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发展进展

数字X线成像技术的发展进展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下,数字X线成像技术也日新月异,与传统技术相比,数字X线成像技术分辨率更高,给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本文主要就数字X 线成像技术的发展进展展开综述。
标签:数字X线成像技术;代表;进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医学的影像领域。
X线摄片对空间的分辨率要求很高,对影像探测器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要想实现数字化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研的不断进步,现在也已经开始推广数字化,不久,医学影像也将会从胶片时代走向数字时代。
一、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分类1、影像增强器数字X线成像摄影系统由影像增强器、电荷耦合器件、真空摄像管、电视系统和模数转换器件组成。
入射X线经闪烁器转换为可见光,可见光经过反光镜反射后,再由组合镜头耦合到CCD芯片,光信号被芯片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由计算机转变成数字信号。
2、计算机X线摄影CR是用成像板做载体,当X线穿过人体后,先在IP上形成潜影,激光扫描仪再读取成像板中的影像信息,随后光电倍增管和A/D转换器将影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
3、数字化X线摄影DR是由设备自动完成从X线曝光到图像的显示的。
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间接数字化成像,这种X线是由平板探测器来完成信号的收集和数学化处理等等。
平板探测器是由闪烁体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子耦合装置,非晶硅层构成的。
一类是直接数字化成像,就是指非晶硒材料组成的影像平板,在采集信号中没有能量的损失。
第三类是线扫描技术,这种扫描技术扫描范围较广,但是曝光时间较长,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少。
二、CR的最新进展CR数字化摄影系统已经问世30多年,技术也非常成熟了,近年来主要在成像板的结构和扫描方式上改进不小。
1.成像板的改进。
成像板的闪射体采用的是針状结构的荧光物质这种新型的感光材料,大大降低了荧光的散射,提高了图像的锐利度和细节的分辨能力,图像质量更好。
近年来更是推出了更先进的透明基板,双面读出器同步读取信息。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 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医学检查、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X-Ray 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技术。
而其探测效率、灵敏度、分辨率等指标,则与其使用的基板密切相关。
因此,探究X-Ray 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的性能及优化方案,对其应用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以提高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的空间分辨率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调研各类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性能指标、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设计制备一种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其空间分辨率及探测效率,实现性能的优化。
3.测试样品的性能表现,如空间分辨率、探测效率等指标,并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旨在提高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的性能,尤其是空间分辨率指标,对于推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对新型材料和制备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1.研究文献的调研和分析。
2.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基板制备工艺、实验条件设置、性能测试等。
3.制备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利用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工作原理对样品进行表征。
4.通过对比实验,分析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性能指标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五、预期目标和进度安排1.预期目标实现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目前存在的空间分辨率瓶颈,优化其性能指标,提高其应用价值。
2.进度安排第一年:调研、理论研究、基板材料筛选和制备工艺优化。
第二年:制备新型X-Ray数字图像平板探测器阵列基板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第三年:进一步分析性能指标变化规律,总结并撰写研究成果。
放射科中的数字化X光技术应用研究

放射科中的数字化X光技术应用研究放射科在医学影像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数字化X光技术的应用则使得放射科诊断更加准确和高效。
本文将对放射科中数字化X光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从设备原理、优势和挑战、应用案例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X光技术的设备原理数字化X光技术在放射科中得以应用,是因为其设备具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原理和功能。
传统的X射线设备通过胶片记录和观察,而数字化X光设备则将X射线信号转换并以数字形式储存。
这一转换过程通常依靠电荷耦合器件(CCD)或薄膜晶体管(TFT)实现。
通过设备内部的电子传感器,可以将X射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和储存。
二、数字化X光技术的优势数字化X光技术相较于传统的X射线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数字化X光技术可以实现影像的快速获取和传输。
从患者体内产生的X射线信号可以通过数字设备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至显示器进行观察。
这种实时的影像获取和传输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有助于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
其次,数字化X光技术可以实现影像的数字储存和管理。
数字影像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云存储等方式进行储存,使得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
此外,数字化X光技术还可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处理和增强,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分析和解读影像。
三、数字化X光技术的应用案例数字化X光技术在放射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之一是在骨科领域的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传统的X射线技术在骨折诊断中存在局限性,而数字化X光技术通过其高分辨率的影像和数字化处理的功能,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程度和位置。
此外,在胸部影像学和心脏影像学中,数字化X光技术也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数字化X光技术可以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胸部影像,并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规划。
另外,数字化X光技术在放射介入手术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字化技术,医生可以在实时影像引导下进行精确的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四、数字化X光技术的挑战与展望数字化X光技术在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数字射线检测系统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

数字射线检测系统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数字射线检测(DR)方法优点明显,比如量子检测效率较高、动态范围比较大、成像速度较快等。
这种方法在工业和医学无损检测中,运用非常广泛,DR系统主要成像设备是平板探测器,由于受到制造工艺和散射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了DR系统空间分辨率比较差,量子、结构噪声的干扰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
所以设法改善图像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掌握平板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可以大大提高影像质量,降低剂量,提高检测效率,本文研究平板探测器对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响应特性,为数字射线检测技术提供指导。
标签:数字射线检测;平板探测器;成像设备;响应特性0 引言射线照相技术的可靠性较强,现在已经在各个领域的无损检测中广泛应用。
数字平板直接成像(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D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X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具有快速成像,成像质量高、成像区域均匀,动态范围,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可能取代传统胶片成像的成像技术[1]。
DR检测在医学疾病诊断和工业检测评价领域发挥重大作用,获取高质量图像一直是DR技术的研究热点。
采用平板探测器的DR 检测系统中,平板探测器响应特性的研究对图像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DR简介自动1895年伦琴发现射线后,射线照相技术边逐步的运用到了无损检测中去,由于其可靠性较强,所以应用愈加广泛。
射线检测是通过X射线等一系列的射线来根据射线在材料中的衰减规律和穿透力来找到材料内部存在的缺陷,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
射线检测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便是射线衰减规律,检测过程中能够生成和工件信息有关的检测图像。
在工程检测中,射线检测是使用最久的无损检测手段,在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运用都非常广泛。
射线胶片检测是吧射线胶片作为检测记录器进行记录,也是应用最早,当前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射线检测技术。
然而胶片照相没法达到实时成像,并且胶片照相对胶片质量的要求较高,这也导致了其成本较大。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发展及技术现状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发展及技术现状: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X线摄影新技术,具有更快的成像速度、更便捷的操作、更高的成像分辨率等显著优点,成为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主导方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临床机构和影像学专家认可。
近年来随着技术及设备的日益成熟,DR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应用,逐渐成为医院的必备设备之一。
临床界和工程界专家普遍认为,DR设备将成为高水平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终极产品。
DR主要由X-线发生器(球管)、探测器(影像板/采样器)、采集工作站(采像处理计算机/后处理工作站)、机械装置等四部分组成;DR之所以称为“直接数字化放射摄影”的实质就是不用中间介质直接拍出数字X-光像;其工作过程是:X线穿过人体(备查部位)投射到探测器上,然后探测器将X线影像信息直接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并同步传输到采集工作站上,最后利用工作站的医用专业软件进行图像的后处理。
DR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患者流通速度;相对于普通的屏/胶系统来说,采用数字技术的DR,具有动态范围广、曝光宽容度宽的特点,因而允许摄影中的技术误差,即使在一些曝光条件难以掌握的部位,也能获得很好的图像;由于直接数字化的结果,拍摄的X光片信息量大大丰富,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如各种图像滤波、窗宽窗位调节、放大漫游、图像拼接以及距离、面积、密度测量等丰富的功能,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改变了以往X 光平片固定影像的局限性,提供了大量临床诊断信息;由于其大尺寸、多像素成像板的贡献,大大提高了X光胶片的清晰度及细节分辨率,成像综合水平远远超过普通X光平片;同时有助于实现普通X线摄影图像的数字化存储和远距离调阅、交流等方便应用。
依据探测器的构成材料和工作原理,DR主要分为三大技术:CCD、一线扫描、非晶体平板(非晶硒、非晶硅+碘化铯/非晶硅+氧化钆)。
数字化X线进展

数字化X线图像处理技术进展
• X线图像的数字化及处理 1. 平行束CT—扇束CT– 多排螺旋CT – VCT 2. II+Camera+A/D DSA DSI 3. CR 4. 静态FPD—DR成像系统 5. 动态FPD—血管造影DSA—Cone Beam CT 6. Counting-Readout 技术
27
数字X线图像处理技术进展
能量减影技术
宽能谱图像
低能区吸收图像
高能区吸收图像
双能量采集方式可以采用两次曝光技术和双层TFT中间夹重滤过的三明治 采集方式。前者可以在普通TFT平板或CCD探测器上实现,后者只能在专 门设计的双能平板探测器上实现。
28
数字X线图像处理技术进展
内窥镜技术
通过血管造影机三维旋转完成VCT重建,并实现内窥镜可视化
13
现代X线医学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
CCD 探测器原理
CCD探测器是将CsI等闪烁屏的可见光通过光学传输结构在CCD传感器上成像,具 有高分辨率的优点。目前国际上以4KX4K为主流产品,国内已经有厂家生产出 5KX5K的高分辨率X线探测器。
14
现代X线医学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
DR应用
15
现代X线医学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
X线成像和处理技术新进展
1
X线成像技术的历史及现状
伦琴时代X线成像的医学应用 近代X线医学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 现代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数字X线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及前景 受到关注的几个前瞻性要点
2
伦琴时代X线成像的医学应用
Roentgen 于1895年拍摄的世界首张X线片。1896年拍摄的X线照片为10~ 30分钟的曝光时间,头颅骨或骨盆需要几小时。例如1895年伦琴为自己 妻子拍摄的手的照片大约曝光15分钟。基于这种长的曝光时间,做腹部 检查的病人为消除运动,每次需屏息20~30秒钟,X线技术人员不得不在 病人深吸气后接通电源,呼气时停止曝光。
X光机数字化的研究进展

空 间分辨 力 变化 曲线 , 明 基 于直接 型 平板探 测 器的 DR 系统 具有 更优越 的性 能 , 数 字 说 是
化 X光机 的最终 发展 方向 。
关键词 : 数字化 X光机 ; 计算机 X射线摄影系统 ; 数字 收稿日期 :060—8 20—9 2 作者简介 : 文(94)女 , 西南昌人 , 乔 18一, 江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方面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5 期
乔 文等 : X光机数字化的研究进展
・ 1・ 8
机量子探 测率 和 MT F随空间分辨 力变 化的 曲线 , 说明直接 型平板探 测器系统具有更好 的 D E值和 Q
1 引 言
19 年 , 86 伦琴发现 x射线[ aue32419)从此打开了医学影像领域的研究。如今 , N tr5,7(86] x射线成 像及其应用已经成为世界科学史及医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 由于传统屏片式 X光机存在剂量高、 不利于影像信息的处理和保存等缺点, X光机数字化势在必 故 行。 现综合分析和 比较了屏片式 X光机和数字化 X光机的特点后 , 详细介绍了两类三种 X光机数字化方 法: 计算机 X射线摄影( R) C 和数字 X射线摄影系统 ( R)最后给出了传统屏片式 X光机和数字化 X光 D ,
r do r p y o s t e b s h r ce itc n ud b h n lp o u t n o iia ry i gn a ig a h wn h e tc a a trsis a wo l e t e f a r d ci fd gtlX—a ma ig d i o t c n lg . e h oo y Ke wo d :dgt l y r s i i X—a i gn a r y ma i g; c mp td a ig a h o u e r do r p y; d gtl a ig a h ii r do r p y; d rc d gtl a ie t iia rdo r p y a ig a h
2023年医用平板探测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医用平板探测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医用平板探测器是一种应用于医疗影像设备的关键组件,可以将X射线转化为数字信号,用于获取和显示影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用平板探测器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目前全球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需求的增加、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医疗体系的改革、医疗成本的降低等。
在市场上,医用平板探测器主要分为两大类:硅基探测器和薄膜探测器。
硅基探测器使用硅作为探测介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适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市场占有率较高。
而薄膜探测器则使用薄膜材料作为探测介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适用于高精度的诊断和治疗,但市场份额较小。
在应用领域上,医用平板探测器主要应用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等领域。
放射诊断是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的应用领域则较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未来有望迅速增长。
从地区来看,北美地区是全球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40%左右的份额。
欧洲紧随其后,市场占有率约为30%。
亚太地区是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份额约为20%,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他地区市场份额较小,但还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
尽管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
其次是技术的高成本和市场价格的不断下降,导致产品的利润空间变小。
此外,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入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总的来说,医用平板探测器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医用平板探测器在医疗设备中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同时,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荷耦合器件探测器 ( -.9:+),-=384)@ @)J5-), DD7 )
图!
" 种不同类型的数字化 # 线摄影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由于 JJ’ 与 & 线闪烁体之间必须使用光学耦合,因此, 基 于 JJ’ 的 & 线 探 测 器 的 最 大 不 便 之 处 在 于 所 需 的 探 测 器 系 统 的厚度, 尽 管 该 系 统 是 直 接 读 取 数 字 化&线 探 测 器 , 但从严格 该项技术不构成为数字化 & 意义上讲 JJ’ 并不是平板探测器。 线摄影的主流技术。
不同种类、 不同工作机制的平板探测器成为近年来数字化 & 线 摄影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我国少数医院已陆续引进各种类 本 文 就 近 来 数 字 化&线 摄 影 平 型数字化 & 线摄影机应用临 床 , 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及技术特征进行综述, 以期为合理引进、 使用、 评价数字化 & 线摄影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
平板探测器 电极和 ()(的尺寸以及这些元件间的距离的大小。 对应于探测器像素单元大小 空间分辨率大多在 %C,$"C32D E ’’ ( 像 素 矩 阵 介 于 % &&&B% &&&$" &&&B" &&& 之 间 ) , 为 !"#$%&&!’ , 但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 如 在 乳 腺*线 摄 影 , 需要更高的空间 分辨率, 此时, 探测器像素不超过 !&&!’ 。 探测器元件的尺寸和距离仅仅为我们提供了系统 的 最 大 空间分辨率, 由于光的散射或电荷的扩散造, 探测器的有效 空 间分辨率会有所损失, 但对于直接转换探测器, 有效空间分 辨 率接近最大空间分辨率。
作者简介: 王鹏程, 教授, 主要从事放射治疗机数字平台研究; 张富利, 硕士研究生。 本课题由山东省卫生厅 !$$% 年度计划课题资助。
!"" # 年第 ! 期 ・ 医疗卫生装备
!"
综
述
$ %& %’ ( ) ’ %+ , %-
体管阵列单元即为平板探测器的像素单元。像素单元的大小 在 !"#$%&&!’ , 如图 % 所示。 数据输出电路位于 ()(阵列即电荷 收集电极周边。阵列的顶层由 * 线或光敏器件构成。使用 * 线 闪烁体加光敏二极 管构成的探测器称 之 为 间 接 转 换 ()( 探测器, 使 用 对*线 敏感的半导体探测 器就称之为直接转 换 ()( 探 测 器 。 % 种 类 型*线 影 像 探 测 器结构如图 ! 所示。 光电二极管或
的数字化*线摄影系统多采用此类平板探测器。
$%&%&
直接转换式 ’(’ 平板探测器
直 接 转 换 探 测 器 结 构 如 图!( 所示, 它 包 括!个 半 导 体* <) 线光子电离层( 非晶硒半导体层) , *线光子与非晶硒半导体层 作用产生电离电荷, 这 些 电 荷 直 接 聚 集 在 ()( 集 电 极 , 经电荷 并且具有非常 放大器输出。非晶硒具有极好的 * 线探测性质, 高的空间分辨率, 故得以广泛使用
&%+
数字图像文件的大小 应用平板探测器所得的图像尺寸的大小取决于灰 阶 分 辨
为 率和像素矩阵的大小。 一幅图像的大小通常在 :$!:N 之间。 了减小图像大小, 提高图像传输效率, 一些生产厂家将生成 图 像进行后处理, 生成感兴趣区( 如图像分割和清除无用的图 像 边界) , 这样可以将少量的数据传输到了存储器系统中。
较了不同类型探测器结构之差异, 并给出了描述数字化 & 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技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 ;P""L
%&’&()*+&,-. /0-12-0),. )3. -4&.3(2-. 5&-&6-)7. 3)7. 5080-2(. $972:.*4)-)872*4:
$%&’ ()*+,-.)*+/ 01%&’ 23,45 67)89:;<)*; => ?9@59;5=*/ A95B.9* C)@5-94 D=44)+)/ A959* EF!GGGH !"#$%&’$ ’()(*+, &-.+/ 012*2).+01/ 1+3 4556 +00,(57 *2 8,(6(8+, 957(8(65 (6 .5856* % /5+.3: ;1(3 0+05. (6*.27<853 *15 75=5,20956* 3(*<+*(26 2> *15 >,+* 75*58*2.3 >2. 7()(*+, & -.+/ 012*2).+01/: ;15 *5816(8+, (675?53 +67 3*.<8*<.5 7(>>5.56853 2> *15 75*58*2.3 +.5 0.5356*57 (6 *1(3 0+05.: ()*+,%-# 7()(*+, &-.+/ 012*2).+01/@ >,+* 75*58*2.
综
述
; <= <> ? @ > <A B <C
数字化 $ 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王鹏程
( 泰山医学院 摘要 关键词
张富利
泰安市
!"#$$$ )
近 % 年来数字 & 线摄影技术得以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数字 & 线摄影的各种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比 数字 & 线摄影; 平板探测器 文献标识码: Q 文章编号: #$$%-FFRF ( !$$L ) $!-$$!R-$%
& 平板探测器的重要特性 &%$ 探测器的尺寸
为了满足放射学检查的要求,探测器的面积应至少是
&%,
坏像素点 平板探测器由于其制造工艺的限制,必然存在坏像素点,
这些像素无助于图像的形成。由于坏 !!! 下转第 "# 页 !! )
!"
!"" # 年第 ! 期・ 医疗卫生装备
综
述
$ %& %’ ( ) ’ %+ , %-
图 & 平板探测器 ’(’ 结构示意图
如整个脊柱或整条腿) 可 ="<’B",<’。对于较大 的 检 查 部 位 ( 先摄取多个单幅图像,然后再将其拼贴起来获得我们所 需 要 的照片影像 +#-。
图"
闪烁晶体光散射与 - 线半导体中电离电荷的传输
*线 半 导 体 产 生 的 电 荷 由 ()( 收 集 电
数字化 & 线摄影( 是利用电子技术 7()(*+, .+7(2).+01/ , ’A) 将 & 线信息转化为数字化电子载体的 & 线成像方法。 & 线在穿 并 过 人 体 后 作 用 于&线 平 板 探 测 器 ( >,+* 0,+*5 75*58*2.B CD’) 转化为数字化信息, 形 成&线 衰 减 数 字 矩 阵 , 由计算机进行处 理重建图像。由于数字化图像较传统胶片成像在成像速度、 图 像后处理、 图像显示、 图像传输及存储、 图像分辨率和图像信 息显示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自 #EF" 年 D+0(6 DG 首次报道可进 探索不同类型、 行直接数字化摄影的平板探测器的研究后 ,
!IE
基于薄膜晶体管 6A2AH的平板探测器 不能直 接 用 于 形 成 实 际 大 小 的 影 像 , JJ’ 晶片面积很小,
为此, 研制可进行大面积 & 线成像的薄膜晶体管阵列( *1(6->(,9 成为研究焦点 H!B%BLI。 ;C; 是采用多层真空溅射技 *.+63(3*2., ;C;) 术在玻璃基底形成半导体层阵列, 即薄膜晶体管阵列。薄膜晶
+%4"4=-
&%*
附加噪声 平 板 探 测 器 系 统 的 附 加 噪 声 的 主 要 来 源 是 ()( 自 身 的 热
噪声、 预放大器的噪声以及线噪声。降低 ()( 平板探测器系统 噪声有多种方法, 如 JKL?KMF 等 人 +!&- 的 无 响 应 像 素 的 复 合 排 列 方法。
。 为了提高非晶硒半导体
&%&
像素尺寸和空间分辨率 平板探测器空间分辨率由探测器像素单元决定, 如 ()( 集
极收集, 收集的电 荷 量 与 探 测 器 接 受 的 * 线 量 成 正 比 。 ()( 数 据读出时,每次读取一行电荷值。门控信号控制数据读出过 程。当门控电压设置为高电位时, 此行所有 ()( 传导所收集的 像素电荷, 电荷信号经电荷放大器和乘法器放大输出。因此, 在读取某行电荷信号的过程中,每一条数据线都传输相应像 素的信息, 探测器每条门控线都配有一条数据线。 ()( 数据读 取过程非常迅速, 这使 * 线实时数字成像成为可能 。
+:。目前以 ;9公司为代表 了探测器系统的量子检出效率( 789)
&%"
填充因子 以 ()( 作 为 信 号 读 取 机 制 的 平 板 探 测 器 的 几 何 填 充 因 子
就是像素存储电容所占的像素区域面积的分数。像素越小, 几 何填充因子越低,这是由于就成像像素而言存在一个最 小 的 尺寸, 因此, 分辨率越高其几何填充因子就越低, 从而量子检 就越低, 分辨率与量子检出效率相互制约。 出效率( 7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