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预处理

合集下载

污水预处理

污水预处理

污水预处理:工艺及评估污水预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提高污水的水质,降低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并提高整体处理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预处理的基本概念、意义、常见工艺以及评估方法。

一、什么是污水预处理?污水预处理是指在正式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前,对污水进行的一系列预处理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萃取等,用于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化学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化学除磷等,用于去除或转化有害物质;生物法则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膜反应器等,用于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盐等。

二、污水预处理的意义有哪些?污水预处理的意义在于为后续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创造更好的处理条件。

在生化处理前的预处理,通常被称为“预处理”,其目的是削减或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以保证生化池中的微生物能正常地运行。

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负荷,减轻生物处理的负担。

三、常见的污水的预处理工艺有哪些?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预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气浮池等。

1.格栅: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拦截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大块固体污染物,以免其对后续处理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造成损害。

一般污水处理工艺设置两道格栅,污水先经粗格栅,再过细格栅。

2.沉砂池: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

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

3.初沉池:初沉池作为二级生物处理构筑物的预处理设施,处理的对象是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即SS),去除率约40%~50%,同时可去除25%左右的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污染物负荷。

污水处理的步骤

污水处理的步骤

污水处理的步骤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的步骤通常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次级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下面将逐步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一、预处理预处理是对原始污水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过程,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颗粒有机物。

预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筛选:通过网格和筛板等设备,去除较大的杂质和悬浮物。

2. 沉砂:利用重力作用,让沉积在底部的沙粒和沉淀物沉淀下来。

3. 气浮:通过注入气体,产生气泡,使悬浮物上浮并集中,然后进行刮去。

4. 调节pH值:根据污水的性质,可以进行酸碱中和等化学处理。

二、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悬浮有机物、沉淀有机物等。

初级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沉淀池: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使悬浮物和污泥沉淀下来。

常用的沉淀池包括沉砂池和沉降池。

2. 浮渣池:将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引入浮渣池,通过沉渣和刮泥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悬浮物和浮渣去除。

三、次级处理次级处理是在初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对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

常见的次级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厌氧消化: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泥引入厌氧消化池,通过沉淀和分解作用,去除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2. 曝气池:将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曝气池,通过增氧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微生物进行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3. 植物处理:引入人工湿地或水生植物池,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去除营养物质和微生物。

四、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在次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和消毒,使其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深度处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 活性炭吸附:通过引入活性炭滤池,吸附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

2.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滤膜或反渗透膜等技术,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去除微小颗粒、溶解性有机物和盐分。

3.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辐射,杀灭污水中的微生物,达到消毒的效果。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预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物、悬浮物等杂质,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二、预处理方案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设计了以下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1. 筛选在污水处理的初期阶段,通过筛选设备(如格栅、旋流器等)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树叶、纸屑等。

这样可以防止这些杂质阻塞后续处理设备,提高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2. 沉淀通过沉淀池或者沉淀池组合,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沉淀下来。

沉淀池的设计应考虑到流速、停留时间和污泥排放等因素,以确保有效沉淀和污泥处理。

3. 调节pH值在预处理过程中,有些污水的pH值可能偏高或者偏低,需要进行调节。

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药剂,可以将污水的pH值调整到合适的范围,以利于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

4. 去除油脂对于含有油脂的污水,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油水分离器)或者化学方法(如添加表面活性剂)去除油脂。

这样可以防止油脂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坏和阻塞。

5. 去除重金属一些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如铅、铬等,需要进行去除。

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添加沉淀剂)或者物理方法(如吸附剂)去除重金属,以确保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6. 消毒为了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采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臭氧氧化等,以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卫生标准。

三、方案效果及数据根据我们的预处理方案,您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和数据:1. 污水处理效果:- 悬浮物去除率:95%以上- 沉淀物去除率:90%以上- 油脂去除率:85%以上- 重金属去除率:80%以上- 细菌和病毒去除率:99%以上2. 处理设备负荷:- 后续处理设备负荷减少50%- 延长后续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3. 排放标准:- 满足国家或者地方相关环保法规的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可再利用的要求四、投资和运行成本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投资和运行成本可能会有所不同。

(完整版)污水处理

(完整版)污水处理

(完整版)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使之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一种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和后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完整流程。

一、预处理1.1 污水收集:首先需要将污水从生活、工业等场所收集起来,通过下水道等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1.2 筛网过滤:在进入处理厂之前,需要通过筛网等设备过滤掉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如纸张、塑料等。

1.3 沉淀沉砂:经过筛网过滤后,污水中还会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和沉淀物,需要通过沉淀池等设备沉淀沉砂。

二、初级处理2.1 沉淀池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2.2 等离子处理:利用等离子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2.3 气浮处理:通过气浮设备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浮起,以便后续处理。

三、二级处理3.1 生物处理:将经过初级处理的污水引入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净化水质。

3.2 曝气处理:通过曝气设备向生物反应器中通入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3.3 植物净化: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和转化,进一步净化水质。

四、三级处理4.1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体通过活性炭吸附设备,去除水中的余留有机物和异味。

4.2 膜分离: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水体进行处理,去除微小颗粒、细菌等微生物,提高水质。

4.3 高级氧化:利用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体进行处理,进一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和微污染物。

五、后处理5.1 消毒处理:对经过三级处理的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和病原体,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5.2 余泥处理: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压滤、干化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3 重复利用:经过处理的水体可以用于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完整的污水处理流程,可以有效净化污水,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引言概述: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是指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对进入处理系统前的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固体悬浮物、油脂、有机物等杂质,提高后续处理过程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本文将从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生物预处理和综合预处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物理预处理:1.1 筛网过滤:通过设置筛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纤维、树叶等固体杂质截留,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同时减少设备的磨损和堵塞现象。

1.2 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沙粒、砂石等沉积物沉入池底,通过定期清理沉砂池,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细颗粒固体物质。

1.3 气浮池:通过注入气体,产生气泡,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与气泡结合形成浮渣,浮渣经过刮板或旋流分离器分离,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二、化学预处理:2.1 调节pH值: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药剂,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处于适宜的酸碱度范围,有利于后续处理单元的运行和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2.2 混凝剂加入:引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等,能够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后续处理单元的分离和去除。

2.3 活性炭吸附:通过添加活性炭,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色素、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净化程度,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负荷。

三、生物预处理:3.1 厌氧消化: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甲烷等可燃气体,同时降解有机物的浓度,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3.2 好氧生物处理:通过引入好氧菌,利用其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进一步提高水质的净化程度。

3.3 植物滤池:将污水通过植物滤池,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同时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四、综合预处理:4.1 污泥脱水:通过离心机、带式压滤机等设备对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污泥的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是什么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是什么

城市污水处理中的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是什么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污水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健康,也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城市污水处理通常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等多个工艺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着特定的作用和目标。

一、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起始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杂质、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为后续的处理工艺创造良好的条件。

预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格栅处理格栅是预处理的第一道防线,它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组成。

污水通过格栅时,较大的固体物质如树枝、塑料袋、石块等会被拦截下来,防止它们进入后续的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坏。

格栅的间距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污水的性质而定,一般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

(二)沉砂池沉砂池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砂粒、煤渣等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这些颗粒如果不预先去除,会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磨损设备、沉积在管道和构筑物中,影响处理效果。

常见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池等。

(三)初沉池初沉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悬浮固体物质,如泥沙、有机物颗粒等。

污水在初沉池中停留一定的时间,使固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初沉池的上清液则进入后续的处理工艺。

预处理工艺虽然相对简单,但对于保障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二、后处理工艺后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最后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后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消毒处理消毒是后处理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其主要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氯消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法,它具有消毒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问题。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为了有效处理污水,预处理方案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预处理方案的五个部分,包括固体分离、沉淀、调节pH 值、除氮和除磷。

一、固体分离:1.1 筛网过滤:通过设置筛网,可以有效地去除较大颗粒的固体物质,如纸张、布料等。

1.2 沉砂池:通过沉砂池的设计,利用重力作用使较重的固体颗粒下沉,从而实现固体分离。

1.3 气浮池:气浮池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质浮起,再通过刮板将其移除,达到固体分离的效果。

二、沉淀:2.1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通过静止状态使悬浮物质下沉的设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质。

2.2 混凝剂投加:在污水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可以使悬浮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从而方便沉淀和去除。

2.3 沉淀剂投加:沉淀剂的投加可以增加污水中悬浮物质的密度,促进其沉淀速度,提高沉淀效果。

三、调节pH值:3.1 酸碱中和:通过加入酸碱物质,可以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适宜的处理条件。

3.2 pH自动控制系统:利用自动控制系统监测污水的pH值,并根据设定的范围进行自动调节,确保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3.3 pH调节剂投加: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投加pH调节剂,使污水的pH值达到标准要求。

四、除氮:4.1 生物脱氮: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氮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4.2 化学脱氮: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硫酸亚铁、硝酸铵等,使氮转化为气体从而去除。

4.3 吸附脱氮:利用特定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将污水中的氮吸附,达到除氮的效果。

五、除磷:5.1 化学除磷: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氢氧化铁等,使磷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进行去除。

5.2 生物除磷: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磷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机磷释放到水体中。

5.3 吸附除磷:利用特定的吸附材料,如铁锰矿、活性氧化铝等,将污水中的磷吸附,达到除磷的效果。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预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预处理方法

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污水水质
不同污水的水质差异会影响预 处理的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
处理工艺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和处理工艺 的匹配程度会影响预处理效果
,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
设备性能
预处理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态 也会影响预处理效果,需要定
期维护和保养。
操作条件
预处理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 力、流量等也会影响预处理效
沉积;曝气沉砂池通过曝气作用使污水产生旋流,使砂粒在池心沉积。
调节池
总结词
调节池用于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使后续处理设备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
详细描述
调节池通过混合和均化作用,将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污水进行均匀混合,减 小水质和水量的波动,使后续处理设备能够稳定运行。调节池还具有预曝气、 沉淀、均质等功能,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03
预处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效果
去除大颗粒和悬浮物
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和悬浮 物,为后续处理减轻负担。
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预处理可以去除部分有害物质,减少对后续 处理设备的腐蚀和磨损。
提高水质稳定性
预处理可以初步稳定水质,减少后续处理中 水质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提高处理效率
预处理可以改善污水水质,提高后续处理的 效率。
果,需要严格控制。
04
预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 战
发展方向
智能化控制
01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预处理的智能化
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高效生物技术
02
研发高效生物技术,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实现对有机物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的预处理
调节
格栅
沉淀
调节
一、调节池的作用
1、调节水质水量 2、平衡水温 3、酸碱中和
二、调节池构造
1、对角线出水的调节池
调节池构造:出水槽沿池的对角线方向设置。 池内设有若干纵向隔板。 废水走向:经左右两侧的水槽进入池内。同时 进入池内的废水,停留时间不同。
出水槽内,同一废水不同时刻流入池内的,在 槽中相遇并混合,实现水质均一。
隔栅与筛网
一、格栅作用:
拦截污水 中粗大悬浮或 漂浮状态污染 物,保护后续 处理设施
1、格栅的类型及应用
(1)人工清渣的格栅
一般采用直栅条平行焊制而成,栅条间距 20~40mm,安装倾角45~60度,格栅间应设 置操作平台。
(2)移动伸缩臂式格栅除污机
(3) 回转式格栅
2、格栅的计算要点
二、沉淀池
分类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斜流式
平流式沉淀池
竖流式沉淀池
(一)平流式沉淀池
池型呈长方形, 废水从池的一端 流人,水平方向 流过池子,从池 的另一端流出。 在池的进口处底 部设贮泥斗,其 它部位池底有坡 度,倾向贮泥斗 。
(二)竖流式沉淀池
中心管
(三)、辐流沉淀池
1.中央进水幅流式
确定调节池的均衡时间和容积,设计 调节池时按流量和浓度在高蜂时的区间计 算,调节时间越长水质水量越稳定,根据 废水排放情况,建筑场地,资金等具体条 件,确定调节时间,调节池设计根据下式 计算而得:
C=
C1q1t1+c2q2t2+……+c3q3t3
qT
C-24小时废水平均浓度,mg/L; c1,c2…cn-废水在各时间段t1,t2…tn内的平均浓度, mg/L; q1,q2…qn-废水在各时间段t1,t1…tn内的平均流量m3/h; t1,t2…tn-时间段(h)总和等于T; Q-24小时内平均废水量
B: 池宽 流线III:正好有一个沉降速度为u0的颗粒从 池顶沉淀到池底,称为截留速度。 uu0的颗粒可以全部去除
u<u0的颗粒只能部分去除
理想沉淀池的去除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于颗粒沉速小于u0的颗粒来讲, 去除率为 E=ui/u0 = ui/(Q/A)
结论:去除率与表面负荷有关,而与其它 因素(如水深、池长、水平流速、沉淀时 间)无关。
平流沉砂 池
分类:
1、振动式筛网
2、回转式筛网
沉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可 沉降性能,在重力作 用下下沉,达到固液 分离的一种过程。 沉淀法是水处理的最 基本方法之一。
什么是沉淀?
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重力作
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
的一种过程。
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沉砂池 用于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 理——初次沉淀池 用于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 池 用于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 缩池
调节池液面可上下自由波动以此实现水量调 节。池底设置沉渣斗,通过排渣管定期排渣。
2、折流式调节池
3、线内水量调节池
4、强制式调节池
三、调节池的设计计算
池容积的计算
V=qt
式中 V-调节池容积;
t-废水在调节池内的停留时间;
q-t小时内废水平均流量;
对角线式调节池: V=qt/1.4 式中 1.4——经验参数。
2、自由沉淀基本理论
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 重力:
F1= 1/6 d3 (p - l ) g
阻力
F2=CD l u2/2 d2/4
CD与颗粒大小、形状、粗造度、沉速有关。
平衡时:F1=F2
可得到沉速计算公式 (对球形颗粒):
1 p l 2 u gd 18
:水的动力粘度,Pa s
格栅本身水流阻力很小,主要是由截留 物堵塞栅条造成的。 格栅水头损失达到10~15厘米时就该清捞。 格栅后渠底应比栅前低10~15厘米。避免造 成回水 根据流速可计算隔栅总宽度。(废水过栅 流速取0.7米/秒)
二、筛网
作用:去除沉淀池不容易去除的纤维、藻类、 纸浆等,可选择不同材质金属丝网和不同孔 径的筛网过滤器来处理。可作预处理,也可 做深度处理。
一般d难以测定,在层流区,颗粒太小。可以 通过测定u,算出d(注意是名义上的)。
3、理想沉淀池
1)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沉,速度为u。
2)水流水平流动,在过水断面上,各点流速 相等,水平流速为v。 3)进口区域,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 断面上
4)颗粒到底就被去除。
水平流速
v=Q/(H ×B)
2、向心幅流式
周边进水与中心进水相比:进水断面大,进 水易均匀; 向心式的表面负荷可提高约1倍。
(四)斜板(管)沉淀池
1、原理 沉淀效率=ui/Q/A 在原体积不变时,较少H,加大A,可以提高沉淀 效率或提高Q 浅层理论
浅层理论示意图
斜管断面
2、构造
(五)沉砂池
原理与沉淀池相同。 功能: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渣等) 保证措施:流速控制 常用的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一、沉淀基本理论
1、沉淀类型
(1)自由沉淀:离散颗粒、沉速不变
(沉砂池、初沉池前期)
(2)絮凝沉淀:絮凝性颗粒,沉速增加(初沉 池后期、二沉池前期、给水混凝沉淀)
(3)拥挤沉淀:颗粒浓度大,相互间发生干扰,分 层(高浊水、二沉池、污泥浓缩池)
(4)压缩沉淀:颗粒间相互挤压,下层颗粒间 的水 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下挤出,污泥得到 浓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