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DOC 9页)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_2011_王竹泉

④ 判断标准下限的计算方法为 ( 1 - 10% ) * ( 1 + 数量规模增幅) * ( 1 + 通货膨胀率) ,判断标准上限的计算方法为 ( 1 + 10% ) ( 1 + 数量规模增幅) * ( 1 + 通货膨胀率) 。根据国家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平均通胀率为 5. 4% 。
27
续表
行业 建筑业 ( E)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 F) 信息技术业 ( G) 批发零售贸易业 ( H) 房地产业 ( J) 社会服务业 ( K) 传播与文化产业 ( L) 综合类 ( M) 数量规 模增幅 33. 33% - 6. 67% 24. 09% 11. 11% 0. 83% 0. 00% 30. 43% - 14. 00% 判断标准⑤ [ 26. 48% ,54. 58%] [ - 11. 47% ,8. 21%] [ 17. 71% ,43. 87%] [ 5. 40% ,28. 82%] [ - 4. 35% ,16. 90%] [ - 5. 14% ,15. 94%] [ 23. 73% ,51. 22%] [ - 18. 42% , - 0. 29%] 2010 收入 ( 亿元) 18252. 33 6478. 59 5328. 33 9482. 91 3428. 07 1248. 06 359. 99 1132. 96 2011 收入 ( 亿元) 21060. 57 5695. 69 5276 13223. 3 1172. 35 1030. 75 548. 66 1280. 26 收入变动率 15. 39% - 12. 08% - 0. 98% 39. 44% - 65. 80% - 17. 41% 52. 41% 13. 00% 分析结论 影响甚微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有利影响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摘要] 本项调查分行业考察了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3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2008年度显著降低;2/3行业在至少两个渠道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降低;但也有三个行业(农林牧渔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降反升,且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提升。
通过对典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析发现,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的业务创新模式。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调查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排行榜一、引言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中大部分都把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要素简单地分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部分,没有考虑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其他营运资金项目,更没有把营运资金与业务流程和渠道管理结合起来。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2007)对营运资金进行了重新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
经营活动营业资金包括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费等,这部分营运资金管理的首要目标是追求周转效率从而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包括现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有价证券或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该部分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_2009_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

行业性质 行业收入规模变化特征 2008年 [ 25%, + ∞) [ 5%, 25%) (∞, 5%) (∞, 5%) [ 5%, + ∞) 2009年 [ 5%, [ 25%, [ 25%, [ 5%, ( ∞, [ 5%, ( ∞, + ∞) + ∞) + ∞) 25%) 5%) 25%) 5%)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 管理调查 :2009
*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
【 摘要 】本调 查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 、 企业分析 、 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中 国 上市公司营运 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 , 研究发现 :金融危机对我国 上市公 司营运 资金管 理的负 面影响仍 然十分 显 著 ,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 管理绩效持续降低或总体持续降低的行 业数量显 著多于 持续提 高或总 体持续提 高的行 业 数量 ;生产渠道控制是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 点 ;我国 上市公司 营运资 金管理 水平波 动较大 、 管 理 风险较高 ;大多数上市 公司采用延长付款期的方式来解决营 运资金 短缺问题 , 采购渠 道营运 资金管理 绩效逆 势 回升的原因不 在于存货管理水平的大面积改善 , 应付账款 延期支 付是其 主要原 因 。 此外还 发现 , 营运 资金管 理 绩效在地区之 间不平衡 、 纺织服装和电子两个外向型程度较高 的行业外 销比例 较大的 样本组 与外销比 例较小 的 样本组营销渠 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明显 。 【 关键词 】 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 渠道 要素 排行榜
①
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付款按照重要性标准 ( 占总资产 10%) 参考报表附注披露的详细信息进行了适当调整 。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调研报告1. 引言企业的营运资金是指用于支持日常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
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了解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与挑战以及有效的管理策略,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2. 调研方法为了收集有关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信息,我们采用了以下调研方法:1. 网络调查: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了50家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经理和财务主管。
2. 个别访谈:与10家大型企业的财务高层进行了深入访谈,重点讨论了营运资金管理的挑战和最佳实践。
3. 调研结果3.1 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大部分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面临挑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1. 资金短缺:许多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员工工资、供应商账单和其他日常费用。
2. 支付延误:由于资金不足,一些企业经常延迟支付供应商账单,导致信誉受损。
3. 过度存货:尽管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但一些企业仍然存在过多的存货,导致资金流失。
3.2 挑战调研结果显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面临以下主要挑战:1. 资金预测:缺乏准确的资金预测使企业难以有效规划和管理资金。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延迟和不确定性使企业的资金流动更加困难。
3. 资金成本控制:企业面临着不断上涨的资金成本,包括银行贷款利率和供应商的延期付款费用。
3.3 最佳实践通过访谈和调研,我们找到了以下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1. 准确的预测:通过建立准确的预测模型,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资金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订单管理:优化订单管理过程,减少存货水平,有助于提高资金周转率。
3. 供应链合作: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减少供应链的延误和不确定性,提高资金流动性。
4. 多渠道融资: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和短期贷款,确保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
4. 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资金短缺、支付延误和过度存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应采取准确的预测、订单管理、供应链合作和多渠道融资等策略。
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析

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析随着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金管理问题。
合理的资金管理对于公司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经营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展开探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营运资金的分类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主要包括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性现金流。
其中,经营性现金流指的是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入和流出现金,包括公司从供应商获得的流入现金、出售产品所获得的流入现金、支付给员工和供应商的流出现金等;投资性现金流则是公司用于投资和资产购买的现金流。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挑战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资金周转周期过长。
对于产品销售需要预付款的公司而言,资金流的速度并不比销售速度快,资金储备难以及时进行,因此需要找到更优化的操作方式。
其次,财务把控能力不足。
在公司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财务部门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要保证现金流的稳定、付款周期的控制,就要求财务部门必须有较强的财务能力;最后,贷款利率上升。
市场上的资金越来越紧张,贷款利率不断上升,这也加大了上市公司的经营压力。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践操作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上市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践操作。
首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规范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行为,保证公司现金流的稳定。
其次,落实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财务风险控制应成为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最后,积极争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上市公司应该注重政策关注并争取政策倾斜,以达到降低贷款利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至关重要。
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践操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实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积极争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只有这样,上市公司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营运资金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资金,有着流动性最大、变化最强,流转周期最短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所以,企业的资金管理是在企业经营及管理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
上市公司对资金管理是否得当会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够上市立足,企业的资金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企业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同时,上市营运资金的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否,是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因此把握企业在营运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给出合理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上市营运资金管理的背景现状,引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相关中外文献资料及实际问题全方位分析出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从原因入手,多角度研究相关应对方案及对策,提出了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措施,期望使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更加健全完美,使上市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的环境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AbstractWorking capital as the enterprise indispensable capital, has a maximum mobility strongest, change characteristics, transfer the shortest period, to some exten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funds. Therefore, the fun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is in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The listing Corporation of the funds management is proper or not will directly related to enterprise can be listed on the funds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if there are problems, enterprise investment, produc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will be affected. At the same time, listing the management of working capital is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is the important link to realize the go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refore, to grasp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give reasonable measures, is very necessary.In this context,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on working capital of listing Corporation in China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current situation of fund management operations in China, listed the problems, and problems, from these reasons, multi angle study,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orking capital measures, expecting the Chinese listing Corporatio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more perfect perfect the listing Corp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better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larger environment.Keywords: listing Corporatio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1.2.1 国内研究情况 (1)1.2.2 国外研究情况 (2)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3)2 营运资金概述 (4)2.1 营运资金概念及营运资金管理 (4)2.1.1 营运资金概念 (4)2.1.2 营运资金管理 (4)2.1.3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5)3 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7)3.1 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7)3.2 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8)3.2.1 营运资金低效运营 (8)3.2.2 企业管理者的营运资金管理意识淡薄 (8)3.3.2 缺乏对营运资金管理结构的研究 (8)3.3 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9)3.3.1 管理层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视度不高 (9)3.3.2 信息系统不完善 (9)3.3.3 经营活动渠道结构不合理 (1)4 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 (12)4.1 完善营运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12)4.2 增强管理层的营运资金管理意识 (12)4.3 构建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 (13)4.3.1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 (13)4.3.2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 (14)4.3.3 销售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化 (14)5 H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实例分析 (15)5.1 HL公司基本情况 (15)5.2 HL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15)5.2.1 基于要素的分析 (15)5.2.2 基于渠道的分析 (17)6 结论 (21)参考文献 (22)1 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营运资金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E自由副画E??圃'回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2014孙莹王竹泉张先敏杜瑞程六兵等①(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 266100)[摘要]本调查以 2014年 2364 家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行业调查、地区调查和专题调查,得到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营运资金配置仍以投资活动为主,但有向经营活动倾斜的趋势(2)短期金融性负债占比仍较高,上市公司整体财务风险较高(3)从渠道视角看,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恶化(4) 从要素视角看,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较为成熟和稳定 (5)战略新兴产业营运资金越来越依赖营运资本,短期性金融负债占比显著下降,企业财务风险下降,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下降,尤其是营销渠道需要格外重视 (6)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更高,对投资活动投入较大,财务风险较大。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委素渠道短期金融性负债营运资本—、引言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旨在全面展现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发展状况,是→项持续开展的年度调查.本文按照不同视角进行了行业分析、地区分析与专题分析(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经济性质上市公司等)三个层面的分析,是对201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结果的全面总结。
本项调查的样本选取深市和沪市2014 年所有 A 股上市公司 o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统一从巨潮资讯网站下载)以及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库( //bwcmdatabase. ouc。
edu。
cn) 0 样本的选取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数据完备,相关参数可以计算;(2)剔除金融类公司(3)剔除数据异常②的公司。
基于上述原则,2014年最终样本总量为23ω家。
行业划分依据 201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并以企业的实际主营业务作为原则确定其行业归属,调整确定的21 个行业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 所示,地区分布情况如表2 所示。
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探析[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探析[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fc30a11f78a6529647d5357.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探析一、前言部分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
营运资金可以用来衡量公司或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金额越大,代表该公司或企业对于支付义务的准备越充足,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越差。
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必须要有足够的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一个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
在财务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评价企业营运能力。
在当今社会,营运资金的管理对公司的运作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研究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对营运资金和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阐述营运资金及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内容、分类、重要性等,再对营运资金的决策进行介绍,接着进一步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加以陈述,再阐述我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调查的情况,并得出结论,再以德隆公司的案例为例,简要介绍其过程,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最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探析做出总结。
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研究国外对于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内容是对各营运资金项目(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如何进行优化。
20世纪末开始,上市公司开始研究营运资金管理对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以赢得企业利润最大化。
Ioannis Lazaridis 和Dimitrios Tryfonidis(2006)调查营运资金管理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并以131家在雅典证券交易所(ASE)上市的公司2001-2004年这一期间作为一个示例。
认为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具有统计意义的在盈利能力,现金周转周期和在ASE的上市公司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盈利能力,通过净营业利润测算和现金周转周期三者之间具有统计意义。
更多的管理者能够为他们的公司创造利润通过正确处理现金周转周期和保持每一个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都处在最佳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DOC 9页)本项报告是对2007-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结果的总结,除按与2006年度排行榜同样的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排行外①,还首次采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对2007-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
同时,我们还根据“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2008年度比2007年度的变化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变化率进行了排名,以分行业考察各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变化趋势,以期对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①为了区分于本次调查首次采用的按渠道视角计算的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本报告中将2006年度排行榜中的“营运资金周转期”改称“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
二、样本数据与分析方法(一)样本的选取本文以深市和沪市2007年和2008年所有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样本的选取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数据完备,相关参数可以计算。
同时,出于统计分析的必要,剔除个别异常的会计数据;2.剔除金融类公司。
基于上述原则,按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分行业研究,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综合类。
其中制造业又细分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木材家具、造纸印刷、电化塑胶、电子、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其他等十个子行业。
(二)指标的选取选取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包括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以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
具体指标计算公式如下:营运资金周转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渠道)+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营业收入/360)=(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营业收入/360)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营业收入/360)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营业收入/360)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货币资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短期借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营业收入/360)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存货÷(营业收入/360)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营业收入/360)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营业收入/360)其中,公式中的营业收入来源于上市公司年度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金额,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借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项目均为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和期末余额的平均数。
各渠道中的存货具体项目来源于财务报表附注,均为减除跌价准备后的净额。
采购渠道的材料存货包括:原材料,物资采购,外购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包装物等项目。
生产渠道的在产品存货包括: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周转材料,消耗性生物资产,开发成本等项目,营销渠道的成品存货包括:库存商品,产成品,开发产品,委托代销商品等项目。
由于低值易耗品不仅包括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而且可能包括在用低值易耗品,因此将低值易耗品项目的1/2划分在采购渠道,1/2划分在生产渠道。
计算各行业周转期平均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算术平均,即先根据行业内各公司的营运资金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计算各公司的周转期指标,然后加总行业内各公司的周转期并除以公司数量计算行业的平均周转期。
该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但无法反映行业内不同个体规模等的差异,单个异常数据对行业均值影响很大,行业均值无法体现行业的平均水平。
另一种方法改进了简单平均法的不足。
该方法先将行业内各公司的营运资金项目和营业收入项目分别加总,得出行业营运资金各项目和营业收入的合计值,然后以行业的营业收入合计值与营运资金各项目的合计值计算行业周转期均值。
本报告采用第二种方法计算行业的营运资金周转期平均值,即各行业的营运资金平均周转期=∑各企业的营运资金÷(∑营业收入/360)(三)数据来源根据研究的需要,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有:2007年、2008年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所有流动性项目的年初、年末值,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2007年、2008年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项目;2007年、2008年样本公司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存货的具体项目。
以上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均从巨潮资讯网上下载)。
本报告采用简单的数学比例,希望通过直观的统计结果说明问题,未对任何样本数据进行修正。
(四)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主要用EXCEL软件。
首先分行业计算出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营运资金各项周转期指标的平均值,总体上比较分析2007年、2008年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及特点。
其次,对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的典型做法及启示进行具体分析。
最后,发布“2007-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
三、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调查2007年和2008年是不平凡的两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类市场普遍低迷、需求不旺盛对上市公司销售指标和市场价格产生消极作用。
这种现象的短期直接结果就是,营运资金周转不畅,周转速度变慢。
对2008年和2007年沪市和深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金融类除外)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21个细分行业中——14个行业2008年营运资金周转期显著高于2007年营运资金周转期(变动比率10%以上,以下同),占所有行业的2/3;1个行业的2008年营运资金周转期与2007年营运资金周转期相比基本未变(变动比率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10%);6个行业的2008年营运资金周转期显著低于2007年营运资金周转期(变动比率—10%以下)。
这表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3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显著低于2007年,宏观经济环境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存在较大影响。
在所有21个细分行业中:营运资金周转期最长的是房地产行业,2008年为488天,2007年363天。
营运资金周转期最短的行业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2008年为-143天,2007年-124天。
同时,房地产行业是营运资金周转期变动幅度最大的行业,从2007年到2008年增加了125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大幅波动,从2007年的371天增长到2008年的483天。
可能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房地产商放缓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以求在市场回暖之时将项目推向市场。
对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10个细分行业在2008年的周转期显著高于2007年,约占上市公司行业总数的1/2;5个细分行业的2008年周转期相对于2007年基本未变;6个行业的营运资金周转期显著低于2007年。
具体到各渠道分析时,有7个行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大于2007年;7个行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与2007年基本未变;7个行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低于2007年,各占行业总数的1/3。
15个行业的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高于2007年,占行业总数的5/7;6个行业的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低于2007年,占行业总数的2/7。
11个行业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2008年与2007年相比基本未变,占上市公司行业比例大于1/2;3个行业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高于2007年;7个行业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低于2007年。
如果将基本未变的比例标准从(—10%,10%)扩展到(—15%,15%),那么16个行业的2008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基本未变,大于行业总数的5/7。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经营活动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可以总结为:2008年与2007年相比——采购渠道周转期显著高于、基本持平和显著低于的行业比例都是1/3;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高于2007年的行业比例为5/7;大于1/2的行业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与2007年基本持平,大于5/7的行业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变动比例在正负15%以内。
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金融危机对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影响在行业间比较均匀,大部分行业的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显著高于2007年,大部分行业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在2008年基本未变或变动不大。
所有行业按08年和07年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增减变化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采购、生产、营销渠道周转期同增的行业;采购、生产渠道周转期同增的行业;采购、营销渠道周转期同增的行业;生产、营销渠道周转期同增的行业;仅采购渠道周转期增加的行业;仅生产渠道周转期增加的行业;采购、生产、营销渠道周转期同减的行业。
可以看出,至少存在两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下降的行业有14个,占到了所有行业的2/3,其中,采掘、纺织、木材家具、房地产业、综合行业五个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三个渠道的周转绩效均比去年有所下降,说明宏观经济环境对这五个行业的消极影响最显著。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林牧渔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三个行业在二个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降反升,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提升。
在对2008年、2007年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分析时发现:16个行业的2008年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高于2007年,约5/7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降低,与上面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的分析结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