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工原理复习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

三、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五)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物理性污染的种类: 噪声、电磁辐射、振动、热污染等。
(二)膜分离特点 • 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能耗较低,能量转化效率高。 • 可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处理。 • 不需要投加其他物质,可节省化学药剂,并有利于不改变分离物质原有 的属性。 • 在膜分离过程中,分离和浓缩同时进行,能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 膜分离装置简单,可实现连续分离,适应性强,操作容易且易于实现自 动控制。
第六章 沉降
第II篇 分离过程原理
分离过程的分类?
• 机械分离:非均相混合体系(两相以上所组成的 混合物)
• 传质分离:均相混合体系 • 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如溶剂或吸附 剂等,使均相混合体系变成两相系统) • 速率分离过程(在某种推动力下,利用各组分 扩散速率的差异实现组分分离)
第一节 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
表示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临界直径和分离效率。
(1) 临界直径
临界直径是指在旋风分离器中能够从气体中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
颗粒的直径,用dc表示。
(2) 分离效率
dc
9B πuiP N
(6.3.9)
总效率:指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全部粉尘中被分离下来的粉尘的质
量分数。
粒级效率:表示进入旋风分离器的粒径为di的颗粒被分离下来的
(3)温度:是影响黏度的主要因素。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黏度减小,气体的黏度增加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河南工业大学

1、管路分为简单管路(①、通过各管路的质量流量不变;②、整个管路阻力损失等于各管路阻力损失之和。
)和复杂管路,复杂管路包括分支管路(①、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②、主管段内各段流量不同,阻力损失需分段加以计算;③、机械能守恒。
)和并联管路(①、总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②、各支管中阻力损失相等;③、各支管的流量依据阻力损失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
2、流量计包括测速管(毕托管)(测得的是点速度)、孔板流量计(固定安装,阻力损失较大)、文丘里流量计(比孔板流量计减少了机械能损失),转子流量计(必须垂直安装,流体自上而下流动)。
3、热量传递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4、导热系数:①、气体导热系数很小,利于绝热保温,随温度和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②、水的导热系数最大,常用做导热介质。
液体(除水和甘油外)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到而减小,压力影响不大。
③、固体:金属的λ选大于非金属的λ;金属有杂质,λ减小;纯金属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合金λ随温度升高增大;晶体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非晶体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有: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
6、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比较:区别:①、重力沉降的动力是重力,沉降方向向下,沉降速度恒定,沉降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②、离心沉降的动力是离心力,沉降方向向外,沉降的速度与半径有关,是变化的,沉降的加速度为离心加速度。
联系:离心分离因数,是离心分离设备的重要指标,表示离心沉降速度较沉降速度可以提高的倍数。
7、过滤可以分为:表面过滤(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
8、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比较:区别:①、表面过滤的条件是颗粒物浓度高,滤速慢,虑饼易形成,过滤的介质是织布或多孔固体,过滤介质的孔一般比颗粒物的粒径小,有效过滤介质主要是虑饼,实际应用于真空过滤机、板框式压滤机、慢滤池、袋滤器。
②、深层过滤的条件是颗粒物浓度底,滤速快,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过滤介质的空隙大于颗粒物粒径,有效的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实际应用于快滤池。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3该浓度可表示为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第i篇环境工程原理基础第一节普通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数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标准?单位和尺寸之间有什么区别?(3)质量比和分数有什么区别?给出了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质量会计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了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点。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所有成分为对象时,质量平衡方程的特点是什么?(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成分是什么?系统中能量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了热平衡方程的含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一节管道系统平衡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扩展的伯努利方程显示了管道中各种机械能变化与外部能量之间的关系。
简要描述了这种关系,并解释了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5)对于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若无外功加入,则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动?(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7)简要描述了层流和湍流的流型特征。
(8)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机理。
(9)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0)在什么情况下,牛顿粘度定律可以用来计算剪切应力?什么是牛顿流体?(11)简述了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粘度的影响。
环境工程原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质量传递1、传热过程主要有两种:强化传热、削弱传热2、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3、热传导:通过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4、对流传热: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5、自然对流传热:流体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形成密度差,在浮力的作用下流体发生对流而产生的传热过程。
6、强制对流传热:由于水泵、风机或其他外力引起流体流动而产生的传热过程。
7、辐射传热的过程:物体将热能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播,当遇到另一个物体时,又被物体全部或者部分吸收而变成热能。
(不需要任何介质作媒体,可以在真空中传播)8、导热系数:反映温度变化在物体中传播的能力。
9、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在气体中氢气的导热系数最高。
10、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水和甘油除外)11、晶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非晶体相反)12、多孔性固体的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孔隙微观尺寸以及其中所含流体的性质有关,干燥的多孔性固体导热性很差,通常作为隔热材料,但材料受潮后,由于水比空气的导热系数大得多,其隔热性能将大幅度下降,因此,露天保温管道必须注意防潮。
14、对流传热与热传导的区别:对流传热存在流体质点的相对位移,而质点的位移将是对流传热速率加快。
15、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物理特征、几何特征、流动特征16、湍流边界层内,存在层流底层、缓冲层和湍流中心三个区域,流体处于不同的流动状态。
17、传热边界层: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变化的区域(存在温度梯度的区域)18、传热过程的阻力主要取决于传热边界层的厚度19、普兰德数:分子动量传递能力和分子热量传递能力的比值20、对流传热系数大小取决于流体物性、壁面情况、流动原因、流动状况、流体是否相变等21、对流传热微分方程式可以看出,温度梯度越大,对流传热系数越大22、求解湍流传热的对流传热系数有两个途径:量纲分析法并结合实验、应用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的类似性建立对流传热系数与范宁摩擦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23、自然对流:在固体壁面与静止流体之间,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差而造成密度差,是流体在升浮力作用下流动。
环境工程原理总复习

2 2
u12
2g
Hi
H H0 kqV 2
★工作点(上述曲线的交点)
★允许安装高度
Hg
p0
g
ha
pv
g
Hf
p0 h
g
pv
g
Hf
H g max
ha h hr 0.3
2、离心式风机
★全风压
pt
g(z2
z1) ( p2
p1)
(u22 u12)
2
hf
★轴功率
P qV pt
1000
1 1 S
ln
1
S
Y1 Y2
m m
X2 X2
S
1 1 S
ln1
S
Y1 Y2
Y2* Y2*
S
S mG L
NOL
1
1 S
ln1
S
X X
2 1
Y1 Y1
/ /
m m
S
1
1 S
ln1
S
X 2 X1*
X1
X
* 1
S
S L mG
5、填料塔
★泛点气速的计算 横坐标
★塔径
D 4VS
习题:P61~65,1-15、1-19、1-32、 1-37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了解离心泵、风机的各种特性和参量,及其根据工艺要 求的选型计算
1、离心泵
★压头
H
z
p
g
u 2 2g
H f
★有效功率 ★轴功率 ★泵特性曲线 ★管路特性曲线
Pe HqV g
P = Pe/
H
h0
pM pV
g
u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河南工业大学

1、管路分为简单管路(①、通过各管路的质量流量不变;②、整个管路阻力损失等于各管路阻力损失之和。
)和复杂管路,复杂管路包括分支管路(①、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②、主管段内各段流量不同,阻力损失需分段加以计算;③、机械能守恒。
)和并联管路(①、总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②、各支管中阻力损失相等;③、各支管的流量依据阻力损失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
2、流量计包括测速管(毕托管)(测得的是点速度)、孔板流量计(固定安装,阻力损失较大)、文丘里流量计(比孔板流量计减少了机械能损失),转子流量计(必须垂直安装,流体自上而下流动)。
3、热量传递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4、导热系数:①、气体导热系数很小,利于绝热保温,随温度和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②、水的导热系数最大,常用做导热介质。
液体(除水和甘油外)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到而减小,压力影响不大。
③、固体:金属的λ选大于非金属的λ;金属有杂质,λ减小;纯金属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合金λ随温度升高增大;晶体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非晶体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有: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
6、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比较:区别:①、重力沉降的动力是重力,沉降方向向下,沉降速度恒定,沉降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②、离心沉降的动力是离心力,沉降方向向外,沉降的速度与半径有关,是变化的,沉降的加速度为离心加速度。
联系:离心分离因数,是离心分离设备的重要指标,表示离心沉降速度较沉降速度可以提高的倍数。
7、过滤可以分为:表面过滤(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
8、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比较:区别:①、表面过滤的条件是颗粒物浓度高,滤速慢,虑饼易形成,过滤的介质是织布或多孔固体,过滤介质的孔一般比颗粒物的粒径小,有效过滤介质主要是虑饼,实际应用于真空过滤机、板框式压滤机、慢滤池、袋滤器。
②、深层过滤的条件是颗粒物浓度底,滤速快,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过滤介质的空隙大于颗粒物粒径,有效的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实际应用于快滤池。
环境工程原理 复习资料

1.热量传递;2.衡算系统;3.物料总能量;4.空隙率;5.质量传递;6.离心分离因数;7.导热系数;8.导温系数;9.黑体;10.莫诺特方程;11.吸附平衡;12.传质单元;13.细胞产率系数;14.洗脱现象。
1.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2.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3.为什么多孔材料具有保温性能?保温材料为什么需要防潮?4.穿透曲线。
5.简述漂移因子的涵义。
6.饱和系数K S。
7.简要分析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8.简要分析颗粒在离心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9.过滤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10.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1.沉淀池进水流量为5000 m3/d,悬浮物浓度为200 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为20 mg/L。
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为99.8%,进入浓缩池停留一定时间后,排出的污泥含水率为96%,上清液中悬浮物含量为100 mg/L。
假设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过程中没有生物作用。
污水和污泥的密度均为1000 kg/m3。
求整个系统的污泥产量和排水量,以及浓缩池上清液回流量。
2.外径为25 mm的钢管,其外壁温度保持350 ℃,为减少热损失,在管外包一层导热系数为0.2 W/(m·K)的保温材料。
已知保温层外壁对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近似为10 W/(m2·K),空气温度为20 ℃。
试求:(1)保温层厚度分别为2 mm、5 mm和7 mm时,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2)保温层厚度为多少时热损失量最大?此时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各为多少?(3)若要起到保温作用,保温层厚度至少为多少?设保温层厚度对管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可忽略。
3.一套管式空气冷却器,空气在管外横向流过,对流传热系数为80 W/(m2·K);冷却水在管内流过,对流传热系数为5000 W/(m2·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工原理复习 第二章 思考题 1.什么是换算因素?英尺和米的换算因数是多少?同一物理量用不同单位制的单位度量时,其数值比称为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数是3.2808.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它的量纲(因次)。
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群数,称为无量纲准数。
区别: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而单位是测量的标准。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是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占混合物总质量(或总物质的量)的分数。
质量比: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与惰性组分质量的比值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在相同的压强和温度下有着同样的体积,因此可以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质的浓度,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方便;同时,该单位的最大优点是与温度、压力无关。
例如,10-6(体积分数)表示每106体积空气中有1体积的污染物,这等价于每106摩尔空气中有1摩尔污染物质。
又因为任何单位摩尔的物质有着相同数量的分子,10-6(体积分数)也就相当于每106个空气分子中有1个污染物分子。
对于气体,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ρA (mg/m 3)之间的关系和压力、温度以及污染物质的分子量有关。
对于理想气体,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示,即:式中:p ——绝对压力,Pa 或N/m 2; V A ——体积,m 3;n A ——物质的摩尔数,mol ;R ——理想气体常数,8.314 J/(mol ·K); T ——绝对温度,K 。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涵义:单位时间内以平均速度流过截面的流体体积与按实际上具有速度分布时流过同一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
一般地,液体的流速取0.5~3.0m/s,气体则为10~30m/s 。
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进行质量衡算时,首先需要划定衡算的系统,其次要确定衡算的对象与衡算的基准。
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密度等物理量只是位置的函数,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系统;当上述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称为非稳态系统。
稳态流动的数学特征:衡算系统 ——用来分析质量迁移的特定区域,即衡算的空间范围总衡算——对宏观范围进行的衡算。
微分衡算——对微元范围进行的衡算。
衡算的基准:对一定时间段或一定质量物质进行衡算 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只有能量可以穿越边界而物质不能穿越边界的系统。
开放系统:当能量和物质都能穿越边界的系统。
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表现为:物料温度的升高或物态的变化。
无相变情况下表现为温度的变化;有相变情况下吸收或放出潜热。
第四章思考题热量传递的过程分为: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什么是热传导?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如固体、静止的液体和气体中以导热方式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热传导。
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仅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通常认为是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
对流传热分为自然对流传热和强制对流传热。
自然对流传热是指由于流体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形成密度差,在浮力的作用下流体发生对流而发生的传热过程,例如暖气片表面附近空气受热向上流动的过程;强制对流传热是指由于水泵、风机或其他外力引起流体流动而发生的传热过程。
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
物体由于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过程。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先将热能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播,当遇到另一个物体时,又被其全部或部分吸收而变成热能。
特点:辐射传热不需要任何介质作媒介,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是辐射传热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不同之处。
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1)物性特征(2)几何特征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度、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道进口段以及是弯管还是直管等。
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 流体的流动增大了壁面处的温度梯度,使壁面处的热通量较静止时大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壁面附近因传热而使流体温度发生变化的区域(即存在温度梯度的区域);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不是物性参数,与很多因素有关,其大小取决于流体物性、壁面情况、流动原因、流动状况、流体是否有相变等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湍流情况下,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的0.8次方成正比,与管径的0.2次方成反比。
强化传热:提高流速或采用小直径的管道,其中提高流速更为有效。
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一般情况下,热损失随保温层厚度增加而减小。
但对于小直径的管道,则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随保温层的厚度增加,热损失加大。
热损失 为最大值时的保温层直径: 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传热单元数是温度的函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传热推动力引起流体温度变化的大小,表明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强弱。
传热效率ε: 流体可用的热量被利用的程度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1)流体的物性:密度、粘度、导热系数、冷凝潜热; (2)冷凝膜两侧的温差; (3)蒸气流速和流向;(4)不凝性气体在换热器的传热量及总传热系数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逆流操作, 其优点是:(1)可以节省传热面积,减少设备费;(2)或可以减少换热介质的流量,降低运行费。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多采用逆流操作 逆流操作的缺点:热、冷流体的最高温度集中在换热器的一端,使得该处的壁温较高。
对于高温换热器,应避免采用逆流操作 第四节 辐射传热(1) 分析热辐射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作用特点。
❖固体和液体: 辐射能进入其表面后,在极短的距离内被吸收完; 一般固体和液体都是不透热体,即D =0,A+R =1; 吸收能力大的物体其反射能力就小❖气体对辐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可以认为R =0,A+D =1; 吸收能力大的气体,其穿透能力就差(2) 比较黑体和灰体的特性及其辐射能力的差异。
灰体: 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 灰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率与外界无关;大多数工程材料可视为灰体; 气体不能近似地作为灰体处理.黑体: 热辐射对温度非常敏感,低温时热辐射往往可以忽略,高温时则起主要作用。
(3) 分析物体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
善于吸收的物体必善于辐射;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
影响物体表面的黑度的因素 物体的性质、温度以及表面状况,包括粗糙度及氧化程度,是物体本身的特性,一般可通过实验确定。
气体辐射的特点: 1) 不同气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差别很大 2)不同气体的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差别很大 3)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发生在整体气体体积内部,即吸收和辐射与热射线所经历的路程有关RTn pV A A =AAA x xX -=10=∂∂t 2c 2d d λα==吸收——辐射能被沿途的气体分子吸收而逐渐减少。
辐射——气体表面上的辐射应为达到表面的整个容积气体辐射的总和。
(1)简述换热器的类型。
按按交换方式分: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用途分:加热器、预热器、过热器、蒸发器、再沸器、冷却器、冷凝器(2)什么是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间壁式换热器又叫表面式换热器,在这种换热器中,冷热两种流体被壁面隔开,在换热过程中,两种流体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壁面传给冷流体。
主要包括: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
(3)列管式换热器式最常用的换热器,说明什么是管程、壳程,并分析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哪一侧?流体在管内每通过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壳程。
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
(4)简述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
采用小直径管、异形表面、加装翅片等(5)试分析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途径。
设法减少对传热系数影响最大的热阻:①提高流体的速度;②增强流体的扰动;③在流体中加固体颗粒;④在气流中喷入液滴;⑤采用短管换热器;⑥防止结垢和及时清除污垢。
第五章质量传递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分子扩散:由分子的不规则热运动而导致的传递;分子扩散过程只有在固体、静止流体或层流流动的流体中才会单独发生。
涡流扩散:由流体质点强烈掺混所导致的物质扩散。
(2)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物理意义: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组分A在Z方向上的质量通量=-(分子扩散系数)*(Z方向上组分A的梯度浓度)。
适用条件:?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a)非理想气体及浓溶液, 是浓度的函数。
b)溶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远比在气体中的小,在固体中的扩散系数更小。
气体、液体、固体扩散系数的数量级分别为10-5~10-4、10-10~10-9、10-14~10-9m2/s。
c)低密度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d)扩散系数与总压力成反比,与热力学温度的1.75次方成正比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系数将如何变化?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流体混合物的流动是以平均速度流动的,称为总体流动;第九章吸附吸附分离的基本原理。
通过多孔固体物料与某一混合组分体系接触,有选择地使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附着于固体表面,从而实现特定组分分离的操作过程。
简要说明吸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按作用力性质分类:物理吸附、化学吸附;(2)按吸附剂再生方法分类:变温吸附(TSA)、变压吸附(PSA);(3)按原料组成分类:大吸附量分离、杂质去除;(4)按分离机理分类:位阻效应、动力学效应、平衡效应;吸附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举例说明。
(1)气体或溶液的脱水及深度干燥:如空气除湿等。
(2)气体或溶液的除臭、脱色及溶剂蒸汽的回收:如工厂排气中稀薄溶剂蒸汽的回收、去除等。
(3)气体预处理及痕量物质的分离:如天然气中水分、酸性气体的分离等。
(4)气体的大吸附量分离:如从空气中分离制取氧、氮,沼气中分离提纯甲烷等。
(5)石油烃馏分的分离:如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的分离。
(6)食品工业的产品精制:如葡萄糖浆的精制。
(7)环境保护:如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回收,废水、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去除等。
(8)其他应用:如海水中钾、铀等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稀土金属的吸附回收,储能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