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细骨料定义及性能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合集下载

细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细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细骨料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细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分,约占混凝土体积总量的30 %〜40 %,其性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新拌混凝土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如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

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的广泛使用,细骨料与其适应性好坏同样影响到新拌混凝土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已有文献介绍,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中砂子含泥量十分敏感,既能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在砂子含泥量超过3%时还会对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除了砂子含泥量之外,砂子的其他性质也将对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指标。

实验实例选用两组胶凝材料及两种砂子进行试验,其中1号砂是由于不合格而被施工方否定掉的砂子,2号砂是施工最终选用的砂子。

本实验中为了对比细骨料对混凝土所产生的影响,特选用这两种砂子做了一个对比分析。

试验中发现,采用2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没有出现分层、离析,也没有出现泌水现场,黏聚性和保水性较好;而采用1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出现了泌水现象,和易性欠佳。

使用同一种砂子,选取不同组胶凝材料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基本一致,说明该工程现场使用的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和易性无不良影响。

而在胶凝材料相同,砂子不同时,均需增加50 %的减水剂,且W-1尚需多加2kg水才能勉强达到施工要求。

此外,由表2还可以看出,1号砂子比2号砂子拌制的混凝土含气量高,含气量偏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原因分析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如单位用水量、水泥品种、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骨料性质、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搅拌工艺、放置时间等。

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在配合比一定的混凝土设计中,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最大的是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尤其是近年来外加剂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胶凝材料水泥适应性问题层出不穷。

但事实证明,细骨料的性质,以及细骨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有时能直接决定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的好坏。

骨料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骨料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 骨料质量 , 混凝 土性能, 影响
中图 分 类 号 : U5 80 1 T骨料 周 围形成裂缝也 多。骨 混凝土 中的砂 、 石子一般称之为骨料 , 砂为细骨料 , 石子为粗 缩量也不同 。粒径大收缩差值 也大 , 骨料 , 它们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 占混凝土体 积的 3 4以上 , 料粒径减小增 加粘 结面 积 , 和均匀 性提 高; 围气孔及 原始裂 / 拌 周 起着骨架 的作用 , 决定着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骨 料 质 量 对 混 凝 土 性 能 的 影 响
张 文 照
摘 要: 由于骨料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骨料 的品种 、 从 骨料 的形状 、 骨料的粒径 大4 以及 骨料 中的有害成分等方面 、 阐述 了骨料对混凝 土强度 的影响, 并讨论 了骨料对抗渗性的影响, 以期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 安全性。
缝减少 , 水膜减薄受力更合理 , 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有
1 骨料 对混 凝土强 度的 影响 1 1 骨料品 种对 强度 的影响 .
不论结构构件是何种形状 , 其强度都具有 随骨料最大粒径 的
减小而提高 的特性 。以相 同水灰 比为例 , 骨料最 大粒径 为 4 瑚 0n
0nn 时 骨料来源于岩石 , 的性质取决 于岩石的天然性 质。岩石组 时的强度与骨料粒径为 2 l2 的立方体 积强度高 。水灰 比越 它 小骨料粒径对立方体 强度影 响越 明显 , 用碎石 时 , 料粒径对 选 骨 成和结构不 同, 强度 也不 相 同, 于骨 料 的岩 石一 般有 : 英 其 用 石 石、 花岗石、 大理石 、 石灰石 、 石等。它 们的天然性 质各不相 同 , 混凝土强度不如卵石 明 显。因碎石在破 碎时其 内部不 可避免 地 砂 产生许多裂缝 。混凝土拌 和时 的水泥 浆体难 以渗进 裂缝 中去 粘 决 定了骨料 的性质也不相同 , 拌和 的混凝土强度也有所差异 。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特性。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1. 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种类、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而细骨料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同时,采用合适的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倾向,提高混凝土的抗磨损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2. 工作性能:骨料的形状、表面状况和粒度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泵送性等工作性能。

粗砂状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圆形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此外,骨料的表面状况会影响骨料与水泥浆液的黏附力,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合理选择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热稳定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另外,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4. 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骨料和水泥胶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骨料颗粒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缓水泥胶浆中的溶解离子的渗透,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骨料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少骨料与水泥胶浆的黏着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影响:合理的骨料粒度分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细骨料的使用可以填充水泥胶浆中的微观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通过合理控制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获得更好的混凝土性能。

总之,骨料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粒径和形状,并控制好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以及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等关键性能。

细骨料细度模数

细骨料细度模数

细骨料细度模数
【实用版】
目录
1.细骨料的定义和重要性
2.细度模数的概念和作用
3.细骨料细度模数的要求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结论
正文
一、细骨料的定义和重要性
细骨料,又称为细碎石,是指粒径在 2.5mm 至 40mm 之间的碎石。

在混凝土中,细骨料作为胶凝材料的填充物,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因此,细骨料在混凝土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细度模数的概念和作用
细度模数(Fineness Modulus)是衡量细骨料粗细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 FM 表示。

细度模数是根据细骨料的粒径分布和重量分布来计算的。

细度模数的值越大,表示细骨料越粗;反之,值越小,表示细骨料越细。

在混凝土工程中,细度模数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合适的细度模数能够使骨料、细骨料和胶凝材料形成最佳的级配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三、细骨料细度模数的要求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客运专线等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中,细骨料细度模数的要求通常为
2.6-
3.0。

在这个范围内,细骨料能够形成与胶凝材料和粗骨料最佳的级配比例,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研究发现,当细度模数在 2.6-3.0 时,混凝土的密实性、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能达到最佳值。

具体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提高10%-20%,抗折强度可以提高 20%-30%。

四、结论
综上所述,细骨料细度模数对于混凝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合适的细度模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骨料的质量又受生产条件、破碎工艺的等影响,颗粒形态不可能达到规格一致,骨料颗粒按形貌特征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近圆形、亚圆形、全圆形五种粒形。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骨料的颗粒形状为近球形或正多面体时较为理想。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不仅仅是起到骨架作用,而且其本身的材质、强度、吸水率、以及不同的形成条件(表面特征)和不同的生产工艺(空隙率、颗粒形状等)都对混凝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骨料的数量效应非常显著,即骨浆比和砂率的大小对于混凝土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均比较大,水胶比、骨浆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顺序相同,但影响程度不一样;骨浆比不仅影响孔结构,而且也影响孔溶液的化学成分,因而其对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比砂率大。

水胶比为0.28时,碎卵石、火山岩、石灰岩等粗骨料的矿物成份、粒形、表面性状以及坚硬程度不同都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

但是,目前不同种粗骨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抗弯强度的影响尚缺乏精确的评估标准,这可能是由于现在的混凝土的水胶比低,水泥砂浆和过渡区的强度不断提高,导致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变大。

岩石的种类不同,它的组成成分一般不同,组成成分又决定了岩石的性质,那么,当其作为混凝土骨料时,就会对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粗骨料为石英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要比大理岩混凝土高10%~20%。

然而,对于较低强度的混凝土,骨料种类的不同给混凝土强度带来的差异将明显减小。

不仅如此,粗骨料种类会对混凝土断裂能产生重要影响,高强度低脆性的骨料可以用来配制低脆性高强度混凝土。

机制骨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针片状颗粒,针片状颗粒含量也会因生产工艺、原材料来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含量一般可达10%以上。

粗骨料中针片状碎石增加了新拌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针片状碎石的坚韧性比普通粒形的坚韧性差,从而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性能。

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因为针片状颗粒比表面积大,需要更多水泥浆体包裹其表面,并且针片状颗粒含量高的粗骨料空隙率大,需要更多的水泥浆体进行填充。

细骨料中有机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细骨料中有机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维普资讯
20 年第6 第2卷27 08 期( 6 8 期)
[ 文章编号 ]10 02 (080 —05 0 02—6420 )6 0 5— 2
东北水利水电
细骨料中有机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王科峰 , 伟 , 隋 叶远 胜
( 中水东 北勘 测设计 研究 有 限责任 公 司科学 研究 院 , 林 长春 10 6 ) 吉 3 0 1
{ . ; , 褥 霹 雾 雾 ; ≥ 譬 , 乏 爱 ≥ 茸
的 1 倍推算 ; 、 5 微 弱风化岩体弹 ( 性模量 一般按相应的风 变)
化 系数计算 ; 岩体 各项指标按变形桐等原理确定 , : 砂岩指
续 施工地 质T作开展 , 对影响建坝 一些关键 问题 , 均作 了较
[ 要] 摘 本文就细骨料中有机质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分析, 论证了有机质超标的
细骨料在水工混凝土 中应 用的可行性。
[ 关键词 ] 细骨料; 有机质; 混凝土; 性能
[ 中图分类号 ] w 1 T
[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 的提 出
《 水工 混凝 土试验规程} S32 20 ) (L5- 06规定细 骨料中有
. 雾 舞 薹 ; , . 雾 祭 舞
超标 , 说明细骨料 已被严重污染 ; 水洗风 干砂砂浆强度低 于
3 %Na OH溶液淘洗砂砂浆强度的 9%。 5
在进行砂 浆强度试验和混凝土性能对比试验时 , 以水洗
后 含泥量 合格 的风干砂 的颗粒级 配为 标准 , 用 3 对 %Na OH
知 。因此 , 有必要对 有机质含量超标 的细骨料进行混凝土抗 压及抗渗 、 冻耐久性综合对 比试 验 , 据试验结果 来正确 抗 根 评定有机 质超标细骨料 的可用性 。 本次6 究是在 混凝土原材料 品种和配 合比参数均 一致 升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浅谈在混凝土浇筑中粗细骨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摘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中,水泥和水是相对固定的条件,而粗骨料(卵石、碎石)、细骨料(砂)却总会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之下而不同。

在建筑施工技术上,探讨粗骨料与细骨料活性的质量对钢筋的质量、硬度、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的关系,使我们可以在节能、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增强钢筋的品质和整个施工的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物质,以砂、石作集料,与普通水泥(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比例配制后,经拌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应用于土木建筑。

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料的特性以及相对含量所决定,同时与设计及施工的主要工艺手段(配制、拌和、捣实成型、养护等)有关系。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总体品质,而其原材料的优劣和选用是否恰当又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的品质。

所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品质的一项关键性要素必须从其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入手,原材料使用不正确将使得混凝土施工出现品质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整体施工构件的品质。

关于这个问题现就对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使用、粗骨料、细骨料的作用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和研究。

一、粗骨料(碎石、卵石)对混凝土的影响1.1骨料的分类普通混凝土,一般将粗骨料分成卵石与碎石二大类。

石子,是指由自然石块通过自然界的风化、雨水搬运,或分选、堆砌而产生的粒径超过4.75mm的细微粒。

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河卵石、海卵石、火山石子等多种。

以河卵石使用的较多。

碎石主要是通过将自然石块进行粉碎、筛选而制备的,也可将自然石子轧碎筛选而制备。

碎石、卵石的质量根据其大小尺寸分成单颗粒级和连续颗粒级,亦可按照要求选择将不同单级粒径的碎石、卵石等混合制成不同颗粒级别的石子。

混凝土细骨料规格

混凝土细骨料规格

混凝土细骨料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中的细骨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规格也对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细骨料的定义、性能要求、规格标准、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混凝土细骨料的选用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细骨料的定义细骨料是指粒径在0.15mm~4.75mm之间的碎石、沙子或其他粒状材料,它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细骨料的性质和数量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变形性能、工作性能等方面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细骨料的性能要求1.物理性能细骨料的物理性能是其质量的基础,包括粒度、密度、吸水率等指标。

(1)粒度:细骨料的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按照粗细骨料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级,如Ⅰ、Ⅱ、Ⅲ级等。

(2)密度:细骨料的密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一般要求其干密度大于2.6g/cm³。

(3)吸水率:细骨料的吸水率应小于2%。

2.机械性能细骨料的机械性能是其在混凝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包括强度、磨耗、抗冻融性等指标。

(1)强度:细骨料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要求其抗压强度大于25MPa。

(2)磨耗:细骨料的磨耗指标是其在混凝土中的耐久性能,一般要求其磨耗损失率小于1%。

(3)抗冻融性:细骨料的抗冻融性是指其在低温环境下的耐久性能,一般要求其经过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率小于5%。

3.化学性能细骨料的化学性能是其在混凝土中对其它材料的影响的重要指标,包括碱-集料反应、含氧化铁量等指标。

(1)碱-集料反应:细骨料的碱-集料反应是指其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导致混凝土裂缝、鼓包等现象的问题。

一般要求细骨料的碱-集料反应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含氧化铁量:细骨料的含氧化铁量是指其中氧化铁含量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含量会影响混凝土的色泽和耐久性能。

四、细骨料的规格标准细骨料的规格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能、粒径分布、强度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常用的规格标准为《JGJ52-2006混凝土用粗、细集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用细骨料定义及性能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一、部分细骨料定义
1.机制砂定义
将岩石、尾矿、建筑垃圾等通过破碎、筛分形成的细骨料称为机制砂,俗称机制砂。

发展机制砂产业,可以利用一些废弃采石场,有效解决我国庞大的尾矿资源再利用问题,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并可以为建筑业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天然砂匮乏的问题。

2.尾矿砂定义
尾矿砂是铁、铜等矿山开采后的废弃物,经破碎、筛分而制成的机制砂。

试验研究证明,尾矿砂MB值不大于1.4,石粉含量不大于7%,混凝土收缩并无明显增大。

尾矿砂的保水性不如天然砂,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免泌水。

3.钢渣砂
钢渣砂是炼钢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经陈化、热闷、风淬、水淬等工艺稳定化处理后,再经磁选除铁处理,具有砂级配的细骨料。

因为经过热闷处理,钢渣砂中的游离氧化钙和氧化镁已被有效消解,从而消除了钢渣砂的不稳定因素。

钢渣砂中存在耐磨矿物如蔷薇辉石和橄榄石等,使其具有耐磨、硬度高等特点。

根据我国目前的行业标准,钢渣砂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级。

钢渣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规定为25%%大部分钢渣砂都能满足此要求。

钢渣砂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2,空隙率平均47%表面粗糙多棱角,可采用浸水膨胀率对钢渣砂的体积稳定性进行检查。

浸水膨胀率不大于2.0%合格。

钢渣砂无须测定泥土、石粉和泥块含量。

二、砂子性能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1.砂子过细、过粗会带来什么影响?
细度模数1.6~2.2的砂为细砂,1.5~0.7的为特细砂。

砂子太细,混凝土需水量上升,当混凝土用砂从中砂变为细砂时,若保持相同流动性,则单方用水量需上调5kg。

同时,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和保塑性都很差,混凝土强度会下降,梁板结构易开裂。

细度模数3.1~3.7的砂为粗砂。

采用粗砂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差,不黏稠,极易泌水。

此时应掺入一些细砂,将细度模数降到2.7左右。

例如:粗砂细度模数为3.3,细砂细度模数为1.5,此时,可用70%
粗砂加30%细砂调成细度模数为2.76的中砂。

计算方法为:3.3×0.7+1.5×0.3=2.76。

同时要进行筛分检验,有时虽然细度模数适宜,但砂的级配不好,两头大,中间小,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样不好。

2.砂的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什么影响?
砂的细度模数仅是表征砂粗细的宏观指标,而砂的级配则是决定其品质的内在因素,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

例如,同样是细度模数为2.6的砂,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流动性大小的顺序是:连续级配砂配制的混凝土>中间级配多、两端级配少的砂配制的混凝土>两端级配多、中间级配少的砂配制的混凝土。

3.砂含泥量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砂含泥量大,混凝土需水量大,保塑性差,收缩加大,混凝土强度下降,结构易开裂,因此要控制砂含泥量不大于3%,(C30~C50),高强混凝土含泥量要求更高。

4.砂中有泥块会对混凝土有何影响?
砂石中的泥块除与含泥带来同样的影响外,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因为泥块会削弱混凝土截面,浇筑地面时泥块上浮,干缩后表面会形成凹坑等缺陷。

5.若只有细砂怎么办?
若砂源有问题只有细砂,可用细砂加部分机制砂配制泵送混凝土。

例如:可用细度模数小于2.0的细砂掺细度模数3.0~3.2的机制砂,视砂细度以6:4~8:2左右的比例试配(机制砂掺量过高混凝土易泌水),观察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和强度,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

在无机制砂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细砂加200kg/m2豆粒石(粒径5mm)来配制混凝土,根据编者的使用经验,混凝土流动性和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6.沙漠砂可以用吗?
当前砂源十分紧缺,而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沙漠,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沙漠砂是一种特细砂,根据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陈云龙等的试验研究证明,用沙漠砂(细度模数0.194,SiO,含量82.66%,取代30%砂(细度模数2.95),可用来配制高强混凝土。

7.为什么每班都要测定砂石含水率?
砂石在预拌混凝土中有800~1100kg/m2的用量,其每1Ы水率就会带来混凝土中用水量8~11kg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