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的持弓与运弓
低音提琴演奏技巧揭秘

低音提琴演奏技巧揭秘低音提琴作为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其独特而低沉的音色为音乐增添了厚重感和磁性。
然而,要想驾驭低音提琴并演奏出优美动人的音乐并不容易。
本文将揭秘一些低音提琴演奏技巧,帮助潜心学习和掌握这一古典乐器的学习者们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一、正确的姿势与手部位低音提琴的演奏需要坐姿,因此正确的姿势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选取合适的琴椅和脚垫,使得身体的姿势保持舒展,并能够轻松地触摸到提琴全长。
在拿起提琴之前,应将肩膀放松下来,并将琴杆置于左肩膀外侧,使得琴身与身体成一个轻微的倾斜角度。
右手臂自然放置于提琴尾部的边框上,拇指放在指板下方,其他手指轻撑琴背。
二、正确的执弓与弓腕动作正确的执弓是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将弓握在右手中,大拇指放在弓柄的底部,其他四指自然弯曲放置于弓杆的上方。
执弓时要保持手部的放松,尽量不要用力过度或夹紧。
在演奏过程中,弓腕的动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弓腕动作应该是平滑、连贯而自然的,配合着音乐的节奏,既能控制音量的大小,又能保证音色的均匀性。
练习时可以借助一些基本的弓法练习,如直线弓、抖弓等,以提高手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正确的左手指法与指位低音提琴的音符分布相对较大,因此正确的左手指法和指位是演奏技巧的关键。
在按弦时,要保持手腕和手臂的放松,使得手指能够轻松地按下弦,产生清晰而准确的音响。
通过练习琴指的位置和指位的变化可以提高左手的机动性和协调性。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开始,慢慢地加强对音符位置的熟悉和掌握。
同时,可以练习琴指的滑动,以便能够在演奏中更好地连接音符和音程,保持连贯性和流畅性。
四、注意音色控制与表现力低音提琴作为低音乐器,其特点在于丰富的音色和浑厚的音量。
在演奏过程中,注意音色的控制对于演奏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弓压和速度的变化,可以控制低音提琴的音量大小和强弱,从而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练习时,可以反复尝试不同的弓法和指法,感受每种方式对音色的影响,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分享

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分享低音提琴作为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华丽的演奏技巧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低音提琴演奏的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对低音提琴演奏感兴趣的读者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古典乐器。
一、正确的姿势和握持方式低音提琴的演奏姿势和握持方式对于演奏效果至关重要。
正确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持提琴的手势。
坐姿时,将提琴放在大腿上,保持身体和手臂的放松,让琴身与自己的身体产生连贯的联系。
站姿时,将提琴放在肩膀上,用下巴和肩承架支撑提琴。
握持提琴时,左手握住琴颈,拇指放在琴颈的后方,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琴弦上。
二、左手技巧低音提琴演奏主要依靠左手的指法,因此掌握左手技巧至关重要。
首先是要熟悉指板上的音位,掌握不同音位的位置和音程。
同时,在按弦时要确保手指坚定地按在相应的位置,产生清晰的音色。
此外,要学会利用手指滑动和位移的技巧,以便在演奏乐曲时能够流畅地进行音程跳跃和音符转换。
三、右手技巧右手所涉及的技巧主要是拨弦和弓法技巧。
拨弦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控制,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不同乐曲要求不同的拨弦方式,如扫弦、点弦、颤弦等,需要根据乐曲风格和表达要求进行选择。
弓法技巧是低音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包括正常的弓压、弓速、弓重以及弓长等的掌控。
通过灵活地运用这些弓法技巧,可以产生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效果。
四、持续的练习和学习无论是哪个乐器的演奏,持续的练习和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低音提琴也不例外。
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需要通过练习来达到。
定期的音乐会或者表演机会是展示自己演奏成果和不断成长的好机会。
此外,可以参加低音提琴的培训班、和弦和和声分析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对音乐理论和表演技巧的掌握,为更高水平的演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感受音乐、注重表达低音提琴演奏不仅需要技巧和音乐理论的支撑,更需要良好的感性和表达能力。
演奏者应该用心感受每一个音符的情感,将自己的情绪与音乐融为一体,用琴声讲述故事。
低音提琴的演奏训练

摘要:低音提琴的音色厚重、声音结实、是整个乐队中最深沉的低声部。
合理的运用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才能充分发挥低音提琴的演奏效果。
本文主要就低音提琴演奏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以后低音提琴的演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低音提琴;演奏;技巧低音提琴是弓弦乐器的一种,是整个乐队中最深沉的低声部,其音色厚重、声音结实。
低音提琴强有力的低音是整个乐队音响保持平衡的基础,是现代管弦乐队中发挥非常出色的音响效果之一。
在现代的乐队演奏中,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音乐作品的诠释与表达。
低音提琴是管弦乐队非常重要的和声基础,能够使管弦乐队的演奏作品具有立体式的、奇妙的效果,这种奇妙的效果需要打击乐器、高中音乐器、指挥等与低音提琴的完美配合。
因此,加强低音提琴演奏技巧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主要就低音提琴演奏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以后低音提琴的演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低音提琴演奏的基础训练低音提琴的基础训练是进行低音演奏的重要前提,低音提琴的基础训练包括揉指训练、拨弦训练、半把位训练、空弦训练、换把训练、按弦训练、运弓训练、持弓训练等。
1.揉指训练揉指训练又叫揉弦训练。
低音提琴演奏中的揉指能够将乐曲饱满的音色充分的表现出来。
揉指训练又包括一指揉指训练、二指揉指训练、四指揉指训练。
一指揉指训练是指演奏者先将A 音按好,然后再以一指作为轴心,同时以大臂带动小臂,再以小臂带动腕子,最后再用手腕带动手指,另该手指在原有手型的前提下偏下琴马的方向,然后进行复原;速度先由慢到快,然后再慢。
二指揉指训练主要是指以二指作为轴心,确保一指不离弦,并顺着二指揉指方向进行运动,其他运动与一指揉指一致。
四指揉弦运动主要是以四指作为轴心,但要稍微加大力度,其他的手指沿着四指揉指的方向进行运动,其他动作与一指揉指一致。
揉指是靠演奏者的手臂、手腕、手指共同配合完成的,因此在演奏时注意将这些动作的配合协调好。
2.拨弦练习拨弦时,琴马和右手的距离会对演奏的音量和音色产生直接的影响。
小提琴最为实用的12种弓法

小提琴最为实用的12种弓法小提琴公开课运弓法是演奏艺术极其重要的问题,对演奏者来说弓法是各种演奏技巧的总和。
它直接和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力度,节奏,并影响乐器本身的音色。
其运用完全来源于实践。
一、弓长,弓位,和压力运用的原理1、弱奏为了使音响明亮通常弓子应紧贴琴弦,使弓毛很好的接触琴弦。
2、弱奏时应使用非常慢的弓法因为厚实的音,只有用不长的弓段才能得到最小的音量。
3、时值不长的弱音,最适合用上半弓演奏4、演奏强时F它只是一种充实有力的色调采用自由的运弓使音响饱满就可以了。
5、中强音效非常饱满足以,无须特别加压6、特强就要加大压力了,原则是弓子压力越大,运弓的速度越快。
7、乐曲中的PPP。
是一种轻微的声音,仅借用弓子本身的重量,运弓极其缓慢。
8、有时异常柔和轻快的旋律,用轻松的长弓奏轻微的音9、注意弓长的使用,使旋律丰富富有色彩。
10、也有缓慢的运弓,奏出丰满圆滑的音。
二、乐句高潮的弓法1、应力求落在下弓上2、事先做好下弓的准备三、乐句开头的弓法1、弱拍或次弱拍开始用上弓2、为了和音型结构相适应,使高潮落在下弓3、有时,小节的弱音与下一节小节的强音连在一起,要保证强音用下弓。
四、下弓起奏的弓法1、注意下弓起奏并非总是从弓根开始,绝大多数是从中弓开始。
2、色调越安静起头的下弓比随后的一弓越短,起弓越远离弓根。
五、上弓起奏的弓法1、同样上弓并非总是从弓尖开始的。
2、如开始的上弓比随后的下弓长,起奏应从弓尖开始。
3、反之应远离弓尖。
六、节拍弓法和非节拍弓法1、小节重音落在下弓上叫节拍弓法2、有时为不打乱上下,上下的顺序会出现非节拍弓法3、也有出于音乐的要求出现非节拍弓法七、弓法的调节法1、一弓奏出两个连续的音符2、重复运弓V,V 或下,下,离弦演奏。
3、重复运弓V,V 或下,下,不离弦演奏。
4、弓法的调节,不单是当节拍运弓法被打乱时采用,他还用来简化演奏。
八、推算出来的弓法1、用节拍弓法演奏。
2、有时必须改变作曲家标出的弓法,因为那些弓法不能一下子演奏出来。
低音提琴技巧运用的教学感悟

低音提琴技巧运用的教学感悟低音提琴是弦乐四重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而其在演奏中发挥的作用也极为重要。
作为低音乐器,低音提琴的低沉、丰满的音色使得它既能充当节奏的推动者,又能抢夺主旋律的地位。
因此,低音提琴手的演奏技巧必须精湛、优秀。
低音提琴的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作为一名低音提琴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入思考并总结出了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下面的内容是我在教学中所获得的一些感悟。
一、弓法低音提琴的弓法可能是表现音乐表达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低音提琴弓法的正确技巧,这将对演奏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初始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地执弓。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手把手地教授正确的握法,确保弓与弦的接触点合适。
而随着学生提升,我则会着重教授如何通过弓的重量来控制音量,同时强调了解如何使用抽弓技巧来实现音乐表达力。
二、左手基础技巧在掌握了基础的低音提琴弓法后,我们继续讲授左手的技巧。
我认为,左手技巧是学生演奏水平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练习各种左手技巧,例如简单的音阶练习、音程等。
同时,我会教授一些基本的左手位置技巧,例如确定指板上的各个音符位置等。
这些技巧都非常基础而且重要,掌握它们后,学生才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演奏乐曲。
三、演奏技巧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左手和弓法技巧后,我会从技巧到表达力的角度来教授演奏技巧。
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练习不同的曲子,逐渐学会如何在演奏中表达所需要的情感和意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音乐性,避免机械地演奏。
我会引导他们从音乐的角度切入,以最大限度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结论低音提琴作为重要的乐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侧重技术的训练,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在我的教学中,我始终强调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演奏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我试图将这些技能转化为表达意图和音乐情感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传达所需的情感和意境。
低音提琴技术问题以及在乐队中的作用

低音提琴又称倍大提琴,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
它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本节奏的基础。
低音提琴约有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
随着时间的推移,低音提琴越来越被大家认知,本文介绍低音提琴的一些技术问题,和在乐队中的作用。
一、技术问题(一)持弓低音提琴弓子一共分为两种、第一类持弓方式,是因琴弓的尾库较宽,而用手掌握住尾库来演奏,被称为德国弓,也称大弓。
第二类持弓方式,是因琴弓的尾库较窄,而用手指捏住弓杆来演奏,被称为法国弓,也称小弓。
在德式持弓法中,一共还分2种不同的持弓方法。
第一种是将弓杆尾枕放在右手虎口偏向掌关节处,这种方法,拿法自然,容易掌握,能较好地发挥手指关节与手腕的小动作,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是将弓杆尾枕用食指压住、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手腕比较灵活。
两种方法都有利有弊,个人觉得第一种音量更大,第二种相对来说更灵活。
法式持弓方法中,同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持弓方式,第一种与大提琴的持弓方法基本相同。
主要用于拉独奏,弓子非常灵活,音色柔美。
当需要拉乐队的时候、食指会深深的勾住弓杆、这样音色会比较扎实、第二种持弓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的区别是,拇指不捏在弓杆上,而是放在尾库下面。
持弓方法不同,对于演奏风格具有一定影响。
关于这两类持弓的演奏特点,普遍概括为:“德国弓”演奏粗犷,声音扎实,像德国战车一样;“法国弓”声音细腻,灵活性好,个人感觉适合独奏。
(二)右手演奏上的一些技巧右手和左手,个人感觉是右手比较难,主要是控制节奏型,力度,和音色。
所以我现在说一下低音提琴右手常见的一些技巧。
1.长音首先保持弓子与琴弦是程直角,弓毛与琴弦的接触点叫做发音点,尽量保持发音点不会乱动,不然拉弓的时候会有很多杂音。
长音是最基础的技术问题,需要每天都练习。
当你可以轻易的将低音提琴振动后,试着用弓子靠近琴码,那样会增加低音提琴振动的难度。
2.跳弓在乐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技术,跳弓可以让你的音型更干净。
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发音最低的乐器。 低音提琴与弦乐组中其他乐器(小提琴、中 提琴、大提琴)有明显的区别:低音提琴的 外形更多地来源于维奥尔琴,与其他三种提 琴的外形不同。
比如琴肩部分,低音提琴呈斜型,其他的三 种提琴成圆形;低音提琴的弓子可以用维奥尔琴 弓的演进型(现在叫做德国弓,需要反手持弓, 类似中国胡琴),也可以使用类似大提琴的弓子 (现在叫法国弓)。其他三种提琴只能使用后一 种弓子。低音提琴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一种首席 演奏员不坐在指挥面前的弦乐器。低音提琴是唯 一在低把位只用3个指头按弦的交响弦乐器,其 把位距离过大导致无法均匀使用四个手指。 低
低音提琴持弓的正确方法

低音提琴持弓的正确方法
低音提琴持弓的正确方法低音提琴持弓的正确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低音提琴持弓这事儿。
要知道,这持弓的方法要是不对,那拉出来的声音可就没法听啦!
咱们先说说这手该怎么放。
您可别一上来就瞎抓,得轻轻的,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大拇指得自然地弯曲,其他手指也别绷得太紧,得放松,感觉就像在跟弓握手似的。
想象一下,这弓是您的好朋友,您可不能把人家攥疼了。
再瞧瞧这手腕,得灵活点儿。
别跟个木头似的直直的,那样可拉不出美妙的旋律。
手腕稍微弯一弯,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摆动,就像跳舞一样。
这样拉出来的声音才有那种流畅的感觉,不会磕磕绊绊的。
还有啊,持弓的时候,力度得掌握好。
太轻了,弓子不听话,声音轻飘飘的;太重了,又把弦压得死死的,声音都变闷啦。
这就好比炒菜放盐,多了咸,少了淡,得恰到好处。
您得经常练习持弓,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每天抽出点时间,就这么拿着弓,感受感受那个感觉。
时间长了,这弓就跟长在您手上一样,顺手得很。
有时候您可能会觉得怎么都不对劲儿,别着急,别上火。
这都是正常的,谁一开始就能做得完美呢?多看看别人怎么持弓的,或者找个老师指点指点。
说不定老师一句话,您就恍然大悟啦。
记住喽,持弓是拉好低音提琴的基础。
基础打牢了,您才能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拉越棒!别嫌我啰嗦,这可都是为了您能拉
出好听的曲子。
加油吧,朋友们,我相信您一定能掌握好低音提琴持弓的正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音提琴持弓运弓低音提琴的持弓大致分“抱拳式”与“指捏式”两大类,每类又包含两种持弓法,故持弓法共有四种。
最初低音提琴持弓是手心向里,呈抱拳式,此持弓法多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使用,习惯上统称德国弓或大弓(因为尾箱宽大)。
德国弓又分德拉戈奈蒂式与西曼德尔式两种。
后来在法国,人们降低了马尾箱的高度,采用大提琴的握弓法,但把拇指放在马尾箱下面,这种方法称为法国弓或小弓。
意大利将法国弓法进一步改为拇指放在弓杆下方,完全如大提琴的持弓,此法为意大利弓或内捏小弓,又叫波特西尼弓。
1、德拉戈奈蒂式:右手拇指第一关节上1/3处放在弓杆上面,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手掌掌面关节松弛地贴在马尾箱上,小指生有指甲的一节放在马尾箱金属箍朝下一面的平面上,弓杆的螺丝柄正好放在食指指根关节处,贴近骨节。
用拇指和中指可以控制弓杆,用小指支持弓子并稳定方向,用拇指和小指也可以像钳子一样夹住弓子。
右手所形成的是空心拱形,包着弓座,它像弹簧一样调节和承受来自手臂及肩部的重量。
亦如人在站立时手臂是自然下垂的,手的松驰状态呈自然弯曲孤形,此态即是持弓的手形。
3、法国持弓法:拇指的第一关节前指肚内侧放在马尾箱下面的平面上,其它四个手指用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之间的部位自然弯曲地搭在弓杆上,中指与拇指取相对的位置。
右臂平伸,手从手腕处自然下垂,呈放松状态,握弓就是从这样的姿态开始的。
手所产生的力量来源于手臂和肩膀的自然重量,然后,再分布于食指和小指之间,拇指作为支点,可以使重量分配到弓子的前部或后部。
美国低音提琴教育家、演奏家德曾,朱利亚德音乐学院低音提琴教授门什使用这种持弓法。
4、意大利持弓法:又称波特西尼式,它与法式弓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拇指不放在马尾箱上,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要大些。
法、意持弓法更注重发音清晰,音色优美和技巧跳弓。
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多采用法、意式持弓法;而在德国、奥地利、美国、苏联等一些北欧国家多采用德式持弓法,在我国,这几种持弓法都有所用,一般南方多用法式与意式,北方多用德式和法式。
这四种持弓法经长时间实践与考验,证明各自的方法和理论都普遍有效,使用哪种弓法似乎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掌握好持前辈低音提琴大师德拉戈奈蒂和卓越的低音提琴教育家、弓和运弓的技巧,明白了它的理论原则,以便更好的掌握与应演奏家芬德森就使用这种持弓法。
2、西曼德尔式:它具有弓毛和弓杆之间大空间的马尾箱,用手掌围住马尾箱,使马尾箱牢固地贴在手心里,弓杆的螺丝柄放在拇指下面的凹处(虎口处)。
这一点是西曼德尔式与德拉戈奈蒂式最明显的区别之处。
这种持弓法手形与握铅笔时手形相同。
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著名演奏家西曼德尔和国际低音提琴协会主席沃尔特及本世纪最优秀的低音提琴独奏家卡尔都使用这种持弓法。
德国式持弓法保持了人体的自然姿态。
弓杆与伸直的手臂构成一个双重直角,运弓是在正常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所用的力量来自肩膀肌肉群和背部的脊椎骨(卡尔体系),运弓时手臂所形成的转动使弓毛有效地“深入”到琴弦上去,发出的声音结实有力,同时还排除了易疲劳的因素。
用。
首先是从两个方面可以来验证持弓方法的正确与否1、从生理角度看,是否违背了人的自然状态。
2、从演奏效果看,是否能达到通常所要求的运弓技巧。
其次是对运弓技巧的认识右手运弓比左手的技巧更复杂、更重要。
发音、分句及演奏者的个性和内心深处的情感都是通过右手表现出来的。
所以,低音提琴演奏者的成败取决于他的发音,优美的发音意味着演奏者的成熟。
声音不发自左手按弦点,而是琴弓与琴弦相接触的瞬间生发出来的。
如果你对弓与弦之间的结合有了难以言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手臂输入琴弓的,琴弓成为手臂的近伸部分),那么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让它发出你所追求、所需要的声音,这就是具有你本人特点的音色。
当然,这还要有左手各种揉弦的配合。
至于如何持弓,如何运弓,应因人而异。
首先,应该掌握自然的持弓姿态,越是自然,身体越是放松,才能自如的控制弓子。
运弓亦是如此,方法越是自然,演奏出的声音就越流畅优美。
演奏时要注意不要有阴阻碍力量在身体的各部分运行,不破坏肌肉动作的连贯性,尽量避免肌肉紧张,力图以最省力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艺术的体现应表现为适度。
拉琴需要放松,但完全放松琴就无法拉响。
所以拉琴需要用力,可用什么样的力呢?是重力还是压力?我主张用重力,即自身重量。
弓子的力主要来自肩背部的自然力。
为了使全弓各个部位都奏出均匀的声音,我们必须对手臂的自然重量和弓子的自然重量有个基本的了解,并能加以调解和补充。
起奏是发出优美声音的基础。
低音提琴的弦长而粗且振幅慢,发音迟钝,这些不利因素的组合使起奏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强的起点,稍不注意就会使开头的一小段弓子走空,产生刮擦声。
所以,起奏时要用弓按住弦,发音的一瞬间用快弓速,千万不能把弓子“抛”到弦上再加弓速。
弓子在弦上要保持直线运行,在某种程度上弓子在弦上是按一定的轨道运行的,手臂只是根据弓的运行情况才决定要做些什么。
当弓子从弓根开始向弓尖运行时,肘部要放低,运行时逐步抬高。
整个手臂似乎在做轮子式的旋转动作,使音量平衡,从弓尖向弓根运行时。
这种动作相反。
我们换个说法来说清这个问题:从弓根开始拉E弦,在运行过程中k走过A弦、D弦到G弦时己接近弓尖,再从弓尖开始推弓,从G弦走过D弦A弦,接近弓根时又回到E弦。
这就是以肘关节为中心做旋转运弓,拉弓走四根弦,推弓再走四根弦为一个循环。
这与我前面所要说的拉弓与推弓都是在同一根弦上的旋律运行的道理相同。
在四根弦上的运弓旋转余地太小了。
但手指要相应的调整弓子的运动方向,特别是拇指和食指(指德式持弓法),不要在运弓中刮到其它弦,以获得均匀、饱满的声音。
拉弓时渐强,推弓时渐弱(弓根PP<弓尖FF弓根PP)是训练控制弓子的好办法。
第一,在弓与弦接触点不变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弓速。
弓根的自然重量大,首先要减轻手臂的重量,用弱的起奏,慢的弓速,在运弓过程中逐渐加快弓速,加大重量,直至弓尖;从弓尖向回推弓时再逐渐减慢弓速、减轻重量,直至弓根。
弓速与重量成正比,弓速越快重量越大,音量也就越大;反之,弓速越慢重量越小,音量也就越小。
如果弓速过快重量不足就会出现飘、刮擦的松散声音;而重量太大弓速不足,则又出现紧张、窒迫的噪音,所以说,不同的弓速运弓能改变音量的大小。
第二,在弓速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弓与弦的接触点。
从弓根开始运弓时,弓子要逐渐向琴码处下滑,手臂加上适当的重量,从弓尖向弓根运弓时,弓子要逐渐浮向指板的方向,手臂减轻重量。
这里所使用的是一种“合力”,或叫“斜力”。
即用部分弓毛触弦(部分弓毛触弦再加上重量,比用全部弓毛触弦时弓毛对弦的覆盖面要大),弓杆偏向指板,如需加大音量,只要适当加些重量,弓子就会自动下滑向琴码,而需减轻音量时则相反。
综上可见,弓速与重量成正比在琴码处失灵了,在琴码处运弓时需要较慢的弓速和较大的重量,使弓毛能够牢牢地咬住琴弦,如果速度过快或重量不足就很容易发出刺耳的刮擦声音。
要获得强烈而有穿透力的声音,只能把弓靠近琴码运行,此处发出的声音既硬且噪,应注意不要用手压弓,以免声音发紧,要依靠肩背部的重量下送到手腕,手腕承受到这个重量后再疏散到各个手指。
另一方面,手指通过琴弓接收琴弦振动的反馈,手指再作某些调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声音的粗噪程度会逐步减少,而声音的纯净度却可以保留下来,且具有穿透力。
音符越高就越要靠近琴码运行,这非常重要,否则声音就会变的模糊单薄而丧失强烈性。
弓速和弓的位置是这样影响音质的:弓速越慢声音越清晰,弓速快了声音就含糊不清。
弓子靠近琴码运行声音集中、强烈、明亮;反之则松散、柔软、暗淡。
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速度、位置或什么样的力度运弓,都要找到声音的核心,感觉到声音核心立柱发出的声音是富有弹性的圆体,这样的声音能传递得很远。
换弓时应感到弓是手臂的继续,就象琴是另一只手臂的继续一样,好的换弓可以遥续弓子的长度。
I.在弓根换弓:在强奏的情况下应用大臂而不是用手腕换弓,换弓时肘要有向外转的动作,弓与弦的配合就象齿轮的牙齿之间互相咬合一样,正转和反转都很协调,不因换转而脱齿。
当然,应注意不要让弓根“啃”弦,要很圆滑地把弓换过来。
在弱奏的情况下换弓,只要手腕有一个扶弓的动作,手指再配合缓冲一下即可。
手指要有弹性,即手腕的主动动作加上手指的被动动作。
2.在弓尖换弓:弓尖的自然重量比较小,如在强奏时换弓,腕子要下沉,肘部要有向内转动的动作,肘部转动的结果带动腕子和手指,这样既能粘住琴弦,又能松驰地把弓子“带”过去。
弱奏时换弓,动作越少越小越好,以大臂为主,手指稍微给一点动作,使弓子平稳地“滑”过去,如轻风拂过平静的水面,要避免杂音,尽量减少换弓痕迹。
低音提琴用下半弓演奏一般是比较省力的因用上半弓时右臂伸张着,容易疲劳。
但如果演奏较快速度的分弓就必须用上半弓,该部位运弓比较灵活,分弓的动作主要靠小臂与与手的配合,腕子和手指不动。
而演奏碎弓则主要依靠腕子和手指,但应避免手臂僵硬。
跳弓也是常用的弓法之一,大致分为“非控制跳弓”和“控制跳弓”两种。
非控制跳弓:用弓的中段放在弦上,弓毛是平的,不要有压力,动作主要来自腕子和手指关节,小臂随从着,演奏出的效果呈似跳非跳的颗粒状音符。
控制跳弓:弓不是先放在弦上,而是把弓抛到弦上,再反弹回来,就象打乒乓球一样,是弹力与反弹力之间的跳跃演奏,它主要用小臂和腕子的动作来完成。
演奏较快速度的跳弓在弓的中段,演奏较慢速和较强力度时在弓的中下段。
其它弦乐器所用的各种弓法在低音提琴上也能同样用。
如:波弓、断弓、抛弓、连顿弓等等,因为各种提琴的弓法运动其原理基本相同故不重复。
认真研究弓的位置、重量和速度,并学习、借鉴其它弦乐器的演奏方法,对提高低音提琴的演奏质量很有帮助。
正如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巴里·格林所说:“我们应把从琴码到指板这一范围看作是画家们的调色板”。
要充分利用弓与弦位置的变化,弓速的变化,重量的变化来调出各种动人心弦的美妙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