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中医平衡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医 以长 期 上腹部 不适 , 饱胀 , 疼痛 , 灼热 , 食 欲减退 为 主 症, 伴恶心呕吐、 吞酸 、 嘈杂 、 消 瘦 乏力 、 腹 泻、 贫血 、 营 养不 良为次症作 为临床 自定 义标 准 。同时应 与其他 胃 炎、 胃息 肉、 胃癌相 鉴别 , 主要 依靠 胃内镜 、 胃组 织 细胞
过食 辛辣 肥甘 , 饮酒 过度 , 酿 生湿 热 , 蕴结于胃, 损 伤脾 胃, 气 机 升降 失 调 , 出现 胃脘 胀 满 疼 痛 , 灼热 , 吞 酸 嘈
杂, 进食后 胃痛更甚 , 恶心呕吐, 大 便 溏 泻或 便 秘 乃 痞
五行 生克制 化规 律 , 调 整 脏 腑 功 能 等 内容 。而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是 胃黏膜 萎缩 改 变 和 腺 体 细 胞 的炎 症 反 应 。 属 中医学 “ 胃痛 ” 、 “ 痞满” 、 “ 嘈杂 ” 、 “ 反 胃” 、 “ 吞酸” 、
等症 。
3 治 疗 方 法
中医辨证 分 型治 疗 。 疏 肝 和 胃法 , 适 用 于肝 胃不 和 型 。症 见 : 胃脘 不 适, 胀 满疼 痛每 因情 志不 舒易 发病 , 嗳气 、 打饱嗝、 恶 心
呕吐 , 或腹 痛腹 泻 , 舌边 红 , 苔黄 , 脉 弦数 。治宜 疏肝 和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O 1 . 0 3 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4 ) 1 )0 4 7 4 — 0 3
所谓 平衡 疗法 就是 中医对脾 胃疾 病辨 证 治疗 的方

பைடு நூலகம்
7 4・
光 明中医2 0 1 3年 1月 第 2 8卷 第 1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治疗进展
高奎亮;李吉彦;解建国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42)4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因其易癌变的特性,被公认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LGC),西医尚无逆转肠化生的方法。

近年来,中医药干预治疗在防治癌变、逆转肠上皮化生、预防复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CAG伴IM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从虚和瘀论治、从浊毒论治、专方用药、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他治疗、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综述中医治疗该病的概况。

【总页数】4页(P363-366)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中医药治疗;综述
【作者】高奎亮;李吉彦;解建国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大连11601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11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73.32
【相关文献】
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J], 傅阿芬;吴耀南
2.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研究进展 [J], 王文仲;苗勇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 [J], 哈力木拉提·艾赛提;高峰
4.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 [J], 哈力木拉提·艾赛提;高峰
5.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刘启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用药规律[J], 石芳;王志坤;刘启泉;郭烁;郝旭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庞福华主任治疗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庞福华主任治疗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治疗 时随证 加减 , 口干 咽干者 加 石 斛 、 花粉 , 口苦 反 酸
上 皮化生 —— 不典 型 增 生—— 胃癌 ” 。管 仁珍 等 _ 3 对
1 8 3 9 6 0例 行 内镜 检查 的 患者 进行 回顾性 研 究 , I M 的
总 检 出率 是 3 . 8 6 , 对 部分 I M 的患者 进 行 长 达 9年
述 如下 。 1 病 因 病 机
宽肠 , 健脾 养 胃 ; 处方 : 仙 鹤草 1 5 g , 青 陈皮各 1 5 g , 法 夏1 5 g , 茯苓 2 0 g , 甘草 1 0 g , 丹参 1 5 g , 砂仁 1 5 g , 沉
香6 g , 玄参 2 0 g , 麦冬 1 5 g , 生地 1 5 g , 太 子参 1 5 g ,
诊 。患者诉 胃脘 不 适 数 年 , 近 来 发 作 明显 , 胃脘 嘈杂 胀满 , 梗阻 感 , 隐隐作 痛 , 大便干 结 不畅 , 2 ~3日一行 。 2 0 1 3 年 2月 1 8日查 胃镜 示 十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 H2 期) , 糜烂性 胃炎 , B a r r e t t 食 管 。病 检示 慢 性 胃炎 伴局
黄芪 2 O g , 厚朴 1 2 g , 枳实 1 5 g , 浙 贝母 1 5 g , 熟军 6 g , 7 剂 。并 嘱患 者 适寒 温 、 调饮 食 , 勿食 辛 燥 、 胀气 食
《 素问 ・ 痹论 》 云: “ 饮 食 自倍 , 肠 胃乃 伤 。 ” 本 病 与 患 者 的饮 食 习 惯亦 有 较 大 关 系 , 现代人们饮食不节、 寒 热错 杂 , 过食 辛辣 、 炙博 、 肥甘厚味, 此 为外 因 , 邪 热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6 1 6 . 2 0 1 4 . 0 4 . 0 2 2

脾胃老十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效果

脾胃老十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效果

脾胃老十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效果王荟清;许可可;戴明【摘要】目的探讨脾胃老十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脾胃科的50例CAG伴I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维酶素片,每次1.0 g,3次/d;吗丁啉片,每次20 mg,3次/d;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次20 mg,1次/d.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脾胃老十针治疗:取穴双天枢、双内关、双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气海,留针20 min,1次/d,5次/周,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理活检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胃黏膜腺体萎缩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上皮化生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胃脘疼痛、胃脘胀满、暖气泛酸、胃中嘈杂、饮食减少、食后脘闷)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1或P<0.05),且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1或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4%(P< 0.05).结论脾胃老十针治疗CAG伴IM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33【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脾胃老十针;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疗效【作者】王荟清;许可可;戴明【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系针灸基础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系针灸基础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被称为癌前期黏膜病变[1]。

中医辨证治疗肠上皮化生

中医辨证治疗肠上皮化生
中国 现 代 医药 杂 志 2009年 2月第 11卷 第 2期 MMJC,Feb 2009,Vol 11,N0.2
· ll9 ·
· 中医中药 ·
中医辨证 治疗 肠 上皮 化 生
阁玲 杜 艳 林 王 泽 民 指 导
肠 上 皮 化 生 是 指 胃粘 膜 上 皮 细 胞 被 肠 型 上 皮 细 胞 所 代 替 ,即 胃粘 膜 中 出现 类 似 小 肠 或 大 肠 粘 膜 的上 皮 细 胞 ,是 胃粘 膜 常 见 病 变 ,见 于多 种 慢 性 胃病 。WHO 于 1972年 提 出 ,胃癌 前 病 变 包 括 胃黏膜 上 皮 异 型 增 生 和肠 上 皮 化 生 等 。近 年来 的 研 究 证 实 ,肠 上 皮化 生 为 重 要 的 胃癌 前 病 变 之 一 。现 就 肠 上皮 化 生 的 特 点 、病 理 机 制 、评 价 方 法 、临 床 干 预 等 方 面综 述 如 下 。
3 肠 上 皮 化 生 的评 价 方 法
参 照 《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中治 疗 肠 上 皮 化 生 的 诊 断标 准 。显 效 :临 床 症 状 消失 或 显 著 好 转 ,持 续 3个 月 以上 ,胃 镜 检查 病 变 减 轻 ,肠 上 皮 化 生 消 失 :有 效 :临 床症 状 好 转 ,胃镜 检 查 病 变 减 轻 ’肠 上 皮 化 生 消 失或 阳性 ;无 效 :症状 、体 征 缓 解 不 明显 或 好 转 后 短期 又复 发 ,胃镜 检 查 病 变无 改善 。 3.1中 医证 候 疗 效 标 准 采 用 统 一 的 表格 ,于用 药 前 记 录 患 者 胃 痛 、痞 满 、纳 差 、乏 力 、暖 气 、泛 酸 、嘈 杂 、便 溏 、便 结 、口干 苦 、舌 质 、舌 苔 、舌 下 静 脉 、脉 象 等 临 床 表 现 ,以后 每 隔 2周 记 录 1次,直 至 疗程 结 束 。 中 医证 候 参 照 “中 药 新 药 治疗 萎缩 性 胃炎 的 临床 研究 指 导 原 则 ”的修 订 标 准 ,按 轻 、中 、重 分 别 记 为 1、2、3分 。疗 效 指 数 =(治疗 前 积 分 一治疗 后积 分 ),治 疗 前 积分 × 100%。 临 床 治 愈 :服药 l疗 程 ,症 状 和 体 征 基 本 消 失 (疗 效 指 数 ≥90%);显 效 :服 药 l疗 程 ,症 状 和 体 征 明 显 改 善 f疗 效 指 数 ≥60%);有 效 :服 药 l疗 程 ,症 状 和 体 征 有 改 善f疗 效 指 数 ≥ 30%);无 效 :服 药 1疗 程 ,症 状 和 体 征 无 明显 减 轻 或 加 重 f疗 效 指 数 <30%)。 3.2 西 医 胃镜 病 理 诊 断[21 胃黏膜 肠 化生 程度 参 照 “中药 新 药 治 疗 萎 缩 性 胃炎 的 临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的 标 准 以 及 全 国 胃癌 防 治 研 究 协 作 组 病 理 组 制 定 的 标 准 ,将 轻 、中 、重分 别 记 为 1、 2、3分 ,各 部 位 组织 得 分 之 和 为 各 项 目之 总积 分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观察
实 用中 医药杂 志 2 0 1 7 年6 月 第3 3 卷6 期 ( 总第2 9 3 .  ̄)
J OURNAL OF P RACT I C AL TR ADI T I ONAL C HI NE S E ME DI C I NE 2 0 1 7 . Vo 1 . 3 3No6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观
陶 剑 ,董 筠 ( 1 . 南京 中 医药 大学2 0 1 1 级 在职 硕士 研 究生 ,江 苏 南京 2 1 0 0 2 3 ;
2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 中图 分类 号 ]R 5 7 3 . 3 2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 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7)0 6 - 0 6 6 6 - 0 2
[ 关键词 ] 慢性萎缩性 胃炎;肠上皮化生;中西 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胃黏 膜肠 上皮 化 生 ( i n t e s i t n a l m e t a p l a s i a ,I M) 是 肠 4 疗 效标 准 型上皮细胞取代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病理过程 ,是萎缩性 症状评分 其《 中药新药临 床研充指导原则》L 3 J 。临床 痊愈 :主要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疗效指数大于 胃炎 的一 种 类 型 ,分 为 小 肠 型 肠化 ( I 型 ) 和 结肠 型肠 等 于9 5 %。显 效 :主要 症 状 、体 征 明 显 改善 ,疗 效指 数 化 ( I I 型和 I I I 型 )… 。我们 用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慢 性 萎缩 7 0 % ~9 4 %。有 效 :主要 症 状 、体征 明显 好 转 ,疗效 指 性 胃炎伴 肠上 皮化 生取 得较 好疗 效 ,总结 如 下 。 数3 0 %~6 9 %。无效 :主要症状 、体 征无 明显改善 ,甚 1 临床 资料 共4 O 例 ,均 为 2 0 1 6 年1 月至2 0 1 6 年1 2 月 间 我 院 人 院 或加 重 ,疗效 指数 小 于3 0 %。 用S P S S 1 9 . 0 软 件统 计分 析 。计 数 资料 用 x 检验 。计 及 门诊 患 者 ,男 2 2 例 ,女 1 8 例 ;年 龄 5 0~7 1 岁 ,平 均 ( 5 9 . 0 7 ± 6 . 4 4) 岁 ;病程 1 ~3 个 月 。随机 分 为 治疗 组2 0 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独立样本t 检验 ,不符合正态分布 用两个独立样本的Wi l c o x o n 秩和检验 ;差值符合正态分 例 和对 照组 2 O 例。 纳入标准 :符合 《 中国慢性 胃炎共识意见 》 。 熳 布用配对t 检验,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两个相关样本的 Wi l c o x o n 秩 和检 验 。P<0 . 0 5 为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性 萎 缩性 胃炎伴 肠 上 皮化 生 诊 断标 准 ,年 龄 1 8 ~ 7 5 岁, 5 治 疗结 果 签 署知 情 同意 书 。 两组 临床 疗效 比较 见表 1 。 排 除 标 准 :食 管 、 胃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恶 性 表 1 两 组临床疗效 比较 例 ( %) 肿 瘤 ,患有 严 重 心 、脑 、肺 、肾等 重 要 脏器 及 造血 系 统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疾 病 ,有 生 化 、肝 功 及 心 电 图等异 常 ,年龄 小 于 l 8 岁 及 大于7 5 岁 者 ,过 敏体 质 、对 本 药 过 敏 ,妊 娠及 哺 乳期 妇 对 照组 2 0 0 5 1 1 4 ( 8 0 . O 0) 女 ,精神病患者或不能配合检查患者 ,依从性差 ,不能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0 . 0 5 。 按 规 定用 药 。 两 组病理 组织 学 积分 比较 见表 2 。 2 治疗 方法 表2 两组病理组织学积分 比较 ( 分, ± ) 两组H p 阳性者均予雷 贝拉唑肠溶片2 0 m g 、阿莫西 林胶囊 l O 0 0 m g 、克拉霉素胶囊5 0 0 m g 、胶体果胶铋胶囊 2 0 0 m g ,1 日2 次 口服 。青霉 素过 敏 者 予 雷 贝拉 唑 肠 溶 片 2 0 m g 、呋喃唑酮 l O O m g 、克拉霉素胶囊5 0 0 m g 、胶体果胶 注 :与对照组治疗后 比较 , P<O . 0 5 。 铋胶 囊2 0 0 m g ,1 日2 次 口服 。 两 组 胃黏膜 肠 化程度 比较见 表3 。 治 疗 组 加用 益 胃活血 方 。党参 1 5 g ,炒 白术 1 0 g ,茯 表3 两组 胃黏膜肠 化程度 比较 例 苓1 0 g ,制 半夏 1 0 g ,广 陈皮 1 0 g ,炙 黄芪 1 5 g ,白花 蛇 舌 草1 5 g ,莪术 6 g ,三 七粉 6 g ,炙 甘草 5 g 。水 煎服 。 对 照组 加用 叶 酸片 l O m g ,每 日3 次 口服 。 观察期间忌烟酒 、浓茶 、喝咖啡及进食辛辣刺激性 食物等。 6 讨 论 3 观 察方 法 慢 性萎缩性 胃炎属 中医 “ 胃脘 痛”范畴 ,病 位在 病 理 组 织学 积 分 观察 : ( 参 照 中 国慢 性 胃炎共 识 意 胃,与肝 、脾之间关系密切 。脾 胃气滞 ,阻滞不通, 见 )。根据C A G 病理组织学特点 ,将不 同变量分为主 日久及 血 ,血 运失 常 ,聚而 成瘀 。 要 变量 和 次要 变量 ,主要 变量 包括 萎缩 、肠上 皮化 生 、 脾胃虚弱是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病理基础 ,胃络瘀 阻 不典 型 增生 ,次要 变量 包括 慢性 炎 症 、活动性 和H p 。参 贯 穿C AG病 变 的全过 程 。 考 我 国标 准 与悉 尼 系 统 的直 观模 拟 评 分法 对 各 变量 予 以 益 胃活 血 方 中 黄 芪 补 中健 脾 ,党 参 补 脾 肺 之 气 , 分级赋分 ,各变量均分为无 、轻度 、中度 、重度 ,主要 白术 补气 健 脾 ,莪 术 破 血行 气 、消积 止 痛 ,半 夏 消 痞散 变量赋予较高分值 ,如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萎缩 结 、降逆止呕 ,陈皮行气止痛 、健脾和 中,三七活血定 4 级分 别记 0 、3、6 、9 分 ;而慢性 炎 症 、活 动性 和H p 感 痛 ,茯 苓淡 渗 健脾 。 白花蛇 舌 草清热 解 毒 、利湿 通淋 。 染 分 别记 0 、1、2 、3 分 。对 各变 量 积 分 及 病 理 总积 分 益 胃活 血 方 可 以改 善症 状 ,控制 和 延 缓萎 缩 及 肠上 进行 治疗 前 后 比较 ,作 为病 理组 织学 评价 评估 疗 效 。 皮 化 生进 一步 发展 。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
刘逴慜;曹凡华;张勤兰
【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
【年(卷),期】2004(035)001
【摘要】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病症顽固的特点,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近年来,我们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该病30例,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刘逴慜;曹凡华;张勤兰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卫生院,浙江,嘉善,314100;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卫生院,浙江,嘉善,314100;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卫生院,浙江,嘉善,31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3
【相关文献】
1.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肠上皮化生50例 [J], 吴燕敏;马国花;魏睦新
2.胃复春片逆转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J], 夏扣平
3.邱明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J], 马莹;陶春晖
4.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J], 潘雯;刘超;任涛;李玲丽;刘秋梅;邓世钰
5.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观察 [J], 刘小英;阮时宝;秦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宋占营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1(029)00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活血解毒方颗粒,对照组服用胃复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0.00%,对照组为66.00%(P<0.01);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轻、中度肠上皮化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宋占营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观察 [J], 刘小发;李佃贵;王绍坡;李刚;孟宪鑫;徐伟超
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观察 [J], 陶剑;董筠
3.邱明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J], 马莹;陶春晖
4.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J], 潘雯;刘超;任涛;李玲丽;刘秋梅;邓世钰
5.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临床观察 [J], 柳梅;许克先;梁方信;王尚瑞;董淑平;姚建云;马群;马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中医治疗全网发布:
2011-05-02 12:08:55 发表者:李学武(访问人次:11548)
在日常的工作中,有的病人在做完胃镜和拿到活检报告来找我就诊,问我肠化是什么意思?严重吗?会不会发生癌变?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好?
我们讲的“肠化”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和其它因素的作用下被类似的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黏膜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胃粘膜常见病变,多见于多种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一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

肠上皮细胞的来源肠上皮化生细胞来自胃固有腺体的颈部未分化细胞,这部分细胞是增殖中心,具有向胃及肠上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正常时,它不断分化成胃型上皮细胞,以补充衰老脱落表面上皮。

病理情况下,它可分化为肠型上皮细胞,形成肠化生,又称“肠化”。

肠上皮化生的分型现代研究,通过黏液组化染色把肠上皮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即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结肠型化生(即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

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黏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57.8%),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亦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证反应的性质;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
(11.3%),但在肠型胃癌旁黏膜中检出率很高(88.2%),说明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肠上皮化生的常见部位慢性萎缩性常伴有肠化,肠化是胃黏膜损伤的一种指标,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上皮变化。

研究统计肠化合并萎缩性胃炎者占65.5%,而且年龄越大萎缩区越扩大,肠化的比例也越大。

肠化与萎缩性胃炎部位分布基本一致,胃窦部出现率为最高,(也是胃癌的高发部位)其次是体窦移行部位。

肠上皮化生的意义西医的认识,总所周知,世界卫生组织把萎缩性胃炎列为癌前病变,而由于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关系密切,故临床上对此种病人应引起高度重视,长期随访,定时复查,以防癌变。

近年来染色内镜的发展对于发现胃黏膜化生,且进行定位活检及早切除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胃镜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极大的丰富和延伸了传统医学的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诊。

它为临床辨证和辨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的看法是由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是炎症和其它因素刺激所致,它就是一种可以逆转和可复性的疾病,只要去除了刺激治病因素,那么就有可能逆转和恢复到正常的胃粘膜组织。

中医将该病列为“胃痛”、“痞满”“嘈杂”的范围,根据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应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认为胃炎伴有肠化的病理变化,有气滞、血瘀、湿蕴、痰阻、阳虚、阴亏的
不同,可以单独为患,也可以交错发生,形成错综复杂的病机,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因此,辨证论治,就显得非常重要,往往同病而不同治,才能有的放矢。

再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西医辨病,加入逆转肠化生、防止突变、消除幽门螺旋杆菌和消除所致胃炎的其它因素的有特效的中草药,适当运用活血化瘀、软肝散结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达到改善症状,逐渐痊愈的目的。

胃炎伴肠化的饮食调理在治疗中还要注意调养。

要有良好的心态。

要注意饮食的控制和调摄。

不要过饥,更不要过饱。

要定时进食。

不食辛辣、油炸的食品。

不酗酒,不抽烟。

要适当的锻炼。

要明白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心态、适当的锻炼、及时的就诊在慢性胃炎伴肠化、增生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

发表于:2011-05-02 12:08: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