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血液标本的步骤

采集血液标本的步骤一、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准备好所需的采血工具和材料,包括消毒剂、采血针、采血管、试管、标签、手套等。
2. 检查采血工具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期,确保无损坏和过期情况。
二、准备病人1. 向病人解释采血的目的和过程,获得其同意并确保其配合。
2. 询问病人的相关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采集血液标本时能够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记录。
三、消毒操作1. 戴上手套,洗手并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2. 准备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其稀释至适当浓度。
3. 使用消毒剂擦拭病人采血部位,常用的采血部位有肘部的静脉曲张处或手背上的静脉。
四、采血操作1. 取出采血针和采血管,确保其无损伤和过期。
2. 选择合适的采血针规格和采血管容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态进行选择。
3. 用非顶针的手指轻轻按压病人的皮肤,使采血部位的静脉充盈并更容易穿刺。
4. 用一支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住病人的皮肤,用另一支手持采血针进行穿刺。
穿刺时要保持稳定且垂直的角度,以免损伤静脉或造成疼痛。
5. 一旦静脉被穿刺成功,应观察到血液流出,此时要将采血管连接到采血针上。
6. 轻轻拧开采血管的盖子,让血液自由流入管中。
按照需要采集的血液量,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来采血。
7. 采集完毕后,轻轻拧紧采血管的盖子,将其从采血针上拆下。
五、处理血液标本1. 使用标签标记采血管上的信息,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采血日期和时间等。
2. 将采血管放入试管中,确保血液不会外溢。
3. 根据需要和实验室要求,可以对血液标本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离心、分装等。
六、结束操作1. 将采血针和采血管等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放入相应的废弃物容器中,严禁重复使用。
2. 脱掉手套,洗手并使用消毒剂再次消毒双手。
3. 清理工作区域,将使用过的材料进行妥善处理和消毒。
七、记录与报告1. 将采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采血部位、采血量等。
2. 将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分析,并按照实验室要求填写相应的报告单。
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

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血浆凝固实验是临床常规检查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血浆凝固实验之前,需要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1.采集工具准备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需要准备好采血器、采血针、试管、标本袋等工具。
2.采集前准备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需要先做好采集现场的清洁消毒工作,包括洗手、戴手套、擦拭采集部位等。
3.采集方法采集血液标本的常用方法有静脉采血和指尖采血两种。
静脉采血需要在患者的静脉血管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而指尖采血则是通过对患者的指尖进行刺破,将其血液吸取到试管中。
二、血液标本的处理1.血液标本的保存采集完血液标本后,需要将其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避免血液样本的变质和凝固。
一般情况下,采集后的血液标本需要放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并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2.血液标本的离心在进行血浆凝固实验之前,需要先进行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以获取清晰的血浆样本。
离心处理可以通过离心机进行,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放入离心管中,以一定的速度和时间进行离心处理。
3.血液标本的分装离心处理后的血液标本可以分装到干净的试管或离心管中,以备进行血浆凝固实验。
在分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标本的编号和信息记录,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三、血浆凝固实验的注意事项1.实验前准备在进行血浆凝固实验之前,需要对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进行准备和校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操作在进行血浆凝固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包括加样、搅拌、计时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稳定和标本的处理方法。
3.结果判读在进行血浆凝固实验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判读和分析,以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在结果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结果的可比性和参考值的应用。
四、实验后处理在血浆凝固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报告,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简述血液标本的处理流程

简述血液标本的处理流程:
血液标本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采集:首先,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
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
各种细节,如选择合适的静脉,按照静脉穿刺法抽取所需血量等。
同时,采集前需要核对病人的信息,解释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确保采集过程的顺利进行。
2.静置(若适用):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有时需要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静置处
理。
静置的目的是让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等)沉降或聚集,以便后续的处理和检测。
3.离心(若适用):如果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需要选择合适的离心机,并
按照规定的离心力、转速和时间进行设置。
离心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4.分装(若适用):离心后,根据实验需要,将血液样本分装到不同的容器中,以便
后续的处理和检测。
5.储存:血液样本需要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同时,需
要记录样本的储存时间和条件,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6.运送:当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运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和运输条件,确保
样本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或污染。
同时,需要记录样本的运送时间和条件,以便后续的追踪和管理。
血液标本保存处理制度

血液标本保存处理制度一、前言血液标本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规范血液标本的保存和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1. 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确保检验质量。
2. 提高血液标本的管理水平,防止血液标本的丢失、污染和损坏。
3. 确保血液标本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4. 提高检验工作效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结果。
三、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涉及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和处理的部门和个人。
四、内容1. 血液标本的采集(1)采集前准备① 采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集工作。
② 采集前需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标本与患者一致。
③ 准备合格的采血器材,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消毒棉签等。
④ 采血环境应清洁、安静、舒适,避免交叉感染。
(2)采集过程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标本质量。
② 采集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③ 采集完毕,将采血管标签填写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采集日期、采集时间等。
④ 及时将采集的血液标本送至检验科。
2. 血液标本的保存(1)保存条件① 血液标本应存放在专用的标本冰箱内,冰箱温度控制在28℃。
② 冰箱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以免影响标本质量。
③ 冰箱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冰箱内环境清洁。
(2)保存时间① 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确定,一般为2448小时。
② 特殊检验项目,如病毒抗体、肿瘤标志物等,保存时间较长,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血液标本的处理(1)处理原则① 处理血液标本时,应遵循先采集的标本先处理的原则。
② 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③ 处理完毕,应及时将标本送至检验科。
(2)处理方法① 血液标本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如离心、分离血清、血浆等。
② 对于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标本,如添加抗凝剂、防腐剂等,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静脉采血1.采血前准备:确认患者身份,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
2.采血时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静脉,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和感染。
3.采血后处理: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二、毛细血管采血1.采血前准备: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手指、耳垂等。
2.采血时注意事项: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3.采血后处理:用干棉球或纱布轻压穿刺部位,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动脉采血1.采血前准备:准备采血器材和消毒用品,选择合适的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等。
2.采血时注意事项:消毒后进行穿刺,抽取足够量的血液,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3.采血后处理:拔出针头,轻轻按压穿刺部位,用止血带加压止血,及时将血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四、特殊情况处理1.采血对象为新生儿、儿童、孕妇、危重患者等特殊人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操作。
2.如遇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采血,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五、采血前准备1.根据检测项目和医生要求,准备相应的申请单和容器,标明患者信息、检测项目、采样时间等。
2.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避免误差。
3.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疑虑。
4.对于需要空腹采血的检测项目,应提前通知患者或其家属,确保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
5.准备好相应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容器和消毒用品。
六、采血时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采血量和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和容器。
3.采血时避免过度挤压或用力拍打采血部位,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标本。
4.采血过程中避免与外界接触,以免造成污染。
1.1.11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其他,激光皮肤采血法
(二)静脉采血法
负压采血法
又称为真空采血法 。
(1)主要器材:
பைடு நூலகம்负压采血系统
双向采血针
真空采血管
套管式
一次性采血针
头皮静脉式
一次性采血针
(二)静脉采血法
(2)采血部位:
• 通常采用肘部静脉。
• 当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采用手背部、
手腕部和外踝部静脉。
• 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采血,
黑色
血液保养液
乙二胺四乙酸
EDTA-K2/K3/Na2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
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
止血液凝固
全血细胞分析
紫色
肝素
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
丝氨酸蛋白酶作用
血细胞比容测定
临床生化项目
绿色
枸橼酸钠
(柠檬酸钠 )
(二)添加剂
其它常用添加剂
添加剂
原理
促凝剂
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
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称为抗凝。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称为
抗凝剂(anticoagulant)或抗凝物质。
(一)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
抗凝剂
抗凝原理
临床用途
真空采血管
颜色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可溶
性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
用,阻止血液凝固
血栓与止血检验(1:9)
蓝色
血沉测定(1:4)
1.主要器材 :
2ml或5ml注射器
(准备l000U/ml无菌肝素生理盐水溶液,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浆:为全血除去血细胞的部分,适合临床生化检查,特 别是内分泌激素的测定;血浆除钙离子外,含有其他全部凝 血因子,适合血栓与止血的检查
血清: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除纤 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在凝血时消耗外,其他成分与血浆基本 相同,更适用于多数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
血细胞:浓缩粒细胞,血小板等
真空采血常用促凝剂
种类:凝血酶、蛇毒、硅石粉、硅碳素、 纤维蛋白酶等
原理:激活凝血蛋白酶,加速血液凝固 适用项目:血清生化、免疫检验
特别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检验
31
真空采血分离胶
分离胶:是一种聚合高分子材料, 不溶于水,具有抗氧化,耐高 温,抗低温,高稳定性等特性 分离胶具有触变性的性质。触 变性现象就是凝胶和溶胶在机 械力作用下的互变现象 .
22
常用抗凝剂
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适用: 血细胞计数。 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 /ml血液
不适合: 出凝血检查。
用法:15g/L,0.4ml/5mlBlood
特点:对细胞形态影响小,但影响血小板聚集
23
常用抗凝剂
2.枸椽酸钠(trisodium citrate) 原理: 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 而阻止血液凝固。 2Na3C6H5O7+2Ca2+→2CaC6H5O7-+6Na+
17
(四)动脉采血法
部位: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适用:血气分析测定 抗凝剂:肝素 注意事项:(1)必须隔绝空气
(2)及时送检,止血10-15min
18
采血的方法学评价
皮肤采血主要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和可能混入组织液。 检查结果重复性差,现在多已改用静脉采血。 开放式采血由于操作环节多、难于规范统一,在移液及丢 弃注射器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封闭式采血法操作规范,从静脉穿刺到血标本转运,整个 过程血标本皆不与外界接触。既有利于标本的收集运送和 保存,也有利于防止医院内血源性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和环 境保护。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生成血浆,生化试验 血常规试验 凝血试验
黑色 灰色
枸橼酸钠:血液=1:4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葡萄糖酵解抑制剂(氟化钠)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草酸钾或EDTA-Na2
红细胞沉降率试验 血糖试验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血培养
蓝/黑
金黄/ 红
绿/浅 绿
紫
灰
多管采血的血液分配顺序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
全血细胞计数,离心法HCT测定 引起血涂片红细胞皱缩 和白细胞聚集
血沉、凝血试验、血液保养液、 抗凝剂浓度、体积和血
血栓和止血检验
Hale Waihona Puke 液的标本比例要准确快速生化试验、血气分析、红 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瑞
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氏染色的背景变淡蓝
草酸钾干粉常用于血浆标本抗 凝
缩短血清分离时间,特别适用 于急诊生化检验
价廉,快速,操作简便,用血少标本 可直接测定
需血量少,手工或半自动血液分析仪 的检测,适用于大规模普查
因使用抗凝剂,改变了血液性质,影响有 形成分形态
标本代表性大,无组织液混入,可行重复 试验和追加试验 用于需血量大,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使用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
1、利于标本的手机、运送和保存;利于 防止院内感染和环境保护。
2、为封闭式采血,血样无需容器之间转 移,减少溶血,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 分和血标本的原始性状,检测结果更真 实可靠。
真空采血法的优点
真空采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用途
采血管帽颜色 添加剂
红色(玻璃管) 无
红色(塑料管) 促凝剂
金黄色
促凝剂/分离胶
操作步骤
采血后不需混匀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手指采血的应用评价
1.手指采血法:
(1)优点:操作方便,对获较多血量,检测结果比较恒定;婴幼儿手指太小,可角拇指或足跟采血。
(2)缺点:指血与静脉血标本存在着差异;严童烧伤患者,应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2.采血方法采血部位:WHO推荐采血部位以左手中指或无名指端内侧为宜。
采血步骤:采血时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使中指或无名指尖自然充血,消毒局部皮肤后,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乐指适度捏紧刺血部位,右手持消毒采血针自揞尖内侧迅速刺人2~3mm,以稍加挤压血液能流出为宜。
切忌用力挤压,以免浪入大量组织液,使血液稀释或促使血液凝固。
用消毒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后,按需要依次来血,采血完毕,用消毒干棉球压住伤口妗刻即可。
3.注意事项
(1)采血部位不能有冻疮、发绀、水肿、炎症等。
(2)皮肤消毒后,—定要待乙醇挥发干后采血;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采血针刺入深度以2丄3ϋnν为宜。
进行多项检测时,采取标本的顺序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
二、静脉采血
1.静脉采血
(1)方法:患者静卧位或坐位,消毒穿刺处皮肤后,扎上压脉带,嘱患者握紧拳头,暴露静脉。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如属真空定量采血试管可不顾及此),先以约与皮肤成30°角的位置迅速刺破皮肤,然后适当降低角度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中,见回血后,解开压脉带,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穿破静脉造成血肿。
用右手手指将针头固定,左手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嘱患者松拳,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拔出针头。
取下针头后,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放置产生泡沫。
待血液自行凝固,收缩后即可分离出草黄色透明血清。
如将血液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抗凝管中,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即为抗凝全血,经离心后即可分离出草黄色血浆。
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差别是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⑵主要事项:
①如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可给患者鳴吸芳香酊、针刺(或拇指压掐)人中和合谷、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口服糖水。
如有其他情况,应立即找医生共同处理
②防止血标本溶血。
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帝燥、不清洁压脉带使用时间太长,歡血过久;穿刺不顺,损伤组织太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人;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抗凝血用力振荡,离心連度过快等。
③避免游血和浓缩: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超过lmin。
④抽血时,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静脉内推,避免空气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
1. 真空采血法
又称为负压采血法。
国内已生产专供医学检验使用的真空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和头皮静脉式两种,真空釆血为封闭式,血标本转运方便,特别适用于病房和野外流动采血;
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和患者血标本间的交叉感染;可减少溶血现象,能完好保持血标本的原始性状,使检验结果更近真实。
传统非封闭(开放)式采血,由于操作环节多、难于规范统一,在移液及丢弃注射器时可能造成血液污染血标本暴露,易受空气中尘埃、微生物和二氧化碳等异物的污染。
各种真空定量贮存抗凝试管;根据需要标有不伺的色码备用,适于不同的检验项目
(表4-22-1)真空采血管容量、色泽及应用范围
颜色抗凝剂应用范围
灰草酸盐、氟化钠全血、血浆、抑制糖元分解的酶
黄消毒容器
绿肝素全血、血浆
红血清
蓝枸橼酸盐全血、血浆、凝血一般检查
紫乙二胺四乙,酸盐全血、血浆
钾盐用于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液学检查
第二节抗凝剂的选择
一、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均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的影响很小。
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K2 作抗凝剂,用量EDTA-Na2.2H20,1. 5~2. 2mg/ml 血液。
EDTA-Na2 与EDTA-K2对血细胞计数,尤其是血小板计数影响较小,但前者溶解度明显低于后者,有时影响抗凝效果。
其他抗凝剂不适合与血细胞计数。
EDTA影响血小板聚集,故不适于作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
二、枸橼酸钠
枸橼酸钠有枸橼酸钠三钠和二钠等多种晶体,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通常用枸橼酸钠三钠配成109mmol/L(32g/L)水溶液(或用106mmol/L的浓度),与血液按1:9或1:4体积比例使用,条件是血细胞比容须正常(HCT在40%~50%)的血液。
贫血(HCT<20%)或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CT>70%),如仍按1:9的比例加入抗凝剂时,就会发生抗凝剂不足或相对过多。
因此,有人建议抗凝剂用量(ml) = 0. 00185×血量(ml) × (100 -患者血细胞比容%)这一公式来计算实际抗凝剂的需要量。
枸橼酸钠可减低、减缓凝血V因子活性,故常用于凝血象检査、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又因其毒性小,故又是血液保养液成分之一。
三、草酸钠草酸钠
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通常甩0.1mol/L浓度与血液按1 :9的比例使用。
草酸钠过去主要用于凝血象检测,但草酸盐对凝血V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效果。
草酸盐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的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的使用。
因此—凝血象检查,枸橼酸钠为抗凝剂。
四、肝素
肝素可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形成,对抗凝血酶和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
每毫升血液抗凝需要肝素15±2. 5IU。
肝素虽是红细胞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但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并使血涂片染色时产生蓝色背景,因此,不适于血液学一般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