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
中医治疗食道癌的优势

食道癌的致病机理:张宗甫在发明食道癌五行致癌学说后,通过对7000余例食道癌进行了九卷八脉辩证、肺腑五行推演和临床追踪调研,把导致食道癌产生的病机,归结为七种,即致癌病机七内伤(气滞、血瘀、食伤、湿聚、痰结、毒踞、正虚),这些病机在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劳伤或感受外来邪毒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失司等内因外因作用下,机体逐渐出现气滞、血瘀、食伤、湿聚、痰结、邪毒毒踞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最终酿成各种类型的食道癌;这也是食道癌形成的主要病机,正如”《中藏经·积聚癓瘕杂虫论》说:积聚癥瘕……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疗法特色:虚实辩证、整体协调;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强身壮体;中药辅养,无副作用。
五行平癌疗法的理论体系张宗甫教授在对7000例50余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肿瘤的产生均是由“内外因交互作用,引起人体脏腑内伤、五行紊乱相互交织,累积渐行为癌”,基本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血瘀、毒距、气滞、痰结,共分为五个关键因素,即一为虚,二为淤,三为毒、四为滞、五为痰。
这五种因素长期相互交织、相互推动、相互演变、相互助长,在人体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不但是致癌的根本病理病机,也是癌症患者各种痛苦症状的终极根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调摄、祛除、阻止、打断这五种因素的交织演变,最终将会导致癌症细胞的不断扩散、反复转移,致使人体正气耗散、生命衰竭。
五行平癌疗法的治疗实质是抓住根本致病机理——虚、瘀、毒、滞、痰,根据患者的虚、瘀、毒、滞、痰等具体情况,针对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清毒排毒、消滞理气、化积祛痰等五大病机辨证施治,消除癌症患者神倦乏力、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疼痛发烧、消瘦水肿等癌症外部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以及情志,达到阴阳平、气血畅、脏腑顺、经络通、情志舒等身心机理平衡状态,从而整体控制癌症发展,以期实现延长患者生命、健康的带瘤生存乃至完全康复。
食道癌晚期中医药治疗

食道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食道癌的出现严重伤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食道癌患者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的及时的治疗,那么等病情发展晚期,食道癌晚期就不再适合手术切除治疗,晚期患者可以选择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食道癌晚期中医药的治疗。
目前晚期食道癌治疗方法多采用以手术为主,术后结合中医中药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然而通过临床表明远处转移仍是术后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这可能因为晚期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手术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加速了转移,由于放化疗对患者生命体征要求较严格,而且容易伤害正常组织以及白细胞,使骨髓功能、肝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还可引起并发症。
对食道癌晚期患者来说,大多身体虚弱或者是免疫力较低,如果选择手术后立即放疗势必造成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加速癌细胞的转移恶化趋势,因此手术后应该及时地配合中医药治疗,以解决手术治疗创伤大、放化疗全身毒副作用严重等不良反应,修复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为之后放疗巩固做好准备,并配合放疗综合调理,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特别适合年龄大、并发症多、心肺功能较差、肿瘤位置特殊、体质虚弱等手术难以完整切除或手术后需要巩固治疗的患者。
针对这一特点,晚期食道癌的治疗选择中医药治疗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并同时杀灭癌细胞,控制肿瘤扩散转移,有扶正祛邪的优势。
中医中药治疗食道癌从整体出发,调整患者机体的功能代谢。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综合了整体与局部相互结合的观点。
恰好弥补了西医手术治疗创伤大以及放化疗的副作用大的缺陷,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治疗疗效。
中医中药治疗不仅疗效可靠,而且也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因为无法承担西医治疗的高额医药费以及手术治疗的费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因而是前功尽弃。
而中医中药治疗不但疗效稳定、而且经济实惠;临床上常用中医药治疗食道癌晚期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更有效的是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中医如何治疗晚期食道癌?效果好呢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上食道癌会使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及身体健康打击,因此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很难被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病情加重,患者身体机能也较差,治疗起来会更加棘手,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晚期食道癌?晚期食道癌患者由于癌中的长期消耗,身体相对较弱,加上癌中生长带来的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疼痛,但也会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效果。
当食道癌达到晚期时,很容易出现远处的转移和扩散。
此时,局部治疗的意义并不理想,因此化疗和中医治疗是晚期常用的治疗方法。
化疗对癌细胞有很强的致命性,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在短期内减少癌肿,以达到控制疾病、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的。
然而,化疗往往会带来一些毒性和副作用,使患者的身体相对较弱,免疫力下降,甚至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后续治疗的效果。
与西医相比,中医治疗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除了与西医联合治疗外,像年龄大、身体虚弱的晚期患者也可以使用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坚持以扶正为主,扶正患者体内元气,调整内部环境,调动患者自身积极因素,增强抗癌效果,也注意消除邪恶,使用一些抗癌中草药,抑制癌细胞,控制疾病的发展,实现身体和局部癌症的“和谐”,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
患者不妨尽快使用中医治疗,帮助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中医药治疗坚持辨证施治,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药方,使药物符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发挥中医药抗癌治癌的优势。
三联平衡理论,是袁希福在先人的基础上,以及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摸索出一条中医治癌的规律。
它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从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聚集等病因病机出发,采用疏通、扶正、祛毒等方法,有的放矢、重点用药,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中医治疗食道癌注重“以人为本”,可以缓解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患者可以早日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同时认准正规的中医院,以确保疗效。
食道癌中医护理方案

食道癌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是发生于食道的癌病类疾病。
本病属中医学“噎膈”范畴。
一、常见症候要点(一)痰气交阻证:吞咽困难,胸膈痞满,甚者疼痛,情志舒畅可减轻,暧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
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二)津亏热结证:吞咽梗塞,胸隔胀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形体逐渐消瘦,肌肤枯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无心烦热。
舌质红,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三)瘀血内结证:吞咽梗阻,胸膈疼痛,痛有定处,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甚至水饮难进,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大便坚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或便血。
舌紫暗,或舌红少津,脉细涩。
(四)气虚阳微证:长期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色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清。
舌淡苔白,脉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吞咽困难/哽咽1.观察并予以记录哽咽次数、间隔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及有无加重趋势。
2.根据对不同食物吞咽、梗噎情况,应进食高营养、细软、少纤维食物。
吞咽梗阻而疼痛并伴有贫血、脱水、营养不良者,可进新鲜水果汁等,或遵医嘱进行静脉营养。
3.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如打太极拳、练保健按摩操等。
4.呕吐较甚时,中药汤剂宜取浓汁,少量多次分服;丸、片剂应研碎后用温水送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内关、合谷、间使等穴位。
(二)呕吐1.观察呕吐物的量、色、性质,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遵医嘱以温开水或中药漱口液漱口。
3.中药汤剂宜取浓汁,少量多次冷服,服药时可指压内关、合谷等穴,具有和胃止呕作用。
4.选择宜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山药、小米、百合等;少食多餐,每天4-6餐;避免进食易产气、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呕吐后不要立即进食,休息片刻后进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频繁呕吐时,宜进食水果和富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水分和钾离子。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膈等穴位。
噎嗝(食道癌)中医诊疗方案

噎嗝(食道癌)诊疗方案食道癌(CarCinomaofesophagus)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
从组织学分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未分化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其中以斑块型为最多见,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也是本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1、诊断标准1.1西医诊断标准(1)诊断步骤和诊断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编制的2004年版《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2)食道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标准依据2003年国际抗癌联盟U1CC标准。
1.2中医辨证标准痰气交阻症候:吞咽困难,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可稍减轻,暧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弦滑。
津亏热结症候:吞咽梗涩,胸膈胀痛,水饮可下,食物难进,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舌质红,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瘀血内结症候:吞咽梗阻,胸膈疼痛,痛有定处,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甚至水饮难进,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大便坚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或便血,舌紫暗,或舌红少津,脉细涩。
气虚阳微症候:长期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色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澹,舌淡苔白,脉细弱。
2.治疗2.1一般治疗2.11手术:食道癌诊断一旦成立,且病变较局限,无远处转移,尤其是中下段食道癌,应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早期切除常可达到根治效果。
2.12放射治疗: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
照射方法包括外放射和腔内放射、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病变部位、范围、食管梗阻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而定。
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手术的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优于手术,应以放疗为首选。
凡患者全身状况尚可、能进半流质或顺利进流质饮食、胸段食管癌而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气管侵犯、无食管穿孔和出血征象、病灶长度V7~8cHi而无内科禁忌证者,均可作根治性放疗。
食管癌晚期中医治疗都有什么方法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这就导致很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病情发展到晚期,多会出现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还使治疗变得非常棘手,对于食管癌晚期的治疗,很多患者倾向于选择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那食管癌晚期中医治疗都有什么方法?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治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抗癌功效也被日益认可。
中医治疗食管癌晚期以软坚散结、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从患者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可以有效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一方面能全面调理患者的机体,为患者补充元气,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全部使用中草药,安全、副作用小,对于年龄大、身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用药,而且还能联合手术、放化疗达到增效减毒的功效。
对于满足手术条件的食管癌晚期患者,在术后配合扶正抗癌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受损机体,杀灭残存的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在放化疗期间,中医治疗以健脾和胃、益气补血、滋肝补肾为原则,不仅能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扶正患者元气,还能增强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提高化疗的疗效,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提出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三联平衡理论。
而该理论的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食道癌晚期的中医治疗疗法

食道癌晚期常见的症状。
1、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食道癌晚期症状中最明显的,大多数患者在使用固体食物时不能顺利咽下,需要用汤水冲后才能咽下,另外严重的患者进食必须食用半流质食物才能咽下等症状。
因为食道癌患者病情的发展,会严重阻碍食道结构,使患者食道变窄,进食难以下咽等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中成药食道平散帮助缓解,帮助患者进食。
2、呕吐在晚期患者中的体现。
食道癌中晚期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是因为食管梗阻使唾液和食管分泌液不能下流到胃部,另外病情发展也会引起食道炎症,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症状。
3、食道癌晚期出现食物反流和呕血症状的影响。
食道癌晚期患者病情的发展,会使患者难以进食,并且患者食管梗阻会非常厉害,因此使患者发生食物反流症状,另外晚期患者食道表面常出现溃烂、肿痛等症状,所以患者还会出现呕血症状,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4、其他一些常见的晚期症状。
食道癌患者发展到晚期,很容易出现转移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转移,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腹水、黄疸、咳嗽、疼痛等症状,根据患者情况的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同的。
食道癌晚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食道癌晚期治疗一定要对症治疗,在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法通常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法有手术和放化疗,但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单一的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法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晚期食道癌。
但是各种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法的效果怎么样对患者来说很重要,以下简介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效果。
1、手术在食道癌晚期治疗方法中的效果食道癌我国农村发病率最高的肿瘤。
现已经确定,早期食道癌最好的方法是手术切除。
越早切除越好,万万不可因症状轻、全身情况好或癌肿小而延误手术时机,早期食道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五年生存率在8.3 %~23.3 %之间,食道癌晚期的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复发和转移。
食管癌中医治疗思路

食管癌中医治疗思路食管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其死亡率为167/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1.8%,仅次于胃癌,河南省的发病率居全国第一位,平均年死亡近25000人。
近年来,随着肿瘤研究的深入,在食管癌的中西医防治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名医从各自经验出发,在食管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均各具特色:王沛认为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主要体现在气、瘀、痰、毒、虚五字,临床症状表现为噎、吐、痛、梗、虚。
临证通常分为肝郁气滞、毒滞血瘀、热毒伤阴、脾虚痰湿、气血双亏等5型论治。
并根据其特点,强调治法重点在于补肾降逆,化痰软坚为主。
王玉章认为食管癌的发病,其内因主要为忧思伤脾,暴怒伤肝,气滞痰滞,见瘀凝聚;外因为过食辛香燥热之品,积热消阴,津伤血燥,日久瘀热痰凝,阻于食道,内外因合,发为“噎膈”。
在治疗中,根据病情发展演变过程,分为早、中、晚三期论治:早期治疗上以祛邪为主,降逆化痰。
中期主要证属痰瘀相搏,治疗宜攻补兼施,既要健脾益气,化解湿痰,又要平肝解郁,宽胸理气。
晚期则大多表现为阴阳气血俱虚,正不胜邪。
法当扶正培本,根据病情,选用滋阴养血、益气助阳、调理脾胃、养肝益肾等扶助正气。
胡安邦认为食管癌局部病灶的成因,是由于气滞、血瘀、痰凝所致。
而其所以产生这些病理变化,则有外感或内伤等等的因素。
它的机制是“六输不通,气、血、津液著而不会而成积”。
临床中,胡氏将食管癌分为气滞、血瘀、痰凝、阴虚、阳虚等五个类型论治。
关于食管癌患者的脉象及舌象,胡安邦认为脉象最多见的是细脉和弦脉,观察脉象的演变,对预后的估计很有价值。
患者的舌苔是多种多样的,但以舌色暗紫,和尖边部瘀斑为最多见。
张泽生认为本病的病机及证候属性,既反映了痰气交阻、气滞血瘀的实证,又表现了正气衰败的虚象。
一般来说,早期多为肝气郁结,或痰凝气滞;中期多气滞血瘀;晚期则正气衰败。
一为脾肾之阳亏虚的阳虚证;一为津液枯竭的阴虚证。
本病病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痰、气、瘀,发展规律往往从实证到虚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道癌中医(二)
• • 食管癌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渊进流长,自公元前2世纪成书的《黄帝内经》首次记载本病之 后,历代医家从丌同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作了迚一步的探索和补充,形成了一套 较为完整的辨证体系。综合历代医家的认识,都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忧思郁怒,情志 丌遂,七情郁结;或嗜酒无度,恣食辛香燥热等物,损伡脾胃,造成气滞食凝,积聚成 块;或高年衰老,正气志虚,正丌胜邪,瘤邪乘虚侵入而成。正中《景岳全书· 噎膈》所 言:“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伡而成”。清朝医家徐 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 噎膈》时指出:“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 胃气。”其病理机制,丌下以下五个方面: (1)气滞:情志失调,忧思郁怒,或饱食丌节、寒热丌适,引起气机郁滞,气丌布津, 津液聚而为痰、痰气亝阻食管而成。 (2)血瘀: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引起血行丌畅,气滞血瘀,痰湿丌化,痰凝亝结,积 聚而成。 (3)痰凝:情志郁怒,饮信丌节,损伡脾胃,水湿丌化,聚湿为痰,,或嗜酒无度,喜 好肥甘,酿成痰浊,痰凝信管,结成肿块。 (4)热毒:酒色过度,七情所伡,误服辛燥药,俱令津血亏虚,相火渐炽,日久成毒、 灼伡食管而成。 (5)正虚:先天禀赋丌足,或气务伟,高年衰老,阴阳丌和,水火失调,正丌胜邪,瘤 邪乘虚
中医对食道癌的认识
食道癌中医
食道癌中医(一)
•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癌瘤,主要包括鳞癌、腺癌、未分 化小细胞癌、癌肉瘤等。但在实际诊治中,凡发生于食管 胃粘膜亝界部的癌如属鳞癌则归入食管癌,如属腺癌则归 入贲门癌。中国食管癌死亜率居世界首位,其次是美洲的 波多黎各,还有新加坡、智利。罗马尼亚死亜率最低。传 统医学对食管癌的认识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医学典藉《黄 帝内经》,以后医家也指出“过饮滚酒,多成膈证”, “年高者有之”。西方医藉记载最早在公元2世纪。1745 年食管恶性梗阻病人的症状被详细做了描述。传统医学对 食管癌的治疗积有丰富的经验,除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 气功、药膳等疗法。这些方法,疗效稳定,丌良反应少, 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 食管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丌一。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 学称之为“噎膈”“反胃”、“关格”“征积”等,蒙医 学称之为“食管纳里病”。
• • • • •
食道癌中医(三)
• • • • • • • • • 食管癌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迚行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迚食丌顺或困难,一般为经常性, 但时轻时重。至病发侵及食管全周时,则常为迚行性吞咽困难,甚至滴水丌入。 (2)咽下疼痛,迚食后出现咽下困难的同时,可有胸骨后灼痛,钝痛,特别在摄入过 热或酸性食物后为明显,片刻后自行缓解。 (3)食管反流多出现在晚期。 (4)消瘦、脱水、恶液质、声哑及食管癌穿孔引起的并发症均为晚期症状。 2.实验窒检查 (1)x线食管钡餐捡查:食管粘膜紊乱、断裂,局部管腔狭窄或充盈缺损,食管管壁僵直, 蠕劢消失,或见软组织阴影。 (2)食管脱落细胞学捡查:咽下困难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阳性率可达90%以上。 (3)食管镜捡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食管镜检查总是放在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脱落细胞学 检查之后仍丌能定性或定位的时候方才迚行。 (4)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 总之,凡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迚食后胸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 如果实验室检查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