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计算题例析及归类

高考政治计算题例析及归类
高考政治计算题例析及归类

高考政治计算题例析及归类

计算题是全国各省市近几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2009年高考计算题相对集中在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利润、汇率变化等问题上。《经济常识》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十多个,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下面作一简要分析:

一、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

1.(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2.(2008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33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 0.75元

B. 0.80元

C. 0.85元

D. 1.25元

3.(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24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 100亿元和110亿元

B. 110亿元和110亿元

C. 110亿元和121亿元

D. 121亿元和121亿元

4.(2008年全国卷I第25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 12元

B. 12.5元

C. 18元

D. 18.75元

5.(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6.(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三、关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题

7.(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四、关于收入分配的计算题

8.阿莉2006年在某国有企业担任工程技术监理、年薪6万元,因技术突出可享受企业特殊津贴800元/月,且有两项专利技术发明、年终获奖金2万元。2007年该国有企业因长期经营不善而依法破产,阿莉下岗后以其技术参股至某私营企业可获4万元/年,炒股票获3.6万元,且另有两项新的专利技术发明与其兄阿明合伙发展个体经济可获3.5万元/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问阿莉两年来的按劳分配所得为__万元、合法的劳动收入为__万元、非按劳分配所得为__万元、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为__万元。()

A. 8.96万 12.46万 11.1万 7.6万

B. 8.96万 10.46万 11.1万 6.6万

C. 8.96万 12.46万 13.1万 6.6万

D. 6.96万 12.46万 11.1万 7.6万

五、关于企业利润的计算题

9.(2008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第27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 1400万元

B. 5600万元

C. 7000万元

D. 9800万元

六、关于经济效益的计算题

10.(2008年高考政治上海卷B组第33题)下表是某年份内两家制造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生

注:-总成本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该年份内哪家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七、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题

11.(2006四川24)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

A. 升值35000元

B. 升值30000元

C. 贬值25000元

D. 贬值20000元12.(2006全国卷25)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

A.12500股 B. 10000股 C. 8000股 D. 7500股

八、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题

13.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__元增值税款( )

A. 110.5

B. 1610.5

C. 255

D. 175.5

九、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

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自2008年3月“起征点”为2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6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A. 675元

B. 550元

C. 425元

D. 525元

十、关于GNP、GDP的计算题

15.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上()A.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C.GN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D.GDP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十一、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题

16.某国社会总产值为50000亿美元,其中已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上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为15000亿美元,上缴国家税金20000亿美元,企业留利10000亿美元。则该国国民收入与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部分各是()

A. 45000亿美元 10000亿美元

B. 35000亿美元 5000亿美元

C. 50000亿美元 15000亿美元

D. 30000亿美元 10000亿美元

十二、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题

17.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 )

A. 306元

B. 810元

C. 360元

D. 648元

18.(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 7392元

B. 79464元

C. 84392元

D. 86240元

十三、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19. (2008年高考政治上海卷第8题)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A.

十四、关于汇率与币值变化的计算题

20.(2008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26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A. 上涨不足5%

B. 上涨5%以上

C. 下降不足5%

D. 下降5%以上21.(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若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22.假如国际市场上某商品M的单价从60美元上涨到100美元,同期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8﹕1变为7.2﹕1,且现在我国生产M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以人民币购买该商品,其价格()

A. 降了14.3%

B. 涨了14.3%

C. 涨了31.25%

D. 涨了25%

十五、关于互补商品价格变化的计算题

23.(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参考答案

1.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08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1+20%)=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商品数量为10万件×(1+20%)=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12万件+10小时×8万件)÷(12万件+8万件)=7小时。

2. B 本题考查了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由于“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以后,原来的价值量是现在的(1+25%)倍,则现在的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

3. C 解法一:①2008年某国M商品因增加劳动者10%,而其他条件不变,故该国M商品的数量应该是:10亿件×(1+10%)=11亿件;而不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2008年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是:11亿件×10元/件=110亿元。②某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说明2008年某国M商品单位商品的价格没有变。2008年某国M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某国M商品的数量在劳动者数量增加10%的基础上。还要增加10%。这样某国M商品的价格总额在其价值总额基础上,还要增加10%。即110亿元+110亿元×10%=121亿元。故选C。

解法二:①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相同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不考虑其他因素,2008年价值总额为100亿元。但是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故价值总量为:100亿元×(1+10%)=110亿元。②价格总额为:其单位商品价格不变,10元/件。2008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仅考虑这一因素则产品数量为10亿件+10亿件×10%=11亿件。同时劳动者数量增加10%,则产品数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为11亿件+11亿件×10%=12.1亿件,故价格总额为:12.1亿件×10元/件=121亿元。故选C。4.B 本题考查了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解法如下15÷(1+50%)÷(1-20%)=12.5元,故选B。

5.D 6.C

7.C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次数。第一步,先求出货币流通次数。去年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6/2=8次。第二步,求出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额=16+16×10%=17.6万亿元,所以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7.6万亿元/8=2.2万亿元。正确答案为C。

8.A 9. B 本题借助于某企业的对外贸易为背景,考查企业利润和汇率知识。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据此,可以有两种计算办法:(1)解法一(按美元计算):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即2美元/件。某企业售出100万件某商品的

利润=商品的价格总额(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00×10-100×2=8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是:800×7=5600万(元)。故选B。

(2)解法二(按人民币计算):先求出某企业售出100万件某商品的价格总额是:10×100=10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是:1000×7=7000万(元);再求出某企业100万件某商品的生产成本是:100万件×14元/件=1400万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商品的价格总额-生产成本=7000万元-1400万元=5600万元。故选B。

10.答案: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用同样多的资源消耗,或同样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来,经济效益就高;反之,生产同样多的商品和劳务,资源消耗多,经济效益就低。根据公式,可以计算二者的经济效益情况:甲:0.7×400÷300≈0.933;乙:0.6×550÷300=1.1。因此,乙的经济效益较好。

11.B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该股民的股票价格的变化为:100×1000×(3%/2%-3%/2.5%)=30000(元),因此他的股票升值30000元。所以正确答案为B。

12.C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股票W的价格为5%/4%=1.25元,因此,10000元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10000/1.25=8000股,所以正确答案为C。

13.A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故该商场为此应纳增值税款为:1500元×17%-144.5=110.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4.B 本题考查超额累进税率,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应纳税收入:6500-2000=4500元。第二步,分层计算纳税额。500 ×5%=25元;(2000-500)×10%=150元;(4500-2000)×15%=375元。第三步,总纳税额应为500×5%+(2000-500)×10%+(4500-2000)×15%=550元,所以正确答案为B。

15.D 16.B 国民收入(V+M)=社会总产值-C,即50000-15000=35000亿美元, V为35000-(20000+10000)=5000亿美元,所以正确答案为B。

17.D 根据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1-20%)=30000×2.70%×(1-20%)=648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8.C 19.B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某市恩格尔系数=1700÷4000×100%=42.5%。因此,其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故选B。

20.B 解法一:本题以天津“泥人张”彩塑出口价格为情景,考查对汇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旨在考查考生的解读信息和实际运用能力,难度稍大。美元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由此,以人民币为标价出口时商品价格已经上涨5%,再加上美元贬值,那么商品以美元标价应该是上涨5%以上。故选B。

解法二:解答本题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事例计算。比如这个商品价值100元,上涨5%后,其价格为105元。按汇率为1比7来算的话,100元时,该商品为14.28美元;105元时,该商品为15美元。从美元角度算,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5-14.28)÷14.28≈0.0504,上涨5%以上。

21.B 22. D 第一步,计算商品M的原价为60×8=480元。第二步,计算商品M的现价为100×7.2÷(1+50%)÷(1-20%)=600元。第三步,(600-480)÷480=25%,以人民币购买该商品,其价格涨了25%,故选D。

23.B 本题利用互补商品价格变化带来的供求变化,考察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分三步计算。第一步,计算互补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互补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同时造成互补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正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20单位的变动量也应是下降趋势。第二步,计算替代商品需求变化带来的本商品变化。互为替代商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上升,造成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可见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变化。所以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30单位的变动量应是下降趋势。第三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A商品的需求量应该是减少20+30=50单位。所以答案应该是B。

近两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C.16克 D.32克

2.(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4.( 07四川文综)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5.(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6.(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7.(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8.(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9.(2008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10.(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11.(2008年高考文综北京卷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12.(2008年高考文综重庆卷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

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13.(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参考答案

1.C 要求把握: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根据题意可知: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从题意可知条件发生变化,当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未变),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2克黄金=8克白银(1克黄金=4克白银) 5件A商品=4克黄金。所以,5件A商品=4克黄金X4=16克白银。

2.D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然由社会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即40元,故D项符合题意。

4.C 5.C 6.B 7.B 8.A 9.B 10.C 通过社劳率引起的商品数量和单位价值量的变化,而单位时间内的价值总量不变,因此不考虑劳动者数量的变化,08年价值总额仍然是100亿。但是由于劳动者数量增加10%,又引起商品数量的增加(1+10%),这个数量增加跟社劳率无关。因此08年价值总额应为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劳动者增加10%,导致w数量发生变化(1+10%),同时社劳率提高10%,商品数量随之发生变化(1+10%),因此08年W总数量为10亿×(1+10%)×(1+10%)=12.1亿件。已知价格未发生变化。故08年商品价格=12.1亿×10元=121亿元。

11.B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此,假设2006年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商品的数量为1,其价值总量为1元/件*1件=1元,那么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该商品的价值是X 元,就有X元/件*1*(1+25%)=1元,通过计算可得,X=0.80元,B项正确。

12.B 每件该商品的利润为10×7—14=56元人民币,即可算出正确答案为B。

13.B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两个百分数所表达的含义。在此题中,2007年该商品用货币表示,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M=15元。假定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1件,那么当2008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该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1+50%)M=15元,通过计算可得出此时M商品用货币表示为10元,即M=10元。此题的一半完成,容易造成失误的就是后半部分,即对贬值20%的理解。很多考生认识货币贬值20%,那么10元钱的商品,就要用12元钱来购买,由此得出A项答案,这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此种推理用公式表示是:M=10×(1+20%)=12元。这一公式表示的不是货币贬值20%,而是商品增值20%,因此是一种错误的推理,也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计算货币贬值后该商品的货币表示,我们可以先假设货币贬值后该商品货币价值为X。那么当货币贬值20%后,则有X×(1-20%)=10,通过计算X=12.5元。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理解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通俗地说就是货币不值钱了,不能买到原来它所能买到产品了,那么货币贬值20%后,原来用10元能买到一单位M商品,那么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M商品。即0.8M=10元,计算可知M=12.5元。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50%的理解。提高50%不是提高一倍,应该是1+50%,即生产率提高50%以后,应该是1.5M=15,即1M=10。货币贬值20%,相同货币只能购买到(1-20%的)商品,即0.8M=10。因此答案就是12.5。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07全国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2.(07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升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3.(07北京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当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4.(08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升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5.(08四川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6.(08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7.(08天津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专题

电学计算题强化 1.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 1的 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1A ”字样。求: (1)将滑片P 移至最左端后,闭合电键S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多少? (2) 当滑片P 从最左端向右移动时,R 2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它最大阻值的一半,所以通过 R 2的电流也是滑片P 位过程中,小明同学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增大。为此,他认为“当滑片位于中点于最左端时电流值的一半”。 ①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并计算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 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 为2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 “20Ω,2A ”字样。闭合电键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位置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伏。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电压表V 的示数; (3)在电表量程可以改变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某种可能, 改变滑片P 的位置,使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如果可能,请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 3.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2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 1A ”字样。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3)现设想用定值电阻R 0来替换电阻R 1,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现有阻值为16欧的定值电阻,若用它替换电阻R 1,请判断:________满足题目要求(选填“能”或“不能”)。若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求出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若不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图10 图12 R 2 P A R 1 S V V 1 图11 A R 1 P V R 2 S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2010-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2010全国卷1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 20元24元 D.8元16元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2010新课标卷全国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3.(2010全国卷II 24)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 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A. 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4.(2010北京卷34)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5.(2010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6.(2011年文综全国卷大纲版)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A.6% B.10% C.12% D.15%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7.(2011年四川文综)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全为流通股,共5000万股,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的总市值为10000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价格约为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A.18.46元 B. 21.33元 C. 23.08元 D. 24.75元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完整版)保险学案例分析计算题含详细答案

2、残废给付 ①一次伤害、多处致残的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全额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保险金额 一被保险人在一次意外伤害中,造成一肢永久性残废,并丧失中指和无名指,保险金额为1万元,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为多少? 若该次事故还造成被保险人双目永久完全失明,则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又为多少? 查表可知,一肢永久性残废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50%,一中指和一无名指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双目永久完全失明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0%,则 A、残废保险金=(50%+10%)×10000=6000(元) B、按保险金额给付:1万元 保险的损失分摊机制 设某一地区有1000户住房,每户住房的市场价值为10万元,据以往资料知,每年火灾发生的频率为0.1%。假设每次火灾均为全损,保险公司要求每户房主缴纳110元保险金,保险公司则承担所有风险损

请问: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是保险公司吗?保险公司怎样兑现承诺? 所收金额:110×1000=11(万元) 每年可能补偿额:1000×0.1%×100000=10(万元) 赔余额:1万元 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其他没有遭受风险损失的房主,其承担份额为110元,遭受风险损失者也承担了110元。保险公司不仅没有实质性地承担风险损失,反而因为提供了有效的保险服务而获得了1万元的报酬。+ ——保险公司的作用在于组织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李某在游泳池内被从高处跳水的王某撞昏,溺死于水池底。由于李某生前投保了一份健康保险,保额5万元,而游泳馆也为每位游客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2万元。事后,王某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10万元。问题是: (1)因未指定受益人,李某的家人能领取多少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解答:(1)李某死亡的近因属于意外伤害,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因此李某的家人只能领到2万元的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全部归李某的家人所有,因为人身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计算题(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电学计算题 1. 如图10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标有“6V6W”字样,R2=3Ω,当S1、S2都闭合 时,电流表示数为1.2A,这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1)电源电压U(2)电阻R1的阻值 (3)当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消耗的功率 2.如图19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Ⅴ,小灯泡上标有“2.5Ⅴ0.25A”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a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再移动滑片到某点b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19乙所示(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电阻保持不变). 请回答: (1)当滑片P移到b点时,电压表的读数为__ V。小灯泡的电阻为Ω。b点在a点的____边(选填“左”或“右”)。(2)滑片在b处时,求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是多少?(3)滑片在b处时,求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3.某保温电热水壶电路如图21,S是温控开关,R1为加热器。当开关S接到a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此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5A;当水烧开时,开关S自动切换到b,电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此时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165W。(不考虑温度对电阻阻值的影响),求:(1)加热电阻R1的阻值是多大? (2)在保温状态下,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多少? 4.小明学习了电功率的知识后,想利用家里的电能表(如图21)和手表,测出 一些家用电器的有关数据。 (1)当家里只有一台电冰箱在正常工作时,他测出电能表1分钟转了3圈,求电冰 箱在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2)当电冰箱和电热水壶同时工作时,他测出电能表1分钟转33圈,求此时电热水 壶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3)如果用此电热水壶把1Kg的水由20℃加热至沸腾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不考 虑热量的损失,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 A.4克B.8克C.16克D.32克 解析:这一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更注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各种关系的灵活运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对学生的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根据题意可知: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 从题意可知条件发生变化,当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未变),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 2克黄金=8克白银(1克黄金=4克白银) 5件A商品=4克黄金 所以,5件A商品=4克黄金X4=16克白银 2.(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然由社会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即40元,故D项符合题意。 3.(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 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4.(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C)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5.(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C)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6.(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B)

物理电学计算题分类专题解析

电学计算题分类例析专题姓名 一、知识储备: 1、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变形公式:、 (3)适用条件: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先文字叙述,再写公式。 物理量\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功 电功率 电热 与电阻关系 3、计算电功所有公式:。 4、计算电功率所有公式:。 5、计算电热所有公式:。 6、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⑴纯电阻电路:电阻R,电路两端电压U,通过的电流强度I. 电功: W= 电热: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的 ⑵非纯电阻电路:电流通过电动机时 电功 :W= 电热: 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机械能+ 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 UIt,电热仍 I2Rt.但电功不再等于电热而是电热了. 7、电能表的铭牌含义:220V 5A 2500R/KW.h 8、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__ _ _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____ 时的电功率。某灯泡上标有“PZ220-60”,“220”表示, “60”表示,电阻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 二、典型题解析: 题型一:简单串并联问题 解题方法: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解决。 练习: 1、把R1和R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为0.2安,加在R2两端的电压是4伏.试求:(1)R1和R2的电阻各是多少?(2)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通过干路的电流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已知R1=12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求:(1)电源电压;(2)灯L 的电阻;(3)灯L的额定功率。 题型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计算 解题方法:找准题中的不变量、变量,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 1、标有“6V,6W”和“3V,6W”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源上,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而另一只较暗,求:(1)电源电压(2)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3)两灯泡哪只较亮? 2、有一只标有“PZ220—40”的灯泡,接在220V家庭电路中,求:(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3)1KW·h电可供此灯泡正常工作长时间?(4)若实际电压为110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大?灯泡的发光情况如何? 题型三:电热计算 解题方法:首先分清电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选择正确的公式计算 1、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R1=4Ω,R2=6Ω,电源电压10V,那么在1min时间内电流通过各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总共产生了多少热量? 2、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0.3Ω,接在12V的电路上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在5min内电流做功及电流产生的热量分别多大?产生机械能是多少?

电学计算题分类典型整理版

电学计算题分类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 1=12欧。电键SA 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 ”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二、并联电路 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7.5欧姆,灯泡L 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 2的电阻 2)灯泡L 1和L 2过的电流 3)干路电流 2、如图2所示电路,当K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 K 闭合时,电流 表的读数为1.5安, R 1 S R 2 P V A 图2 S R 2 R 1 A

⑴灯泡L 1的电阻 ⑵灯泡L 2的电阻 3.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0.8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三、取值围 1、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使用0.6A 量程,电压表使用15V 量程,电源电压为36V ,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当R 2接入电路的电阻是24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 ,现通过调节R 2来改变通过R 1的 电流,但必须保证电流表不超过其量程,问: (1)R 1的阻值是多大? (2)R 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多少? (3)R 2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大? 2、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 、20Ω”,电源电压为4.5V 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 求:①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围为多少? ②当滑动变阻器R 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电路变化题 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 且保持不变,R 1=R 3=4Ω, R 2=6Ω.试求: (1)当开关S 1、S 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 1、S 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1 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 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 。则电阻R 1与R 2的比值为? 图 2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详解

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祥解 计算题专题 核心关系图 一、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 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1+ y%) ;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1+x%)] ;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 (1 -x%)]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 -x%)]:n 。 1:2012年,甲、乙两国货币汇率为1:6 ,乙国生产的单位A商品价格为120元。2013 年,甲国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 年乙国单位A 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表示为: A.11.1 B.12 C.16 D.10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 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8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分类例析专题

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 ③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 ④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⑤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二、知识储备: 1、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变形公式:、 (3)适用条件: 2 ⑴纯电阻电路:电阻R,电路两端电 压U,通过的电流强度I. 电功: W= 电热: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 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 转化为电路的 ⑵非纯电阻电路:电流通过电动 机M时 电功:W= 电热: 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机械能+ 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 UIt, 电热仍 I2Rt.但电功不再等 于电热而是电热了. 4、电能表的铭牌含义:220V 5A 2500R/KW.h 5、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__ __时 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____ 时的电功率。某灯泡上标有 “PZ220-60”,“220”表 示, “60”表示电阻是 三、典题解析: 题型一:简单串并联问题 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 1 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例2、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2.5V”字样,闭合开关S后,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14A和6V.试求(1)电阻R的阻值是多少?(2)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解题方法:解决串、并联电路的问题,首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搞清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结合欧姆定律和其它电学规律加以 解决。 练习: 1、把R1和R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 伏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为0.2 安,加在R2两端的电压是4伏.试 求:(1)R1和R2的电阻各是多少? (2)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 同一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通过 干路的电流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已知R1=12Ω,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0.5A,电流表A 的示数为1.5A。 求:(1)电源电 压;(2)灯L的 电阻;(3)灯L的额定功率。 题型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计算例1、把一个标有“220V 40W”灯泡接在电压为110V电源上使用,该灯泡的额定状态下的电阻、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实际状态下的电阻、电流、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

学计算题分类例析专题

一、复习目标: ①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 ③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 ④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⑤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二、知识储备: 1、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 变形公式: 、 (3)适用条件: 2 3⑴纯电阻电路:电阻R,电路两端电压U,通过的电流强度I. 电功: W= 电热: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 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的 ⑵ 非纯电阻电路: 电流通过电动机M 时 电功 :W= 电热: 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机械能+ 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 UIt,电热仍 I 2Rt.但电功不再等于电热而是 电热了. 4、电能表的铭牌含义:220V 5A 2500R/KW.h 5、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__ __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____ 时的电功率。某灯泡上标有“PZ220-60”,“220”表示 , “60”表示 电阻是 三、典题解析: 题型一:简单串并联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 。闭合电键S ,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A ,电流表A 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 R 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 2的阻值 练

例2、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2.5V”字样,闭合开关S后,灯泡L正 常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14A和6V.试求(1)电阻R 的阻值是多少?(2)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练习: 1、把R1和R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为0.2 安,加在R2两端的电压是4伏.试求:(1)R1和R2的电阻各是多少?(2) 如果把R1和R2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通过干路的电流 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已知R1=12 ,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求:(1)电源电压;(2)灯L的电阻;(3)灯L的额定功率。 题型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计算 例1、把一个标有“220V 40W”灯泡接在电压为110V电源上使用,该灯泡的额定状态下的电阻、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实际状态下的电阻、电流、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 例2 、标有“6V,6W”和“3V,6W”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源上,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而另一只较暗,分析: (1)电源电压(2)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3)两灯泡哪只较亮? 练习:1、有一只标有“PZ220—40”的灯泡,接在220V家庭电路中,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 〈3〉1KW·h电可供此灯泡正常工作长时间? 〈4〉若实际电压为200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大?灯泡的发光情况如何? 题型三:电热计算 例1、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R1=4Ω,R2=6Ω,电源电压10V,那么在1min时间内电流通过各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总共产生了多少热量? 例2、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0.3Ω,接在12V的电路上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在5min 内电流做功及电流产生的热量分别多大? 例3、两根相同的电阻丝,电阻为R,将它们串联后接到电源上,20min可以烧开一壶水;如果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设电源电压不变),烧开这壶水需要多长时间。 练习:1、一台接在220V电压的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电风扇,通过风扇电动机的电流为0.455A,测得风扇电动机线圈电阻为5Ω,试求 (1)电风扇的输入功率多大? (2)电风扇每分钟消耗电能多少? (3)风扇的电动机每分钟产生的电热多少?产生机械能多少? 2、热水器中有两根电热丝,其中一根通电时,热水器中的水经15min沸腾,另一根单独通电时,热水器中的水经30min沸腾。如把两根电热丝分别串联和并联,问通电后各需多少时间才能沸腾?(设电热丝电阻不变)。

高考政治计算题专练

2010年高考政治计算题专练(修订) 默认... 2009-07-28 09:15 阅读153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纵观09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以及全国高考地方试卷政治学科试题都普遍涉及计算题,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更强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 力,应该说这是一种命题趋势,广大师生务必引起高度关注。 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年高考中政治学科的计算题。 例1、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有X=12.5 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例2、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 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 例3、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正确答案应为B。 例4、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天津卷第26小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 其它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为()

高考政治模拟题(选择题)

高考政治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据xx年2月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据此回答1—3题。 1、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从经济学角度看,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B) ①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②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③消费者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增强④企业生产经营者的道德素质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国家重视人民群众饮食药品安全问题(A) ①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③是对人民负责的重大举措④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这次降价的原因,主要是有些药品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规模扩大,成本降低;有些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成本降低;还有些是由于企业自主定价而导致价格虚高。这说明( A) A、遵循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商品价格由国家决定和调整 C、资源配置主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D、降价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xx年,我国花费巨资从韩国引进的电视剧《大长今》开播后,反响强烈,风靡全国。据此回答4—8题。 4、我国之所以花巨资引进该片,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因为( A ) A、生产该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B、该剧属于电视大片,既好看又叫座 C、该剧的市场价格较高 D、生产该剧的个别劳动时间较多 5、《大长今》是一部青春励志剧,人之所以要“励志”,是因为(A) A、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B、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C、精神可以促进物质的顺利发展 D、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6、《大长今》粤语版主题曲:“信将来能力创,心中的冀望终于都靠岸,未曾绝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B) A、要抓住主要矛盾 B、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悲观失望 C、要注重量的积累 D、不能从主观出发 7、要使我们的青少年具有顽强拼搏的“长今精神”,作为国家来讲应该(D) A、履行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B、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C、在坚持对外开放中谋求文化的多样性 D、更好地履行文化职能 8、作为当代青少年,要学习“长今精神”,它有利于(D) ①青年健康成长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③青年正确对待人生的曲折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在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湖南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国家教育部于xx

2009中考第二轮复习教学案-电学计算题分类例析专题

2009电学计算题分类例析专题 一、复习目标: ①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并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②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问题; ③知道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并会求解简单的问题; ④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⑤记住焦耳定律公式并能用焦耳定律进行求解通电导体发热问题。 二、知识储备: 1、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 变形公式: 、 (3)适用条件: 2 3⑴纯电阻电路:电阻R,电路两端电压U,通过的电流强度I. 电功: W= 电热: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表明: 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 电热.也就是说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路的 ⑵ 非纯电阻电路: 电流通过电动机M 时 电功 :W= 电热: Q= 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机械能+ 表明: 在包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仍 UIt,电热仍 I 2 Rt.但电功不再等于电热而是 电热了. 4、电能表的铭牌含义:220V 5A 2500R/KW.h 5、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__ __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____ 时 的电功率。某灯泡上标有“PZ220-60”,“220”表示 , “60”表示 电阻是 三、典题解析: 题型一:简单串并联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A ,电流表A 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 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 2的阻 值 例2、如图所示,小灯泡标有“2.5V ”字样,闭合开关S 后,灯泡L 正常发光,电流表、 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14A 和6V.试求(1)电阻R 的阻值是多少?(2)灯泡L 消耗的 电功率是多少? 练习: 1、把R 1和R 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12伏的电路中,通过R 1的电流为0.2安,加在R 2两 端的电压是4伏.试求:(1)R 1和R 2的电阻各是多少?(2)如果把R 1和R 2并联后 接入同一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通过干路的电流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小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已知R 1=12Ω,电 流表A 1的示数为0.5A ,电流表A 的示数为1.5A 。求:(1)电源电压;(2)灯L 的电阻; (3)灯L 的额定功率。 题型二: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计算 例1、把一个标有“220V 40W ”灯泡接在电压为110V 电源上使用,该灯泡的额定状态下的电阻、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实际状态下的电阻、电流、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 例2 、标有“6V,6W ”和“3V,6W ”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电源上,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 而另一只较暗,分析: (1)电源电压(2)两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分别是多少? (3)两灯泡哪只较亮? 练习:1、 有一只标有“PZ220—40”的灯泡,接在220V 家庭电路中,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 〈3〉1KW·h 电可供此灯泡正常工作长时间? 〈4〉若实际电压为200V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大?灯泡的发光情况如何? 题型三:电热计算 例1、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R 1=4Ω,R 2=6Ω,电源电压10V ,那么在1min 时间内电流通过各电阻产生的 热量是多少?总共产生了多少热量? 例2、一台电动机线圈电阻0.3Ω,接在12V 的电路上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 ,在5min 内电流做功及电流产生的热量分别多大? 例3、两根相同的电阻丝,电阻为R ,将它们串联后接到电源上,20min 可以烧开一壶水; 如果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设电源电压不变),烧开这壶水需要多长时间。 例2 练习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