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 梅兰芳|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 梅兰芳|语文S版 (1)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4《梅兰芳》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相关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课文围绕梅兰芳写了哪几件事,从中体会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大家请看大屏幕——1.出示课件2:PPT展示梅兰芳的几张剧照和生活照。
师:图上的人就是梅兰芳先生,你对梅兰芳有什么了解?(教师相机介绍梅兰芳:梅兰芳是男的,但扮演的是女的角色。
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课文——梅兰芳(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课件3:出示自主学习要求1、根据学案自学导航(一)的要求,自学生字词。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围绕梅兰芳讲了哪几件事?完成学案自学导航(二)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三、教师讲导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一)教师讲导一:课件4出示生字词:爆发沦陷丑恶拒绝邀请普通骚扰粉饰蓄须幽默堤坝老奸巨猾一劳永逸威胁痴心妄想1.检查读音:指名读、集体读、分男女读(提示:带拼音直接读,不用拼读,指名读时,发现有错时,再拼一下读错的字)2.指导难写难记的字:幽(笔顺)、妄3.通过预习,你们理解哪些词语的意思?谁来说一说(看课件上的词语,请1-2个同学说一说)过渡:通过检查,发现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得不错,大家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二)教师讲导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师: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生:课文主要讲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来粉饰太平,梅兰芳得悉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
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志,始终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梅兰芳_语文S版

教学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4.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要求重点难点1.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 梅兰芳|语文S版 (1)

24、梅兰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新授法学法:自学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定标(约2分钟)1、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
引出课题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2、认定目标(口述)二、自主学习(约8分钟)1、自学前的指导(约1分钟)出示自主学习单,引导学生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提纲、自学方法以及自学要求。
其中,优等生、中等生完成自学提纲1-3,后进生完成自学提纲1-2。
2、学生自主学习(7分钟)(1)学生按照自学提纲的要求认真的自主学习。
(2)学习中把不会的地方用红笔打上问号,重点的地方画上横线。
(3)教师巡回指导。
三、合作展示(约6分钟)1、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质疑,个性问题随机指导,共性问题做好记录。
(约2分钟)2、展示自学效果: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各组展示学习效果。
四、探究升华(约6分钟)1、引导学生认真关注各组展示结果(约2分钟)2、引导质疑,争论,辩解,分析(1)、学生质疑(2)、教师质疑,抛出预设问题A、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B、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C、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答疑点拨A、拒绝播音拒绝登台香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B、前两件事写得十分简洁,比较详细地写了后面三件事学习了“拒绝播音”、“拒绝登台演出”前两件事的基础上,老师各同学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4——13自然段,学习梅兰芳如何“滞留香港避演”、“蓄须明志拒演”、“自伤身体”,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梅兰芳|语文S版,(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4,梅兰芳|语文S版,(1)》摘要:、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朋友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梅兰芳》,、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梅兰芳学艺》二课教案课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通“紧盯”、“视”等动作感受梅兰芳学艺坚持不懈学习梅兰芳勤学苦练精神教学重有感情地朗课教学难通品味关键词句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朋友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梅兰芳》齐课题梅兰芳学艺学是什么?板京剧(红色)也就是说梅兰芳学京剧那么梅兰芳是怎样学习京剧呢?这堂课我们就学习、学习新容前老师想先检下词语宝宝朋友们有没有都认识了请看屏幕先己声朗遍我们起认认真真地遍吗?评价看样子朋友都已掌握得很了二、初感悟、通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梅兰芳候拜师学艺师傅说他?不是唱戏子板贴“不是唱戏子”、梅兰芳成了怎样人?版贴“世界闻名京剧师”“师”就是说梅兰芳京剧表演上非常出色成就突出“闻名”这词语谁?我们起你能给他朋友嘛?出名有名著名不仅我们国人知道梅兰芳唱京剧很厉害就连外国人也对他称赞不已所以我们说梅兰芳是“世界闻名京剧师”3、我们知道梅兰芳候拜师学艺但是师傅说他不是唱戏子没有学习京剧天分但是他成了世界闻名京剧师板箭头、问(黄色)朋友这里你有没有什么要问问评价对啊梅兰芳是怎样成世界闻名京剧师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课、请朋友认认真真地遍课有词儿就可以回答这问题请你把他出(指明3人)评价你们下子就准了可真会啊课然段告诉我们梅兰芳勤学苦练终成了世界闻名京剧师版贴“勤学苦练” 三、学习二然段、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请你出二然段直接描写梅兰芳勤学苦练句子用横线把他画出先请位学朗这然段你画哪句?指明3人朗句子这句子写就是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句子两词语思是相近细心你有没有发现呢?版贴“紧盯”、“视”跟老师遍朋友们起)这两词语表示什么思呢?眼睛始终盯着动也不动眨也不眨这就是紧盯也是视说明看得十分投入十分认真)老师给分钟感受请看屏幕眼睛盯着秒针跟着它起动眼睛眨也不能眨要紧盯着它开始谁能说说你感受?我们才紧盯了次紧盯了分钟眼睛就已很酸了忍不住要闭起了3)梅兰芳紧盯是什么?飞翔鸽子和游动鱼儿可是比秒针更加灵活鸽子飞到东梅兰芳眼睛就盯到东鸽子飞到西梅兰芳眼睛就盯到西鱼儿水里游游梅兰芳眼睛始终跟着鱼儿起动想想梅兰芳练眼神该是多么刻苦啊现你能这句话吗?指名评价听你这么我仿佛看到了梅兰芳想尽各种办法苦练眼神场景)梅兰芳苦练眼神只是练了次?只是分钟?这句话里哪词语告诉了你?“常常”近义词是什么?你想啊夏天骄阳似火晒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梅兰芳干什么?春天阳光洒湖面上波光粼粼十分耀眼梅兰芳做什么?梅兰芳总是想尽切办法常常苦练眼神现请你再这句话把梅兰芳勤奋与坚持出男女分3、梅兰芳苦练眼神终有了结他眼睛发生了怎样变化?指名看屏幕许老师下面又写了句话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上是哪句?指名“渐渐”可以吗?什么?说明梅兰芳眼睛不是下子灵活起而是要长期坚持锻炼才能够慢慢地灵活起这句话哪短语告诉了你梅兰芳练习很长?日复日年复年梅兰芳练就是十年现你能这句话吗?指名人齐评你出了这种渐渐感觉你出了眼睛灵活起这种喜悦、人们都说梅兰芳眼睛会说话了眼睛真会说话吗?但是眼睛可以传递感情唱戏啊是要双灵动双眼用眼睛表达你喜怒哀乐原梅兰芳眼睛没有神儿现他眼睛都会说话了朋友们人们不是是夸梅兰芳眼睛会说话其实也是夸?梅兰芳原不是唱戏子没有学习京剧天分但是他勤学苦练终成了世界闻名京剧朋友谁能给重新讲述这故事许老师问你用原语句回答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子他是怎样想?他又是怎样做?结怎样?我们起 5、这课是要背诵二然段特别长很难背不不要担心看屏幕上老师给你提示你定可以慢慢背出先己试试吧谁有勇气试试?还有谁有勇气试试?男生背女生背四、学习三然段、学习京剧光苦练眼神还远远不都京剧艺术讲究唱念做打除了练习眼神唱腔、走、身段都要不都训练和学习请你认真三然段看看哪词语说明了梅兰芳成世界闻名京剧师不是件容易事情、你能这然段吗?出梅兰芳不容易感受他艰辛齐五、总结、梅兰芳原不是唱戏子但是却成了世界闻名京剧师这都是因他有着勤学苦练精神现黑板上这问可以擦了吗?、他不怕苦不怕累用己汗水换了成功许老师想用句诗赞美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苦寒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想对梅兰芳说? 3、朋友们回答也让许老师想到了爱迪生说句名言天才是分灵感加上分九十九汗水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加倍努力把这句话送给也希望你们今学习发挥勤学苦练精神六、生教学下面我们学习这课两生就是黑板上这两要把学写样要朋友们发挥勤学苦练精神、谁?谁组词?、这怎样记?指名齐3、田格里怎样写?师写、生上描红再田格上写四遍七、板设计梅兰芳学艺京剧勤学苦练不是唱戏子世界闻名京剧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 梅兰芳|语文S版

24 梅兰芳【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初步体会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学生在课前搜集梅兰芳的相关资料、生平事迹。
2.老师准备京剧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梅兰芳戏曲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随便来谈一下。
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现在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
今天老师也把唱这段戏曲的演员也请来了!大家请看!(出示幻灯)你一定会说这个演员很好看,好漂亮的女子!其实呀,这个演员是个男儿身,是个真真正正的男子汉!他的名字叫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大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24课《梅兰芳》。
(板书)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1.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难懂的生字词,做好批注。
2.相互交流,学习生字词。
3.再读全文,要求学生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也可同桌对读,相互检查,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陷,日本人想利用梅兰芳先生的影响来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就“邀请”梅兰芳先生为他们演出,但都被梅兰芳先生想尽一切办法拒绝了。
课文一共叙述了五件事,它们分别是:①上海沦陷,拒绝播音。
②拒绝演出。
③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④香港沦陷,蓄须拒演。
⑤自伤身体,拒绝演出。
(2)这五件事叙述得有祥有略,你们认为其中哪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具体地描述了哪些内容?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3)你认为梅兰芳所有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评价一下他吗?学生交流讨论。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 梅兰芳教案(教学设计)

一起来感受他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气
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节。
明确学习目标。
二、 整体把握,理解文章脉络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 课文写了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哪几件 事?(注意每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并试着
分别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出来。 2. 文中哪件事写得特别详细? (二)汇报交流,理清条理。 讨论归纳出写梅兰芳的五件事,明确每件
2 教师引读第一、二自然段中描写梅兰 芳心 丑恶行径的视频,理解有关词
理的语句。
语,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日本人
(师引)面对日本人一次一次的“邀请”, “邀请”梅兰芳的用心所在,
梅兰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态度十分坚决,因 而且体会到梅兰芳拒绝日本人
为他心里面明白:(生齐读)“他们是想利用自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阅读“学习链接”,初识梅兰芳。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梅兰芳先生有个简
单的介绍,请同学们读一读。(学生自由读书)
课后“学习链接”中的短
短的介绍,让学生初识梅兰芳,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并感知他的不平凡。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认清字形,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
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四、检查初读,读通读顺 (一)学习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展示课
(二)按结构给本课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半包围结构的字:
独体字: (三)着重指导书写。
骚、蓄、幽、逸
识字、写字教学在高年级 语文教学中虽然不是重点,但 多种形式的识记对提升识字效
率,扫清阅读障碍很有必要。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4 梅兰芳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梅兰芳|语文S版 (1)

24 梅兰芳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沦、幌、拒、骚、唾、澎、湃、逸、剃、窘”;会写“爆、沦、丑、拒、邀、普、骚、扰、饰、蓄、幽、堤、坝、猾、逸、胁、妄”;掌握“爆发、沦陷、粉饰、堤坝、痴心妄想、提心吊胆、毫不犹豫、奔腾万里”等词语。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展示课件第三屏)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猜一猜相关人物。
(答案分别是孔子、柳公权、黄帝、梅兰芳)(一)谈话引出,板书课题。
对于孔子、柳公权、黄帝这三位中华历史名人,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有了一些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再来了解梅兰芳——这位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
(板书:24 梅兰芳)(二)阅读“学习链接”,初识梅兰芳。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梅兰芳先生有个简单的介绍,请同学们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书)二、自主质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三、探究交流初读课文,自学字词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检查初读,读通读顺(一)学习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展示课件第四屏)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老师重点指导“幌”、“骚”、“饰”、“湃”、“逸”、“窘”等字的读音,字形)(二)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指导理解“沦陷”、“名旦”、“粉饰”、“唾手可得”、“一劳永逸”等词语)(三)(展示课件第五屏)通顺地读出下列句子。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齐读。
(四)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生点评。
四、拓展运用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读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动人事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梅兰芳|语文S版 (3)

24 《梅兰芳》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1.观看京剧视频《穆桂英挂帅》,揭示课题:梅兰芳。
2.简介梅兰芳,说说他有哪些代表作?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梅兰芳生平一段感人的事迹。
(二)学习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学生字出示自学导航一:●自由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把难读的句子、段落多读两遍。
●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根据学案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2)谁来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意思。
4.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的生字词很多,老师想检查你们是否掌握生字词?谁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集体读)由此可见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国)(三)概括梅兰芳的五件事1.课文围绕“爱国”一共写了梅兰芳五件事,第一件事是在课文哪个自然段?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
2.用“——”画出概括性的语句。
3.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把这件事概括出来吗?4.总结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先找关键句,再找关键词,化繁为简,最后形成小标题。
5.用同样的办法概括剩下的四件事。
出示自学导航二:默读课文,想想还写了梅兰芳哪四件事,划出概括性的语句,圈出关键词作为小提纲。
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合作,读读所划出的句子,交流学案二的内容。
三、教师讲导1.全班交流,概括梅兰芳剩下的四件事(板书:拒绝登台、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拒演)2.这五件事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3.根据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提纲串联法)4.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学习第一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
单元教学目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求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任务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书题启课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十四课梅兰芳。
2、师:请和老师一齐书写课题。
梅是傲雪的梅,兰是君子兰的兰,芳是芬芳的芳。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由此可见梅兰芳这个名字是有一个有深意,有气节的名字。
二、引出话题
1、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记得课文讲述了梅兰芳的什么事情呢?为了写梅兰芳这个人,作者写了哪几件典型的事例呢?(具体记叙了梅兰芳不为日本侵略者效命的几件事,分别是:拒绝播音、拒绝登台、拒绝诱惑、蓄须拒演、注射拒演板书)
2、师:梅兰芳在拒绝谁?为什么拒绝?
生: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出示图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残害了无数的生命,使神州大地生灵涂炭,而日本人邀请梅兰芳恰恰是为了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
3、师:面对日伪三番五次的骚扰和邀请,梅兰芳宁可避居香港,宁可连生命都不要,也绝不妥协,所以丰子恺发出深深的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4、师:拒绝说起来简单,拒绝就意味着失去,在梅兰芳一再拒绝的过程中,他到底失去了什么呢?请孩子们潜心默读,在字里行间去穿行,勾画出相关的的句子在旁边作上批注,用心体会他到底失去了什么?
三、感受失去
1、失去了奢华的生活
2、失去了整洁的外表
3、失去了舞台和艺术
4、失去了健康
师:刚才孩子们在一个个故事中感受到了梅兰芳失去了很多很多,孩子们看看这五个故事的排列,再想想这些失去有什么发现?(失去一次比一次失去的更多)说明作者在安排这些典型事例的时候是层层深入,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2、师:从演出的拒绝到失去健康、甚至差点失去生命,面对每一种失去他都那么坚定,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生齐读,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3、孩子们,梅兰芳失去了很多很多,但他始终没有失去什么?(板书:不失民族气节)
4、齐读:梅兰芳不失民族气节
四、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感悟梅兰芳的态度坚决
师:在梅兰芳拒绝登台演出的几个故事中,那些事写得特别详细呢?(拒绝诱惑,蓄须拒演)这叫有详有略,有主有次。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请孩子们默读第六自然段,看看梅兰芳是如何拒绝诱惑的,作者又是如何写详细的?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顿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你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宁愿中感受到梅兰芳的态度坚决)
他可以选择不过这样的生活吗?
奢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这样的生活他很轻易地就可以过上,,用一个词语来说,那就是:唾手可得(太容易啦,一点都不费力气就可以得到)
如果他选择了奢华的生活,他可能会__________,可能会——也可能会__________。
师:可是他宁愿(生齐读)从这三个宁愿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但是他宁愿(生接读)
师:现在摆在梅兰芳面前的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奢华,一种是困顿。
他的选择是什么,请你用书中的回答。
你来读,相信从你的朗
读中能感受到梅兰芳的决心。
还有一句话也能体现梅兰芳拒绝演出的坚决态度。
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
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齐读
师:梅兰芳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心中一直铭记一个信念,那就是:出示: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名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2、感悟梅兰芳内心的痛苦
师:梅兰芳视艺术为生命,日本人三番五次的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于是梅兰芳相处了蓄须拒绝的办法,但是从此,他再也不能登上舞台,为什么?
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怎样的心情?生:痛苦,
师:作者是怎么痛苦详细的描述出来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哪些句子写出了他的痛苦?能更形象的描述吗?就像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
因为渴望被阻挡了,所以他很压抑,很痛苦!
师:出示文字:梅葆玖说,父亲幼时开始练功学戏,是吃了很多苦的,但对父亲,实为甘之如饴。
你是如何理解甘之如饴的?
正是因为梅兰芳如此的热爱京剧艺术,可是现在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对于他来说,生接读:
师:他的一生,塑造了无数美艳精致的舞台形象,他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位超级巨星,在世界看来,梅兰芳就是中国人艺术精神的
代名词,可是现在他却无法在上台演出,整整八年的时间无法演出,这对于他来时说,生接读
师:梅兰芳8岁开始学艺,10岁就登台演出,从此就再没有离开他心爱的舞台,他视艺术为生命,他曾说过,他这一生中最害怕的事就是不能登台演出,而现在让她最害怕的事情却发生了,所以,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师:孩子们,他想唱吗?想跳吗?想创作吗?
师:贵妃醉酒音乐响起:那飞舞的水袖、旋转的身影,在他的梦中,一次又一次出现,可是睁开双眼,他看到的是:
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
死在敌人枪口下的无数我们的同胞,很多孩子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他们的父母被日本鬼子无情的杀害,原本美丽的家园现在已是一篇废墟。
师:当他醒来时,他看到的是满目疮痍,孩子们他还能歌吗,能舞吗?生:不能
师:当耳旁的音乐停止的时候,梅兰芳的痛苦停止了吗?齐读: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他失去了视为生命的艺术,可是他愿意,因为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个信念:在民族存亡关头,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师总结:作者先描述总的感受,接着形象具体的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是作者把痛苦写详细的方法,
仿写:师出示:当我听到我亲爱的外婆去世的消息时,我被这突入其来的噩耗惊住了,想到我再也不能我和外婆见面啦,再也得不到外婆的爱抚了…….我痴痴呆呆地站着,心里上上下下都翻滚着,五脏六腑都仿佛挪动了位置。
师:当我听到我最好的朋友要转学时,我(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想到(以后再也能一起学习),想到(再也不能一起在草上上奔跑),我(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感情,觉得眼泪似乎在往心里流,变成了酸的,苦的)。
当我被老师和同学冤枉时,
当我最心爱的东西丢失了以后,
当我和好朋友吵架以后,
…………..
动笔书写,学生交流汇报!
师总结: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抓住典型事例来写梅兰芳这个人,有详有略,事件层层深入,这些事例使梅兰芳的形象丰满起来,希望孩子们以后把这样的写作方式转变称我们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