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检-生物】内江市2020届高三在线测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3月)

合集下载

2020届内江市东兴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内江市东兴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内江市东兴高级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以下各自对应的层次是()(1)草原中的一只野兔(2)草原中的所有生物(3)草原中的所有蒲公英(4)草原(5)草原野兔的肺.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器官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器官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组织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组织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茎杂合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B.一对色觉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儿子,他们再生育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1/4C.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D.一对双眼皮(显性)夫妇生育了6个孩子都是双眼皮,则再生育一个孩子一定是双眼皮3.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乳酸菌细胞C.蛙的红细胞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璧分离现象B.利用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后可观察到被染成灰绿色的线粒体C.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可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D.伞藻嫁接实验可以证明伞藻“帽”的形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5.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A. 单糖B. 单体C. 多聚体D. 碳链6.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O2浓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 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NADPH可来自水和有机物C. 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 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7.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有核糖体B. 黑藻和衣藻都有叶绿体C. 放线菌和霉菌都有拟核D. 发菜和菠菜都是自养生物8. 研究小组探究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图所示结果。

2020届内江一中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内江一中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内江一中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物质。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上的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B. 所有细胞膜结构中①的排列方式都相同C.a和c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 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物质是b和d2.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在室温25①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下列对实验过程中装置条件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说明:装置内氧气充足,不考虑无氧呼吸)A.若X溶液为缓冲液并给予光照,液滴移动距离可表示真光合速率B.若X溶液为溶液并将装置遮光处理,液滴右移C.若X溶液为清水并给予适宜的光照,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液滴不移动D.若X溶液为清水并将植物更换为萌发的经表面消毒的油菜种子,液滴左移3.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B.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C.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D.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4. 健康人受到惊吓后收缩压通常会急剧上升,此时会引起降压反射。

关于该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C.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D.心排血量增大,外周阻力降低5.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B.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C. 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胞间连丝进行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6.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①人中暑后,内环境稳态没有遭到破坏①溶菌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的成分相对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①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①血浆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纤维素等①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患病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人体内环境就能维持相对稳定A.1项B.2项C.3项D.4项7. 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离了生长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B.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一定不同D.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8.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也为细胞提供生存的液体环境,所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氨基酸C.核酸能贮存遗传信息,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含有DNAD.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原因是糖类所含能量比脂质高9. 取新鲜菠菜叶肉的下表皮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时,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 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B. 叶绿体在细胞内几乎是不动的C. 叶绿体会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流动D. 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线粒体,所以叶肉细胞没有线粒体10. 我们对暂时使用的电话号码需要记录下来以防遗忘,对自己亲人的号码却张口就来。

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生物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生物试题(带答案解析)
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都会被排出细胞外
D.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模式生物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过程中长期和反复作为实验模型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对某科学研究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最常见的模式生物有果蝇、豌豆、小鼠、酵母菌等,下列关于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1)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收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痛觉。
(2)人体剧烈运动后常常会感觉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外液中H+增加,H+激活了痛觉感受器上的H+门控离子通道从而引发痛觉。一段时间后,酸痛感逐渐消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蛙
稻螟
水稻
杂草
稻螟

青蛙

田鼠





(1)水稻和杂草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__,列举农民抑制杂草数量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出它们所形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为使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C.合理密植,增加光合面积D.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
3.溶酶体是一种单层膜包裹,内含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膜上嵌有质子泵,能将H+泵入溶酶体内,使溶酶体内的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高100倍以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结构共性的是()A. 都具有遗传物质B. 都具有细胞膜C. 都具有核糖体D. 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2.在大棚种植农作物时,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没有好处?A. 用绿色胶纸搭建大棚B.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C.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D. 适当提高CO2浓度3.下列关于内质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质网膜具有单层膜,扩大了细胞的膜面积B. 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内质网,与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有关C. 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D. 内质网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功能4.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一演绎法C.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与分离细胞器、细胞膜--对比实验法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避光)、趋湿的习性B. 利用该装置一定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C. 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D. 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6.下列关于转录所需要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需要酶的催化B. 需要DNA提供模板C. 需要细胞呼吸供能D. 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0分)7.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

回答下列问题。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020年内江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内江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内江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为生长素浓度对某种植物根部生长发育的影响(设图1中c点为10一10mol·L一1)曲线和将该植物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态示意图(图2)。

下列相关两图示分析错误的是()A.图1在a-d的浓度范围内生长素都均能促进根部细胞的生长B.图1在a-e的浓度范围内生长素都均能促进茎部细胞的生长C.若此时图2中的茎部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e,则B点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fD.若此时图2中的根部C点的生长素浓度为c,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为d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3.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能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②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③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神经递质④是呼吸中枢,能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⑤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0项B.1项C.2项D.3项4.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C. 两条曲线的差异只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的D. 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5.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A.氨基酸B.乙醇C.D.葡萄糖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⑤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⑥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⑦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⑧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7.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

2020年3月四川省内江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在线网络自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0年3月四川省内江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在线网络自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内江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3月在线网络自测理综-生物试题2020年3月(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

在每小面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作物苗期缺氮往往表现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等症状。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氮既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之一B.农作物苗期缺氮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适量氮肥来得到缓解C.氮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A TP、叶绿素等化合物D.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作物根系吸收氮素过多出现“烧苗”现象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运动神经元,神经元如果无法接受足够量的神经生长因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会发生细胞凋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元凋亡B.可用台盼蓝染色判断神经元是否死亡C.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D.运动神经元的凋亡不需要其细胞表面受体的参与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B.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C.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D.对比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只需相同即可4.下列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促进其成熟B.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芹菜植株,可以明显提高其产量C.青鲜素可用于延长马铃薯、大蒜等贮藏期,其残留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甚至杀死玉米田间双子叶植物杂草5.2019年7月,澳大利亚因高温、干旱天气爆发了森林大火,持续燃烧数个月,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火灾过后的森林中进行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火灾加快了生物群落中碳的释放速率,破坏了碳循环平衡C.火灾后森林中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更高D.森林局部火灾后仍能逐步恢复原状,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6.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3个体不含该病致病基因。

2020届内江十二中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内江十二中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内江十二中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相同C.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相同D. 染色质和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2.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A. B.C. D.3. 某同学利用某种大小相同的菠菜叶片,分组进行实验。

探究不同温度下,菠菜叶片重量的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数量变化),操作流程及记录结果如下图表(单位:mg):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所进行实验的变量为温度B.从上表信息可知,在260C-290C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逐渐增强C.280C时光合作用实际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为5mg/hD.在260C-290C之间,随着温度升高,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4.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5. 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其运输方向是A. 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B. 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6.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7. 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

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内江市高中2020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器逐渐消失,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细胞器的消失与溶酶体有关B. 哺乳动物红细胞中细胞核的排出方式为自由扩散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D. 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的过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答案】B【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红细胞在发育早期是具有细胞核的。

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

红细胞核逐渐退化并排出的意义是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详解】A、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器的消失与溶酶体有关,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细胞核的排出方式为胞吐,B错误;C、哺乳动物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C正确;D、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的过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D正确。

故选B。

2.非洲猪瘟病毒(ASFV)主要在猪的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中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ASFV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B. ASFV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C. 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ASFV核酸类型D. 猪感染ASFV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合成ASFV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ASFV,A错误;B、ASFV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C、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ASFV核酸的类型,C正确;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因此在猪感染ASFV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下降,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江市高2020届自测试题(生物)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农作物苗期缺氮往往表现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等症状。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氮既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之一B.农作物苗期缺氮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适量氮肥来得到缓解C.氮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ATP、叶绿素等化合物D.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作物根系吸收氮素过多出现“烧苗”现象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运动神经元,神经元如果无法接受足够量的神经生长因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会发生细胞凋亡。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元凋亡B.可用台盼蓝染色判断神经元是否死亡C.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D.运动神经元的凋亡不需要其细胞表面受体的参与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B.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C.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D.对比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只需相同即可4.下列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促进其成熟B.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芹菜植株,可以明显提高其产量C.青鲜素可用于延长马铃薯、大蒜等贮藏期,其残留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利用高浓度2,4-D 作除草剂,可抑制甚至杀死玉米田间双子叶植物杂草5.2019年7月,澳大利亚因高温、干旱天气爆发了森林大火,持续燃烧数个月,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火灾过后的森林中进行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火灾加快了生物群落中碳的释放速率,破坏了碳循环平衡C.火灾后森林中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更高D.森林局部火灾后仍能逐步恢复原状,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6.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3个体不含该病致病基因。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与抗维生素D 佝偻病相同B.Ⅱ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祖父或祖母C.图中一定为杂合子的个体有Ⅰ2、Ⅰ4、Ⅱ2D.要判断Ⅲ1个体是否患该病,可先用B 超筛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答题29.(11分)梨枣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为枣树中稀有的名贵鲜食品种,具有耐寒、喜光、适应性强等特点。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梨枣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以3年生梨枣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方式及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注:1.正常水分处理是指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2.暗呼吸速率反映的是在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分别反映的是植物利用弱光和强光的能力,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

(1)水在梨枣细胞中的主要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2)上表中,测定梨枣叶片的光响应参数值时,应选取的3年生梨枣叶片。

(3)由上表可知,随着水分减少,梨枣叶片利用弱光和强光的能力(填“均增强”、“均减弱”、“前者增强、后者减弱”或“前者减弱、后者增强”);在不同的水分处理条件下,梨枣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是,从表中数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0.(10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又名SARS-CoV-2)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病毒,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 ,具有变异快、遗传多样性大、流行性高等特点。

有研究表明,2019-nCoV 可通过其包膜表面上的刺突蛋白(S 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特异性病毒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1)2019-nCoV 通过其包膜表面的S 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分子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能进入宿主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2)研究表明,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心情愉悦,可提高机体内T 细胞活性,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不易二次患病,原因是。

(4)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没有特效药。

请你结合题目信息及所学知识,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提供一些思路:。

(至少两点)31.(8分)在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的时刻,一些国家又拉响了蝗灾警报。

面对蝗灾引发的严峻形势,化学防治一度成了有效防治蝗灾的首选,但随着化学农药的滥用,又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负面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处理方式一周后测定梨枣叶片的光响应参数值(12--⋅⋅s m mol )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A 组正常水分处理(80%~85%)19.18 2.9256.45622.05B 组轻度水分胁迫(70%~75%)18.51 3.4868.41600.24C 组重度水分胁迫(40%~45%)13.15 3.6278.01530.39(1)在调查某种蝗虫若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研究人员常采用的方法是。

请用箭头和文字简要表示出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准备→确定调查对象→→计算种群密度(得出种群密度估计值)。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农药防治蝗灾将会带来的一些负面问题,如。

(至少答出2点)(3)对于蝗灾的防控,一些地区选择运用白僵菌(是一种虫生真菌)。

白僵菌具有迅速繁殖的特征,带有十分明显的毒素效应,一旦进入蝗虫体内短时间就会使其迅速死亡,达到防控目的。

该防治技术属于。

(4)研究发现,在蝗虫重度干扰下的草原上,会出现植物个体小型化现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32.(10分)某二倍体植物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其雄性不育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与N、n控制,其中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n基因纯合时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

某兴趣小组选取雄性可育的杂种植物甲、乙、丙进行自交或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亲本类型F1表现型及数量(株)雄性可育株雄性不可育株A甲X甲298105B甲X乙302101C丙X丙3980注:“雄性不可育株”指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的植株。

(1)该二倍体植物中,雄性可育杂种植物的基因型有种,雄性不育株在杂交育种的操作过程中,最显著的优点是。

(2)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确定植株甲的基因型是。

(3)现欲确定植株丙的基因型,请从三组杂交组合的F1中选择合适材料来进行实验鉴定。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37.(15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研究人员从某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初曝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并筛选出一株有较好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Y1,该菌株同时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能力,即在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能将水中的NH4+经NO2−氧化为NO3−(异养硝化),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能将NO3−、NO2−代谢为N2(好氧反硝化),实现在同一容器中完成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研究人员为探究温度对菌株Y1异养硝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向多个98mL异养硝化培养基中(成分如下表)接入2mL菌悬液Y1,并在不同温度下振荡培养,定时取样检测氨氮浓度,将其结果绘制成坐标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成分含量(g/L)Na2HPO4·7H2O7.9KH2PO4 1.5MgSO4·7H2O0.1琥珀酸二钠(C4H4Na2O4·6H2O)10.806(NH4)2SO40.943微量元素溶液2ml/L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L,灭菌后备用(pH7.0~7.5)(1)研究人员获得纯化菌株Y1的关键是。

(2)培养基中为菌株Y1提供碳源的物质是,对该培养基灭菌应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3)由曲线图可知,温度为℃时,菌株Y1对氨氮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组;在10℃培养条件下,菌株Y1对氨氮的降解明显滞后于其他组,其原因可能是。

(4)研究人员欲继续探究温度对菌株Y1好氧反硝化能力的影响,请分析回答:①与异养硝化培养基比较,好氧反硝化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②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来反映菌株Y1好氧反硝化能力的大小,进而确定其进行反硝化过程所需的适宜温度条件。

38.(15分)[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细胞工程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1)在培养瓶中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两次用到胰蛋白酶,第一次使用的目的是,此次的胰蛋白酶也可用__________酶代替;由于动物细胞培养具有现象,因此需第二次用该酶处理,然后分瓶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

(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制造出神奇的人工种子。

所谓人工种子,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其作用是。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下列选项可用于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A.振动B.电激C.聚乙二醇D.重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