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简介
(海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院供 稿 )
海 南 师 范 大 学教 育 学 学 科 简 介
海 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学 科 始 j 1949年 创 建 的 闻立 海 南 师 范 学 院 教 育 系 科 ,经 过 JL.ft ̄学 人 的努 力 ,现 为 海 南 师 范 大 学 优 势 学 科 , 省 级 最 点 学 科 。 目 前 ,本 学 科 设置 了教 育 学 、 学 前 教 育 、 小 学 教 育和 教 育技 术 学4个 小科 专 业 。其 中 , 小 学 教 育 专 业 为 国家 级 特 色 专 业 , 教 育 学 号业 为 省 级 特 色 专 业 。2006年 获 教 育 学原 理 、课程 与 教 学 沦2个 一 级学 科 硕 士 学 他 授 予 权 ,201 1年 获 教 育 学 一 级 学 科 硕 上学 位 授 予权 。在 教 育学 原 理 、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 比较 教 育 学 、高 等 教 育 学 、教 育技 术 学和 少 年儿 童 组 织 与思 想 意识 教 育6个二 级 学科 方 手“收 学 术型 硕 上研 究 ,ti;在 教 育 管 理 、 小 学教 育 、学 科 教 学 (语 文 、数 学 、 共语 、物 理 等 )方 招 收 々 业 学 他 倾 f 研 究 生 。本 学科 有省 级精 品课 5 ,省 级教 学 团 队 1个 ,省级 人 文社 会科 学重 点研 究 地 2个 。
经 过 60多 年 的 建 设 与发 展 ,教 育 学 学科 形成 了鲜 明的特 色 : 聚焦 学 科 核心 fl,J题 的 论创 新研 究 。本 学 科 坚 守 学 科 场 ,对 传 统 道 德 教育 思 想 的现 代转 换 、少 年 儿 章 纠1-#t j思 想 意 识 教 育 、课 掌 牛 态 、教 师 教学 决 策 、信 息 技 术 与教 育深 度 融 合 等 问题 进 行 了0;tl, ̄J7一 研 究 。 二 是 立足 区位 优 势 的 泛 南海 教育 发 展 研 究 。 应 “泛 南 海 旅 游 经济 ”的建 设 需求 ,利 J【丰j 位 优 势 对 泛 南 海 教 育政 策 、职 业 教 育 、高 等 教 育 I跨 境 教 育 等进 }J:lr丌 拓性 研 究 。 I址 l 秉持 实践 取 向 的海 南 教 育 改 革 发 展 研 究 。依托 两 个 海 南 省 人 文 社 会科 重点研 究基 地 ,刈‘教 实践 中 的热 点 难 点 问题进 行 了 对 性研 究 , 若 f 研 究 成 果 被政 府 和 教 部 采 纳 ,打 造 了政 府 教 育 决 策 的咨 询 智 库 。存 新 时代 ,本 学科 持 建 设 rfl国特 色教 育 学 学 科 理 念 , l』J【l强 l 际 囤 内学 术 交 流 ,实 施 智 库 建 苦、 实践 取 向战 略 ,积 极 服 务 于 国家 和 地 方 教 育事 业发 ,服 务 于 海 南 自d1贸 易 岛 建 设 。

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体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体育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体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36学分。

其中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

对修不满36学分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3.运动技能学习原理(2学分)4.体适能评定与方法(2学分)5.体育科研方法(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1)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2学分)(2)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2学分)(3)学校体育热点问题及案例解析(2学分)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1)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2学分)(2)传统体育养生功法(2学分)(3)新型排球运动(2学分)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1)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2学分)(2)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2学分)(3)运动训练组织与管理(2学分)(四)实践教学(8学分)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一、学科专业介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为有志于高层次学历研修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的新知识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发展与改革前沿动态、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

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

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系统学习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强调实践与应用,重视案例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培养。

海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学科教学论方向有硕士导师7(6)名,相关师资队伍中有教授4(3)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5名。

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在海南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技能培训中做出显著贡献;近五年先后培养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近年来,外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和教学团队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丰富的教科研成果:1. 硕士生导师关世民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2个;出版学术专著与编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6篇;获得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海南省教育科学和教学成果奖1项。

培养指导研究生10人以上,其中有4人获海南省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立项。

2.硕士生导师杨蕾达主持和参与的课题: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教改科研项目2项;校级课题2个;编写并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个;培养指导研究生5人。

3.硕士生导师杜秀君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省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1个;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并出版教材1部;发表论文7篇;培养指导研究生5人。

)4.硕士生导师王蓉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国家级课题的子项目1个;省级课题4个,其中主持完成1个;完成校级课题2个;出版学术专著与编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2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获省级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个;培养指导研究生5人。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分分专业类招生计划一览表.pdf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分分专业类招生计划一览表.pdf

院 (普通类)
本 科

理 工
龙昆 南校

4620
本 科

理 工
龙昆 南校

4620
本 科

理 工
龙昆 南校

4620
本 科

理 工
龙昆 南校

4620
本 科

理 工
龙昆 南校

4620
本 科

理 工
龙昆 南校

4620
光电信
息科学
19
物理与 电子工 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 (普通类)
0807
与工程 、电子 信息科
运预

动 转 总数 专
队正

海南省计划
省外 北 天 河 总数 京 津 北
地本
方科本
专 提 科A 3+2 3+4
项前批
3529
山 西
内 蒙 古
辽 宁
吉 林
黑 龙 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广 南东
广 西
重四 庆川
贵 州
云 西陕 南 藏西
甘 青宁新 肃 海夏疆

5210 2473 2636 30 130 22 30 1420 38 110 246 707 214 105
22
30
30
5
5
25
22
2
22232
3
3
2
60
60
5
5
55 3 3 3 3
2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4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162人。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14人,学科负责人为陈道谆教授。

并且,从2012年6月开始,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15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另外,文学院外聘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6人,他们分别来自省市教研院或省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全部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职称,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2、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三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在科研成果、课题、获奖等方面,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学术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27篇。

2019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介绍

2019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介绍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学科专业介绍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 历史教学与课程论是历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本学科以历史教 育史、历史教师教育、历史比较教育、中学历史课程问题、中学历史教材、中学 历史教学任务、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中学历史课程教法和学法、中学历史教学评 价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对历史教学的实践,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构 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以便服务中学历史教学。 本专业是海南省惟一历史学专业硕士点,其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级职称 12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 8 人。本专业现有专业实习基地 2 个,教育实习基地 4 个,省级精品课程 1 个;有南海区域研究生中心和琼属华侨华人研究中心 2 个。 近几年来本专业导师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6 项、省部级项目 20 余项; 本专业导师先后出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中学课程教学研究·历史》《中 学历史核心素养的建构与达成》等与教学相关的专著 3 部;先后发表《世界史学 科建设的若干问题》、《2017 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等教学论文 10 余篇,受到同行的好评。本专业一直承担海南省历史学科的中学教师师资培 训,导师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有能力完成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 作。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介绍 本研究方向围绕中学历史教学与课程而进行,以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 中学历史教法研究等方向为主要特色,紧密联系基础历史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 学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科带头人为史振卿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 学历史课程教学论,关注海南历史考试研究,多次主持海南省高考历史阅卷,现 为海南省历史水平命题专家、全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等。 本研究方向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 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旨在系统地总结当前国际、国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 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探讨中学历史教学自身规律性的基础上,构建中学历史 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理论体系。 第三部分.培养目标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数学)简介一.学科专业介绍我校数学学科创立于1949年,是海南省创立最早的学科之一,现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教学(数学)六个研究学科方向。

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2人,省优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曾宪梓教育奖获得者1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2人,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会理事1人,海南省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四届理事1人,全国教育数学学会常务理事1人。

二.研究方向介绍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数学教育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4人;海南省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专家、“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特聘培训指导专家4人;《数学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知识库(CFED)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副主编2人。

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3项;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其它教材2部;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

本学科秉承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宗旨,立足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一线,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形成数学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切实服务于海南基础教育(数学)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海南省80% 以上的中学数学教师接受过我校的培养或培训,其中包括中学校长、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等。

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基础教育衔接,构建多元课程群,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实践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二是创办杂志,作为教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直接平台。

编辑部设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学习》杂志将团队研究的核心思想显性化,引领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检视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三是以“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新型师资培训模式作为教研成果转化的落脚点,培训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的数学教师。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一、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已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等构成合理,以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体,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介绍本学科方向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实习见习等方式进行培养。

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本学科的导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突出。

其校内主要导师简介如下:王习明,男,1964年11月生,湖北荆门人。

博士,教授。

曾在中学任过18年教师;现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治理、生态文明。

2010年以来的教学成果有: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探索》(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渠道拓展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等,论文《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专业介绍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8年6月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9届。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10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并且,2012年6月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18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2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23人,学科带头人为陈道谆教授。

另外,文学院有外聘教育硕士生导师12人,他们分别来自海南省教研院或海南省、海口市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中学教育研究心得,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或高级教师职称,是所在学校“教学名师”或骨干教师,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而设置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第三部分.学科获奖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几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和研究生在参加全国教育专业教学成果评奖、教学竞赛等方面,获奖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2015年12月,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评审活动中,以陈道谆教授为第一申报人申报的“海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被评为二等奖。

(2)2016年9月,陈道谆教授、阳利平教授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第五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3)2016年9月,由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牵头与海南中学共建的“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基地”,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4)2012年12月,2010级学科教学语文农村教育硕士徐阳参加海南省中学语文教学大赛,荣获“海南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等奖”。

(5)2014年11月,2013级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钱苗、石大阳分获全国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二等奖。

2017年12月,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杨潇潇、吴叶同获全国第二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第四部分.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导师研究方向介绍邵宁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现当代文学思潮及古今文学通变研究。

王学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现当代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研究。

陈道谆:文学理论研究,重点为文学阅读及作家作品研究。

徐仲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现代文学中的性意识描写。

李占鹏: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古典戏剧研究。

罗璠:外国文学研究,重点为比较文学及中外文学思潮研究。

席建彬: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小说诗学理论及作家作品研究。

薛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宋明文学及词曲学研究。

杨清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文心雕龙》研究。

段曹林:现代汉语研究,重点为汉语修辞、汉语规范以及相关的应用研究。

李清桓:古代汉语研究,重点为古汉语词汇、音韵及训诂研究。

毛明:外国文学研究,重点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阳利平:中学语文教学论研究,重点为新课改语文教材分析。

谢海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宋明诗学批评研究。

龙涛: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重点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黄思贤:古代汉语研究,重点为汉古文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研究。

邓新跃: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重点为明清诗文批评研究。

张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当代戏剧影视艺术及港台文学研究。

冯青:古代汉语研究,重点为汉语史、朱子学及地域文化研究。

程振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鲁迅研究。

杨若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当代散文创作研究。

房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为影视艺术研究。

张所帅:中学语文教学论研究,重点为阅读理论及测量评价研究。

本学院招生咨询联系人及电话:黑白(0898)65887916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具体招生数额以教育部批文为准)学制两年,全日制,发双证学院院长(签字):学院(盖章):年月日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903文学综合适用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综合考试科目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非综合科目设置的,可不列)第一部分:古代文学约75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约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题:约10题20空格,每一空格一分,共20分。

2、名词解释题:约10题(古代文学5题,现代文学5题),每题4分,共40分。

3、简答题:约4题(古代文学2题,现代文学2题),每题5分,共20分。

分析论述题:约4题(古代文学2选1,现代文学2选1),每题25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文综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2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综科目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先秦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诗经》第二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三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四章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秦及汉代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四章两汉诗歌(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乐府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永明体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五章大历诗风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十一章李商隐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五)宋辽金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骈文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六)元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关汉卿第二章王实甫和《西厢记》第三章白朴和马致远第四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第五章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剧作第六章元代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第七章元代散曲第八章元代诗文(七)明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第三章明前期诗文第四章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第七章汤显祖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第十一章晚明诗文(八)清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绪论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第三章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第四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第五章《红楼梦》第六章清中叶文学(1723-1839)“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考试大纲(一)绪论:现代文学史的时间界定。

发生背景。

描述对象和宏观特征(二)第一编(第一个十年):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胡适与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鲁迅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呐喊》与《彷徨》。

《野草》与《朝花夕拾》。

“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自叙传”抒情小说与创造社胡适与早期白话诗郭沫若与《女神》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纯诗《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冰心、朱自清与现代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散文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田汉、丁西林与中国早期的话剧实践(三)第二编(第二个十年):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老舍与“京味小说”巴金的小说创作与安那其主义思想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田园乡土风格左翼文学京派与海派文学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的创作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曹禺和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四)第三编(第三个十年):战争制约下的文学与政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雅俗交融文学创作张爱玲的小说徐訏、无名氏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艾青诗歌的独特意向、风格和主题七月派诗人、九月派诗人的创作报告文学的勃兴小品散文的多样风姿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