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电工进网作业培训讲义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

电工进网作业培训讲义: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一、继电保护概述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都有可能出现故障,如线路短路、变压器过载、发电机失速等。
这些故障若不能及时切除,就会导致设备损毁,乃至整个电力系统崩溃。
因此,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切除故障部分,使得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按照其应用范围,可以分为发电机继电保护、变电站继电保护和线路继电保护等。
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继电保护又可分为电流继电保护、电压继电保护、功率继电保护、频率继电保护等。
二、继电保护工作原理继电保护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电量变化转换为电信号;2.测量和比较单元: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3.操作单元:用于实现开关设备的操作,切除故障电路。
根据工作原理,继电保护又可分为热继电保护、磁力继电保护、电磁式继电保护、静态式继电保护等。
其中,静态式继电保护由于其灵敏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磁式继电保护。
三、二次回路概述二次回路是指继电保护系统中,从主开关到继电保护之间的电路。
它通常由CT、PT、配电柜、接线柱等组成,连接的部分包括电源、信号源、继电保护等。
在二次回路中,CT用于将高电流变换为相对应的低电流,并输出到继电保护中。
PT则用于将高电压变换为相对应的低电压,并输出到继电保护中。
在二次回路中,必须保证电路的连通性良好,信号的可靠性高,并设有母线隔离开关等。
四、二次回路的特点和应用二次回路具有以下特点:1.相对低电压、相对小电流:与电力系统中的高电流、高电压相比较小。
2.实时性要求高:二次回路的测量结果及时反映电力系统中的变化。
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计算和保护动作。
3.灵敏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继电保护必须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保护动作。
二次回路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负载中心的保护中,需要灵敏的保护来切除故障部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详细版)

1. 电力系统的三种状态:正常运行,不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
2. 继电保护的任务和作用:①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类型和电气元件的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自动进行调整。
反应不正常运行状态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有一定个延时动作。
③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和电力系统中其他自动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4.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输出元件三部分组成。
测量比较元件测量通过被保护的电气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或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判断元件根据测量比较元件输出逻辑信号的性质、先后顺序、持续时间等,是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是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执行输出元件根据逻辑判断部分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即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
5. 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有三种:①两相一继电器的两相电流差接线②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③;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6. 90°接线方式是指在三相对称的情况下,当cos ψ=1时,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如ÌA 和电压ÚA 相位相差90°。
7. 90°接线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第一,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见电压,其值很高;第二,适当地选择继电器的内角α后,对线路上发生的各种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vivi电力培训机构继电保护讲义

vivi电力培训机构继电保护讲义vivi电力培训机构继电保护讲义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供应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故障,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实施继电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继电保护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检测和定位电力系统中异常情况的技术,它能够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保护整个系统。
2. 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原理继电保护是指利用继电器和相关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状态的监测和判断,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检测、切除和隔离的技术措施。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继电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感知到异常情况,并通过传递信号来切除故障部分。
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包括:故障检测、定位、切除故障和隔离故障。
3. 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按照应用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线路继电保护、变压器继电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和发电机保护等。
每个分类下都包含了特定的保护原理和技术手段,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继电保护的工作流程继电保护的工作流程包括:状态监测、信号传递、故障检测、判断和操作执行等几个关键步骤。
从状态监测开始,继电保护设备不断地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传递给继电器。
继电器通过对信号的判断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例如切除故障电路或隔离故障部分。
5. vivi电力培训机构介绍vivi电力培训机构是一家专门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知识培训的机构。
通过在继电保护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vivi电力培训机构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知名机构。
其培训内容包括继电保护概论、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和应用、继电保护的操作和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员全面掌握继电保护相关知识和技能。
6. 继电保护的挑战和前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升级,继电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前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1. 简介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保护设备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检测和控制来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教材将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的保护装置。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如电流、电压、频率等,来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电力设备。
本章将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保护装置的分类。
2.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根据电力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下的参数差异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故障状态。
通过对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2 保护装置的分类根据保护装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将保护装置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保护装置有过电流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差动保护装置、过压保护装置等。
本节将对这些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介绍。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误动、误保护、误动等。
本章将介绍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进行保护装置的测试和维护。
3.1 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误动是指保护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误动的情况。
误动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甚至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
本节将介绍误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保护装置的参数来避免误动的发生。
3.2 误保护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误保护是指保护装置在故障状态下未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误保护可能会导致电力设备受到进一步的损害,甚至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
本节将介绍误保护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保护装置的参数来避免误保护的发生。
3.3 保护装置的测试和维护保护装置的测试和维护是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正常工作的关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ppt课件

6
一、继电保护的概念
继电保护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各种继 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安装在被保护元件 上,反应被保护元件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 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 自动装置。
11/13/2023
7
二、故障、不正常运行状态与事故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外界(雷击、鸟 害等)、内部(绝缘损坏、老化等)及 操作等原因,可能引起各种故障或不正常 工作状态。
11/13/2023
3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1 继电保护的基础元件 2 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3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4 同步发电机的继电保护 5 微机保护 2、实践部分 1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2 继电器调试与二次配线实习
11/13/2023
4
三、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会抓重点,领会问题的真谛;
21
§4 继电保护的基本组成
11/13/2023
22
§5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
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组件运行参数,并 与整定值相比较,以判断被保护组件是份 发生故障。如果运行参数达到或超过(或 低于)整定值,测量部分向逻辑部分发信 号,并起动保护装置。逻辑部分接受测量 部分的信号后,按照规定的逻辑条件,判 断保护装置是否动作于跳闸或动作于发信 号,执行部分根据逻辑部分送来的信号而 动作。
2
一、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大家掌握电力系 统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配置原则,常 用继电器的试验方法;培养继电保护装置 整定计算和识读继电保护装置原理图、展 开图的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电力系统继电 保护的运行、安装、调试检修及设计工作 打下基础。
继电保护知识讲义

继电保护课教案(№3)授课教师:钱嘉浙西电力教育培训中心课时教案授课时间:2010年1月日第三章RCS-941A(B)输电线路保护第一节RCS-941A线路保护装置一、装置的应用RCS-941A(B)为由微机实现的数字式高压线路成套快速变化装置。
它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四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
RCS-941B还包括复合式距离方向元件和零序方向元件为主体的纵联保护,由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构成的快速Ⅰ段保护。
RCS-941A用于无特珠要求的110KV高压输电线路。
RCS-941B用于要求全线快速跳闸的110KV高压输电线路。
二、装置的整体结构装置的正面面板布置图。
装置的背面面板布置图。
具体硬件模块图见图各插件原理说明组成装置的插件有:电源插件(DC)、交流插件(AC)、低通滤波器(LPF),CPU插件(CPU)、通信插件(COM)、24V 光耦插件(OPT)、跳闸出口插件(OUT)、操作回路插件(SWI)、电压切换插件(YQ)、显示面板(LCD)。
输入电流电压先经隔离互感器传变至二侧,成为小信号电压,然后一组进入VFC插件,将电压信号经压频变换器转换为频率信号,供CPU1,CPU2作保护测量另一组信号进入MONI(CPU3)插件,由内部数模转换后作装置总起动元件。
1、直流电源模件(DC)作用是将220V(或110V)直流电压变换成能满足各元件要求的弱电电源电压,有±12V、两路+24V、+5V电压。
±12V供运算放大器用,一路+24V供信号、出口继电器用,另一路供光耦用,+5V为CPU使用。
2、交流输入模件(AC)作用是将电压或电流变换成满足模/数变换器量程的电压。
(电力系统的过压对数据采集系统有干扰作用,所以这一环节要采取一定的过电压防护措施和干扰抑制措施)交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时15:1共四组,为A,B,C三相母线电压和线路电压。
U A 、U B 、U C 为三相电压输入,额定电压为 100 /√3 V;U X 为重合闸中检无压、检同期元件用的电压输入,额定电压为 100V 或 100 / √3V,当输入电压小于30V 时,检无压条件满足,当输入电压大于40V时,检同期中有压条件满足;如重合闸不投或不检重合,则该输入电压可以不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讲义1. 引言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来实现对系统的保护。
本讲义将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工作原理。
2.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电流、电压等参数,并与保护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当参数超过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通过可靠的电气连接和灵敏的保护设备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3.1. 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保护设备,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异常情况。
电流继电器通过电流互感器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处理并与保护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3.2. 电压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异常情况。
电压继电器通过电压互感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处理并与保护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频率继电器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频率异常情况。
频率继电器通过频率传感器将频率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处理并与保护设定值进行比较,当频率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3.4. 相位继电器相位继电器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相位异常情况。
相位继电器通过相位传感器将相位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处理并与保护设定值进行比较,当相位超过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3.5. 故障录波器故障录波器用于记录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事件,方便后续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故障录波器通过记录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并存储为波形数据,可以提供给保护工程师进行分析。
4.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继电保护工作原理是继电保护设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工作。
继电保护设备将电力系统中的参数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根据逻辑关系判断是否触发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设备通常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微处理器来实现逻辑运算和保护动作。
华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黄少锋教授)—零序保护(2-3) (3)

故障相别
15/55
几个名称的区分 继电器:单个元件。
如:家庭中的电视机、空调等电源的控制。自 动控制中经常采用的元件。 继电保护装置: 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
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
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泛指继电保护技术以及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 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设
——目的是:不允许长期存在短路的情况
于是出现了:
近后备保护 远后备保护 断路器失灵保护等
36/55
近后备保护: 本地的后备保护由安装于本地的另外一台(套)
保护元件(或装置)来实现。
举例:如K3点故障,保护6(包括断路器) 由 于设计原理缺陷或装置损坏拒动,可由安装在此处 的另一种保护元件动作切除故障。
电力系统短路的识别与故障区域(元件)的判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系统
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措施之一。 虽然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几率较低,但继电保护必
须时时刻刻护卫着电力系统,在没有继电保护情况下,
电力系统不能直接投入使用。
类似于军队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继电保护通过断路器实现故障点最小范围的隔离 (切除),包括实现停电范围最小,并可以完成自动
除,减少用电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
的稳定性。
必须快速切除的故障情况:
1)发电厂或变电站母线故障;
2)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内部故障;
3)电网并列运行的重要联络线发生的故障等。 快速切除故障,有利于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
定性。
40/55
2、速动性 故障切除时间
= 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 断路器动作时间
断路器
电流互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3、灵敏性。继电保护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对设计规定 要求动作的故障及异常状态能够可靠地动作的能力。 故障时通人装置的故障量和给定的装置起动值之比, 称为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它要求不但在最大运行方 式下三相短路时能可靠动作,而且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和经过较大的过渡电阻的两相短路时也能可靠动作。
1、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 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间相位角改变等特征。利用这些 基本参数在故障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 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
例如:反应电流增大构成的过电流保护;反应电压降低 构成的低电压保护;反应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变化构成的 距离保护;同时反应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气量的快速保护, 如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等;反应不对称或异常运行时出 现的判据,如负序或零序分量的保护启动元件;反应非 电气量的保护,如瓦电斯力关保键系护统继和电保压护讲力义 及温度保护等。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K3点故障,6QF断路器因故拒绝动作时,则应由保 护装置5动作,作用于5QF开关跳闸,将故障线路L4 连同L3一起切除。这种情况仍然可以认为有选择性, 即保护装置5是保护装置6的后备保护。
2、快速性。继电保护快速性是指继电保护应以允许的 可能最快速度动作于断路器跳闸,以断开故障或中 止异常状态发展。继电保护快速动作可以减轻故障 元件的损坏程度,提高线路故障后自动重合闸的成 功率,并特别有利于故障后的电力系统同步运行的 稳定性。快速切除线路与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最重要手段。
现代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能同时满足选择性和快速 性的要求,但有时这两个要求不能同时满足,可保证 选择性,牺牲一点快速性对整个系统有利。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常用继电器的作用
⑴、电流继电器Biblioteka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广泛用作电流保护的起动元件 和测量元件;它反应电流的增加而动作,当通过继 电器的电流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继电器动作。其动 合触点闭合(旧称常开接点)、动断触点(常闭接 点)断开。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叫继电器的动 作电流。继电器运作后,减小电流,使电流继电器 恢复到起始位置,即继电器返回。继电器的动合触 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继电器返回时的最大电流 叫继电器的返回电流。继电器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 之比叫返回系数。返回系数一般不小于0.85。
时间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时间元件,用来 建立必要的动作延时。时间继电器除了延时触点外, 有的还有一对瞬时切换触点,或一对滑动延时触点。 时间继电器断电时,继电器瞬时返回,触点全部恢 复原始态。
继电保护愈灵敏,愈能可靠地反应于要求动作的故障 或异常状态;但同时,也愈易于在非要求动作的其他 情况下产生误动,因而与选择性有矛盾。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4、可靠性。所谓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就是在它的保护 范围内发生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不应该由于它 本身有缺陷而拒绝动作;而在发生其它任何不应由它 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一般来说工作原理 和结构都简单的保护装置,可靠性都比较高。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在图的过电流保护中,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回路是 测量部分,它监察被保护设备的工作情况,反应相 应的电气量(如电流的大小)只当被保护设备发生 故障(或不正常工作情况)时它才动作。因此,测 量部分可处于动作或不动作的两种状态,并根据这 两种状态确定是否给逻辑部分发出信号。继电器的 接点回路是逻辑部分,它接到测量部分送来的信号 后,即根据信号的组合和顺序,确定起动或不起动 整套保护。起动保护时,即给执行部分发出信号。 执行部分一般是出口中间继电器,它接到逻辑部分 送来的信号后,发出使断路器跳闸或动作于信号的 脉冲,完成整套的保护动作。但在简单的保护回路 中,执行部分和逻辑部分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难以区分 。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三、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有可靠性、选 择性、快速性、灵敏性。这些要求之间,有的相辅 相成,有的是相互制约,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 分别地进行协调。 1、选择性。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 将故障设备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保证无故 障设备继续运行,保护装置这样动作就叫做有选择 性。如图所示:
2、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有三大部分组成:测量部分、逻 辑部分、执行部分 。 一是测量部分,其作用是测量被保护对象的工 作状态的一个或几个电气量;二是逻辑部分,其作 用是根据测量元件输出量的大小、性质、组合方式 或出现次序,判断被保护对象的工作状态,以决定 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动作;三是执行部分,其作用是 根据逻辑部分所在出的判断,执行保护装置任务 (给出信号、跳闸或不动作)。 以过流保护的原理图为例说明如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讲义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 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 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 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 (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改变电流继电器线圈的连接和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 可调节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电力关键系统继电保护讲义
⑵、电压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是反应电压变化而动作。电压继电器
可分为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过电压继电 器是反应电压上升而动作的,其动作与返回的概念 与电流继电器相同。低电压继电器是反应电压下降 而动作的,其动作与返回的概念正好与过电压继电 器相反。电压继电器的调整方法与电流继电器相同。 ⑶、时间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