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硬币问题——数学建模
翻硬币问题诀窍翻硬币问题诀窍复习课程

作者: 杨金珏翻硬币问题诀窍翻硬币问题诀窍硬币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出现的数学运算题型,属于逻辑类考题,这类问题变化复杂,对考生的推理能力要求高。
博大弘仕杨金珏老师将在这里介绍翻硬币问题的快速解题技巧。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翻硬币问题”,通常题面形式是这样的:M个硬币全部正面朝上,现在要求每次必须同时翻转其中的N个硬币,至少翻转多少次才能使全部硬币反面朝上?那么可能出现四种情况:硬币总数(M)每次翻硬币数量(N)奇奇奇偶偶奇偶偶上面四种情况中,只有当硬币总数是奇数个并且每次翻偶数个硬币时,不能完成要求,其他三种都可以完成翻转。
为什么不能完成这种情况呢?根据奇偶的基本性质可以推导出来,每个硬币必须翻转奇数次才能实现反面朝上,现在总数是奇数,那么所有硬币翻转总数就是奇数个奇数,其结果必定是个奇数。
但是每次翻转偶数个硬币,那么硬币被翻动的总数为偶数乘以翻动次数,结果必定是偶数。
所以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翻硬币问题形式多样,这里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判断总个数是否与每次翻的个数呈倍数关系。
如果是倍数关系,翻动次数=M÷N第二步:如果没有倍数关系,考虑硬币总数的奇偶情况。
当总数为偶数(1)每次翻的个数是总数减一【例1】现有6个一元面值硬币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你可以每次翻转5个硬币(必须要翻转5个),问你最少要经过几次翻转可以使这6个硬币全部反面朝上?A.5次B.6次C.7次D.8次【解析】本题属于归纳推理问题。
一个硬币要翻面,需要翻奇数次,一共有6个硬币,每一次翻转5个,那么必须翻转偶数次才能保证每一枚硬币翻转奇数次,故排除A、C。
因为每次翻五个,则有一个没被改变,或者说每次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变一个,一共有6个硬币,每次变一个,那么需要6次才能全部变完。
具体过程如下:故需要6次,故正确答案为B。
这类问题的解答公式为:翻动次数=M翻动方法:只要按照第一次第一个不翻,第二次第二个不翻,按照此方法进行操作就可以成功。
硬币翻转之比基尼

于硬币翻转问题——作者:⊿风之〆恶魔(逆流)整理:比基尼哥哥首先,我们要知道翻硬币的四种情况:一、奇数个硬币,每次翻奇数次二、奇数个硬币,每次翻偶数次三、偶数个硬币,每次翻奇数次四、偶数个硬币,每次翻偶数次(注:只有奇数个硬币翻偶数次不能完成翻转,其他三种都可以完成翻转。
)其次,我们要先理解硬币翻转是怎么回事,这类考题都是有以下特点的:1、M个硬币同处于某一面比如说是正面朝上,然后我们设定一次必须同时翻转N个硬币这样一个条件,那我们到底要至少翻转多少次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2、我们知N一般都是设定是奇数的,M是偶数的,为什么?当然这并不是说N不能是偶数,因为如果N:M=A:B能够转化的话,使达到A,B都是整数的同时,B也是奇数的话也是可以的。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N是奇数类型,或者M:N可以化简到奇数的形式呢?因为M肯定是大于N的吧,M-N可以为奇数也可以为偶数。
如果是偶数的话,那好可以分解成1,1的形式(2,2等)也是可以的。
然后我们借助前面全部翻转的N个硬币其中的N-1个,就能让他们同时和1,1这两个硬币一起翻转,最终就能达到全部翻转成功的目的;如果是奇数的话,那我们可以不用减,直接把M分解出来。
至少可以分解成1,1,1,……,1一共是M个1的形式,然后同样的利用借助共同的硬币一起翻转的目的。
因为一个硬币被利用翻转两次的话就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也是M-N正好等于1的类型,为什么是翻转M次的解释。
当然还有种特殊的,比如说86,每次翻转4个,要经过多少次才能达到目的?80/4=20还有6=3+3正好利用好,所以是22次。
也就是说偶数对偶数其实也是可以翻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偶数可以转化成M个1,而且M是偶数,所以他们利用起来的其它数字能正好对称满足。
综上我们知道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N是奇数,M是偶数的话翻不了,其它情况都可以。
当然方法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也已经分析解释清楚了。
M-N=1的话那就是M次其它的基本就是M/N的整数商+1或者+2或者+3的情况。
翻硬币问题

翻硬币问题翻硬币问题有好几种。
其中的一种是这样的:桌子上有q = m + n枚硬币,m正面朝上,n枚反面朝上,每一轮翻p枚,在每一轮翻币的时候,被翻的同一枚硬币只能翻一次。
问最少多少次能把所有的硬币翻成全部正面或者反面朝上?根据问题的描述,问题实际上隐含:m 、n、 p > 0,m + n > p。
这个问题往往是计算机编程的问题。
涉及广度优先还是深度优先搜索。
我对广度优先还是深度优先搜索了解的甚少。
以下是用笨办法求解的。
1)币面状态数:用 (正面朝上币数, 反面朝上币数 )表示,显然初始状态是( m, n )。
假设第一轮翻币翻反面(或者正面)的硬币数为:i1<=n,则第一轮翻币分别翻正面(或者反面)的硬币数为:p - i1 <m, 此时币面状态数为:( m – ( p - i1 ) + i1, n - i1 + ( p - i1 ) ) = ( m – p + 2 * i1 , n + p - 2 * i1) 第二轮翻币翻反面(或者正面)的硬币数为:i2< n + p - 2 * i1,则第二轮翻币分别翻正面(或者反面)的硬币数为:p – i2 < m – p + 2 * i1, 此时币面状态数为:( m – p + 2 * i1 – ( p – i2 ) + i2, n + p - 2 * i1 + p - 2 * i2)= ( m – 2 * p + 2 * ( i1 + i2 ), n + 2 * p - 2 * ( i1 + i2 ) )第三轮币面状态数:( m – 3 * p + 2 * ( i1 + i2 + i3), n + 3 * p - 2 * ( i1 + i2 + i3)) ……………………………………………………第k轮币面状态数:( m – k * p + 2 * ( i1 + i2 + … + i k), n + k * p - 2 * ( i1 + i2 + … + i k))简记:t = i1 + i2 + … + i k,则第k轮币面状态数可以标示为:( m – k * p + 2 * t, n + k * p - 2 * t)2)完成翻币条件如果在某一轮翻币后,正面币数或者反面币数能被p整除(其中之一等于零也被包含),则以后的每一轮全翻那个币面数能被p整除的那一部分就可以完成翻币,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m – k * p + 2 * t = s * p或:n + k * p - 2 * t = s * p稍微变换一下:m – k * p + 2 * t = s * p —> ( s + k ) * p – 2 * t = m或:n + k * p - 2 * t = s * p —> ( s – k ) * p + 2 * t = n因此问题转换为求解不定方程:( s + k ) * p – 2 * t = m或者( s – k ) * p + 2 * t = n隐含条件:t >= 0, k >= 0, s >= 0, 如果t > 0, k > 0, s >= 0m – k * p + 2 * t >= 0, n + k * p – 2 * t <= m + n Æ k * p – 2 *t <= m同时还必须:m – k * p + 2 * t <= m + n Æ 2 * t – k * p <= n, n + k * p – 2 * t >= 0 3)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这个问题网上有多个介绍,可以谷歌或者百度一下,答案一大堆。
翻硬币问题——数学建模

次 数 硬币 ① ② ③ ④ 0 1 1 1 1 1 0 1 1 1
翻面次数
2 0 1 1 1
3 0 0 1 1
4 0 0 1 1
顺 序 ④ ② ① ③
5 1 0 1 1
6 1 0 1 1
7 0 1 0 1
8 0 1 0 1
顺 序 ③ ② ④ ①
9 1 1 0 1
10 0 0 0 1
后的状态。那么简单推理可知 w(m, 2 f (m)) {x1, x2 ,……, xm}, 其中xi 1 ,也 就是说翻面 2 f (m) 次后必然全部正面朝上。 但是,对多个 m 考察后发现, 在f (m)-1或者f (m) 次时一般已经成立,这 取决于具体的映射关系。 本文针对此映射关系即 f (m) 的具体表达式只做简单探讨。 (1) 尝试探求 f (m) 的表达式:
11 1 1 1 1
12 0 0 0 0
顺 序 ① ② ③ ④
10
4 3 2
41
4 3 2
33
4 3 2
17
41
4 1
20 30 40
23 14
映射关系
26 45 16
29 37 47
1
32
1
1
表 示 翻 面 次 数 ;
图 1 四枚硬币的状态循环
表 示 第 四 枚 硬 币 ;
观察发现,在经历三轮循环(4 次+4 次+4 次)翻面后,所有硬币重新 回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并且翻面次数的奇偶性一致,在 m=4 时,三轮循环 后全部反面朝上, 那么在之前的一次翻面时, 必为全部正面朝上, 也就是说,
输入 m,p=1,v=2m,i=0
m为偶数? N Y
对教材“翻硬币的游戏问题”的深入探究

对教材“翻硬币的游戏问题”的深入探究摘要:“翻硬币的游戏”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能否进行翻转,二是如何确定翻转的最少次数。
为了使动手操作时更为直观和方便,把课本中的“翻硬币”改为翻纸杯。
关键词:数学原理,翻转次数的最大值,数字化的赋值,广泛应用;青岛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科书第63页“知趣园”中,有一个“翻硬币的游戏”问题。
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对课本的解释不太明白,也有的学生明白了5枚硬币,各枚的正面都朝上,每次翻动其中的4枚,不论翻动多少次,都不能使硬币的正面都朝下;但对“翻动其中的3枚,经过若干次后,使5枚硬币的正面都朝下不理解;还有的学生对“经过若干次后”这个若干次的最小次数是多少产生了兴趣,但一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对这个游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能否进行翻转,二是如何确定翻转的最少次数。
为了使动手操作时更为直观和方便,把课本中的“翻硬币”改为翻纸杯。
以下笔者就这一翻转纸杯游戏进行探究。
问题1:现有4个完全相同的纸杯,杯口全部向上,每次翻转其中3个,经过几次翻转,可使杯口全部向下?由于纸杯是完全相同的,仅仅是杯口向上或杯口向下的区别,可以给每个纸杯赋以数值。
每个杯口向上的纸杯记为“+1”,每个杯口向下的纸杯记为“-1”。
这样可把翻转纸杯看成一种“运算”:每次翻转1个纸杯,使杯口由向上变为向下,或使杯口由向下变为向上,相当于把原来的结果乘以“-1”。
4个杯口全部向上的纸杯是4个“+1”,4个杯口全部向下的纸杯是4个“-1”。
我们由建立一种“运算”,使开始时4个“+1”化为结束时的4个“-1”成立,则翻转成功。
由于纸杯在翻转前后的数量是完全相同的,不妨取它们的“积”作为这种运算的始末,4个“+1”的积是“+1”,4个“-1”的积是“+1”。
由这样建立的一种“运算”,使积“+1”化为积“+1”成立。
翻转纸杯的过程,用图演示如下:初始状态:+ + + +第一次:- - - +第二次:- + + -第四次:- - - -每次翻转其中3个纸杯,相当于把原来的结果乘以3个“-1”。
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下学期]
![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下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bdb0443fee06eff9aef8077b.png)
如果抛三枚普通硬币,又有几个 等可能的结果呢?
比较“2枚”与“3枚”的树图有什么异同点吗? 请利用树状图找出答案,并加以分析
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 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会出 现哪些可能的结果?机会均等 吗?画出树状图。
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 如果摸完第一个球后接着摸第 二个球,两次摸球会出现哪些可 能的结果?画出该事件的树状图。
1+4=5 2+4=6 3+4=7
4
4+1=5
4+2=6
4+3=7
4+4=8
从表中可知: 7 5 所得点数之和有____种可能,点数之和为____时机会最大.
解法二 画树状图
依次取点数之和分别是: 2,3,4,5;3,4,5,6;4,5,6,7;5,6,7,8.
7 5 所得点数之和有____种可能,点数之和为____时机会最大
四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 说吗?
请多提宝贵意见!
从练习1的两种解法中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用列表 法还是用画树状图法,都可 以帮助我们直观形象地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
2、据报道,陕西某家商场设置了转盘摇 奖式有奖销售。然而该商家在转盘里放置 了磁铁,摇奖者是没有机会中大奖的。
(1)为什么这个
转盘永远也不会 中大奖号码呢?
(2)请大家谈谈自
己的看法。
机会大小的比较
——列举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抛一枚普通硬币,硬币落地后, 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
两个事件发生的机会相等 等中的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从而分析一 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机会。
抛两枚普通硬币,有几个等可能 的结果呢?
抛硬币概率模型的妙用

1
的 概 率 变为 , 求 与y 的值 .
4
主 1 3 5 ’ 一 【 v = 1 .
3 3
【 分析 】 问题 ( 1 ) 中的 概 率 明 确 了 , 但球
的个数不确定 . 当概率一定 时 , 白球 的数 量 将 随 着 黑 球 数 量 的变 化 而 变 化 , 利 用 概 率 的 计 算 公 式P( 白球 ) =白球 数 量 ÷ 球 的 总数 量 便 可 建 立 函数 关 系 . 问题 ( 2 ) 中 再 次 利 用 概 率 的计 算 公 式 建 立 一 个 y 与 的 函数 关 系
【 点评 】 利 用 概 率 计 算 的 公 式 构 造 函数 建 立 等量 关 系 , 列 出方 程 或 方 程 组 , 再通过
例2 ( 2 0 1 4 ・ 黑龙 江 哈 尔滨 ) 在 一 个 不
透 明 的 口袋 中 , 有 四 个 完 全 相 同的 小球 , 把
它们分别标号 为1 … 2 3 4 , 随机 地 摸 取 一 个
小球记 下标 号后放 回 , 再 随机 地 摸 取 一 个
小球记 下标 号 , 则 两 次摸 取 的 小球 标 号 都 是1 的概 率 为— — .
一
解: ( 1 )由题 意 得 : P ( 白球 ) = 3 + y = 了 1
,
、
函数与方程思想
3+%+v
3
例1 已知 一 个 不 透 明 的 口袋 中装 有 7 个只有颜 色不 同的球 , 其 中3 个 白球 , 个黑球 . ( 1 )若 向 袋 中再 放 . T r y 个 白球 后 , 从 中
一
用树 状 图可 以验 证 .
翻硬币问题(精)

翻硬币问题桌面上有n枚硬币, 初态是全部正面向上,现让你每轮把其中的m (2m≤n)枚翻转,希望最终全部反面向上. 请建立数学模型研究n, m 在什么条件下此问题有解或无解.解答:1.概念与性质定义:纯翻转-------m个都是正面的一轮翻转;(混合)翻转------取a (>0)个正面,m-a个反面的一轮翻转.显然,纯翻转是混合翻转的特例(a=m).设=+,(1)n sm t≤<, s为正整数.其中,t为n除以m的余数,0t m记变量k表示当前的正面数.显然,从开始,经过s轮纯翻转后k=t; 当k=0时,就成功了.性质1. 选a个正面和m-a个反面的一轮翻转后,正面数的变化量为.k m a∆=-,(2)2∆=-.特别是,做纯翻转时,k m性质2. 当k(<2m)为偶数时,只需再翻两轮必会成功.证明:若k=m , 则做一轮纯翻转必成功.≠,则先选k/2个正面和m-k/2个反面做一轮翻转,若k m1(注:因2m<n<2n-k, 故2m<2n-k, 2m-k<2n-2k, m-k/2<n-k, n-k是反面数,即这样选取是可行的. )则翻转后的正面数k k k k m k m=+∆=+-='()k=,就成功了.再做一轮纯翻转,"0≠时,只翻一轮必定未能成功,故翻两轮必是最佳方法因为k m(轮数最少)2.情形一,m是奇数(不论n是奇数还是偶数).先做s-1轮纯翻转,得k=m+t. 只有如下3种可能:(ⅰ)t=0. k=m, 再做一轮纯翻转就成功.(ⅱ)t (<m)是奇数. k已是偶数,且m<k<2m.由性质2,只需再翻两轮必会成功.(ⅲ)t (<m)是偶数. 再做一轮纯翻转后化为k=t. 由性质2,只需再翻两轮必会成功.3.情形二,n,m都是偶数. 由(1)式知t是偶数或0, 经s轮纯翻转后,k=t,由性质2,至多再翻两轮就会成功.4.情形三,n是奇数,m是偶数. 由(1)式知t是奇数, 由(2)式知, k∆是偶数或0,故无论翻转多少轮,k始终是奇数, 不会出现k=0, 即不会成功.25.综合6. 例子例1.n=8,m=3, s=2, t=2. 翻4轮必成功0------正面,1------反面例2 . n=7,m=3, s=2, t=1. 翻3轮必成功34推广把以上的条件2m ≤n , 改为 m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一摞 m 枚正面朝上的硬币进行翻面,第 k 次翻上面 k 枚硬币(k=1; 2; 3; ……; m) , 翻完后再从最上面的硬币开始重复操作, 问需经过多少次翻面可 以使所有硬币重新正面朝上。 由于本问题问法存在异议,即两种翻面的方法。第一种,k 枚硬币作为整体 全部颠倒,即翻面的同时颠倒硬币顺序。第二种,每一枚硬币翻面后放回,不打 乱硬币顺序。本文将对两种观点进行探讨,得出结论。
输入 m,p=1,v=2m,i=0
m为偶数? N Y
P=(m+1)/2 V=1 i=1
P=m/2+1 V=1 i=1
V=p i=i+1
V=p i=i+1
N
P?=1
P?=1
N
V为偶数? N Y Y
V为偶数?
N
Y P=(m-v+2)/2 P=(m+v+1)/2
Y
P=(m-v+2)/2
P=(m+v+1)/2
重新正面朝上。假设得证。
模型检验
当 m=4 时,需要 2m=8 次操作。 k=0, A=1111; k=1, A=1110; k=2, A=1101; k=3, A=1010; k=4, A=0101; k=5, A=0100; k=6, A=0111; k=7, A=0000; k=8, A=1111. 符合结果。所以结论是:对 m 枚硬币,需要 2m 次翻面可以使所有硬币重新正面 朝上。
次数 硬币 ① ② ③ 0 1 1 1 1 0 1 1 2 0 1 1
表 1 三枚硬币的翻面状态 顺 3 4 5 6 序
0 0 1 ③ ① ② 1 0 1 1 0 1 0 1 1
顺 序 ② ③ ①
7 1 1 0
8 0 0 0
9 1 )=1 表示正面朝上,A(i)=0 表示反面朝上。
4
316
711
5
4
3
2 1
218 813
映射关系
3
2 1
2
1
80
72
56
114
815
经过简单的检验,大胆推测任意 m 枚硬币经过 f (m) 或者 f (m) 1 次翻面后 再次全部回到正面,其中 f (m) 可以由上述流程图获得。
以下针对第二种观点进行探讨: 问题分析
硬币有两种状态,背面朝上和正面朝上,可以分别用二进制数 0 和 1 代表。 0 代表反面朝上,1 代表正面朝上。第 k 次操作可以看做把后 k 位取反。用 A 代 表硬币的状态。A(i)代表第 i 枚硬币的状态。
后的状态。那么简单推理可知 w(m, 2 f (m)) {x1, x2 ,……, xm}, 其中xi 1 ,也 就是说翻面 2 f (m) 次后必然全部正面朝上。 但是,对多个 m 考察后发现, 在f (m)-1或者f (m) 次时一般已经成立,这 取决于具体的映射关系。 本文针对此映射关系即 f (m) 的具体表达式只做简单探讨。 (1) 尝试探求 f (m) 的表达式:
输出i
图 3 分析流程图
(2) 尝试探求何时取 f (m)-1或者f (m) :
表 4 取 f (m)-1 或者 f (m) 的简单分析
m
f (m) / m
1 2 2 2
2 2 4 3
3 3 9 9
4 3 12 11
5 5 25 24
6 6 36 35
7 4 28 28
8 4 32 31
f (m)
所需次数 对应
在 k 3 4 1 11 时达到全部正面朝上。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有如下猜测: m 枚硬币出现循环的次数, 这是唯一由 m 以及翻面规则决定的。 f (m) : 如 f (3) 9,f (4) 12 。
w(m, n) {x1 , x2 ,……, xm }, 其中xi =xi (m, n) 1 or 0 : m 枚硬币在经历 n 次
表 2 四枚硬币的翻面状态
次 数 硬币 ① ② ③ ④ 0 1 1 1 1 1 0 1 1 1
翻面次数
2 0 1 1 1
3 0 0 1 1
4 0 0 1 1
顺 序 ④ ② ① ③
5 1 0 1 1
6 1 0 1 1
7 0 1 0 1
8 0 1 0 1
顺 序 ③ ② ④ ①
9 1 1 0 1
10 0 0 0 1
关键词:翻硬币 二进制 数学归纳法 映射
以下针对第一种观点进行探讨: 问题分析
事实上,任意一枚硬币当且仅当翻面为偶数次时才会重新正面朝上,那么问 题的本质就是翻面多少次时,所有硬币的翻面次数都为偶数次。
问题求解
本次不采用数学归纳证明之,以直观的图形及表格论述。 当硬币为三枚时,假设 A(i)=1 表示正面朝上,A(i)=0 表示反面朝上。
10
20
8
7 6
翻面次数
81
63
8 7
翻面次数
73
8
翻面次数
57 414
615
8
7 6
翻面次数
115
221
39 212 610 89 411
112
映射关系
7
6 5 4 3
30 40 50 60
70
45 27 18 36
54
映射关系
6 5
4 3 2 1
321 421 515 621 715
映射关系
5
11 1 1 1 1
12 0 0 0 0
顺 序 ① ② ③ ④
10
4 3 2
41
4 3 2
33
4 3 2
17
41
4 1
20 30 40
23 14
映射关系
26 45 16
29 37 47
1
32
1
1
表 示 翻 面 次 数 ;
图 1 四枚硬币的状态循环
表 示 第 四 枚 硬 币 ;
观察发现,在经历三轮循环(4 次+4 次+4 次)翻面后,所有硬币重新 回到初始状态的位置,并且翻面次数的奇偶性一致,在 m=4 时,三轮循环 后全部反面朝上, 那么在之前的一次翻面时, 必为全部正面朝上, 也就是说,
f (m)
f (m)-1
f (m)
f (m)-1
f (m)-1
f (m)-1
f (m)
f (m)-1
理论上只需要知道一枚硬币翻面的次数即可判断,此处限于篇幅不加讨 论,但取 f (m)-1 或者f (m) 的猜想是很可能的,但仍需深入分析。
模型检验
当 m =8 时,需要 f (m)-1 =31 次操作。
问题求解
m=1 时,显然需要 2 次操作。 m=2 时, k=0,A=11; k=1, A=10; k=2, A=01; k=3, A=00; k=4, A=11. 需要 4 次操作。 m=3 时,k=0, A=111; k=1, A=110; k=2, A=101; k=3, A=010; k=4, A=011; k=5, A=000; k=6, A=111.需要 6 次操作。 猜想:对 m 枚硬币,需要 2m 次翻面可以使所有硬币重新正面朝上。 假设:对 m 枚硬币,操作 k=2m 时,A(i)=1,i=1,2,3, ……, m。 证明: m=1 时,显然 k=2 时,A1=1. 假设成立。 假设 m=n, n≥1 时,k=2n 时, A(i)=1,i=1,2,3, ……, n,即命题成立。 当 m=n+1,n≥1 时,将第一枚硬币以下 n 枚硬币视为整体,操作 k= n+1 时, 处理完整摞硬币。此时 A(n+1)进行了 n+1 次操作,第一枚硬币以下 n 枚硬币 (即 A(n)~A(1))处理了 n 次。 此时进行处理至 k=2n+2,此时相当于上述操作重复 一次, 即 A(n+1)进行了 2n+2 次操作, 第一枚硬币以下 n 枚硬币(即 A(n)~A(1)) 处理了 2n 次。显然,A(n+1)=1,A(i)=1,i=1,2,3, ……, n 总上诉述,由数学归纳法知,对 m 枚硬币,需要 2m 次翻面可以使所有硬币
9 7 5 3 1 2 4 6 8
10 8 6 4 2 1 3 5 7 9
…… …… ……
…… …… …… …… …… …… …… 1
…… ……
一轮循环 (m 次) 后的序列
5 6 7 8 9 10 ……
…… m-5 m-3 m-1
f (m) / m
1
2
3
3
5
6
4
4
9
6
根据其基本规律设计了如下图 2 的流程图,编程语言很简单,未附上。 思路如下:首先输入硬币数 m ,指针 p 起始位置为 1,所指位置的值 V 为 m ,由于 m 的不同会导致 P(V=1)的不同,因此分情况计算 V=1 的位置 p, 然后将 P 的值赋予 V,计算 V=P 的位置,此时仍需针对 V 的奇偶性确定 P, 此后以此类推,直至 P=1,即 P 指向第一个位置。 举例以说明之。当 m =6,起始 P=1,V=6,计算的 V=1 的位置 P=4,i=1; 赋值 V=P=4,i=2,计算 V=4 的位置 P=2;赋值 V=P=2,i=3,计算 V=2 的位置 P=3;赋值 V=P=3,i=4,计算 V=3 的位置 P=5;赋值 V=P=5,i=5,计算 V=5 的位置 P=6;赋值 V=P=6,i=6,计算 V=6 的位置 P=1,输出次数为 i=6。
表 3 多枚硬币的单次循环后序列 3 4 5 6 7 8 9 枚 枚 枚 枚 枚 枚 枚 3 1 2 4 2 1 3 5 3 1 2 4 6 4 2 1 3 5 7 5 3 1 2 4 6 8 6 4 2 1 3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