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处置子公司的合并处理

合集下载

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处理

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处理

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处理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处理子公司合并报表处理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中,将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成一个整体的报表。

通常情况下,母公司会通过合并报表来展示其整体的财务状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在合并报表的处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并方法。

在合并报表处理中,可以选择采用股权法、全面控制法或联营企业法等多种合并方法。

母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合并方法。

2.消除内部交易。

在多个子公司之间可能存在内部交易,如债权、债务、股权等。

在合并报表处理中,需要将这些内部交易消除,避免重复计算。

3.统一会计政策。

不同的子公司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因此需要将它们的会计政策进行统一,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调整口径和核算方法。

在不同的子公司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调整口径和核算方法。

在合并报表处理中,需要将这些差异进行调整,确保报表的统一和准确。

5.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

母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包括哪些子公司和业务范围,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

6.重视内部控制。

在合并报表处理中,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母公司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管控、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等方面,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总之,子公司合并报表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母公司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和合适的财务管理系统,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母公司应该重视这一工作,及时处理和公布财务报表,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合并报表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合并报表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合并报表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了扩大业务规模或实现战略转型,往往需要进行子公司的合并。

合并报表是指将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报告的一种会计处理方式。

在合并报表过程中,处置子公司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合并报表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计算处置子公司前的合并报表数据在进行子公司的处置之前,首先需要计算出处置子公司前的合并报表数据。

合并报表是将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报告,因此需要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纳入合并报表中。

这包括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

2. 确定处置方式处置子公司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出售、注销、分立等。

在决定处置子公司的方式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市场需求、盈利能力、战略规划等。

不同的处置方式会对会计处理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会计处理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3. 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根据确定的处置方式,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以出售子公司为例,当出售子公司时,需要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进行调整。

具体的会计处理包括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科目进行调整,将子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进行调整。

4. 计算处置子公司后的合并报表数据在进行子公司的处置之后,需要计算出处置子公司后的合并报表数据。

合并报表是将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报告,因此需要将处置子公司后的财务数据纳入合并报表中。

这包括处置子公司后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等。

5. 编制合并报表根据计算得到的处置子公司后的合并报表数据,编制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是将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在一起进行报告,以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合并报表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定进行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6. 披露合并报表编制完成合并报表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披露。

已经处置的子公司需要合并吗

已经处置的子公司需要合并吗

已经处置的⼦公司需要合并吗
现代社会许多公司都会选择建⽴⼦公司来拓展市场以及销售产品,⽽同时⼦公司虽然归属于母公司控制,但却是独⽴的法律主体拥有⾃⼰的专有法律地位。

⽽对于严重亏损或者出现意外情况的⼦公司,母公司可以选择进⾏处置。

那么对于处置的⼦公司来说母公司对其合并吗?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已经处置的⼦公司需要合并吗
已经处置的⼦公司需要进⾏合并。

处置控制的⼦公司吸收合并,合并⽅对于合并⽇取得的被合并⽅资产、负债应按其在被合并⽅的原账⾯价值确认;合并⽅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净资产账⾯价值与⽀付的合并对价账⾯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为进⾏企业合并发⽣的各项直接相关费⽤,包括为进⾏企业合并⽀付的审计费⽤、评估费⽤、法律服务费⽤等,应当于发⽣时计⼊当期损益(管理费⽤);为企业合并发⾏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付的⼿续费、佣⾦等,应当计⼊所发⾏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额。

企业合并中发⾏权益性证券发⽣的⼿续费、佣⾦等费⽤,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资本公积),溢价收⼊不⾜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近⼏年以来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融动荡,导致了现实当中许多企业不得不进⾏对⾃⼰所控股控制的⼦公司进⾏剥离处置获取⼦公司净资产维持⾃⼰经营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公司处置过程当中,往往会有许多问题建议可以咨询⼀下律师帮忙解决。

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案例

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案例

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案例咱来唠唠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这个事儿哈。

比如说,有个大公司叫甲公司,旗下有个小跟班子公司乙。

一、处置前的合并报表情况。

在没处置乙子公司之前呢,合并报表就像是把甲和乙当成一个大家庭算账。

甲公司自己有资产、负债、收入啥的,乙公司也有。

合并的时候呢,就把乙公司的资产、负债统统加进来(当然这里面还有些特殊的抵消处理,不过先简单这么理解)。

就好比甲公司说:“你乙是我小弟,咱的钱啊、欠的债啊都放一块儿算。

”收入也是,乙公司赚的钱也要算到这个大家庭的总收入里。

二、处置子公司这一动作。

突然有一天,甲公司觉得乙子公司有点拖后腿或者有其他打算,就决定把乙给处置了,可能是卖掉了或者其他方式。

这就像把这个小弟给赶出家门了。

三、处置当期合并报表的调整。

1. 资产负债表。

要把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从合并报表里剔除。

这就像是从大家庭的账本里把乙的那部分单独划掉。

但是呢,这里有个小复杂的地方。

如果处置的价格和乙公司在甲公司合并报表里的净资产价值不一样,就会产生处置损益。

比如说,乙公司在合并报表里净资产值100万,甲公司卖了120万,那甲公司就赚了20万,这个20万要在合并报表里体现出来呢。

2. 利润表。

在处置当期的利润表中,乙公司从处置日开始就不能再把它的收入和费用合并进来了。

而且刚才说的那个处置损益也要反映在利润表中。

就好比乙走了之后,它以后的事儿就和这个大家庭没关系了,但是处置它这件事赚了还是赔了得在利润表里说清楚。

四、处置后的合并报表。

处置完乙子公司后,以后的合并报表就轻松多啦,就只剩下甲公司自己的情况,再加上和其他剩下子公司(如果有的话)的合并处理。

就像这个大家庭少了一个成员,账本也就不用再记他的事儿了,重新回归到比较简单的状态啦。

你看,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大概就是这么个有趣(或者说有点小复杂)的过程呢。

子公司出售合并报表怎么处理

子公司出售合并报表怎么处理

⼦公司出售合并报表怎么处理在集团公司的运营⽐较好的情况下,可能会成⽴新的⼦公司,⼦公司和分公司不⼀样,⼦公司不具有独⽴法⼈资格,⽽且⼦公司在运营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如果出售给了其他公司,到时候需要将报表合并,那⼦公司出售合并报表怎么处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出售合并报表怎么处理企业处置⼦公司,会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的损益。

成本法下的控股⼦公司分为全资控股和绝对控股,⼆者的区别只是持股⽐例的不同,除了要考虑少数股东之外,其他的财务处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合并报表处理具体如下:公司B和C均为A集团下属全资⼦公司,A集团决定将B公司所属全资⼦公司D⽆偿转给C公司。

B公司的个别报表层⾯:按其原先对D的长期股权投资账⾯价值,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B的合并报表层⾯:按其享有D的帐⾯净资产份额,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公司法》第⼀百零三条【股东表决权】股东出席股东⼤会会议,所持每⼀股份有⼀表决权。

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股东⼤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但是,股东⼤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以上通过。

⼆、⼦公司和分公司的区别1、主体资格不同。

⼦公司具有独⽴的主体资格,享有独⽴的法⼈地位。

分公司则不具有独⽴的民事和商事主体资格,不具有法⼈资格。

2、称谓不同。

分公司不具有独⽴的名称,⼦公司有⾃⼰独⽴的名称。

3、独⽴性不同。

⼦公司作为独⽴的法⼈,在法律上其意志是独⽴的,母公司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不能进⾏直接的命令指挥。

分公司作为本公司的分⽀机构,其业务的执⾏、资⾦的调动完全受制于本公司。

4、财产关系不同。

在财产关系结构上,⼦公司虽然有母公司的参与,但仍有属于⾃⼰的财产。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在合并报表中的另类会计处理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在合并报表中的另类会计处理

101对于企业因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而丧失对其控制权,现行规范通常是先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进行股权处置的处理,然后再在合并报表中进行调整。

本文视原子公司部分股权在个别报表中未处置,直接将原子公司纳入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进行处置的会计处理,旨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解析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合并报表的处理。

丧失控制权 处置部分股权 合并报表摘要关键词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在合并报表中的另类会计处理彭正辉一、现行处理规范剖析母公司如将子公司部分股权出售,导致对子公司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规定,区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进行会计处理。

(一)个别报表中的处理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按处置股权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比较剩余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原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对剩余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追溯调整。

1.处置股权的终止确认按处置股权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同时确认有关处置损益(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2.剩余股权的追溯调整处置后剩余股权能够对原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相关规定进行追溯处理。

(1)投资时的追溯调整。

以原投资日原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算基础,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原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若剩余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原投资时原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的商誉部分,不作账务处理;若剩余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原投资时原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在调整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2)投资后的追溯调整。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102投资收益从出售年度个别报表确认的损益恢复为合并报表中其他年度的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子公司的合并处理思路

处置子公司的合并处理思路

处置子公司的合并处理思路引言: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策略调整等原因,有时需要对子公司进行合并处理。

合并子公司可以实现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等目标。

然而,合并子公司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过程,需要制定合理的合并处理思路和方案,以确保合并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处置子公司的合并处理思路。

一、明确合并目标和战略定位在合并子公司之前,企业应该明确合并的目标和战略定位。

合并的目标可以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提升经营效率等。

战略定位是指合并后的子公司在企业整体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

明确合并目标和战略定位可以为后续的合并处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分析在决定合并处理子公司之前,企业应对子公司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分析,以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市场前景等情况。

综合评估可以考虑财务指标、市场份额、竞争力等方面的数据,以评估子公司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风险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预判合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

三、制定合并处理方案在明确合并目标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合并处理方案。

合并处理方案包括合并前的准备工作、合并过程的具体步骤、合并后的资源整合和管理等内容。

合并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包括制定合并计划、明确合并时间表、成立合并工作组等。

合并过程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尽职调查、合并协议签署、合并结构设计、人员安置等。

资源整合和管理是合并处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整合、财务管理整合、业务流程整合等方面。

四、沟通与协调合并处理子公司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沟通与协调可以分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内部沟通主要是指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沟通,包括向员工解释合并的目的和影响、安抚员工情绪、明确工作安排等。

外部沟通主要是指与合并对象、股东、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包括与合并对象商讨合并细节、与股东解释合并的理由和效益、与供应商、客户沟通合并后的合作计划等。

处置子公司 合并报表编制 方法

处置子公司 合并报表编制  方法

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如何合并报表的问题一、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报表的期初数,但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C h e n y i w e i回复(1):处置子公司一般不会导致合并报表净资产减少(被无偿划拨出去除外),因为通常可以收到现金等对价。

C h e n y i w e i回复(2):被处置子公司的期末资产负债表不纳入合并范围,其年初至处置日期间的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

相应地,编制合并抵销分录时不抵销长期投资和股东权益,但仍然抵销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本期损益,并确认少数股东收益。

这样是可以做到最终合并报表上的平衡的。

其他回复(c h e n y i w e i确认):确认的少数股东收益在编制权益变动表时如何列示?为了勾稽关系正确,应填列到少数股东权益列“所有者投入或减少资本”中的“其他”作为减少项,一增一减最终平衡。

C h e n y i w e i回复(3):不应存在勾稽不平的问题。

例如,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00,出售时该股权对应的子公司净资产份额为300(假定取得投资后的子公司净资产变动均由损益导致),以350的价格出售,则个别报表层面的股权投资处置收益为350-100=250;合并报表层面,相当于还是权益法核算,处置收益就是350-300=50。

差异200,为投资持有期间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额中所享有的份额。

所以,相当于此时的合并抵销分录是: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处置收益200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期末未分配利润仍然是平衡的。

C h e n y i w e i回复(4)不存在勾稽不平的问题,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是为了延续上年度的合并结果。

C h e n y i w e i回复(5)单体层面的处置收益,有一部分是合并报表层面历年已经确认过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所以通过年初未分配利润调节,保持本年度合并报表与上年末的衔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报表的期初数,但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需要抵销吗?该如何抵销?利润分配表中需要反映该“处置子公司所减少的净资产”吗?回:被处置子公司的期末资产负债表不纳入合并范围,其年初至处置日期间的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相应地,编制合并抵销分录时不抵销长期投资和股东权益,但仍然抵销投资收益和子公司本期损益,并确认少数股东收益。

这样是可以做到最终合并报表上的平衡的。

2、我现在也遇到相似的问题,再不考虑内部毛利的情况下,原准则的合并未分配利润与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应该是一致的,而新准则项下母公司与合并得未分配利润就不一样了,那么当年处置子公司时,编合并报表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年初用合并未分配利润,年末用母公司未分配利润,钩稽关系不平的。

我也碰到这种实务.母公司和合并报表各按各的编制,没有存在未分配利润无法衔接的问题.回:不应存在勾稽不平的问题。

例如,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00,出售时该股权对应的子公司净资产份额为300(假定取得投资后的子公司净资产变动均由损益导致),以350的价格出售,则个别报表层面的股权投资处置收益为350-100=250;合并报表层面,相当于还是权益法核算,处置收益就是350-300=50。

差异200,为投资持有期间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额中所享有的份额。

所以,相当于此时的合并抵销分录是: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处置收益 200贷:年初未分配利润200期末未分配利润仍然是平衡的。

3、还是不明白陈版,不是说合并资产负债表不改变期初数吗,那你这么做就是影响期初未分配利润了啊,比如我花了100万投资了一个公司,当年我公司没盈利,子公司盈利了100万,那么年底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是100万把(假设我这个母公司一直没盈利)。

本年6月份出售,子公司1-5月盈利了100万,我是按300万出售的,您看我当年的母公司损益表位200万,而子公司本年利润表是100万,那么到6月我合并报表时没有子公司了,我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200(就是我出售子公司盈利的200万),您说我怎么做抵消分录来达到这个效果回:合并报表层面本年度的净利润应为100万(即子公司处置前净利润100万。

合并报表层面处置子公司净资产的损益为零,因为处置价格和子公司处置日净资产账面价值均为300万)。

母公司损益表中的处置损益200万,有100万对应于子公司上年度经营利润,另100万对应于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的经营利润,均应抵销处理。

在不做模拟权益法的情况下,成本法下的直接抵销分录: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处置损益200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00贷:期末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100(因为子公司利润表要纳入合并范围,但期末资产负债表不纳入合并范围,所以由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期间的净利润形成的留存收益仍须一并抵销。

)“期末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实际上是指本期被处置的子公司在年初至处置日期间因纳入合并范围而并入的净利润,正常情况下会自动转入到合并报表的年末未分配利润中。

但该因素确实导致了本期内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置损益小于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

该金额只是为保证抵销分录借贷平衡而设置的一个平衡数。

由于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可以通过对年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和其他变动数的抵销来间接实现,所以这个贷记期末未分配利润100是无需过录到合并底稿中的抵销分录栏的。

关键是:期末资产负债表不合并但本期利润表合并,本身就会导致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报表自身不平。

子公司报表自身不平的问题就只能通过一笔同样不平的抵销分录来解决。

母公司在处置子公司时:借:货币资金300贷:长期股权投资100贷:投资收益200在合并报表时:合并1-6月收入成本借:投资收益100借:成本贷:收入冲回年初确认的投资收益借:投资收益100贷:年初未分配利润100在合并报表层面,原先全部超额亏损都应当已经由母公司负担,冲减了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所以,在处置该超额亏损子公司时,原先已在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中扣减的超额亏损应当转回,确认为处置收益的组成部分。

另外,如果该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证监会对这类问题也有一些“监管问题解答”涉及,也可以一并看看。

不过我个人不是很赞同其中规定的处理方法。

不存在勾稽不平的问题,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是为了延续上年度的合并结果问:再问陈版两个问题1、当期处置子公司,该子公司非100%控股,在编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期初少数股东权益+期初至处置日子公司实现净利润中归属于少数股东部分是否应单独列入其他减少项目?(个人认为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只能将归属其的子公司以前年度盈亏从处置收益中转出,并调整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故与少数股东无关,其变动只能单纯进行减少处理,即单边分录。

)2、收购少数股东股权时实现对子公司100%控股时,在编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时是否应将期初少数股东权益转入未分配利润?回:1、赞同你的看法,应当作为单独的减少项目予以列示。

2、收购少数股东股权时实现对子公司100%控股时,截至交易日的少数股东权益余额应当体现为一项其他减少,该减少金额与实际支付的现金对价之间的差额调整合并报表层面的资本公积。

相当于借:少数股东权益,贷:现金,借或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问:关于处置子公司进行了股利分配如何抵销请问,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了子公司,如果出售当期子公司对各股东进行了股利分配,那母公司收到的这部分股利在合并报表上是不是先按权益法调整长期投资成本?23楼说“在做合并报表的试算表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录来实现——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还包括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

即将200万投资收益还原。

”即在合并报表时:合并1-6月收入成本借:投资收益100借:成本贷:收入那处置的子公司的利润分配该如何抵销呢?回:在成本法下,母公司收到子公司所分配的股利是确认为投资收益的,但这种内部投资收益在合并报表层面应当抵销。

由于子公司对其股东(包括母公司)的股利分配减少了处置日子公司的净资产,相应增加了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置收益,即合并报表层面应当是抵销股利收益而增加股权处置收益(假定不考虑剩余股权按处置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的问题),所以事实上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无需抵销。

例如,假定本期子公司无损益,期初净资产100(假定等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本期内分配股利10,处置日净资产90,处置价款120。

则: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投资收益=10+(120-100)=30合并报表层面处置损益=120-90=30。

问:谢谢陈版的热心解答,这个问题我明白了这样的话调整分录就是借:投资收益5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0贷:期末未分配利润30这个调整分录应该正确的吧?但是这样一来就调整了期初未分配利润20,而上期的合并报表期末未分配利润就是20,也就是本期利润分配表里的期初未分配利润是20,这样一调,期初未分配利润就是20-20=0了,那不就跟上期期末的未分配利润对不上了吗?(假设母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回:抵销分录可以理解为:借:投资收益50贷:期初未分配利润20贷: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的各收入、成本、费用等具体损益项目30通过这种方式把年内被处置的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的利润表纳入合并。

这里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20,是为了延续合并报表期初数中包含的子公司未分配利润20的影响,不会变成20-20=0的。

最后一笔贷记“期末未分配利润”实际上是不过入合并底稿的,而是根据合并利润表中从上到下的计算公式算出合并期末未分配利润(这种做法在老制度下的合并底稿中就是这样操作的,应当不是新问题了)。

那也就是本期的利润分配表上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是不用合并进来的,而是通过这笔贷:期初未分配利润才能把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上期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弄平?是的,可以理解为该前子公司的利润表不再直接通过加总的方式纳入合并,而是通过编制抵销分录的方式间接合并进来。

问:chenyiwei大版主:增资后如何编制合并报表?chenyiwei大版主:有一家单位原先100%持有股权,现在又吸引了几家企业增资,同时本公司原股东也增资,增资后本公司持股比例下降到48%,但仍然具有控制关系,仍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现在的问题是增资时如何会计处理?合并层面如何会计处理?急盼您的解答!谢谢了!回:按照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但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形处理,见财会便[2009]14号。

问:通过上述分录把子公司的收入和成本合并进去我的理解:这笔分录直接过到母公司的利润表项目中,而不是过到母子公司利润表项目简单相加后的数字,是这样吗?换句话说,处置子公司不需要把母子报表项目简单相加后再抵消,而是直接把上述分录过到母公司利润项目即可,不需要在底稿中再列式子公司利润表是吧?回:关于处置子公司当期合并利润表如何编制的问题,本版面上已有很多讨论,你可以搜索一下。

我建议的处理方法是:不把该被处置子公司的年初至处置日期间的利润表通过简单加总的方式纳入合并报表,而是通过抵销分录纳入,即抵销分录为:借: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各成本、费用、损失项目贷: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各收入、收益项目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借/贷:投资收益——处置收益总结:(1)在填列合并损益表时,母公司单户表并入的清算的投资收益是站在成本法核算下计算的长期投资处置收益,因此未考虑子公司以前年度及本期被处置前应归属母公司享有的净利润(即按照权益法核算应当确认的投资收益);(2)站在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期初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应当反映在合并报表的期初数中,因此要增加“期初未分配利润”,相应冲减“投资收益”;(3)本期净利润通过简单的加总已经过入合并报表,因此要把“投资收益”中与本期净利润相对应的部分冲减,对应增加“期末未分配利润”;(4)正如陈版所说:“期末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实际上是指本期被处置的子公司在年初至处置日期间因纳入合并范围而并入的净利润,正常情况下会自动转入到合并报表的年末未分配利润中。

但该因素确实导致了本期内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置损益小于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

该金额只是为保证抵销分录借贷平衡而设置的一个平衡数。

由于期末未分配利润的抵销可以通过对年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和其他变动数的抵销来间接实现,所以这个贷记期末未分配利润是无需过录到合并底稿中的抵销分录栏的。

关键是:期末资产负债表不合并但本期利润表合并,本身就会导致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报表自身不平。

子公司报表自身不平的问题就只能通过一笔同样不平的抵销分录来解决。

(5)其实最终的中心思想就是本期母公司处置子公司的投资收益,站在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一部分是要还原为期初未分配利润,一部分作为子公司正常的净利润形成合并报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剩下的部分才是合并报表下的子公司处置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