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试题管理人员(1)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管理专业试题

职业健康管理专业试题

职业健康管理专业竞赛人员考试题(一)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40分)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C )。

A 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B 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C 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急性的职业健康检查D 以上均对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D )A 疲劳B 健康C 患病D 有职业禁忌3、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承担用于()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 A )A 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B 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C 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D 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4、( A )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A 用人单位B 卫生行政部门C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D 职业卫生检测机构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C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同时施工6、用人单位应当对( D )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A 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 职业病防护设备C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D 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7、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包括( C )。

A 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B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资料。

C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资料D 以上均对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A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 劳动者B 用人单位C 地方政府D 企业工会9、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应( B )。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管理人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管理人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管理人员)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C )的方针。

A.治疗为主、防治结合B.康复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B)的各种危害。

A.常见病B.职业病C.多发病D.地方病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A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因素B.不良气候C.不良环境4.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B)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A.常见病B.职业病C.多发病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C )档案。

A.生产技术B.产品销售C.职业卫生6.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接受(A)培训。

A.职业卫生B.专业知识C.文化知识7.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等三类人员继续教育的周期为(A )年。

A.一B.二C.三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A)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每年B.每两年C.每三年9.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小时等效A声级≥85分贝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C ),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A.手套B.毛巾C.护听器10.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A )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

A.应急B.简易C.临时11.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B )工作场所,用人单位不得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

职业健康试题管理人员(1)

职业健康试题管理人员(1)

职业健康试题管理人员(1)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A )2.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和孕妇、哺乳期女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A )3.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 A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A )5.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称为噪声聋。

(A34 )6. 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119 )7.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B102 )8.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A )9.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B )10、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协商负担。

(B )11、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 A )12、工厂防尘措施有两套办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办法和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尘措施。

(A55 )13、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A )14、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是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少于18%的场所可以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 A )15、紫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因此,生产操作中应带绿色防护镜,严禁裸眼直视光源(B63 )16、产生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A )17、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笨、汽油、甲醇、甲醛等(B24 )18、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一次,每次不得少于8课时(A )19、二氧化硫气体人强烈的刺激眼睛,吸入二氧化硫可引起肺水肿。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考试试卷与答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考试试卷与答案

第1题: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您的答案: A.使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持续改进其绩效 B.所有风险彻底消灭 C.安全方针和目标 D.A+B+C 我的答案:A第2题: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该表明其对职业健康安全()持续改进的承诺。

您的答案: A.管理体系 B.运行 C.绩效 D.B+C 我的答案:C第3题:“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引进建设项目,其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您的答案: A.对 B.错我的答案:B第4题: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层—管理手删,B层—法律法规,C层—作业文件。

您的答案: A.对 B.错我的答案:B第5题: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是()您的答案: A.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B.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C.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D.A+B+C 我的答案:D第6题: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是()您的答案: A.每个员工 B.管理者代表 C.企业法定代表人 D.工会我的答案:C第7题: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内容有()您的答案: A.应急计划 B.a+c C.应急设备 D.内部审核我的答案:B第8题: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您的答案: A.计划 B.开工 C.设计 D.B+C 我的答案:C第9题: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只要施工资质和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您的答案: A.对 B.错我的答案:B第10题:对在我方施工现场的工程/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应由他们自己管理,我主无权干涉。

您的答案: A.对 B.错我的答案:B第11题: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组织应遵守的两个承诺是: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的承诺您的答案: A.持续改进 B.形成文件 C.提高绩效 D.加强管理我的答案:A第12题:以下属于二阶文件的是( )您的答案: A.质理手册 B.作业指导书 C.表单 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B第13题:危险源辨识方法有()您的答案: A.安全检查表和故障树分析 B.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和事故树分析 C.人体生物节律 D.A+B 我的答案:D第14题: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目的是()您的答案: A.辩识和评价组织的危险源 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C.实施纠正措施 D.满足相关方的要求我的答案:B第15题:员工应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一些变化。

职业卫生试题题库(管理人员)

职业卫生试题题库(管理人员)

2022年度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姓名:日期: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C )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安全 C预防2.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3.《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 )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4.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5.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 B)种。

A 100B 132C 115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7.(B)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8.用人单位的( A)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 C 投资人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C )标准。

A劳动保护 B安全生产 C职业卫生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

A职业卫生 B分开 C劳动保护1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报批 B同时规划 C同时设计12.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C)。

A 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B 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C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3.用人单位应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A )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健康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病是指由于职业活动中接触()而引起的疾病。

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D. 心理因素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预防措施?A. 改善工作环境B.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C. 增加工作强度D. 教育和培训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应当对哪些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A. 所有员工B.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C. 管理人员D. 后勤人员答案:B4. 职业病的诊断需要由()进行。

A. 企业内部医生B. 职业病诊断机构C. 任何医院D.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病因明确B. 可预防C. 发病率低D. 群体性答案:C二、判断题1. 所有职业病都可以完全治愈。

()答案:错误。

职业病的治愈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疾病类型、发现时间、治疗方法等。

2. 职业健康检查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福利,不是必须的。

()答案:错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健康检查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

3. 职业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答案:正确。

预防职业病可以减少员工的疾病风险,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4. 职业病只与工业生产有关,与服务业无关。

()答案:错误。

职业病可以发生在任何行业,只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5. 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答案:错误。

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关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三、简答题1. 简述职业病的分类。

答案:职业病通常分为十类,包括尘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心血管疾病、职业性肿瘤、职业性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其他职业病。

2. 简述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评估职业病风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其意义在于保护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B. 2002年5月1日(正确答案)C. 2002年1月1日D. 2002年7月1日2、()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 职业病病人(正确答案)D. 工伤职工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 下风B. 上风(正确答案)C. 顺风D. 原地4、噪声聋是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A. 75dB(A)B. 85dB(A)(正确答案)C. 88dB(A)D. 90 dB(A)5、当发现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佩戴合适的()A.防毒面具(正确答案)B. 眼镜C. 手套D. 口罩6、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

A. 职业病(正确答案)B. 伤亡事故C. 不理健康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于无害作业()的原则。

A. 不分开B. 分开(正确答案)C. 适当分开8、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管理。

A. 规划B. 计划C. 特殊(正确答案)9、任何单位和个人()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 不得(正确答案)B. 可以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10、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定。

A. 必要时B. 定期(正确答案)C. 不定期D. 间断11、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档案。

A. 健康监护(正确答案)B. 工伤保险C. 培训教育1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的作业。

A. 重体力劳动B. 其所禁忌(正确答案)C. 危险13、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当().A. 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 解除劳动合同C.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正确答案)14、粉尘作业是必须佩带()。

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池州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考试试题单位名称:准考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C)为主,防治结合。

A健康B安全C预防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 B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A、2005年10月27日B、2016年7月2日C、2015年1月1日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A )负责。

A、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 B 、卫生部 C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90号令《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于( C )正式实施。

A、2014年05月01日B、2012年6月1日C、2017年5月1日5、。

国家规定每年( A )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B、5C、66、某铸造砂加工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包装岗检测结果显示游离SiO2含量为48%,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的类型判定为( C )A、电焊烟尘B、谷物粉尘C、矽尘7、某氧化钙生产企业因扩大产量须进行改建,增加了2座立窑,同时新增了操作工人。

该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8号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向申报机关( B )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A、申报原有B、申报变更C、不用申报8、《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规范了10大类共计( B )种职业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A )2.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和孕妇、哺乳期女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A )3.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A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A )5.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职业病称为噪声聋。

(A34 )6. 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119 )7.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B102 )8.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A )9.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B )10、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协商负担。

(B )11、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危害因素的,应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 )12、工厂防尘措施有两套办法,即以湿式作业为主的防尘措施办法和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的密闭、通风、除尘措施。

(A55 )13、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A )14、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是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少于18%的场所可以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A )15、紫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因此,生产操作中应带绿色防护镜,严禁裸眼直视光源(B63 )16、产生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A )17、常见的有机溶剂有:笨、汽油、甲醇、甲醛等(B24 )18、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一次,每次不得少于8课时(A )19、二氧化硫气体人强烈的刺激眼睛,吸入二氧化硫可引起肺水肿。

(A22 )20、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A )21、在生产环境中,加热的金属、熔融玻璃、强发光体等成为红外线辐射源,红外线引起电光性眼疾。

(B 39 )22、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B1 )23、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保护,未成年是指不满16周岁的劳动者。

(B )24、从事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

(A )25、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作业场所和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A105 )26.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2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工会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B)28.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

(B)D172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有毒、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B?)D2030.有人单位应尽量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资金,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不需承担责任。

(B)3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者应向用人单位购买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32.生产经营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D253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和产品包装上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A)D29、3033. 有机溶剂是指能够溶解油脂、树脂、蜡、橡胶和染料等有机化合物的液体,其本身为无机化合物。

(B)34.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造成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A)35.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变更,从事了原劳动合同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拒绝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B)36.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劳动者个人应主动支付。

(B)37.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有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B)38.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职业病、鉴定机构应当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A)D1939. 生产经营单位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因还未确诊应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协商承担。

(B)D564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A)D714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可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以下罚款。

(B)D7242.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D864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吊销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的营业执照。

(B)45. 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A)46.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职业病患者诊断结果,做好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A)47.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通常分为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举报监督检查三种类型。

(B)48. 职业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是须向公安部门申请才能实施的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自身没有强制执行权,这个权利只能通过公安机关才能依法实施。

(A)49.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费用不属于安全费用,所以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该严格按照【2012】6号的相关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卫生费用。

50. 各种型号的虑毒罐对有毒物质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有人单位应当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B60)51. 隔离式呼吸器,把吸入的环境空气,通过净化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等作用,除去其中有毒物质后作为气源供使用者呼吸用。

(B)52.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信息化、净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B)53. 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

易溶于水、氨水、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2%—74%,不容易被活性炭吸附。

(A)53.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革、水、密、风、管、教、护、查(A)54.容易引起有机溶剂中毒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有苯、甲苯、汽油、四氯化碳、正已烷、甲醛等(B)55.劳动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B?)5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就是职业卫生档案。

(B)57.职业健康检查必须到县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

(B116)58.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59.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B)60.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A)61.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劳动环境危害因素。

(B)(职业性危害因素)62.汽油中毒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慢性中毒时常见神经衰弱症状,有的可有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及贫血症。

(A)63.噪声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对全身其他功能也有不同的伤害。

(A)64.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主要有:密闭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净化、个体防护等。

(A57—59)65.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B)66.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洗涤法、燃烧法、静电法、低空排放法等。

(B58)67.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补贴。

(A)68.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作业。

(B)70.白内障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的。

(B39)7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A)72.控制噪声的主要措施降低声源本身的噪声、吸声、隔振、加强个体防护、远离噪声源。

(B 60)73.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当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一次性补偿。

(B)74.控制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空气污染,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当前主要的健康工程技术措施,组要采取对有害物质产生源进行封闭、阻断、屏蔽和加强个体防护。

(B 55)75.职业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解决(B)76.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由安全监管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预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A ) (D71)7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可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B)(D72 5万以上10万以下)78. 职业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是需向公安部门申请才能实施的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自身没有强制执行权,这一权利只能通过公安机关才能依法实施。

(A)二、单项选择题: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坚持()的方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