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药品临床护理观察要点与注意事项共37页
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3.必要时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4.严格按医嘱给药,教会病人口服地高辛时应自测脉搏,当脉搏 小于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时应暂停服药并告诉医师,用毛花甙 丙(西地兰)时务必稀释后缓慢静注,并同时检测心率、心律 及心电图变化。 5.遵医嘱用量,大剂量有催吐、中枢兴奋作用。 (三)洋地黄中毒的反应与处理: 1.反应:常见的最主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和胃肠道反应。
用药后观察制度
一、护士应熟知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二、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 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 工作。 三、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应建立巡视登记卡,密切 观察用药效果。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四、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 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 处理。 五、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 指导正确用药和注意事项。 六、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α、β受体激动药
(一)常用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等。 (二)用药注意事项: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可致心 律失常、心动过速、肾功能下降,静滴外漏也可 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而发生缺血性组织坏死。
七、氯化钾
其针剂为10ml/支10%的溶液,主要用于低血钾 症和调节电解质平衡。常用静滴,一般用5%GS 稀释为0.2~0.4%,速度宜慢!! 钾离子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内渗透压和酸 碱平衡、肌肉收缩、心肌收缩所必需。因此血钾 浓度必须维持在正常的水平范围内。 10%氯化钾未经稀释绝对不能静脉注射!!!
特殊用药的观察和

甘露醇
用药观察及外渗的处理 用药过程中应经常巡视,发现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并用25%的硫酸镁纱布湿 敷,直到纱布干为止,间隔5-6小时在敷。
B-七叶皂苷钠
化疗药物
局部毒副反应:静脉炎;药物外渗组织坏死 胃肠道毒性反应: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 骨髓抑制 心脏毒性 肝脏毒性 肺毒性 泌尿系统毒性:肾脏毒性、出血性膀胱炎 神经系统毒性:末梢神经炎、脑功能障碍 皮肤毒性反应:皮炎、色素沉着、脱发 其他:致畸、致癌
化疗药物外渗
烧灼样疼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皮下 组织受累,活动受限; 坏死型:沿给药静脉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 瘀斑,随后溃疡形成,由中心向外逐渐蔓延,皮 下组织坏死,边缘周围有表皮增生且不整齐;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渐形成机化。
静脉炎预防与护理
1 化疗护士的选择:穿刺经验丰富,相对固定(熟悉患 者的血管走行及特点),定期换班,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 2 合理使用静脉血管: 3 加强穿刺前后的常规护理 :遵循无菌原则和一次穿刺 成功率;24 h内不要在穿刺过的静脉下方穿刺;注意保 护针眼处,以减少污染。同时按I级护理要求巡视(观察 静脉回血、有无红、肿、胀、痛,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及不 适),并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 。 4 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化疗前后,注射或输注 生理盐水5O~100 ml冲管,尽量使用化疗专用输液器, 可以防止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减少微粒对血管壁的刺激
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静脉外, 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 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 组织坏死,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严重 者甚至经久不愈、疤痕挛缩影响肢体功能。 据国外文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 损伤的发生率 为0.1%~6.0%,儿童可达 11.0%。
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三)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1.低血糖反应: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与剂量过大或(和)饮食 失调有关,表现有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应 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脉注射 50%Gs20~30ml。 2.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骚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 疹,须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对症治疗。 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使用该部位后可缓慢 自然恢复。 4.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尿糖、血糖变化。
临床常见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常见特殊药品有:
硝酸甘油、硝普钠、麻黄碱、氨茶 碱、洋地黄类药物、胰岛素、肾上 腺素、普萘洛尔、利多卡因、氯化 钾、地西泮、化疗药品、抗肿瘤抗 癌药物、青霉素等抗生素、贵重药 品、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以及有特殊要求、特殊用途的药 物。
临床常见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四、洋地黄类药物
(一)药理作用:正心肌力药物(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常用药物
有:
地高辛:口服给药,0.25mg/次,1次/日。制剂:0.25mg/片。 毛花甙丙(西地兰):静脉注射用,注射后10min起效,每次0.2~
0.4mg,稀释后静注24h总量0.8~1.2mg。制剂:0.4mg/2ml。
(二)用药注意事项: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一、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二、用药要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准确掌握 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参 与确认。 三、口服药按时发放给患者,看服到口。 四、注射药物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药瓶上注明患者 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 外一名护士核对并签名后方可应用于患者。
(二)给药注意事项:
1.核对用量,加药时注意用量。一般临床开药是250ml液体中加 入kcl 7ml或者500ml中加入15ml,我们所用的是一支10Ml的, 加药时切忌一支抽吸到底,全部加入。 2.输液时调节好滴速并叮嘱患者不要随意开大螺旋夹。 3.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表现、询问患者感觉。
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PPT

3.随时监测血压。 4.一旦血药浓度超过10ug/100ml应立即停药。
主要的副作用:低血压和硫氰酸盐中毒。给药速度过快、浓
度过大可出现降血压过度而致呕吐、出汗、头痛、心悸。
三、氨茶碱
(一)作用和临床应用:1.扩张支气管:用于各型哮喘,较常用。2.强 心利尿,扩张冠脉,用于急性心功不全、肾性水肿。3.松弛胆道平缓 肌。
选用大血管给药。强调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穿透血 管,注射结束后轻压血管数分钟,以防药液外渗或发生血 肿。
2.注射穿刺后先用生理盐水输注,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注
入药物,药物输完后再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后拔针, 以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二)给药注意事项:
1.核对用量,加药时注意用量。一般临床开药是250ml液体中加 入kcl 7ml或者500ml中加入15ml,我们所用的是一支10Ml的, 加药时切忌一支抽吸到底,全部加入。
2.输液时调节好滴速并叮嘱患者不要随意开大螺旋夹。
3.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表现、询问患者感觉。
八、化疗药物
2.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骚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 疹,须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对症治疗。
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使用该部位后可缓慢 自然恢复。
4.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尿糖、血糖变化。
六、α、β受体激动药
(一)常用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 碱等。
(二)用药注意事项:剂量过大或滴注太快 可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肾功能下降, 静滴外漏也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而发生缺 血性组织坏死。
(三)局部血管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注射给药时药液渗漏,会 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这不仅严重妨碍化疗药物的顺利输入, 也为病人今后的治疗和抢救设置了障碍,故化疗时应注意:
特殊药品的临床护理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

特殊药品的临床护理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在临床护理中,特殊药品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的观察,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介绍特殊药品的临床护理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指导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实践。
一、特殊药品的定义和分类特殊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副作用风险或独特疗效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癌药物、免疫调节剂、抗生素、生物制剂等。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使用方式的不同,特殊药品可被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
二、临床护理观察要点1.用药前观察在给予患者特殊药品之前,护士应该进行用药前观察。
这个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当前的治疗情况,以便确定药物的适用性。
具体观察要点包括:基础疾病、过敏反应史、正在接受的其它药物治疗等。
2.用药过程观察用药过程中,护士需要观察患者对特殊药品的耐受性和药效反应。
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黏膜、精神状态、饮食摄入等。
特别注意异常反应的出现,如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3.用药后观察用药后观察是特殊药品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该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用药后观察中,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等,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4.其他观察要点除了以上三个阶段的观察之外,护士还需注意特殊药品的特殊性。
根据药物的特点,还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观察,如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神经定位等。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把握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用药规范特殊药品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和用药规范。
护士在给予特殊药品之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要求,并确保正确执行。
2.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护士在观察特殊药品治疗效果和患者反应时,要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这有助于医生和其他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为病例分析提供依据。
3.与团队合作特殊药品的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演示文稿

(三)局部血管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注射给药时药液渗漏,会引 起局部组织坏死,这不仅严重妨碍化疗药物的顺利输入,也为 病人今后的治疗和抢救设置了障碍,故化疗时应注意:
第16页,共35页。
1.合理使用静脉血管。选择静脉时应注意:先远端静脉后近端静 脉,逐步向上移行。四肢静脉应有计划地交替使用,避免使用 无弹性的静脉。若药物刺激性强,剂量大时,宜选用大血管给 药。强调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穿透血管,注射结束后轻压 血管数分钟,以防药液外渗或发生血肿。
点滴不可直接推注。
3.随时监测血压。 4.一旦血药浓度超过10ug/100ml应立即停药。
主要的副作用:低血压和硫氰酸盐中毒。给药速度过快、浓度过大
可出现降血压过度而致呕吐、出汗、头痛、心悸。
第7页,共35页。
三、氨茶碱
(一)作用和临床应用:1.扩张支气管:用于各型哮喘,较常用。2.强心利尿,扩张冠脉, 用于急性心功不全、肾性水肿。3.松弛胆道平缓肌。
次,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遵医嘱调整用量。
(二)胰岛素治疗的护理:准确执行医嘱: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 注射时间、部位和方法:
(1)普通胰岛素: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早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 (2)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再抽吸长效的,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
第2页,共35页。
临床常见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药品的不良反应
特殊药品使用相关制度
第3页,共35页。
第4页,共35页。
临床常见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常见特殊药品有:
硝酸甘油、硝普钠、麻黄碱、氨茶碱、
洋地黄类药物、胰岛素、肾上腺素、普 萘洛尔、利多卡因、氯化钾、地西泮、 化疗药品、抗肿瘤抗癌药物、青霉素 等抗生素、贵重药品、毒性药品、麻醉 药品、精神药品以及有特殊要求、特 殊用途的药物。
危重患者用药的监测及护理

药疗监护中的注意事项 常用药物的监护及护理
一、麻醉镇静药 二、血管活性药 三、拟肾上腺素药 四、消化系统用药 五、呼吸系统用药
麻醉镇静药
吗啡
力月西
丙泊酚
吗啡----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平滑肌
镇痛、镇静、镇咳:皮下注射5-10mg明显减轻或消除疼痛,意识和其他 感觉不受影响。
7、在病人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做好记录,并主动询问和检查有关症 状,以便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避免药源性疾病发 生。
药疗监护中的注意事项
8、对不熟悉的药物,在用药前应查阅书籍 及说明书,了解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 护理注意事项。
9、患者出院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带 药物的有关知识,特别是一些常见不良反 应和注意事项,以保证出院后继续用药的 安全有效。
[不良反应]
本药不良反应少,偶有过敏反应, 重复大量使用,可出现药物蓄积。 骨骼肌肉:肌肉松弛、肌无力时间延长、
多发性神经症和四肢轻瘫 皮肤:荨麻疹 其他:过敏
一、麻醉镇静药 二、血管活性药 三、拟肾上腺素药 四、消化系统用药 五、泌尿系统用药
血管活性药物
多巴胺
多巴 酚丁胺
硝酸甘油
硝普纳
多巴胺
滴注速度宜从慢速开始逐渐增加,最大滴速为 20ug/kg/min.滴速过快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及药量 大引起的心动过速、头痛等不良反应。
静滴时应控制每分钟滴速,滴注的速度和时间需根 据血压、心率、尿周血管灌流情况、异位搏动出现 与否等而定,可能时应做心排血量测定。
[注意事项]
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
药理作用
<10ug/kg.min 激动ß1、多巴胺受体,增 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扩张内脏(肾、 肠系膜、冠状动脉)血管。
特殊用药作用及观察PPT课件

第13页/共37页
顺铂
护理观察: 1、不良反应
肾毒性:损害肾近曲小管,出现透明管型,血 中尿酸增多 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 神经毒性:头晕、耳鸣、耳聋 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 2、注意事项 治疗中注意复查血清尿素氮、肌酐 大剂量给药时,应密切观察有无液体超负荷的病症,并及时处理。 粉剂:在生理盐水中溶解较慢,可加温至30℃左右振荡助溶。 应避光、室温下保存。
第17页/共37页
多西他赛
护理观察: 1、过敏反应:常发生在滴注的第1个小时内,尤其是用药的前15分钟。 2、常见症状:气急、潮红、胸痛及心动过速、全身皮疹;还可导致心律过缓及ECG异常、低血压、周围神经
病变、关节痛、肌肉痛。 3、注意事项:滴注前45分钟静推地塞米松、滴注前30分钟予保护胃粘膜,有效的减轻不良反应。第1天 白细
第19页/共37页
培美曲塞
护理观察: 1、骨髓抑制:包括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减少,贫血,尤其是叶酸和维生素的缺乏。 2、注意事项:后面与顺铂等其他化疗药连用必须在本品结束30min以后再滴注化疗药。 3、0.9%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不能溶于含有钙的稀释剂
第20页/共37页
化疗药
• 药物化疗操作要求 1、严格核对化疗方案,按剂量配制,正确给药,按药物性质选择避光,并做好防护 2、禁止使用头皮针直接穿刺给药。经留置针给药,当日化疗结束后拔除留置针。 3、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穿刺部位及血管情况 4、听取主诉,跟踪观察药物反应,并发症
高警示药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