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试验C30水灰比=0.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横梁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5/( 59.87+0.46*0.07*45) =0.34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Co /′=Wo/( w/c)= 170/0.34=500Co = Co/ *(1-0.15)=425Ko= Co/-Co = 500-425=75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K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2430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01,Go=1051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K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粉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Ko=425:701:1051:170:8.5:75=1.00:1.65:2.47:0.40:0.02:0.18 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31 kg/ m3Co1:So1:Go1:Wo1:Xo1:Ko1=425:701:1051:170:8.5:75=1.00:1.65:2.47:0.40:0.02:0.18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40 使用部位:墩身7.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40+1.645*6=49.878.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2.5/( 49.87+0.46*0.07*42.5) =0.38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9.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0 kg/m3Co /′=Wo/( w/c)= 180/0.38=474Co = Co/ *(1-0.15)=403Fo= Co/-Co =474-403=7110.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1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5%Co+So+Go+Wo+Fo=2410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90,Go=964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11.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403:790:964:180:8.06:71=1.00:1.96:2.39:0.45:0.02:0.18 12.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08 kg/ m3Co1:So1:Go1:Wo1:Xo1:Fo1=403:790:964:170:8.06:71=1.00:1.96:2.39:0.42:0.02:0.18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承台13.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14.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 15.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95 kg/m3Co /′=Wo/( w/c)= 195/0.47=416Co = Co/ *(1-0.23)=320Fo= Co/-Co = 416-320=96膨胀剂用量Uo=320*0.08=25.616.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U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7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38%Co+So+Go+Wo+Fo+ Uo =2370 ①So/( So+ Go)*100%=38%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659,Go=1075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Uo………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膨胀剂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17.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Uo =320:659:1077:195:5.44:96:25.6=1.00:2.06:3.36:0.61:0.017:0.30:0.08 18.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8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0kg/ m3Co1:So1:Go1:Wo1:Xo1:Fo1:Uo 1=320:659:1077:180:5.44:96:25.6=1.00:2.06:3.36:0.56:0.017:0.30:0.08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桩基(水下)19.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0.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21.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9kg/m3Co /′=Wo/( w/c)= 189/0.472=401Co = Co/ *(1-0.18)=340Fo= Co/-Co = 401-340=6122.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 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8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2380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16,Go=1065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23.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340:716:1065:189:5.78:61=1.00:2.11:3.13:0.56:0.017:0.18 实测容重为24.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89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9 kg/ m3Co1:So1:Go1:Wo1:Xo1:Fo1=340:716:1065:189:5.78:61=1.00:2.11:3.13:0.56:0.017:0.18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桩基(干施工)25.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6.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 27.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85kg/m3Co /′=Wo/( w/c)= 185/0.472=392Co = Co/ *(1-0.15)=319Fo= Co/-Co = 500-425=7328.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75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2% Co+So+Go+Wo+Fo=2375 ①So/( So+ Go)*100%=42%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5,Go=1042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29.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319:755:1042:185:5.42:73=1.00:2.36:3.26:0.58:0.017:0.23 30.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9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75 kg/ m3Co1:So1:Go1:Wo1:Xo1:Fo1=319:755:1042:179:5.42:73=1.00:2.36:3.26:0.56:0.017:0.23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30 使用部位:承台1. 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30+1.645*5=38.22. 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5*42.5/( 38.2+0.45*0.12*42.5) =0.472αa,αb为回归系数,混合砂取αa为0.45,αb为0.123. 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95 kg/m3Co /′=Wo/( w/c)= 195/0.47=416Co = Co/ *(1-0.23)=320Fo= Co/-Co = 416-320=964. 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Fo =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355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0%Co+So+Go+Wo+Fo+ Uo =2355 ①So/( So+ Go)*100%=40%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698,Go=1047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 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 =320:698:1047:195:5.44:96=1.00:2.18:3.27:0.60:0.017:0.30 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92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358kg/ m3Co1:So1:Go1:Wo1:Xo1:Fo1 =320:698:1047:192:5.44:96=1.00:2.18:3.27:0.60:0.017:0.30依据标准:JGJ55-2000 DB50/5030-2004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50 使用部位:墩身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50+1.645*6=59.8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8/( 59.87+0.46*0.07*48) =0.36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 kg/m3Co /′=Wo/( w/c)= 170/0.36=472Co = Co/ *(1+0.15)=410Ko= Co/-Co = 472-410=62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 Fo =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4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2%Co+So+Go+Wo+Fo=2440 ①So/( So+ Go)*100%=42%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52,Go=1038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Ko=410:752:1038:170:4.72:62=1.00:1.83:2.53:0.41:0.0116:0.15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41 kg/ m3Co1:So1:Go1:Wo1:Xo1:Ko1=410:752:1038:170:4.72:62=1.00:1.83:2.53:0.41:0.0116:0.15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混凝土标号:C40 使用部位:墩身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fcu,o+1.645*σ=40+1.645*6=49.872.计算水灰比:w/c=αa*fce/( fcu,k+αa*αb* fce)=0.46*45/( 49.87+0.46*0.07*45) =0.40αa,αb为回归系数,中砂取αa为0.46,αb为0.073.计算水泥用量:取用水量为Wo= 170kg/m3Co /′=Wo/( w/c)= 170/0.40=425Co = Co/ *(1+0.15)=370Fo= Co/-Co =425-370=554.计算混凝土砂、石用量:Co+So+Go+Wo+Xo+Fo=CpSo/( So+ Go)*100%= Sp假定混凝土容重为2430 kg/m3 选取混凝土砂率为43%Co+So+Go+Wo+Xo+Fo=2430 ①So/( So+ Go)*100%=43% ②由①、②两式求得So=784,Go=1043式中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C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S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骨料用量(kg);G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W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用量(kg);X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Fo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粉煤灰用量(kg);Cp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kg)Sp ………砂率(%)5.计算理论配合比:Co:So :Go :Wo :Xo :Fo=370:784:1043:170:4.25:55=1.00:2.12:2.82:0.46:0.0115:0.15 6.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试拌,实际用水量为170kg,混凝土实测容重为2428 kg/ m3Co1:So1:Go1:Wo1:Xo1:Fo1=370:784:1043:170:4.25:55=1.00:2.12:2.82:0.46:0.0115:0.15依据标准:JGJ55-2000批准:审核: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是根据混凝土所需强度、耐久性以及施工性能的要求,确定水泥、砂、骨料以及水等材料的比例。
配合比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一、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的,如C20、C30、C40等。
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按照国家标准或工程设计规范来确定。
二、计算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合理的水灰比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
普通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0.55之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越高。
三、计算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料与总骨料质量之比。
砂率一般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粒径分布来确定。
大部分混凝土配合比中,砂率一般在35%~45%之间。
四、计算粉煤灰掺量在一些工程中,可以适量掺入粉煤灰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粉煤灰的掺量一般根据设计要求和水泥用量来确定。
五、计算骨料用量水泥、砂、骨料的配合比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取得。
首先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确定合理的各材料的用量,然后按照砂率和骨料的体积百分比来计算砂、骨料的用量。
六、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灰比和骨料用量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水泥用量的范围可参考混凝土标准配合比。
七、计算水用量水用量一般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来确定。
合理的水用量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以上就是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一些调整,如考虑施工的温度和湿度、使用的特殊材料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配合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材料性能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同时结合试验验证,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水泥品种南方P .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3 坍落度坍落度 30~50(mm)4 砂 石 中砂,密度ρs =2570(㎏/m 3);1-3卵石,ρg =2630(㎏/m 3) 5 减水剂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1.1% 6粉煤灰粉煤灰Ⅱ级灰,密度ρf =2300(㎏/m 3)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5、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 混凝土C30初步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fcu,o按JGJ55-2000第3.0.1条规定: f cu,o =f cu,k +1.645σf cu,o =30+1.645×4=36.58(MPa) 2水灰比W/C按JGJ55-2000第5.0.3条 W/C= αa ×f ce f ce ---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f cu,o +αa ×αb ×f ce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W/C= 0.46×42.5=0.52取W/C=0.52 36.58+0.46×0.07×42.53 初步用水量m w0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 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径选择。
径选择。
m w0取165(㎏/m 3)4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 wam wa = m 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 m wa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用水量β---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减水率m wa =165×(1-13%)=144(㎏/m 3)5水泥用量m ca按JGJ55-2000第5.0.6条m ca =m wa /(w/c) m ca =144/0.55=287(㎏/m 3)取287(㎏/m 3)6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m 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 cf =m ca ×(1-βc )βc ---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 取15.0%m cf =287×(1-15.0%)=244(㎏/m 3) 7粉煤灰用量m f按GBJ146-90附3-20式m f =m ca ×βc ×θcm f ---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θc ---超掺量系数超掺量系数超量系数1.4 m f =244×15.0%×1.4=51(㎏/m 3) 8 确定砂率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6%9 砼外加剂用量m am a =(m cf +m f ) ×A% m a ---外加剂掺量系数外加剂掺量系数m a =(244+51) ×1.1%=3.3固含量3%用水量:m wa0=144-3.3×(1-3%)=136.2 取141(㎏/m 3)10砂、石用量m sm 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 cf +m f +m s +m g +m wa =m cpSp=m s /(m s +m g ) 244+51+m s +m g +3.3+141=2450m s /(m s +m g )=36%得:m s =724 m g =1287(㎏/m 3)11 砼配合比初步确定砼配合比初步确定 m wa0: m cf : m s : m g : m f : m a141:244:724:1287:51:3.312 砼方量估算砼方量估算 m cf /ρc +m f /ρf +m s /ρs +m g /ρg +m a /ρw +0.01a=1244/3100+51/2300+724/2570+1287/2630+141/1000+0.01×1=1=1.023 1.023审核: 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一、配制混凝土所用材料1、水泥——采用赤峰远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强度等级为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已检各项指标合格。
2、碎石——采用雁峰碎石厂生产的碎石,按5—16碎石占55%,16—31.5mm碎石占45%的比例掺配,混合料经筛分试验,符合5—31.5mm连续级配要求,碎石的各项指标已检合格。
3、砂——采用京峰砂场河砂,属中砂,细度模数Mx=3.0,其它各项指标已检合格。
4、水——采用工地饮用水。
二、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cu,k=25M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标准差σ=5.0Mpa,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30+1.645×5=38.2 Mpa。
三、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ce=Rc×fce,k=1.10×42.5=46.8Mpa。
(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本单位无混凝土强度加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0.46 B=0.07W/C=Afce÷(fcu,o+ABfce)=0.46×46.8÷(38.2+0.46×0.07×46.8)=0.542、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及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采用水灰比0.54四、选定单位用水量(mωо)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30—50 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查表确定用水量mωо=190kg/m3五、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m co= mωо/(W/C)=190/0.54=352kg/ m3六、确定砂率(βs)根据碎石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为0.54,砂率选定38%。
七、采用密度法计算砂(m so)和碎石(m go)的材料用量。
m co+m so+m go+mωо=ρcpm so/ (m so+m go)×100=βs假定ρcp=2400kg/m3m so=650 kg/m3m go=1208 kg/m3m co:m so:m go:mωо=377:692:1128:203=1:1.84:2.99:0.54八、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实测坍落度为20mm,不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因此在保证水灰比0.54不变的前提下,增加7%的水泥浆,按调整后的配合比(m co:m so:m go:mωо=377:692:1128:203)试拌30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11.310kg砂:20.760kg碎石:33.840kg水: 6.090kg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实测坍落度为44mm,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此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c30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篇一: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XX)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张应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5、岱山县衢山岛枕头山至潮头门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302、拌合方法:机械3、坍落度:70-90mm4、部位:进洞管棚护拱及隧道设备槽室预制钢筋砼盖板等三、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确定该配合比的材料和最佳配合比例。
四、材料选用:1、水泥:采用浙江桐星水泥磨粉有限公司生产的“桐星”牌p.c32.5水泥2、粗集料:采用舟山高深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碎石,级配采用4.75~16㎜和16~26.5mm各50%掺配,符合4.75~26.5mm连续级配要求,其级配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见试验报告)。
3、细集料:采用衢山淡化砂,mx=2.44,通过该砂各项技术指标测定,均满足c30砼用砂要求(见试验报告)。
4、水:饮用水,符合砼用水要求。
五、材料要求:根据技术规范,c30砼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粗集料:碎石①、粗集料的技术要求:②、粗集料的颗粒级配:2、细集料:黄砂①、砂中杂质含量限值:②、砂的级配范围(Ⅱ区中砂)六、砼配合比设计步骤:1、基准配合比(c30-b)⑴、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30+1.645×5=38.2⑵、计算水灰比:w/c=aafce/fcu,o+aaabfce●●●=0.46×36.7/38.2+0.46×0.07×36.7=0.43fce=rcfce.g=1.13×32.5=36.7(mpa)●根据以往经验水灰比取:w/c=0.44⑶、依据JgJ55-2000规范,查表4.0.1-2。
水灰比计算公式表格

水灰比计算公式表格
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用量之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
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发展。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一般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水
灰比。
根据经验公式表格,可以初步确定水灰比,然后通过试验来调整。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灰比计算公式和相关的参数。
1.以水泥用量为基础的水灰比计算公式:
水灰比=水量/水泥用量
其中,水量是指混凝土中添加的水的量,水泥用量是指混凝土中所使
用的水泥的质量。
2.以胶凝材料总量为基础的水灰比计算公式:
水灰比=水量/(胶凝材料总量-矿物掺合料用量)
胶凝材料总量是指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质量,矿物掺合料用量是指
在水泥中添加的矿物掺合料的质量。
3.经验公式根据混凝土等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水灰比计算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验公式:
a)C25~C30级混凝土:水灰比=0.55+170/水泥强度等级
b)C35~C50级混凝土:水灰比=0.5+140/水泥强度等级
其中,水泥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水泥的28天抗压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仅提供了初步确定水灰比的方法,具体数值需要根据试验和调整来确定最终的水灰比。
除了上述的经验公式,还可以根据配合比试验的结果和材料特性来确定水灰比。
在配合比试验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水灰比配制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最佳的水灰比。
总之,水灰比的确定对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上述的公式和试验方法,可以合理地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以满足工程要求。
C30砼配合比核算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空心板)无强度历史统计资料,桥梁所在地区属寒区。
2、组成材料:PO42.5等级牡丹江牌水泥,密度P C=3.1×103Kg/m3,富裕系数=1.13,砂为中砂表观密度P'S=2.65×103Kg/m3,碎石最大粒径dmax=40mm,表观密度P'g=2.75×103Kg/m3,水为一般饮用水。
设计步骤:(一)设计初步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Ryp=Ry+1.65б=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Rs=R C Rb=1.13×42.5=48MPa(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ARs/Ryp+ABRs=0.48×48/38.2+0.48×0.52×48=23/50.1=0.46(3)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属于寒区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55.按强度计算水灰比是0.46。
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计算水灰比0.46。
3、选定单位用不水量(Mwo)由于碎石最大粒径40mm,选用混凝土用水量:Mwo=175Kg/m34、计算单位用灰量(Mco)(1)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Mco= Mwo/ w/c=175/0.46=380 Kg/m3(2)按耐久性校核单位用灰量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属寒区配筋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 Kg/m3,按强度计算单位用灰量380 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采用单位用灰量为380 Kg/m3。
5、选择砂率(βs)胜根据碎石最大粒径40 mm及水灰比w/c=0.46,选定混凝土砂率取βs=32%。
6、计算砂石用量(1)采用质量法已知:单位用灰量Mwo=175 Kg/m3,砂率βs=33%Mso+Mgo=Pcp-Mco-MwoMso/Mso+Mgo=0.33假设混凝土混合料湿表观密度Pcp=2400 Kg/m3Mso+Mgo=2400-380-175Mso/Mso+Mgo=0.33解得砂用量Mso=609 Kg/m3,碎石用量Mgo=1236 Kg/m3按质量法计算初步配合比:Mco : Mwo : Mso : Mgo =380 : 175 : 609 : 1236 即: 1 : 0.46 : 1.6 : 3.25 w/c=0.46(二)试拌混凝土,提出基准配合比1、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15L混凝土拌后物,测定其坍落度为2.5cm,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亦良好。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班级:10工程管理2班组别:第七组组员: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强度。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过程: 1.确定配制的强度(o cu f ,)o cu f ,= k cu f ,+1.645σ ; o cu f ,=30+1.645×5.0=38.225 Mpa其中:o 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 ;k cu f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单位: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 2.初步确定水灰比(CW ) C W =ce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0.48 其中: 07.0;46.0==b a a a —回归系数(碎石);ce f =γc ce f ;g :γc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g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3.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wo m =185Kg4.初步选取砂率(s β) 计算出水灰比后,查表取砂率(碎石,粒径40mm)。
s β=30%5.计算水泥用量(co m )co m =C W m wo /=48.0185=385Kg 6.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co m +go m +so m +wo m =cp m ; s β=goso som m m +×100%c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s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w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 cp m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 ),取2400Kg计算后的结果为:so m =549Kg go m =1281Kg 7、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co m =385Kg so m =549Kg go m =1281Kg wo m =185 Kg质量比为:co m :so m :go m :wo m =1 :1.43 :3.33 : 0.48三、实验步骤: (1)、材料用量水泥用量: 1.95 kg 砂用量:2.78 kg 碎石用量:6.49 kg 水用量:0.94 kg (2)、实验仪器 坍落度筒、捣棒、直尺、磅称、玻璃量筒、混凝土搅拌设备或工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3-4
28
20±2
843
37.5
37.7
C30-3-5
28
857
38.1
C30-3-6
28
846.
37.6
试验:计算:复核:监理工程师:
试拌
(kg)
水泥
(kg)
砂
(kg)
石
(kg)
水
(kg)
外加剂
(kg)
坍落度测定结果(mm)
含气量
备注
1次
2次
3次
%
60
9.4
14.6
31.1
4.9
50
50
45
/
/
实用材料配合比值:水泥、砂、石、水=1:1.56:3.32:0.52
A B C D E
五、混凝土容重计算
试模
尺寸
(1)试模数量ຫໍສະໝຸດ (2)试模容积
(3)
试模
重量
(4)
试模+混凝土重
(5)
混凝土容重(千克/立方米)
F=( (5)-(4) ) /( 3 )
150×150×150mm
1
0.003375
0.905
9.105
2430
实拌后混凝土材料用量(千克)
G=
A+B+C+D
水泥=
F×A/G
砂=
F×B/G
石=
F×C/G
水=
F×D/G
外加=F×E/G
6.4
石子种类:4.75mm-9.5mm、9.5mm-19mm、9.5mm-26.5mm
石子视比重:9.5-26.5 mm(2.662g/cm3)9.5-19(2.725g/cm3)4.75-9.5mm(2.635g/cm3)
石子级配:4.75-31.5连续级配
三、配合比设计(千克/每立方米混凝土)
水灰比= 0.52水用量= 195粉煤灰用量= /
380
592
1261
197
六、快速试验记录:
快速
试验
方法
指标×()
快速推定结果
X1
X2
X3
X
七、抗压试验记录:
试件号
成型
日期
试验
日期
龄期
(天)
养护温度
(℃)
极限
荷载
(KN)
极限
强度
(Mpa)
平均值
(Mpa)
C30-3-1
7
20±2
571
25.4
25.6
C30-3-2
7
564
25.1
C30-3-3
7
591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建设项目:S213吴黄线内黄县城至硝河桥配套工程合同号:
施工单位:安阳市豫北路桥养护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日期2010
一、混凝土标号C30混凝土配制强度38.2MPa
坍落度30-50(mm)其他:水灰比0.52水泥用量375kg/m3
二、原材料情况
水泥标号42.5水泥比重/外加剂
砂视比重2613kg/m3砂细度模数2.3混合材料/
水泥用量=375外加剂=
砂率= 32%混凝土假定容重= 2400
砂石混合重量=混凝土假定容重—水泥量—水量=1830
砂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率= 586
石子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用量= 1244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拌记录
棍度“中”,含砂“中”,粘聚性“良好”,保水性“少量析出”
2010年月日温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