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麻醉与内分泌系统(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教材教学课件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教材教学课件

影响激素代谢
麻醉药物可影响激素的代 谢过程,如改变激素的清 除率、半衰期等。
干扰内分泌调节
麻醉药物可干扰内分泌系 统的正常调节机制,导致 生理功能紊乱。
内分泌疾病与麻醉风险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胰岛素抵抗,麻醉过程中易出
现血糖波动,增加手术风险。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心率快 ,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易 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静脉给予降压药物等,以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03
术后观察与护理
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预防措施
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手术前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 预防感染;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定期消毒和通风换气;对 于易感人群应给予特别关注,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 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 代谢、免疫等生理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定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共 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如血糖、血压、体温等的 调节。
应激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内分泌系 统通过分泌应激激素,提 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应对 能力。
麻醉对内分泌系统影响
抑制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抑制内分泌腺 体的激素分泌,如抑制肾 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 素等的分泌。
不同内分泌疾病需要选用不同的药物 进行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 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内分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免产生 不良反应。
掌握药物使用剂量和时间
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应根据患者病 情和药物特性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内分泌病人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内分泌病人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3,对有巨大甲状腺肿和呼吸道梗阻的病人,应与其 他类似情况病人处理。
4,甲亢合并妊娠 选择在妊娠4—6月手术,放射 治疗绝对禁忌。
四 手术前准备
1,主要预防围手术期甲状腺危象 标准:所有择期手术的患者应进行6~8周的抗甲状
腺药物治疗,以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T3;T4正 常,临床症状减轻:心率80次/分左右,血压低于 140/90 mmHg。 术前7-14天应给予碘化钾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适当使用皮质激素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处理
一,糖尿病人的病理生理 糖尿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
不足引起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尤以全身 微血管的病变最为突出,
其严重程度与病史的长短血糖升高程度 有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糖 尿病病情严重或治疗不满意,易并发心血 管,肾、神经、视网膜病变.抗感染 能力 低下.
2,实验室检查 血清游离T3和T4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总 T4或T3。
3,治疗方法 药物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包括抗甲 状腺药物和碘剂。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基 硫氧嘧啶,他巴 唑 和甲亢平等。 由于抗甲状腺药物能引起甲状腺肿大 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 险,因此服用后必须加用碘剂二周,使甲状腺缩小变硬, 有利于手术操作。 手术治疗适于甲状腺肿大有压迫症和药物治疗复发。 手术治疗也会复发或出现甲减。放射治疗适于药物过敏, 有手术禁忌或术后复发。方便安全,约10%病人发生不可 逆的甲减。
▲ 局灶性心肌坏死和心肌病 ▲ 死亡:充血性心衰,心梗和颅内出血
三、术前准备
1使用-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在适当较正常高的 水平,酚苄明口服及酚妥拉明静注
2改善血容量,纠正血液浓缩 3控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αβ-受体阻滞药物

内分泌疾病患者的麻醉PPT课件

内分泌疾病患者的麻醉PPT课件
(优选)内分泌疾病患者的麻醉
概述
Ï 内分泌疾病病人麻醉既包括内 分泌疾病本身需进行手术的病 人,如垂体肿瘤、嗜铬细胞瘤、 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又有合并 内分泌疾病并而进行其他手术 的病人如糖尿病等。其中糖尿 病和嗜铬细胞瘤病人麻醉临床 较常见,且麻醉管理较为特殊, 作为本次介绍内容。
糖尿病病人麻醉
三.术前准备
Ï 纠正低血容量 术前准备时,用α受体阻 滞剂扩张血管的同时,补充血浆代用品、 血浆或全血,使术中肿瘤切除后更易维 持血压的平稳。对有儿茶酚胺心肌病人, 应避免负荷过重。
Ï 术前用药 要达到充分镇静,避免因紧 张、焦虑引起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可 给咪唑安定及吗啡类镇痛药。抗胆碱类 药避免用阿托品以免增加心率。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Ï 高血糖处理:术中出现高血糖, 均应用短效普通胰岛素来降低 血糖,同时可抑制脂肪分解, 避免酮体的产生。
• 补充容量 • 同时 监测血气、电解质、血糖
的变化
急诊手术胰岛素滴注速 度
血糖(mg/dl)
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400
Ï 注:A液用于患者胰岛素需要量 心律失常的处理 最常见的是心动过速,其次是室性早搏等。
给药方式以微量泵输注为主,并在手术开始前均与静脉通路连接好。
小于50U/d,由50U胰岛素加入 9mmol/L (250mg/dl)。
术前用药 要达到充分镇静,避免因紧张、焦虑引起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
1000ml NS,加K 20mEq/L配 2.术前控制血糖方法及选择 ①口服降糖药 一般不主张用口服降糖药。
七.注意事项
1.注意糖尿病类型、治疗、术前 准备尤其是用降糖药情况,术前 对病人做出全面评估。 2.注意有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尤其是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病变 及其对麻醉可能造成的影响。 3.糖尿病人术中易出现循环功能 波动,应加强监测,并及时处理 以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平均体温 • 直肠温度36.9-37.9ºC,反应慢;口腔36.7-37.7ºC;
腋窝温度36.0-37.4ºC,易受影响 • 鼻咽温度-反应脑温;食管温度-心,深部温度;
鼓膜温度-脑温,目前核心温度最准确部位
47
二、体温调节
• 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 肤的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反应,维持产热 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使体温相对稳定
– 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各种功能 活动,维持机体内稳态
• 手术麻醉对内分泌系统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3
一、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及 其它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 胞组成。
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 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 性腺、松果体和胸腺。
主要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 不同组织器官(如胃肠道粘膜、 心房肌、肺、皮肤、下丘脑等) 的内分泌细胞。
促钾入胞,降低血钾,α-抑制入胞,升钾 – 胰岛素:降低血钾 – 甲状旁腺激素:抑制肾钾重吸收 – 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排钾
25
3、影响钙磷平衡的体液因素
•钙
– 几乎参与所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 – 99%贮存于骨和牙齿,1%细胞外液 – 50%为离子型,与结合钙保持动态平衡,受pH
影响,酸中毒-游离钙↑,碱中毒-↓ – 摄入量 600-800mg/d,肠道吸收,排泄:粪便
– 腺垂体分泌,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而升高血糖
– 刺激胰岛素合成基因表达 – 分泌调节:下丘脑,负反馈调节,代谢因素
(低血糖),激素作用,睡眠
13
• 肾上腺素(Epinephrine/Adrenaline)
–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 – 加速糖原分解 – 应激状态下发挥调节作用

麻醉与内分泌PPT课件

麻醉与内分泌PPT课件

老年人内分泌特点及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注意事项
加强术前评估,了解患者 并存疾病情况,制定个体 化麻醉方案。
选择对生理功能干扰小的 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注意保暖、补液等围术期 管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小儿内分泌特点及麻醉选择
小儿内分泌特点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分泌旺盛,促进生长发育。 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易发生低血糖。
小儿内分泌特点及麻醉选择
麻醉选择原则
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小儿生长 发育的药物。
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 迅速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镇痛, 确保小儿安全度过围术期。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术后恶心呕吐(PONV)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因 素,评估PONV发生风险,制定针对
术后管理
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对于甲减患者,需注意补充甲状腺激 素。
肾上腺疾病患者麻醉管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了解肾上腺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及用药情况。对于肾上腺 皮质功能亢进患者,术前需控制病情。
01
术中监测与处理
实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 肾上腺危象。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 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基因表达调控
麻醉药物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调控机 制,改变内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02
常见内分泌疾病及麻醉处理
糖尿病患者麻醉管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详细了解糖尿病病史、用药情况,评估并发症风险。 术前调整降糖药物,保持血糖稳定。
术中监测与处理
实时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根据手术类型 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妊娠期妇女内分泌变化及麻醉处理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课件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课件

术后恢复与随访
01
02
03
术后监测
在病人术后恢复期间,密 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营养与饮食
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和饮 食习惯,提供合适的营养 支持方案和饮食建议,促 进病人康复。
随访计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定 期对病人进行随访,了解 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Part
04
内分泌相关疾病的麻醉要点
糖尿病人的麻醉
糖尿病人的麻醉管理
糖尿病人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和酮 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胰岛素的使用
麻醉前应评估糖尿病人的胰岛素使用情况,并根据手术需要和血 糖水平进行调整。
手术后的管理
手术后应密切监测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01
在麻醉前和麻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并采取措施控
制血糖稳定。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药物选择
02
对于甲亢患者,应避免使用某些麻醉药物,如丙泊酚等。
激素替代治疗
03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可能需要
在进行麻醉前或麻醉中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Part
03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管理
中监测和术后恢复等方面,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
THAN能亢进患者麻醉 期间需加强心电图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
维持循环稳定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 麻醉期间需加强循环系统 监测,及时补充糖皮质激 素,维持循环稳定。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 处理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麻醉对不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内分泌系统对麻醉的影响临床应用与展望
01
CHAPTER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麻醉药物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导致多种激素的分泌减少,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抑制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以影响激素的代谢过程,导致激素水平的变化。例如,麻醉药物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如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甲状腺激素分泌
在麻醉状态下,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可能会减弱,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负反馈调节
糖皮质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如皮质醇。这可能对免疫系统和应激反应产生影响。
内分泌系统对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内分泌系统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04
CHAPTER
临床应用与展望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和兴奋性来减轻疼痛,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麻醉
疼痛管理
重症监护
麻醉药物除了用于手术麻醉外,还可以用于疼痛治疗,如术后疼痛、癌痛等。
个体化麻醉管理
加强基础研究
通过基础研究深入了解麻醉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综合调控
相互影响
02
CHAPTER
麻醉对不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下丘脑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这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麻醉对内分泌的影响PPT课件

麻醉对内分泌的影响PPT课件

寒冷
T3、T4浓度↑ ① TSH合成、
释放↓ ② 降低腺垂体对
TRH的敏感性
.4
16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系的活动
❖ 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 最初碘浓度↑→ T3、T4合成↑ ➢ 血碘浓度继续↑:1mmol/L→10mmol/L
甲状腺摄碘能力:开始下降 → 消失 甲状腺激素: 合成、释放↓
.
17
❖ 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 交感神经兴奋 → T3、T4合成、释放↑ ➢ 副交感神经兴奋→T3、T4合成、释放↓
.
35
不同麻醉方法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
➢全身麻醉→ACTH、ADH、β-EP↑ ➢椎管内麻醉影响较小
.
36
手术刺激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 ADH、ACTH、GH、β-EP↑
➢手术创伤、牵拉、失血→ADH↑→术后 少尿或发生肾功能不全
.
37
二、麻醉、手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1.术前不安、焦虑→皮质醇↑
.
30
(二)胰高血糖素
1.生理作用: 蛋白质、脂肪分解↑,糖异生↑, 糖原分解↑,合成↓→血糖↑
2.分泌调节
血糖:血糖↑→胰高血糖素↓
.
31
第二节 麻醉、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一、麻醉、手术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影响: 应激刺激下:手术、创伤、失血 ACTH↑↑, GC↑↑, E↑,NE↑, GH↑, PRL↑, ADH↑, β-内啡肽↑ ,胰高血糖素↑ 醛固酮↑
.
32
短期用酚 + 噻嗪类药
巴 比妥 类
下丘脑 CRH
腺垂体 ACTH
- 吗 长期啡用酚 噻嗪类药
- 哌替啶
肾上腺皮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5
8
⑵ 生理作用:
蛋白质、糖、脂肪代谢:通过对细胞DNA转录的调节影响mRNA的形成,促进肌肉、
肝、肾的蛋白质合成。
生长发育: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和成熟。 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胎儿期大脑发育。 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心率增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增加。 其他:对生殖系统的发育。
2020-11-25
4
一、下丘脑 – 垂体系统
㈠ 下丘脑 ⒈ 解剖:
丘脑下部、第三脑室周围。
⒉ 生理: 下丘脑神经元能够分泌具有内分泌功能 的激素:TRH、CRH、GnRH、
FRH、LRH、SRH、SRIH、PRH、PRIH、MRH、MRIH。
2020-11-25
5
㈡垂体
⒈ 解 剖:
大脑底部,分为腺垂体、神经垂体。 ⒉ 生理作用:
显著升血糖;
促进肝外组织(尤其是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过程。
⑵ 对功能系统的作用:
血液系统:增加红细胞、血小板
血管系统:维持正常血压和血容量
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020-消11-2化5 系统: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13
3.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血液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调节: 精氨酸和赖氨酸作用最强
其他激素的调节作用: 促胃液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生长激素等。
2020-11-25
17
(四)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靶器官→肝,主要作用与胰岛素相反→血糖↑ 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抑制肝糖原的合成。 加快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升高。 大剂量时,类似儿茶酚胺
甲状腺激素主要为T3和T4;
储存于甲状腺内。
2020-11-25
7
⒈ 甲状腺激素
⑴ 概述
外周组织将T4转化为T3,结合活性为T4的10倍。 受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调节,少量呈游离状态发挥作用。 游离状态与结合状态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 甲状腺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意义:
★形成缓冲库-维持游离状态甲状腺激素水平; ★防止从尿中丢失。
2020-11-25
胰岛细胞
A细胞 B细胞 D细胞 PP细胞
20%,胰高血糖素; 75%, 分泌胰岛素; 5%,生长抑素; 少量,胰多肽。
15
(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⑴ 糖代谢:增加糖的去路,减少糖的来源→降低血糖。
促进葡萄糖摄取,加速葡萄糖氧化、利用。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2020-11-25
9
三、 肾 上 腺 ㈠解 剖
肾上腺
2020-11-25
10
㈡ 生理作用
肾 上腺皮质

90%

球状带 肾
束状带
网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源自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性激素去甲肾上腺素(80%)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18%)
10%
多巴胺 (2%)
2020-11-25
11
1. 盐皮质激素
生理作用:
(1)调节代谢:
促进糖原分解、↑血糖;
加速脂肪分解、产热↑、↑基础代谢率;
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素的分泌。
(2)调节器官的活动:
兴奋心脏,正性肌力作用;
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2(020-311)-25 参与应急反应:机体在紧急情况时,
14
四、 胰

(一)解 剖:
→心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 分泌的调节:
血糖水平,血糖↑→分泌↓,血糖↓→分泌↑
2020-11-25
18
第二节 麻醉、手术对内分泌的影响
• 一、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 • 二、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三、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 四、对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的影响 • 五、对胰腺内分泌的影响
2020-11-25
2020年麻醉与内分泌系统(最新课件)
Dr.Feng
2020-11-25
1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功能概述
• 概念: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机体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
胞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通过释放具有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的化学物-激 素调节靶细胞的活动。 • 功能:
调节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以保 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9
1、 吗啡、巴比妥类、哌替啶
-
• CRH
ACTH
肾上腺皮质激素

-
+
• 长时间使用吩噻嗪类药物 短时间使用吩噻嗪类药物
2、 吸入麻醉药
乙醚
ADH、GH、ACTH明显
氟烷、甲氟烷
ADH、GH ,TSH无变化
恩氟烷
ADH、GH无增加
2020-11-25
20
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影响
3、 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 ADH GH、ACTH无变化 氯胺酮、羟丁酸 钠 ACTH、TSH无变化 氟哌利多、哌替啶、喷他佐辛 GH
4、 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对下丘脑-垂体影响较小。ACTH、GH、TSH无变化
2020-11-25
2
概述
• 内分泌腺: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甲状旁腺、性腺和松果体等。
• 内分泌细胞: 在胃肠道、 下丘脑、 心脏、 血管、肺、肾、皮肤、胎盘等器官中均
在。
2020-11-25
3
• 一、 下丘脑 – 垂体系统 • 二、 甲 状 腺 • 三、 肾 上 腺 • 四、 胰 岛
以醛固酮的生物活性最强 生理作用:⑴ 维持体内钠和钾离子平衡;
⑵ 起保钠、保水、排钾的作用; ⑶ 使细胞外液量和循环血量相对恒定。 分泌调节:⑴ 肾素-血管紧张素; ⑵ 血液中Na、K的浓度; ⑶ 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020-11-25
12
2.糖皮质激素
主要为皮质醇和少量的皮质酮
⑴ 对物质代谢的调节:
⑵ 脂肪代谢:
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促进脂肪合成。
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体内脂肪分解。
促进肝细胞合成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细胞。
⑶ 蛋白质代谢: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其分解。
使氨基酸进入细胞的过程加速。
2020-1使1-25细胞核生成DNA和RNA过程加快。
16
(三)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血糖浓度的调节: 最重要的因素,B细胞敏感, ≺2.78mmol/L时,无分泌; ≻13.88mmol/L时,最大限度
1.促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卵泡激 素(FSH)、黄体生成素(LH)—通过刺激其他内分泌腺体而实现调节功能;
2.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黑激素(MSH)—直接作用于靶器 官。
2020-11-25
6
二、 甲 状 腺
㈠ 解 剖: 最大内分泌腺
㈡ 生理作用: 分泌甲状腺激素和降钙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