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蓝藻可以作为饲料,提高水质,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
但是,如果蓝藻过多,就会对水产养殖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蓝藻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1. 水流冲刷法水流冲刷法是将水流引入蓝藻密集区域,通过水流的冲刷作用将蓝藻冲刷到水面上,然后用网或者其他工具将蓝藻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集但分布不均的情况。
2. 曝气法曝气法是将氧气通过曝气器注入水中,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促进蓝藻的生长和繁殖。
当蓝藻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曝气器的气泡会将蓝藻冲到水面上,然后用网或者其他工具将蓝藻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集且分布均匀的情况。
3. 网捞法网捞法是将网放入水中,将蓝藻从水中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低的情况。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蓝藻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1. 漂浮剂法漂浮剂法是将漂浮剂添加到水中,使蓝藻浮到水面上,然后用网或者其他工具将蓝藻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低的情况。
2. 氧化剂法氧化剂法是将氧化剂添加到水中,氧化蓝藻的细胞壁,使其死亡并沉淀到水底。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高的情况。
3. 杀菌剂法杀菌剂法是将杀菌剂添加到水中,杀死蓝藻。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高的情况。
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通过生物手段将蓝藻从水中去除。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1. 微生物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蓝藻。
将微生物添加到水中,微生物会分解蓝藻的有机物,使其死亡并沉淀到水底。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高的情况。
2. 水生植物处理法水生植物处理法是利用水生植物吸收蓝藻。
将水生植物种植在水中,水生植物会吸收蓝藻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蓝藻的生长。
这种方法适用于蓝藻密度较低的情况。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蓝藻密度、分布情况和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持续高温处理蓝藻我有绝招!(必收藏)

持续高温处理蓝藻我有绝招!(必收藏)各位看官,养殖到了中后期,随着投喂加大,营养盐增多。
加上近期连续强光,高温,无风,前期管理不到位,调水意识不强的水产从业者面对爆发的蓝藻无从下手,小问题没有你的事,等到爆发都慌乱了手脚!针对蓝藻爆发后,有物理化学生物法解决,下面一一分享:一物理处理方法:物理方法处理蓝藻的方法主要有3个一是:在有风的晴天上午,全塘干洒面粉,不计水深,用量为5斤/亩,连续2-3天,然后将面粉和蓝藻的结块后形成的团状物用捞网人工捞除,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天数。
二是:如果养殖面积不大,蓝藻爆发得不是特别剧烈的话,还可以用一根竹竿或者塑料管将蓝藻围到一个小角落,在晴天下午在下风处用捞网人工捞除。
三是:晴天下午用水泵抽取中上层含蓝藻或条件允许直接排掉较多的下风口表层水。
物理方法处理的虽然有效,但并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生长的环境,因此捞除后必须进行调节藻相的处理,不然很容易再次爆发。
二化学消杀法:化学消杀法主要是指利用一些国标能够杀藻的消杀类产品,如强氯精,硫酸铜硫酸亚铁,络合铜,漂白粉或者企标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以及一些市面上销售的蓝藻分解类产品。
这类方法的原理是将养殖池塘内的藻类杀灭,在杀灭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全部杀灭之后,养殖水体当中的溶氧的来源匮乏,加上死亡的藻类分解,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体容易陷入缺氧的困境。
二是藻类大量分解产生的藻毒素,会对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是中毒,因此,在使用化学消杀法来处理蓝藻时,不建议一次使用大剂量的化学药品进行全池泼洒,建议少量多次地使用杀藻产品在下风处藻类聚集的地方进行局部杀藻。
可以视情况来决定局部杀藻的次数。
其次是重金属对养殖水生动物还有较大的副作用。
在使用化学方法处理蓝藻后,一定要对水体进行解毒,当天下午使用氧化型底改和化学增氧剂对水体进行增氧和改底,防止水生动物的缺氧和中毒。
之后在进行培藻处理。
三生物竞争法:蓝藻与一种或一类细菌在对生存环境上的营养元素的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那么在养殖池塘泼洒有益菌生物制剂,一旦有益菌占了优势,蓝藻就会死亡,并且被有益菌在有氧环境下分解掉,不会产生蓝藻毒素,不会对水体和养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
蓝藻治理方法

蓝藻治理方法蓝藻是一种常见的藻类,它在水体中大量繁殖会导致水质恶化,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蓝藻治理成为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蓝藻治理方法。
第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清除水体中的蓝藻。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机械搅拌、过滤和曝气等。
机械搅拌可以有效地破坏蓝藻的生长环境,阻断其生长繁殖过程。
过滤则可以将蓝藻直接过滤出水体,达到清除的效果。
曝气则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
这些物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理。
第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清除水体中的蓝藻。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过氧化氢、硫酸铜等。
这些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地杀灭蓝藻,清除水体中的蓝藻。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剂治理蓝藻需要谨慎,要避免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水体中蓝藻的生长。
比如,可以引入一些食藻类的生物,如螺类、鱼类等,它们可以食用蓝藻,帮助控制蓝藻的数量。
此外,也可以利用一些对蓝藻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治理蓝藻。
生物方法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小,但需要注意生物的引入和控制,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蓝藻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也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质问题,它不仅会影响
水产养殖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合理有效地
处理蓝藻成为了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水
产养殖蓝藻处理方法。
首先,物理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蓝藻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包
括过滤和曝气两种方式。
通过合理设置过滤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
水中的蓝藻。
同时,通过曝气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
环境,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
其次,化学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蓝藻处理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
理方法包括使用过氧化氢、漂白粉等化学药剂来消灭水中的蓝藻。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水产养殖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生物处理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蓝藻处理方法。
在水产养
殖场中引入一些对蓝藻具有天敌作用的生物,如小型鱼类、虾类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蓝藻的生长。
同时,合理调整水体中的生态平衡,
增加水中的有益微生物,也可以起到抑制蓝藻的作用。
此外,合理管理水产养殖场的水体环境也是预防蓝藻滋生的重
要手段。
定期清理水产养殖场的污泥,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避免过度投饵和过度施肥,都可以有效地减少蓝藻的生长。
总的来说,蓝藻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水产养殖场的具体情况,
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蓝藻处理方案,从而保证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介绍的水产养殖蓝藻处理
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蓝藻简单的处理方法

蓝藻简单的处理方法蓝藻是一种常见的水藻,生长在水体中,特别是在湖泊、池塘和水族箱中较为常见。
蓝藻的存在会影响水质,对水生生物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维护水体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处理蓝藻。
本文将介绍一些蓝藻的简单处理方法。
1. 物理清除物理清除是处理蓝藻的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物理清除:1. 使用网兜或者渔网将表面浮游的蓝藻捞出来,减少蓝藻的数量。
2. 使用水泵或者水管清洗水体底部,将底部的蓝藻和泥沙冲刷出来。
物理清除的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水体和比较浅的水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清除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无法根除蓝藻的根源,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2.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一种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蓝藻的方法。
可以使用以下生物来控制蓝藻的生长:- 浮游植物:引入一些浮游植物,如鲢、草鱼等,它们可以通过摄食蓝藻来控制蓝藻的数量。
- 浮游动物:某些浮游动物,例如水蚤、螺蛳等,也可以帮助控制蓝藻的繁殖。
这些动物会摄食蓝藻,可以有效地减少蓝藻的数量。
- 水生植物:一些水生植物,如莎草、凤眼莲等,可以通过竞争养分和阻断光线的方式来限制蓝藻的生长。
同时,水生植物还能氧化水体、净化水质。
引入适当的生物控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蓝藻数量,但是需要注意生物的种类选择和控制的平衡,以免引入的生物对水体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3. 水质调节蓝藻的生长受到水质的影响,有一些水质调节方法可以帮助控制蓝藻的繁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质调节方法:- 增氧: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可以减少蓝藻的生长。
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水面曝气面积、增设氧气喷雾器等方式来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
- 减少养分:蓝藻繁殖需要养分的支持,特别是氮、磷等营养物质。
可以通过控制面源污染、合理施肥、增加植物吸收等方式减少水体中的养分含量。
- 调节pH值:蓝藻的生长受到pH值的影响,保持适宜的pH值可以抑制蓝藻的繁殖。
可以通过添加酸性物质或者碱性物质来调节水质的pH值。
养殖鱼塘蓝藻暴发处理方法

512019-16病害防治虾体消毒处理。
4. 适时捕捞近年来小龙虾的价格走势一直呈“U”形曲线,即年初3、4月份和9、10月份价格高,5、6、7、8月份价格低。
因此,适时捕捞是取得良好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
适时捕捞要做好3、4月份商品小龙虾的捕捞与销售工作,如果稻田中小龙虾较多,即使规格没有达到30g/尾,也应该进行起捕销售,一是因售价高而取得良好的收益,二是能将稻田中小龙虾的密度降低,为小规格虾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提升商品虾规格。
(通联:441500,湖北省南漳县城关镇苗圃路19号 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电话:138********)在鲤、草、鲫鱼等家鱼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大,饲料投喂量大,鱼类粪便加上饲料残渣导致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含量较高,引起有害的蓝藻微囊藻水华。
蓝藻暴发初期,池塘水体上层水逐渐大量生成肉眼可见的微囊藻颗粒悬浮在水体中。
密度越来越大,后期随着大量微囊藻的生成与死亡分解,逐渐在水表形成绿色油漆状膜状物质,导致岸边都被染成绿色。
蓝藻水花形成后,逐渐开始死鱼,数量越来越多。
在多次处置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处置方案。
1.物理处理在有风天气,待大量蓝藻膜被风吹到池塘角落聚集的时候,用抽水泵将表层绿色油漆状藻膜吸出池塘,防止其腐烂后毒素物质又重新进入水体。
此过程,抽出的藻类物质相当于带出了大量的富营养和毒素物质。
2.杀藻和解毒选在晴天上午,用市场上购置的某品牌的蓝藻净按说明计算好用量后兑水全池泼洒,池塘周边要重点泼洒。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物以及强氯精、二氧化氯等氯制剂也能有效杀死藻类,但近年从健康养殖的角度,不主张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物。
杀死蓝藻后,蓝藻悬浮颗粒在水中开始逐渐分解腐烂,形成有毒物质。
泼洒杀藻剂后第二天,要及时用解毒剂(某品牌市场购置)全池泼洒解毒,防止产生的毒素对鱼造成二次伤害。
3.补充磷肥,培养其他优势藻类杀藻解毒几天后,死亡藻类分解形成有机营养物质又重新进入水体中,水体营养物质又逐渐增多,若不做处理,过段时间后又会形成蓝藻暴发。
水产养殖中蓝藻处理方法

水产养殖中蓝藻处理方法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体中的蓝藻问题也日益突出。
蓝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产生有毒物质,对于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因此,控制和治理蓝藻的方法成为了水产养殖业界的关注焦点。
蓝藻的特点和危害蓝藻在水体中繁殖迅速,形成的藻华不仅使水质变绿,还会释放大量的有毒物质,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的健康和发展。
蓝藻的存在会降低水中氧气含量,增加养殖水体的含氧量不足。
除此之外,蓝藻还会释放毒素,导致鱼虾等养殖物种中毒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蓝藻处理方法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理蓝藻问题,水产养殖业界采取了多种方法: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手段将蓝藻从水中分离,常见的物理方法有:- 过滤:利用微孔过滤膜对水体进行过滤,去除藻细胞;- 潜水除藻:通过潜水装置将蓝藻从水体底部进行清理,减少蓝藻数量;- 曝气: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使蓝藻无法生存。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蓝藻进行处理,主要包括:- 抗生素: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来控制蓝藻的增殖;- 蓝藻素:使用能够抑制蓝藻光合作用的蓝藻素,如石碱蓝藻素等,来阻止蓝藻的繁殖;- 氧化剂:使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等,来氧化并杀灭蓝藻。
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蓝藻的增殖,主要包括:- 鱼类和虾类:鲤鱼、鲢鱼、青虾等能够食用蓝藻,通过饲养这些物种来控制蓝藻的数量;- 植物:某些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蓝藻的生长空间;- 微生物:如一些能分解藻类的细菌和浮游生物,能够控制蓝藻的增殖。
4. 综合管理在水产养殖中,综合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控水质参数、加强饲料管理、合理投放养殖密度等手段,可以减少蓝藻的滋生条件,控制蓝藻的繁殖。
结论水产养殖中的蓝藻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及综合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理蓝藻的滋生。
鱼塘中蓝藻的杀灭方法

鱼塘中蓝藻的杀灭方法
天气转暖后,鱼塘里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如水绵、双星藻、轳板藻、水网藻、铜绿微囊藻、水花微囊藻、多甲藻、裸甲藻等,导致水体质量恶化、浮游生物减少,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甚至会引起鱼群中毒死亡。
可采取如下8种办法将之清除,确保养殖鱼的效益。
1.撒扑草净法:每667平方米用扑草净150~200克,拌湿土后扬撒于青泥苔上,害藻即刻消失。
2.碳酸氢铵法:将25千克装的碳酸氢铵捅开口子吊放在鱼塘边沿水中、塘水溶进碳酸氢铵后,水质变清、有害藻类慢慢消失。
3.喷施蓝钒法:每667平方米鱼塘水面用蓝钒2~3千克对水20千克喷洒施入,5天内便可消除鱼塘里的有害藻类。
4.泼硫酸铜法:水绵等发生后用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7×10E-6浓度,2日后换三分之一新水,治理害藻效果非常理想。
5.洒草木灰法:选晴天上午,在鱼塘上风头抛洒草木灰,使其均匀地覆盖在青苔上,一般施草木灰后3天有害藻类便死亡下沉。
6.猪粪清除法:每667平方米鱼塘水面用新鲜猪粪250~300千克撒在害藻生长稠密的地方,10天内便可将其杀死消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值得一看的蓝藻处理方式!
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出现蓝藻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处理不当的话搞不好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所以我们应该把蓝藻的毒害搞明白,尽量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安全。
养殖中常见的蓝藻主要是以下几个
淡水的微囊藻、颤藻等等。
淡水常见的微囊藻主要在:水体磷比较高、水温高、ph高的时候成为优势藻。
蓝藻对我们水产养殖的危害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在环节在那里?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才能够避重取轻避免大的伤害。
蓝藻产生的原理:
水体中的有机氮超标,有两个去向:
一是转向氨氮,造成氨氮超标,引起虾蟹中毒;
二是转向蓝藻,造成蓝藻大量生长。
有机氮是蓝藻的主要营养源,在适宜的温度下,蓝藻就会很快繁殖为优势种群。
前期投喂量过大,没有经常改底换水和培菌的养殖户,随着温度的升高,底部有机氮开始大量耗氧分解,有机氮是蓝藻主要的营养源,还有养殖环境的恶劣,很多养殖外塘水源就含有蓝藻,池塘本身是非常适合蓝藻生长的,加上蓝藻源,再碰上连续几天大太阳,蓝藻就大量爆发了。
蓝藻一旦成为优势种群,就会严重破坏水体营养平衡。
所以在水体表层以下,其他藻类很少,水很瘦。
并且温度越高繁殖越快。
光合作用强烈,引起水体的pH值急剧升高,pH的上升又进一步促使其繁殖,所以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当蓝藻大量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产生大量毒素。
按照危害性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
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
微囊藻老百姓习惯称作蓝绿藻,夏季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状的物质。
蓝藻尤指微囊藻对白对虾养殖的最大危害:一是造成池塘养殖水体菌藻相失调,水质进一步恶化;二是造成对虾肝胰脏解毒功能受损,肠道毒素累积,肠
膜损伤,肠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机能受阻,对虾出现中毒性厌食减料、空肠空胃、耗底、对虾长不大,变成公孙虾。
蓝藻在未死亡的时候,对水体的危害是;遮挡阳光影响了其他藻的光合作用,导致蓝藻在水体中成为优势藻相,导致水体缺氧。
这时候蓝藻是不满意大量释放蓝藻毒素,伤害水中的水生物的,而是通过缺氧、抢夺碳等等间接影响整个水体藻多样化或影响大型水生物的消化系统。
在蓝藻死亡的时候,蓝藻胞体破裂将释放毒素污染水体,使水生物产生中毒现象。
从以上我们看到;蓝藻真正的危害是在蓝藻死亡的阶段而不是蓝藻生长过程。
蓝藻初期。
在爆发蓝藻池塘,我们可以观察到下图!在池塘的下风口处,可以看到一层油膜,水中有机物过多。
如果我们用手感觉池塘的水,会发现水质比以前滑多了。
形成这样原因:池塘底部环境变差,所产生有机代谢物跟随二氧化碳气体飘到水面上来了。
蓝藻中期。
密密麻麻的水泡经过两三天的沉淀,在池塘水面会形成很多丝状物。
当蓝藻种子黏附在丝状物之上,就很快的孵化繁殖,池塘的水色开始从正常颜色变成蓝绿色
蓝藻后期。
如果这时候阳光充足、水温偏高、营养充足,那么只需三天!你就会发现池塘内爆发蓝藻了。
蓝藻的防重于治,对于养殖来说调水的思路是,前期以肥为主,中期菌和肥并重,后期以菌为主。
预防蓝藻第一个重要因素:
1、水源!跟许多养殖对虾的朋友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进水很不方面。
很多都是什么时候有水源了,什么时候进水!或者是直接引进水源!其实,这种进水办法弊端很多的!比如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蓝藻。
这样的进水方式就很有可能把蓝藻水带入虾塘,一旦蓝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藻类,那么受伤的还是我们的虾。
2、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有机质进入水体。
投喂饲料应做到精准,尽量做到不多不少,池塘中可以多设置几个食台,每天检查食台吃料情况,以便第二天调整投喂量。
每次投喂时可以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微生态制剂,以便提高饵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残饵粪便的排放。
肥水不宜过重,高温期不能用化肥
和生物复合肥肥水,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3、勤底改。
养虾先养底,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残饵粪便的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长期大量残饵粪便容易积累,就会造成池塘底层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进而为蓝藻暴发创造条件,因此需要定期改善池塘底质,勤用强氧化性底改能够氧化塘底多余有机质,切断蓝藻的营养源。
4、培养优质藻类和定期补菌。
硅藻、绿藻、细菌与蓝藻互为竞争关系。
定期在水体内泼洒葡萄糖等碳源,有利于有益藻类生长。
5、调节池水pH值。
蓝藻喜高温和高pH值环境,水草覆盖面积过大应及时拉出多余的水草,定期泼洒有机酸和酸性的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等),释放出酸性代谢产物控制水体pH值,消除蓝藻的生存环境。
6、促进水草的生长。
水草长势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蓝藻大量爆发,高温期应做好保草工作,勤施长根壮草宝,时刻注意水草生长情况,防止意外发生,保不住草。
勤改底,大家知道,养虾先养水,而水环境的稳定来自底部环境的稳定。
池塘底部是支撑整个水环境稳定的重要部分,它聚集了残饵、粪便、死尸等等大量的污染源,称之为聚毒盆,一点也不为过。
它是引发池塘富营养化进而爆发蓝藻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根据天气、水环境的变化,合理的定期进行底改!
7、以藻抑藻、以菌抑藻。
以藻抑藻:定期给池塘内适量补充优质藻种,定向培
育有益藻类,是一个很好抑制蓝藻的办法。
大家都知道,池塘内的藻类是有一定限度的。
比如一瓶矿泉水只能容纳一升水一样,池塘内溶纳有益藻类多了,那么有害藻(蓝藻)可生存的空间就有限了。
所以以藻抑藻在很大的程度上能避免蓝藻的爆发。
以菌抑藻:定期补充活菌,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速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有利于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避免蓝藻的发生。
笔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当中,发现和了解到一些治理蓝藻的方案和措施。
一、杀藻
就是把池塘内的藻相推倒,重新构建新的藻相的工作。
本身具有危险系数大、可控制的范围有限等特点。
具我了解,许多水产药店出售对付蓝藻的药品,大多都是杀藻为主(铜制剂就是常见杀蓝藻制剂)。
对于用硫酸铜一类重金属杀藻,我个人表示需谨慎考虑,重金属对于小龙虾有毁灭性的伤害,很多养殖户说其他技术员说计量轻一点没多大影响,这一点我不敢苟同,且不说对小龙虾的伤害,重金属最终会富集到人体,对人的伤害是极大的,这一点我就反对。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中取舍,大家自行决定。
对于非要杀的养殖朋友,我建议可以采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末化水泼洒,选用50%含量正规产家的,效果很不错。
先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杀一遍,然后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改底一次,第二天用有机酸解毒,然后培养光合菌和乳酸菌,同时加入碳源和藻种,重新构建生态平衡。
★
1、杀藻的时间定在在晴天中午的时候,因为蓝藻这时候大多飘浮在水面,下杀蓝藻药品能很快与之接触,将其灭杀!又能保护到中下层的绿藻、硅藻等。
2、提前使用药物增氧剂。
3、准备好解毒剂、清新水源,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4、重新肥水培菌、培育有益藻类。
★
二、最近发现很多药品厂家推销一种对付蓝藻的药品,就是蓝藻抑藻液(精)之类的产品。
主要是通过跟蓝藻竞争营养成分,造成蓝藻因无食而终,具有较强蓝藻分解能力,对虾的影响较小!号称绝对安全!
这种产品理论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起产品的组成!其实说白了,这类产品大多成分就是是芽孢菌!芽孢菌在蓝藻抑制方面是很有效果的,不过在抑制蓝藻的能力受芽孢菌活力、菌的数量限制,而且厂家不一样,产品质量也不尽相同,效果也差别很大!这种单一的菌种很难从根本上来解决。
三、生物分解法,此方法是我目前看到的最行之有效的处理蓝藻的好方案,首先是通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然后使用蓝藻分解酶专门分解蓝藻,接着用果酸进行解毒,最后通过腐植酸纳遮光同时配合小球藻藻种以及光合菌和乳酸菌综合治理,达到不复发的效果。
1 通过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强氧化效果,氧化底部过多的有机氮以及消灭一定的蓝藻种子。
2 用蓝藻分解酶定向杀灭蓝藻,不破坏其他有益藻。
3 用果酸解蓝藻死亡后释放的藻毒素。
4 通过腐植酸纳进一步吸附解毒以及遮光,同时为水体提供碳源,便于其他有益藻的生长,同时通过乳酸菌降低水体PH以及解毒,接着光合菌消耗水体过多的无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