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曝光
摄影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摄影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摄影的曝光是指相机感光元件(传感器或底片)暴露于光线的程度。
光圈、快门和感光度是摄影曝光的三个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和细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
光圈的单位是F数,通常表示为f/2.8、f/4、f/5.6等。
光圈越大,相机所接受的光线越多,图像就越亮;光圈越小,相机所接受的光线越少,图像就越暗。
光圈的大小不仅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还影响照片的景深。
大光圈(小F数)可产生浅景深,使前景清晰而背景模糊;小光圈(大F数)可产生深景深,使整个画面清晰。
快门是指相机的快门速度,通常用来控制相机暴光时间的长短。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s),通常表示为1/1000、1/500、1/250等。
快门速度越快,暴光时间越短,图像就越暗;快门速度越慢,暴光时间越长,图像就越亮。
快门速度也影响照片中动态物体的清晰度。
快速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运动,使物体清晰;慢速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物体的运动轨迹,使照片呈现出模糊效果。
感光度是指相机传感器或底片对光线敏感程度的度量。
感光度通常用ISO值表示,例如ISO100、ISO200、ISO400等。
感光度越高,相机的曝光能力就越强,图像能够在较暗的环境中得到更多细节;感光度越低,相机的曝光能力就越弱,图像可能在较暗的环境中失去细节。
然而,较高的感光度通常会增加图像的噪点,降低图像的质量。
光圈、快门和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摄影曝光的三角关系。
当需要调整一个曝光要素时,必须相应地调整其他要素来保持正确的曝光。
1.提高光圈大小(减小F数)会增加进光量,使图像更亮。
为了保持正确曝光,可以相应地降低快门速度或降低感光度。
2.提高快门速度会减少暴光时间,使图像变暗。
为了保持正确曝光,可以相应地增加光圈大小(增大F数)或提高感光度。
3.提高感光度会增加相机的曝光能力,使图像变亮。
为了保持正确曝光,可以相应地减小光圈大小(减小F数)或增加快门速度。
摄影曝光三要素是什么

摄影曝光三要素是什么〔摄影〕曝光的三要素,它分别是光圈、快门速度以及感光度。
光圈与曝光的关系可以简单归结为:在同一场景拍摄,光源不变,感光度和快门速度固定的状况下,光圈越大,照片越亮。
一、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通常出现在镜头内,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光量多少的装置,控制着透过镜头进入机身的光量,通常用“f〞来表示。
必须要注意的是,关于同一款镜头,光圈数值越小代表着光圈开口越大,进入机身的光线量也就越大,比如f/2.8的光圈开口要大于f/8.0的光圈开口,因此称光圈f/2.8大于光圈f/8.0。
光圈与曝光的关系可以简单归结为:在同一场景拍摄,光源不变,感光度和快门速度固定的状况下,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暗;假设是以自来水作比喻,将光线比作水流,那么光圈就是水龙头开启的大小,水龙头开启越大,水流也越大;相反,则水流越少。
二、快门速度快门,是指数码单反相机镜头前阻挡光线的机械开合装置,它的作用是控制光线投射在感光元件上的时间长短,进而影响最终的曝光结果。
因为是指时间的长短,所以快门速度常用“秒(s)〞作单位,一般在拍摄运动较剧烈的拍摄对象时,可以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从而拍摄到主体运动的出色瞬间。
快门速度与曝光的关系可以简单归结为:同一场景拍摄,光源不变,感光度与光圈固定不变的状况下,快门速度越快,感光元件受光越少,照片越暗;反之,快门速度越慢,感光元件受光越多,照片越亮;同样,以自来水作比喻,将光线比作水流,快门速度便是水龙头开关,其开启的时间越久,水流量越大;反之,水流量则越少。
三、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机中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对光线感应的灵敏程度,也可以说是影像传感器产生光化作用的能力,一般以ISO 数值来表示感光度,感光度数值越大,感光元件对光线感应越灵敏。
感光度与曝光的关系简单来说便是:同一场景中,光源不变的状况下,光圈与快门速度一按时,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对光源感应越是灵敏,照片会越亮;反之,感光度越低,照片则会越暗。
摄影基础知识曝光控制

光圈的作用
01
02
03
1. 控制曝光量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 线越多,曝光量越大;反 之,光圈越小,曝光量越 小。
2. 控制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清 晰的范围越小;反之,光 圈越小,景深越深,清晰 的范围越大。
3. 控制画质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画 质越差;反之,光圈越小 ,画质越好。
光圈的数值与影响
快门速度的数值与影响
数值
快门速度的数值通常表示为分数或整数,例如1秒、1/2秒、1/4秒、1/8秒等。数值越小,表示曝光时间越短 ;数值越大,表示曝光时间越长。
影响
快门速度的数值会影响画面的曝光和动态效果。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获得较亮的画面,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 以获得较暗的画面。此外,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中的瞬间,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创建出运动模 糊的效果。
程序自动曝光
根据预设的曝光程序进行自动曝光,适合拍摄 需要快速调整曝光的场景,如新闻摄影、街头 摄影等。
快门优先+曝光补偿
在快门优先的基础上调整曝光量,适合拍摄需 要捕捉运动轨迹或实现特殊拍摄效果同时需要 调整曝光的场景。
光圈优先+曝光补偿
在光圈优先的基础上调整曝光量,适合拍摄需 要控制景深或实现特殊拍摄效果同时需要调整 曝光的场景。
适当的曝光补偿可以改善 照片的色彩表现,使画面 更加鲜艳或更加自然。
曝光补偿的数值与影响
曝光补偿数值以“EV”(Exposure Value)为单位,正数表示增加曝光时间,负 数表示减少曝光时间。
每增加或减少1EV,相当于曝光时间增加或减少一倍。
曝光补偿对照片的亮度和色彩都有影响,需要根据拍摄环境和对象的具体情况进 行调整。
摄影曝光的7种基本模式

摄影曝光的7种基本模式摄影曝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和色彩效果。
摄影曝光有很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效果需求。
本文将介绍摄影曝光的7种基本模式,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掌握曝光技巧。
1. 手动模式(M)手动模式是最基础的曝光模式,摄影师可以完全控制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值。
这种模式适合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能够根据具体拍摄场景和效果需求灵活调整曝光参数。
2. 光圈优先模式(A或Av)光圈优先模式下,摄影师设置光圈大小,相机自动调整快门速度和ISO值。
这种模式适合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如拍摄风景、人物肖像等。
3. 快门优先模式(S或Tv)快门优先模式下,摄影师设定快门速度,相机自动调整光圈和ISO 值。
这种模式适合需要冻结或模糊运动的场景,如拍摄运动比赛、快速移动的物体等。
4. 程序自动模式(P)程序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调整光圈、快门速度和ISO值。
这种模式适合于拍摄一般场景,对曝光参数要求不高的情况。
5. 景深优先模式(D或DoF)景深优先模式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曝光模式,摄影师可以设置所需的景深范围,相机会自动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
这种模式适合需要在特定景深范围内拍摄的情况,如微距摄影、风景摄影等。
6. 高速同步模式(HSS)高速同步模式是在强光环境下使用的一种曝光模式,它允许摄影师在超过闪光灯最快同步速度的情况下仍能正常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需要使用闪光灯的室外拍摄,如人像摄影、逆光拍摄等。
7. 强制闪光模式(F)强制闪光模式下,闪光灯会强制启动,无论环境光线如何。
这种模式适合在暗光环境下拍摄,需要补光的情况,如夜景摄影、室内拍摄等。
以上是摄影曝光的7种基本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拍摄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曝光模式,并根据需要调整曝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照片效果。
熟练掌握这些曝光模式,将帮助摄影爱好者更好地发挥创意,拍摄出高质量的作品。
摄影曝光及用光ppt讲解

• 摄影曝光基础知识 • 用光技巧与实例分析 • 曝光控制方法与技巧 • 特殊场景曝光与用光策略 • 后期处理中曝光和色彩调整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摄影曝光基础知识
曝光定义与原理
曝光定义
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和强度,使感光元件(胶片 或数字传感器)获得适当的光量,从而记录下被摄物体的影像。
作品三
肯定了曝光控制和色彩还原上的准 确性,建议加强主题表达和情感传 递的深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摄影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 化、自动化和高效能,例如AI辅助构图、智能曝 光控制等。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摄影将更加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如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结合,创造出更加 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
测光模式
2
介绍了评价测光、中央重
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的原
理及应用场景。
曝光补偿 3 阐述了在复杂光线条件下,
如何运用曝光补偿功能来 调整曝光量。
学员作品点评与改进建议
作品一
点评了构图、光线运用和主题表 现等方面的优点,提出了在曝光 控制和色彩处理上的改进建议。
作品二
分析了创意构思和用光技巧上的亮 点,指出了在画面层次感和细节表 现上的不足。
Part
03
曝光控制方法与技巧
测光模式选择及调整策略
矩阵测光
对画面整体进行测光,适 用于光线均匀的场景。
中央重点测光
以画面中央区域为重点进 行测光,适用于主体位于 画面中央的场景。
点测光
对画面中的特定点进行测 光,适用于光线复杂或需 要精确控制曝光的场景。
拍摄曝光的解决方法

拍摄曝光的解决方法曝光是指照片中的亮度不均匀,导致细节丢失或过曝的现象。
在摄影中,曝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呈现效果。
为了解决曝光问题,摄影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大多数相机都提供了曝光补偿功能,通过调整这个参数,可以在拍摄时增加或减少曝光量。
当感光元件接受到的光线过强导致过曝时,可以将曝光补偿设置为负值,以减少曝光量。
反之,当感光元件接受到的光线不足导致细节丢失时,可以将曝光补偿设置为正值,以增加曝光量。
2. 使用测光模式:测光模式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评估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等。
不同的测光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评估测光是最常用的测光模式,相机会根据整个画面的亮度来计算曝光量。
中央重点测光则会把光线集中在取景器中央区域进行测量,适用于主体位于中央的拍摄场景。
点测光是选择较小的测光范围,只对取景器中央某一点的亮度进行测量,适用于对焦点明确的拍摄场景。
3. 使用逆光补偿:逆光情况下,主体往往会显得暗淡,因为相机会根据整个画面的亮度来计算曝光量,而没有专门对主体进行测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逆光补偿功能。
逆光补偿可以增加曝光量,使主体更明亮,同时保持背景的曝光适中。
4. 使用ND滤镜:ND滤镜是一种中性灰色滤镜,可以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量,从而降低整体曝光量。
这对于需要长曝光时间或者在强烈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场景非常有用。
通过调整滤镜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曝光量。
5. 使用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提供额外的光线,增强拍摄主体的亮度。
在拍摄高对比度场景或者夜间景物时,使用闪光灯可以有效解决曝光问题。
可以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或者选择闪光灯的不同模式,来控制照片的整体曝光量。
6. 使用HDR技术:HDR(High Dynamic Range)技术是通过拍摄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合成为一张照片。
由于每张照片都捕捉了不同的曝光细节,最终合成的照片将会保留更多的细节,并且具有更好的动态范围。
3第3章 摄影曝光

第3章摄影曝光【知识测试】一、名词解释曝光:是指在摄影过程中光线进入镜头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记录影像的过程,曝光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
曝光值: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快门速度(T)和光圈值(f)的组合来表示,统一用Exposure Value (EV,曝光值)来表示。
EV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值增加1。
测光: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曝光补偿:在摄影过程中,通过相机的自动测光,曝光拍摄出来的照片如果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如果拍出的画面太亮或者太暗,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达到“合适”的明暗效果。
在相机中,曝光补偿单位用“EV”表示,可以在+5EV和-5EV 之间调节,如图方框内显示的就是曝光补偿。
白平衡:白平衡是在数码摄影过程中,如果拍摄的照片偏色,就需要通过白平衡的调整,改变照片的颜色,再现真实色彩。
直方图:直方图就是一种照片的分析方式,横向代表亮度,纵向代表像素数量。
首先分析出照片中所有像素的亮度,然后计算出具体数值,再把它们映射到横轴上。
这样的话,越高,这个亮度上的像素就越多。
二、选择题1. 照相机的手动曝光模式是在拍摄时相机的状态为( A )。
A.手动调整光圈和快门B.手动调整光圈、自动调整快门C.手动调整快门、自动调整光圈D.手动调整胶片感光度2. 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C )。
A.ISO50比ISO100感光度高B.感光度和曝光亮没关系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D.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3. EV是指摄影中的(A )。
摄影曝光知识:如何区别过曝、欠曝和正常曝光

摄影曝光知识:如何区别过曝、欠曝和正常曝光摄影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艺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曝光,是每位摄影师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
曝光是摄影的基础。
一旦了解和掌握曝光,你就能控制相机来拍摄完美的照片。
曝光是指相机的快门对于光线的控制,也就是说,确定你所摄影物的亮度。
曝光不恰当的照片,会有明暗不分、暗沉或过于亮瞎眼等问题,这些情况就表明了该照片的曝光出现了问题。
因此,了解曝光的知识对于喜爱艺术和摄影的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曝光的三种状态过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曝光过曝现象。
当你的照片曝光时间太长时,你的照片就出现过曝的问题。
过曝的照片就是亮度过高,会失去细节,白色区域也只是纯粹的白色。
此外,白天太阳光线强烈时,也容易导致过曝现象。
那么怎样避免过曝呢?1.调整相机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较高)2.减小相机光圈(光圈较小)3.降低相机ISO感光度(通常会选择100或200)欠曝另外,当你的照片曝光时间太短时,就容易出现欠曝的这种现象。
欠曝的照片就是亮度不够,会失去一些细节,黑色区域也只是纯粹的黑色。
在低光环境下或者晚上拍摄时容易遇到。
那么怎样避免欠曝呢?1.调整相机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较慢)2.增加相机光圈(光圈较大)3.增大相机ISO感光度(通常在400以上)正常曝光最后,正常曝光是指拍摄时光线和背景等都恰如其分的出现在了照片里,既没有过曝现象,也没有欠曝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照片看起来舒适而且呈现出真实的光线和颜色。
那么怎么样判断正常曝光呢?通过了解三个因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你就可以调整好相机的设置来让照片呈现正常曝光状态。
总结在摄影中,曝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决定了最终拍摄出的照片。
当照片的曝光时间过长,照片就会出现过曝问题,导致亮度过高。
相反,当曝光时间过短,照片就会欠曝,亮度不足。
如果要拍出正常曝光的照片,就需要妥善控制相机三个要素——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感光度。
在每一个场景中,相机的曝光不同,要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用光
摄影用光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ως phos(光线)和γραφις graphis (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光线的运用结果。
光线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
表现主题
创造意境
光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发光体,发光体是光线的来源,即光源。
摄影用光源主要有两种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室外自然光
室内自然光
人造光源:
持续光源
闪光光源
连续光源:可以持续发光的光源
包括:强光白炽灯、卤钨灯、金属卤素灯、荧光灯等。
闪光光源:瞬间发光光源
包括内置闪光灯、电子闪光灯。
光的分类
从发光性质上来说:分为直射光、散射光
从发光的面积来说:分为宽光、窄光
散射光:
呈散射状态的照明光线。
包括自然光照条件下的散射光和人工控制的散射光。
特点:柔和,照明物体没有鲜明的投影,明暗反差不强。
散射光光学原理:光的散射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到达地面景物之前遇到遮挡和干涉后产生的一种现象。
在自然界中,太阳光在大气层中遇到较厚的云层时,由于云层物质的遮挡,阳光在云层中被反射、折射和吸收,最后透过云层的光已成为散射的光线。
出现于阴天、雾天或云层很厚的天气。
营造方法:柔光箱、柔光伞、反光伞等
直射光:
光源直接发出的呈直射状态的照明光线。
也包括自然光照条件下的直射光和人工控制的聚射光。
特点:硬、锐利,投影清晰而明确,明暗反差强烈,立体感强硬。
营造方法:阳光、反光罩、聚光筒、束光筒、蜂巢罩等。
宽光:投射角度大,受光范围广的光。
窄光:投射角度小,范围窄的光。
光位
光位指光源的照射方向以及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
摄影中,光位决定着被摄体明暗所处的位置,同时也影响着被摄体的质感和形态。
在被摄体与照相机位置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光位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和散射光等六种。
光型
光型就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被摄体起的作用。
包括:主光、辅光、轮廓光、装饰光和背景光等五种。
主光
主光是人工照明被摄物体最主要的光线,在照明中起主导作用。
因此,又被称为“造型光”。
主要作用:表现拍摄现场的空间,调整照度明暗,表现环境特征,描写被设对象。
辅光
帮助主光进一步描绘被摄对象,细致描绘主光描绘不足的部分,是决定画面反差的主要手段。
作用:调整被摄空间明暗,加强或减弱反差及投影,加强画面层次感即被摄物体的质感。
轮廓光
轮廓光是对着摄像机方向照射的光线,是逆光效果。
作用:勾画被摄对象轮廓;当主体和背景影调重叠的情况下,(比如主体暗,背景亦暗),轮廓光起分离主体和背景的作用。
背景光
用来照明被摄主体的背景及周围环境,使被摄主体与背景有明显的反差或色差。
作用:渲染环境,创造氛围。
装饰光
进一步强化局部和细部描写。
作用:修整细节,丰富影调,突出主体。
光比
光比是指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受光强弱的差别。
光比大,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大;反之,亮部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小。
通常,主光和辅光的强弱及与被摄体的距离决定了光比的大小。
所以,拍摄时调节光比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调节主光与辅光的强度。
加强主光强度或减弱辅光强度会使光比变大;反之,光比变小。
②调节主灯、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
缩小主灯与被摄体的距离或加大辅灯与被摄体的距离都会使光比变大;反之,光比变小。
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通常也称为色温。
对黑白摄影来说,光色并不十分重要。
但在彩色摄影中,光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拍摄时必须选择色温同胶片平衡色温相一致的照明光源,不然,拍摄出来的影像会出现偏色。
摄影中的曝光
曝光的概念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影响曝光的因素
摄影曝光的标准
正确曝光
测光
曝光修正
曝光的概念
在按下快门按纽后快门开启的时间内,照相机中的感光片或影像传感器得到镜头成像光线的通过。
摄影曝光是摄影者对光线照明状态的判定。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影像的密度:曝光过度,密度大,底片厚,色彩浓;曝光不足,密度小,底片薄,色彩浅
影像的清晰度:
影像色彩:在彩色摄影中,准确的色彩再现以准确的曝光为前提,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导致影像的偏色。
影响曝光的因素
照度
亮度
被摄体材质
物距
感光度
滤光镜的影响
创作要求
摄影曝光的标准
技术标准
从理论上讲技术标准是利用特性曲线的中段直线部分
艺术标准
看能否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意图和感情;能否渲染环境气氛、产生意境;能否有较强的感染力
正确曝光
含义: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里让感光片受到适量的光的照射,以使被摄影物的亮部和暗部的层次正确地记录在感光片上。
曝光过度:就是过多的光照射到感光片上
曝光不足:就是光照射到感光片上的强度不够
正确曝光量公式:
E(曝光量)=I(光线强度)×T(曝光时间)
EV值
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
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
EV值每增加1.0,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反之则减少一半。
光圈、快门与曝光量
光圈系数与曝光量
快门速度与曝光量
光圈快门互易律
光圈系数与曝光量
光圈系数:f/1.4,2,2.8,4,5.6,8,11,16,22,32,45,64等
光圈系数的含义:
f/后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就越多;反之数字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
光圈系数每相邻一级,进光量相差一倍或一半。
快门速度与曝光量
快门速度:1,2,4,8,15,30,60,125,250,500,1000等
数字越大,进光量越少,反之越大。
快门每相邻一档,进光量也相差一倍或一半。
倒易律
相机上的光圈快门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且每一级都是进光量的倍率关系。
因此,称进光量不变,组合关系可以相互发生变化的规律为倒易律。
测光
测光作用:获得准确的曝光量
测光设备
测光模式
测光方法
测光设备
机内测光系统
测光表
入射光测定法
反射光测定法
入射光测定法
按18%的标准灰反射率来设定的测光标准。
反射光测定法
测量从被摄体反射到相机方向的光线亮度。
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
局部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评价测光
多区测光
平均测光
测光体对整个画面亮度进行测算。
适用于景物各部分光强较一致的场合。
如顺光、阴天环境下。
局部测光
测光体只对画面某小范围测光。
适于主体与背景光亮差别大的或主体突出的场合
中央重点测光
测光体只对画面中央极小部分测光。
适于对被摄主体进行精确测光,如高光点等。
评价测光
将相机画面分为多个测光区,将各区测光结果比较、综合评估后得出测光值。
适于光线复杂、变化补丁的拍摄环境。
测光表使用方法
机位测光
近距离测光
代替测光
灰板测光
机位测光法
机位测光法是在景物亮度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测光表同位于照相机取景方向对被摄体进行测光,所获得的亮度值是景物反射光的平均光值,依据这个亮度值来确定曝光,能较好地表现整个画面的影调。
此法常用于拍摄远景或全景风光片。
近距离测光法
在拍摄近景(如半身人像)或景物中某一部分为被摄主体时,将测光表移近被摄主体进行测量,以使主体能获得正确曝光。
多用于主体与背景亮度差较大的情况下,如人像摄影。
代替测光法
当被摄主体不宜接近时,可用类似物代替测光。
灰板测光法
灰板的一面被染成灰颜色,这种灰色是一种精确的色调,能够反射照射到其上光线的18%,因此我们称这种色调为"18%灰色"。
曝光补偿
正确曝光的途径
(1)使用测光表测定曝光量
(2)使用相机上的测光装置
(3)使用相机上的自动曝光系统
(4)使用曝光比较法(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