。

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动、植物等。

2.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生物的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1)4.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5.调查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了解、考察的科学研究方法。

6.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

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7.调查的基本过程:明确调查任务、制订调查方案和进行实地调查。

8.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9.二歧分类法又称拉马克式二歧分类法,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最早应用于植物分类,现已普遍运用。

(1)作用:将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常用方法。

(2)操作: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3)应用二歧分类法将校园中的植物进行分类①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

②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

2.生物分布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生物需要的生活环境,同一地点生存的生物种类等重要信息。

10.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由于生物种类较多,可以采用编号的方法来进行标注。

11.校园中的动植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有趣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

六年级科学2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2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2单元知识点在六年级科学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以下是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第一部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程度。

它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物种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多样性;而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我们人类和地球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

许多药物和医疗用品都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

其次,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构建起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若某一物种消失,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生物多样性也具有美学和文化价值。

各种形形色色的生物让我们对大自然的美感和丰富性有更深的理解。

第三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野生动植物的合法保护。

同时,减少破坏生物栖息地的行为,比如乱砍滥伐、过度开垦等。

其次,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捕猎和滥捕滥猎。

此外,推广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重视,促进社会的环保意识。

第四部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还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和基础。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结语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的重要性。

作为广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从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听课记录: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听课记录: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八年级人教版生物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识别并区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生物多样性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培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导入教师行为:1.1 展示一段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生物视频,包括热带雨林、草原、海洋等场景,配以轻快的背景音乐。

1.2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展现了哪些不同的生物?你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丰富吗?”引导学生进入生物多样性的主题。

学生活动:2.1 观看视频,被视频中五彩斑斓的生物所吸引,纷纷回答看到的生物种类。

2.2 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部分同学开始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过程点评:•视频导入直观生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提问引导自然,促使学生从直观感受过渡到理性思考,为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做好铺垫。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3.1 讲解概念:清晰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并举例说明。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主题(如热带雨林、珊瑚礁等),要求探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及重要性。

3.3 案例分享: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适时补充和点评,强调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3.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多样性小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设计并展示自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学生活动:4.1 认真听讲,记录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分类。

4.2 在小组内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特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见解。

4.3 认真准备并热情分享小组成果,参与小报制作,展现自己的创意和理解。

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

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

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1.背景介绍1.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害1.3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必要性2.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定义和目标2.1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定义2.2生物多样性规划的目标2.3生物多样性规划的重要性及意义3.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原则与基本要求3.1尊重自然规律3.2科学性和安全性3.3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3.4综合性和系统性3.5参与性和公众性3.6理论性和实践性4.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施步骤4.1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4.2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战略目标与措施4.3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施和监测4.4生物多样性规划的修订与完善5.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指标体系5.1物种多样性指标5.2基因多样性指标5.3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标5.4生物多样性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6.1国家级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施情况6.2地方性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施情况6.3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的分析6.4生物多样性规划的经验总结与启示7.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7.1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应用7.2生物多样性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7.3生物多样性规划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7.4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未来展望8.结语生物多样性规划标准1.背景介绍1.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代化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进程,致使野生动植物物种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生态系统退化加剧,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1.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害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的健康、精神文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加,自然灾害频发,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影响。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件1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件1

野马,别名普氏野马。大型有蹄 类,整体外形象马,但额部无长 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 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 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 颊有赤褐色长毛。
大鲵
中华鲟
白鲟
白头叶猴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特有植物: 我国有许多特有的被子植物, 如珙桐、喜树、观光木、水青 树与鹅掌楸等,
2. 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不同种生物的基因差别较大。
形成猫和狗的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猫和狗细胞内所含基因不同 不同物种,细胞内的基因不同:即种间基因的多样性
(2)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种内基因的 多样性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谈谈你对基因库的理解: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些 数量的个体组成的, 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 是有差别的, 一种生物全部个体的 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 基因库。
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 性的内涵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地球上物种总数:500-3000万种 已研究定名:140万种 我国高等植物——3万种 陆生脊椎动物——2300种 昆虫——15万种 占世界物种数量的10%
金丝猴 全身长满金黄色的毛,在 树上过着群居生活,吃花、 果、竹笋、树皮等,它的 毛皮极其珍贵。
哺乳纲,淡水豚科,我 国特产的小型鲸类。
体纺锤形,长1.5-2米,重100-200 公斤。栖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 洞庭湖、鄱阳湖等也有发现。有 回声定位能力,对生物学、仿生 学、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 研价值,近年我国湖北、安徽和 江苏等地正开展白鳍豚的科研工 作。数量已减少,为我国一级保 护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1生物多样性
[学习目标]
⒈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
⒉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⒊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

[学习过程]
*[活动一]阅读P64,回答问题:
⒈什么叫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所有的,它们所拥有的及各种构成生物多样性。

⒉生物多样性内涵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活动二]阅读P64-65、资料1、2、3,回答问题:
⒈举例说明我国丰富的物种、生态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种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总和,居世界第位。

我国还素有“植物之乡”的美誉。

我国特有动植物种类有多种。

⒉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活动三]阅读P66,回答问题
⒈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的多样性(又称为多样性)。

⒉简述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遗传多样性导致了的多样性,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又构成了的多样性。

[练习]
⒈下列不是生物的多样性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遗传的多样性
⒉我国占世界上种类最多的植物是()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⒊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A.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的形态结构是由基因控制的
⒋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多样性
D.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到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活动四]阅读P66-68,回答问题
⒈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划分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⒉直接使用价值有哪些?
生物能直接为人类提供、、、、及等。

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⒊什么是间接使用价值?阅读P68[相关链接]“一棵树的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的功能,它在自然界中维持、以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⒋什么是潜在使用价值?举例说明
潜在使用价值是指许多野生生物尚未被人发现的使用价值。

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练习]
⒈美国曾成功地对大豆品种进行了品质改良,其原理实际是利用了()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商品价值
⒉世界上首先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以色列
D.印度
⒊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A.加工成木材
B.提供工业原料
C.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D.作为丰富的基因库资源
⒋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的一项是()
A.芦苇可造纸
B.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C.生物多样性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D.饲养家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