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探究简单电路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电路初探》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简单电路教案 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电路初探》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简单电路教案 苏科版
2、探究活动二: 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所示.
该设计电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探究延伸
1)某学校一块科技实验田和值班室,为了防止牲畜闯入实验田,给您电池组、开关、电铃、小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请为值班室看护人设计一个报警电路.要求:情况正常时,值班室灯亮,电铃不响;当有牲畜闯入时,碰到栅栏会拉断栅栏上的细导线,灯亮同时电铃响,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1)需要的器材有:.
(2)设计思想:可采用的特殊方法:.
(3)设计电路图:
(4)讨论与交流:
2)设计模拟的定时炸弹电路
定时炸弹是个很恐怖的装置.其主要组成部分有:(1)定时器(相当于一个开关),(2)起爆器(有电流通过就会引爆),(3)指示灯.接通电路,启动定时器(相当于开关闭合)后,指示灯工作,而起爆器不工作,当定时器倒计时结束(相当于开关断开)时,起爆器工作,引爆炸弹.请你思考并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7、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同,当电路闭合后,V1和V2的示数分别如图(b5所示,则V1用的量程是V,V2用的量程是V,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V。
8、小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同一电 路中两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因此他得出结论是:这两只灯泡是并联的,小明的推理正确吗?答:。为了进一步弄清两灯的连接情况,请你帮他想想办法,你的办法是。
根据你的见闻,用什么代替电灯可以使电路更先进?
该设计电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探究延伸
1}办公室相互呼叫电路:甲、乙两个房间相距较远,试在图中连接电路,要求两房间任何一方的工作人员闭合开关,都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
2}传达室的控制电路:学校有前后两个门,现有红灯及电铃各一个,另有电池组、开关、导线,请利用这些器材,为学校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前门来人时,闭合开关,铃响灯亮;后门来人铃响灯不亮.并用铅笔当导线,将图所示元件连成你所设计的电路图,并做必要的说明。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三章 .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一、基本说明1.学科:物理(九年级上)2.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江苏科技出版社3.所属的章节:第十三章4.教学时长:45分钟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几个简单电路的设计都来源于生活,电路故障来源于学生在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能画出简单串、并、混联电路,并初步学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三、设计思想在学生经历了对十三章电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电路各组成元件的认识,以及电路连接方式的特点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并动手制作简单电路,体会电学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过程,感受成功乐趣的同时,巩固串、并联电路知识,提高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充分体现新教材“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主导思想。

四、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电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其工作特点。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来,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实验并提高规范的电学实验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兴趣,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课前布置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进行对比,总结并归纳出这两种电路的差异,在新课学习之前进行展示交流,从而为学生在设计电路过程中到底选择串联还是并联扫清知识层面的障碍。

课堂借助于三种典型电路设计的探究课题,通过班级四人学习小组的讨论与合作的过程,学生自己设计电路、选择实验器材、对照设计的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电路的连接,并在课堂进行展示,小组间相互评价各自设计的优缺点进行进一步改进,让学生在增强合作意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探究激情和处理解决故障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学生可通过“热线求助”的方式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在巡视各组讨论和设计情况的同时应及时主动的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如电路设计要力求简洁、实用,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用电安全的问题等等。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的电路讲练结合教案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的电路讲练结合教案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的电路13.1 从闪电谈起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巩固练习:1.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乙带 电荷,丙丁带2.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干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上往往粘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带了 ,这种现象叫 。

3.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 A.使地毯更好看 B.使地毯更耐用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D.释放静电,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4.验电器的原理是: ,将一带电体去接触带负电的验电器时,(1)若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

(2)若金属箔张角先闭合后又张开,说明带电体是带 电的,且带的电荷量比验电器 。

13.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电路的组成及电器元件的符号1.所谓的电路就是用导线把 、 、 连接起来的电路通路。

通路、开路和短路 1 通路通路是指处处接通的电路,如图11-14所示,通路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就能工作。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教版

图2图3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2、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探究:1、提出问题:在病房里,病人呼叫时,护士是怎么知道是哪一个病房的?需要哪些器材?2、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铃应该怎么接?3、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应该怎么接?(如果有三张或更多的病床应该怎样接?)4、开关应该怎么连接到电路中?5、将电路图画下来典例精析:例1、甲、乙两个办公室为了互相传呼方便,在两个办公室各装了一个电铃,要使两个办公室的任何一方按开关都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正确的电路图是(图1中的虚线表示房间的墙壁)( )例2、按要求设计电路,在图2中画出电路图. 要求:开关S1、S2都闭合,电动机转,电铃响;只闭合开关S1,电动机不转,电铃响;只闭合开关S2,电铃不响,电动机不转. 例3、实验室有两盏电灯、一个电铃,它们分别接在同一个电池组上,恰好正常工作,另有开关两只,导线若干.请在图3中画出电路图.要求:只按开关S1,灯与电铃均无电流;只按下开关S2电铃响,灯一盏也不亮;同时按下S1和S2,电铃响,两灯均正常发光.巩固提高: (练一练,看看掌握的牢不牢)图11、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B .电流表的示数特别大C .小灯泡正常发光D .电流表、电压表都被烧坏2、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合上时,电压表测的是( ).A .灯L2两端电压B .电源的电压C .灯Ll 两端的电压D .灯L2和电源两端的电压3、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两只开关,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利用这些材料请为收发室值班人员按要求设计一个电路,画在虚框内.并按设计电路将实物连接好.要求:红灯亮时,电铃响表示前门来人;绿灯亮时,电铃响表示后门来人.(在开关处标明所在的位置)4、如下图所示,是某工厂数控机床上关键部件的控制盒,控制盒内有三个接线柱ABC 和指示灯和电铃各一只,当连接AC 时,灯亮、铃不响;当连接AB 时,铃响、灯不亮;当连接BC 时,灯不亮、铃不响.根据上述情况,在下面的虚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5、给你下列器材:一个低压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图5 图4图13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使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请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章末复习课教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章末复习课教案2024-2025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章末复习课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在设计这节探究简单电路的复习课时,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回顾和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层次递进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复习电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掌握简单电路的组成、状态判断和欧姆定律等基本知识。

2.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状态判断,欧姆定律的验证。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以日常生活为例,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知识复习:简要回顾电路的状态判断、欧姆定律等基本知识。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4. 实验记录与分析: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

5. 电路故障检测:学生通过实验,学会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电路的组成,状态判断,欧姆定律的验证。

2. 活动难点:电路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欧姆定律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电路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复习课中,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提高电路知识,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课后,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复习环节1. 我选择了以日常生活为例引入电路的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电路的基本组成。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3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word教案 (1)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3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word教案 (1)

教学内容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课型:新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联系实际,尝试设计实用电路。

2.关注自然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自然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尝试设计实用电路教学难点尝试设计实用电路教具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导线、开关、水果、铜片、铁片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自学课本情境图片,激发学生思考:出示:护士是如何知道哪一个病床上的病人在呼叫呢?她是通过什么知道的?这个有趣的电路是如何设计的呢?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简单电路的设计。

板书课题:简单电路的设计——病床呼叫二、学生自行设计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提问:需要那些器材?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应该如何接?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应该如何接?开关如何连接到电路中呢?安排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试画电路图,再集体分析这个电路的可行性,最后进行实验。

并将设计的电路图画下来。

留着全班交流。

让学生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看是否正确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后回答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如果不正确,小组内重新设计,或请老师帮忙。

三、成果展示1.各组展示电路设计的思路,演示电路模型。

2.引导学生从电路设计的新颖性.电路模型的工艺水平和演示的效果等方面对各组的表现作出评价。

四、实践练习:1.完成WWW部分的第1.2.3题。

评价合作交流课堂总结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作业设计请为一个仓库的守护人员设计一个电路,使得前门来人铃响.红灯亮,后门来人铃响绿灯亮,以方便守护人员知道是前门来人取货,还是后门来人送货。

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数NO:教学内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复习(一)课题第一课时:复习(一)课型:复习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教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教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知道常见的家用电器的用途及工作原理.2、知道电源的分类及工作原理.3、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4、知道常用电器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画出简单的电路图;5、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短路,了解电源短路的危害.【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难点】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教具】干电池两节(配电池夹),小电灯、电铃、开关、手电筒各一只,导线若干.【教学程序】〖引入新课〗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新授〗一、电路:1、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和开关连接起来的电流的路径.2、电路各元件的作用:①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③开关:控制电路和接通和断开;④导线:是电荷定向移动的通道.3、通路、断路和短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断路:断开的电路(又称开路)③短路:用导线直接连在电源的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的电路二、电路图1、各电路元件符号2、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活动:怎样使一个小电灯亮起来(P60)3、①示范画出13-4的电路图②变换元件的位置,画出电路图4、电路图的优点:简单,方便,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小结〗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符号;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练习〗1.最简单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_________、消耗电能的_________、输送电能的_________和控制电路通断的_______组成.2.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_______叫电路,其中电源的作用是______,用电器是利用_______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它是_______通道,开关的作用是控制______.3.电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的______极流出,经过______流回到______极,接通的电路叫做_______路,电路断开时,电路中______电流,此时电路叫做_______4.要想得到持续的电流,电路中必须有,而且电路中还必须是。

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集体备课教案(苏科版九年级)

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集体备课教案(苏科版九年级)

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集体备课教案(苏科版九年级)教学内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课型:新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联系实际,尝试设计实用电路。

2.关注自然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自然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尝试设计实用电路教学难点尝试设计实用电路教具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导线、开关、水果、铜片、铁片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自学课本情境图片,激发学生思考:出示:护士是如何知道哪一个病床上的病人在呼叫呢?她是通过什么知道的?这个有趣的电路是如何设计的呢?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简单电路的设计。

板书课题:简单电路的设计——病床呼叫二、学生自行设计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提问:需要那些器材?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应该如何接?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应该如何接?开关如何连接到电路中呢?安排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试画电路图,再集体分析这个电路的可行性,最后进行实验。

并将设计的电路图画下来。

留着全班交流。

让学生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看是否正确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后回答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如果不正确,小组内重新设计,或请老师帮忙。

三、成果展示1.各组展示电路设计的思路,演示电路模型。

2.引导学生从电路设计的新颖性、电路模型的工艺水平和演示的效果等方面对各组的表现作出评价。

四、实践练习:1.完成WWW部分的第1、2、3题。

评价合作交流课堂总结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作业设计请为一个仓库的守护人员设计一个电路,使得前门来人铃响、红灯亮,后门来人铃响绿灯亮,以方便守护人员知道是前门来人取货,还是后门来人送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从闪电谈起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 通过学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起电机、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轻小物体、验电羽、验电器等2课时一、新课引入实验1:感受静电通过起电机起电,让学生感受一下静电作用。

实验2: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观看闪电景象,提出问题: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电是什么?二、新课教学(一)电是什么活动1:体验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是什么。

1.实验:摩擦起电。

2.让摩擦过的物体接近轻小物体,谈谈有什么发现?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总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列举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一些实例:(1)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发现梳子能吸引头发;(2)穿化纤衣服很容易吸灰尘;(3)切割或捏碎泡沫塑料时,细碎的泡沫颗粒会吸附在手和衣服上。

……分析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么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1)实验探究:①先让验电羽带上电;②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观察发生的现象?③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它,观察发生的现象?……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一下,看看什么有没有什么规律:①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是不同的;②不同的带电体之间,不是相吸,就是排斥。

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两种电荷: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实验探究:①通过起电机分别给两个验电羽带上相同电荷,再将两个验电羽靠近,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②通过起电机分别给两个验电羽带上不同性质的电荷,再将两个验电羽靠近,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练习:1.有A、B、C、D四个带电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带正电,则D带____电荷。

(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1.观察验电器,了解它的构造;2.验电器的使用方法;3.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验电器的作用:(1)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检验物体带什么电。

(好班补充)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实验: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2.利用多媒体演示说明闪电形成的原因和尖端放电现象。

3.生活中“放电”现象:干燥的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如果在夜晚还能看到火花,这是衣服之间摩擦起电然后放电产生的现象;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纤衣服,由于摩擦,身体上会积累电荷,这时如果手指靠近金属物品,将发生放电现象,你会感到手上有针刺般的疼痛感;油罐车的后面常拖有一条铁链,使油罐上产生的电荷经铁链流入大地,避免放电产生的电火花引发火灾;在存放大量易燃物品的工厂车间或实验室里,工作人员要穿一种特制的鞋,这种鞋的导电性能很好,能够将人体所带的静电导入大地,避免因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高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的元件,表面要很光滑,可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或造成事故等。

课后登录互联网,搜索有关资料,了解静电复印机、避雷针等设备的构造、原理等。

小结1.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练习设计1.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

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__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2.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教学目标1.知道电路的组成,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

2.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并能画出电路图。

3.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

4.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5.能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会画出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重点: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难点:短路及其危害;根据实物图或电路图判别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示教板(插件)、教学用软件(初中电学实验室)。

2课时一.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电路和跟电有关的精彩画面。

上网搜索生活中有关电器线路板,展示电的路径。

对电路知识的学习,我们从最简单的电路入手。

二.进行新课(一)认识电路活动一:怎样使一个小灯泡发光?明确任务:让灯泡亮起来,并用开关控制灯泡。

注意事项:①切不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接在一起;②连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待连接完毕、检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

③裸线接线方法介绍。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电路连好后,让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连接的电路。

引导学生观察电路,思考各元件的作用,共同总结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指出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

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1.结合学生连接的电路介绍通路和开路。

2.短路教学:(1)用一根导线,在发光的小灯泡两端迅速试触,观察到的现象:灯泡熄灭。

(2)分析小灯泡熄灭的原因。

(3)短路及其危害: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

展示家庭电路因短路而引燃导线绝缘皮的图片。

强调: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三)怎样画电路图简单的电路,我们可以很容易看清它的连接情况。

但是一些复杂的电路(如电视机的线路板,出示实物),我们很难掌握它的连接情况。

为此我们使用专门的符号代替元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电路的组成。

引入:你能不能用简便明了的方法,把刚才连接的电路画下来?1.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以及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画出活动1中所连电路的电路图。

3.结合学生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练习:画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

上面电路中连接有两个小灯泡,是怎样连接的,能同时发光吗?还有其它连接方法吗?(四)电路的连接方式1.活动2:怎样使两个灯同时发光?提出要求:⑴一定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⑵想出其它连接方式;⑶把连接成功的电路,用电路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实验完毕,几个有代表性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让共同合作两位同学上台,演示自己所连电路,并把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2.串联与并联接法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教师可以补充、演示):4.探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1)在串联电路中,把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作用是否改变?开关控制整个电路(2)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又如何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利用软件演示: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特点:能否独立工作。

小结1.简单电路的组成及各元器件的作用;2. 通路、开路和短路;3. 画电路图的要求;4. 电路的连接与识别方法。

练习设计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正确的是()2. 学了电路后,小明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电路,经过分析思考,做出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只有电动机单独工作,它们一定是并联的B.节日里装饰用的小彩灯,任何一个灯泡坏了,其他的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这些小彩灯是串联的C.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13.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单位。

2.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重点:电流的单位及正确使用电流表。

难点:电流表的读数。

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导线若干、示教板(插件)、演示电表、教学用软件(初中电学实验室)。

电学实验室授课。

1课时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电流”一词,那么什么是电流?怎样才能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电流1.与水流类比,介绍什么是电流。

2.电流是有方向的:(1)实验演示:将指针居中的演示电流表、小灯泡、电池、开关连成一个电路。

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将电池的正负极调换,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再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

启发学生认识到电流是有方向的。

(2)电流方向规定。

(3)电路中的电流方向:①结合串联电路的实物图,分析说明电流的方向和路径;②让学生在电路图上独立画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并具体说明电流的路径。

③板画一实际的电路,让学生找出电池的正负极,标电流的方向。

3.电流强弱:演示活动1。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到电流是有强弱的。

4.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阅读课本,熟悉电流的符号和单位。

熟练掌握电流单位的换算关系。

(二)怎样测量电流1.对照实验台上的实物,阅读“实验室常用电流表使用说明书(节选)”,认识电流表,并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2.交流电流表的接线柱、刻度盘和使用方法。

3.电流表的接法与读数:(1)“会读”:读数的方法: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利用自制的表盘模型训练读数。

(2)“会接”: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

4.练习使用电流表,分别用电流表的不同量程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练习读数,并比较两次测量结果,认识合理选择量程的必要性。

注意:(1)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2)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小结1.电流的方向规定和电流的单位。

2.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练习设计1.液晶显示电子计算器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20μA。

120μA= mA= A。

2.如图所示,甲表所用的量程是,该量程的分度值是,读数是;乙表所用的量程是,该量程的分度值是,读数是。

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只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D.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13.4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1.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2.会使用电流表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3.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