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及配偶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褥期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妊娠期认知行为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妊娠期认知行为的影响作者:李梅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妊娠期认知行为的影响。
方法:对140例有焦虑障碍住院待产孕妇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把这140例人员随机分成了观察组70例、常规组70例,对于观察组的人员实行了多种健康教育结合的方式来对待产妇女进行心理干预,对于常规组只采取普通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分析对比这两组产妇对妊娠期认知情况掌握和分娩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
结果:经过两组的健康教育之后,观察组的对妊娠期认知行为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新生儿阿氏评分、分娩方式依从性和自然顺产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
结论:在围生期对产妇进行不同层面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干预措施,其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对妊娠期认知,提高产中、产后的各项指标。
【关键字】健康教育;产妇;妊娠期认知行为【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51—02作为初产妇而言,对妊娠期的认知不足,容易出现产前心理焦虑,而心理焦虑程度过高,那么可能导致妊高征、早产、难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多种状况,因此加强相关方面的护理和思想健康教育是一种必要性措施。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国家卫生部对于医疗机构的护理措施也做出了改革,要借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护理,故本次运用了多种健康教育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待产妇对妊娠的认知,从而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140例住院待产孕妇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其各为70例,观察组中的孕妇平均年龄在(29.3±8.1)岁,孕周期在(38.8±3.2)周,其观察组中高危孕妇有51例。
常规组中孕妇的平均年龄在(28.9±7.3)岁,孕周期平均在(38.5±3.0)周,其中高危孕妇有49例。
产科健康管理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

产科健康管理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产科健康管理是指在孕产妇和胎儿的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以确保母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产科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监测,通过综合干预和指导措施,提高母婴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孕妇和婴儿的疾病风险,促进孕产妇身体恢复和母婴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产科健康管理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
产褥期是指母亲分娩后直到康复和乳汁分泌正常的一段时间。
在产褥期,母亲需要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并配合喂养宝宝,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关系。
产科健康管理对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科健康管理对于促进产褥期母亲身体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产科健康管理,产妇可以得到针对产褥期的全面指导,如合理的饮食、适度的休息、科学的锻炼等。
这些指导可以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和身体机能,减少产后出血、缓解产褥期疼痛,预防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
产科健康管理还可以提供产后康复训练课程,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肉力量,预防尿失禁等盆底问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产科健康管理对于促进产褥期母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产褥期,妈妈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如产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通过产科健康管理,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产妇排解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产科健康管理还可以开展产后康复咨询,为产妇提供育儿知识和育儿技巧的指导,促进产妇与宝宝的良好互动和情感交流,提高母婴的亲子依恋关系。
产科健康管理对于促进产褥期母婴的母乳喂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产科健康管理,可以为产妇提供有关母乳喂养的专业指导和协助,解答产妇的疑惑和问题,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和持续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婴儿的营养和健康。
产科健康管理对于促进产褥期母婴的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

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产妇在分娩后的康复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健康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及其家属可以获得更多关于产后康复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产后康复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健康教育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
1. 产后身体变化的健康教育产后,女性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如子宫回缩、阴道恢复、乳房变化等。
健康教育可以向产妇传授正确的护理知识,如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正确的哺乳姿势等,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促进身体的康复。
产后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是产妇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
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可以了解这些不良情绪的表现和处理方法,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健康教育还应包括产后家庭护理的内容,向家属传授正确的产后护理知识,如产妇的饮食、清洁和休息等,帮助家属更好地理解产妇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家庭护理。
二、健康教育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1. 减少产后抑郁和焦虑2. 提高产妇对产后康复的信心适当的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产妇对产后康复的信心。
了解正确的康复护理知识,产妇可以更有信心地面对产后的身体变化和康复过程,增强对康复效果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康复护理,促进身体的康复。
3. 增进产妇和家属的交流和理解健康教育还可以增进产妇和家属的交流和理解。
产妇通过健康教育了解正确的产后护理知识,可以更好地与家属沟通自己的需求,增进家属对产妇的理解和支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家庭领域,越来越多的夫妻意识到合理分工与安排对于家庭幸福的重要性。
产褥期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尤其是产后康复,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支持,不仅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婚姻产生设想不到的影响。
因此,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需要加以研究与关注。
一、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的积极影响1. 营造有利环境丈夫在产褥期对妻子的支持和关爱,能够为妻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促进身心的健康。
丈夫可以帮助妻子照顾新生儿,确保妻子可以有足够的休息和喂奶时间。
此外,丈夫可以抽出时间陪伴妻子,倾听她的情感需求,缓解减轻她的精神焦虑和压力。
2. 提供实际帮助丈夫可以在家务方面给予妻子实际的支持和帮助,如清洗衣物、做饭、清理家务等,减轻妻子的体力压力。
此外,丈夫也可以在护理婴儿方面提供帮助,缓解妻子的疲惫情绪。
这些实际的帮助可以提高妻子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产后恢复。
3. 提供心理支持产褥期的女性往往比较脆弱和敏感,在情感上更加脆弱和易受伤害。
丈夫的陪伴和支持,能够增加妻子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减轻她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加自信心和自尊心。
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让妻子更加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和挑战。
二、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的消极影响1. 支持不到位如果丈夫对于妻子的产褥期恢复缺乏关注和支持,就会给妻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丈夫的支持不到位,会导致妻子的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情绪低落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妻子的健康,还会增加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困难,进而影响到家庭的幸福和稳定。
2. 指手画脚有的丈夫在产褥期对于妻子的恢复和照顾过程进行指手画脚的指导,这对于妻子来说会增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丈夫应该尊重妻子的选择和决策,给予她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空间。
如果丈夫对妻子的恢复期加以过分关注和控制,往往是不利于妇女产褥期恢复的。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保健知识、行为以及技能的影响分析

头孢菌素类与其他药物联合造成的不良反应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属于广谱抗菌药物,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常用药物,具有杀菌广泛、适应证多及毒性低等特点,然而该类药物的用量过大就会提升其耐药性,进而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常与其他药物联用[1]。
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配伍的合理性,研究显示头孢菌素类药与多种药物存在联用禁忌,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因此联合用药过程中应予以密切关注[2]。
本文作者所在科室于2018年11月30日收治1例头孢菌素类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引发不良反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临床症状,入院检查后补液等对症治疗,经过抢救后患者顺利康复,现将头孢菌素类与其他药物联合造成的不良反应作一专题报告。
一、材料(一)病例介绍:2018年11月20日13时收治一名男性患者,年龄24岁,以往体格健壮,因出现呕吐、上腹不适症状超过2h,来我院急诊就医,查体:体温:36.4℃,心率:81次/min,血压:96/60mmHg,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经问询患者自诉无药物过敏史,行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给予口服乳酸左氧氟沙星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70045)0.1g,并给予头孢噻肟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604)4g加入500m1生理盐水中静滴,当静脉滴注约5分钟左右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视物模糊、皮肤黏膜红肿、结膜充血等反应,查体发现脉搏扪不清,呼吸浅慢。
当即反应考虑药物过敏反应,立即暂停输液,进行抢救处理,给予面罩吸氧,将10mg地塞米松溶于500m1生理盐水中静滴补液,同时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入l0ml 10%KCl 静脉滴注,进行心电监护。
治疗5min左右后,患者面色逐渐恢复红润,心率:60-72/min,心律齐,窦性,血压109/62 mmHg,再次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

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产后康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为初产妇提供了更多科学的方法和指导,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并且对产妇的不良情绪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本文将从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1. 产后身体康复健康教育在初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产妇了解产后身体的变化以及有效的康复方法。
产后身体康复包括产后恶露的排出、子宫的恢复、乳房的护理、盆底肌肉的锻炼等方面。
健康教育可以向产妇传授正确的恶露观察方法,告知产后子宫的自然收缩过程,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乳房护理方法,以及促进盆底肌肉康复的相关知识等,从而帮助产妇更好地进行身体康复,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2. 营养补充和合理膳食初产妇在产后康复期间需要注重营养的补充,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
健康教育可以向产妇介绍合理膳食的概念和方法,指导产妇合理搭配膳食,增加富含蛋白质、钙质、铁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摄入,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产后康复的影响。
对于产妇需要补充的营养品,健康教育也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使产妇的营养摄入更加全面均衡。
3. 产后心理状况的关怀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心理问题,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产妇了解并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通过有关产后心理问题的健康教育,产妇可以了解产后心理不适的症状和原因,学会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责任,学会有效地缓解焦虑和压力,向家人和朋友适当地倾诉自己的情绪,以及通过参加产后心理康复小组等方式得到帮助。
这些健康教育的应用都有助于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产后的生活和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二、健康教育对产妇不良情绪的影响1. 降低焦虑和紧张情绪产后康复期间,新妈妈往往会感到焦虑和紧张,因为她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和照顾新生儿的责任。
孕妇学校规范化健康教育对产妇产褥期行为的影响

行 为 的影 响 。方 法
对 我 院 产 后 3  ̄ 4 0 2d的 24名 产 妇 进 行 问 卷 调 查 , 解 其 产 褥 期 行 为 的 情 况 。其 中 有 1 4名 产 妇 参 加 2 了 2
过 我 院 孕 妇 学 校 系列 课 程 学 习 ,0 10名 产 妇 从 未 参 与 孕 妇 学 校 的学 习 。 比较 参 加 孕 妇 学 校 系 列 课 程 学 习 的 产 妇 与 未 参 加 学 习 产 妇 的 产 褥 期 行 为 的 差 异 。结 果 1 4名 参 加 孕 妇 学 校 学 习 的 产 妇 中 , 褥 期 间 洗 头 、 澡 的 有 1 8名 ( 5 1 ) 刷 牙 的 有 2 产 洗 1 9.6 ,
ve d w ih t ue ton ie o a e niy b ha i r . lo t e 4 os p r um ye t he q s i na r n m t r t e v o s A t ge h r 1 p t a t 2 wom e o k t our e n t o he c ss i he pr gn ntw o e s c ola 0 di t pp a e n t e s h 1 h fe e e n m a e niy b — n t e a m n’ s ho nd 1 d no a e r d i h c oo .T e dif r nc s i 0 tr t e ha i r e e c m p r d be w e n t os pa t m o e h te e h o s s i h r gn ntwom e vo sw r o a e t e he p t r u w m n w o a t nd d t e c ur e n t e p e a n’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影响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450004) 王爱武姜艳丽随着医疗观念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医院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的一种治疗手段。
下面就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影响介绍如下:(一) 有效的沟通是宣教成功的保证护士与孕妇沟通除了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其他相关知识。
如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等。
在业务上不断充实自己,并注意擅长应用非语言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激发孕妇的主动参与性,使孕妇在身心上获得最大利益,对宣教成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1.入院教育:无产兆的孕妇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为其进行环境介绍、入院须知、陪护制度,使孕妇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对有宫缩的孕妇,根据产妇入院时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
2.住院教育2.1产前教育:通过各种图片,播放录像让产妇及陪护了解胎动、破水、先兆分娩、临产标志,告知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及原因,疼痛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自信性和自控感,教会产妇及家人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
2.2产程教育:在临产后特别是第二产程,助产士陪伴在旁,指导产妇的呼吸和放松运动,在宫缩间歇期,指导产妇放松休息,恢复体力。
2.3产后教育:(1)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方法。
产妇回到病房30分钟后,第一次由责任护士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充分尊重母婴的个体行为,采取针对性教育护理措施,在护理迫切型和兴奋型新生儿之母亲时,要注意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一方面不要让新生儿太饿,另一方面要教会母亲保护乳头的方法,如用乳汁涂于乳头,在护理延迟型新生儿之母亲时,因新生儿对吸吮乳头不感兴趣,母亲最容易丧失信心,护理人员应向母亲说明这种现象是暂时的,鼓励母亲坚持让新生儿反复吸吮。
(2)正常分娩后产妇即可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营养应丰富,少量多餐,汤汁类可促进乳汁分泌。
(3)活动与休息指导(4)乳房护理。
(三)因人施教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服务,对文化较低的孕妇,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适当延长宣教时间,对重点内容应反复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及配偶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褥期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产妇及配偶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褥期知识与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预行分娩的初产妇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产妇及其配偶行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产妇知识与行为得分。
结果:入院时两组初产妇知识与行为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及出院3周后,对照组初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与行为得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产妇及配偶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初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认识,提高其行为依从性。
标签:配偶;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行为
对于初产妇及其家庭而言,分娩是一件重大的应激事件。
产褥期产妇的生理与心理因分娩易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产生众多不良情绪。
而初产妇在产褥期的知识与行为,对其生活质量及新生儿发育均有着直接的影响[1]。
健康教育路径是在临床护理路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更加全面化、标准化、科学化及程序化[2]。
本研究对产妇及其配偶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对初产妇产褥期知识与行为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产科收治的120例预行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
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顺产,且为初产;均无精神障碍及器质性疾病,胎儿无先天性疾病。
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5±3.0)岁。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产妇及其配偶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 组建健康教育小组小组由主管护师2名和护师6名组成。
对6名小组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包括筛选初产妇、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与内容、健康教育路径表的使用及观察指标的收集方法。
1.2.2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健康教育路径表分为产妇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偶健康教育路径表。
产妇及其配偶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时间分为入院、待产、分娩、分娩后及出院3周后。
产妇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相关分娩知识、注意事项、母乳喂养方法与优势、并发症的预防、新生儿护理及哺乳期避孕等。
配偶健康教育内容在上述健康教育内容基础上增加:陪护产妇的方法与意义、不良情绪对产妇的影
响、产妇不良心理的缓解方法等。
1.2.3 实施健康教育根据时间与内容的不同选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
产妇出院后4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1次/周,了解产妇在产褥期的恢复情况。
1.3 评价指标
向产妇发放知识与行为调查问卷,统计两组产妇产褥期知识与行为得分。
知识问卷由26项内容组成,包括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基本知识等,分数范围为0~26分,分数越高代表知识掌握得越好。
初产妇行为问卷由16项组成,内容包括社会角色转换、自我护理遵医依从性、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护理等,分数范围16~64分,分数越高代表其健康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褥期知识得分比较
出院时与出院3周后,对照组初产妇知识得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2.2 健康行为得分比较
出院时与出院3周后,对照组初产妇行为得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见表2。
3 讨论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时期,其生理与心理易产生变化。
若产妇在产褥期未得到适当的护理,易引发产褥期疾病与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3]。
有研究显示[4],初产妇无妊娠及分娩经验,产褥期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其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子宫收缩,不利于其子宫恢复。
配偶是产妇的精神依靠,配偶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产妇情绪。
因此对产妇及其配偶进行健康教育,对改善初产妇产褥期知识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献结果显示[5],给予产妇配偶健康教育,使配偶充分了解情绪与心理变化对产妇的影响,可调动配偶的积极性,主动关心产妇,利于产妇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出院时及出院3周后,对照组初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与行为得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而入院时两组初产妇知识与行为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
说明给予产褥期初产妇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有效
提高初产妇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健康行为的改变依从性,改善其生活习惯与生活质量。
同时对初产妇的配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产妇陪护、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便于及时发现喂养新生儿的不足,预防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有效避免健康教育存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使计划性和针对性加强。
综上所述,给予产妇及配偶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初产妇的知识与行为有明显的改善,可促进产妇不良情绪快速缓解,提高初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小红,凌洁,汪晓萍,等.配偶纳入健康教育路径对初产妇产褥期知识及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4):4127-4130.
[2] 向玉清.配偶纳入健康教育路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3):1161-1163.
[3] 潘池梅,何兵,李玉梅.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03):251-255.
[4] 张丽玲,帅卫,范晓娜,等.参加孕妇学校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产褥期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07):21-23.
[5] 刘军艳.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并发症和育儿知识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8):2818-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