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论文

合集下载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在精神科病房中,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效的沟通,护士可以建立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的标准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沟通目标、沟通技巧、沟通障碍以及解决方法。

一、沟通目标1. 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该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了解患者需求:通过与患者的沟通,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包括身体上的需求、情绪上的需求以及社交上的需求。

3. 提供支持和照应:护士应该通过有效的沟通,向患者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应,匡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二、沟通技巧1. 倾听:护士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感受,不要打断他们的发言,赋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

2. 非语言沟通:护士应该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表达,包括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姿式等,以传达友好和支持的信息。

3. 清晰明了的语言:护士应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

4. 鼓励和肯定:护士应该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赋予肯定和支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5. 适当的问询:护士可以通过适当的问询了解患者的情况,但要注意不要过于侵入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个人空间。

三、沟通障碍及解决方法1. 患者情绪波动:精神科患者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护士应该保持镇静和理解,不要与患者争执或者加重他们的情绪。

通过倾听和安抚的方式,匡助患者平复情绪。

2. 语言障碍:有些患者可能由于语言障碍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护士可以通过图示、手势或者简单的翻译工具匡助患者进行沟通。

3. 沟通误解:有时候患者和护士之间可能存在沟通误解,护士应该耐心解释自己的意思,并确认患者是否理解。

如果有必要,可以寻求其他专业人士的匡助。

4. 沉默患者: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内心的困扰而选择保持沉默,护士应该赋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逐渐建立起互信的关系,鼓励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护患沟通技巧论文护患沟通的论文

护患沟通技巧论文护患沟通的论文

护患沟通技巧论文护患沟通的论文:如何增进护患之间沟通的技巧【关键词】护患;沟通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从疾病的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要做好这项工作,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沟通是一种与临床护理技能同样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技巧。

在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中,我们认识到护患之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了解病人的需要。

然后通过我们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目标制定和护理措施的完成,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

就此,浅谈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 良好的护理道德修养是护换沟通的前题患者入院后面对的第一位医务人员即为护士。

护士的仪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速度、手势、眼神都能影响沟通的效果。

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面带微笑,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亲切自然地做好自我介绍。

征求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使其有一种被接纳的感觉,消除陌生感,让病人觉得自己面对的是可亲、可敬、可信、可靠的朋友,为以后的护患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丰富的医学知识是护患沟通的纽带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要求临床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营养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时期向他们讲述所需了解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书面沟通是增进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

在实施整体护理时,我们根据本专业相关疾病制定了详细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

从病人入院后、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后,对疾病有关知识、用药、检查前后、饮食、休息、预防保健等,通过具体步骤、各种方法和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以达到病人了解掌握及运用的目的,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

此外,出院病人征求意见表的使用,促进了护理工作的改进,使病房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增高。

入院须知、患者家属须知、出院指导等书面卫生宣教材料均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

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

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良好沟通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无论是整体护理,还是目前正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均要求护理人员把患者当作一个整体的社会人来对待,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生理特征和病理状态,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人格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深人认识患者的病症和病因。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顺利实现以上护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因此,沟通能力对一位护士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没有自知力,治疗的依从性差,社会支持系统不良,丰富的精神症状表现各异,稍有疏忽就容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恰当地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建立平等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主动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动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恰当的沟通方式,能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和不安全感,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这种安全、信任的氛围中,患者愿意向护上敞开心扉,可以使护士及时全面的收集到患者资料,并针对患者的思想及病情变化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内容。

」二、有利于体现人文关怀,深化护理工作内涵沟通是任何护理技术操作都不可缺少的要素,护理指导、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等均包含沟通的成分。

患者可以从护士说话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内容等方面产生喜欢、满意和厌恶恐惧等不同的体验。

现代护理是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心与关注,其强调要在懂得人、理解人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和护理,从而达到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平衡。

人文关怀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思想基础,护患沟通是人文关怀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三、有利于护理措施的落实,保障护理安全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使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按计划落实,精神症状得到及时控制和缓解,进而保障护理安全。

四、有利于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精神科护理是动态的链条式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每班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及时沟通,互相交流患者的病情变化。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那么和技巧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提出和建立,使得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

护患间的沟通是一种治疗,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所用文字、谈话方式等都可成为整体护理的工具,以帮助患者康复,护患间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前提。

本文总结了临床中与精神病患者沟通的原那么和技巧,供精神科护理同仁参考。

1 精神科护理有效沟通的原那么1.1 一切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效劳意识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护士不要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支配地位。

尊重患者、把护患关系摆对是沟通的重要原那么之一。

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的5个层次:生理需求、平安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实现自我的需求。

马斯洛的这一阶梯理论,不仅适用于健康人同样适合于患不同疾病的患者。

无论他处于何种状况也是需要尊重的,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如果护士把患者视为一个有尊严的人,就会自觉尊重患者的权利,设法满足他的合理需求,与患者取得有效的沟通,帮助他更好的进行治疗,促进康复。

反之,如果护士只注重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就会把患者仅仅当作护理操作的对象,完成任务了事。

1.2 宽容和接纳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活动的异常,以及精神病症的支配,他们不再是正常情况下的自己,其言行举止往往荒唐怪异,让人无法理解;或焦虑、忧郁、沉默不语,或狂躁、兴奋、蛮不讲理,甚至打骂护士,这时通常的一些交流技巧可能是不实用的,但作为精神科护士,决不能拒绝患者,而要用爱心、宽容接纳患者,从患者的无理中看到合理的一面,理解同情患者,尽职和真诚的努力帮助患者走出“迷茫〞。

1.3 协助患者维持希望,稳定情绪护士要对患者负责,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对他们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通过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病态体验,同情、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感受,营造一种能够让患者倾诉心中焦虑不安或恐惧的气氛,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沟通患者与医务人员心理的桥梁,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建立情感的纽带。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熟悉病情并施以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语言沟通技巧;精神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85-01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沟通患者与医务人员心理的桥梁,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建立情感的纽带。

护理人员从开始学习护理便开始了护患沟通的学习。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化开展,护患沟通的问题仍在不断地凸显。

有调查显示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1]。

因此,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熟悉病情并施以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 建立平等、信任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有效交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精神病人精神活动异常、思维紊乱、缺乏自知力。

因此,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十分困难,同时也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首次见到病人时要做好自我介绍,如:某某,我是您的主管护士,我姓某,“昨晚睡得好吗?”或“这两天感觉如何?”然后顺其自然地进入交流话题,在不知不觉中转入欲了解的情况。

以掌握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信息或渗透需指导的内容。

交谈中要尊重病人,主动聆听,称呼病人的姓名,使病人感觉到平等;同情病人,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感受病人的体验。

精神病人虽然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异常,但他们也是社会成员,同样是人。

因此,要尊重病人人格,维护病人利益,建立平等、信任的护患关系。

2 有目的性的交谈交谈要集中在话题上,集中在特殊的具体事件上。

因此,在交谈前,护士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病情特点,对所交谈的内容有所准备。

直接性的提问前,要把你的目的告之病人,使病人清楚是对其有帮助的,尤其是对疑心重的病人,更应如此。

精神科病房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精神科病房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的沟 通 技 巧 进 行 了 分 析 和 总结 。现 报 告 如 下 。
常常表 现出紧张恐惧 、 焦虑不安 等 , 护理 时应该更 为小心 , 因
此, 此时一个小小的甚 至是平时 习以为常 的动作 和语 言都 会
引起 患 者 情 绪 上很 大 的 波 动 , 今 后 的治 疗 和 护 理 带 来 负 面 给 影 响 。用 积 极 、 动 、 心 、 心 和 恰 到 好 处 的语 言 沟 通 , 当 主 细 耐 适 的语 言 技 巧 去 了解 患 者 的 人 院 情 况 和 目前 所 面 临 的 问 题 , 向
解 患 者所 传 达 的所 有 信 息 。仔 细 体 会 患 者 的 弦 外 之 音 , 解 了
沟通 , 迫使很多事情处理简单化 ; 难以体现人性化 的沟通 。工
作 量超 负 荷 , 作单 调重 复性 强 , 要 求 有 较 高 的 准 确 性 和 责 工 又 任 心 , 使 护 士 身 心 处 于持 续 紧张 状 态 , 常 常 把 自身 的 压 抑 致 也
伤、 伤人 、 毁物 、 吞食异物 、 冲动、 消极 、 自杀等意外 ; 同时 , 每位 患者每天都有家属控视 , 家属携带复杂物品进入病房 , 也为患 者发生不安全行 为创造 了条件 , 属于 高风险科室 。有文 献报 道, 我国护士由于数 量不 足, 护士很 难抽 出更多的时问与患者
重。在认真倾听患者谈话 内容 的同时 , 要注意通 过患者说 话 的声调 、 、 频率 面部表情 、 身体 姿势及移 动等 , 尽可 能捕捉 ; 理
院。
程。其所 交流 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直接或间接相关
的信 息 , 同时也包括 双方的思想 , 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
通。
2 护 患 沟 通 不 足 及 产 生 的后 果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护士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精神科病房中,患者常常处于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的状态,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的标准格式和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

一、沟通的标准格式1. 简介:在开始沟通之前,护士应该先向患者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职位和目的。

例如:“您好,我是XXX,我是精神科病房的护士,我来和您聊聊您的情况和需求。

”2. 建立信任:在沟通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这可以通过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来实现。

例如:“我明白您可能感到困惑和不安,但我会尽力帮助您解决问题。

”3. 倾听和理解:护士应该倾听患者的话语,并试图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应该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

例如:“请您告诉我您目前的感受和需求。

”4. 清晰表达:护士在回应患者时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难以理解的词汇。

例如:“我明白您现在可能感到焦虑和困惑,但请相信我们的医护团队会竭尽全力帮助您。

”5. 提供信息:护士应该向患者提供准确、明确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例如:“根据您的检查结果,您被诊断为XXXX,请不要担心,我们会为您制定一个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6. 解答疑问:患者可能会有很多疑问和担忧,护士应该耐心解答,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例如:“您有什么疑问或者担忧吗?我会尽力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安慰。

”7. 总结和回顾:在沟通的最后,护士应该对之前的对话进行总结和回顾,确保患者对所提供的信息和建议有清晰的认识。

例如:“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对话,您对治疗方案有什么疑问吗?”二、有效的沟通技巧1.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表达,护士还可以通过非语言方式来与患者进行沟通,如微笑、眼神交流和姿势语言等,这有助于建立亲和力和信任感。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

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引言概述:精神科病房是为了治疗和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设立的特殊医疗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护患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精神科病房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护患沟通。

正文内容:1. 患者需求的理解1.1 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精神科病房应提供一个安全、支持和无压力的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背景和病史,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1.2 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护患沟通中,护士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他们应该确保患者感到安全和受到保护,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护士进行沟通。

2. 清晰和有效的沟通方式2.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护士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言,而是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回应。

2.2 有效的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沟通外,护士还应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如面部表情、姿势和肢体语言等,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2.3 倾听和反馈:护士应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切,并及时给予反馈。

这种双向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信任和理解。

3.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沟通和表达他们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关心、尊重和耐心来实现。

3.2 提供情感支持:护士应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他们可以通过倾听、安慰和鼓励来提供情感支持。

3.3 保持透明和诚实:护士应保持透明和诚实,向患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解释。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4. 解决沟通障碍4.1 了解患者的个人特点: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个人特点和需求。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个人特点,以便更好地与他们进行沟通。

4.2 掌握沟通技巧:护士应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如积极倾听、提问和澄清等,以便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4.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遇到沟通障碍,护士可以寻求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学家或社工,以获得更好的沟通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
【摘要】精神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认知、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顾及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活动,还需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学会利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性沟通等手段,抓住患者心理特点,与患者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心身健康及整体医疗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56-01
要及时熟悉和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心理动态才能有的放矢,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

可以通过收集入院病历资料、早晚交接班、同室病友以及患者家属、单位、街道反映的情况;也可以利用护理查房,进行各项常规和基础护理,各种治疗检查以及一些特殊护理如自杀、自伤等接触病人,来收集信息。

1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的。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与病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的精神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必
要因素,护士应当在工作中把病人当亲人,安抚创伤,用宽厚、体贴和爱心给病人带来舒适,同时通过不断努力学习,认真实践,学
会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勤于思考,以熟练过硬的技术技能来减轻患者病痛,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2 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必备条件
沟通大多是通过语言进行的,护士和病人的交流需要在信任的氛围中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病人的交流欲望,才能了解病人的困难、忧虑和需要。

首先护士语言要规范,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要,言语应简洁,音调适中,语气温和;其次护士语言要有科学性,对待患者,语言上要严谨科学,又要通俗易懂,对医学术语,应采取日常用语或亲自示范准确表达,让病人理解;再次护士语言要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如了解医学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可适当用医学术语,对不懂医学、学识不高的病人应采用浅显易懂的交谈方式,给予更多的尊重平等相处;最后护理人员要善于使用正面语言,护患交谈时,应体现出对患者的同情、关心、安慰以及鼓励,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让患者将内心的痛苦情绪发泄出来,使病人在心理上缩短护患距离,更乐意与护士沟通,更好的配合治疗。

3 非语言性沟通也是护患沟通不可或缺的条件
非语言性沟通主要是通过目光、仪表、姿态、表情、动作、态度、等无声的体态语言将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状态向外呈现的过程[1]。

它可以弥补语言沟通的不足,有利于护患间的人际关系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注意体态语的表达:护士服饰要求合身得体、朴
素大方、和谐自然、精神饱满,会使患者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及受尊敬的感觉;举止行为上,站、坐、行、走等方面都应体现出应有的文明,能有效地提升气质,优化护士形象,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接纳程度;护士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目光充满亲切、关爱、希望、自信,使患者受到鼓励和支持,还要善于控制和表达自己的面部表情,注意保持和工作环境的协调性和应变性;态度上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热情、礼貌、谦恭、耐心,一视同仁,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形成密切的护患关系,加深护患间心理的互动与交流;学会采取触摸和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对情绪不稳、老人等患者轻轻的抚摸肩膀,或者和患者握手、拥抱,患者会感受到心理安抚和力量支持,可以起到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治疗效果。

作为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患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能力和技巧,更是护患交流中的行为艺术。

护患的沟通能够为病人创造一个完美的心理和生理环境,从而实施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减轻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心身健康,有利于整体医疗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