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墨子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定军山之战D. 夷陵之战A. 岳飞B. 韩世忠C. 文天祥D. 陆游A. 路制B. 府制C. 省制D. 道制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2. 汉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3.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4. 宋朝时期,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5. 明朝时期,实行了“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

()6. 清朝时期,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

()7.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秋时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的思想家是______。

2. 汉朝时期,创立了“太学”的皇帝是______。

3. 唐朝时期,实行了“均田制”的皇帝是______。

4. 宋朝时期,实行了“交子”的皇帝是______。

5. 明朝时期,实行了“八股取士”的皇帝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统一,并简要说明每次大统一的背景和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包括其起源、发展过程和影响。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其起源、发展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8. 春秋时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______。

9. 汉朝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皇帝是______。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一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卷一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一)一、选择题1.王明同学朝正北方站在操场上做操,向右转了90°这时他面向()A.东南方向 B.正南方向 C.正东方向 D.西北方向( )2.下列图例,错误的是A B C D3.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属于()A.工业区B.商业区C.高科技园区D.生活小区4.由B—A—C爬山,行走的方向是()A.由北向南B.由东向西C.由西北向东南D.由西南向东北5.上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沿哪条线路登山时最有可能看见河流()A.甲B.乙C.丙D.丁6.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信息联系的是()A.安徽的宣纸销往杭州B.新疆人到上海卖哈密瓜C.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D.浙大毕业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上海人才市场的信息7. 沿赤道从非洲东岸往东再回到西岸,沿途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8.下列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但比例尺不同,最容易攀登的是 (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泊和最深的湖泊分别是( )A.贝加尔湖、里海 B. 里海、贝加尔湖C.里海、苏必利尔湖 D.咸海、贝加尔湖10.下列关于世界人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同是人种形成的原因之一B.不同种类的人种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C.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没有优劣之分D.体质特征的不同可以反映出某种人种的优劣程度11.下列关于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河流被称为大地的明珠②干旱地区的河流水源不足,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③湿润地区的河流,大多一年四季水源不足④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2.下列有关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是为了体现民居特色C.建造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13. 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B.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C.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14. 美国影片《未来水世界》讲的是由于全球变暖,海水把世界上大部分陆地都淹没了,仅存的人类寻找最后的陆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教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教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城关中学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45678 9 10答案1.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国界B.长城C.铁路D.运河2.地图的种类很多,阅读以下情境分析三位同窗需要的地图依次是()①小红所在班级预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线路②小明一家预备寒假去澳大利亚旅行,为此他想找一找澳大利亚的位置③小亮想去离他家较远的博物馆参观,他得查阅顺利抵达博物馆的线路A.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交通图 B.交通图、世界政区图、地形图C.政区图、人口图、交通图 D.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图3. 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形中部高、周围低的大洲是()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4.咱们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它的特点是夏日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最为接近的一幅图是()A B C D上一届夏日奥运会(第30届)在英国伦敦举行,回答第5~6题: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俄罗斯与英国隔海相望,游客往来便利B. 气温高,运动员和观众要注意避暑防晒C. 许多游客到0°经线纪念地参观D. 本地居民通用的是世界上利用人数最多的语言6. 伦敦本地社区为了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特意增强了社区安保人员的巡逻治理,这一点表现了社区()A.治理功能 B.政治功能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7.以下民居与本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冰屋——北极地域因纽特人 B .窑洞——中国黄土高原 C .高脚竹楼——云南傣族地域 D .平顶房——中国南方地域8.最近几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进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

金砖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中国B .巴西C .南非D .俄罗斯9.某爱好小组制作了四张关于“世界之最”的卡片,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10. 从区域交流角度上看,三门县教育局选派教师到新疆支教属于( ) A .技术交流 B .人材交流 C .经济交流 D .信息交流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每题10分)11.读世界大洲大洋散布图和部份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2023初一历史期中试题的练习会让你发现不足并加以弥补,来做一份历史期中试题练习一下吧。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今天的( )A 北京市B 云南省C 陕西省D 河南省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 、种植水稻B 、饲养猪、狗等家畜C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 、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炎帝B .大禹C .黄帝D .舜4.“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 )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 5.东周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

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哪一地点( ) A.西安 B.殷 C.阳城 D.洛邑6.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7、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A .尧B .舜C .鲧D .禹8.《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9.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0.《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下面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A.《山海经》中记载的神话传说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C.《韩非子》中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D.历史研究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李华同学在参观某博物馆文物展时,看到了下面的一组陈列文物。

据此可知,这次文物展的主题是()A.早期人类的演进B.原始人群审美意识萌发C.原始农业的兴起D.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区别3.良渚古城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发掘出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

这表明中国()A.已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B.文明最早发祥于长江流域C.古代历史遗存分布广泛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超4.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商朝B.西周C.东周D.秦朝5.“周初的分封……将中央王朝的统治伸展到了中原各地,也将周人的文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由此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描述的是分封制的()A.目的B.内容C.分封对象D.作用6.历史文物能多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水平、文化艺术及社会生活。

下列文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是()A.早期采集渔猎经济B.推动社会生产进步C.具有朴素艺术审美D.反映农耕经济发展7.张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晋魂”基本陈列展示栏,看到曾入选《国家宝藏》节目的“侯马盟书”,并对该文物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下面对此文物解读正确的是()侯马盟书1965—1966年出土于山西侯马的晋国遗址。

它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A. 尧舜禅让B. 商汤灭夏C. 武王伐纣D. 秦始皇统一六国2.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改革税制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举孝廉D. 推恩令5.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它起源于哪个朝代?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6.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三省六部制B. 府兵制C. 科举制D. 均田制7. 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8.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9.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10.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11. 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清太祖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 府兵制B. 科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均田制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1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1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A. 五四运动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1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土地改革C. 社会主义改造D. 改革开放16.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邓小平南巡讲话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举办北京奥运会1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A. 党的十九大B. 新中国成立70周年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6.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评试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评试卷及答案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6.下表中的商周甲骨文反映了( B )
甲骨文
象形
今体字
会意
形声
A.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B.汉字的造字方法已基本形成
C.记载的内容仅有祭祀的活动
不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井田制
D.军功爵制
13.夏、商、西周是中国的早期国家,为后世王朝的发展奠定基础。下列关于这三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D )
A.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太差
B.推行世袭制,天子能力低下
C.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过大
世界最早的观象台、随葬品多寡不等的墓葬、象征地位身份的礼器、独立的仓储区
和手工业区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D )
A.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D.我国已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获得了胜利。黄帝部落
胜出的主要原
因是( B )
A.与其他部落结成了联盟
B.良政善治积蓄了实力
C.炎帝部落实力过于弱小
D.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
7.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菏泽市考古发现的
蚩尤墓与蚩尤传说相吻合。由此可见( C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人教版)期中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用的地图是()A.所有的地图B.带经纬网的地图C.带指向标的地图D.不带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2.在下列比例尺中,当图幅大小相同时,哪个比例尺所属的地图表示地区的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A.1∶10 000B.1∶100 000C.1∶1 000 000D.1∶10 000 0003.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

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传统民居描述的是()A.墙厚窗小——既防晒又凉快B.高脚屋——凉爽、防潮C.轻质木材作建筑材料——防震D.窑洞——冬暖夏凉4.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5.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是()A.农田B.牧场C.鱼塘D.高楼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座城市的功能是单一的B.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C.北京既有高科技园区,又有商业区和生活小区D.古城西安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在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7.下列常用图例符号中,错误的是()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序号①表示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洲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C.④⑤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⑤⑥⑦三个大洲读图,回答10~12题。

10.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的名称分别是()A.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B.亚洲南美洲非洲北美洲C.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D.北美洲非洲南美洲欧洲11.甲、丙两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D.土耳其海峡12.乙、丁两大洲位于()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读图,回答13~1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场考试时间7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其中历史与社会部分60分,思想品德部分40分。

(2)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根,预祝你取得好成绩!历史与社会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3小题,26分)1.地图“语言”有: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④注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地图上符号“”表示(▲)A.沙漠 B.铁路 C.河流 D.山峰3.某社区的社区安全员在协助警察了解情况,这反映了社区的什么功能(▲)A.政治B.经济C.文化D.管理4.下列属于人们常说的聚落是(▲)A.钓鱼岛附近的渔船 B.森林中护林人居住的小屋C.战乱时难民居住的帐篷 D.法国首都巴黎5.区域之间有相互合作与联系。

下列不同区域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A.浙江杭州西湖藕粉销往海外B.浙江省某医院与国外某大医院进行网上会诊C.温州向西部地区派遣援藏干部D.内地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6.下列四幅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

你认为河流宽度最宽的一幅是(▲)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8.从杭州到西安旅游,要了解西安的名胜古迹,应选择(▲)A.中国政区图B.西安交通图C.中国交通图D.西安旅游图9. 有一个地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到处种着庄稼,四周有高山环绕,山上覆盖着森林,这个地方的地形是(▲)A.山地B.平原C.丘陵D.盆地10.赤道横贯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东抵红海岸边,长长的骆驼队行进在金色的大地上,这展示了什么地区奇特的自然景观(▲)A.撒哈拉大沙漠 B.阿拉伯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纳米比亚沙漠1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和最长的山脉分别是(▲)A.东非高原和安第斯山脉 B.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C.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脉 D.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12.陆地自然带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是(▲)A.气候 B.民居建筑 C.植物 D.地形13.下列河流中位于亚洲且注入太平洋的有(▲)①恒河②湄公河③长江④亚马逊河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34分)14.请根据以下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此图是▲地形图,D 处表示的地形是▲_, F处表示的地形是__ ▲___.(3分)(2)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比较轻松的登山路线,应选择___ ▲_______路线,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3分)(3)某野外活动小组想找一处陡崖练习攀岩,可以考虑图中的___ ▲_______处.(1分)(4)图中小胖和小朱哪一个人站的位置海拔更高?___ ▲_______.他俩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 ▲_____米.(2分)(5)图中的小白河的流向是_____ ▲_______________.(1分)15.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共12分)(1)大洲:A ▲洲,C ▲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在▲洲(填字母)。

(3分)大洋:E ▲洋,F ▲洋,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填字母)。

(3分)(2)交通要道:I ▲运河,G ▲海峡。

(2分)(3)中国位置:中国属于▲、▲(半球),大部分位于▲(温度带)、▲(纬度带)。

(4分)16.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共12分)L(1) 在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全年气温差异最明显是▲。

(2分)读第④幅气候图,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描述其气候特点。

▲(2分)(2) 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为▲; B为▲;C为▲;D为▲。

(4分)(3)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请举两例分别说明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分)▲思想品德部分(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9小题,18分)1.走进中学,我们发现学校有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等待我们去参加,这说明(▲)A.学校的学习科目增多了 B.课程学习难度大了C.我们的位置变化了 D.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2.阅读右边漫画《砌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这是闭锁心理,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常见的心理②当这种心理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③要克服这种心理,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人交往、沟通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理会自然消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小林同学性格内向胆怯,进入中学已半个学期了,仍是“离群索居”,内心感到孤独。

他觉得在班级里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应对这种状态,你认为最好方法是(▲)A.随遇而安,等待别人主动B.埋头读书,排解心中苦闷C.紧闭心门,不想再受伤害D.主动交流,置身集体生活4.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能遇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也会产生“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的奇迹。

这从正反方面启示我们(▲)A.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人数的多少 B.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C.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对立的5.“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让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

”这是(▲)A.坚强意志的表现 B.悦纳自己的表现C.不够自信的表现 D.退而求其次的表现6.进入初中阶段,同学们的情绪体验会明显丰富和细致起来。

其情绪的特点有(▲)①稳定性②多样性③隐蔽性④复杂性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说:“人生是由一串无数的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总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这句名言启示我们(▲)A.人生在世,要及时行乐,才不会后悔终生B.烦恼组成了人生,使人的生活失去了乐观和微笑C.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消除烦恼是我们终生的目标D.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成功的人生8.一位学者曾说:“不会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了的机器。

”可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十分重要。

下列同学调控情绪的做法可取的有(▲)①小红与同学发生误会,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

②小田被老师批评后,故意不认真听课,发泄自己心中不快。

③小伟与父母发生矛盾,自己感觉委屈,就乱摔东西,以泄不满。

④小刚考试遇到难题,浑身紧张,通过做深呼吸的方法放松自己。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基本内容是(▲)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明礼、诚信、团结、友善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22分)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进入中学,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好奇,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们新的憧憬。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1)班在新学期的第一周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订一个主题。

(要求简短精炼概括)(2分)(2)优秀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每一个同学的努力,请概括指出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4分)(3)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到班级集体的重要性,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8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黄建从小就立下大志,将来要当这个家,那个家,但进入初中以来,黄建总觉得自己的能力上不如这个,不如那个。

“你看,张莹反应真快,老师一提问题,还没等说完,她就举手回答,而且答得相当精彩。

”“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陈诚好活跃,人际交往能力特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我家对面的男孩聪明极了,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获得一等奖,真叫人羡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黄建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你能告诉他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正确认识自我吗?(3分)(2)“为什么我的记忆力不好,老是丢三落四。

”黄建是通过哪一途径认识自我?(2分)(3)假如你是黄建的好朋友,请你告诉他应如何才能完善自我?(3分)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与社会·思品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234567891011 D B D D D A B D D A C 1213C A二、非选择题(共5题,56分)14、(10分)(1)等高线山脊鞍部(3分)(2)①,因为①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和缓,较容易攀登。

(3分)(3)E.(1分)(4)小朱,200米(2分)(5)自西南向东北流。

(1分)15、(12分)(1)亚洲南美洲 L;大西洋印度洋 J (6分)(2)苏伊士马六甲(2分)(3)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4分)16、(12分)(1) ③①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低温少雨(4分)(2)③②④①(4分)(3)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举例,言之有理即可(4分)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与社会·思品参考答案思想品德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二、非选择题(共2题,22分)10.(14分)(1)主题:温暖的集体,我的家;加深了解,促进友谊;让我们共创优秀班级集体等(2分,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2分),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2分)(3)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自觉遵守班集体规则;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的建设增添光彩。

(8分)。

(评价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也可以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构建班集体的建议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

)11.(8分)(1)从三方面认识自己:①外在的体征。

②内在的精神世界。

③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

(3分)(2)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2分)(3)①发扬优点。

②克服缺点。

③追求进步。

(3分)或者:①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

②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③不断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补充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

④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体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⑤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