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

合集下载

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婴幼儿时期的消化系统,其生理特点与成人的消化系统有一定差异。

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消化器官结构、功能发育、饮食习惯等方面。

小儿消化系统的结构相对不够完善,消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

婴幼儿时期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但这些器官的功能和结构与成人相比还不够健全。

例如,婴儿出生时,胃的容量相对较小,不能一次性摄入太多食物,需要频繁进食。

此外,儿童的胰腺和肝脏功能也尚未完全发育,消化酶和胆汁分泌相对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小儿消化系统的功能发育需要时间,逐步完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消化系统会逐渐发育成熟,消化酶和胆汁分泌会逐渐增多,消化吸收功能也会逐渐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需要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

因此,儿童的饮食应该根据年龄阶段和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来合理搭配,避免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和易于消化吸收。

小儿消化系统的饮食习惯也与成人有所不同。

儿童对食物的口味、质地、颜色等有着特殊的偏好,婴幼儿时期的饮食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过硬、过咸、过甜等不适宜的食物。

同时,儿童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谷类、蛋白质食物等,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发育。

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包括消化器官结构不完善、功能发育逐步完善、饮食习惯特殊等方面。

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有助于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儿童的健康,合理安排饮食,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发育。

希望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儿童的消化系统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和营养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婴幼儿和儿童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与成人相比,小儿消化系统具有一些特点,下面将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调节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解剖结构特点1. 口腔:小儿口腔较小,牙齿尚未完全发育,唾液分泌相对较少。

此外,婴幼儿的口腔有乳牙期和恒牙期的转换,因此口腔的结构和牙齿的数量会发生改变。

2. 食道:婴幼儿的食道较短且较窄,食物通过食道的速度较快。

此外,食道的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食物容易反流,导致婴儿出现吐奶现象。

3. 胃:婴幼儿的胃相对较小,容积较小。

胃酸分泌较少,胃内酸度较低,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

此外,胃壁的黏膜层较薄,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胃炎等胃病。

4. 小肠:婴幼儿的小肠较长,约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3/5。

此外,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消化酶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

5. 大肠:婴幼儿的大肠相对较短,肠腔较窄,直肠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便秘和排便困难。

二、生理功能特点1. 食物消化:婴幼儿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消化能力较弱。

尤其是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差,消化吸收率较低。

因此,婴幼儿需要依靠母乳或配方奶来提供充足的营养。

2. 营养吸收:婴幼儿的小肠绒毛发育不完全,吸收功能较弱,特别是对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较低。

此外,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对食物中的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的吸收能力也较差。

3. 免疫功能: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相对较弱。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因子,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和过敏等疾病。

4. 肠道蠕动:婴幼儿的肠道蠕动频率较高,肠道传输时间较短。

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三、生理调节特点1. 饮食调节:婴幼儿的饮食需求较高,需要频繁进食。

此外,婴幼儿对食物的味道和温度敏感,容易产生偏好和厌恶。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完整
1
消化系统结构图
ppt课件完整
2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弱→生理性流涎; 粘膜易受损;淀粉酶少;
食管:漏斗状,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胃食管反流;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 溢奶
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 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幽门痉挛→呕吐;胃 容量小,排空慢,消化功能差
生紊乱;
体液免疫功能差,胃酸灭菌能力弱,正 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失调
人工喂养特殊性
ppt课件完整
11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1)病毒:80%以上,轮状病毒最常见 2)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霍乱、痢疾 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 等
肠道外感染 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感 染伴发
ppt课件完整
8
小儿腹泻
• 定义: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征。
• 2岁以下多见,1岁以内约占半数; 夏秋季发病率高
ppt课件完整
9
• 病因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ppt课件完整
10
易感因素 消化功能未能适应生长发育需要,易发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高热 拒食 流涎
齿龈、唇内、舌、颊黏膜单个/成簇2~ 3mm小疱疹,溃疡,覆以黄白色分泌物, 边绕红晕、颌下饮食,局部喷药 (疱疹净),进食前表麻,退热,抗病毒
ppt课件完整
7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热, 咽痛;疱疹 位于咽部、软腭,不累及齿 龈、颊粘膜
ppt课件完整
17
ppt课件完整

第七版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_2023年学习资料

第七版儿科学消化系统疾病_2023年学习资料

脱水程度-体種-塞-皮味-唇膜-眼窝前囟祖、尿-睏环-轻镀-5%-鞋-舸-秆-和-秒-常-510%-鏊-鹾 稀-陷-手足稍拨凉心珠-帙、正常-抑状态-和陷-皮赋花核苍白、-精-四肢,鲷-艇婚-干珠-仟裂-眼险不-极 或无-迷-心摔快,培低-验-纯、压降
小儿腹泻一临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a、-神经精神症状:神萎、嗜睡、昏迷-<6m小儿-更甚-b、呼吸深大:6m小儿不显,呼吸代偿功-能差-c、唇红如樱(樱红,口有烂菜果味-d、血C0,CP<40V0L%
小儿腹泻治疗-原则-A、的情减轻胃肠道负担,调整饮食-B、排除病因,合理用药-C、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素乱 -酸碱失衡-D、护理、对症处理
小儿腹泻一治疗-一)饮食疗法: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缩短康复时间。-母乳者一继续,暂 辅食-人工喂养者一喂等量米汤或稀释奶,其他代乳品-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严重呕吐者—禁食4~6小时(不禁水,好 后-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感染一暂停乳类(·.·双糖酶即乳糖酶缺-乏,改豆制代乳品、发酵奶
小儿腹泻-临床表现(二-低钾血症-血钾<3.5mmol/几-a、-精神萎靡、嗜睡、食欲↓-b、-全身肌张力 :软弱无力,腱反射消失-或减弱、腹胀、肠麻痹、呼吸肌麻痹-C、-心音低钝、缓慢、节律紊乱(心肌收缩-无力→ 衰,T波低平,U波出现
小儿腹泻--临床表现-低钙血症-面部抽动、凉厥、手足搐搦-低镁血症-震顶手足搐搦全身惊厥-低磷血症-血璘< .5mmo1/L-嗜睡、精神错乱、昏迷、-肌缩无力、呼吸变浅
小儿腹泻-临床表现-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特点-1、轮状病毒一所致腹泻称秋泻,水样或蛋花样便.-2、致病性大肠 菌-蛋花样大便-3、产毒性大肠杆菌一-—一水样或蛋花样大便-4、侵袭性大肠杆菌—粘液脓血便-5、出血性大肠 菌,-一黄色水样→血水便-6、鼠伤寒沙门氏菌一稀糊状或粘液脓血便有特殊臭味.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 生理特点ppt课件
目录
• 小儿消化系统概述 • 小儿口腔、食管、胃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小肠、大肠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腺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
01
CATALOGUE
小儿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定义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摄取、转运、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 的系统。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器官组成。
胰腺通过胰管将胰液排入十二指肠, 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 化过程。
肝脏的特点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如解毒、代谢、合 成和分泌胆汁等。
肝脏分泌胆汁,通过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 吸收。
05
CATALOGUE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之一,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通 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解为可被 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时将 废物排出体外。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
小儿的口腔相对较小,黏膜娇嫩,唾 液腺发育不完全,唾液分泌量少,容 易发生口腔炎和口角炎。
大肠
小儿的大肠相对较短,粪便容易滞留 ,容易发生便秘和感染。
02
CATALOGUE
小儿口腔、食管、胃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特点
口腔容量小
新生儿的口腔容量较小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
大。
唇部闭合不紧
婴幼儿唇部闭合不紧, 容易造成溢奶或吞咽困
难。
舌系带过短
部分婴幼儿舌系带过短 ,影响吸吮和语言发育

唾液分泌多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儿童的消化道和相关的器官,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

与成人相比,
小儿消化系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发育不完善:小儿消化系统的器官在出生后还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胃和肠道。

这使得小儿消化系统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容易受到各种消化问题的影响。

2.食欲与胃容量小:由于小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所以需要
频繁进食,通常每天需要多次进食来提供足够的营养。

同时,
小儿的食欲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3.消化酶活性低:小儿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酶活性相对较低,
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早期。

这意味着婴儿消化食物的能力可能不
够强,需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获得充足的营养。

4.肠道菌群发育:小儿消化系统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不久开
始发育,而肠道菌群的发育与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5.消化系统对过敏反应敏感:小儿消化系统对某些食物过敏
反应更为敏感。

婴儿在引进辅食时,需要谨慎选择食物,避免
过敏食物引起不良反应。

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一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消化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儿童的消化健康。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今天介绍消化系统疾病。

本部分“腹泻病”中的液体疗法之前已有详述,链接如下,此处不再重复。

基础知识整理——儿科学(2)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几个数据简单了解即可。

①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多,5~6个月后唾液量明显增多,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②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调控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③新生儿胃容量30~60ml,1~3个月为90~150ml,1岁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2000ml。

④小儿肠系膜柔软而长,活动度大,容易患肠套叠和肠扭转。

⑤胎粪由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和毳毛所组成,出生24h内排出,黏稠,深绿或黑绿色,无臭味。

⑥1~3岁小儿肝下缘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2cm,4~5岁以后渐进入肋缘内。

二、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引起的一种疾病,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无特殊知识点,主要注意检查方法:①食管钡剂造影:5min内>3次钡剂反流至食管提示反流;②食管pH动态监测:24h连续动态监测食管下端pH,下降则表明有酸性胃食管反流,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可参见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先天性的幽门环状括约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病理表现为幽门肌全层增生、肥厚,环肌更为明显。

临床表现有:①呕吐:首发症状和特征性表现。

出生后吃奶与大小便均正常,多于2~4周开始出现喂奶后呕吐,渐加重,呕吐奶汁,不含胆汁。

②右上腹肿块:本病特有体征。

右上腹肋缘下与右侧腹直肌间可扪及橄榄形、光滑、质稍硬、可移动的实质性包块。

③胃蠕动波:不是特有体征。

在喂奶时或呕吐前容易见到,轻拍上腹部常可引出,方向自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

④其他:黄疸(不常见),消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可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循环衰竭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腹部B超可诊断本病,标准为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
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
消化管与消化腺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 管、胃、小肠、大肠、肛 门等。
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 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
3.饭前饭后禁止做剧烈运动 4 .培养学前儿童定时排便的习惯
2.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1)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病从口入。 (2)进餐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磨碎,可以使食物中混有较多的 消化液,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可预防消化不良等疾 病。 (3)进餐定时定量,少吃零食,不挑食,以保证进餐时良好的食欲和 全面的营养。 (4)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静进餐。 (5)进餐时禁止说笑打闹,以免食物进入呼吸道,造成对机体的损伤。

婴儿胃的贲门比较松弛,且胃呈水平位。因此,当婴儿 吞咽下空气,就容易漾奶。为了减少漾奶,喂过奶,让 婴儿伏在大人的肩头,轻轻拍他的背,让他打个嗝排除 咽下的空气,然后再躺下,就可以减少漾奶。
胃不能撑,否则会导致胃动力失常。 分餐制。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染疾病,所以我们
要提倡分餐制。
小肠
3、咽
4、食管 5、胃
25—30厘米
6、小肠
5—7米 (1)十二指肠 (2)空肠和回肠
7、大肠
(1)盲肠和阑尾 (2)结肠 (3)直肠
消化腺
1、肝
肝脏的功能?
1.新的蛋白质,供给你身体所需(包括养分的合成和 转化),例如:凝血因子,造成凝血使伤口停止流血.. 等等。
2.提供胆汁,帮助食物(如:脂肪成分)的消化。
肠套叠:腹部受凉或者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 发生肠套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与成人不同之处很多,最突出的一点是小儿需要不断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比成人多,这就要求消化系统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但小儿神经系统和其它各系统均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这就造成生理功能和机体需要不相适应。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1)小儿口腔枯膜柔嫩,富于血管,加之不善于保护自己,容易损伤和出血。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小。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作用弱。

随年龄增长,其水解作用逐渐增强。

五个月内婴儿唾液反应呈酸性,不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成人唾液为中性或弱碱性反应,为酶充分发挥活性提供了适宜环境。

成人唾液中含有少最硫氛酸钾和硫佩酸钠,能增强胃液的杀菌作用。

乳儿唾液中尚无此种物质,直到幼儿时期这种物质才逐渐出现。

3)小儿胃容里小,食物通过胃(胃排空)的时间比成人快,每次食址不如成人大,但每日饮食次数需比成人多。

乳儿胃排空时间与食物种类有关,母乳为2~3小时,牛乳为3~4小时,蛋白乳为4-5小时,水仅为.1-I+小时。

人乳胃排空时间快,主要由于其中含有一种解脂酶,使得脂肪易于消化,同时蛋白含量也比牛乳低。

可见,人乳比牛乳好消化。

小儿胃液分泌功能比成人差,乳儿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含里均不及成人。

4)小儿肠道长度与身高比例超过成人,小肠与大肠的比例也超过成人。

新生儿小肠与大肠比例为6=1,乳儿为5:1,成人则为4:1。

这样可以增加肠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面积,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器要。

但小儿肠壁薄,枯膜脆弱,肠液中大多数酶含盆较低,对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不利。

乳儿肠道运动较强,故排便次数较多。

同时由于神经功能不完善,肠道运动功能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极易受外界影响,造成对食物的消化不良或腹泻。

5)小儿消化系统以外的全身性疾病,如感冒、肺炎和其它传染病等,均容易影响小儿消化功能,造成食欲不好、呕吐或腹泻。

有时这些表现在原发疾病恢复后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总之,小儿由于不断生长发育,要求消化系统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

但小儿消化功能不完善,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和疾病,需要父、母和社会的精心照顾,才能健康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