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素描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素描社团教案

初中素描社团教案

初中素描社团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素描社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素描基础知识:素描的定义、分类、工具材料、基本技巧等。

2. 素描表现方法:线条、阴影、质感、透视等。

3. 素描题材:静物、风景、人物等。

4. 创作实践:完成素描作品,参加展览等活动。

三、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2. 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讲解、技巧训练、实践操作、作品点评。

3. 每个部分的教学时间为:基础知识讲解(20分钟)、技巧训练(30分钟)、实践操作(40分钟)、作品点评(10分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素描基础知识、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点评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线条、阴影、质感、透视等方面的表现。

2. 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现、活动积极性等。

3. 学生的进步:对比前后作品,观察学生在技能、创造力等方面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素描基础知识教程、优秀作品集等。

2. 工具材料:画纸、画笔、铅笔、橡皮、颜料等。

3. 设备:画架、投影仪、白板等。

七、教学步骤1.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素描的定义、分类、工具材料和基本技巧。

2. 技巧训练:讲解线条、阴影、质感、透视等方面的表现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绘画练习。

4. 作品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创作实践:学生完成素描作品,参加展览等活动。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水平。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提高。

4. 组织展览、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荣誉感。

初中素描课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素描课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素描课集体备课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素描基本技巧:线条、明暗、质感等。

2. 素描表现方法:比例、构图、透视等。

3. 素描练习:静物、风景、人物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对素描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基本技巧学习(15分钟)1. 线条:讲解线条的种类、用法和表现力。

2. 明暗:讲解明暗的产生、处理方法及其表现力。

3. 质感:讲解质感的体现方法,如线条、明暗、色彩等。

三、表现方法学习(10分钟)1. 比例:讲解比例的概念、重要性及调整方法。

2. 构图:讲解构图的原则、美感及调整方法。

3. 透视: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种类及表现方法。

四、素描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例:教师现场作画,展示素描过程。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静物、风景或人物进行素描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学习表现方法(15分钟)1. 比例:讲解比例在素描中的应用,如人物比例、物体比例等。

2. 构图:讲解构图在素描中的应用,如画面布局、重心等。

3. 透视:讲解透视在素描中的应用,如空间感、深度等。

三、素描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例:教师现场作画,展示素描过程。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静物、风景或人物进行素描练习。

四、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素描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素描表现方法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创作的素描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初中素描兴趣班教案

初中素描兴趣班教案

初中素描兴趣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素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素描技巧和表现能力,掌握一定的素描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素描基本概念:素描的定义、分类、工具材料等。

2. 素描技巧:线条、形状、比例、构图、明暗、质感等。

3. 素描练习: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头像、人物头像、风景等。

4. 素描创作:根据学生兴趣和水平,进行创意素描和主题素描创作。

三、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2小时。

2. 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部分: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

3. 理论讲解部分:每节课前15分钟,教师讲解素描基本知识和技巧。

4.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题进行素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素描技巧和步骤。

2. 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素描技巧和表现能力。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完成质量:形状、比例、构图、明暗、质感等方面的表现。

2.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专注度、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进步幅度:对比前后作品,观察学生在技能和认知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素描基础知识教程、优秀素描作品集等。

2. 工具材料:素描纸、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画板、画架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素描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3.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素描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4.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时的注意事项,防止意外伤害。

初中阶段素描教案模板

初中阶段素描教案模板

初中阶段素描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素描基本概念:素描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素描技巧:线条、轮廓、明暗、质感等。

3. 素描表现方法:构图、比例、透视、细节刻画等。

4. 素描练习: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表现方法。

2. 难点:比例、透视和细节刻画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几何石膏、挂图、铅笔、炭笔、橡皮等。

2. 教材:素描教材、范画作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动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素描主题。

2. 讲解:a. 素描基本概念:介绍素描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使学生对素描有初步的认识。

b. 素描技巧:讲解线条、轮廓、明暗、质感等基本技巧,并通过示范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c. 素描表现方法:讲解构图、比例、透视、细节刻画等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和表现对象。

3.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练习内容可包括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等,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进行选择。

4. 点评: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和思考。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2. 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作品展示: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掌握素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艺术素养。

初中美术教学素描教案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素描教案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素描教案设计导言: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和掌握素描的技法和基本要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初中美术教师设计一堂生动有趣、富有个性化的素描教学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素描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 学习掌握素描的线条、明暗和质感表现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 介绍素描的定义和分类。

- 讲解素描常用的线条、明暗和质感表现方法。

- 展示不同风格的素描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

2. 素描练习- 选择比较简单的静物或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

- 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掌握画面比例,并运用学到的技法进行实践。

-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创作素描作品- 提供不同主题的素描创作题材,如静物、人物和风景等。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和创意进行创作。

- 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完善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素描作品或讲解素描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他们关于素描的疑问和想法。

2. 知识讲解(20分钟)- 向学生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讲解线条、明暗和质感的表现方法。

- 通过投影或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技法。

3. 素描练习(30分钟)- 分发素描练习纸和铅笔,让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静物或人物形象进行素描。

- 提醒学生要观察细节,掌握画面比例,并尝试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实践。

-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个查看学生的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4. 创作素描作品(30分钟)- 提供不同主题的素描创作题材,让学生自由选择或安排。

初中素描社团活动教案

初中素描社团活动教案

初中素描社团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准备:1. 素描纸、铅笔、橡皮、画笔等绘画工具。

2. 人物、景物、静物等素描素材。

3.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素描产生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素描的魅力。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铅笔的使用方法,包括不同硬度、粗细的铅笔如何运用。

2. 讲解线条的运用,包括直线、曲线、弧线等。

3. 演示如何进行构图,包括比例、透视、明暗等。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描素材,进行观察和思考。

2. 学生用铅笔在素描纸上进行勾勒,注意运用基本技巧。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素描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3. 提醒学生参加下一次社团活动,继续学习素描。

活动反思:本次社团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素描的浓厚兴趣。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了素描的基本技巧,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

然而,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此外,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实践机会较少,不利于提高绘画水平。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活动中应适当增加学生独立实践的时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初中美术素描教案模板(共3)

初中美术素描教案模板(共3)
3.画室设施:确保画室光线充足,配备足够的画架、画板、静物等。
十、时间安排
1.导入与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
2.示范与练习:40分钟。
3.课堂创作:50分钟。
4.作品欣赏与评价:20分钟。
5.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拓展说明:10分钟。
十一、教学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2.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
3.教师应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十、安全与环保
1.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确保学生健康。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导他们妥善处理绘画材料,保护环境。
3.定期检查画室设备,确保设备安全,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2.定期举行作品展览和评奖活动,通过表彰优秀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学生在素描学习中的亮点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十六、教学支持
1.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如参加美术教学研讨会、培训课程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素养。
2.配备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设备、艺术参考资料等,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支持。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十八、家校合作
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分享学生在校的美术作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成果。
3.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美术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九、教学反思
1.教师应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初中美术素描教案模板(共3)

初中美术教学素描教案模板

初中美术教学素描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素描基础知识:线条、明暗、透视、构图等。

2. 素描技法:单体静物、组合静物、风景写生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素描基础知识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素描基础知识:线条、明暗、透视、构图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练习线条、明暗、透视等技巧。

4.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单体静物素描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单体静物素描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单体静物素描练习。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组合静物素描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组合静物素描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组合静物素描练习。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风景写生1.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风景写生的步骤和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练习。

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1.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

2. 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品质量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素描基础知识、单体静物、组合静物、风景写生等。

2. 教学范画:优秀的素描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素描慨述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慨念,素描的含义、功能,学习素描的基本用具。

重点难点:理解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教学内容:一、素描的定义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单从字义上理解是“朴素的描写”,从所用的工具上讲是指单色绘画。

它是一种以单色为主的表达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绘画形式,其形式、品类的简繁与粗精有程度的不同。

虽然美术包涵的专业很多,素描乃是各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或者说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现代造型艺术入门,都须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就绘画创作而言,素描是绘画的开始,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前过程。

画家从创作构思到构图落幅,用单色画稿子,寻找比例关系和明暗层次等属于素描的范畴。

二、素描的分类按研究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研究性素描、表性性素描、速写;按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结构素描、写实素描。

其中设计素描与素描创作都是在写实素描(也称光影素描)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

①研究性素描:一般指素描习作。

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较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以达到充分地理解对象,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把握,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自然规律和塑造物象的能力。

②表性性素描:这是在充分理解物象的基础上主观性表现物象的一种素描形式。

大多数应用于创作阶段③速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洁概括的手法捕捉变动易失的对象的一种素描表现形式。

速写可以为习作速写和创作性速写,也包括为创作收集素才的速写。

本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向为写实素描(光影素描)的写生,即基本造型方法。

三、素描的工具与材料绘画创作,除了不断在表现上寻求突破外,理解与掌握材料工具的特性,亦不容轻忽。

因此,有效的掌握材料工具,才能确保创作意念的自由表达,使笔能随意转,游刃而有余。

否则意到笔不到,创作的意念只会平白的消耗在材料的克服上,即使有再好的构思,再强烈的表现,亦是胎死腹中。

工具材料对素描而言,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在材料的选择上,不必过於拘泥,只要能符合素描学习的要求与效果,任何材料皆可运用。

1.铅笔是素描练习上最常用的表现笔材。

目前市面上的铅笔款式相当多,有木质铅笔、工程用自动铅笔、全铅笔、扁铅笔等,不一而足。

款式不同是为了配合不同的需求,其所含笔心部份则大致雷同。

笔心是由石墨与胶质混制而成,二者的混合比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软硬度。

通常在铅笔末端,都会以[B](Black)及[H](Hard)的号数标明其软硬度。

H的号数愈高,笔心愈硬愈淡,适合精密描绘。

B的号数愈高,笔心则愈软愈黑,较适合素描练习使用,其中2B——6B最常使用。

而介於二者之间的[HB],因笔心软硬适中,多用於笔记书写。

2.炭笔炭笔种类繁多,除了木炭条外,更有以炭粉加胶混制成的各类炭精笔,由於炭笔可表现出较铅笔更深的暗色调,又易於大面积涂抹,故常作为素描练习的重要笔材。

(1)木炭条多以柳树、樱桃等新枝烧制而成,由於采集及烧制不易,故价格较为昂贵。

选择时以质地匀细、平直节少为佳。

木炭条亦有粗细软硬之分,可依个人所需多加尝试木炭条色黑质松,能快速且大面积的涂擦揩拭,适合大画面整体明暗之调整。

不过因炭粉的附著力较差,完成品必须及时喷上一层固定喷胶,否则炭色极易浑浊脱落。

(2)炭精笔、炭精条皆为炭粉加胶合剂混制而成,故附著力较强,也就是较不易修改。

除了黑色外,尚有白、黑褐、红褐等色制品,常用於速写。

粉质的炭精笔性质类近於硬粉彩,故亦可作为粉彩画起稿施底之用。

腊质炭精笔,附著力更强,涂抹更不易,画面易有乾涩之感,使用时得事先留意。

3.色粉笔、赭红色粉笔与粉彩笔4.橡皮擦、可塑性橡皮5. 纸素描用纸,限制不多,各类纸张,如描图纸、宣纸、水彩纸、光面纸及各色粉彩纸,甚至纸张以外的材质皆可尝试。

可依据使用的笔材及作者对材料特性的要求作为选择的依据。

素描专用纸,因是棉浆制成,较木浆制纸具较长的纤维,纸质结实强韧,耐擦拭,不易起毛,且纸纹稍粗,使炭色容易附著,涂抹均匀,反而是初学者最佳的选择。

7.素描固画液。

主要由松脂混合酒精及其他溶剂制成,除固定画面上之木炭粉外,亦可保护纸面,使之不易受到沾污。

若使用铅笔或炭精笔完成之作品,虽其附著力较强,但最好也能喷上一层固定胶保护画面。

第二课:素描基本技法与表现方法教学目的:学习素描的基本技法,理解素描的明暗与结构,掌握三大面五层调子。

重点难点:理解明暗及表现方法。

一.基本技法技法是绘画的基础性工作,由於各种技法的综合应用,组合出画面上的形、色,并赋予一幅作品某种意义与生命;因此,在从事铅笔画的创作之前,对铅笔画的技法必须先有基本认识。

基本技法注重用笔的方法,依笔触形状(线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直线笔触:用笔时线条刻意画直,即成直线笔触。

直线笔触排列整齐时,会给人一种清爽整齐的感觉,但易流於呆板,因此可适度调整线条的方向变化,以增加活泼感,却也不可过度,以免显得杂乱无章。

长三角形笔触:下笔时力量先重渐轻或先轻渐重,都能画出细长的三角形笔触,长三角形笔触和直线笔触类似,但本身多了渐次的变化;因此,当长三角形笔触规则排列时,便能产生色彩渐变的渐层效果。

曲线笔触:将线条弯曲即成曲线笔触。

曲线具有优美、柔软的特性,比直线难控制,因此要多作练习,直到各种转折极为顺畅,才能表现曲线之美。

不规则笔触:任意用笔涂画,即成不规则笔触。

不规则笔触的应用,能增加画面的变化,使人感觉生动活泼,但也易陷入杂乱无章。

点状笔触:利用笔尖敲点纸面,即形成点状笔触。

描绘时,刻意变化用力的方向,便能产生不同形状的点状笔触;如圆形、小三角形等等,适合琐碎复杂的物体描绘。

连续笔触:连续笔触是指以笔快速地来回绘出直线或曲线线条的笔法,由於快速来回移动,故能很快地绘出一个色面,但是较难控制线条的形状及色面的范围。

2.特殊技法特殊技法除了铅笔之外,尚必须使用其他的辅助工具;有的是以其他工具为主,铅笔为辅;有的是以铅笔为主,其他工具为辅,或者两者相辅相成。

总之,在此类技法中,其他工具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练习时,其他辅助工具的合?使用是不可少的。

以下就依使用工具与技法运作之不同,加以分类:纸纹的应用:作画时,纸张的选择,可使画面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选用粗糙的纸,便可轻易作出粗糙的质感;平滑的纸则有助於笔粉的平均涂布,以增加画面的光滑感。

这些都是纸纹所产生的辅助效果。

橡皮的应用:橡皮除了可擦去画错的部份之外,也可作为画具使用,例如:将硬橡皮削成尖棒状,或将软橡皮捏成尖细状,便可擦出细长竹线条:此外,以橡皮(软硬皆可),轻压画面,便能产生如白云状的白色色块。

只要画者肯花心思去想,橡皮定能配合个人的意思,做出所期望的效果。

擦抹技法:擦抹技法是在画好的笔触上,以布、纸、纸笔或手指摩擦压抹的技法。

由於布、纸、手指等所产生的推压作用,使铅笔粉的涂布极为平均。

而达到减弱笔触痕迹。

柔和调子的功能。

其中布与纸适合擦抹大面积的画面;纸笔由於具有类似铅笔的尖头,适合用来擦抹小面积的画面;至於手指及橡皮的擦抹效果就显得较差,因为手的汗渍容易影响画面的效果,橡皮则很容易将笔触擦去。

水彩颜料的辅助应用:在已完成的铅笔画上,可涂抹一层淡淡的水彩,如此不但能保有原来的铅笔色调及笔触趣味。

更能增添画面的色彩变化。

使作品的表现更丰富。

加水彩时,应避免过浓、过深的颜色。

否则易将原稿的铅笔笔触盖掉;也不可用水彩笔作多次涂抹,以免色彩灰涩,笔触模糊。

熟练的铅笔技法应由简入难、循序渐进。

基本技法可谓为铅笔画法入门,熟悉各类作法与应用,对於往后笔法的丰富化有莫大帮助;加上特殊技法的磨练。

必能使画者迈向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界。

二、明暗与结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即以严谨的态度,将解剖与透视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人体骨骼与肌肉结构的精练表现,到了十七世纪,才逐渐重视明暗的表现力,徐悲鸿先生便曾指出:在林布兰之前,作品都按肌肉外型来画,林布兰之后才用明暗分面法,这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画家观察客观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暗法在表现上更为有力,这种素描对油画最有益,加上十九世纪印象派对光与色的提倡,因此,注重内在结构坚实表现的结构画法,便逐渐为外表光鲜的明暗画法所取代。

明暗与结构是体积表现的两大基础,二者关系密切,互为表里。

何谓明暗素描与结构素描,事实上两者皆须借助明暗的提示,并以结构面的方式加以理解。

明暗素描以明暗为主,利用结构表面的明暗变化进行素描。

而结构素描则是以结构为主,明暗为辅进行素描,且多以线的概念加以表现。

两者的差异在於明暗素描是表面的,多变的,受光线左右,而结构素描则是从本质出发,是内在的,较稳定结实且较不受光线左右。

在素描的实际进行上,光影素描通常以感性出发,先掌握大体的造形及调子,再经由分析深入刻画细部,最后进行整体调整而完成画面。

但结构素描的训练方式,则是由内而外的理性观察,再加以表现;三、三面五调三面:明面、灰面、暗面五调:高光、半明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1.高光:在受光面部份,结构面上光线之入射角与反射至眼睛之反射角相等时,单位面积反射光量最多,故为受光面的最亮处,在结构体上呈现最白的调子。

一般而言,高光泛指受光面较亮之调子,以别於中间调,而高光点理论上只有一点。

2.半明部:亦为受光面部份,高光以外之结构面,因光线进行角度的关系,单位面积反射至眼睛的光量,则依其角度变化而逐渐减弱,在结构体的明暗上呈现较灰的调子。

3.明暗交界线: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交界处,由於此处结构面与光线进行方向平行,单位面积的受光量几近於无,而且所受的反光量亦最少,因此在结构体中呈现最暗的调子。

4.反光:受光面的明暗变化,受光源进行的方向所影响。

而背光面则正好相反,其结构面的明暗变化,是受到反射光的影响,反光程度的强弱,会因光源强弱及反射物体结构面的方向、距离及材质的影响,光源愈强,反光愈强。

也可以说,反光是背光面的光源,只是反光的来源通常较为复杂。

一般而言,受光面的光源较为单一化,而反光则会因物体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理论上,背光部份的明暗变化,一如受光面,不同的结构面,单位面积所受的反光程度不同,所呈现的调子,会因结构面的方向与反光进行的角度产生变化。

在画面表现上,由於反光不似光源强,故多呈现灰色调子。

5.投影:光源投射於结构体上,产生了受光面与背光面,而光源的进行受到结构体的阻隔,会在另一个结构体上产生投影。

我们通常把物体的背光面称为阴,而投射在另一结构体所产生的投影称为影,即所谓的物体的阴影。

投影的明暗调子,要根据投影部份的结构面材质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