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3章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美术)

第三章隋唐美术.隋唐绘画艺术一.阎立本(承上启下的画家)1.阎立本绘画的艺术特色?a.与六朝相比,写实性较强,重视人物个性绘画b.取材多是历史故事和人物,用以借鉴贤愚,弘扬治国安邦的大业c.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服简练粗重。

相比顾恺之“春蚕吐丝”其更注重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d.设色更浓重2.代表作品:A.《步撵图》:a.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忠实表现了唐中央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b.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塑造表达出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刻画出禄东赞强烈的高原民族的特征,唐太宗形象则深沉谦和的外表流露出雄才大略的非凡气度c.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灰色,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B.《历代帝王图》:画中帝王或站立或坐,不以情节相贯穿,也不以背景为衬托,着力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试图揭示每个帝王不同的心态。

使肖像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此画用意为作为“兴废之戒”。

二.吴道子☆☆☆1.简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a.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

b.创作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上:a.绘制玄元图,五圣图,千变万化的千佛形象.b.经变是画的最多的题材,地狱变相最为著称,有强烈的感染力。

c.技法特点:a.早年用较工细的技法,成熟时具有豪放的特点.b.用色“深浅晕成”“敷粉浅淡”,线条“磊落逸势”“笔力劲怒”,故称“莼菜条”.c.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运动感与节奏感,提高了绘画艺术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

d.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

d.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是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与“曹家样”具有显著的区别:“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概括了两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不同特点。

e.吴氏的风格被称为“吴装”,其形成的中国宗教绘画的基本样式一直影响到元明以后,近代民间画工仍奉他为祖师,并保持绘塑不分的传统都不是偶然的。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第一章:美术鉴赏基础1.1 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探讨美术鉴赏对于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1.2 美术作品的分类与特点介绍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分析各类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1.3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教授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第二章:中国美术史概述2.1 古代美术介绍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2.2 中世纪美术探讨中世纪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中世纪美术对后世的影响2.3 近现代美术讲述近现代中国美术的重要画家、作品和流派分析近现代美术作品的创新和变革第三章:西方美术史概述3.1 古代西方美术介绍古希腊、罗马等古代西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3.2 中世纪西方美术探讨中世纪西方绘画、雕塑等艺术风格的演变引导学生了解中世纪西方美术对后世的影响3.3 近现代西方美术讲述近现代西方美术的重要画家、作品和流派分析近现代西方美术作品的创新和变革第四章:现代美术流派与代表作品4.1 印象派介绍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和代表画家分析印象派作品的艺术价值4.2 抽象表现主义探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和代表画家引导学生了解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的表现力4.3 极简主义讲述极简主义绘画和雕塑的艺术特点分析极简主义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第五章:美术鉴赏与批评5.1 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区别和联系讨论美术鉴赏与批评的重要性5.2 美术批评的方法与步骤教授美术批评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美术批评实践分析优秀美术鉴赏与批评文章的特点第六章:摄影艺术鉴赏6.1 摄影艺术概述介绍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分析摄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6.2 摄影艺术鉴赏方法教授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摄影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欣赏和评价摄影作品6.3 摄影艺术大师与代表作品讲述摄影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分析摄影艺术作品的创新和变革第七章:建筑艺术鉴赏7.1 建筑艺术概述介绍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分析建筑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7.2 建筑艺术鉴赏方法教授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建筑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欣赏和评价建筑作品7.3 建筑艺术大师与代表作品讲述建筑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分析建筑艺术作品的创新和变革第八章:工艺美术鉴赏8.1 工艺美术概述介绍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分析工艺美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8.2 工艺美术鉴赏方法教授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欣赏和评价工艺美术作品8.3 工艺美术大师与代表作品讲述工艺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分析工艺美术作品的创新和变革第九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9.1 现代设计艺术概述介绍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类分析现代设计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9.2 现代设计艺术鉴赏方法教授观察、描述、分析和评价现代设计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欣赏和评价现代设计艺术作品9.3 现代设计艺术大师与代表作品讲述现代设计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分析现代设计艺术作品的创新和变革第十章:美术鉴赏与审美教育10.1 美术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美术鉴赏对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如何通过美术鉴赏提高审美能力10.2 美术鉴赏与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与人文素养的关系讨论美术鉴赏对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10.3 美术鉴赏与人生感悟讲述美术鉴赏对个人成长和人生感悟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美术鉴赏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以“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为主题,涵盖了美术鉴赏基础、中国美术史概述、西方美术史概述、现代美术流派与代表作品、美术鉴赏与批评、摄影艺术鉴赏、建筑艺术鉴赏、工艺美术鉴赏、现代设计艺术鉴赏以及美术鉴赏与审美教育等十个章节。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简史

考研“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要导言一、重点掌握1.中国美术发展史的基本特点。

二、一般掌握1.美术、美术作品、美术史的概念;三、了解1.学习中国美术史的目的;2.美术学的三大学科;3.美术史在美术学中的地位。

名词概念:1.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2.美术作品:是基于客观现实之上的人的内在生活(思想、观念、情感)的物化形态。

3.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并通过对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美术的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问题:1.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特征是什么?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一、重点掌握1.彩陶、岩画的含义;2.彩陶的艺术成就;3.彩陶上的绘画所包含的观念;4.原始美术的特征。

二、一般掌握1.原始时代美术类别;2.自觉审美时代到来的标志;3.仰韶文化彩陶分期及各期代表类型、特点、代表性器物;4.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5.已发现的玉器、地画的有关情况。

三、了解1.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制造和造型看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现索;2.黑陶、灰陶、红陶。

名词概念: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2.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问题:1.为什么说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2.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3.为什么彩陶艺术成为原始文化最杰出的成就?4.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5.举例说明陶器上的装饰纹样是“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一、重点掌握1.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2.青铜的造型和装饰特点,尤其是饕餮纹。

二、一般掌握1.西周建筑上的突出贡献;2.青铜造像的代表作。

00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三章1秦荣辉

00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第三章1秦荣辉

再往下看,就是人间。在 华盖与翼鸟下面,一老年 妇人拄杖而立,根据她的 服饰、发饰特点以及相对 突出的形象,并对照出土 的女尸,可以确定她就是 墓主人辛追夫人。在她的 前边有两位男子在跪地献 物,后有三婢女相送。场 面庄严肃穆,俨然就是辛 追夫人在进行一场正式的 升天仪式。
玉璧下端是两条穿璧相环的长龙, 玉璧上有对称的豹与人首鸟身像, 玉璧系着张扬的帷幔和大块玉璜; 玉璜之下是摆着鼎、壶和成叠耳 杯的祭祀场面。旁边围坐的应该 就是辛追夫人的家人,个个神色 悲哀,仿佛在哀悼她的逝去。 继续往下就是地府(黄泉)部 分。其中最显眼的赤身裸体的健 壮男人,就是传说中的地神—— 鲧,他托举着大地,脚下踩着两 条巨大的鳌鱼。 目前对于画中内容的描述, 都只是后人的猜测,那些图形的 真正含义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 定论。



二桃杀三士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虎拉车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陕西省以陕北绥德出土的画像石最多。在题材内容方面, 少见圣贤节烈的历史故事,除部分神话传说之外,大多数 是现实生活的场面。 在布局结构上,花纹边饰在画面上占显著地位;在石块上 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 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 是独树一帜的。 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 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 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 术样式
——秦汉美术(1)
焦作师专美术学院 秦荣辉
一、 概述

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是我国 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推行郡县制(分封制在秦 及西汉初期一直在实行,直到汉武帝才真正确立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由于国家的统一,人 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充 裕的条件。建筑、雕塑、绘画都到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 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模、数量和惊人的 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平。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 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 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 力。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定窑中孩国儿美枕术史及宋作品鉴赏
钧窑玫瑰紫釉盘托 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哥窑鱼耳炉 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明代绘画 第三节 清代绘画 第四节 工艺美术与建筑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一节 概述
明代中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文化意识影响 到了文人书画及市民文化层面。形成了明后期至清末一脉相 承的注意个性抒发而又具有创造精神的文人画诸流派,尤其 是在野文人及近乎职业化了的文人画家助成了这一系统的发 展。新的社会条件使市民文艺滋生与昌盛,促使明代版画获 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艺术高度。
返回主目录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
——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花鸟图册 朱耷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清荷 花 水 禽 图 轴
朱 耷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诗画册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苍翠凌中天国图美术史髡及残作品鉴清赏
中国山美水术图史册及作品弘鉴仁赏 清












燮 清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丹瓶 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景德镇窑刻花影青梅瓶 南宋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绿釉龙梁鸡冠壶 辽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章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章

夏商周美术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 器、玉器、陶器等方面。
VS
青铜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成为主 要工艺品之一。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制 作精湛,造型独特,如著名的司母戊 大方鼎等。玉器:夏商周时期的玉器 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如玉璧、玉琮 等。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陶器制作工 艺不断提高,如马家窑文化等。
绘画:宋代的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如郭熙的《早春图》等作品。元明清时期则以文人画为主 流,如元代的黄公望、明代的沈周等作品。书法:宋元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如苏轼的行 书、米芾的草书等作品。园林: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了高峰,如苏州园林等作品。
02
中国绘画作品鉴赏
早期绘画
代表作品
《人物龙凤帛画》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美 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陶瓷等方面。
绘画: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达到了高峰,如阎立本的《 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作品。陶瓷:唐代陶 瓷技艺高超,如三彩釉陶器等作品。五代时期则以青瓷为主 ,如龙泉窑等作品。
宋元明清美术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书法、园林等方 面。
特点
早期绘画多以实用为主,作品质朴,构图简单, 色彩单一,注重人物传神及细节描绘。
技法
以线造型,线条流畅,注重比例和对称,设色自 然,注重明暗和透视。
中期绘画
01
02
03
代表作品
《千里江山图》、《富春 山居图》
特点
中期绘画在风格和技法上 逐渐成熟,作品气势磅礴 ,构图繁复,色彩丰富, 注重意境营造。
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山区,以及草原、 沙漠等地区。这些岩画描绘了狩猎、畜牧、战争、祭 祀等场景,以及人物、动物等形象。彩陶:在黄河、 长江、珠江等流域的原始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彩 陶。这些彩陶上的图案和色彩反映了原始人类的审美 情趣和对自然的观察。雕塑:原始雕塑主要以玉器、 陶器、石器等形式存在。这些雕塑作品形态各异,有 的表现了动物形象,有的则表现了人物形象。

滨州学院《中国美术史》重点作品赏析

滨州学院《中国美术史》重点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史》重点作品赏析一.《泼墨仙人图》1.《泼墨仙人图》是一幅禅画。

现存台北故宫,是南宋著名的减笔面家粱楷所画。

2.描写的是一个烂醉如泥,两眼模糊的仙人。

袒胸露腹,步履蹒姗,身披大氅。

双手倒背。

人物形象除头部外形及五官用细笔勾勒,通体以淋漓的水墨书写,又故意将口鼻画的紧凑一团,使仙人的醉态更加突出。

几乎看不到明确的线条,造成一团模糊的感觉。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3.艺术特点:用笔能够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法,有的转折方硬,行笔苦涩似枯柴、折芦.有的潇洒自如似行云流水.开辟了写意画的新天地,对后世影响甚大。

二.《溪山行旅图》1.北宋画家范宽,字中立。

性情宽和,人称范宽。

画山水初师李成.后继法荆浩、关仝。

绢本,水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画中只有近中景,中间以云气隔开,远山高耸入云,峰顶杂木丰茂,坳间飞瀑倒挂,以粗笔勾出山峦轮廓,内以钉头皴画出山石轮廓,细看碎点满山,远看浑然一体。

近景肉阜林壑,山路崎岖,山泉小溪流淌,驴队驮物由脚夫驱策而来,杂木簇拥着岗顶房屋,近景繁而实.中景相对简而虚,对比呼应.巍峨的山峰,葱笼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雄伟的自然景色:山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显出了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三.《虢国夫人游春图》1.张萱,盛唐人物画家2.全画描绘的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姐妹游春的场景3.在构图上,画面没有背景,但从人物、衣服、马轻快的步伐中可以看出季节,整个画面形象安排呈横T字形.前松后紧前疏后密,面面具有一定能够节奏感四.《墨葡萄图轴》1.其作者徐渭,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青藤、或署名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特擅长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将情感寄于笔锋,水墨淋漓,浓淡相间,变化万千,多豪迈、率真之气。

中国传统绘画3-隋唐美术

中国传统绘画3-隋唐美术

山水画已有青绿与水墨之划分 , 奠定了宋 元山水画基础。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以独立姿态 登上画坛。 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显示了唐代美学理 论的深度。 雕塑艺术在唐代又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时期。 唐代的工艺美术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和对外 贸易、文化交流的频繁 , 也获得了生机 , 有了 大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隋唐美术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 气度 , 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 艺术形式 ,丰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 ,赋与作品 以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
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 作品是“灿烂而求备”,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 的概括。
人物画和道释绘画在表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 上都有所提高。出现了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 张萱、周肪等杰出画家。
一.初唐画坛 唐代初年,人物画坛上,一是对传统艺术的 继承和发展,扩大了表现题材,风格更趋健; 一是与西域美术交流的基础上 , 丰富了表现 技巧,为盛唐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代表画家是阎立本和尉迟乙僧。
阎立本
雍州万年 ( 今陕西临渲 ) 人。绘画的题材非 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 、车马,山水、 台阁等无所不能。他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的还是肖像 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他的作品有《步辇图》《历 代帝王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凌烟阁二十四功 臣图》、《职贡图》及太宗李世民等人的肖像。 阎立本的绘画继承并发展了顾皑之、陆探微、张僧繇等 人“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
吴道子(约 689 年—758 年), 又名道玄,阳瞿( 今河南禹
县 ) 人 , 他年幼时就丧失父母 , 生活贫寒。初学书法,后 改学绘画 ,末到 20 岁就显出了出众的才华。因擅长绘画而为 唐玄宗李隆基所召,授以“内教博士”,并为只改名为道玄, 成为御用画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仪卫性、纪念性雕塑 仪卫性、纪念性雕塑,包括陵墓表饰雕塑和设置在建筑物前 的雕塑,都带有仪卫或纪念的性质。由于都是设置在露天的 地面上,为使垂远长久,所以大多数是用石或金属做材料。
野猪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马踏匈奴 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前石雕 西汉
石兽 陕西咸阳出土 东汉
辟邪 四川雅安姚桥高颐墓前石雕 东汉
牛耕图(左) 禽、马、牛车(右) 陕北绥德画像石(拓片) 东汉
苏北徐州一带,画像题材内容广博丰富,有反映现实生活、 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的内容,还有祥瑞吉祥的图案。 雕刻技法以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为主,石面的粗糙不平与线 刻细腻真切相结合,既有浑雄苍健的阳刚之美,又有流畅轻 巧的阴柔之丽。 徐州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是描绘建筑物中有人物活动的画 面较多,且场面较大,以剖立面式的手法来表现建筑物,既 可看到建筑物的造型与结构,又可看到建筑物中的人物活动, 使画面直观生动,质朴简洁,表现出石刻工匠高度的艺术创 造才能。
返回主目录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
——秦汉美术 ——秦汉美术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绘画艺术 雕塑艺术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秦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由于国家的统 一,人力物力的集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美术的发展提 供了充裕的条件。秦始皇陵出土的大型兵马俑,以空前的规 模、数量和惊人的写实风格,展示了秦代美术高超的艺术水 平。 两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发展时期,促成 了这一时期美术的繁荣,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各个门 类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 力。
一吏一马图 木板画 甘肃省额济纳河肩水金关遗址出土 西汉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雕塑艺术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人力物力的高度集 中,为雕塑艺术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雕塑艺术在继承 先秦雕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中 国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 秦汉王朝统治者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追求奢侈 豪华的生活享受,利用国力大兴土木,大型的建筑豪奢空前, 隆重的雕塑及装饰应运而生。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皇家贵 族不惜耗费巨资,竞相营造坟墓,几乎想把在生前享受到的 一切全部带到他们幻想死后的幽冥“世界”里,因此在坟墓 里放置大量供死者“享用”或“劳役”的随葬物品以及俑和 动物模型等明器。在坟墓外,也设置有显示死者功绩或威严 的石人、石兽等,于是这一时期的明器雕塑和陵墓表饰雕塑 也极为兴盛。
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
骑兵俑 陶塑 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 西汉
乐舞杂技陶俑群 山东济南市北郊无影山出土 西汉
陶舞女俑 陕西西安白家口出土 西汉
陶说唱俑 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东汉
陶母羊 河南辉县出土 东汉
铜铸马踏飞燕 甘肃武威雷台出土 东汉
陶马 四川成都天回镇出土 东汉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四节 建筑艺术
秦汉时期的建筑,在继承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已臻于成熟,形 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巨大和深远 的影响。
石阙 四川雅安高颐墓前 东汉
夔纹瓦当(拓片) 陕西秦始皇陵出土 秦
四神纹瓦当 汉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五节 工艺美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随着经济的繁荣,科学的进步,手工 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陶瓷、玉器、漆器、织绣、青铜 等各个工艺美术门类,都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无论在制作技 术方面,还是在装饰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漆壶彩绘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4号秦墓出土
漆棺彩绘 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西汉
孝子故事图 漆箧彩绘 朝鲜平壤南井里出土 东汉
车马人物图 铜镜彩绘(局部) 陕西西安红庙坡出土 西汉
人身兽首图 陶壶彩绘 山西浑源华村出土 西汉
禽鱼人畜图 东陶盘彩绘 东汉
相 扑 图 木 篦 彩 绘 湖 北 江 陵 凤 凰 山 出 土 秦
青 瓷 双 系 壶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馆 藏 东 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信宫灯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 西汉
二豹噬猪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
双人盘舞铜饰牌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汉
“杀人祭祀饰盖”贮贝器 云南晋宁出土 汉
羽人飞马玉雕 陕西咸阳出土 汉
返回主目录
三彩绣(左)、乘云绣(右)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汉
二、明器雕塑 明器也称冥器,一作“盟器”。是用于随葬的物品,包括专 为随葬而制作的代替实物的模型。明器雕塑包括俑、动物造 型、建筑模型等,一般采用陶、木、石、金属等材料制成。 俑是作为随葬用的人物形象模型的通称。秦汉时期明器雕塑 艺术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俑和动物形象的塑造上。
兵马俑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坑出土 秦
武氏祠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原是东汉晚期武氏 家族墓地上的4个石结构祠堂。 武氏祠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广泛丰富,概括来说,有神话 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三大类。 武氏祠画像石是采用阴刻与阳刻、面与线相结合的技法,即 形象外型作平面的凸起,形象轮廓的内部则以阴线刻,形象 外凹下部分,用尖刀凿成密密的平行条纹,这种技法,称之 为“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画像严谨规整,画面一般不大注 意纵深空间感的表现,物象多取近景平列,具有剪影式的效 果,形成严谨古朴、简洁传神的艺术风格。
荆轲刺秦王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闵子骞失棰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山东沂南画像石发现于沂南县城西的北寨村东汉晚期墓,内 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而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生活场面, 如车马出行、乐舞百戏、宴饮、丰收、祭祀等。而在乐舞百 戏中的七盘舞、管弦乐人、绳技、鱼戏、马术等,具有浓厚 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人物动态生动活泼,雕刻技法也是 减地平雕加阴线,而线条比武氏祠的更为奔放流利,减地也 较粗犷,轮廓自由活泼。
山东沂南画像石(拓片局部) 东汉
河南南阳画像石在东汉时期最为鼎盛。画像题材内容极为丰 富,有神话传说中的奇禽异兽及神异形象,还有天文图象的 日月星座等。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如乐舞百戏、角抵戏、 车骑出行、骑射、宴饮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故 事的画面,主题突出,布局疏朗,形象鲜明生动。 在艺术表现上,工匠们善于在写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艺术的 想象和大胆的提炼与夸张,表现对象最具典型特征的姿态动 作与强力动感的美,奔放有力。 南阳画像石,主要是用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的表现方法,形 象外的底子铲成素面、或剔成直线或斜纹。在留有敲凿痕迹 的形象上,再用苍劲有力的阴线刻出细部,是一种浮雕与阴 线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形象的塑造,不以精雕细琢见长,而 以泼辣洗练取胜,具有粗犷浑朴、奔放豪迈的艺术风格。
纺 织 图 江 苏 徐 州 铜 山 画 像 石 (拓 片 ) 东 汉
建筑图 江苏徐州画像石(拓片) 东汉
四、器物上的绘画 器物上的绘画主要是指在漆棺、漆器、铜器、陶器、木器、 竹器等的彩绘或绘画性的装饰。秦汉时期,施于器物上的绘 画相当流行,在众多已出土的各类器物上的彩绘与装饰,进 一步显现出秦汉时期的绘画面貌。
二桃杀三士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虎拉车 河南南阳画像石(拓片) 东汉
四川地区除发现刻在石阙、崖墓及石棺上的画像石之外,也 发现少量的画像石墓。代表四川地区画像艺术水平、造诣最 高的是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它在整个汉代画像 艺术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四川画像砖是用黏土模印烧制而成的实心砖,印模上凹进的 形体和阴线刻,印在砖面上便成了凸起的浅浮雕和阳线结合 的效果。具有坚实劲利、细腻丰富的韵味。从题材内容看, 最突出的特点是绝少描绘神话传说,几乎找不到描绘忠孝节 义之类的历史故事,而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场面。如 庭院甲第、市井庄园、山林田泽、车马出行、宴饮观舞、采 桑渔猎、煮盐收获,等等。内容丰富多采,形象生动活泼。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二节 绘画艺术
一、帛画
帛 画 湖 南 长 沙 马 王 堆 一 号 墓 出 土 西 汉
二、墓室壁画
河南洛阳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摹本局部) 西汉
辟车伍佰(左)、门下小吏(右) 河北望都一号墓壁画(局部) 东汉
乐舞百戏 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局部) 东汉
三、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数量最多,内 容最丰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
四骑士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 东汉
弋射收获 四川成都画像砖(拓片) 东汉
陕西省以陕北绥德出土的画像石最多。在题材内容方面, 少见圣贤节烈的历史故事,除部分神话传说之外,大多数 是现实生活的场面。 在布局结构上,花纹边饰在画面上占显著地位;在石块上 采用分格的表现形式,即把画面分成大小不等的方格,然 后在格内刻出各种内容的画像,这种形式在画像艺术中也 是独树一帜的。 雕刻技法也是以减地平雕为主,具剪影效果,也有在减地 后凸起的形象轮廓内略加刻阴线或用墨线描绘细部。对形 象的刻画概括、简练,取得质朴而简洁有力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