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对口高考班)

合集下载

职业学校教务处学期工作计划(5篇)

职业学校教务处学期工作计划(5篇)

职业学校教务处学期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学设备管理制度、实训管理制度、学校教材管理制度、教师量化考评制度、教学各项监控制度等,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

2、建立并维持好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实习实训秩序。

3、完善对口升学管理体系,从教师培养使用、学习内容梯度的把握、课辅资料的补充等各个环节细微处入手,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把对口升学专业打造成我校办学的一大亮点。

4、教学教研活动开展有序,真正把教学教研成为培养学校青年教师的主阵地,同时不断拓宽教研活动形式,根据新课改要求,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并增加学生动手能力与职业能力。

5、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将管理重心下移,把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交到基层,量化教研组考核细则,使教研组的管理和活动落到实处。

6、量化对教师的考评细则。

从工作量上客观、公证核实各个工作岗位并给予量化,同时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作为教师考核的基础;加强管理和过程考核,向量化考核要质量,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7、规范教学管理流程。

二、主要措施1、加强各项会议制度,出台相对应的教学管理措施,以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

(如教学工作会议、各教研组调研会、专业教师研讨会、班主任会、学生委员调查会等。

)2、严格执行现有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1)严格教学秩序。

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每天认真填写好的教学日志,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调课,坚决杜绝旷课现象。

(2)课任教师按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个人授课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务处定期检查各学科教学进度及执行情况。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

(4)分专业制定相应的考试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多形式多方位考核,使考核更客观、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护理教学计划

护理教学计划

护理教学计划护理教学计划(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适应吉林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行业要求和吉林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性计划。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护理专业代码:******二、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制三、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社区保健和护理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保持和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掌握防治疾病、促进康复的理论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知识结构(1)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医学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防止疾病、促进人体健康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3)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的目的。

(4)掌握各类代表药物应用的基本知识、主要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和药物应用护理的基本要求。

2、能力结构(1)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4)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第一线的护理工作者。

(5)具有社会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竞争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3、素质结构(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3)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有健康的体魄。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标准-全课程-带目录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标准-全课程-带目录

目录《造型基础(一)》课程标准 (1)《色彩基础(一)》课程标准 (6)《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11)《动画概论》课程标准 (16)《造型基础(二)》课程标准 (19)《艺用人体解剖》课程标准 (24)《卡通雕塑基础》课程标准 (28)《色彩基础(二)》课程标准 (32)《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37)《动画技法》课程标准 (41)《专业写生》课程标准 (45)《影视动画分析》课程标准 (49)《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53)《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57)《Flash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62)《二维动画实训》课程标准 (67)《After Effects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标准 (72)《3ds Max动画制作》课程标准 (76)《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81)《造型基础(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30101]课程承担单位[艺术设计系]制定人[王建芬] 制定日期[2013.06.30]审核人[丛小峰] 审核日期[2013.07.30]批准人[刘海利] 批准日期[2013.08.30]一、适用对象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二、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课程。

本课程是为完成美术造型基础训练任务而设置的,使学生达到具备基础造型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室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要求具有美术基础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本课程无前导任务;后续任务是色彩基础,涉及到的课程有《色彩基础(一)》。

四、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物体造型的结构与透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技能目标能绘制物体的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作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造型基础的训练,掌握物体结构与光影的表现技法,锻炼学生造型能力和对物体结构的观察分析能力。

五、参考学时70六、设计思路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对相关设计类行业企业的调研、按照企业设计类相关岗位就业群的需要,通过解析设二维漫画创作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河北省等级标准,从而确定课程应培养的能力目标和基于设计师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总体框架组织,其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设计工作为导向,并根据所需知识点的层次将课程分解为若干具有递进关系的课题教学模块,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寓教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长、短期作业结合;基础与专业结合;综合性表现训练和创意能力训练相结合进行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最后通过建立开放式、过程化、标准化教学评价体系,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进行不断的更新、改革与建设,形成课程的闭路循环,不断改进课程质量。

职教高考班的计算机专业课

职教高考班的计算机专业课

职教高考班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

具体课程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教学计划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大类:1. 基础理论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介绍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使用、网络基础等。

- 计算机组成原理: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及其相关算法设计与分析。

2. 编程语言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初学者入门编程的首选语言,训练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 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语言,广泛应用在各类软件开发中。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易学且功能强大的现代编程语言,适合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

3. 系统开发与应用课程:- Web前端开发技术:HTML5、CSS3、JavaScript等网页制作技术。

- Web后端开发技术:PHP、JavaEE、Python Flask/Django等服务器端开发框架。

- 数据库技术:SQL语言、MySQL数据库管理、Oracle数据库应用等。

- 移动应用开发:Android或iOS应用开发基础。

4. 专业拓展与实践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TCP/IP协议、局域网组建、网络安全等。

-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等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知识。

- 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三维建模等视觉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内容。

- 实训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开发,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实施经验。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职教高考班的学生将具备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或直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口高考建筑课程安排方案

对口高考建筑课程安排方案

对口高考建筑课程安排方案高中建筑课程安排方案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基础知识,理解建筑原理和设计原则;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空间认知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建筑师和设计师。

二、课程设置和内容:1. 高一课程设置:(1)建筑基础知识(80学时):包括建筑史、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建筑原理与设计(60学时):通过学习建筑原理和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包括建筑形态与结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软件的运用等内容。

(3)设计实践(60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小作品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和表达能力。

可以设置手绘作品、模型制作等实践任务。

2. 高二课程设置:(1)建筑造型与绘图(80学时):学习建筑造型的原理和技巧,掌握建筑绘图的方法和技巧。

内容包括建筑立面设计、透视绘画、建筑比例与比例尺等。

(2)建筑技术与施工(60学时):学习建筑技术与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的施工过程和技术要求。

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流程、材料选择与使用、施工现场管理等。

(3)项目实践(60学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设计项目。

内容可以包括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施工图纸的绘制和项目的实施等。

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高三课程设置:(1)建筑实践经验(80学时):学习国内外优秀建筑作品的案例分析,了解建筑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

内容包括建筑作品的评析、建筑项目实践案例的分析等。

(2)专业技术讲座(40学时):邀请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建筑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应用。

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的前沿技术、绿色建筑等。

(3)毕业设计(80学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个建筑设计项目进行综合设计。

内容包括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报告的撰写和设计方案的展示。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将建筑基础知识和原理讲解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浅谈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技能水平提升的策略

浅谈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技能水平提升的策略

从2 0 1 0年起 , 计算机对 V I 单招考试 大纲有 了新 的变化 , 尤其 在课 程设置 中应 适 当增加 其教学时数 , 保证 其教学 时间 , 但提 高 它是一个循 序渐 是专业综合理论和技能考试标准 。理论考纲所涉及的考试 范围主 学生 的逻辑思维 和算法分 析能 力并 非一 日之功 , 教 师授课时要 通过“ 引” “ 启” 结合 的多种途 径 , 开 要包括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开设 的 《 计算机原理》 《 c 语言》 《 计算机 进 的历练过 程 , 发学生智力 , 挖掘其潜能 , 活化学生程序 阅读 和设 计的应变能力 , 组装 与维修 》 《 计算机 网络技术 》 《 电 子技术 基础》等 五门核 t l , 课
我个人认为面广量大 、 难度适中, 但只要教师把握大纲 、 突 单招课程体系要求 , 正确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完成不同的 目标 。 技 能大纲,


分解难点 , 时间分配科学 合理 , 学生技能 定能既快 又好 。 对 口单招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 改革工作的一些思 考 出重点 、 2 . 文字录入 、 功在平时 , 坚持不懈
这使学生压力很 之一。对 口单招的考试模式基本 上是语数 外文化课 4 0 0分 、 专业 课 。如果学生到三年级时还要突击专业技 能课 , 综合理论 3 0 0分 、 专业技 能考核 3 0 0分 , 技 能考核 的具体形 式 因 大 , 我认 为在相对 比较 宽松 的一 、 二年 级应把技 能的 内容 作为课 专业而异。 目前 , 对 口单招 工作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 在各方 程来 开设 , 到三年级 时再强化训 练巩 固, 这样可 以缓解学 生 的压 面取得 了较大 的进 展 , 自实施 以来 , 很 多同学通过 对 口单 招进入 力 并可 以取 得更好 的成绩 。2 0 1 0年 , 程 序部分 改考 c语 言且 由 了大学的校门 , 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原来 的 6 0分调整到 8 0分 , 所 以此项 目得分对考生 是至关重要 的,

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设计

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设计周静【摘要】按照湖北省技能高考要求,针对机械类专业,从专业类别、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标准四个方面探讨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提出了按照“2+1”+“2+1”分段模式,将中高职课程结构按文化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拓展课三个模块进行一体化设计的构想.【期刊名称】《成人教育》【年(卷),期】2014(034)001【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技能高考;中高职课程衔接;一体化设计【作者】周静【作者单位】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一、引言“终身教育”指导下的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近年来,中高职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走入高职院校接受专业及综合提升教育。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关键环节,其中,微观层面上的中高职课程领域的衔接又是核心。

其通过对相应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从而打通中高职课程衔接渠道,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效。

二、机械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尤其是数学、英语课程基础薄弱从调查情况看,高职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通过对口升学、技能高考和单招形式升入高职的中职生)。

由于三校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再加上中职学校文化课课时不足(一般设置两个学期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要求只能达到“必需,够用”的标准。

因而以高中的文化基础课为参照系的高职文化基础课学习,普通高中生与三校生差异较大。

2.同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目前,中高职各专业并无统一的课程标准,都是各学校根据各自的市场调研情况设置课程和制定课程标准。

因此,中高职学校同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重复现象普遍。

以湖北省某校中职机械加工专业为例,中职专业基础课程100%与高职专业基础课程雷同,实训课程有40%与高职雷同,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率高(见表1)。

三、“知识+技能”技能高考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1.专业的衔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础是专业的衔接。

2024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2024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2024中职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煤矿开采技术与管理知识,具备采矿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煤矿生产、服务一线从事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____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业务能力:熟悉掌握煤矿开采技术和掘进技术,能够解决采掘生产中的生产、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和指挥采掘生产及编制采掘作业规程的能力;掌握煤矿五大灾害知识,具有煤矿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具有矿井通风设计、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解决通风、安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具备组织、指挥生产和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熟悉矿用机电设备的基本性能,具有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能力;具有煤矿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

获一项以上相关技能证书。

4.外语能力: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5.身心素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乐观向上,团结友爱,身心健康,能胜任本专业工作,并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与军事技能。

三、主要课程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艺术课及其它选修公共课程。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机电_____类对口高考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
对口高考班春季班前两年、秋季班前一年半与就业班课程设置相同,剩下一年半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如下: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
学年及学期周学时分配
总学
时数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语文
4
6
9
2
数学
4
6
9
3
英语
4
6
9
4
体育与健康
1
1
1
文化课合计
13
19
28



1
电子技术基础
8
4
216
2
电工技术基础
6
4
180
3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3
2
90
4
电工仪表与测量
1
18
专业课合计
17
11




1
电力拖动
2周
2周
2
电子焊接
2周
2周
合计
60
60
120
合计
说明: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