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谜语谚语

合集下载

趣味谜语40则_谜语大全

趣味谜语40则_谜语大全

趣味谜语40则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的萌芽。

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谜语,希望大家喜欢。

1) 寄人篱下 (打一字)——谜底:禽2) 有点曲折 (打一字)——谜底:之3) 脱贫致富 (打《》二句)——谜底:光于前,裕于后4) 两姐妹,对面坐,我勿看见你,你勿看见我。

(打一人体器官)——谜底:耳朵5) 一物真奇怪,随人同过桥,雨淋它不湿,火烧它不焦。

(打一自然物)——谜底:影子6) 为什么在的里没有一个“难”字?——答:他的字典是法文的7) 读了两遍便记住 (打一)——谜底:念念不忘谜语大全8) 百里挑一 (打一节日)——谜底:重九9) 取暖费 (中药名)——谜底:款冬花10) 活像水中烂木头,一双小眼狠狠瞅,龇牙咧嘴拖长尾,人畜怕它躲着走。

(打一动物)——谜底:鳄鱼11) 绿林军 (打一成语)——谜底:草木皆兵12) 在吃什么东西之前不用洗?——答:冰棍13) 手和脚谁最受招人喜欢呢?——答:手14) 吃尽苦头三十日 (打一字)——谜底:胡15) 横看像把尺,竖看像根棒。

年龄他最小,大哥他来当。

(打一数字)——谜底:116) 老王每天都要刮很多遍脸,可脸上还是有胡子为什么?——答:他是在替别人刮脸17) 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堆外。

(打一动物)——谜底:驼鸟18) 前腿短小后腿大,尾巴长长当支架,孩子装进口袋里,澳洲草原是它家。

(打一动物)——谜底:袋鼠19) 献点爱心带好头 (打一字)——谜底:安20) 向空中撒大米 (打一字)——谜底:奥21) 说是鸟儿脸像猫,说是猫却飞得高,白天睡觉夜里忙,捕捉田鼠有功劳。

(打一动物)——谜底:猫头鹰22) 整容 (打一成语)——谜底:改头换面23) 生来无爹娘,却被叫娃娃,专找小孩玩,儿童喜欢它。

民间传统谜语大全精选80条_谜语大全

民间传统谜语大全精选80条_谜语大全

民间传统谜语大全精选80条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经典趣味谜语大全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民间传统谜语大全1. 谜面:铁头木尾巴,生来脾气大,尾巴拉一把,头上就爆炸。

(打一武器) 谜底:手榴弹2. 谜面:一只瓜,腰间挂,抽掉筋,就开花。

(打一物) 谜底:手榴弹3. 谜面:一个瓜,腰上挂,抽了筋,就开花,消灭敌人要用它。

(打一军事用品) 谜底:手榴弹4. 谜面:身体小,脑袋大,一生只说一句话,尾巴一拉声音响,敌人听了就害怕。

(打一武器) 谜底:手榴弹5. 谜面:身小脑袋大,肚里黑压压,只要拉一下,喊声实在大。

(打一物) 谜底:手榴弹6. 谜面:一串瓜,腰间挂,抽掉筋,就开花。

(打一武器名) 谜底:手榴弹7. 谜面:木头把,铁脑瓜,抛了去,开红花。

(打一物) 谜底:手榴弹8. 谜面:铁锤子,不能凿,扔出去,找不着。

(打一物) 谜底:手榴弹9. 谜面:一个铁娃娃,屁股常挨打,吃的是木头,拉的是疙瘩。

(打一工具) 谜底:凿子10. 谜面:有个老者穿黑裤,打破脑壳都要做。

(打一物) 谜底:凿子11. 谜面:矮矮人,穿铁裤,拷一拷,矬一矬。

(打一物品) 谜底:凿子12. 谜面:此物无它用,生性爱钻洞,钻洞就挨打,越打越钻洞。

(打一工具) 谜底:凿子13. 谜面:兄弟原来共一胎,出胎以后到阴间,丙寅丁卯炉中火,火里跳出上高台。

(打一物) 谜底:瓦14. 谜面:千道岭,万条沟,草不长,果不收 (打一建筑物) 谜底:瓦15. 谜面:一面朝天,一面朝地,朝天的流眼泪,朝地的洗脊背。

(打一建筑物) 谜底:瓦16. 谜面:千补丁,万补丁,补丁搭补丁;早望日,晚望星,终年不点灯。

(打一建筑物) 谜底:瓦17. 谜面:一半露,一半盖,一半阴,一半晒 (打一建筑物) 谜底:瓦18. 谜面:一片一片,片片相盖,不怕风吹雨打,只怕冰雹砸坏。

第10章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

第10章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







2.形象性是谚语的又一特点。 谚语是哲理的小诗,科学的小诗,又是充满形象的 警句诗。它的形象性是十分突出的。 谚语的形象性,主要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来 表现出来的,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比喻和对比。例如: “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刻画了两类活生生的 形象。 如: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用排比的句式,层层递进,通过比喻把封建官僚对 人民残酷的搜括揭露得淋漓尽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人多好做事,水大好行船。 头马不行百马愁,上梁不正下梁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总结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反映人民的世 界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谚语是 劳动人民判断是非的标准和指导行动的指南。如: 七十二行,种田为王。 孔子、孟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 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食在广州,住在苏州,死在柳州。 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群众看干部。
第二节 谜语
一、谜语的含义和结构
谜语是由谜面与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具有知识性和 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它是表现人们智慧、培养和 测验人们聪明才智的民间语言艺术。如: (1)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老来分了家,衣 裳都撕破。——大蒜 (2)弟兄两个一般大,隔着毛山看不见。——耳 朵 (3)东一片,西一片,隔着毛山看不见。——耳 朵
第十一章谚语、 谜语 、 歇后语

民间语言生动、活波、富有生活情趣。其中 谚语、谜语、歇后语是民间语言宝藏中三种常见 的品种,可以看做精美的民间文学短章。
谚 语 谜 语 歇 后 语
谚语
一、谚语的界定 二、谚语的类别 三、谚语的特点 四、谚语的文化内涵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

民间的谚语谜语歇后语和顺口溜

❖ 7.酒友话:大家好,大家好,见面喝酒少不 了,你不喝,我不喝,国家造酒往哪搁,你 不醉,我不醉,国家马路谁来睡。
❖ 8.七等男人: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 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急了乱抓,四等 男人,下班回家,五等男人,下班回家,她 不在家,六等男人,下班回家,她有了他, 七等男人,下班回家,她在他家。
❖ 3.五等美女:一等美女漂洋过海,二等美女 深圳珠海,三等美女留在上海,四等美女乡 下等待,五等美女下放劳改。
❖ 4.我院女生一回头,书记院长跳了楼,我院 女生一回头,长江之水要倒流,我院女生一 回头,收复台海不用愁。
❖ 5.大学历程:大一娇,大二俏,大三拉警报, 大四没人要。
❖ 6.恋爱一生:单身是领悟,恋爱是失误,分 手是觉悟,结婚是失误,离婚是醒悟,再婚 是执迷不悟,没有情人是废物,情人多了是 动物。
(2)社会斗争谚语:反映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经验的谚 语,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人民对党的忠诚。如千条万 条,党的领导第一条;三人行,必有我师;富人镜子挂墙 边,穷人镜子在碗间。 (3)科学谚语:又叫劳动谚语,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总结经 验的谚语,包括家、林、地理、风尚、医药。天上鱼鳞般, 晒谷不用翻,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清明前后,种花 点豆。
二、歇后语
❖ 1.含义:又叫俏皮话、解后语,引注语。是 表达某种深刻涵义的语言形式,是劳动人民 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现成话,作为交流思想 惯用的。它集中用比喻、双关、谐音等修辞 手段,表达抽象的思想内容。
如河南的大象,山东的老虎——互不相识;先鞋子, 后穿补袜子——乱套;旱鸭子过河——不知深浅; 拉着胡须过河——谦虚(牵须)过度;马蜂窝—— 捅不得;马后炮——弄迟了;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个顶一个,没有空位。
❖ 3.种类 谚语可以分为“生产谚语和社会谚语”。从内

谚语字谜谚语

谚语字谜谚语

谚语字谜谚语1. 谚语:“瑞雪兆丰年。

”- 意思: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 出处: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 造句:今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瑞雪兆丰年,农民伯伯们都很高兴。

- 小片段例子:“你看这雪下得多大啊!”老张站在院子里,伸手接住一片雪花。

“这雪可真是个好东西呢。

”老李在一旁附和着。

“为啥这么说呀?”年轻的小王好奇地问。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就叫瑞雪兆丰年啊。

这雪啊,就像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把那些害虫都给冻死了,还能给土地补充水分,来年啊,地里的庄稼肯定长得好。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睡觉前喝了一杯温水,睡了个好觉,第二天起来精神饱满。

你说,这雪是不是预示着丰收呢?”老张笑着说。

小王听了,眼睛一亮,“原来是这样啊,这大自然可真神奇。

”所以说啊,这瑞雪兆丰年是有它的道理的。

2. 谚语:“人心齐,泰山移。

”- 意思: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 出处:《古今贤文合作篇》。

- 造句:我们班同学人心齐,泰山移,在拔河比赛中获得了胜利。

- 小片段例子:学校要举行拔河比赛了,咱们班的同学都摩拳擦掌。

“这可不好赢啊,对手看起来很强壮。

”有些同学有点担心。

“怕啥呀!”班长站了出来,“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咱们劲儿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咱们就像一群蚂蚁,虽然单个的蚂蚁力量小,但是一群蚂蚁能抬起比自己身体重很多倍的东西呢。

咱们大家团结起来,就像一个拳头,再强的对手咱们也不怕。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齐声喊着口号,个个涨红了脸,紧紧地拽着绳子。

最后,咱们班真的赢了。

这就告诉我们,只要人心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3. 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意思: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强调时间的宝贵。

- 出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谚语谜语大全及答案

谚语谜语大全及答案

谚语谜语大全及答案谚语谜语及答案一:1.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2.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3.艺高人胆大。

4.有志不在年高。

5.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7.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8.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9.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10.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2.有粮当思无粮难,莫到无粮思有粮。

13.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器14.一一箭穿心,猜一字【字谜语答案】必15.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字谜语答案】府16.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汕17.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字谜语答案】秋18.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货19.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字谜语答案】花20.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晶21.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头上【字谜语答案】碧22.九十九,猜一字【字谜语答案】白23.九只鸟,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鸠24.九号,猜一字【字谜语答案】旭25.九辆车,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轨26.四个人搬个木头,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杰27.一人,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大28.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字谜语答案】拿29.一人在内,猜一字【字谜语答案】肉30.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字谜语答案】夹31.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字谜语答案】夷32.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告33.一口咬定,猜一字【字谜语答案】交34.一大二小,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奈35.一斗米,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料36.九点,猜一字【字谜语答案】丸37.二八佳人,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妙38.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39.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40.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41.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42.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43.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100个俗语猜谜语

100个俗语猜谜语

100个俗语猜谜语作为一名学生,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了很多的俗语和谚语,这些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加了我们的娱乐时间。

在我们生活中,猜谜语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与100个俗语猜谜语相关的内容,并分析写作要点和用词分析。

第一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俗语谚语其实是可以用来猜谜语的。

比如说,“东窗事发”、“人云亦云”、“大开眼界”等等。

猜谜语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智力,也增加了我们的娱乐生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常见的俗语猜谜语:1. 双手一摊,以退为进。

(答案:不撞南墙不回头)2. 向西看,向南望,向东走,向北藏。

(答案:心中有数)3. 挈瓶重楼上高谈,语锋横送楚腰寒(答案:酒逢知己饮)在猜谜语时,我们需要了解一定的俗语谚语知识。

同时还需要耐心、细心、善于观察,这样才能猜出正确的答案。

对于初学者来说,先熟悉一些基本的谚语习语,积累一些猜谜语的经验,才能在猜谜问答中游刃有余。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猜谜语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俗语谚语。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文化的了解。

比如说,通过猜测“一丝不挂”这一谜语,我们就能够得到“衣不蔽体”的谚语。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猜谜语来学习更多的俗语谚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

最后,猜谜语不仅是一种娱乐和学习方式,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猜谜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分析、推理,这样才能猜出正确的答案。

这对于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参与猜谜语的活动,我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智力水平,还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

因此,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猜谜语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有趣的活动。

第二篇:俗语和谚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些俗语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它们还经常应用于猜谜语的习题之中。

流传的趣味歇后语大全_谜语大全

流传的趣味歇后语大全_谜语大全

流传的趣味歇后语大全民间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数的民间谜语适合于少年儿童猜射。

而灯谜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猜射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猜射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谜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流传的趣味大全(一)谜面:有点骄傲 (打一节气)谜底:小满谜面:桃园结义音已断 (打一节气名)谜底:立春解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以会意法扣“三人”;“音”字可断成“立”、“日”。

谜面:儿心骄傲母心忧 (打节气二)谜底:小满,大寒谜面:一百减二 (打一节气)谜底:白露解析:“一百”减去“二”,“露”出“白”字。

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 (打一节气)谜底:雨水解析:“雾”字散去后半部分,剩下“雨”;“冰”消融之后即为“水”。

谜面:人离位心别愁 (打一节气)谜底:立秋解析:“位”字离了“人”,“愁”字别了“心”。

谜面:雾中远山横,城头星点点。

(打一节气)谜底:冬至谜面:图中西北部 (打一节气)谜底:立冬解析:“图中”是“冬”,“部”字的西北部分是“立”。

谜面:相逢在雨下 (打一节气)谜底:霜降解析:“相”与“雨”相逢,为“霜”字;“降”别解为“下”。

谜面:欲要前来,需先联系 (打一节气)谜底:谷雨谜面:音书两地隔,盼君一相逢。

(打一节气)谜底:立春谜面:极度恐惧,举旗投降 (节气二)谜底:大寒,白露谜面:大可不必害怕 (打一节气名)谜底:小寒解析:“寒”别解为“害怕”,大的不害怕,小的害怕。

谜面:后天举行半决赛 (打一节气)谜底:大寒解析:“天”字的后半部分,取“大”;“决赛”二字各取一半,即“寒”字。

谜面:拆去图框 (打一节气)谜底:冬至解析:“图”字拆去边框,“冬”字就出来了。

谜面:千树万树梨花开 (打一节气)谜底:大雪谜面:与夫一别音书断 (打一节气)流传的趣味歇后语大全(二)谜题:毕业之后 (打一节日名)谜底:国庆节(“毕业”二字的后半部分是分别是“十一”,“十一”即国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民间谚语和谜语
民间谚语
一、概说 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或哲理, 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 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 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 生活经验,有的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 教训意味。
• 谚语一般不独立存在,而是在人们讲话、写文章时加以引 用,谚语有完整的结构和思想,语言巧妙、流畅,是短小 的韵文作品,有一定的文学性。
民间谜语
• 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的韵文形式作品, 是表现人民智慧、培养和测验人民智慧的 民间语言艺术。
• 主要特征:对事物不做直接描写,而是通 过隐喻和暗示去表现,让人根据暗示提供 的根据、线索,经过思考猜出这个事物。
• 谜语由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 • 谜面:喻体,是谜语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提出的问题。 • 谜底:又叫本体,是谜语的题旨,问题的答案。 • 底与面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联系。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花生)
• 现代谜语的拆字法
• 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 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 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
• 东汉末年,图谶异常盛行,而作为预卜将来、荒 诞玄虚的谶语则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拆 组合的,在这种情况下,离合体文字诗谜萌生了 。
• 离合体: • 柳眼半舒卿见否(猜一字) • 宝玉出走,袭人无依(猜一字)
• 我国有关部门解放后,曾编辑出版过一些农谚书籍,如 《天气谚语》、《内蒙古农谚选》等
• 还有一些反映各地风物掌故、自然风光、土特产的谚语也 可归入自然谚语一类。如:
•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溯山水甲桂林。 • 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 (二)反映社会生活经验的谚语 •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 落水怕天亮,亮亮又一涨(方言,场)
• 谚语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谚语,《易经》、 《诗经》、诸子著作以及少数民族史诗中都保存和引用了许多 古代人民的谚语。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虽鞭之长, 不及马腹”,“远水不救近火”等
• 先秦以后,历代都有谚语产生和流传,如后魏的《齐民要 术》、宋代的《农书》、元代的《农政全书》和《田家五 行志》、明代的《古今谚》、清代《古谣谚》等都不同程 度地收录了我国古代谚语。
形象地概括了人民在历代生活中积累的群 体智慧和社会经验。 • 阶级关系,揭露封建统治者,反抗
• (三)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五、民间谚语的艺术特点
• 精练: • 形象: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对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头马不行百马愁,上梁不正下梁歪
• 整齐和谐:
• 除少数单句或多句外,大都由两句组成,形式整 齐,音调和谐;押韵(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 劳);句式对称,平平仄相谐(酒杯虽小淹死人, 筷条不粗打断腰)
• 狭义:富有教育意义和哲理性的传言。 • 广义:俚谚、俗语,所有流传在民间的脍炙人口的传言。
三、民间谚语的作用
• 人民群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极 大地丰富了民间语言的口头文学的宝库。是人民生活的百 科全书,向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知道人 民分清善恶是非、鼓舞斗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 都发挥了而且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 3.魏晋时期,离合体文字诗谜已十分盛行,作为一种文体活跃于 文坛,风靡一时。
• 随着离合体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增损体应运而生。
• 一一给予关心(猜一字)
• 4.南朝时期,出现了中国谜史上的第一个“谜“字,当时的诗 人鲍照在他的《鲍参军集》里,收入了自作的《井龟土三字 谜》。
• 一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猜一字)
• 外国某些研究者则认为“谚语为日常经验之女儿”、“谚 语为街上的智慧”(薛诚之《谚语》,《文学年报》第二 期,燕京大学国文学会一九三六年版)
• 谚语是劳动人民用精炼的语句,总结生产经验、阶级斗争 以及各种社会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 有认识作用或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
二、民间谚语的范围与结构
战国时期,我国就已有专门记录隐语的书刊,刘向《新序》 云“ 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班固《汉书.艺文志》亦 云“隐书十八篇”。
2.秦汉:隐语趋向于谜语 射覆:事先把文字或瓯盒或盒匣覆藏起来,然后通过占卜来
猜所覆物件,它是隐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游戏。 东方朔
• (宋)李昉《太平广记》:汉武帝尝以隐语召东方朔。时上林献枣。 帝以杖击未央前殿槛,曰:“叱叱,先生束束”。朔至曰: “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乎?”朔见上以杖击槛两木,两木林也,束束枣 也,叱叱四十九也。
• 谚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发展创新。
• 中国古代对谚语的认识,在古文献中有多种解释,如《左 传·隐公十一年》陆德明:谚,音彦,俗言也。《礼记·大学》 郑玄注:谚,鱼变反,俗语也。《说文解字》:谚,传言也。 《汉书·五行志》颜师古注:谚,俗所传言也。《国语·越语》 韦注:谚。俗之善谣也。《尚书·无逸》:俚语曰谚。《文心 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
•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 》:自魏以来,颇好俳优,而君子嘲隐, 化为谜语。谜也者,回复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 象品物。纤巧以弄思,试察以衔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
• 根据谜底反映事物的性质,可分为物谜、事谜、字谜三类。 • 物谜:以具体事物为谜底; • 事谜:以人们的行为动作或某些自然现象做谜底; • 字谜:以汉字为谜底。
发展 1.春秋战国: “瘦辞”(“廋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国语.晋语》“有
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 “隐语”(荀子《蚕赋》,物谜的开端)
四、民间谚语的基本内容和类型
• 【美】阿兰·邓迪斯:每个谚语都是一个传统的有教育意 义的炼话。
• (一)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 农谚,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
家禽饲养等各方面的内容。 •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 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 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 • 蚕无夜食不长,马无夜草不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