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郝宇鑫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6(0)3
【摘要】一、品种选择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早熟自封顶类型的品种。
二、培育适龄壮苗培育壮苗是番茄早熟、丰产的基础。
(一)壮苗标准壮苗标准: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节间短,上部叶片浓绿、下部叶片及基部茎秆粗壮发紫色,定植时7~8片叶,50%~60%已现花蕾。
(二)育苗期的确定育苗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品种的熟性和育苗方式不同。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郝宇鑫
【作者单位】清丰县农技推广韩村区域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51
【相关文献】
1.春季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2.大棚番茄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3.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4.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5.凤城市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摘 心依据 品种 而定 , 有限 生长 类型品 种可 留 2 3层 果 摘 ~ 心 , 限生 长类 型 品种 可留 3 4层 果摘 心 。 无 ~ 当第 1序花 开 花 时用 塑料 绳进 行 吊蔓 , 可用细 竹 竿插 篱形 架 进行 支 撑 。 采 用单 干 式 整 枝 , 可 采 用改 良式单 干 整 校 。 也 留主 干 , 时 摘 及 除侧 枝 。 合整 枝 绑 蔓 , 除 植 株 的黄 叶 、 结 摘 病叶 、 叶 。 老 为提 高果 实 的商 品性 , 据 植株 的长 势 , 适 当进行 疏 花疏 果 。 根 可
风, 以降 低 棚 内空气 湿度 , 则易发 生 各种病 害[ 否 5 1 。
45 摘 心 、 . 吊蔓、 整枝
对 中晚 熟 品种 , 其苗 龄相 应地 比 早熟 品种 长 5 1 t]不 同 ~ 0d-。 2
品种 的适 宜播 种期 , 由定植 期 减去 苗龄 而得 出 , 是 即是根 据
植 户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番 茄 ; 季 ; 春 大棚 ; 熟 ; 早 栽培技 术 中图 分类 号 ¥ 4 . 6 1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6 0 2 — 1 0 7 5 3 (0 1 0 — 1 8 0
番 茄在 蔬菜 生产 中 占有 重 要 地 位 , 了抢 早 熟 、 高 为 促
大 田应在 移 栽 前 做 畦或 起 垄 , 膜 , 进 保 温 保 湿 。 覆 促 由
于 早春时节在 塑料大棚 栽培 番茄 的生 长期较长 , 为获得 高产 , 必须 施 足 基肥 , 以 有机 肥 为 主 , 施 氮磷 钾 复 合 肥 。 求 应 配 力
番茄春提早高产栽培技术

1摘 心 .
①枣头摘心
一般在 6 7月进行 , - 主要是对枣头、 二次枝
进 行 摘 心 ,枣 头 摘 心 强度 依 枝 条 强 弱 及 着生 部 位而 定 ,空 间 大 、 旺 枣 头 可 留 4 6个 二次 枝 摘 心 ; 间 小 、 弱 枣 头 可 留 强 - 空 细
N o n g C U n K e i d
● ~ 一 一 …
言 混 晕 高 产 载 培 技 术
泽普县农技推广站 阿依姑丽・ 阿不里孜 阿依仙姑・ 玉素因
第 1 果 长 到核 桃 大 小后 开始 浇 第 1 , 2水 在 4月 5 日, 穗 水 第 第 3水 在 5月 l 1日。按 要 求 结果 期 少 浇 勤 浇 , 土 壤 多见 干 当 发 白时 浇 水 。结 果后 期 第 l 番 茄 收 完 后 浇 水 , 般 每 8 1 批 一 -0 天浇 水 1次 , 2次 水 中耕 1次 。 浇
温 湿 度 。进 入 开 花结 果 阶 段 , 当增加 温 度 , 适 白天 保 持 2 ℃左 8 右 , 间保 持 1℃左 右 。 夜 4
4浇水 .
1 . 定植期过晚, 应适 当提前至 2月 中旬 。
2投 入 不 够 , 要 是 基 肥 不 足 , 致 中 后 期 植 株 早 衰 , . 主 导 应
发生 。
7人 工 授 粉 .
2月 2  ̄ 8 日番 茄 苗 有 5片 真 叶 时 定 植 ,株 距 4 米 , 72 O厘
行距 5 O厘 米 , 论 株数 190株 , 。定 植 前 先 将定 植 穴 内注 理 5 棚
为 防止 落 花 、 果 , 2 4 D点 花 , 落 用 ,_ 以提 高坐 果 率 。
叫摘 边 心 。 以 抑 制二 次 枝 的 过长 生 长 。 般 在 7 8月 进行 二 可 一 - 次枝 摘 心 。
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适龄壮苗、定植、开花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果农从事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春提早;栽培技术;塑料大棚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064-01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就是在温室内育苗、大棚内定植、5~6月供应市场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主要在温室番茄的供应后期,露地番茄大量上市前这一段时间内供应市场。
现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质优高产的早熟番茄品种,如金粉佳冠、金棚一号、美迪、华种5号、赛棚4号等。
2培育适龄壮苗2.1苗床准备与营养土配制按畦面宽1.2~1.5m,走道宽30cm,畦埂高出畦面20cm以上作畦,并按100w/m2的功率铺地热线加温,在电热线上摆营养钵(规格为10cm×10cm)或铺营养土(播种床8~10cm厚,分苗床10~12cm厚)。
营养土按肥沃园土∶腐熟厩肥=2∶1的体积比配制,1m3中加入充分腐熟的鸡粪20~30kg、过磷酸钙1~2kg、苗木灰4~5kg、40%拌种灵200g,充分拌匀。
2.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d,用55℃热水烫种,不断搅拌10min后,移入25~30℃的清水中浸泡6~8h,然后在25~30℃下催芽,待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3播种播种前将苗床上的营养钵或育苗畦浇透水,水渗下后,取拌好的药土撒在营养钵或育苗畦上,把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于育苗畦或营养钵(每钵播种2~3粒),用种量750g/hm2。
播种后覆1cm左右的药土,加盖地膜,扎扣小拱棚,保持地温25~28℃。
2.4苗期管理从播种到出苗,闭棚保温,保持白天25~30℃,夜间18~20℃;在有70%的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地膜降湿并让幼苗见光以使幼苗粗壮,避免徒长苗;秧苗出齐后4~5d内,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5℃,以后白天23~28℃,夜间13~18℃。
春大棚番茄早熟高产育苗技术

天生 火 提 温 , 进 行 温 室 消 毒 , 10m 温 室 用 硫 并 每 0 磺 粉 . 0g 锯 末 50g 烟 1 时 。 2 加 5 0 熏 2小 日光 温 室 或 阳畦 育 苗 ,可进 行 短 期辅 助加 温 或 用 地 热 线 加 热 。 可 将 种 子播 在苗 床 、 苗 盘 、 苗 箱 、 苗 钵 或 育 苗 育 育 育 袋 内。播 前 进 行 苗 床 消毒 , m 用 5 %多菌 灵或 五 1 0 代 合 剂 ( 氯 硝 基 苯 、 森 锌 混 合 物 )- 0g 与 细 五 代 8 1 ,
薄膜 保 温 出苗 。 1 配 制 营 养 土 为 了保 护 根 系 、 育 壮 苗 , 养 . 4 培 营
可 降 至 6 l , 温 控 制 在 1- 6o。 ~ 2℃ 地 5 1 C
土应 富含 养 分 , 要 求 疏 松 而 不 散 。可 参 考 下 列 几 32 水 分 管理 苗 期保 持 土 壤 湿 润 , 大 水 漫 灌 , 并 . 忌
苗 的 生 理 形 态 标 准 是 :定 植 时 幼 苗 具 有 7 8片 真 ~ 叶 , 高 2 m左 右 , 蕾 , 粗 壮 , 株 0e 显 茎 多茸 毛 , 系发 根 达 , 片肥 厚 。 叶 苗龄 : 熟 种 植 6 早 5天左 右 , 中晚熟 种 植7 0天 左 右 。 陕南 地 区单 层 棚栽 培一 般 应 在 1 月 2 下旬 至 翌 年 1 月上 中旬 开 始 育 苗 , 多层 覆 盖 的或 加 温 大棚 则 可 提 早 育 苗 1~ 0天 。 52
21 1 01 1 .
矗地园艺
栽培技未
春 大 棚 番 茄 早 熟 高 产 育 苗 技 术
温室番茄一年三茬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之友53温室番茄一年三茬高产栽培技术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近年来对番茄采用日光温室一年三茬高产技术栽培,取得了理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每亩年产番茄15000余公斤,其中秋延后亩产5600公斤,冬季亩产5000公斤,春季亩产4500公斤,三茬番茄亩产值折算达28000余元。
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茬口安排。
第一茬即冬春茬番茄,播种时间为11月上旬,定植时间1月中旬,4月下旬收获结束。
第二茬即越夏番茄,播种时间4月中旬,定植时间5月下旬,8月下旬收获结束。
第三茬即秋延后番茄,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下旬定植,11月下旬收获结束。
二、品种选择。
第一茬番茄选择耐寒抗病高产品种,如美国4号、东圣、鑫冠F2等;第二茬番茄选择1857、富贵、佳粉等;第三茬番茄选择L402。
三、催芽播种。
播种前用温汤浸种,然后放在25~26℃环境下催芽。
当芽长至针尖大小时播种育苗,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浇透水的育苗床上,盖上0.8厘米厚的营养土。
播后2叶1心时分苗。
此时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20℃。
当秧苗长5~6片叶时,即可炼苗。
炼苗5~7天,炼苗期间白天20~25℃,夜间15~18℃。
四、整地施肥。
定植前每667m 2施腐熟有机肥7500千克,活性钙肥100千克,三分之二用于结合深翻30厘米普施,另外三分之一与二铵25千克、硫酸钾7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硼砂1.5~2千克混匀,施入定植沟内。
五、合理密植。
适宜的株行距应为0.3米×0.6米的大小行栽培,每667m 2栽3700株。
六、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浇透定植水。
定植后4~5天视土壤墒情浇缓苗水,浇水量以小水为宜。
缓苗水后即蹲苗、控秧、促开花坐果,保持茎叶壮而不旺,根系发达。
当茎叶生长较慢,叶片瘦而色深,第一穗果长到乒乓球大小时,结束蹲苗开始追肥浇水,每667m 2追施复合肥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此后至果实采收前,一直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为防止裂果,浇水量不可忽大忽小。
春季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立 足早 春 大棚温 度 低 的实 际 , 茄生 长 前期 应 以防 寒 、 番
保 温 、 速 缓 苗 为 管 理 重 点 。 植 后 3 4d 维 持 棚 内低 温 加 定 — ,
阜 阳市 一般 于 1 2月播 种 , 可采 用 苗床 直 播或 用 育 苗盘 装 入 营 养土 的方 式在 日光 温 室 或 多层 覆 盖 的大 棚 内进 行 。 播 种前 浇 足底 水 , 苗床 平 整 , 将 然后 以 2 / 匀播 种 , 5gm 均 播 种后 用 7 %甲基托 布津 1 0 0 0倍 液 配制 药土 盖种 , 0 苗床 直播
次 最好 。 42 温湿 度 管理 .
用 种量 7 0 12 0gh 播 种前 需 进 行种 子 处理 : 面 病 菌杀死 , 可将 其在 高温 下 晾晒 2 ~
3d 二 是 温 水 浸 种 , 种 子放 入 5 ~ O℃的温 水 中浸 种 1 。 将 56 5 m n 以 达 到 种 子 消 毒 的 目的 。 是 药 剂消 毒 , 种 子 放 入 i, 三 将 4 %甲醛 1 0倍 液中浸 种 1 i . 出 用清 水漂 洗干 净 后进 0 0 5r n 取 a 行催 芽 播种 。
大棚番 茄栽 培提 供参 考 。 关 键词 番 茄 ; 季 ; 春 大棚 ; 熟 ; 培技 术 旱 栽 中图分 类 号 ¥ 4 . 6 1 文献 标识 码 B 2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0 0 3 - 2 0 7 5 3 (0 2 1- 1 1 0
番 茄 是人 们 日常 生 活 中常见 的 蔬菜 , 其营 养 极其 丰 富 , 主 要 含 有 V 、 茄红 素 等 , 受 人们 的喜 爱 , 用番 茄 加 工 番 深 而
1 品 种 选 择
早春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技术

早春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技术早春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技术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是现在反季节栽培蔬菜的一种方法,要想栽培好早春大棚番茄关键还是得掌握技术,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早春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早春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性好、抗寒、抗病、丰产、商品性好、货架期长的品种。
2、整地、施肥、作畦底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及少量化肥。
建议亩施“海状元”生物有机肥100-120kg,配合施用“海状元”全微40kg+“海状元”有机无机复混肥120kg左右。
基肥以深施为主,深翻25-750px,耙平做畦。
番茄宜采用高畦栽培,高畦整成龟背形,避免根部积水。
此方案优点:因为有机肥矿化速度慢,不会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明显积累,同时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增强通透性。
另外,适量增施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根际有益微生物群落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番茄抗病性。
3、棚室消毒棚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250g拌上锯末,与2000-3000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至无味时定植。
4、定植时间及方法番茄一般在2月上旬末中旬初就可定植。
定植时在穴内施入“海状元”双动力菌肥,这样有利于预防土传性病害的发生。
番茄的定植密度为2500-3000株/亩,视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
定植结束后,应立即浇“海状元”海藻生根剂+海藻菌露,以利于活化土壤,促进根系呼吸。
然后扣棚提温,以利缓苗。
5、大棚肥水管理在第一茬果座住以前,基本不需要浇水、施肥,以免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而推迟生殖生长。
第一茬果座住以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建议亩追施“海状元”浓缩海藻肥16kg。
之后每采摘2次,进行一次追肥,亩施“海状元”双藻优果15-20kg。
切不可偏施氮肥,否则抗逆性降低,果实的品质下降。
同时叶面喷施“海状元”海藻精2000倍液+“海状元”信号钙1000倍液,以提高果实品质,预防脐腐病害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6期番茄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抢早熟、促高产,经过3年的大棚番茄栽培实践,摸索出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现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目前,用于大面积栽培的番茄品种有很多,应选择早熟、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高产品种,但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2播种育苗因品种特性、气候特点和栽培方式不同,各品种的育苗方式、苗龄也存在差异。
一般早熟品种在温室无土育苗需55~60d;有条件的地区在温室加用电热线加温育苗,或用加温温室育苗,则需60~65d;日光温室育苗需经历65~70d。
对中晚熟品种,其苗龄相应地比早熟品种长5~10d[1-2]。
不同品种的适宜播种期,是由定植期减去苗龄而得出,即是根据当地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番茄的安全定植日期推算出的。
播种后,应保持合适的温湿条件,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不低于20℃,以促进花芽分化。
5cm土层温度维持在25℃左右。
第1片真叶长出时,为防止幼苗徒长,要适当地通风换气,利于降低苗床温度。
3适时移栽大田应在移栽前做畦或起垄,覆膜,促进保温保湿。
由于早春时节在塑料大棚栽培番茄的生长期较长,为获得高产,必须施足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复合肥。
力求做到适时提早移栽,以达到大棚早熟栽培的目的。
具体定植移栽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大棚内的温度变化、有无前茬作物或前茬作物种类以及大棚内覆盖薄膜的层次等因素确定。
一般在大棚内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4℃以上,5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左右即可移栽。
不同品种的移栽密度也各不相同,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的定植密度分别为7.5万、6.0万、4.5万株/hm2。
4大棚管理4.1覆膜移栽后及时覆膜,以促进保温保湿。
如遇寒潮,要采用扣小拱棚或拉天幕等方式多层覆盖,或者在大棚四周覆盖草帘,可有效御寒[3-4]。
4.2温度管理缓苗后为了给植株创造较好的生长条件,白天大棚内气温保持在25~28℃,最高不超过30℃,夜间保持13℃以上。
4.3适时通风随着大棚外气温的升高,应适当通风,一般进入5月中旬以后就要开始放风。
通过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早放风、晚闭风,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促进植株生长。
4.4水肥管理根据土壤状况和植株生长态势适时浇水、合理施肥。
移栽初期必须控制浇水量,防止植株徒长,促进根系发育。
第1花序坐果后,追施复合肥450kg/hm2,结合追肥进行灌水。
当表土稍干后中耕、耕翻土壤,培垄(地膜覆盖除外)。
第2、3花序坐果后,于晴天上午再各浇1次水。
灌水后要加强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否则易发生各种病害[5]。
4.5摘心、吊蔓、整枝摘心依据品种而定,有限生长类型品种可留2~3层果摘心,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可留3~4层果摘心。
当第1序花开花时用塑料绳进行吊蔓,可用细竹竿插篱形架进行支撑[6-7]。
采用单干式整枝,也可采用改良式单干整校,留主干,及时摘除侧枝。
结合整枝绑蔓,摘除植株的黄叶、病叶、老叶。
为提高果实的商品性,根据植株的长势,可适当进行疏花疏果。
5病虫害防治5.1播种期防治一是因地制宜选用商品性好、产量高的抗(耐)病品种;二是在种子处理中,利用高温对种子进行消毒;三是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与细土混合均匀撒于苗床[8-9]。
5.2生长期防治①灰霉病。
棚室种植的番茄发病重,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生态防治:以增温、排湿为目标,加强通风管理。
药剂防治:用烟剂熏蒸、粉尘法防治病虫。
科学喷花:喷花时,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0.1%速克灵可湿粉及少量链霉素水剂。
②早疫病。
清除病叶、病果,棚室内及时通风散湿。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7d左右喷1次,可喷用5%百菌清粉尘15kg/hm2防病。
③晚疫病。
首先要控制好温、湿度条件,宜降低大棚的温、湿度。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施药,喷用5%百菌清粉尘。
④叶霉病。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
在防治早疫病、晚疫病时可考虑兼治叶霉病,但喷药时应以叶片背面为主。
药剂防治:可用粉尘剂或烟熏剂防治。
⑤蚜虫。
利用蚜虫的驱避性,挂黄板诱杀或挂银灰膜避蚜。
化学防治:用0.36%世绿(苦参碱)1000~1500(下转第131页)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魏荣彬(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鸡西158100)摘要介绍了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春季;大棚;早熟;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6-0128-01作者简介魏荣彬(1967-),男,黑龙江鸡西人,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品种选育和蔬菜栽培工作。
收稿日期2011-02-24128!!!!!!!!!!!!!!!!!!!!!!!!!!!!!!!!!!!!!!!!!!!!!!!!!!!!!!!!!!!!!!!!!!!!!!!!!!!!!!!!!!!!!!!!!!!!!!!!!!!!!!!!!!!!!!!!!!!!!!!!!!!!!!!!!!!!!!!!!!!!!(上接第127页)3000倍液加40%乐果800倍液的混合液,或50%抗蚜威2500倍液,或40%克蚜宝1500倍液防治,每7~10d 喷1次。
6.2.2菜青虫、小菜蛾、菜螟。
可用Bt 粉剂500倍液、乳油400倍液、水剂200倍液、农哈哈2500倍液、阿维虫清2000倍液、生物杀虫剂NPV 2000倍液等,喷雾防效极佳。
6.2.3黄条跳甲。
播种前用锐劲特种衣剂拌种,或用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加40%乐果800倍液混合液,或用锐劲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800倍液等喷防,防效较佳。
7适时采收一般在菜薹长至与最高叶片尖端等高,花蕾初开,即所谓“齐口花”时为采收适期。
多数早熟品种只采收主薹,中晚熟品种一般可以在采收主薹之后继续采收侧薹。
采收侧薹的,在植株基部2~3片叶处割取主薹,利用这2~3个腋芽萌发侧薹。
8参考文献[1]曹本凤.温室菜心冬茬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2009(11):11.[2]范勇新,罗妙明,彭维,等.菜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9(5):177-178.[3]张利娟,林敬辉.菜心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9(7):32,46.[4]董利辉,刘同江.菜心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9(2):10.[5]谭根堂,尚慧兰,黄瑞,等.关中地区菜心丰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8(5):18-19.[6]张文宝.北京地区菜心优质栽培技术[J].蔬菜,2008(8):16.(上接第128页)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防。
6适时收获大棚春番茄应在果实转色期采收上市,具体因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条件、气候条件而定,一般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期,早熟品种40~50d ,中熟品种50~60d 。
7参考文献[1]张菊兰.大棚番茄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9(11):26-27.[2]徐彩霞.春季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9(3):36.[3]冼秀丽,陈新富,王建军.春季塑料大棚串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5X ):61.[4]刘向明.春季塑料大棚串番茄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7(1):9-10.[5]潘晓典.越冬番茄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45,48.[6]陈应山,王凯,朱朝伟.优质番茄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刘宇飞.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治[M].北京:农业教育声像出版社,2001.[8]汪兴汉.番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9]于锡宏.番茄栽培技术百问百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上接第129页)剪、清园工作。
4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防治溃疡病、炭疽病、潜叶蛾、螨类、蚧类、天牛等。
采用重点防治与普通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农防、生防、药防相结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发病前以预防为主,在各生育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5采收将达到成熟的果实分级、分次、分批采收,轻拿轻放,并进行分级包装上市。
6参考文献[1]沈兆敏.血橙良种———塔罗科血橙新系[J].农村百事通,2008(11):30.[2]李必祥,蔡洪川.塔罗科血橙新系区域丰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9(12):30-31.[3]汪小伟,吴明祥,何才智,等.重庆地区塔罗科血橙新系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9,38(3):29-30.[4]周孝清,谢永红,皮利.塔罗科血橙新系在江津区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0,21(2):19-21.[5]蔡健鹰.塔罗科血橙新系在自贡市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2):1-2.4~5cm ,目的是灭草和松土,促进根系下扎。
当马铃薯现蕾后不再进行中耕,以免损伤根和匍匐茎,影响生长和结薯。
出苗前,可用于马铃薯的除草剂有百草枯、敌草生、二硝丁酚、利谷隆、赛克津、除草醚。
出苗后有燕麦灵、2,4-D 苯丙酸甲脂、三氯醋酸酚钠粉剂。
6.2追肥在春马铃薯的生长期内,追足底肥后,一般还要追施1~2次速效氮肥(如尿素、硝酸氨、硫酸氨)。
第1次追肥时间在出齐苗后,结合第1次中耕和浇水进行,一般追碳酸氢氨600~750kg/hm 2,或硫酸氨375kg/hm 2,可促进马铃薯苗早发棵。
第2次追肥在马铃薯开花初期进行,可视马铃薯茎叶生长情况而定,如果茎叶生长旺盛鲜绿不表现出缺肥症状可省去;如果茎叶生长势弱,叶片小而黄,应进行第2次追肥,结合浇水施尿素或硝酸氨、硫酸氨150~225kg/hm 2,可防止早衰。
若生长期出现徒长,可喷50~100mg/kg 多效唑,或1~6mg/kg 矮壮素进行控制。
6.3根部培土春马铃薯生长期内要进行2次培土。
第1次培土在现蕾初期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进行,要求培土3~4cm 厚,起垄10cm 高,可刺激茎基部形成较多的匍匐茎,增加单株结薯数[6]。
第2次培土在开花初期即块茎膨大盛期进行,要求培土厚4~5cm ,起垄25cm 高,可防止块茎露出地面。
6.4浇水马铃薯苗期需水量较小,除过分干旱外一般不浇水,因为此时浇水会降低地温,影响马铃薯苗的生长。
马铃薯现蕾后需水量很大,应根据墒情小水勤浇,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收获前5~7d 停止浇水,防止烂薯及收获后块茎不耐储藏。
7收获春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高温季节到来以前收完。
8参考文献[1]彭碧兰.无公害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0(5):12.[2]潘海虹,曲淑萍,敖永军,等.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106-107.[3]郭红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20-221.[4]温永秀.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0(4):11.[5]刘苏,马瑞,徐莺.无公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9):13.[6]林永忠.闽东南冬马铃薯高产的气候生态与标准化栽培[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16.张希太:中原二作区脱毒马铃薯春播栽培技术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