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合集下载

浅析隋唐时期的美术成就

浅析隋唐时期的美术成就

浅析隋唐时期的美术成就唐代文学艺术高度发展,唐诗成就达最高峰,名篇千古传诵。

书法中的楷书极盛,成为以后历代书家的楷模。

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且都有了专门的名家。

水墨画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王维、张?、王洽、项容等开辟绘画新途径,泼墨、吹云、白描、皴擦等新技法增强了笔墨的表现力。

以现实生活为绘画内容的作品成为主导。

收藏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好之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术极为发达。

书画史论专著有增无减,为后世研究唐前的书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

石窟艺术达于极盛,数量之大空前绝后,且技艺精湛,富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隋唐石窟艺术中国经魏晋南北朝 300 多年的混战,至隋归于一统。

几百年来,伴随着动荡的社会,表达人们挣脱苦难、向往幸福愿望的宗教狂热,曾席卷社会各个阶层。

宗教,特别是佛教教义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头脑中。

国家统一,战争结束,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佛国净土也模糊可见,盲目而痛苦的呻吟变为冷静的思考和乐观向上。

佛的形象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佛与人的鸿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生活的改善被填平了。

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所谓世俗化,一是指形象本身似曾相识,与生活中人无异,“神性”几无,甚至把菩萨作成宫娃的形象;二是指雕塑绘画的内容更符合人们的愿望,表现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题材成为主导,苦修苦练。

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之类的题材不见了。

“人神之道殊”变为人神之合一。

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但佛教的严肃性也随之遭到破坏,宗教的狂热为追求生活幸福的愿望所代替。

隋朝虽国祚短促,凡二主 37 年,但修窟造像活动空前兴盛,修寺 3803 所,造像 119430 身。

大唐近三百年的统治,修窟造像活动达最高潮,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隋唐时期的绘画隋唐绘画,按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三大阶段:隋代和初唐( 581-713 年)为第一阶段。

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唐代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其风格多样、变化丰富,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华之一。

唐代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其特点在于富有生命力、情感表达强烈,至今仍然备受人们的赞赏和追捧。

本文将介绍唐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唐代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美好的时期,天宝年间更是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繁荣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绘画中去,塑造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艺术形象,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绘画风格。

二、唐代绘画艺术的特点1、笔触奔放、纵横自如唐代绘画以笔触的运用为主,笔触粗旷、奔放,作品呈现出刚柔并济、富有张力的特点。

唐代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草墨泼辣”风格,即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墨汁和水,使笔触得到很好地发挥,其完成度非常高,气韵独特。

2、色彩鲜艳、浓郁唐代绘画中的色彩非常丰富,用色鲜艳而浓郁,不仅表现出绘画对象的形态特征,还能够表达出作品作者的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3、注重寓意、意境唐代绘画中较为常见的主题是山水及花鸟,这些物件都具有深刻的寓意意义。

唐代绘画家通过山水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

三、唐代绘画艺术的影响唐代绘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它开创了绘画风格的新纪元。

唐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主题意义都影响了后人,后世的绘画艺术都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

1、开创了新的绘画艺术风格唐代绘画风格的突破开创了绘画艺术的新纪元,丰富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手段。

唐代绘画通过纵横自在的笔触、丰富的色彩、深刻的意境,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认知与理解。

2、创造了新的艺术主题唐代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宣扬人文关怀,表现出的主题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形态。

4、唐代绘画艺术家的成就唐代绘画艺术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代绘画艺术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唐代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唐代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唐代美术知识点归纳总结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美术发展的辉煌时期。

唐代美术在雕塑、绘画、书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世的美术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唐代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艺术技巧、题材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有着很高的水平。

在唐代美术中,有许多知识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下面就来对唐代美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唐代雕塑唐代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雕塑:唐代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佛教雕塑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的佛像一般形制丰满,线条流畅,身姿优美。

其中以长安大雁塔和麦积山石窟的佛教雕塑最具代表性,大雁塔的高昂优美,麦积山的精美细致,都是唐代佛教雕塑的代表作品。

2. 宫廷雕塑:唐代宫廷雕塑以石刻为主,多用于墓志铭、边城和宫殿的装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唐代石刻以唐代大型石刻工艺最先进,数量最为丰厚。

圆雕、线刻纹路工整,局部立体感强,构图空间感强烈。

3. 刻印石灰岩雕塑:唐代的刻印石灰岩雕塑艺术,不仅在技术和造型上取得了新的成就,而且在题材和审美上也有了新的突破。

其代表作品有:德化县崇福寺华严塔刻石《八佛斋隐书》,碧山宫《阿育王佛格木铭》等。

二、唐代绘画唐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画:唐代人物画的鲜明特点是“比肩侧立”,即两人相立相对,肩并肩之势,这是唐代绘画的一大特色。

其代表作品有韩滉的《玉堂晓图》、裴旻的《仙真图》等。

2. 山水画:唐代山水画最主要的特点是着重表现出气势恢宏、豪放雄健。

代表作品有怀素的《杨柳青青图》。

3. 花鸟画:唐代花鸟画取材广泛,构图新颖,造型雅致,有些作品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如吴道子的《游春图》、孙伏园的《芳谷闲看图》等。

三、唐代书法唐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隶书:唐代隶书体现了“显扬古风”的特点。

唐朝盛世美术风格分析

唐朝盛世美术风格分析

唐朝盛世美术风格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被誉为盛世。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美术风格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本文将对唐朝盛世美术风格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首先,唐朝盛世美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宏大和气势磅礴。

在唐朝的绘画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山水壮丽、气势恢弘的场景。

这种宏大的气势不仅体现在山水画中,还体现在佛教造像和宫殿建筑等方面。

唐朝盛世的政治和经济繁荣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充分的创作条件,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创作出更加宏大和壮丽的作品。

其次,唐朝盛世美术注重细节和精致的表现。

在唐朝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无论是山石的纹理、花卉的细腻描绘,还是人物的神态和服饰的细节,都展现了唐朝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此外,唐朝盛世的文化交流和对外开放,也为唐代的美术风格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技法,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法。

另外,唐朝盛世美术注重写实和表现力的结合。

在唐朝的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们既追求写实的精确,又注重表现力的发挥。

他们通过精确的线条勾勒和细腻的色彩表现,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力。

唐朝的美术作品常常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的真实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此外,唐朝盛世美术还表现出了对人文主题的关注。

在唐朝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物形象和人文背景的描绘。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对人性、人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使得唐朝的美术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最后,唐朝盛世美术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唐朝的美术风格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绘画形式,成为了后世中国绘画的重要传统和范式。

唐朝的美术风格也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东亚地区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交流。

综上所述,唐朝盛世美术风格具有宏大和气势磅礴、细节和精致的表现、写实和表现力的结合以及对人文主题的关注等特点。

唐代文化艺术发展解析

唐代文化艺术发展解析

唐代文化艺术发展解析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成就。

本文将对唐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行解析,并探讨其重要影响。

一、绘画艺术的繁荣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著名的画家有吴道子、韩干等。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人物和花鸟等为主题,运用富有感情和生动的笔触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壮丽和人物的神态。

这些作品在唐代文化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绘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诗词的繁荣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鼎盛时期,众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纷纷涌现。

他们的作品着重于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以凝练而富有韵律的文字展现出唐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这些诗词作品在唐代文化艺术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雕塑艺术的繁荣唐代的雕塑艺术同样蓬勃发展,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宫廷雕塑成就了唐代雕塑艺术的辉煌。

这些雕塑作品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动态的神态,赋予了唐代文化艺术以独特的审美价值。

四、文化交流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

唐朝的皇帝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和学者前来访问。

这些外国文化的影响使得唐代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征,为唐代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五、科技创新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昌盛的时期之一。

在陶弘景的领导下,数学、天文、冶金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不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为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唐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可谓是多方面的,无论是绘画、诗词、雕塑还是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都在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杰出的成就不仅为后世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宝贵的遗产,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唐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为后世所称道,更体现了中国千年文明的卓越成就。

唐代的画艺术与文化表现

唐代的画艺术与文化表现

唐代的画艺术与文化表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绘画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一、唐代画家的地位唐代是一代艺术大师云集的时期,绘画艺术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

他们的作品被各级官府和社会上的富豪、名流青睐,不仅成为了装饰居所的艺术品,也经常被用作外交礼品和庆祝活动的礼物。

在当时的社会中,画家一般都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崇拜,成为令人敬重的职业。

唐代画如何体现当时的文化背景呢?我们可以从唐代绘画的风格和主题入手。

二、唐代画的特点与风格唐代画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形态多样、富有表现力的笔墨风格。

在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线条和点、是和否、虚与实等元素的运用,充分地表现了画家的情感、思维和审美特征。

唐代画还有一个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是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历史感。

在唐代艺术家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反映了古代经历和历史变迁的主题和故事,比如山水、人物、花鸟等。

这些主题和故事充分地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表现了唐代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理解。

三、唐代画的文化表现唐代绘画在文化领域中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唐代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文学、诗歌和音乐有关的主题,这些与文学、诗歌、音乐的交流和流传密不可分。

另外,唐代绘画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商业等诸多领域的特点,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绘画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是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总之,唐代绘画艺术成就可谓独步全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唐代画家大胆运笔、豪放不羁的画风,表达了独具诗意的人文情怀,也展现出了中国强大而多元的历史文化面貌。

唐代绘画展现出的东方文化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

对唐代工艺美术的思考

对唐代工艺美术的思考

对唐代工艺美术的思考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唐代工艺美术在技术、材料、艺术表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世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唐代工艺美术进行思考,探讨其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是唐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唐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先进的制作技术。

比如在陶瓷方面,唐代发明了高温陶瓷烧制技术,使陶瓷制品更加坚固耐用。

同时,唐代还发展了绘画瓷的技术,使陶器上的绘画更加细腻和精美。

在青铜器制作方面,唐代采用了铸造和铸锻相结合的制作方法,使青铜器的形态更加复杂多样。

此外,还有丝织品、漆器、金银器等各个领域都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唐代工艺品的材料多样性。

唐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如瓷器使用了陶瓷、瓷土、釉等;青铜器使用了铜、锡等金属材料;织品使用了丝绵、棉麻等。

这些材料的运用使得唐代的工艺品在视觉上更为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唐代的工艺美术作品在形式上独具特色,既有基于自然图案的装饰,也有以人物、动物、飞禽走兽等为主题的雕刻。

此外,唐代的工艺美术作品还融入了诗词、歌赋、书法等文艺元素,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四、唐代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举足轻重。

唐代的工艺美术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唐代的瓷器制作技术在后世一直得到延续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唐代的绘画瓷和雕塑品也对现代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形式。

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思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唐代的工艺美术在技术、材料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为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唐代工艺美术作品在形式上的丰富多样以及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得作品更具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浅谈唐代美术绘画

浅谈唐代美术绘画

文艺天地ISHUTIANDIY Jul. 2016 July 59一、山水画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隋代及初唐,这一阶段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由初创逐渐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展子虔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第二阶段为唐中晚期,这一阶段,除青绿山水外,又出现了“水墨渲淡”一体山水画,代表画家有王维、张躁等人;第三阶段为五代时期,这一阶段可谓开宗派之先河,山水画坛上出现了荆浩、关仝和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两大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唐朝山水画,便不得不说展子虔这个人,他画的山水层次分明,远近适当,被称为“唐画之祖”。

如他的代表作《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卷。

《游春图》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地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经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于成熟。

画面采取俯瞰式的构图,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

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以前只在理论上探讨过的山水画技法,这时已经能够部分地做到了,反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该图画面色彩浓丽,富于装饰性,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倪,从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与面貌。

继展子虔后唐中晚期的山水画代表为王维,他引领水墨山水一派。

王维没有山水画作品留存,但据记载,王维的作品线条劲爽,用笔利落。

王维的创举在其以诗入画,从而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

北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诗,画中有诗。

”王维的创举还在于以水墨代青绿渲染,创”破墨”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为文人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表现感受,创造出更真实的自然面貌,形成了以中原画家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以南唐画家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秀丽风光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五代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唐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摘要文章从唐代美术的陶瓷、绘画、雕塑三个方面阐述了唐朝美术的总体风格,这对于了解唐代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唐代美术;中国美术;绘画;雕塑
1唐代的陶瓷
唐代手工业发达,工艺美术呈现新水平,陶瓷、染织、金银器、漆器、铜镜等在设计和制作上呈现出造型精巧、色彩华丽、纹样新颖活泼、品种丰富的特点。

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瓷窑分布范围广,规模大。

青瓷以南方浙江的“越窑”为代表,白瓷以北方河北“邢窑”为最佳,邢窑与越窑齐名,因而有“南青北白”之说。

唐瓷器形趋于圆浑饱满,多仿瓜形、花形的造型,并且日渐向实用化发展。

唐代瓷器纹饰以花卉为主,装饰方法繁多,有印花、洒花、堆贴、釉下彩和绞釉绞胎等。

装饰纹样既有本民族特色,又大胆吸收融合外来精华,花鸟瑞兽题材占有重要位置。

其中釉下彩是先在素胎上画彩,然后上釉,这是迈向彩绘装饰的开创性一步,在陶瓷装饰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

特别是“唐三彩”塑像,驰誉世界。

从已经见到的“唐三彩”作品来看,体态健美,造型逼真,色彩辉煌艳丽,确实是工艺品的佳作。

唐三彩,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高岭土做胎料,经过挑选、舂料、淘洗、沉淀、侵润、揉捏等工序后,清除杂质,塑造出形象。

器型施釉后入窑经过800~900℃的高温焙烧,彩釉和各种着色剂因高温熔化并向四周扩散流动,形成斑驳灿烂而富有变化的彩色釉。

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就是黄色和绿色的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

那么到了唐代以后,就是说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

唐代以后的各类低温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都是在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上发展起来的,如宋三彩,辽三彩等。

2唐代绘画
绘画在美术中,占主导地位。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出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

这也是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表现技法日益成熟和完备。

这是一个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风貌的时代。

唐代绘画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它是古代绘画发展中的又一高峰,不仅为中国艺术增添了光辉,而且对世界美术也发生着重要影响。

⑴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唐代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在各种绘画门类中仍占首位,人物画在表现重大政治事件,反映贵族生活情态,表现道
释形象题材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并且越来越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

如吴道子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掌握了“守其神,专其一”的法则,达到“窃眸欲语”之妙。

由于他卓越的绘画成就,获得了“百代画圣”之誉。

盛唐以后,人物画出现了新的画题,即所谓“绮罗人物”,不论是绘画或雕塑,都要求曲眉丰颊、体态肥胖的造型,瑰丽灿烂的色彩,细腻工整的画风,“情性笑言”的神色,表现出封建贵族的妇女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为人物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唐代道释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

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精细,外型描画准确生动,男子外貌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

菩萨像,端庄文静,温柔亲切。

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重视现世的感受,已超过对佛国天堂的信仰。

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枕,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绚丽的图卷,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高度的写实技巧,使隋代、唐代宗教绘画的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充分地发挥。

⑵山水画,唐代山水画在东晋南朝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画法上进一步丰富,逐步形成独立的画种。

山水画广泛用于殿堂府第中的屏风、壁画的装饰,出现了青绿和水墨两种不同的风格样式。

一种是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精工细描、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继承并完善自六朝以来的青绿山水画法,画风偏重于装饰性;另一种是以吴道子、王维、张为代表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画,借用人物画中表现三维空间的线条技巧,把山水画从二维空间画面上理想化的楼台山石主题转换到创构有三维空间的真实自然上。

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基础。

⑶花鸟画脱离工艺装饰而形成独立的画种,表现形式也逐渐趋向多种多样,开花鸟画兴旺之先河。

唐代花鸟画侧重描绘鹰鹘、仙鹤、孔雀、雉鸡、蜂蝶及花木竹石,大都工整富丽。

由于武功隆盛和贵族游猎的风气,使鞍马等题材也成为绘画专科并取得相当高的成就,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八十多人。

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画鸡,齐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⑷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院奇观。

唐代的壁画,呈现出中国佛教艺术最灿烂的时代面貌。

佛教壁画随着佛教哲学的变化以及对外来艺术的吸收融合,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

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审美趣味的变化,宗教美术中日益显示出世俗化倾向,丰腴妩媚的菩萨,富有人情味的罗汉以及大量穿插生活场景的经变画,都表现出现实因素的增长。

3唐代雕塑
唐代将中国雕塑艺术推向一个高峰,佛像造像不仅比以往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经走完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唐代佛教雕塑艺术积极借鉴外国的经验,主要是借鉴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艺术的经验,大大增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对邻近国家的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唐代佛教造像遍及全国,
艺术风格更为写实、生动,充分体现出民族特点。

雕塑到了唐代,已出现分工,不仅有泥塑造像、石雕、木雕,而且出现了刻楼、贴金等专业。

唐代的彩塑,也进一步得到发展,手法更为写实。

最为著名的是唐太宗昭陵以及昭陵六骏和龙门石窟的造像。

总之,唐代美术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传统的基础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鲜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宏伟的精神面貌。

唐代美术创作环境较为宽松,美术家有较多的创作自由,能发挥出强烈的创作热情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创造了不少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而且许多作品流露着浪漫主义气息。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左庄伟,徐泳霞.美术鉴赏[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