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藻类的采集、标本制作和保藏

藻类的采集、标本制作和保藏

藻类的采集、标本制作和保藏藻类的采集、标本制作和保藏采集藻类要以各种藻类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为基础。

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如湖、河、海洋,可分为固着、漂浮、浮游三类。

在陆地潮湿处也有分布。

从气候条件看,一般在温暖季节,藻类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有一些种类如蓝藻在气温较高时生长特别繁盛;也有些种类如硅藻、甲藻在气温凉爽时较多。

一、目的学习藻类的采集、标本制作和保藏方法。

二、用具和药品镊子,小刀,浮游生物网,玻璃瓶,玻璃管,铁丝篮,培养皿,台秤,骨匙,三角烧瓶,量筒,采水瓶,广口瓶,橡皮塞,温度计,绳子,标本瓶,指管,记录簿,25和13号绢纱,硬纸标签,铅笔,黑纸,吸管,盖玻片,载玻片,铅块(或不锈钢块),表面皿,标本盘,毛边纸,纱布,道林纸,标本夹,报纸。

碘,碘化钾,福尔马林,95%乙醇,醋酸,酪酸,冰醋酸,甘汕,阿拉伯树胶,水合氯醛,铁矾,海氏苏木色素,明胶,石炭酸,火漆,加拿大胶,二甲苯,pH试纸。

三、操作1.标本的采集藻类分布极广,在不同环境条件中,藻类的组成成分是不同的。

因此,采集不同生境中的藻类,应根据它们的生长情况,采取不同方法。

(1)着生藻类:对于生长在其他物体上较大型藻类,一般用手或镊子采取。

应尽可能采取整个植物,包括它们的基部或着生部分。

生长在石上的,最好用小刀刮取;生长在水生高等植物上的,要用镊子取下生长藻类最多的部分叶、茎一同保存(尽可能记下植物名称);生长在土壤上的,最好用刀铲取,尽可能少带泥土(如专作土壤藻类研究,则应分层采土,进行培养);生长在树干上的,要用刀削取。

微型藻类中也有不少是附生的,更有一些混生在其他植物(如苔藓等)之间,在有这类藻类生长的部位,常具有各种颜色的斑点、斑块、颗粒、粘质层、皮壳状、薄膜等标志,应选择生长最多部分用刀刮取或削取。

岩石上不易刮下的种类,如急流中或海岸岩石上的藻类可敲取或取小石块一同保存。

(2)漂浮藻类:在各种静水水体中,常漂浮一些丝状藻藻丛。

山西中学藻类植物标本制作步骤

山西中学藻类植物标本制作步骤

山西中学藻类植物标本制作步骤
山西中学藻类植物标本制作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材料:准备好所需的藻类样品、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培养基、玻璃板等材料。

2.藻类样品处理:将藻类样品浸泡在硝酸中进行漂白,然后在盐酸中浸泡进行软化,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进行脱胶。

3.藻类样品培养:将藻类样品放入培养基中培养,使其生长出适合标本制作的大小和形态。

4.藻类样品配制:将培养好的藻类样品放入玻璃板中,用针头固定到板上。

5.藻类样品标本制作:在藻类样品固定后,使用透明胶将其固定住,然后将标本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

干燥后,在标本上写上所需的信息,如样品名称、样品来源、日期等。

6.藻类标本保存:将制作好的藻类标本放入适当的容器中保存,注意避免潮湿和高温的影响。

总的来说,制作藻类标本需要经过藻类样品的处理、培养、配制和标本制作等步骤,最后还需要注意标本的保存。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淡水真核藻类的采集和标本保存

淡水真核藻类的采集和标本保存

淡水真核藻类的采集和标本保存一、采集用具25号筛绢(64um)浮游生物网,吸管,标本瓶(小塑料瓶、玻璃指管和500毫升、1000毫升广口瓶),标本夹,吸水纸,台纸,镊子,采集刀,塑料筒等,固定液:鲁哥氏液(即I一IK溶液)、福尔马林(甲醛)。

这里特别重要的是,必须用鲁哥氏液染色,鞭毛和贮藏物质才容易辨出,便于进行鉴定。

二、采集方法淡水真核藻类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各种不同的水体中,此外还有些生活在潮湿的土壤表面、树皮、墙壁及石壁上,极少数种类生于长年积雪的高山上;少数种类与其它动植物共生;或寄生在别的生物体中。

因此,各种藻类在其具体的生活状态、藻体的大小、生活环境及每年的发生时期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采集真核藻类首先需要对以上情况有基本了解,以便确定相应的采集方法。

1.浮游藻类这些藻类个体微小,单细胞或群体,没有鞭毛,完全借水力漂浮在水中或具鞭毛在水体中仅有微弱的运动能力,采集这些藻类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采集。

①在水面较大、较深的水体中,应用25号浮游生物网采集。

采集时应把网没入水面下并以大八字形(∞)来回缓缓捞取。

水色较清、藻类数量少时可多捞一会,反之可少捞一会。

最后将网垂直提出水面,打开底管阀门,把标本液注入标本瓶中。

特别应注意作好记录,编号并在标本瓶上贴好标签,或用软铅铅笔(B或HB)在硬纸条上写好编号,投入标本瓶。

②在浅水池塘和沟渠中不可用浮游网捞取,因为搅动泥底后就无法再采集。

在这种状况下可用小桶成大杯子取水注入网中过滤(注意把浮游网提直),注入水时不可过急过猛,以免小型藻类从网眼中漏出。

至于倾入的水量,应视水体中藻类的数量而定。

③在很浅的临时积水坑中的藻类,可直接用适合的标本瓶灌入,也可用吸管吸取。

对于水底表面上呈黄褐色的硅藻,应仔细用吸管倾斜吸取,尽量少带些泥沙,以免影响观察。

④用镊子夹取一些水草在标本瓶内搅洗,常可采到较丰富的藻类。

采集标本液以不超过标本瓶容积的2/3为宜。

如需观察有鞭毛的藻类的运动,可不加固定液,但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不能超过数小时至一天的时间,标本带回实习驻地以后应立即将瓶盖打开。

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与观察

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与观察

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与观察植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五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与观察实验⽇期:2020年5⽉30⽇姓名:李海茜学号:201909574250 评分:⼀:⽬的要求1、以颤藻为代表植物,掌握蓝藻门的主要特征2、以⾐藻和⽔绵为代表植物,掌握绿藻门的主要特征3、了解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的区别4、学会浮游植物的采集,浓缩和定量分析⽅法⼆:实验内容1、观察显微镜下颤藻的形态结构2、观察显微镜下⾐藻与⽔绵的形态结构3、了解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4、了解浮游植物的采集,浓缩和定量分析⽅法三:实验报告1、绘颤藻丝状体结构图2、绘⽔绵丝状体结构图3、如何区别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4、简述如何开展浮游藻类的调查分析绘颤藻丝状体结构图:绘⽔绵丝状体结构图:(1)区别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的⽅法(2)简述如何开展浮游藻类的调查分析答:运⽤2.5L深⽔采集器采取任何深度的⽔样,⽤鲁哥⽒液对所取的植物进⾏浓缩,增⼤⼀定体积溶液内的浮游植物的数量,⽅便对浮游植物进⾏计数,⽤浮游植物计数框,⽤0.2ML的移液枪进⾏转移,⽤浓缩管对浮游⽣物进⾏计数。

采集⼯作:如果需要采集的池塘⾯积不⼤,那么可以选择池塘任意的⼀个地点进⾏采集,如果池塘的⾯积⼤,则可以选取上风⼝下凤⼝分别采样,使⽤深⽔采⽔器对⽔深0.5⽶的地⽅进⾏采样,采样过后,对深⽔采集器上表明采集的时间、地点、采样⼈、样品号、⽔层和⽔温,带⼊实验室后,可以使⽤量筒重新量取1000ML的⽔样,倒⼊样品瓶后,使⽤量筒量取30ML的鲁格⽒液,倒⼊样品瓶后摇匀,静置48⼩时以上,48⼩时以后使⽤制作好的浓缩管对样品进⾏浓缩,利⽤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取出,流量和流速不易过⼤,剩下约100ML的沉淀物,摇匀,将沉淀物震荡起来,倒⼊量筒计⼊体积,记作V以备计数,计数时,将浓缩后的⽔样充分摇匀,使⽤移液枪取出0.1ML,置于浮游植物计数框内盖上盖玻⽚,计数框内应该⽆⽓泡和⽆溢出。

浮游植物密度的计算公式D=N乘以V 除以0.02 D——浮游⽣物密度(个每L)N——两⽚的平均值(个)V——浓缩后的体积(ML)0.02——每⽚计数的体积(ML)四:⾃我思考蓝藻门主要特征:①藻体结构蓝藻为原核⽣物,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细胞中央,形成核区,也叫中央质。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

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对海洋生物多样性起到支撑作用,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如何高效地提取和纯化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提取方法和纯化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提取方法提取海洋中的藻类和海草是研究和利用它们的前提,合理选择提取方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提取方法。

1. 机械提取法机械提取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一些体积较大的海藻和海草。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样品与溶液混合后,通过振荡或研磨等机械方式将目标物质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机械提取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但也存在着对目标物质的破坏和杂质的混入等缺点。

2. 化学提取法化学提取法是利用溶剂来提取目标物质,通过类似溶解、析出、共沉淀等化学方式将目标物质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等。

化学提取法的优点在于可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不同种类的藻类和海草进行提取,提取效果较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溶剂时要考虑其对样品的溶解性和选择性。

3. 超声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来破碎细胞壁,促进目标物质的溶出。

超声提取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对样品的破坏较小,并可提高提取效率。

但超声提取法的功率、时间和温度等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藻类和海草进行优化。

二、纯化技术提取藻类和海草后,往往需要对目标物质进行纯化,以获得更纯净的化合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纯化技术。

1. 薄层层析法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可通过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分离。

薄层层析法操作简单、快速,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纯化度。

但也存在着样品量较小、操作技巧要求较高等缺点。

2. 柱层析法柱层析法是利用固体填充物对混合溶液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可分为凝胶柱层析、吸附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多种类型。

海藻和淡水藻的采集和观察

海藻和淡水藻的采集和观察

海滨潮间带的海藻采集和观察1、在采集标本时,必须注意标本的完整无缺,特别是固着器和有生殖器官部分。

采选有生殖器的藻体,如红藻类的四分孢子囊,囊果和马尾藻类的生殖托等。

2、在采集过程中,对不同性质的藻体应用不同处理,对个体大,不易腐烂的藻体,如铁钉菜、马尾藻、石莼等,可直接放入采集桶内,对易腐烂的藻体,如软骨藻等,应在采集时即分别装入标本瓶(管)中,即行固定。

3、对细小的钻进贝壳生物的藻类,可用报纸分别包好,放入桶内,也可放入有海水的瓶(管)内,加入海水应超过瓶管容积的一半,所放入的标本不超过1/4,使瓶管中保持足够的氧气以供海藻的呼吸作用,以免藻体的死亡腐败。

所采到的标本应迅速处理,并避免在阳光下照晒,以免导致海藻死亡。

4、采集时必须保护标本,不要任意乱采,以保留藻种等要用淡水冲洗并加以擦干和凉干,以免受海水侵蚀而生锈损坏。

5、采集回来以后,采集所用的仪器如铁色彩、镊子……等要用淡水冲洗并加以擦干和凉干,以免受海水侵蚀而生锈损坏。

(三)采集时的详细记录:在野外采集时,应仔细观察各种海藻生长环境及生活习性,并作详细记录,一般记录项目如下:1、产地:应详细记录采集地所属省、县(市)、岛的具体地点。

2、水温和气温:在测表层水温时,要在海水流动的地方,水面下半米深处测得的温度,才能代表层层海水的实际温度。

3、种名:拉丁名及中文学名。

4、俗名:当地群众所通用的名称、市场上用品,特别是药店里的药用名。

5、体质:藻体的质地,如软骨质、石灰质、草质、膜制裁等。

6、颜色:因海藻经干制或浸制后,或多或少地会变色或褪色,故需记下新鲜藻体的颜色。

7、习性:(1)潮带、潮上带,高、中、低潮带及潮下带与深度,如在石沿中采到的应特别注明。

(2)产地性质:海藻是生长在显露、阴蔽或半阴蔽的地方,海水激荡或细水长流处等等。

(3)生长基质:有石礁、石块、砂砾、泥沙、贝壳、珊瑚、和其他动物或海藻藻体上等。

(4)生长环境:有沙石滩、乱石滩、陡岩石和生长在一起的海藻和主要动物种类。

海藻标本 浸制法

海藻标本 浸制法

海藻标本浸制法(1)标本的清洗与挑选在制作盘中放1/2海水,1/2淡水挑选、清洗海藻,之后将制作板和台纸从容器边缘伸入水底,用镊子辅助,使材料置于台纸的中部。

(2)去除水分用镊子或毛笔伸展藻体,使其尽可能接近自然情况下的形态;整理就绪后,慢慢地将制作板拾起离开水面,藻体便贴附于台纸上了,沥去多余的水分(3)压制直接将贴附有标本的台纸夹于标本夹中,标本的表面盖上一层纱布,然后再盖吸水纸。

制作完成后捆好标本夹。

苔藓植物个体小、不腐烂、不生虫,千后浸水能恢复原状,因此标本可任其自然干燥后,放入纸袋,填好标签,即可放入标本柜内长期保存1.先将绑有绳子的一块标本夹板放于地上或桌子上,放上几层吸水纸,将整形后的标本平展在吸水纸上,上面盖上1~2叠吸水纸,再放上另一份标本,再盖上1~2叠吸水纸。

这样一直下去,吸水纸和标本相间而放, 直到放完最后一-份标本,多盖上几层吸水纸,放上另一块标本夹板,用绳子捆紧,放于有阳光、通风的地方。

2.标本压制注意问题中过长的草本植物,可将其叠成V、N、W形压制;高大的草本植物,则可以在同一株上选采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分开压制,但必须同号,并做好相应记录标本压制注意问题中过长的草本植物,可将其叠成V、N、W形压制;高大的草本植物,则可以在同一株上选采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段,分开压制,但必须同号,并做好相应记录。

枝叶纤细的水生植物,要在盆中展开,恢复自然状态,然后用台纸直接从下部托起,再连同台纸一起进行压制。

易落下的孢子、花、种子、果实等应压制前就用纸袋装起来,并编E相应的号数。

及时更换吸水纸,直到标本彻底干燥为止。

(4)标本的装订心消毒:消毒液为3~5%。

升汞酒精(75%) 溶液或低温冷冻必装订,将消毒后的标本放于台纸上适当位置,重要的是给台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留出空间,以便贴采集记录和定名签,其次是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再者使之造型美观。

心固定:标本固定的方法主要有3种:棉线装订、纸条装订、胶贴。

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培养

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培养

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培养摘要: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

本文正是通过对淡水生藻类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和培养,增加对藻类植物工作的经验,了解淡水藻类的特性。

关键词:藻类培养生物学特性水生藻类标本的采集引言:藻类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

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关。

藻类植物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生物类群,它们不仅是用于科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在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环境保护、水产养殖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研究的基础是要对藻类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因子有详细的了解,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1.1试验原料1.1.1用具:显微镜、培养瓶、吸管、镊子、标签、记录本、玻璃片、灭菌锅,载玻片,吸管,培养皿,相关工具书;1.1.2药品与试剂:硅藻:D1培养基硝酸钠0.12g 硫酸镁0.07g 硅酸钠0.1g 食盐0.01g 磷酸氢二钾0.04g氯化钙0.02g 磷酸二氢钾0.08g 硫酸锰0.002g 柠檬酸铁0.005g 土壤提取液20mL A5溶液1mL 蒸馏水979mL绿藻 :SE培养基硝酸钠0.25g 氯化钙0.025g 磷酸氢二钾0.075g 磷酸二氢钾0.175g食盐0.025g 硫酸镁0.075g 三氯化铁0.005g土壤提取液40mL A5溶液1mL Fe-EDTA 1mL蒸馏水958mLA5溶液:硼酸0.286g 氯化锰0.181g 硫酸锌0.022g 硫酸铜0.0079g钼酸铵钼0.0039g 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Fe-EDTA:Na2EDTA 1g 三氯化铁0.081g 盐酸(0.1N)50mL 蒸馏水50Ml土壤培养液的提取:去花园未施过肥0.5kg置于烧杯或三角瓶中,加入蒸馏水1000mL,瓶口用透气塞封口,在水浴中沸水加热2小时,冷却数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过滤,去上清液,将灭菌蒸馏水加入上清液至总体积1000Ml,土壤提取液保存在4℃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藻类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藻类标本的采集淡水藻类种类繁多,各种藻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有的是浮游种类,有的是底栖附着种类,生态条件各有其特点。

想要采集某一种较好又较纯的理想的标本,就必须了解各种藻类的生态特点。

有的藻类季节性很强,如金藻、硅藻等常在较低温的季节出现,又如蓝藻门的许多种类则常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出现。

眼虫藻、衣藻、卡德藻等常在有机物较多,静止的水体中大量出现。

接合藻目的许多种类常在酸性,缺钙的水体中大量出现,如酸性红壤土地带的积水、沼泽以及水库下游积水处常可找到接合藻类。

毛枝藻等附着性藻类常可在水中石块或其他附着物上采到。

底栖硅藻或具胶质柄的种类常在沉水植物或其他丝状藻类上附着。

欲得较纯的某些浮游藻类标本,可在形成水华的水体中采集得到。

如眼虫藻常形成油膜状水华,而衣藻、隐藻、沟环藻等则形成绿色、黄绿色、墨绿色云彩状水华。

浮游蓝藻类浮在水面时也常可采到较纯的优势种。

此外还可利用藻类的趋光性,将采得的标本初步分离提纯,如衣藻等有鞭毛能运动且具趋光性,可与共他不运动的藻体分开。

又如采得的颤藻常附有较多的泥砂,利用顫藻趋光能动,将它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清水,放于柔光的北面窗口,2—3日后,无数顫藻散贴于培养皿的四周,此时用小镊子挑取,可得较纯而无泥砂的顫藻。

欲得纯粹的某些浮游藻类,可在采集得到的标本中分离培养。

欲得较多、较好,种类较纯的好标本,需经常在不同季节、不同的水域环境中,多加采集积累。

采集方法,浮游藻类通常可用浮游生物网*,在水中作∞字形拖曳取得。

也可采取一定的水量(通常1升)加固定剂,用浓缩沉淀法取得。

底栖藻类,较大型的丝状或团块状标本,可以在采集现场从水中石块上或其他附着物上刮取。

另一些小型的常附着在水草或枯枝烂叶水中其他物体上,采集时可连同其附着物一起带回实险室处理。

*浮游生物网系用筛绢缝制而成,筛绢按其孔目大小,有很多规格,采集浮游藻类用孔径最少的x×26号筛绢较好。

标本的固定固定藻类标本最常用的固定剂是甲醛液(福尔马林Formalin)或鲁哥氏碘液(Lugol's solution)。

如果标本只作一般的形态分类观察用,在用浮游生物网所采得的标本中,加入福尔马林,使其含有4%浓度即可,同时可作长期保存,若是直接取水样沉淀浓缩,则用鲁哥氏碘液加福尔马林最为适宜。

1升水样中加鲁哥氏碘液15毫升左右,沉淀浓缩后再加福尔马林使其含有3%浓度即可。

此外FAA(甲醛液、醋酸、酒精)或称标准固定剂。

铬醋酸固定液等也是常用的藻类固定剂,它对进一步进行藻体结构的观察有良好效果。

若要进一步观察细微构造,每种藻类则有自己的固定液,这例子不胜枚举,如眼虫藻属较好的杀死固定剂是萧丁氏液。

鼓藻杀死固定剂为2—3%甲醛固定后再加几滴醋酸。

无隔藻可用甲醛10毫升醋酸5毫升50%酒精100毫升固定。

团藻最好的杀死固定剂为碘化钾2克,碘1克,甲醛24毫升,冰醋酸4毫升,蒸馏水400毫升。

鞘藻、刚毛藻可用铬醋酸固定。

易于破碎的标本可用FAA固定。

几种常用的固定液配方:鲁哥氏碘液Lugol's solution碘……………………………………………………4克碘化钾……………………………………………………6克蒸馏水……………………………………………………100毫升(注:通常使用时常感太浓,可用蒸馏水稀释后使用)FAA(Forrmalin-aceto-aicohol) 标准固定剂(甲醛液、醋酸、酒精混合剂)甲醛液……………………………………………………5毫升醋酸……………………………………………………5毫升50%或70%酒精……………………………………………………90毫升铬酸—醋酸固定液这种固定剂配方很多,在植物固定上用途也广。

通常在实验室中常预先配制贮藏备用,其基液为1克铬酸,1毫升冰醋酸,100毫升蒸馏水。

这种基液为1%铬一醋酸液。

基液一般不直接拿来作固定用,常稀释后使用。

在藻类上使用的为弱铬—醋酸液(Weak Chromosome-acetic)10%铬酸水溶液……………………………………………………2.5毫升10%冰醋酸水溶液……………………………………………………5.0毫升蒸馏水……………………………………………………92.5毫升标本的保存与整体封藏制片法淡水藻类用4%甲醛液或FAA固定后,即可长期保存。

鲁哥氏碘液固定的标本,由于碘易于挥发,长期保存尚需加些甲醛液。

若将标本制成封藏标本片,其方法很多,可参阅植物制片技术一书,基本步骤,一是杀生、固定。

二是冲洗及脱水。

三是染色。

四是透明及封藏。

以下介绍几种方法,供制作时参考。

一、甘油封藏片制作法,可分不染色与染色两种。

(一)不染色方法,1.标本用4%甲醛液杀生固定。

时间约12—24小时。

2.载玻片上,滴一小滴10%的甘油液,吸取沉淀于甲醛液中的标本,滴在甘油液中,用针轻轻搅动,使标本均匀散布。

3. 将载波片放在干燥器或大形容器中,注意防尘,使甘油中水分逐渐蒸发,时间随干燥情况而定。

待甘油浓缩至原来一半时,即可加一滴20%甘油,再静置使水蒸发,然后再加40%甘油。

待甘油浓缩至原来容量一半时,即可加盖玻片,仍使继续蒸发。

4.2—3天后,甘油已达到近于无水状态,此时即可进行密封。

5.密封:甘油制片法,密封剂需采用洪氏两液。

洪氏两液配法,阿拉伯树胶20克,蒸馏水20毫升,水化氯醛17克,甘油3毫升,冰醋酸2毫升。

用毛笔蘸上述洪氏两液涂在盖玻片四周及片面的边缘部(约0.5—1.0毫米)。

过1—2天,此时涂片已干,用刀轻轻刮去盖玻片四周不平整的洪氏两液,并可再用瓷漆在四周进行加固密封。

(二)染色方法:(材料以丝状绿藻为例)1.标本用弱铬—醋酸液固定24—28小时。

2.将材料倾入广口瓶中,瓶口用纱布包扎,然后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以除去标本中固定液,时间至少24小时。

3.移入2%铁矾液中,2小时。

4.再用自来水冲洗30—60分钟。

方法同第二步,冲洗水不可太急。

5.用0.5%海氏苏木色素染色3—24小时后,用水冲洗30分钟。

(苏木色素,溶于蒸馏水中,需10天之后,在这段时间中,须经常摇晃玻瓶,以加速溶解,此液配好后需等两个月时间,才可使用*)*等两个月时间是为了使苏木色素完全成熟,即让其自然氧化成氧化苏木色素后才能使用。

用2%铁矾溶液分色,直到满意为止(如染色较弱,4—5分钟已足够)。

再在水中冲洗约30—60分钟(冲洗必须彻底,否则封藏后仍继续分色,最后完全失去颜色而失败)。

7.将标本放于2%甘油中,以后根据不染色法中使甘油水分蒸发,逐级加浓,加盖玻片,以洪氏两液密封和瓷漆加固。

二、甘油胶封片法,这种方法用于藻类整体封藏极为良好,即使不经密封的片子,也可以保存一、二十年。

甘油胶的配方:白明胶……………………………………………………1份纯甘油……………………………………………………7份蒸馏水……………………………………………………6份麝香草酚(或酚)……………………………………………………少量配制时先把明胶放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35℃使其溶化,然后等明胶化成稠胶,再加人甘油继续加热15分钟,并用玻棒搅拌,再在每100克上述混合液中加入麝香草酚或1克作防腐用。

以后再加热,继续搅拌,直至麝香草酚消失为止。

这时可把甘油胶用细纱布过滤后,放入瓶中备用。

甘油胶可保存相当久的时间,用时只需用刀刮取少量胶(其大小如绿豆一粒),加于载玻片的标本上,略加微温,使它溶化即可,然后覆以盖玻片即成。

如能在盖玻片周围用漆密封,则更可永久保存。

三、合成胶水封藏法:为了简化制片手续,最简易的方法可用文具商店出售的合成胶水封片,为了防腐可在胶水中加入少量防腐剂(如加4%甲醛液也可以〉。

制片时吸取用4%甲醛液固定的标本一小滴于载玻片上,待标本水分蒸发近乎干燥时,滴上一小滴合成胶水,加上盖玻片即成。

四、叔丁醇树胶封片法,在整体封藏法中,一般认为此法很合乎理想,片子质量很好。

唯手续较繁,步骤如有颠倒,常会失败。

1.固定液的选择,应根据标本而定,通常用弱铬酸醋酸液。

2.杀死固定后,用水彻底冲洗。

3.若染色,可用水溶性染剂染色,其中以各种苏木色素或洋红混合剂中的梅氏铁矾洋红较为适用。

4.染色后可进行分色,分色须明显,但不能褪色过甚。

分色后,须用水彻底洗去分色剂。

5.脱水,经15%、30%、50%及70%各度酒精,每级至少须20分钟。

6.移入85%酒精中18—24小时。

7.可用各种细胞质染剂作二重染色,如用苯胺蓝或快绿。

一般约15分钟。

8.倾去二重染色液,立即用95%酒精洗去标本中多余的染剂,并换一次95%酒精,然后立即进行叔丁醇的逐级代替法。

把叔丁醇每隔半分钟加入一些,不可太快,以免叔丁醇在酒精中高度扩散作用,在每加入3—4次后,应倾去—些混合液,然后再逐渐加入叔丁醇,直到容器中叔丁醇与95%酒精成9:1为止。

9.将容器中9:1的混合液倾去大半,立即加入用10倍叔丁醇稀释的加拿大树胶。

树胶用量至少要5—8倍于标本,然后置于无尘的地方,使叔丁醇慢慢蒸发,直至树胶稠密至可以封藏为止。

10.等叔丁醇蒸发将要完时,用小镊子轻轻取出标本,放在清洁的载玻片中央,取盖玻片用加拿大树胶封藏。

五、浮游类涂抹制片法,1.标本用弱铬酸醋酸液(或4%甲醛液、或鲁哥氏液均可)固定。

固定时间一般需24小时。

2.取清洁载玻片,上面涂一薄层梅蔼氏粘附剂(梅蔼氏粘附剂配法,取新鲜鸡蛋一只,只取蛋白,再加入等量的甘油和1克水杨酸钠充分混合即成。

此粘附剂以新配合的效果好,放置过久粘力减低,通常可保存2—6月)。

然后用吸管吸取标本,滴在涂有粘附剂的载玻片上。

3.用盖玻片盖一下,使标本自然散开,然后拿掉盖玻片,将做好的涂片,放置无尘处,等其水分逐渐蒸发到接近干燥为止。

4.将涂片浸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涂抹的一面向上),以除去本中的固定剂,须换水三,四次,每次30分钟。

再将涂片移入蒸馏水中30分钟。

5,移入3—4%铁矾水溶液中约12小时。

6.用流水缓慢冲洗,必须彻底,约3—6小时。

静水换水也可以,但必须彻底洗净。

7.用1%海氏苏木色素染色24—48小时。

染色时间视着色而定。

8.移入清水冲洗,以除去多余染剂,应换水数次,直至水不变蓝色为止。

9.移入2%铁矾水溶液中(或苦味酸饱和液中)分色,约10分钟左右,如用苦味酸则需4—6小时。

这一步时间多少,须经常在显微镜下检查,以求得适宜的分色。

10.等分色清晰后,移入水中冲洗,换水4—5次,以求彻底除去铁矾液或苦味酸液。

11.用蒸馏水冲洗5分钟(如拟用水溶性染剂如番红等作二重染色,则可在此步骤后,移入番红染剂中染色,染后再依一般规则进行冲洗)。

12.用各度酒精脱水,进度为10%、25%、35%、50%、70%、85%、95%每级时间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