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复试考试大纲(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
地理考研复试知识点归纳

地理考研复试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相互关
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考研复试中,地理学知识点的归纳需要涵盖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是复试准备的基础。
这包括地理
空间的概念、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过程、地理区域划分等。
其次,自然地理部分,考生需要掌握地球的构造、地貌学、气候学、
水文学、土壤学、植被学等。
这些知识点不仅要求理解其基本概念,
还要能够分析它们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
接着,人文地理部分,考生需要熟悉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等。
这些内容涉及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是现代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考生需要了解GIS的基本功能、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以
及它们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在地理考研复试中,考生还需要关注当前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
沿动态,如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等。
最后,考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地图的阅读、空
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结束语:地理考研复试的知识点归纳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考生
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视野,关注学科发展,提高自
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够在复试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潜力。
2019海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复试考试大纲

附件6: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地理学科教学综合适用专业:学科教学(地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约6题,共30分问答题:约4题,共50分能力题:约1题,共20分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学科教学考试内容包括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地理课程及其标准、地理课程目标及内容、地理教学方法、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地理教师、地理学习、地理教学评价等地理学科教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第一章绪论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研究任务二、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地理课程及课程标准一、地理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二、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三、课程的类型四、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五、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与特点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第三章地理课程目标及内容一、地理课程目标及其功能、类型二、国内课程目标的变革历程三、国际地理课程目标改革趋势四、地理课程内容的取向五、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准六、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程式第四章地理教学方法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概念和作用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类型及特点三、以直接感知识和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类型及特点四、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法类型及特点五、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类型及特点六、注重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类型及特点七、影响地理教学方法选用的因素第五章中学地理基础知识教学一、地理感性知识的类型及教学二、地理理性知识的类型及教学第六章地理教师一、地理教师的角色二、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三、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四、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的素养及培养途径第七章地理学习一、地理学习心理二、地理学习策略第八章地理教学评价一、地理教学评价与测量的概念二、地理教学评价的类型三、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四、地理学习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五、授课质量评价的意义六、授课质量的自我反思七、听课的基本要求第九章我国地理教研制度一、地理教研组织二、学校地理教研组及其建设三、地理教研工作改革。
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

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人文地理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人文地理学要紧的研究方法,掌握要紧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文化等〕的特征、形成机制、空间分异规律和进展规律,掌握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问答题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综合分析题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Ⅲ考查范围【一】人文地理学的差不多概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特性、学科体系、进展过程。
【二】人文地理学的差不多理论人地关系的概念、特点、进展变化,要紧的人地关系理论流派。
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论、要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四、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经济活动区位及妨碍因素分析、区域的结构与组织、区域经济进展与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进展特点、妨碍因素、产业分析及区域妨碍。
五、文化地理学文化的概念及结构,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的关系,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要紧内容、要紧理论,宗教、语言、政治等非物质文化现象的地理特点。
【五】人口地理学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人口转变模式,人口与进展的关系,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种族与民族。
六、城市地理学城市的起源与进展,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城市景观。
最新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排名

C等(11个):名单略
自然地理学(57)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等级排名来自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大学
A+
5
兰州大学
A
9
陕西师范大学
A
2
华东师范大学
A+
6
中国地质大学
A
10
福建师范大学
A
3
北京师范大学
A
7
西南大学
A
11
新疆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B+等(17个):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大学
人文地理学(51)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5
西北师范大学
A
9
南京师范大学
A
2
华东师范大学
A+
6
安徽师范大学
A
10
浙江师范大学
A
3
中山大学
A
7
东北师范大学
A
4
北京师范大学
A
2019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复试题型和大纲

附件6: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适用专业: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1、答案请按题号顺序全部写在答题纸上,试卷或其它地方答题无效。
2、考试结束,将试题连同答题纸一起交给监考老师后,方可离开考场。
(三)试卷题型结构1、填空共10题(共计20分)2、判断共10题(共计10分)3、单选共10题(共计20分)4、程序填空共2题(共计20分)5、程序设计共3题(共计30分)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C程序设计,主要考查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考查学生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三、考查范围第1章程序设计和C语言1.1什么是计算机程序1.2什么是计算机语言1.3C语言的发展及其特点1.4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1.5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1.6程序设计的任务第2章算法——程序的灵魂2.1程序=算法数据结构2.2什么是算法2.3简单的算法举例2.4算法的特性2.5怎样表示一个算法2.6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第3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3.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3.2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3.3运算符和表达式3.4 C语句3.5数据的输入输出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4.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4.2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4.3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4.4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4.5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4.6选择结构的嵌套4.7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4.8选择结构程序综合举例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5.1为什么需要循环控制5.2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5.3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5.4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5.5循环的嵌套5.6几种循环的比较5.7改变循环执行的状态5.8循环程序举例第6章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6.1怎样定义和引用一维数组6.1.1怎样定义一维数组6.2怎样定义和引用二维数组6.3字符数组第7章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7.1为什么要用函数7.2怎样定义函数7.3调用函数7.4对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7.5函数的嵌套调用7.6函数的递归调用7.7数组作为函数参数7.8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7.9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7.10关于变量的声明和定义7.11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第8章善于利用指针8.1指针是什么8.2指针变量8.3通过指针引用数组8.4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8.5指向函数的指针8.6返回指针值的函数8.7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8.8动态内存分配与指向它的指针变量8.9有关指针的小结第9章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9.1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9.2使用结构体数组9.3结构体指针9.4用指针处理链表9.5共用体类型9.6使用枚举类型9.7用typedef声明新类型名第10章对文件的输入输出10.1C文件的有关基本知识10.2打开与关闭文件10.3顺序读写数据文件10.4随机读写数据文件10.5文件读写的出错检测。
地理复试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理复试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地理复试基础知识1. 地理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地球的构造和地貌,气候和水文,土壤和植被,动植物资源等;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表层活动的空间特征和相互关系,包括人口、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
2. 地理研究方法地理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地图、卫星遥感、统计分析等。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来获取地理信息;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图象表现形式,可以用于空间分析和展示;卫星遥感是通过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层信息,用于监测和分析地层现象;统计分析是利用数据和统计方法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3.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位于东亚,东临东海、黄海和南海,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寒地区和温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相间交错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约13亿,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工业和科技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二、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体,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板块在地幔上运动的现象,包括构造地质运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构造地质运动是地球地壳板块的推移和碰撞,形成山脉、地震、火山等地貌现象;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过程,引起地震波传播和地表晃动;火山是地球表层岩浆喷发的现象,形成火山口和熔岩地。
2. 气候和气候变化气候是一定地区长期的大气环境状态,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等方面。
气候受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地形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是气候长期变化的现象,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海南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试大纲【模板】

海南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法理学环境法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分析论述题(法理学和环境法学各占比50%)二、考试目标:(一)法理学1.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法治实践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二)环境法学1.掌握环境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2.理解环境法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和法律体系构成。
3.运用环境法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三、考试范围:(一)法理学法理学考试范围请参考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中法理学的相关内容(二)环境法学1、环境法总论,掌握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法律体系和法律责任。
2、污染防治法论,掌握我国污染防治法法律体系的内容,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主要污染防治法法律规范的内容,了解我国污染防治法的法律实践。
3、自然资源法论,掌握我国自然资源法法律体系的内容,以及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等主要自然资源法法律规范的内容,了解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实践。
4、生态环保风险防控论,研究我国生态环保风险防控的基本理论,探讨我国生态环保风险防控的主要法律规范和具体实践。
四、主要参考书目(一)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中法理学的相关内容。
(二)《环境法学》,汪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09月。
2019海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复试考试大纲(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

2019海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复试考试大纲(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环境保护概论适用专业:地理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复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约8题,共24分;简答题:约6题,共42分;分析论述题:约2题,共34分。
二、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保护概论科目考试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环境生态理论及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第一章绪论各种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分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二章气候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平衡,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概念,中国21世纪议程,生态文明。
第四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归,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基本概念,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涵义,大气污染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七章水污染及其防治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水体污染源,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流程。
第八章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环境容量,土壤在地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管理。
第九章声学环境保护环境噪声的来源、分类和特征,环境噪声的评价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整治对策。
第十章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复试)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适用专业:地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数及考试时间
复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约8题,共24分;
简答题:约6题,共42分;
分析论述题:约2题,共34分。
二、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保护概论科目考试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环境生态理论及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绪论
各种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分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二章气候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平衡,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概念,中国21世纪议程,生态文明。
第四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归,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
害。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基本概念,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涵义,大气污染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七章水污染及其防治
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水体污染源,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流程。
第八章土壤污染与防治
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环境容量,土壤在地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管理。
第九章声学环境保护
环境噪声的来源、分类和特征,环境噪声的评价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整治对策。
第十章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第十一章其他物理性污染与防治
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热污染。
第十二章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环境管理的职能和内容,环境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环境法
环境法的产生、作用和适用范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环境法体系和制度。
第十四章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第十五章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概念、作用和类型,环境污染物的特性,环境污染的特征,环境监测的设计,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