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锈教案
铁生锈教学设计

铁生锈教学设计铁生锈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铁生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铁生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4)说明了什么呢?(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
金属与空气隔绝。
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4、布置作业铁生锈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学习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第7课铁生锈(教案)

小学科学第7课铁生锈(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7课铁生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2. 掌握铁生锈的特征以及如何预防铁生锈。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铁生锈的原因和过程。
2. 如何预防铁生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示范物品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铁制物品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生锈的铁片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过这种现象吗?我们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确定学生对生锈现象的了解。
Step 2:铁生锈的过程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简单介绍铁生锈的过程。
a. 铁与空气中的水氧发生反应,生成铁(Ⅲ)氢氧化物(Fe(OH)3)。
b. 铁(Ⅲ)氢氧化物进一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铁(Ⅲ)碳酸盐(Fe2(CO3)3)。
c. 铁(Ⅲ)碳酸盐变为铁(Ⅲ)氧化物(Fe2O3),即生锈。
2. 教师让学生观察生锈铁片,并让学生描述铁生锈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从观察中总结铁锈的特征。
Step 3:铁生锈的原因1.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造成铁生锈的原因,写在黑板上。
a. 铁接触到了空气和水。
b. 空气中的水氧和二氧化碳参与了反应。
2. 教师向学生解释空气中的水氧和二氧化碳是如何与铁发生反应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铁生锈的原因。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强调水和氧气的重要性。
Step 4:预防铁生锈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预防铁生锈的方法,并解释每种方法的原理。
a. 防水:避免铁物品接触到水。
b. 涂漆:在铁物品表面形成一层防护膜,阻止铁与空气接触。
c. 镀层:在铁物品表面覆盖一层金属,如镀锌。
d. 合金化:将铁与其他金属混合,提高抗锈性。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铁生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5:实验设计1. 教师向学生提出实验设计的任务:“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铁生锈的过程,并探究一些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初中化学铁的生锈教案

初中化学铁的生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影响。
3.掌握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铁生锈的原因。
2.铁生锈的化学反应。
3.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
2.预防铁生锈的方法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铁为什么会生锈。
2.实验探究:进行铁生锈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3.理论学习:介绍铁生锈的化学反应机制,讲解铁与氧气的氧化反应过程。
4.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铁生锈对物体的影响,以及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铁生锈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六、作业:设计一份预防铁生锈的实践操作步骤,并写出预防铁生锈的重要性。
七、板书设计:铁的生锈原因和影响、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铁生锈的原因,理解铁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掌握预防铁生锈的方法。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下册《铁生锈了》教学设计南阳市第十七小学王克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学习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学具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铁钉、自制电路检测器(分组准备)。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出示目标。
1、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2、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认真看课本34 、35页,填写35页《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根据提示设计35页实验方案,思考解决以下问题:(1)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2)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3)我们在做对比试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铁锈是如何形成的?(5)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2、自主学习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
(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三、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一)观察铁锈1、小组交流,展示填表。
探讨前三个问题。
2、师生交流、小组展示。
3、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二)探索铁锈形成成因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分组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实验方案。
4、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明确、坚持记录且时间固定等)四、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小学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三篇

小学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铁生锈的缘由与水和空气有关。
2、熟悉铁生锈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懂得运用掌握变量的方法设计试验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试验中能确定自变量,并掌握无关变量。
3、通过观看、试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掌握变量在铁生锈试验中的重要性。
2、具有收集证据证明铁生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对铁生锈的缘由作出猜想,并能设计试验来证明猜想。
2、熟悉铁生锈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难点:1、能正确设计变量掌握试验并能在试验中掌握无关变量,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具预备:镊子、铁钉、水、课件、一次性杯、保鲜膜、未生锈的铁片、锈蚀严峻的铁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生锈的情景,引出课题。
引入:(PPT出示生活中生锈的图片)课前教师收集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怎么了?你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吗?(板书:铁生锈了)师:请你们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见过有哪些常见的铁器有生锈现象?(二)、活动一:观看铁锈(1)铁生锈是什么变化?请说说你的理由?(2)那铁生锈究竟是什么变化呢?我们必需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请各组按要求进展讨论。
PPT提示要求:1、用感观观看它们有什么不同?2、从金属的特征进展比拟?3、把讨论结果填在记录单上。
(3)观看铁片和铁锈,并做好记录。
(4)汇报沟通。
(5)通过我们的观看和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那铁生锈是什么变化?小结:我们查找到的证据从肯定程度上说明白铁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所以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板书:铁铁锈)(三)活动二:探究铁生锈的缘由。
过渡:铁生锈好不好?有什么不好?(1)学生沟通铁生锈的危害。
(2)视频介绍铁生锈的危害。
过渡:铁生锈危害那么严峻,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然我们想让铁不生锈,那我们就要先讨论铁生锈的缘由。
科学《铁生锈了》教案(三篇)

铁生锈了教案一【教材分析】《铁生锈了》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而铁生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课首先介绍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学生们非常熟悉,但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最后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为后续的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寻找证据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的实验来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提供给学生铁片、铁粉,铁锈块、铁锈粉、磁铁、电路检测器等。
【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分别出示铁片和铁锈片,问:这两块铁片,如果老师准备送给你一块,同学们想要那一块呢?为什么?揭题:铁生锈了。
【最初的想法是用图片进行导入,出示生活中的铁生锈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共同点。
但是,在做课件时发现图片效果有限,对学生的吸引也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改用实物铁片,一块是新的,另一块已经生锈,学生自然会选择新的,然后请他们说出选择理由,效果确实更好了。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

铁生锈了教学设计铁生锈了教学设计铁生锈了教学设计篇一:铁生锈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力以及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准备:新铁钉、生锈的铁钉、一块铁片、锈铁和一些铁锈,电路检测器、磁铁和锤子。
教学设计:一、课前导语:师:同学们在上课以前,老师希望大家在这节课都能做到“认真观察、耐心思考,让观察与思考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创新便成为一种自然!”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最棒的!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铁钉,前段时间这两根铁钉是一样的,现在这两根铁钉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有哪些地方有铁生锈的现象发生呢?举例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教师表扬: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很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习科学就需要这种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现象。
(师板书:铁生锈了)师:我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铁生锈的图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师:铁生锈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每年都有大量的铁生锈而变成铁锈。
那么生锈了的铁还是铁吗?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实验器材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的。
(一)观察铁锈,初步感知铁与铁锈的区别。
1.师:要证明铁锈是不是铁,最好是与铁进行对比观察;在对比之前,先看看实验要求吧(课件出示要求)A.仔细观察,并用简洁的词记录好实验记录单;B.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C、如果你的手上有伤口,请不要接触到铁锈!师:请各组拿出铁片和锈铁,(相应板书:铁铁锈)进行对比观察. 师:老师这里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方法,1、用感观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还要从金属的特征进行比较?有困难的同学们可以阅读课本,小组设计出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2.小组汇报观察情况。
初中化学铁生锈教案

初中化学铁生锈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铁生锈的过程和原因。
2. 学习如何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铁生锈的原理和过程。
2. 铁生锈的原因及影响。
3.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铁钉、砂纸、实验玻璃管、水、氧气气体发生器、硫酸铜溶液、硫酸铁溶液。
2. 示范玻璃器皿、实验服、安全护具。
教学过程:
1. 引入:介绍铁生锈的现象并询问学生对铁生锈原因的理解。
2. 实验操作:将铁钉放入实验玻璃管中,在氧气气体发生器中通入氧气,观察铁钉的变化。
3. 实验观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铁生锈的过程及原理。
4. 分析讨论:与学生讨论铁生锈的原因及影响,并讨论如何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5. 实验展示:展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如涂抹防锈漆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铁生锈的原理和过程,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及影响,并掌
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延伸练习:
1. 请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金属的生锈情况,并比较不同金属的防锈方法。
2.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防锈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对铁生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金属锈蚀的原理,尤其是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并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
2... 知道:铁锈的主要成分,除锈的方法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一般方法。
3. 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铁的锈蚀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培养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及我国金属资源保护等的认识,渗透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一根未生锈的铁钉和生锈的铁钉引入新课
二.以铁为例探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一)展示一星期前铁生锈实验
1.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2.讨论:
(1)为什么要用蒸馏水?
(2)为什么部分浸入蒸馏水中铁钉生锈了?
(3)为什么铁钉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却没有生锈?
(4)为什么干燥空气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3.学生试着说出铁生锈的条件,教师归纳: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汽)直接接触。
4.精讲:
(1)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2)颜色——红褐色(3)危害——
5.巩固练习:(见《课堂作业》)
6.思维拓展:
(1)为什么铁易生锈,而金、银制品不容易生锈呢?铝会不会生锈?
(2)铝表面的氧化膜对里层的铝起保护作用,那么铁表面的铁锈是否也能保护内部的铁不再继续生锈呢?为什么?
(二)学生讨论并归纳: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2.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
刷油漆、涂油、烧制搪瓷等
电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如镀锌、镀铬、镀锡等
通过化学方法使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如锯条上的烤蓝等
3.改变金属的本质: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三)观看视频:巩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四)讨论并归纳:如何保护金属资源
1.防止金属的锈蚀;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严禁乱采滥挖;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三、介绍稀土资源
(一)阅读19-20页材料,学生交流我国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看法。
教师归纳。
(二)观看视频《》
板书内容:
1.铁生锈的条件
铁与氧气、水共同发生化学反应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红褐色)
3.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与措施
(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2)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层
(3)改变金属的本质: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4.金属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