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硬件抗干扰分析和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嵌入式系统抗干扰及错误控制技术应用

嵌入式系统抗干扰及错误控制技术应用

嵌入式系统抗干扰及错误控制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其中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并嵌入到所控制的产品或系统中。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航空航天、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由于环境和外部干扰的存在,嵌入式系统经常面临着各种噪声、电磁干扰和错误的挑战。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嵌入式系统抗干扰及错误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嵌入式系统抗干扰技术是指系统对外部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干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电源、其他无线设备、闪烁的灯光以及雷电等。

干扰信号会引起系统的噪声、误码率增加和性能下降。

为了保证嵌入式系统的正常操作,抗干扰技术采用了多种方法。

首先,抗噪声技术是减少系统受到外部噪声影响的一种方法。

在嵌入式系统中,噪声可由电源、附近设备或通信链路引起。

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滤波器、增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用低噪声放大器等方法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带来的误码率提高和性能下降。

其次,抗电磁干扰技术是降低嵌入式系统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的一种方法。

电磁辐射可能来自电源、通信信号线、周围环境的辐射源等。

嵌入式系统可以通过屏蔽和过滤电磁辐射、改进系统设计和布局、选用合适的器件材料等措施来提高其抗电磁干扰能力。

这些技术有助于减小系统受到干扰的程度,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错误控制技术也是嵌入式系统抗干扰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数字通信领域中,错误控制技术能有效地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误码。

对于嵌入式系统而言,错误控制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和纠正内存读写、数据传输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常用的错误控制技术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前向纠错码(FEC)等。

这些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减少传输和存储中产生的错误。

嵌入式系统抗干扰及错误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疗设备领域,嵌入式系统需要抗干扰和错误控制能力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关于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抗干扰措施分析

关于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抗干扰措施分析
2 . 1 电源 干 扰
然后 ,再对感应体进行接地处理 ,操作 时候 也要特别注意 ,不 能将 其混淆成接地环路 ,对于消除静 电干扰这是最为直接有效 的方法 。 最后 ,将强 电流负载 电路和计算机弱 电流 电路进行接地时 ,一定要 把它们的接地点分清 ,不 能混淆 ,同时采用粗铜线把地线和箱底地

3 . 3输入输 出抗干扰措施 想要对可能进入主机系统进行有效地干扰 ,在输入输 出信号上 可 以做一些改进 ,比如加上 电藕合器来对信号进行隔离 ,这样 的话 就可 以把主机部和前 向、后向通道和与其余部分之 间的电路关系有 效切断 。利用单片机来进 行长线 的信 号传输 时,一定 要记得使用双 绞线 ,因为使用双绞线可 以对系统 的抗 噪声 能力进行有效 的提 高, 同时要注意 的是 ,针对传输路线一定要做到 匹配 阻抗 ,也就是要给 传输线的始端配置 串联 电阻,末端配置 并联 电阻,这样才是科学有 效 的匹配 ,才更加有利于系统的抗干 扰能力 的提高 。 3 . 4采用看 门狗技术 利用好看 门狗技术 ,可 以有 效避 免程序在进行运 行时出现死循 环的情况 。看 门狗技术分为两种 :一种是硬件看 门狗 ,一种是软件 看 门狗 。硬 件 看 门狗 主 要 是 借 助 定 时 器 , 当主 程 序 进 行 运 行 时 ,在 所定时间到达之前对定时器进 行复位 处理, 一旦有死循环现象 出现 , 即使是在所定时 间之后 ,同样会对 定时器进 行复位 ,这样就对程序 的运行进行 了强而有力 的监控 。软件看 门狗有着和上 述相似 的工作 原理 ,它在程序存储器拥 有的空余地址 里填 充满 统一 的跳转指令 , 当死循环现象出现 ,程序指针就会转 向这些地址 ,这些程序就被强 制跳转到程序的开始处 ,也可 以是其他 完成程序跳转 的地址 ,这样 就使程序和死循环发生分 离。这就是经 常说 的软件 陷阱,它具有非 常 明显的效果,所 以在实际中广泛被使用。 4结束语 通过对分析单 片机 嵌入 式系 统常 见的几种 干扰源 ,针对 不同的 干扰源我们就可 以采取不 一样 的抵抗措施 ,做 到对症 下药 诚然 , 不 同的系统 出现 的干扰情 况也 是不尽相 同的,系统在 适应 性能和精

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硬件选择与优化

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硬件选择与优化

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硬件选择与优化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了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以满足特定需求。

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硬件的选择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并进行优化。

一、硬件选择1. 功能需求分析在选择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所需的功能以及性能要求。

例如,如果需要实时数据处理和快速响应能力,则需要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存储设备。

如果系统需要低功耗和小尺寸,则可以选择低功耗的处理器和紧凑型的存储器。

2. 考虑环境条件嵌入式系统通常会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例如温度、湿度、震动等。

在选择硬件时,需要考虑系统将面临的环境条件,并选择具备良好抗干扰和稳定性能的硬件组件。

例如,如果系统将在高温环境下运行,需要选择能够耐高温的硬件。

3. 可靠性和可用性嵌入式系统往往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硬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选择具有高质量和可靠性的硬件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减少故障和损坏的风险。

二、硬件优化1. 芯片级优化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芯片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芯片进行优化,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功耗效率。

例如,采用先进制程的芯片可以提供更高的计算速度和功耗效率。

此外,通过对芯片进行优化,可以减少功耗,延长系统的电池寿命。

2. 硬件接口优化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例如传感器、显示器、存储设备等。

在进行硬件接口优化时,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选择和设计。

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同时减少功耗。

3. 系统架构优化在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架构。

通过合理组织硬件组件和模块,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同时,优化系统架构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和功耗。

三、硬件选择与优化案例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来说明硬件选择与优化的过程。

智能家居系统需要具备实时响应、低功耗和可靠性的特点。

在硬件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款高性能的ARM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配备充足的内存和存储设备。

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措施

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措施
用 中的抗 干扰 问题 进 行探 讨 , 给 出 了排 错 设计 、 并 容错 设 计 的一 片机 ;嵌 入 式 系统 ; 干扰 ;容 错 ;可靠性 单 抗
中 图 分 类 号 : P 6 . T 382 文献 标识 码 : A
Ant — i t r e e c e s e o h p i a i n o i. n e f r n e M a ur s f r t e Ap l to f - c M i r c n r le s i c o o t o l r n Em b d e y t m s e d d S se
Ab tac :n te a p ia in o c c n rle si mb d e y t ms,t e a t — itree c e fr a c fmi sr t I h p lc t fmir o t lr n e e d d s se o o o h n i n e r n e p rom n e o — f c c n r l r sali o tn n e o he s se rla ii o r o tol si l mp ra ti d x frt y tm eib lt e y,t u e d sg o n i— i tree c s e s nil h s t e in fra t h ne fr n e i s e ta o e e rh a e eo me to c o o t lr y t m Ac o d n o w r i g e p in e,t e a t os ds frte r sa c d d v l p n fmirc n rle ss se . c r i g t o k n x re c h n o e h u r i— h C S h n — it dee c s u n t e a p iai n o c c n rle i m b d d sse d p o i e s me U S te a d ne r n e is e i h p lc t fmir o t lm n e e de y tm a r vd o s o o o s n me s r sf rte d i fa misb e er ra d ei n tv Fo . a ue e g o d si l ro o h s n n lmi aie e rr K e r s: irc n r l r Emb d e y tm ;Ant i tre n e; mi il ro ; Reib l y y wo d M c o t l ; o o e e d d s se i— ne r c Ad s be e rr fe la ii t

嵌入式系统综合抗干扰技术

嵌入式系统综合抗干扰技术

关 键词 : 嵌入 式 系统; 干扰技 术 ; 硬结 合 抗 软
K e r :e e d d s se y wo ds mb d e y tm;a t—itre e e tc iu s ii—fe o i ain n i ne rnc e hnq e ;rgd— x c mb n t — f l o
中图 分 类 号 :N 7 T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0 0)7 0 3 — 2 10 — 3 12 1 2 — 24 0
的目的。 常用的隔离 方法有光 电隔离、 电器隔离与变压器 隔离等 , 继 当前嵌入式系统 发展如 日中天 , 关于嵌入式 系统设计 的资料也 使用日 应根据 不同的信号选择不同的隔离方法。 寸 是 满 天 飞 ,但 是 关于 嵌 入 系统 的抗 干 扰 技 术 却 鲜 见 全 面 的 论 述 , 笔 对 于 感 应 与辐 射 干扰 , 要 靠 屏 蔽 技 术 。 屏 蔽 技 术 能 有 效 地抑 主 者从实际应用 中总结 出~套针对嵌 入式系统软硬结合 的综合抗干 制 通 过 自由 空 间 传 播 的 电磁 干扰 , 过 屏 蔽 技 术 , 以 限 制 系统 内 通 可 扰技术 , 具有很强 的参考价值 。嵌入式 系统 的抗 干扰是一项 系统工 部 对 外 部 元 件和 装置 的干 扰 , 时 也 防 止来 自系 统 外 部 的 干 扰 进 入 同 程 , 综 合考 虑 , 硬 结 合 , 要 软 因地 制 宜 , 能达 到 理 想 的 效 果 。 才 系 统 。按 其 原 理 , 蔽 可 分 为 电场 屏 蔽 、 场 屏 蔽和 电磁 场 屏 蔽 。为 屏 磁 总的来说 , 嵌入式 系统 的抗 干扰设计应采用 以硬件为主 , 软件 了抑 制 由 电场 感 应 引起 的 干 扰 , 采 取 以下 措 施 : 应 为辅 , 硬 结 合 的方 法 。 为软 件 的抗 干 扰 是被 动 的 , 有在 程 序 异 软 因 只 增 大被 干扰 电路 与 干 扰 源 问 的 距 离 , 以减 小 两者 之 间 的 分 布 电 常 出 现 后 , 复位 或执 行 其 它 相 关 操 作 ; 硬 件 抗 干 扰 却 是 主 动 的 容 : 量 使 被 干 扰 线 路 贴 近地 平 面 , 或 而 尽 以增 大 其 对 地 电容 ; 被 干 扰 电 在 隔离 外 部 干 扰 , 证 系 统 的 稳定 运 行 。 然 , 些 软 件 的抗 干扰 技 术 路 与 干 扰 源 间 之 间插 入 金 属 薄 板 , 保 当 一 实施 屏 蔽 。 也 会对 软 件 本 身 的 B G具 有 很 好 的纠 正 作 用 , U 那就 另 做 它 论 了。 对磁 场 进 行 屏 蔽 则 主 要 采 取 高磁 导 率 材 料 屏 蔽 体 、 向 电流 及 反 1 硬 件 干 扰 分 析 与对 策 涡流实现。 提高磁场屏蔽效果 , 屏蔽体 的材料和开 关是关键。 对于 电 在 分 析 硬件 干扰 的时 候 , 们 要 分 清 三 个 主 体 : 我 干扰 源 , 扰 途 磁 波 来 说 , 干 电场 分 量 与 磁 场 分 量 总 是 同时 存 在 的 , 以在 屏 蔽 电磁 所 径 与 被 干 扰 设 备 。 图 1所 示 , 清 楚 了 这三 个 主 体 , 们 就 可 以有 波 时 , 须 同 时 对 电 场和 磁 场 进 行 屏 蔽 。 电磁 波 屏 蔽 的 关键 是 选 择 如 搞 我 必

嵌入式工程师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

嵌入式工程师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

嵌入式工程师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嵌入式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的专业人员。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嵌入式工程师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不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面。

一、硬件设计问题与不足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硬件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嵌入式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芯片、传感器、电路等硬件组件,并将它们进行适当的连接和布局。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硬件设计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和不足:1.1 功耗问题: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运行,因此功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在硬件设计中尽量减少功耗,以延长系统的使用时间。

1.2 电磁兼容性问题:嵌入式系统常常会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交互,因此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在硬件设计中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1.3 故障排除问题: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或不良现象,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故障排除能力,能够快速找出问题并进行修复。

二、嵌入式软件开发问题与不足除了硬件设计,嵌入式工程师还需要进行软件开发,以实现系统的功能。

嵌入式软件开发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和不足:2.1 实时性问题: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响应外部事件,因此实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在软件开发中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

2.2 资源管理问题:嵌入式系统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等。

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在软件开发中合理管理这些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3 可靠性问题: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并且不能出现故障。

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在软件开发中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三、项目管理问题与不足嵌入式工程师通常会参与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和不足:3.1 进度控制问题:嵌入式项目通常有明确的开发周期和交付时间,嵌入式工程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嵌入式机电设备硬件与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探讨

嵌入式机电设备硬件与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探讨

嵌入式机电设备硬件与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探讨摘要:随着嵌入式机电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日益扩大,抗干扰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文章通过分析嵌入式机电设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干扰来源,探讨了具体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关键词:嵌入式;机电设备;抗干扰1抗干扰的硬件系统1.1预防信号传播途径中的干扰①对于输入的信号与输出的信号选择光电耦合器接口电路以及滤波器进行光电隔离的一项措施;针对传输线采取的屏蔽技术,比如选择普通双胶线、屏蔽线等。

②通过电容使得前置放大器的频带宽度变窄,从使其对于高频噪声的回声响应进一步降低,从而使高频噪声得到有效抑制。

③采取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使得传输线的两端的源和阻抗负载阻抗与特性阻抗大小相同,从而减少信号传送过程中的畸变。

④在电源电路中增加低通滤波电路能够对高频信号的产生干扰进行有效抑制。

1.2预防空间电磁产生的干扰①选择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金属当作屏蔽盒,并进行接地,从而使得电磁产生的辐射不会对所控制部件造成影响。

②选择具备差动输入功能的测量放大器使得微弱信号加大,再进行传输。

③模拟和开关的信号检测线能够选择屏蔽双胶线,以预防静电以及电磁产生的干扰。

1.3电源抗干扰的技术①选择模拟电源或者稳压电源模块作为供电电源。

②能够在电源端通过磁珠以及电容器构成滤波电路,从而出现滤波电路浪涌电压。

1.4正确接地①使电缆的屏蔽层和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正确接地,可以防止漏电以及起到屏蔽的作用,预防干扰源从外部侵入,能够增加系统的有效抗干扰作用。

②接地线和电源线尽量短而粗。

并且采取隔离措施,也就是使得机电设备的地线和其余设施的地线彻底隔离开来,从而将外部的干扰源隔断。

③把未使用悬空的引脚处置好。

将未使用的引脚进行接地。

1.5印制板电路抗干扰①电路布线科学合理。

合理对抗干扰电路进行布局能够有效降低干扰,进而提升电磁的兼容性。

确保环路的面积变得最小。

布局去耦电容(IC)时应当与电源管脚(IC)尽量靠近,并且使之和电源与地之间构成最短的回路。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抗干扰技术初探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抗干扰技术初探
输线 引入 干 扰 、 制 状 态 正 确 识 别 、 据 采集 误 控 数 差 消除 、 序运 行 失 常 等 所 采 取 的硬 件 、 件 抗 程 软 干扰措 施进 行 初步 探讨 。
() a 为系统 设 备 和其 它设 备 分 别接 地 的方 式 , 这
种 接地 的方 式 效 果 最 好 。如 果 做 不 到 每 个设 备
wa i c s e . M a y i tg a e a u e h u d b a e a d r n o t r e i n t s u et e s s e i o — sds u s d n n e r t d me s r s s o l et k n i h r wa e a d s fwa e d s g O a s r h y t m n n r n
mig Th r b e t a r v s tjm mig a ii yt eu eo / 0 o u e si e t n o to y tm n. ep o lm h ti mp o e n i a - n bl yb h s fPC 1 4c mp tri misl ts dc n r l se t n e a s
嵌 入式计算机 系统抗干扰技术初探
黄 家彬
( 二 炮兵工程学院 , 安 第 西 70 2 ) 1 0 5
摘 要 : 入 式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 否 解 决 其 抗 干 扰 能 力 成 为 系 统 成 功 的 重 要 环 节 。文 中 就 P / 嵌 能 C 1 4 入 式 计 算 机 在 导 弹 测 试 控 制 系统 应 用 中如 何 实 现 和 提 高 整 体 抗 干 扰 能 力 问 题 进 行 初 步 探 讨 , 系 统 硬 0嵌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地和数字地的认识
模拟地和数字地的认识在电子系统设计中,为了少走弯路和节省时间,应充分考虑并满足抗干扰性的要求,避免在设计完成后再去进行抗干扰的补救措施。

形成干扰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1)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信号,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du/dt,di/dt大的地方就是干扰源。

如:雷电、继电器、可控硅、电机、高频时钟等都可能成为干扰源。

(2)传播路径,指干扰从干扰源传播到敏感器件的通路或媒介。

典型的干扰传播路径是通过导线的传导和空间的辐射。

(3)敏感器件,指容易被干扰的对象。

如:A/D、D/A变换器,单片机,数字IC,弱信号放大器等。

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传播路径,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类似于传染病的预防)
1 抑制干扰源
抑制干扰源就是尽可能的减小干扰源的du/dt,di/dt。

这是抗干扰设计中最优先考虑和最重要的原则,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减小干扰源的du/dt主要是通过在干扰源两端并联电容来实现。

减小干扰源的di/dt则是在干扰源回路串联电感或电阻以及增加续流二极管来实现。

抑制干扰源的常用措施如下:
(1)继电器线圈增加续流二极管,消除断开线圈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干扰。

仅加续流二极管会使继电器的断开时间滞后,增加稳压二极管后继电器在单位时间内可动作更多的次数。

(2)在继电器接点两端并接火花抑制电路(一般是RC串联电路,电阻一般选几K 到几十K,电容选0.01uF),减小电火花影响。

(3)给电机加滤波电路,注意电容、电感引线要尽量短。

(4)电路板上每个IC要并接一个0.01μF~0.1μF高频电容,以减小IC对电源的影响。

注意高频电容的布线,连线应靠近电源端并尽量粗短,否则,等于增大了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会影响滤波效果。

(5)布线时避免90度折线,减少高频噪声发射。

(6)可控硅两端并接RC抑制电路,减小可控硅产生的噪声(这个噪声严重时可能会把可控硅击穿的)。

按干扰的传播路径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类。

所谓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线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

高频干扰噪声和有用信号的频带不同,可以通过在导线上增加滤波器的方法切断高频干扰噪声的传播,有时也可加隔离光耦来解决。

电源噪声的危害最大,要特别注意处理。

所谓辐射干扰是指通过空间辐射传播到敏感器件的干扰。

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干扰源与敏感器件的距离,用地线把它们隔离和在敏感器件上加蔽罩。

2 切断干扰传播路径的常用措施如下:
(1)充分考虑电源对单片机的影响。

电源做得好,整个电路的抗干扰就解决了一大半。

许多单片机对电源噪声很敏感, 要给单片机电源加滤波电路或稳压器,以减小电源噪声对单片机的干扰。

比如,可以利用磁珠和电容组成π形滤波电路,当然条件要求不高时也可用100Ω电阻代替磁珠。

(2)如果单片机的I/O口用来控制电机等噪声器件,在I/O口与噪声源之间应加隔离(增加π形滤波电路)。

控制电机等噪声器件,在I/O口与噪声源之间应加隔离(增加π形滤波电路)。

(3)注意晶振布线。

晶振与单片机引脚尽量靠近,用地线把时钟区隔离起来,晶振外壳接地并固定。

此措施可解决许多疑难问题。

(4)电路板合理分区,如强、弱信号,数字、模拟信号。

尽可能把干扰源(如电机,继电器)与敏感元件(如单片机)远离。

(5)用地线把数字区与模拟区隔离,数字地与模拟地要分离,最后在一点接于电源地。

A/D、D/A芯片布线也以此为原则,厂家分配A/D、D/A芯片引脚排列时已考虑此要求。

(6)单片机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线要单独接地,以减小相互干扰。

大功率器件尽可能放在电路板边缘。

(7)在单片机I/O口,电源线,电路板连接线等关键地方使用抗干扰元件如磁珠、磁环、电源滤波器,屏蔽罩,可显著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3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
提高敏感器件的抗干扰性能是指从敏感器件这边考虑尽量减少对干扰噪声的拾取,以及从不正常状态尽快恢复的方法。

提高敏感器件抗干扰性能的常用措施如下:
(1)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以降低感应噪声。

(2)布线时,电源线和地线要尽量粗。

除减小压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声。

(3)对于单片机闲置的I/O口,不要悬空,要接地或接电源。

其它IC的闲置端在不改变系统逻辑的情况下接地或接电源。

(4)对单片机使用电源监控及看门狗电路,如:IMP809,IMP706,IMP813,X25043,X25045等,可大幅度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5)在速度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单片机的晶振和选用低速数字电路。

(6)IC器件尽量直接焊在电路板上,少用IC座。

为了达到很好的抗干扰,于是我们常看到PCB板上有地分割的布线方式。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都一定要进行地平面分割。

因为这样分割是为了降低噪声的干扰。

理论:在数字电路中一般的频率会比模拟电路中的频率要高,而且它们本身的信号会跟地平面形成一个回流(因为在信号传输中,铜线与铜线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感和分布电容),如果我们把地线混合在一起,那么这个回流就会在数字和模拟电路中相互串扰。

而我们分开就是让它们只在自己本身内部形成一个回流。

它们之间只用一个零欧电阻或是磁珠连接起来就是因为原来它们就是同一个物理意义的地,现在布线把它们分开了,最后还应该把它们连接起来。

如何分析它们是属于数字部分呢还是模拟部分?这个问题常常是我们在具体画PCB时得考滤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要判断一个元件是属于模拟的,还是数字的关键是看与它相关的主要芯片是数字的还是模拟的。

比如:电源它可能给模拟电路供电,那它就是模拟部分的,如果它是给单片机或是数据类芯片供电,那它就是数字的。

当它们是同一个电源时就需要用一个桥的方法把一个电源从另一个部分引过来。

最典形的就是D/A了,它应该是一个一半是数字,一半是模拟的芯片。

我认为如果能把数字输入处理好后,剩下的就可以画到模拟部分去了。

模拟电路涉及弱小信号,但是数字电路门限电平较高,对电源的要求就比模拟电路低些。

既有数字电路又有模拟电路的系统中,数字电路产生的噪声会影响模拟电路,使模拟电路的小信号指标变差,克服的办法是分开模拟地和数字地。

对于低频模拟电路,除了加粗和缩短地线之外,电路各部分采用一点接地是抑制地线干扰的最佳选择,主要可以防止由于地线公共阻抗而导致的部件之间的互相干扰。

而对于高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由于这时地线的电感效应影响会更大,一点接地会导致实际地线加长而带来不利影响,这时应采取分开接地和一点接地相结合的方式。

另外对于高频电路还要考虑如何抑制高频辐射噪声,方法是:尽量加粗地线,以降低噪声对地阻抗;满接地,即除传输信号的印制线以外,其他部分全作为地线。

不要有无用的大面积铜箔。

地线应构成环路,以防止产生高频辐射噪声,但环路所包围面积不可过大,以免仪器处于强磁场中时,产生感应电流。

但如果只是低频电路,则应避免地线环路。

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最好隔离,地线分开布置,如果有A/D,则只在此处单点共地。

低频中没有多大影响,但建议模拟和数字一点接地。

高频时,可通过磁珠把模拟和数字地一点共地。

如果把模拟地和数字地大面积直接相连,会导致互相干扰。

不短接又不妥,理由如上有四种方法解决此问题∶1、用磁珠连接;2、用电容连接;3、用电感连接;4、用0欧姆电阻连接。

磁珠的等效电路相当于带阻限波器,只对某个频点的噪声有显着抑制作用,使用时需要预先估计噪点频率,以便选用适当型号。

对于频率不确定或无法预知的情况,磁珠不合。

电容隔直通交,造成浮地。

电感体积大,杂散参数多,不稳定。

0欧电阻相当于很窄的电流通路,能够有效地限制环路电流,使噪声得到抑制。

电阻在所有频带上都有衰减作用(0欧电阻也有阻抗),这点比磁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