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

合集下载

梅国强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梅国强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梅国强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梅国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39年3月生,1964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3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1964年7月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获湖北省卫生厅颁发“湖北省知名中医”荣誉称号,2011年被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名师”称号,2014年被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授予“湖北中医大师”称号,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要事迹如下:梅国强对经方临床运用进行全面发挥,总结出拓展经方运用“突出主证,参以病机”、“谨守病机,不拘证侯”、“斟今酌古,灵活变通”等八大途径,是拓展经方运用思路之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学术指导作用和临床指导价值,形成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拓展伤寒论方临床应用途径》、《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等经验被《中国中医药报》连载,受到广泛关注和直接应用。

梅国强受益于师承与院校教育,长期师从名老中医洪子云教授。

其后,他在指导30余名研究生和中医教改班学生的过程中,一直在推动和实践着中医特色的培养方法,效果显著。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梅国强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共收集整理梅国强原始病案2万余份,传承团队进行了梅国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工作;基于其临床经验方成功申报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工作室成员、师带徒学生、研究生及进修生等发表、整理梅国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论文近100篇。

梅国强先后主编、参编教材共8部。

早期协助李培生、刘渡舟教授拟出编写方案初稿、审稿定稿。

其中参编的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受到广泛欢迎。

此后,梅国强继承二位先生的优秀传统,主编、副主编教材多部,如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21世纪教材《伤寒论讲义》,先后获全国医药教材一等奖和优秀奖。

梅国强临床五十余载,除常常受邀出诊外,仍坚持每周门诊4次,年门诊量逾9000人次。

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

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

国医大师 联姻山东百年药企
本 报 讯 !记 者 张 忠 田 "山 东 省 唯 一 的 国 医 大师张灿 近日 受 邀 成 为 山 东 方 健 制 药 有 限 公 司顾问 # 以便更好地 传 承 弘 扬 中 医 药 文 化 # 确 保 药品质量 ' 山 东 方 健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源 于 具 有 !.! 年 历 史的广育堂 # 现 在 是 鲁 西 南 最 大 的 牛 黄 系 列 产 品研发基地 ' 名医名企 ) 联 姻 * 后 # 张 灿 糹 将 在 药 品组方以及生产 质 量 上 给 予 指 导 # 确 保 药 品 的 药效和品质 , 在安全 合 理 用 药 上 给 予 指 导 # 让 消 费者用上放心药 , 在 企 业 技 术 进 步 上 给 予 指 导 # 进一步提高药品 的 科 技 含 量 # 充 分 发 挥 名 医 名 企的合作优势 '
ABCDE KLM EN
KL$4QR
$%
XY4Z[\]^_ %b def (

a?/Q12) a&) a?/Q12) ao/Q12) ao/Q12) xy"z# VW{ 12) 12) }~5!# =VW
=>
首都糖尿病 中医药防治论坛召开
本 报 讯 &" 月 &) 日 # 由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中 医 药学院与北京中医 药 学 会 联 合 举 办 的 首 都 糖 尿 病中医药防治论坛 在 北 京 召 开 ' 北 京 糖 尿 病 领 域专家汇聚一堂 # 探 讨 该 领 域 的 热 点 ( 焦 点 问 题 # 并进行四场专题报告 ' 首都医科大学高彦彬教授讲授通络法干预糖 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青教授讲授消渴病的中医诊 疗方案和诊疗路径 '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韩晶岩讲授脏器微循环障 碍与中医药改善的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 最 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冯兴中教授 围绕人文环境下的中医发展作报告 ' 李冬华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人发〔1996〕58号【发布部门】人事部(已撤销)卫生部(已撤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1996.06.14【实施日期】1996.06.1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人发〔1996〕58号)为进一步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科学合理地评价和使用人才,培养造就跨世纪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和中药技术人员,在总结“八五”期间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九五”期间继续在全国遴选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每人选配一至二名继承人,按照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培养,以达到继承学术经验和培养人才的目的。

现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有关实施细则和指导老师名额分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下发。

1996年6月14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下简称继承工作),是指遴选有丰富、独到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具有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他们的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

其任务是: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和中药技术人员。

二、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第三条指导老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受聘(包括返聘)担任教授、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老中医药(含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专家。

老中药专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老民族医药专家中,少数未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但具有主任中医(药)师水平并具备其他各项条件的,也可作为指导老师的遴选对象。

老中医罗元恺医疗经验

老中医罗元恺医疗经验

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罗颂平张玉珍整理编者按:罗元恺,广东南海人,1914年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副校长、顾问。

曾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

本文系统介绍罗氏在学术上以脾肾为本,气血为用;温热病证,养阴保津;博学笃行,业精于专;因材施教,医教相长;学术渊源,本于医经的治学风格和理论精华。

临证特色则主要介绍他对妇科诊法首重望诊,妇科用药特点,以及对崩漏、胎动、不孕症、绝经前后诸症、盆腔炎的治疗经验。

所选录的医案及医论医话,进一步反应罗氏妇科学术思想,临床治疗特色。

入选的五首经验方是罗氏毕身医疗经验的结晶。

全文前后呼应,理技相通,文笔流畅,细读之后,定能大有收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罗元恺,男,出生于1914年阴历10月,祖籍广东南海。

其父棣华公,乃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悬壶于南海、广州等地,后参加北伐,善治热病,对温病颇有研究。

罗氏幼承庭训,诵读方书,随父侍诊,立志以医为业。

及长,乃于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5年毕业,并考取广州市中医师执照,开始其医学生涯。

他以总成绩第一留任该校附属的广东中医院医师,后兼任该校《金匮要略》课教师。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学校停办,其间曾在粤北地区行医,并开设中医讲习所。

抗战胜利后,重返母校任教,1949年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兼广东中医院院长,其后兼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

1956年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曾任该院进修部主任、妇儿科教研室主任,1977年成为国内第一批中医教授,1979~1982年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和研究生工作,并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是首批获中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

1983年由卫生部任命为该院顾问。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以下是 7 条关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
1. 咱先想想,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药专家,那可都是活宝库啊!他们的学术经验不传承下去,那多可惜呀!就像一本珍贵的秘籍,不传给后人,那不就浪费啦!比如李老中医,他的方子那可是超级有效的,不把他的经验传下来能行?咱们得赶紧实施这个继承工作,让这些宝贝经验代代相传!
2. 你说为啥要搞这个继承工作?嘿,你想想看呀,老专家们的本事就像璀璨的星星,不抓住可就溜走咯!好比张老专家的针灸手法,那简直绝了!要是没人学去,不就太遗憾了吗?所以啊,必须认真搞起来,让年轻一代把这厉害的本事都学会!
3.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这可是无价之宝啊!要是不做好继承工作,那不就如同让宝藏深埋地下吗?就像王专家的独家推拿技巧,那是多少人的福音呀!咱们得赶快行动,让更多人受益呀!
4. 哎呀呀,这个继承工作太重要啦!老中医药专家们的智慧就像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呀!比如说赵老的那套辩证论治思路,多厉害呀!不传承下去,大家不觉得亏吗?一定要加油干呀!
5.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呀,一棒接一棒的传下去!陈老的那些用药心得,不接着跑下去怎么行呢?咱们可不能掉链子啊!
6. 你晓得不,这个工作的意义大着呢!那些老专家的经验就像是魔法棒,能创造奇迹哟!就像刘老的养生疗法,多神奇呀!不把它好好继承下来,我们能安心吗?赶紧动起来呀!
7.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绝对是件超级重要的大事!这就好比给中医事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呀!比如胡老的祖传秘方,不传承可不行呀!咱们一定要尽全力让这工作圆满成功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全力以赴去做好,让中医的瑰宝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经验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传承经验。

这些专家可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接下来,我就要给大家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学术传承。

学术传承是指将一门学科、一项技艺或者一种知识体系从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传承理论知识,也要传承实践经验。

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们的学术传承经验,正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那么,这些专家们是如何进行学术传承的呢?其实,他们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三个字”:学、教、做。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三个字。

1. 学首先是“学”。

这里的“学”,可不是指上学的意思哦。

而是指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所以,他们会把每一次看病的机会都当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2. 教其次是“教”。

这里的“教”,也不是指上课的意思哦。

而是指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后人。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们非常重视学术传承,他们认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是宝贵的财富,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

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书,写成论文,甚至举办讲座,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后人提高医术水平,还能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3. 做最后是“做”。

这里的“做”,就是要亲自动手去实践。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们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他们不仅会在书本上学习知识,还会亲自去实践。

他们会带着学生去看病人,让他们亲眼看到医生是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治疗病人的。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亲身体验到医生的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学知识。

通过这三个字——学、教、做,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们成功地完成了学术传承的任务。

国医大师郑铁涛治疗肝硬化药方

国医大师郑铁涛治疗肝硬化药方

国医大师郑铁涛治疗肝硬化早期药方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第一届国医大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著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肝硬化有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中医病名为“积聚”,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腹水者中医病名为“鼓胀”。

积聚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成,以胁下结块,或痛或胀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鼓胀则是在积聚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腹部膨隆,胀大如鼓,有移动性浊音,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衄、鼻衄,或在颈部、胸部及上肢出现红痣血缕,手掌赤痕等,或神疲乏力、纳差、便溏,或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瘀斑等症状。

下面我为大家谈谈肝硬化(积聚和鼓胀)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肝硬化的常见症状: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呕血、黑便、腹胀、门脉高压、食欲异常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不应机械地套用。

一、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

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

这些症状多因胃肠道淤血、分泌及吸收功能障碍所致。

症状多间歇出现,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加重,经休息或适当治疗后可缓解。

脾脏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可正常或轻度异常。

部分病例呈隐匿性经过,只是在体格检查、因其他疾病进行手术,甚至在尸检时才被发现。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所致的两大类临床表现,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

(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卧床不起。

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

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

蒋文照医学的形成与特点纪念蒋文照教授逝世四周年

蒋文照医学的形成与特点纪念蒋文照教授逝世四周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6月第36卷第6期中医流派历来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医学数千年的历史,孕育和产生了无数的著名医家,发展和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蒋文照医学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

蒋文照(1925-2008)教授是著名的脾胃病专家,一代名医。

1982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浙江省名中医,1990年批准为全国第一批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具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蒋文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列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浙江电视台《钱塘中医故事》中蒋老在谈到自己的学医经历时说:“我跟师嘉兴名医徐松全学习中医,学了五年。

”“我的业师是陈莲舫的再传弟子,就是陈莲舫徒弟的徒弟。

”他在自传中也写道:徐松全医术很好,诊务繁忙,“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一天上午看一百多个病人。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种表现不明显的病,别人看不好,但是在他手上就看好了。

”“故我于1944年2月25日由翁善言介绍去杨庙徐松全诊所学医。

”蒋老师承徐松全,徐氏乃晚清御医陈莲舫弟子嘉兴名医李子牧的学生。

陈莲舫、李子牧、徐松全,皆为名医大家。

蒋老医教工作60载,师承名家,颇多受益,平脉辨证,学验俱丰,临床精于内科,兼及妇儿,诊治脾胃病证尤为擅长。

从做人,做学问,到做医生,蒋老崇尚“中和”理念,临证善用和法取效,形成了具有独特理论见解,临床技术和诊疗手段等中医流派特色的蒋文照医学。

蒋老在总结回顾时曾经这样说道:“我现在主要看脾胃病”;并谦虚地说:“承传了陈莲舫和徐松全他们的方法,自己稍微有点发展。

”蒋老不仅精于临床,而且勤于传授,他指导带教研究生,特别是1991年,蒋老作为全国第一批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指导带教2名学术经验继承人,使其在脾胃病证与和法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见解,临床技术和诊疗手段得以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唐蜀华江苏省中医院
李七一江苏省中医院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江苏省中医院
刘沈林江苏省中医院邱茂良江苏省中医院吴旭江苏省中医院
邱仙灵江苏省中医院江育仁江苏省中医院汪受传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江苏省中医院徐轩江苏省中医院
陈国丰江苏省中医院汪履秋江苏省中医院叶果强江苏省中医院
王顺贤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江苏省中医院许建安江苏省中医院
李宁扬州大学医学院丁泽民南京市中医院丁义江南京市中医院谢昌仁南京市中医院张钟爱南京市中医院程子俊常州市中医院张鑫海常州市中医院杨泽民常州市中医院洪哲明常州市中医院徐迪华常州市中医院申春娣常州市中医院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杜晓山无锡市中医院范婉华无锡市中医院
曹莉无锡市中医院
汪朋梅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周奚钟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寿康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童经陆苏州市中医院
汪达成苏州市中医院赵子敏苏州市中医院
郑绍先昆山市中医院许柏泉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天如昆山市中医院
吴纪祖昆山市中医院
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朱建华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汤承祖南通市中医院汤淳康南通市中医院
姚寓晨南通市中医院汤叔良海门市中医函诊中心任达然苏北人民医院张恩树仪征市朴席乡卫生院
任光霞扬州市中医院
王玉玲姜堰市中医院钱松本姜堰市中医院
江苏省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王灿晖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江苏省人民医院
翟玉祥南京中医药大学杨兆民南京中医药大学董勤南京中医药大学
刘农虞南京中医药大学陈金锭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南京中医药大学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邵铭江苏省中医院
周晓波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江苏省中医院王培民江苏省中医院俞荣青江苏省中医院陈静江苏省中医院朱秉宜江苏省中医院史仁杰江苏省中医院刘再朋江苏省中医院薛建辉江苏省中医院夏桂成江苏省中医院赵可宁江苏省中医院盛灿若江苏省中医院姚文龙江苏省中医院陆绵绵江苏省中医院章淑华江苏省中医院邹燕勤江苏省中医院孔薇江苏省中医院谢昌仁南京市中医院徐蕾南京市中医院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陶寰南京市中医院高淑华南京市中医院张晓甦南京市中医院丁泽民南京市中医院樊志敏南京市中医院
哈楠林南京市中医院
程子俊常州市中医院奚向东常州市中医院
杨泽民常州市中医院费建平常州市中医院
汪达成苏州市中医院王明武苏州市中医院
赵笑东苏州市中医院
陈益群苏州市中医院李宇卫苏州市中医院
郭寿恒苏州市中医院张音苏州市中医院
毛叙勋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姚寓晨南通市中医院姚石安南通市中医院
吴震西南通市中医院尤菊松南通市中医院
李乃庚盐城市中医院李志山盐城市中医院
陈光明盐城市中医院
朱秀峰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朱启勇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徐长桂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钦秋毫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何熹延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徐重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
指导老师及单位继承人及单位
尤松鑫南京中医药大学汪悦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妙文南京中医药大学汪红南京中医药大学龚丽娟江苏省中医院王晗江苏省中医院刘再朋江苏省中医院高国宇江苏省中医院
陆炯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江苏省中医院金翔江苏省中医院
魏成建江苏省中医院
朱秉宜江苏省中医院李国年江苏省中医院
陈玉根江苏省中医院
陆绵绵江苏省中医院王菁江苏省中医院
杨兴华江苏省中医院
夏桂成江苏省中医院钱菁江苏省中医院
殷燕云江苏省中医院
盛灿若江苏省中医院胡津丽江苏省中医院
孙建华江苏省中医院
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徐丹华江苏省中医院
陆为民江苏省中医院
邹燕勤江苏省中医院曾安平江苏省中医院
周迎晨江苏省中医院
王德春省中医药研究院沈建平省中医药研究院
娄彬省中医药研究院杨桂云省中医药研究院邢玉霞省中医药研究院谢昌仁南京市中医院程彬彬南京市中医院
赵霞南京市中医院
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骆天炯南京市中医院丁义江南京市中医院余苏萍南京市中医院
刘飞南京市中医院莫燕新南京市中医院杨光南京市中医院
吴素玲南京市中医院吴新欲无锡市中医院龚少愚无锡市中医院王如侠徐州市中医院王雷徐州市中医院
周文博徐州市中医院周玉祥常州市中医院陆新瑜常州市中医院汪达成苏州市中医院华军苏州市中医院
刘敏苏州市中医院蔡景高苏州市中医院吕凯苏州市中医院
鲍荣琦苏州市中医院龚正丰苏州市中医院徐坤林苏州市中医院
俞峰苏州市中医院朱良春南通市中医院吴坚南通市中医院邵荣世南通市中医院顾庆华南通市中医院
季雁浩南通市中医院夏治平海安县中医院马小平海安县中医院
陈安海安县中医院曾学文盐城市中医院孙长春盐城市中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