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层和常用材料1

合集下载

常用的路面基层、底基层和垫层

常用的路面基层、底基层和垫层

(3)箱包装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3)纤维桶的自重较轻,纵向强度高而 横向强度低,所以只能纵向码垛而不 能横向码垛;防潮防水能力差,不能 露天存放;密封性差,如有必要,可 在桶内加塑料带密封;成本低,回收 容易,对环境无影响。
一、碎石、砾石类结构层的特性
嵌锁原则
嵌锁原则是采用分层撒铺矿料(同层矿料的粒径大小基本 相同),并经严格碾压而成的结构层(或采用开级配矿料进行 拌和)。用这种方法修筑的路面结构,其强度构成主要依靠矿 料之间相互嵌挤锁结作用而产生较大的内摩阻力。
级配原则
级配原则是采用颗粒大小不同的矿料按一定比例(连续或 间断级配)配合,并掺入一定数量的结合料,拌和制成混合料, 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层。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密 实度。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 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 料及辅助材料等的总体名称。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一节 包 装 概 述
二、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 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
在现代物流观念形成以前,包装被天经地义地看成生产的终 点。
一、包装的分类
2、按包装的容器不同分类 大致可分为桶包装、袋包装、木箱包装、瓦棱纸箱包装四种;
(1)桶包装
(2)袋包装
(3)箱包装
1)木箱。 2)瓦楞纸箱包装。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八章 包装技术与设备
第二节 包装技术

道路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道路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道路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道路路面结构层通常由四层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
1. 表层:也称作面层,一般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设,主要起到防止水侵入、减少摩擦力和提高舒适性的作用。

2. 底基层:也称作基层,一般使用碎石、碎矿等材料填充,主要起到分散车辆荷载、平衡地基沉降和提高路面坚硬度的作用。

3. 路基层:也称作路基,是道路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路基土、辅助加固材料等组成,起到承受交通荷载和均匀分散荷载的作用。

4. 基础层:也称作基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一般选择不同类型的仪器或离散材料作为加强材料,以增强路面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路面材料分类及结构类型

路面材料分类及结构类型

路面材料分类及结构类型(一)路面材料的分类路面材料分为矿料和结合料两大类。

矿料分为骨料和填充料两类。

骨料是指碎石、卵砾石,有时为片石、料石;填充料是指土、砂、石粉和矿渣等;结合料分为有机结合料———沥青和无机结合料——粘土、石灰、煤粉灰和水泥。

(二)路面结构类型按矿料在路面结构层中所占位置的不同,路面结构可分为嵌锁结构、混凝结构和细粒结构三种结构形成。

1.嵌锁结构主要由矿料组成的结构,以中小规格碎石为主体,借碾压外力将骨料拧紧并相互嵌锁牢固,这样形成的结构层,常见的有:(1)沥青碎石,贯入式或拌合式的沥青碎石路面结构,主要靠骨料相互嵌锁,固结成板,沥青材料只起粘结、密封防水的作用;(2)泥结碎石,骨料结构方式相同,粘结材料为粘土;(3)水结碎石,骨料在重型压路机及洒水碾压下,相互嵌锁形成结构层,再接着在结构层上撒嵌缝料,再用重碾洒水碾压,使之结成密实的上壳,成为完整的路面结构。

其他用强度高耐风化的料石嵌成的路面面层,称为条石或石块路面,用手摆片经碾压嵌锁形成的路面基层,都属于这一结构类型。

2混凝结构采用混凝结构铺筑的路面,都以骨料为主要成分,按比例掺入填充料,并以凝聚性材料使之结合成板状。

比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砂石级配路面等。

(1)水泥混凝土路面,以碎石为骨料。

砂为填充料,水泥为凝聚料胶结而成的路面结构层,具有强度高、水温稳定性好的特点(2)沥青混凝土路面,以碎石为骨料,砂和石粉为填充料,以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为凝聚料结合成的路面结构层,具有弹性和放水性能好的特点。

(3)砂石级配路面,以级配碎石为骨料,以级配砂为填充料,按一定比例掺入粘土,结合成的路面结构层,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但级配砂砾作基层,抗剪度不足,切均匀度极差,易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开裂。

北京市近20年来的经验证明,级配砂砾层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往往由于碾压密实度不一,强度不一而过早损坏。

3.细粒结构以细粒与粘结料相结合,构成具有较高耐磨性但强度不高的结构层,只能用于低级路面的面层或高级里面结构层中的磨耗层。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
路面工程材料是指用于铺设道路路面的各种材料,包括沥青、碎石、水泥混凝
土等。

这些材料在路面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选择合适的路面工程材料对于道路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沥青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工程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柔韧性,能够
有效地抵抗车辆的冲击和变形。

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此外,沥青路面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通车,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碎石是另一种常用的路面工程材料,它主要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铺设。

碎石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承受车辆的压力和磨损。

在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路段,碎石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此外,碎石路面施工成本较低,维护便捷,能够快速修复路面损坏,因此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也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耐久性的路面工程材料,它适用于高
速公路、机场跑道等对路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大量车辆的压力和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易于控制,能够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均匀性,因此在对路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路面工程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实际
工程中,需要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沥青、碎石或水泥混凝土等路面工程材料,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路面结构层及道路建筑材料

路面结构层及道路建筑材料

温缩特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 的不同的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
水泥稳定类
在集料或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粒土、中粒
土和细粒土)中,掺入足够数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 合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 称为水泥稳定类材料。
沥 青 稳 定 碎 石
半开级配6~12%
AM
细料少,只有少量填料或不掺矿粉,沥青用量较小,空 隙率大,属嵌锁结构,故热稳定性好,在低温不宜开裂, 但透水性大,强度和耐久性不如沥青混凝土
开级配>18%
ATPB
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 少,属骨架空隙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排水式,只能用于路面排水性基层。
• 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碎石(水稳) • 用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天然砂砾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砂砾)
• 用水泥稳定粗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碎石土
• 用水泥稳定中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砾石土 • 用水泥稳定细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土; • 用水泥和石灰、水泥和粉煤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沥青混合料

粒料面层 材 料
块料面层
复合式路面
上面层
高 速 公 路 沥 青 面 层

滑 层
中面层
至少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
青混凝土,以防止雨水下
下面层
渗,影响基层和路基。
用作防止雨水渗入的封层和厚度不超过3厘米的磨
耗层在路面力学计算中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来看, 但作用不可忽视。
砂石路面
基 层
• 基层位于面层下面的一个层次。

道路建筑材料

道路建筑材料
前者3天到7天的 强度高 3 % ~ 7 %
1.水化热较高, 1.一般地上工程和不受侵蚀性作用的
2.抗水性差, 地下工程以及不受水压作用的工程,
3.耐酸碱和硫 2.无腐蚀性水中的受冻工程,
酸盐
3.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类的化学浸蚀 4.在低温条件下需要强度发展较快的

工程。但每日平均气温在4℃ 以下或最
2、人工砂: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松散堆积密度、 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泥块含量、坚固性。
3、卵石和碎石: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针片状含量
水泥材料的技术标准和强度指标
一、水泥品种
1、定义
2、品种 P230
3、生产 两磨一烧
C3S
4、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A:化学成分 主要是由石灰质原料来的氧化钙(CaO) 反应
低气温在-3℃ 以下时,应按冬季施工
规定办理
1.水利工程的 水中部分,
2.大体积混凝 土工程,
3.受化学浸蚀 的工程
矿渣水泥特性和适用范围(二)
矿渣水泥的特性及应用范围
泥种 水品
优点
特性 缺点
使用范围
适应于
不适应于
1.对硫酸盐类浸 1.早期强度低,凝结较慢,在 1.地下、水中及海水中的工程 1.对早期强
3) 国外有关标准:如ISO679 ISO6274
4)地方标准:如DB50/5030-2004 (重庆机制砂) DB23/T510-2000(黑龙江的引气混凝土路面施工规程)
水泥和水泥混凝土
第一节 砂石材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天然石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1、 物理性质 (1)物理常数 ①真实密度(定义、测定步骤、要
技术标准:

路面结构层施工

路面结构层施工

路面结构层施工4.2.1 二灰土底基层(1)施工准备:对检验合格的下承层进行清理,清除浮土和其他杂质。

(2)测量放线:在已验收合格的路基基床表层上,恢复中桩,根据中桩,用白灰放出两边线。

(3)试验路段:在正式施工前,先铺筑一段不少于200m 的试验路段,将各种检测结果和施工总结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指导大面积施工。

(4)铺料:自卸车运土至现场,根据每车的运土量,计算好布土间距,按梅花形卸土,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按测设的标高大致整平,用轻型压路机碾压1~2 遍,检测布土量。

在整平的土层上洒水闷土一夜,使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以上2~3 个百分点。

在土层上用白灰划出灰线,计算出方格灰剂用量,用数量及松铺厚度双向控制石灰、粉煤灰的用量,检查无误后开始撒布,撒布采用人工进行,均匀不留灰底。

(5)拌和:用宝马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达到基床表层,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拌和次数不少于两遍,在后一遍拌和之前,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

(6)整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压路机进行整平和整型。

每次都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特别注意接缝必须平整。

(7)碾压:整型完成后,在混合料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碾压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接着再用平地机将表面轻刮一遍,消除局部不平点,然后用压路机振动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最后用压路机或三钢轮压路机静压压光,消除轮迹。

(8)接头处理、养生:当天施工的路段末端留1 米不碾压,第二天紧接着该段施工时,将末端未碾压部分重新拌和与新混合料一起碾压。

二灰土底基层采用潮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期为7 天,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底基层在基层施工前始终覆盖,不得暴晒。

4.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施工准备:根据在下承层上恢复的中桩,用白灰放出两边线,每10 米在左右两侧钉设高程控制桩,挂φ4 钢铰线,用紧线器拉紧、锚固,作为摊铺机行走的导向线和摊铺作业时的高程控制线。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一、组织结构(一)基本结构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水泥路面多垫层)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土工布)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判定刚性非刚性的指标:弯沉值)柔性基层:带沥青的、级配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半刚性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弯沉很小,主控项目不测弯沉(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土方路基 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湿陷性腹胀土冻土等)半填半挖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缩特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 的不同的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
水泥稳定类
在集料或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粒土、中粒
土和细粒土)中,掺入足够数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 合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 称为水泥稳定类材料。
水泥稳定类
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适应性强,良好的整体
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水稳定性和抗冻性
适用场合 • 水泥稳定类材料可适应于各种交通类别的道路基层和 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基层, 只能作底基层。 • 在高等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作 基层。
石灰稳定类
在集料或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粒土、中粒
底基层和土基间
设在路基处于潮湿 和过湿以及有冰 冻翻浆的路段
垫层
加强土基、改善 基层的工作条件
蓄水、排水、 隔热、防冻而设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铺设的能 起隔水作用的垫层称隔离层

在冻冻较深地区铺设的能 起防冻作用的垫层称防冻层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 定高,但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
垫层材料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泥结碎石结构层是以碎石作为骨料, 粘土作为填充料和结合料,经压实 修筑成的一种结构。 适用于四级公 路的面层,并 宜在其上设置 砂土磨耗层和 松散保护层。 亦可用作三四 级公路的基层。
泥灰结碎石结构层是以碎石为骨料, 用一定数量的石灰和土作填充料和 结合料修筑的碎石结构。
碎(砾)石等。(柔性)
4、刚性类:贫水泥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等。(刚性) 根据使用性能也可分为、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
基 层
• 基层厚度太厚时,为保证工程质量可分为
两层或三层铺筑。当采用不同材料修筑基
层时,基层的最下层称为底基层,对底基
层材料质量的要求较低,可使用当地材料
来修筑。
• 上基层和下基层。
路面结构层和常用材料
水泥混凝土
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 使用寿命长,适应的交通量大 以碎石为集料,沥青为结合料,如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SMA、 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 沥青表面处治、Superpave等
面 层
沥青混合料
粒料面层 材
以土作为结合料的各种碎石或砾 石混合料,如泥结碎石、级配砾石等
• 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
也不应用作基层。
半刚性类基层总结
水泥稳定集料类、二灰稳定集料类适用于各级的基层、底基层 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二灰稳定集料类宜用于高速、一
级的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及三、四级公路的
基层,作为二级公路的基层要视路面的好坏,路面好,不行 水泥土和二灰土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不应作为高级沥 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基层
土和细粒土)中.掺入足够数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 合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 称为石灰稳定类材料。
• 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土。 • 用石灰稳定粗粒土或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
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时,简称石灰砂砾土;原材料为天然碎石 土时,简称为石灰碎石土。
粒料类总结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碎砾石、级配砾石、级配砂砾可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及三、 四级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基层和各级的底基层
泥结碎石和泥灰结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作面层均适用于四级公路的面层
常用的沥青类
热拌沥青混合料 冷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基 层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结合料稳定类(有机结合料和无机结 合料)和无机结合料的粒料类及刚性类。 1、有机结合料主要包括热拌沥青碎石或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贯入碎石等。(柔性)
2、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及工业废
渣稳定类材料。(半刚性) 3、粒料类主要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级配
• 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含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二灰土。 • 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砂砾中无土)和级配碎石(包括未
筛分碎石)时,分别简称为二灰砂砾和二灰碎石。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适用场合 •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 基层,但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 而只用作底基层。
水泥类 碎 石
优于 优于
二灰类 碎砾石
优于 优于
石灰类 砾 石 优于 土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碎石、砾石类结构层是用粗、细碎(砾)石、粘土(或不含粘土) 按照嵌挤原则或级配原则铺筑而成的结构层。
嵌锁型的碎石结构层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水结碎石、 填隙碎石; 级配型的碎(砾)石结构层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 配要求的天然砂砾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矿料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比矿料颗 粒本身的强度小得多
碎、砾石路 面结构强度 形成的特点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将在颗粒间产生滑 动和位移,失去承载能力而遭致破坏
矿料颗粒本身强度固然重要,但是起 决定作用的则是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
属于松散材料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缝少。
•粗糙,有利于行车安全。 •空隙大,易透水,粘结力差,易松散, 耐久性差。
密级配3~6%
ATB
指当粗集料粒径较大,按密实级配 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的矿料与 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可用于沥青路面面层,也可用于路面基层 指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 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 和而成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沥 青 稳 定 碎 石
半开级配6~12%
AM
细料少,只有少量填料或不掺矿粉,沥青用量较小,空 隙率大,属嵌锁结构,故热稳定性好,在低温不宜开裂, 但透水性大,强度和耐久性不如沥青混凝土
开级配>18%
ATPB
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 少,属骨架空隙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排水式,只能用于路面排水性基层。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 嵌挤原则是采用分层撒铺矿料(每层矿料的粒径基本相同)并
经严格碾压而成的路面结构层(或采用尺寸大致均一的开级配
矿料进行拌和)。用这种方法修筑的路面,其强度构成主要依 靠矿料之间相互嵌挤锁结作用而产生的较大内摩阻力。粘结
力虽然也是需要的,但仅起着辅助作用。
• 级配原则是采用颗粒大小不同的矿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并掺入 一定数量的结合料,拌制成混合料,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的 路面结构层。这种混合料符合最佳级配原理,具有较大的密实 度。其强度来源于内摩阻力和粘结力,但由于矿料没有较强的 嵌挤锁结作用,以及受结合料的影响,一般来讲内摩阻力较小。
沥青类
沥青表面处治
微表处
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
•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
•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按 连续级配的原则组成符合规定级配的矿质混合料,与沥青在
较高温度下拌和而制成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简称沥青混凝土(Asphalt Concrete,以AC表示)。 沥青混凝土 的矿料级配 沥青混凝土AC适 用于做各级公路
• 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碎石(水稳) • 用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天然砂砾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砂砾)
• 用水泥稳定粗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碎石土
• 用水泥稳定中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砾石土 • 用水泥稳定细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土; • 用水泥和石灰、水泥和粉煤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应力--应变特性 无 机 结 合 料 的 力 学 特 性
强度和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 长,逐渐具有一定的刚性性质
疲劳特性
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强度愈 大则刚度愈大,其疲劳寿命就愈长
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干缩特性
水分挥发和混合料内部的水化作用, 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引起收缩
• 用石灰土稳定级配砂砾(砂砾中无土)或级配碎石(包括未筛分碎
石)时,也分别简称石灰稳定砂砾和石灰稳定碎石。
• 同时用石灰和水泥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石灰稳定类
石灰剂量是石灰质量占全部土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
即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
适用场合
• 石灰稳定类材料一般可以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面的基层。 • 但石灰稳定类材料的收缩裂缝多、水稳定性较差,不应作高速 公路或一级公路的基层,必要时可以用作底基层。 •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它地区的过湿路段,也不宜采用
细粒式
中粒式
属连续型密 级配,压实 混合料空隙 率相对较小。
的面层。对高速 公路、一级、二 级公路的表面层、 中面层及下面层 应采用沥青混凝 土。
粗粒式
4.75 mm
19.0 mm
9.5 mm
25.0 mm
12.5 mm
37.5 mm
•沥青碎石
沥青碎石是由几种大小不同的矿料,掺少量矿粉或不加矿粉,用 沥青作结合料,均匀拌合,经压实成型的路面,间隙大,强度以 嵌挤为主,粘结为辅。 结构特点: •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生波浪,裂
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
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 一般公路:基层宽度每侧宜比面层宽25cm,底基
层每侧比基层宽15cm。在多雨地区,因粒料底基 层透水性好,宜铺至路基全宽,以利于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