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人体免疫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13章 第3节 人体免疫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前面学了健康及其条件和传染病的知识后,同学们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呢?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第十三章《人体免疫》。
而本课是本章的基础,了解了本节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免疫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还为后面学习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做了铺垫。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究免疫的类型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从感性知识入手,进行观察、对比后得出结论,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升华,也为后面其它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分析资料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重点;(2)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难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及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小组讨论等互动交流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在学生探究实验后具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及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录像和动画,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分组实验材料: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2分钟)【导入】提问:日常生活中,同样是吃了鱼虾等食物,有的人会出现过敏现象,这是为什么?当有些病人需要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器官?在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有的的人容易被传染,而有的人不易被感染?为什么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患第二次?这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3.3 人体免疫

展示相关图片,逐一分析三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止各种病原体的侵入)
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杀灭各种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多媒体展示相关模式图,进一步分析抗体与抗原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一对应)
【教学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和抗体,。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三、免疫的功能
四、计划免疫
引导思考: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着许多的病菌、病毒等,为什么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健康的?
第13章健康地生活
第3节人体免疫
【教学目标】
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预防接种,提高自身免疫力。
2.关爱生命,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有关习题,引导思考与解答。
思考与解答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13.3《人体免疫》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1.下列哪个器官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A.皮肤
B.肺
C.肝
D.胃
2.以下哪种疾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A.感冒
B.风湿性心脏病
C.骨折
D.糖尿病
3.免疫系统的哪个功能是抵御病原体侵害?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记忆
4.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过敏反应?
A.皮肤过敏
B.食物中毒
A.感冒
B.风湿性心脏病
C.癌症
D.糖尿病
9.免疫检测是通过检测免疫指标,诊断和监测疾病,如传染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以下哪种疾病可以通过免疫检测来诊断?
A.骨折
B.新冠肺炎
C.贫血
D.高血压
10.保持免疫平衡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哪种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免疫平衡?
A.熬夜
B.锻炼身体
C.暴饮暴食
C.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感染的清除
D.免疫系统在不同阶段对病原体的不同应答
7.疫苗是通过接种疫苗,诱导免疫系统产生记忆应答,提高对特定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以下哪种疾病可以通过接种新冠疫苗来预防?
A.流感
B.新冠肺炎
C.艾滋病
D.乙肝
8.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细胞或免疫调节剂,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病等。以下哪种疾病可以通过免疫治疗来治疗?
D.抽烟喝酒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真作答,及时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将在课后进行批改,为大家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反思与总结
首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为主,结合案例研究和讨论,以及角色扮演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辅助,如PPT、视频和在线工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良好。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3.3《人体免疫》教案

第3节人体免疫【教材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人健康的生活、学习开始,结合人们身边存在传染病的实际例子,从学生自己曾经患过的病或家里人患的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结合前面11章学习过的皮肤以及在第9章学习过的血液,使得我们更直观地认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本节课内容不多,所以安排了一个课时。
【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4、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主要内容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而且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不容易区分,因此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确定为本节课重点。
难点: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所涉及的抗体、抗原的概念都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会采用生活实例与教材紧密结合,合理运用挂图、课件和课本上水痘的例子让抽象知识具体化。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13章1、2节的学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的知识。
同时,也在前面第九章、第十一章学习过了白细胞、皮肤,为这节人体免疫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从幼儿起已经接种疫苗,学生对打预防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
通过调察、比较、讨论和总结等学习方法,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皮肤挂图、白细胞吞噬病毒挂图、小肠上皮粘膜的挂图。
第13章-3节-人体免疫优秀优秀教案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教学设计任教学科:生物上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课题:强大的免疫系统(1课时)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都比较难理解,我们从健康的生活开始,结合人体的三道防线,从学生自己接种过的疫苗认识特异性免疫的专一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得我们更直观地认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如血液的功能、传染病。
但学生接触到有关免疫的科普知识少,对人体免疫的认识停留在打预防针这种单一方式上。
学生从幼儿起已经接种疫苗,对打预防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非常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
我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的内容加以适当扩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另外在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很多生成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身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取舍,以助于学生掌握。
二、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2.能说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及区别3.通过自主实验认识免疫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且懂得更好的促进健康生活的生命观念,三、教学内容1.课前前置实验“小苹果实验”——科学探究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及区别——理性思维3.计划免疫、健康生活——社会责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及抗体;计划免疫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及抗体五、教学设计1.导入图片:2016年成都雾霾的困扰视频:雾霾侵入人体人体每天接触这么多病菌、遭受其危害,却没有时刻生病,因为有着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
学生在欣赏视频后伴随提问回忆已有知识,步入老师设置的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十三章 健康地生活 第3节 人体免疫》公开课教案_5

《人体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人体免疫”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中第3节,是本章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虽然涉及了免疫系统的知识,但难度和深度不大,包含2个较为重要的上位概念:●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几”成分,排斥和破坏“非几”成分,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2.学情分析人体免疫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相对陌生和抽象,在人体的三道防线中,之前讲过的皮肤的保护功能,也在血细胞的学习中认识了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但对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学生没有具体的概念。
虽然学生平常都接种过疫苗,但是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原理。
本节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主要是普及学生相关方面的常识,对免疫和疫苗有进一步的科学认识。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节内容和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说出免疫的概念,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出抗原、抗体的概念。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 能力目标(1)解释生活中与人体免疫有关的现象,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2)列表总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预防接种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说出免疫的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教学难点(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四、教学策略讲授式教学、讨论式学习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六、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3章第3节人体免疫教案(精品文档)

第3节人体免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通过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介绍主要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关爱生命,从而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及卫生习惯教育。
培养学习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有的概念(如:抗体、抗原)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三、课型:新授课型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综合分析,教师指导等相结的方法五、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六、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在秋冬换季时,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有的人始终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学习,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事实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生:健康的身体,打预防针……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做的调查表拿出来交流。
流感麻疹乙肝其他学生父亲母亲其他生1:我患过流感,麻疹生2:我出过水痘,我父母也出过(通过调查表激趣导入)(二)新授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人体完整的皮肤有保护作用,损伤感染的皮肤出现红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皮肤发炎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生:白细胞将细菌杀死。
师:皮肤是我们人体的屏障,同时,某些分布在心脏,鼻、喉和肠道等器官官腔内壁的组织也是人体的屏障。
另外还有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对某些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2019春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章 第3节 人体免疫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人体免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以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通过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介绍主要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关爱生命,从而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及卫生习惯教育。
培养学习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有的概念(如:抗体、抗原)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三、课型:新授课型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综合分析,教师指导等相结的方法五、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
六、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在秋冬换季时,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有的人始终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学习,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事实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生:健康的身体,打预防针……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做的调查表拿出来交流。
流感麻疹乙肝其他学生父亲母亲其他生1:我患过流感,麻疹生2:我出过水痘,我父母也出过(通过调查表激趣导入)(二)新授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人体完整的皮肤有保护作用,损伤感染的皮肤出现红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皮肤发炎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生:白细胞将细菌杀死。
师:皮肤是我们人体的屏障,同时,某些分布在心脏,鼻、喉和肠道等器官官腔内壁的组织也是人体的屏障。
另外还有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对某些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看完动画后,小组讨论,中心发言人发言,身体有抵抗病菌的能力。
问:抗体---抗原的关系?
(运用动画直观教学,将抽象的知识想象化,直观化)
问:特异性免疫对诱发的抗原具有专一性,是人们后天获得的免疫。同学们 还能说出其他的抗原物质吗?
生:多种,因为皮肤伤口处可能是多种细菌感染。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细菌吞噬杀死,应用这副图帮助学生应用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问:请想一想,损伤感染后的皮肤出现红肿时为什么会自然痊愈?(展示图片)
学生代表发言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口腔唾液中溶菌酶也有杀菌作用,请问: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它们针对的病原体是一种还是多种?说说你的看法(展示图片)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人体免疫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授课教师
科目
生物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班
课题
人体免疫
本课总课时数
1课时
本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人体免疫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
难点
特异性免疫,有的概念(如:抗体、抗原)学生较难理解。
特异性免疫
法制、德育
安全渗透点
教学详细过程
补充、纪实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在秋冬换季时,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有的人始终很健康的生活,工作,学习,而有的人却未能幸免。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打预防针的经历,这些事实与人体的什么功能有关?
生:健康的身体,打预防针……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做的调查表拿出来交流。
流感 麻疹 乙肝 其他
学生
父亲
母亲
其他
生1:我患过流感,麻疹
生2:我出过水痘,我父母也出过
(通过调查表激趣导入)
(二)新授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人体完整的皮肤有保护作用,损伤感染的皮肤出现红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皮肤发炎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生:白细胞将细菌杀死。
师:皮肤是我们人体的屏障,同时,某些分布在心脏,鼻、喉和肠道等器官官腔内壁的组织也 是人体的屏障。另外还有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对某些病菌也有抑制作用。
生:先天就有的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引发学生思考,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特异性免疫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许多同学在小时侯都患过水痘,以后就不再患水痘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抵抗力增强
(利用水痘等病启发学生思考,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
3.免疫
计划免疫
人体除了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这项保护功能,还有更重要的特异性免疫。
师:大家都会记起所进行过的预防接种,都打过哪些预防针?
生:看调查表,卡介苗,麻疹,腮腺炎等,
利用学生自身的体验,跟他们发言的机会
在防止传染病的措施上,目前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来提高人体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以此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这就是计划免疫。
生:人的身体具有某种或多种保护功能,答案不唯一
这些人体的保护功能我们叫什么?(书写标题)
生:非特异性免疫
师:像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这些对人体的保护功能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产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经常与多种病原体接触,但是并不经常生病,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师:那么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
生: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接种,疫苗注入人体后,一般不产生疾病的症状,而体内能产生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是特异性的,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师: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学习,大家知道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来预防,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
生:流感病毒,乙肝病毒。
生:分组讨论:说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他们的异同点,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积极配合,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好调控作用,学生会主动学习)
共同点: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范围 机体仅对某一异物发生反应 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 发生反应
(三)小结:
板书
设计
第三节人体免疫
一、人体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计划免疫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作业
设计
无
目标达成度
课后
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后天产生的 生来就有的
作用 强 弱
(这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对比)
师:人体保护自生的方式就是免疫。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区分“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外来侵害物质,以及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护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正常情况下免疫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反应,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免疫也会产生异常,如过敏反应。
师:同学们能记起的事大都是上小学后的事,可是刚出生的婴儿就要接种卡介苗,三个月后,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麻疹疫苗等
从1992年1月起,我国将接种乙肝疫苗纳如计划免疫,在我国,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儿童、青少年的关怀。
利用医院给人们接种这一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