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第一单元主题:走进千山万水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篇》第二单元主题:以诚待人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第三单元主题:童话的魅力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人间世》第四单元主题:热爱生命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 字文》、《颜氏家训· 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 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七步诗》、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凉 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 时明月汉时关》、 《芙蓉楼送辛渐》、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鹿柴》、 《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 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 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 楼上”、 魂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Tags:
责任编辑



















中华诵 国学经典 3-6年级诗词部分

中华诵 国学经典 3-6年级诗词部分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部分一年级下册击壤歌(夏商民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弹歌(《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卿云歌(先秦民歌)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易水歌(战国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咏华山(北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越女词(其三)(唐.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幼女词(唐.施肩吾)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幼女词(明.毛铉)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鸭(元.揭傒斯)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洞(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四年级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采莲曲 (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采莲词(清王淑)莲华莲叶满池塘,不但花香水亦香,姊妹折时休折尽,留花几朵护鸳鸯。

4、栾家濑(唐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5、桃花溪(唐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论语》选读四年级上学期学而篇第一1.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3),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3)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检查、察看。

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_古诗文100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_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各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015版本)

各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015版本)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bǐjìlǎoyóuhuǐchíěrxiǎoshēngyízǎo sī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三字经》(节选)

课文
11-15
如画
江山
1.léi yǐn yǐn wù mēng mēng rì xià duì tiān zhōng
雷 隐 隐, 雾 蒙 蒙。 日 下 对 天 中。
qìzhīqīng qīng shàngfúzhěwéi tiān
气 之轻清 上浮 者为 天 ,
qìzhīzhòng zhuóxiàníng zhěwéi dì
气 之 重浊 下 凝者为地 。
rìyuèwǔxīngwèi zhī qí zhèng
日月五 星, 谓之 七 政;
tiān dìyǔrénwèi zhīsān cái
3.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千字文》)
4.年矢(shǐ)每催,曦(xī)晖(huī)朗曜(yào)。璇(xuán)玑(jī)悬(xuán)斡(wò),晦(huì)魄(pò)环照。指薪修祜(hù),永绥(suí)吉劭(shào)。(《千字文》)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2015年版)
2. tiān dìxuán huángyǔ zhòuhónghuāng
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
rìyuè yíngzèchénxiùliè zhāng 。
日月 盈昃 , 辰 宿 列张 。
hánláishǔ wǎng qiū shōudōngcáng
寒 来 暑 往, 秋 收 冬 藏。
rùnyú chéngsuì lǜ lǚtiáo yáng
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弟子规》)

四年级下学期国学诵读

四年级下学期国学诵读

第八册国学经典诵读一我爱阅读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2.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古今贤文》(读书篇)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读书一定要杜绝急急忙忙,一目十行的毛病,应该沉浸在书中,反复咀嚼、品味,这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

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去,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需要认真思考。

5.观书明代: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

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二生活启示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第一部分古诗1、敕勒歌-北朝民歌chìlèchuān yīn shān xià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qióng lúlǒng gài sì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 chuīcǎo dīxiàn niúy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古诗今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2、回乡偶书-------贺知章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cóng héchù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背景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古诗今译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

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3、咏柳--------贺知章bìyùzhuāng chéng yīs hùgāo碧玉妆成一树高,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tāo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zhīxìyèshuícái chū不知细叶谁裁出,èr yuèchūn fēng sìjiǎn dāo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背景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4、凉州词------王之涣huáng hé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黄河远上白云间,yīpiàn gūchéng wàn rèn shān一片孤城万仞山。

qiāng díhéxūyuàn yáng liǚ羌笛何须怨杨柳,chūn fēng bùdùyùmén guān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着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

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古诗今译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

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5、登鹳雀楼---------王之涣bái rìyīshān jìn白日依山尽,huáng hérùhǎi liú黄河入海流。

yùqióng qiān lǐmù欲穷千里目,gèng shàng yīcéng lóu更上一层楼。

作者背景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

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着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

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古诗今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6、宿建德江-------孟浩然yízhōu bóyān zhǔ移舟泊烟渚,rìmùkèchóu xīn日暮客愁新。

yěkuàng tiān dīshù野旷天低树,jiāng qīng yuèjìn rén江清月近人。

作者背景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

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古诗今译行船停靠在烟雾迷茫的江中沙洲,日落黄昏时旅途的愁思愈来愈深。

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江水清清一轮明月离人很近。

7、凉州词------王翰pútáo měi jiǔyèg uāng běi葡萄美酒夜光杯,yúyǐn pípāmǎshàng cuī欲饮琵琶马上催。

zuìwòshāchǎng jūn mòxiào醉卧沙场君莫笑,gǔlái zhēng zhàn jǐrén huí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背景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

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性格豪放,能文善诗。

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

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古诗今译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

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8、出塞-------王昌龄qín shímíng yuèhàn shíguān秦时明月汉时关,wàn lǐ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万里长征人未还。

dàn shǐlóng chéng fēi jiàng zài但使龙城飞将在,bùjiào húmǎdùyīn shān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者背景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古诗今译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9、从军行------王昌龄qīng hǎi cháng yúnàn xuěshān青海长云暗雪山,gūchéng yáo wàng yùmén guān孤成遥望玉门关。

huáng shābǎi zhàn chuān jīn jiǎ黄沙百战穿金甲,bùpòlǒu lán zhōng bùhuán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背景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古诗今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10、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hán yǔlián jiāng yèrùwú寒雨连江夜入吴,píng míng sòng kèchǔshān gū平明送客楚山孤。

luòyáng qīn yǒu rúxiāng wèn洛阳亲友如相问,yípiàn bīng xīn zài yùhú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背景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

古诗今译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

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

11、鹿柴-----王维kōng shān bùjiàn rén空山不见人,dàn wén rén yǔxiǎng但闻人语响。

fǎn yǐng rùshēn lín返景入深林,fùzhào qīng tái shàng复照青苔上。

作者背景王维(701-760),唐代诗人。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诗今译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12、竹里馆--------王维dúzuòyōu huáng lǐ独坐幽篁里,tán qín fùcháng xiào弹琴复长啸。

shēn lín rén bùzhī深林人不知,míng yuèlái xiāng zhào明月来相照。

作者背景王维(701-760),唐代诗人。

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人们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诗今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1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wèi chéng zhāo yùyìqīng chén渭城朝雨浥轻尘,kèshèqīng qīng liǔsèxīn客舍青青柳色新。

quàn jūn gēng jìn yībēi jiǔ劝君更尽一杯酒,xīchūyáng guān wúgùrén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