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通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建筑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答:建筑是一个通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建筑物是供人们在其内部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是为某种工程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建筑物。
二、构成建筑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答:三要素是:1、建筑功能;2建筑技术;3建筑形象。
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分割,但又有主次之分。
第一是建筑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第二是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有约束开促进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如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在一定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得更加美观。
三、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适用:在设计中恰当地确定建筑物的面积和体积大小;对建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建筑物内拥有必需的各项设施;应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良好的声、光、热环境地。
2、安全: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度;防火的安全度;满足紧急状况下疏散及报警能力;满足建筑物的耐久和使用寿命。
3经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美观:应注重单体美更要注重环境美。
四、什么叫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答: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幼儿园、学校、商店、医院、中小型厂房等。
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等。
五、低层、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划分界限是什么?答:1低层建筑:指1~3层的住宅。
2多层建筑:指4~6层的住宅。
3高层建筑:指7~9层的住宅。
4超高层建筑:指10层及以上的建筑。
六、建筑设计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分别适用于什么工程?答:建筑设计分二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
1通常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
2凡重大、复杂项目都必须进行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七、建筑设计的依据有哪些?答:建筑设计的论据有: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2家具尺度;3气候条件;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

构成建筑三要素的内容及三者关系建筑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需要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的物体。
它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居住、工作、娱乐等场所,还承载了人们对美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追求。
构成建筑的三要素分别是结构、功能和美学,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建筑的整体。
结构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能够稳定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基础。
结构包括建筑的基础、框架、墙体等,它们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能够抵抗外部力量和自身重力的影响。
结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骨架,更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功能是建筑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建筑物为人们提供各种生活和工作功能的关键。
建筑物的功能包括居住、工作、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需求。
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使用环境。
美学是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求。
建筑的美学包括建筑物的外观、比例、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
美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建筑物看起来美观,更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要能够兼顾结构和功能的需求,同时注重美学的表现,使建筑物在视觉上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结构、功能和美学是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品质和价值。
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构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功能是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关键,美学是为建筑物增添艺术价值和审美享受的重要手段。
只有在结构、功能和美学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
结构、功能和美学是构成建筑的三个重要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整体。
结构是建筑物的基础和保障,功能是建筑物的目标和需求,美学是建筑物的表现和享受。
房屋建筑学——填空题

1.建筑按结构类型分类有砌体结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和特种结构。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建筑制品、构配件常见有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这三种尺寸,在《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4.在建筑设计依据的自然条件中,包括气象条件、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水文条件。
5.现代建筑构造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建筑结构体系;二是建筑构部件;三是建筑防护。
6.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7.踏步宽常用b表示,踏步高常用h表示,b和h应符合以下关系之一:b+h=450mm 或b+2h=600~620mm 。
8.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按其受力不同分为单向板、双向板和悬臂板等。
9.平屋顶防水层屋面可分为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三类。
10.单层厂房的纵向连系构件是由基础梁、连系梁、圈梁、吊车梁组成,它与横向排架构成骨架,保证厂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1.建筑物按施工方法分类有现浇、现砌式、预制、装配式、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
2.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3.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 为高层;住宅中 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m 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4.地基应满足的要求有强度方面的要求、变形方面的要求、稳定方面的要求。
5.过梁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三种。
6.楼梯按结构材料的不同,有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钢楼梯等。
7.屋顶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做法。
8.常用的三种平屋顶保温隔热屋面形式通风屋面、种植屋面、蓄水屋面。
9.单层厂房横向排架是由基础、柱、屋架(或屋面梁)组成,它承受厂房的各种荷载。
10.单层厂房剖面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适应生产需要的足够空间、(2)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3)满足屋面排水和满足室内保温隔热的围护结构、(4)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房屋建筑学》(本科)试卷A参考答案答案

《房屋建筑学》(本科)试卷A参考答案答案一、填空1.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屋顶排水方式可分为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两大类,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坡屋顶的承重结构形式有砖墙承重,屋架承重,梁架承重三种。
3. 地下室砖墙须做防潮处理,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应饱满,墙身外侧设垂直防潮层。
4. 伸缩缝要求将建筑物从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分开;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分开。
当伸缩缝同时兼作防震缝时,缝宽按防震缝处理。
5. 基础埋深的最小深度为500mm,施工规范规定的砖墙灰缝宽度为10mm 。
6. 设计程序中的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复杂工程需要增加技术设计阶段。
7.预制踏步根据梯段构造和支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梁中式、墙体式、悬挑式。
8.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主要从竖向加强层与层之间墙体的连接,构造柱和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
9.为了防止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无规律地开展,通常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仓缝,其位置一般设在支座处。
10.单层厂房横向伸缩缝处应采用双柱双轴线的定位轴线划分方法,双轴线间的插入距等于变形缝宽。
单层厂房的山墙为非承重墙,山墙内缘与横向定位轴线重合。
二、名词解释1.建筑模数:为了使设计标准化,同时满足施工材料尺寸的一致性,而设置的尺寸标准2.刚性基础:指用受压强度大、而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且不需配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也称为无筋扩展基础3.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的两侧的墙体,常在承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4.泛水: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屋面突出物交接处的防水处理5.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建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三、简答题在砖墙中,为什么要做墙身防潮层?说明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的做法。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 全

1.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通常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既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
建筑功能通常起主导作用,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建筑技术是达到建筑目的的手段,对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有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表现,但也不完全是被动反映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在同样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
3.建筑物按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三大类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跟公共建筑两种按层数分类住宅建筑底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其他民用建筑单层建筑:1层多层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一般为2~6层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影响建筑物层数的主要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2)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3)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手段4)建筑防火要求5)经济条件4. 建筑的分级:按设计使用年限跟耐火程度可分为不同建筑等级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依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来划分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跟耐火极限来确定的(分四级)5.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的图纸跟文件: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工程概算书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6.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7.家具设备的尺寸及人们使用家具设备时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度是确定房间面积和大小的主要依据8.气象资料包括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等是解决建筑物自然通风,保温隔热,防水防潮等问题的重要依据9.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10.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建筑构成三要素

建筑构成三要素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娱乐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和文化的特征。
而建筑的构成则是建筑艺术的基础,它包含了三个重要的要素:空间、形式和材料。
首先,空间是建筑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
建筑的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空间的组织和布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一个良好的空间设计可以提供舒适、安全、灵活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人们追求的是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功能的合理性和使用者的需求。
其次,形式是建筑构成的重要要素。
形式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它决定了建筑在视觉上的形象和特征。
形式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曲线和造型。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在形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形式的选择和塑造是建筑师的创作和表达手段,它既关注美学和审美的追求,也考虑到结构和功能的要求。
最后,材料是建筑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决定了建筑的质感和持久性,也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绿色环保性能。
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用性、耐久性、成本和环保性。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比如木材可以给人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感觉,混凝土可以提供强大的结构支持,玻璃可以创造通透和开放的效果。
除了以上三个要素,建筑的构成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
比如建筑的功能需求、人文环境、气候条件、节能环保要求等等。
这些因素在建筑构成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建筑的最终形态。
而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则是在综合考虑和平衡各个要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建筑构成的三要素:空间、形式和材料,是建筑师在设计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建筑的整体品质和效果。
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反映时代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要具备美学和艺术的价值。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三个要素的平衡和创新,以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房屋建筑学重点

房屋建筑学重点1.构成建筑的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使用功能、朝向、保温、隔热、隔声、采光、通风等。
比如:影剧院、火车站。
⏹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
⏹建筑形象——体型、立面形式、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修。
关系:辨证统一,不能分割,主次关系(功能、技术、形象)2.耐火极限与风向频率玫瑰图(P15)耐火极限——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者完整性被破坏或者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失去支持能力——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者垮塌;受弯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
完整性被破坏——分隔作用的构件,穿透裂缝或者孔隙。
失去隔火作用——背火面测点平均温度达到140℃或者任一测点温度达到220℃。
第二章1.卫生间的设计P26厕所设计⏹厕所设备及数量⏹设备: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图2-16。
⏹厕所的布置⏹公共厕所设前室,深度不小于1.5~2米,内设洗手盆及污水池。
图2-18⏹专用厕所,将盥洗、浴室、厕所三合一。
图2-172.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3.1楼梯⏹形式与位置⏹直行、平行双跑、三跑、弧形、螺旋形、剪刀式⏹要紧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宽度与数量: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与防火规范来确定⏹宽度,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100~1200mm;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的要求,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850~900mm。
图2-26,表2-7⏹数量,满足表2-6要求。
通常每一幢建筑物中至少设两个楼梯,满足表2-8要求时设一个。
3.走道式平面组合,套间式平面组合各适用什么建筑物?P442.5.2 平面组合的形式⏹走道式组合:各房间有较好的独立性,有天然采光与通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数量较多的重复空间组合,如学校、宿舍、旅馆等。
建筑基本三要素

建筑基本三要素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是文明进步的象征。
它不仅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还展现了人类智慧和技术的成果。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有三个基本要素至关重要,它们分别是结构、空间和装饰。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个要素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一、结构结构是建筑的基础和骨架,为建筑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和抗压性能,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在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悬索结构和壳体结构等。
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要求决定了结构的选择,如高层建筑常采用框架结构,大型体育馆则倾向于采用壳体结构。
结构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荷载、力学分析以及结构材料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
二、空间空间是建筑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它使人们能够在其中生活、工作和活动。
优秀的建筑空间不仅要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还应能够提供舒适、宜居的环境。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常见的空间形式包括开放式、封闭式和多层次等。
开放式空间多用于公共场所,如大厅和广场,以提供相互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封闭式空间则更适合用于私密性较高的场所,例如卧室和办公室。
多层次的空间设计则能够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空间层次,提供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
建筑师在设计空间时需要考虑人流、功能布局和采光等因素,以达到最优的使用效果。
三、装饰装饰是建筑的外观装饰和内部装饰,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美化建筑外观,还能够反映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现代建筑装饰常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术,如玻璃幕墙、石材饰面和雕塑等。
装饰还包括室内的家具、灯具和软装等元素,使建筑更加完美。
装饰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设计理念,与结构和空间相协调,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美感。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结构、空间和装饰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
结构提供了建筑的基础和稳定性,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装饰则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和个性。
优秀的建筑应当在这三个要素的协调和统一下完美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通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人们最初居住石洞、巢穴。
后开始利用天然材料建造各类房屋。
在国外,奴隶社会的代表性建筑是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城市规划、园林、民居、建筑技术与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逐步发展成独特的建筑体系。
建筑可以从使用功能、建筑规模、建筑层数和主要承重材料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建筑物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也分为四级。
建筑构件的耐火火极限的概念是: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实验条件下,对构件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构件失去支撑能力或构件出现裂缝或构||件背火面温度升高到220℃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叫做耐火极限。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技术复杂的项目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丁图设计三个阶段。
建筑设计的依据主要是空间尺度的要求、自然条件的影响、建筑规范的规定。
建筑模数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概念,基本模数M=100mm,根据具体使用要求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设计就是要解决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种房间的具体设计,以及各房间之间的关系问题。
决定房间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房间的人数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二是房间内家具设备所占面积,三是交通面积。
房间的形状选择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结构、施工、建筑造型、经济、美观等因素,矩形平面是房间的常用形式。
门的设计主要考虑到门的数量、宽度、位置、开启方式等问题,窗的设计还要考虑到采光与通风方面的要求。
在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等辅助房间时,要熟悉各种设备的尺寸和使用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合理地进行布局。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走道、楼梯、门厅等。
走道按使用功能分为交通型和综合型两种方式。
走道的宽度要根据人流通行、走道的性质、安全疏散和空间感受几方面综合考虑。
楼梯的设计要妥善处理好楼梯的宽度、数量、形式、位置等问题。
门厅的设计要注意位置要明显、面积要适当、功能要明确、交通要方便。
建筑平面组合方式有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和混合式
组合。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受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坡地建筑平面有平行和垂直等高线两种布置方式。
根据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南向或南偏东、偏西少许均能获得良好的日照。
日照间距是保证房间在规定时间内,能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正午12时太阳光线能直射到底层窗台为设计依据。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规模大小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建筑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布置。
剖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与各部分高度;确定建筑的层数;进行建筑剖面的空间组合;研究建筑室内空间处理及空问利用等。
影响建筑剖面形状的主要因素有:
房间的使用要求;结构、材料和施工因素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
建筑各部分高度主要指房间净高与层高、窗台高度和室内外地面高莘等。
房间的净高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问钓距离;层高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的层高与净高一般根据室内家具设备,人体活动、采光通风、气容量、结构层高度及构造方式等因素和经济性与室内空间比蜘要求等来确定的。
影响建筑物层数的确定因素主要有:
建筑的使用要求;基地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要求;结构、材料与施工的要求;防火要求和经济条件要求等。
建筑剖面的空间组合设计是在平面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受到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建筑各部分高度及建筑造型等因素的影响。
建筑剖面空间组合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层的组合形式;多层和高层的组合形式;错层的组合形式。
建筑室内空间视觉处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空问的形状与比例;空问的体量与尺度;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过渡等。
充分利用室内空问不仅可以增加使用面积、节约投资,而且还可以改善室内空间比例、丰富搴内空问的效果,一般处理手法有:利用夹层空间、房间的上部|空间、结构空间、楼梯和走道空间等。
一级建筑工程建造师建筑保险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