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风土人情介绍 PPT
池州

池州池州市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 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 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 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生态环境良好,经济与人口、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 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名称 外文名称: 外文名称: 别名: 别名: 行政区类别: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面积: 面积: 池州 Chizhou 贵池、秋浦 地级市 中国华东 1市辖区,3县 池州市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 0566 247000 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8271.7平方公里 机场: 机场: 火车站: 火车站: 车牌代码: 车牌代码: 市树: 市树: 市花: 市花: 行政区划代 码: 341700 人口: 人口: 方言: 方言: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著名景点: 158万(2008年) 江淮官话、吴语、赣语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九华山风景区,牯牛降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杏花村等 池州九华山机场 池州站等 皖R 樟树 杏花目录 1 1.基本市情1.1 地理 1 1.2 历史 1 1.3 资源 1 1.4 发展 1 1.5 旅游 1 2.行政区划2.1 市辖区 1 2.2 县1 3.历史沿革3.1 境域变迁 1 3.2 建置沿革 1 4.综合经济4.1 综述 1 4.2 园区 1 5.交通运输5.1 综述 1 5.2 水运 1 5.3 公路 1 5.4 铁路 1 5.5 航空 1 6.自然资源6.1 矿产资源 1 6.2 生物资源 1 6.3 野生资源 1 6.4 水利资源 1 6.5 土地资源 1 6.6 旅游资源 7.历史文化 1 8.特色文化8.1 池州傩 1 8.2 文南词 1 8.3 青阳腔 9.历史名人 10.风景名胜10.1 九华山风景区 10.2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3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4 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0.5 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 10.6 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 10.7 紫石塔县级自然保护区 10.8 秋浦河 10.9 杏花村 10.10 九子岩风景区 11.教育概况11.1 综述 11.2 基础教育 11.3 职业教育 11.4 成人教育 11.5 民办教育11.6 高等教育 11.7 师资力量 11.8 主要初、高中学校 12.重点企业 池州市 - 野生动物 池州大渡口至安庆公交专线开通展开1.基本市情 基本市情1.1 地理池州市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 长江,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国家级池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国土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6万。
安徽池州

安徽池州编辑安徽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
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
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省级池州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
池州是皖江经济带和“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1地理位置2概况3自然环境4气候条件5人文历史6综述1(1875)。
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红茶庄”,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
数年后,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故名曰“祁红”,饮誉海内外。
民国年间,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为祖函赢得了荣誉。
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而且敢于斗争。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南宋末年,池州是抗元重地,池州知州赵昂发,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率领军民,奋力守城,城破之后,全家自尽,后人为其立祠。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与之协同作战,屡次击败清军,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池)秋(浦)东(流)地区,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1932年9-10月间,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
1935年1月,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历时9天,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
同年9月,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
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从7月开始,举办培训班,培训党的干部、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召开干部会、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暴动队伍。
中秋节这天,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携带土枪、刀、矛、叉、棍等武器,进行示威游行,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
一天之内,以高山为中心,东起贵池狮茅岭,西至东流白水张家,南起秋浦鸡头岭,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5万暴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财产,捕捉顽固分子,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
池州历史文化概述及风俗

池州历史文化概述及风俗池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
它东北与铜陵市接壤,南与黄山为邻,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与九江、景德镇相连。
自古历史悠久,人文济盛,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来看,这里有一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商周矿冶遗址,有一批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同时又是“戏曲活化石”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和目连戏发祥地,并留下大量的历史名人足迹,如李白、杜牧、杜荀鹤、陶渊明等。
作为州县建制,始于西汉,时称石城县(在今贵池灌口乡石城村一带)。
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时,迁移到今池州城。
自唐复立池州并治于此,它一直是州、县的治所,是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池州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情况(一)池州的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池州属于扬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范围。
春秋时期,池州属于吴地。
吴灭,归越。
战国时期隶楚。
秦郡县天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池州为鄣郡所辖。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今当涂县北境地),池州属之,古石城县就是这年建立的。
南朝梁时,石城县隶南豫州之南陵郡。
隋开皇三年,改郡为州,时归宣州;十九年改古石城县为秋浦县,仍归宣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秋浦地始设池州,秋浦县属之。
贞观元年州废,秋浦县再隶宣州。
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时,州、县的治所迁移到今池州城。
五代时,吴主杨溥于吴顺义六年(962)取南朝梁昭明太子青年时代游石城时,吃了石城味道鲜美的鱼,封其水为贵池的美誉,改秋浦县为贵池县,从此,贵池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南唐时,升池州为康化军;宋改为州;元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明复改为州。
明洪武辛丑二十一年(1361)改池州为九华府,后又改为华阳府,不久又定为池州府,辖贵池、铜陵、太平、东流、至德、石埭等县,是军、州、府的治所。
清顺治二年(1645),池州属江南布政使司,康熙五年(1666)池州属江南省左司,清末,安徽下设三道,池州属芜湖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划分为十个行政区,池州为第八区。
异域采风----池州

领略乡土人情,收罗各地美食徜徉在古镇的青石板路,迷醉于都市的夜色朦胧匆忙的人生,我们去不了多少远方,不如停下脚步,听听异域采风电波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准时相约在每周三傍晚的《异域采风》栏目,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华艺。
说起池州这座城市,你可能不太熟悉。
池州,别名贵池、秋浦,风景优美,山河秀丽,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池州吧!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在此地做官,李白、苏轼、王安石等驻是池州,留下精美诗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
佛文化、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戏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九华庙会;在这里,你可以听到青阳腔;在这里,百子会、傩戏、傩舞、龙灯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在池州,这里有四大佛山之一,有“莲花佛国”之称的九华山。
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踏进九华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脉黛青色的山色,层峦耸翠,郁郁葱葱的树木矗立其上,满眼清翠碧绿。
置身其中,只觉得身心放松。
深吸一口气,满鼻子都是树木的味道!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缓缓向上,眺眼望去,山间佛寺林立,仿佛置身于神佛道场。
走至山顶,慢一点也许需要一天的时间。
在顶峰眺眼看去,一片云雾弥漫,似乎处于九层云端似的,轻飘飘的。
九华山时常下雨,下了雨的九华山,满山雾气迷蒙,有时候丝丝小雨,撑着伞,漫步雨中,极美;有时雨偏大,树木被雨滴哗哗的打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融入雨水,一起滑落下来,也是极美!当然,九华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闻名遐迩。
古时,地藏渡海来唐,苦心修行75载,立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
在这里发现了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肉身不腐已成生命科学之谜,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份庄严神秘的色彩。
爬九华山,你可以看到立足九华之巅的天台寺,仁义师太的肉身宝殿,悬崖峭壁之上的百岁谷,寺庙林立、僧俗共处的九华街,隐于神光岭和芙蓉峰的旃檀禅林,有世界上最大的地藏菩萨像,你可以品尝到闻名天下的九华素斋。
池州PPT

夜色中的池州
她是中国第一个地区级国家生态经济开发区 她是举办首届全国绿色运动会的城市 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她是国家园林城市 她就是我的家乡 ——池州
池州历史
•
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武德四年设州 置府,至今已有1384年历史。晚唐杜牧、熹、司马光、王安石、陆游等驻足池州, 留下精美诗篇,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 村名播青史。佛文化、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 戏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使池州成 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傩戏
• 远古奇葩蕴神韵 • 池州傩,属《论语》 中所载“乡人傩”。它起 于明代、盛于清朝,主要 流布在九华山麓方圆百里 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 尤其集中于贵池区梅街、 棠溪、墩上等山乡的姚、 刘、章、唐、姜、杜、汪 等数十个大姓家族,当地 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
特色池州
引言 城市风光
当地特色
佛教圣地
历史文化
当地特色
结尾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国务院 前副总理。
许世英(1873~1964),,池州东至 县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 期,宦海浮游60余年,成为我国近 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佛教池州
引言 城市风光
佛教圣地
中国最高佛--99米
佛教圣地
发展成就
九华山寺庙
九 华 山
妙有分二气, 灵山开九华。
--唐▪李白
大 雄 宝 殿
天台上的日出 天 台 上 躲 藏 的 太 阳
千古第一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 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 牧,春游池州贵池城西杏花村, 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 作——《清明》诗
传 创承 文新古 飘明现老 香古代精 五今手艺 湖中法 杏四外 花海 酒
家乡介绍

池州文化
• 佛文化
• 戏文化
飘闻创传 香名新承 五古现古 杏 湖今代老 花 四中手精 酒 海外法艺 __
•
• « »
下牧 这童 首 遥指 “ 富杏清 有花明 江村时 南︒间 风”雨 情 晚 纷︐ 的唐路 诗上 清人行 明 杜牧 人 诗 在 欲断 ︒游魂 池︒ 州借 贵问 池酒 杏家 花何 村处 时有 写︐
•
牯 牛 降
10
池州风景一隅
池州美食
• 池州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呢?池州凭借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纯朴的民 俗食风,将乡间原料巧妙组合,形成咸鲜合一,以味见长的乡野风味 体系,较著名的菜品有:干豆角烧肉、萝卜烧腊肉等。 阮桥板鸭 因 其产地得名,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 食之。
此斋九 ︐︐华 形而山 成且是 了严佛 独禁教 具山名 特民山 色和︐ ︑游历 久客史 负 食荤 上 盛︐不 名千仅 的百僧 “年尼 九来要 华︐严 山相肃 素沿戒 斋成律 ”习 ︒︒禁 由荤 吃
,
•
九 华 山 素 斋
阮桥板鸭
• 阮桥板鸭加工历史悠久。正宗阮桥板鸭每年开春育苗饲养,立冬时宰杀,经过祖传工 艺腌制一个月以上,再自然风干,工序有十二道之多。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 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食之。“阮桥板鸭”是池州美味一绝。正宗的“阮桥板鸭” 为纯手工制作,纯绿色食品,不加任何添加剂,每年冬季临近年关才上市。采用当地 品种鸭即“齐毛鸭”(大雁和野鸭的杂交品种) 为原料。这种鸭不喂食任何饲料,而是 经人工田野放牧,以田螺、鱼虾、昆虫、青蛙、稻谷为食,不易生病,营养价值比普 通鸭高。
池州历史
• 池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唐武德四年设州置府,至今已有一 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当任池州刺史、知府,陶 渊明、李白、苏轼、岳飞、朱熹、司马光、王安石、陆游等曾驻足池 州,留下精美诗篇,杜牧的«清明»诗,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佛文 化,诗文化、酒文化、戏文化、茶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 使池州 成为省 级历史文化名城。
池州风土人情介绍 PPT

• 时间:每周六及法定节假日 20:10,地点:拜台广场 • 2015年4月28日在大愿文化园. 九华大佛景区首次公演,之后 将进行常态化演出。 • 演出时长约1小时,前半小时 为正常演出,后半小时带动游 客参与通过祈愿、绕佛、供莲 花灯等仪式,带动游客感悟内 心,自我修行,体现地藏文化 的魅力。
• 山:九华山,仙寓山,齐山,大历山,等 • 水:升金湖,平天湖,九华天池,秋浦河,等 • 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藤子京,等 • 文:傩戏,目连戏,青阳腔,划龙舟,菊花节,等
滕子京的池州情怀
• 滕子京墓地为何坐落青阳呢?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二年(1033年),滕子京第一次贬谪,同年, 因为仁宗行宫遭受雷击引发火灾,朝廷以为有人故意纵火,故下令追 查,身为大理寺臣的滕子京也住在内府,为避免内府居官者遭无端怀 疑,蒙不白之冤,滕子京与尚书官刘越同时上书,指出这是天灾。规 劝皇上不必兴师动众,反而以言获罪。但皇上未作深究,滕子京被调 出京城,以祠部外郎的身份,监池州郡“榷酤”(也就是监管酒税的 官职)。其时,适逢其父去世,滕子京并“就九华以葬先君”,结庐 守孝,隐住九华山云外峰下九年,并创办“滕子京书堂”。他在此期 间,遍游池州附近地区的名山胜景。很想把九华当作生命最终的归宿 地。同时他在任期间将家人移居至青阳县的滕家冲,并留下遗愿,一 定要回到此地,回到父亲身边来。
• “净土莲花”是世界上最大的 汉白玉莲花宝座。莲花座为三 层结构建筑,主体直径达到了 46.9米,高12.9米,由四层莲 花瓣组成,莲花瓣总共有136 块。莲花底座内有12幅琉璃壁 雕,总面积约260平方米。琉 璃壁雕是根据《观无量寿经》 中“十六观”的内容创作的, 表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美轮 美奂的场景。
仙寓山风采
• 升金湖(Shengjin Lake),中国鹤湖,位于安 徽东至境内,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 而得名。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 护区,1988年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 • 2015年12月25日升金湖入编《国际重要湿地 名录》,是安徽省首个荣获国际级称号的 自然保护区。
池州传统文化

(1)池州概况 (2)自然环境 (3)人文历史 (4)美食文化 (5)魅力池州
(1)池州概况
池州是皖江上最古久的濒江郡城。从皖江濒江诸城的建郡史上看,池州晚于曾设历阳郡的 和县和襄城郡的芜湖等城,属后发城市,但池州主城区作为郡治城池的时间却最长,不像 先她设郡城的地方那样短暂。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建置南陵郡,郡治设在原三国南陵 戍亦即今市主城区内,下辖南陵、石城二县,,陈朝时又以南陵郡治作为北江州治,南陵 郡辖县增益到五个:南陵、石城、临城、故冶、定陵。隋开皇九年“平陈之役”撤销北江 州、南陵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池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 并省高祖李渊的权置州、郡,池州被撤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江南发生方清、陈庄 领导的农民起义,辗转盘踞秋浦县(今贵池区)乌石山,唐朝廷为加强沿江的镇守力量, 接受江西观察使李勉的幕僚李芃的献策,在秋浦县池口河(今称秋浦河)和清溪河两条河 流的入江口之间的贵口复建池州,由李芃摄池州事,并将原在石城(今贵池殷汇镇石城村) 的秋浦县治迁来附郭,旨在加强沿江的镇守,使已分兵进击的方清、陈庄二部不得“合 纵”,以各个击破。此后,一直到清末,池州皆为郡、军、州、路、府一级行政建制,且 治地都在现在的城区。南宋端平年间上游安庆建城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西南七省 出入长江经大运河上京城途中,处于江州和金陵之间的唯一濒江郡城、停泊过往舟帆的天 然良港,又是屏障江浙等地的军事重地。新中国成立后,池州历经二撤三建。2000年6月25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改贵池区),设立地级市——池州市。现为 安徽省17个省辖市之一。
•
永泰元年(765),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以便“扼控大江”。开成、 会昌年间(836--841),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1440),知府 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新城将近10里,开有6门,其中九华 门楼3层,高6级,宏伟壮观。后来知府陆岗、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清溪塔。双塔凌云对峙,仿佛府城卫士, 城墙巍然屹立,犹如天然屏障。新府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唐代以后,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茶、麻、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不断发挥其优势,手工业产品也 逐渐崭露头角,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宋时,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东坡志林》上将“池 纸”与“宣墨”并称。印刷业也很发达,刻有《昭明文选》、《朱子语录》等。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 兴二年(1229)池州所刻朱寂《昌黎先生集考据》,印刷精美,为名贵善本。清代,建德县盛产绿茶,名曰 “朱兰茶”,又名“千两茶”,享有盛名。清光绪元年(1875)。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红茶庄”, 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数年后,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故名曰“祁红”,饮誉海内外。民国年间, 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为祖函赢得了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山:九华山,仙寓山,齐山,大历山,等 • 水:升金湖,平天湖,九华天池,秋浦河,等 • 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藤子京,等 • 文:傩戏,目连戏,青阳腔,划龙舟,菊花节,等
滕子京的池州情怀
• 滕子京墓地为何坐落青阳呢?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二年(1033年),滕子京第一次贬谪,同年, 因为仁宗行宫遭受雷击引发火灾,朝廷以为有人故意纵火,故下令追 查,身为大理寺臣的滕子京也住在内府,为避免内府居官者遭无端怀 疑,蒙不白之冤,滕子京与尚书官刘越同时上书,指出这是天灾。规 劝皇上不必兴师动众,反而以言获罪。但皇上未作深究,滕子京被调 出京城,以祠部外郎的身份,监池州郡“榷酤”(也就是监管酒税的 官职)。其时,适逢其父去世,滕子京并“就九华以葬先君”,结庐 守孝,隐住九华山云外峰下九年,并创办“滕子京书堂”。他在此期 间,遍游池州附近地区的名山胜景。很想把九华当作生命最终的归宿 地。同时他在任期间将家人移居至青阳县的滕家冲,并留下遗愿,一 定要回到此地,回到父亲身边来。
观鹤节
• 鹤倚城为生,城以鹤而荣,每年的11至次年的1月被定为东至县 观鹤节。这是集经贸、旅游、文化、艺术、体育大成的大型国 际性商旅文化节庆。 • 东至县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丹顶鹤等鹤类为媒的 大型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中国东至观鹤节始于2003年12月, 是东至县冬季的地方性大型节庆活动。节日期间日接待游人近 30万人次,日销售额高达400万元,前来参加观鹤节的世界26个 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客商达3.6万人次,年均签约额为26亿元人民 币,履约率达50%以上,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促进了地方经 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 时间:每周六及法定节假日 20:10,地点:拜台广场 • 2015年4月28日在大愿文化园. 九华大佛景区首次公演,之后 将进行常态化演出。 • 演出时长约1小时,前半小时 为正常演出,后半小时带动游 客参与通过祈愿、绕佛、供莲 花灯等仪式,带动游客感悟内 心,自我修行,体现地藏文化 的魅力。
• “净土莲花”是世界上最大的 汉白玉莲花宝座。莲花座为三 层结构建筑,主体直径达到了 46.9米,高12.9米,由四层莲 花瓣组成,莲花瓣总共有136 块。莲花底座内有12幅琉璃壁 雕,总面积约260平方米。琉 璃壁雕是根据《观无量寿经》 中“十六观”的内容创作的, 表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美轮 美奂的场景。
天然睡佛
• 中国十大天然睡佛之一,位于 天台风景区,头枕天台群峰, 其额头至眼睛由小花台组成, 鼻子至颈部由大花台组成,从 额头到颈部有数百米长,形象 十分逼真。
仙寓山
• 仙寓山横跨安徽省东至县和石台县境内,为东至、石台、祁门 (黄山市)三县交界,是黄山的西脉。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 是皖南第四高峰。有着皖南山水的自然属性和文化上的徽派特点。 仙寓山,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寓所所在的山,即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里曾出现过“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关于山水的文字、图 片,总是带着某种欺骗性。而仙寓山的不同凡响,她的若有若无 的仙气,她的一些传奇之处,却超出了现有文图的反映。 • 仙寓山在东至、石台两县内已划了明确的山脉界限,在东至县范 围内称为“九天仙寓”,在石台县范围内则直接称为“仙寓山”。
Hale Waihona Puke 仙寓山风采• 升金湖(Shengjin Lake),中国鹤湖,位于安 徽东至境内,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 而得名。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 护区,1988年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 • 2015年12月25日升金湖入编《国际重要湿地 名录》,是安徽省首个荣获国际级称号的 自然保护区。
九华山简介
•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 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 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 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 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 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 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 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 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九华 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 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 1342米。
• 山:九华山,仙寓山,齐山,大历山,等 • 水:升金湖,平天湖,九华天池,秋浦河,等 • 人:李白,杜牧,藤子京,陶渊明,等 • 文:傩戏,划龙舟,菊花节,等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中国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 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 场――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
• 山:九华山,仙寓山,齐山,大历山,等 • 水:升金湖,平天湖,九华天池,秋浦河,等 • 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藤子京,等 • 文:傩戏,目连戏,青阳腔,划龙舟,菊花节,等
菊花节
千年文化古镇—— 东流镇(东至县) 在每年11月8号左右会举行为期一个 礼拜的大型菊花节,有大型文艺表 演、戏迷俱乐部大型古装黄梅戏专 场演出和灯会等等。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爱菊成痴,任 彭泽县令时,慕东流黄菊,常来 此种菊、赏菊、采菊和赋菊,留 下“日驻彭泽,夜宿东流”之佳 语。东流也因此而知名,被誉为 “菊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