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学的重新认识,中医药产业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2. 调研过程:(1)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国内外中医药市场发展趋势;(2)选择县内医院、中药企业和中医诊所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访谈;(3)在县内主要商业区,随机选择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中医药的认知和偏好。
三、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1. 中医药医疗机构发展情况调研发现,我县目前拥有6家中医药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传统诊疗服务。
其中,县中医院是主要的中医药医疗机构,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等科室,并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
2. 中药企业发展情况我县拥有3家中药企业,主要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其中两家企业还进行中药饮片生产。
这些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中药市场,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3. 中医药相关职业培训我县设有中医药进修学校,培养中医药相关的人才,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市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和偏好通过问卷调查得知,我县市民对中医药有一定的认知和接受度。
约6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尝试过中医药治疗,其中80%对疗效表示满意。
另外,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愿意在常见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发生时选择中医药治疗。
五、总结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议:1. 加强县内中医药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全面、先进的中医药服务。
2. 继续发挥中药企业的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中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 加大对中医药相关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人才素质,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
4. 加强对市民的中医药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某某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某某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农业、工业和流通等领域,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上游主要在中药材种植和化工原料获取,中游聚焦于医药制造,下游主要在医药流通和服务板块。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老龄化程度提高、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医保机制不断完善,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药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推进某某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我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
一、我市某某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1资源禀赋优越。
安康素有“某某生物基因库”“天然中药材之乡”等美誉。
境内有中药资源1299种,其中,镇坪黄连、宁陕天麻、宁陕猪苓、白河木瓜、旬阳拐枣、平利绞股蓝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黄连、当归、麝香、玄参、独活、黄姜等10余种中药材产量居全省首位,“八仙党参”“鸡爪连”、厚朴、杜仲、天麻被历代药家视为优品,苦味绞股蓝为全国独有品种,野生葛根品质和葛根素含量居全国首位。
全市现有野生药材面积约100万亩,人工种植面积75万亩,国家级中药材基地3个,中药材年产量超过18万吨。
2.组织领导有力。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某某医药产业发展,市政府成立了全市生物医药(中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印发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将某某医药产业链作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之一进行培育,并成立工作专班牵头推进。
市工信局平均每年争取省级各类支持重点医药企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资金逾千万元,并从市级工业稳增长奖补资金中,切块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某某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某某医药产业提质增效。
3.产业初具规模。
经多年发展,我市初步形成了涵盖成药生产、医药中间体和中药饮片加工三大领域的某某医药产业体系。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医药行业调研报告1医药行业在投资界拥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__年英国《金融时报》500强企业所属行业中,制药业是仅次于银行业的全球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
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医药工业包括化学制药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和化学制剂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其他工业八个子行业。
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一)医药行业的特点1、高技术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高投入医药产品的早期研究和生产过程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以及最终产品上市的市场开发,都需要资本的高投入。
尤其是新药研究开发(r&d)过程,耗资大、耗时长、难度不断加大。
目前世界上每种药物从开发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5年的时间,耗费8-10亿美元左右。
美国制药界在过去的20年间,每隔5年研究开发费用就增加1倍。
__年,世界制药业的“三巨头”——美国辉瑞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和诺华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分别达71亿美元、46亿美元和35.5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均在15~16%之间。
3、高风险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经过合成提取、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等一系列过程,还需要经历人体临床试验、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且各环节都有很大风险。
一个大型制药公司每年会合成上万种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几、二十种化合物通过实验室测试,而最终也可能只有一种候选开发品能够通过无数次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而成为真正的可用于临床的新药。
目前,新药研究开发的成功率还比较低,美国为1/5000,日本为1/4000。
四川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四川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川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医药产业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产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报告立足于四川省医药产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医药产业的整体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四川省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药产业的整体情况目前,四川省的医药产业已经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川省拥有多家大型医药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药生产和销售体系。
尤其是在中药产业方面,四川省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中药产区之一。
此外,四川省也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尽管医药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四川省的医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国内一线省份相比有一定差距。
其次,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创新力不强。
此外,医药企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也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四、医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机遇来自于国家对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四川省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四川省还具备创新的优势,如果能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望在医药产业领域取得突破。
然而,医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也需要面对政策不确定性、人才短缺等问题。
五、提升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医药产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研发水平。
2.优化中药产业的发展。
加强中药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整合,提高中药的质量和产值,打造知名品牌。
3.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医药产业的升级。
4.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和创新团队的建设。
5.加强市场推广。
医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医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医药行业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其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医药行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医药工业总产值、医药流通业销售额等主要指标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然而,与此同时,医药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药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医药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新型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
例如,一些医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地位。
同时,一些医药企业开始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医药研发和创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企业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我国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优势企业得到了壮大,落后企业被淘汰,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例如,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一些新兴的医药企业在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医药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资和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例如,一些医药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实现了国际化发展。
同时,一些医药企业也开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2篇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2篇第一篇:医药行业调研报告——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一、行业概述医药行业是一个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涵盖了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医药产业的支持,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行业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8%。
其中,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3万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医药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主要以化学药品、生物药品、中药和医疗器械为主。
其中,化学药品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约为50%;生物药品和中药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20%和15%;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比约为15%。
3. 企业竞争格局我国医药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头部企业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截至2020年底,我国医药行业前50强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0%。
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完善的销售网络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三、行业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药物研发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新药研发。
未来,创新药物研发将继续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
2. 医药电商崛起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药电商逐渐崛起。
医药电商具有便捷、高效、价格透明等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医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预计未来几年,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3. 医疗器械国产化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仍被外资企业占据。
为提高国产医疗器械竞争力,政府加大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国产化进程。
4. 医药行业整合随着医药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间的整合趋势日益明显。
未来,医药行业将出现更多的大型并购案例,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篇:医药行业调研报告——政策环境与投资分析一、政策环境分析1. 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创新药物研发支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
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尊敬的领导:
经过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我整理了以下几点报告,供参考。
一、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1. 人才储备不足:我县中医药领域缺乏高级人才,特别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的人才稀缺。
2. 技术创新不足:目前,我县中医药产业在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方面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产业链不完善:由于中医药行业涉及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多个环节,产业链相关企业比较分散,缺乏协同合作,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机遇存在
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政策,为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
2. 市场需求增加: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养生保健等领域,为我县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传统文化价值重视:当前,中医药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同,这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发展策略建议
1.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中医药科研创新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2. 加强合作合力:整合中医药产业链,通过建立联盟、组建产
业集群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3. 支持科技创新:加大中医药科研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动中医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4.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大中医药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中医药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份额。
以上是我对于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调研报告,同时也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谢谢。
此致
敬礼。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医药产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药产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医药产业包括了药品制造、医疗设备制造、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已经连续多年稳步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果丰富:近年来,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断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一些新药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3.医疗设备制造水平提升:我国在医疗设备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已经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
医疗设备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三、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医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国际医药企业也在中国市场上崭露头角,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2.创新药物研发周期长:创新药物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研发周期长。
同时,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导致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3.医药监管体系待完善:我国医药监管体系相对滞后,监管力度不够强大,导致市场上存在一些低质量、假冒伪劣的药品。
这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也损害了医药产业的声誉。
四、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
2.健康产业的崛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产业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医药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3.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将会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场、西宁勤奋巷市场、新千国际虫草大世界、星海黄XX市场。
XX市大街小巷几乎都有冬虫夏草店,主要集中在七一路、北大街、南关街、黄河路等处。
在冬虫夏草采挖季节,勤奋
巷市场作为最活跃的交易市场之一,成为我省冬虫夏草交易
的主要集散地。
新千国际虫草大世界、勤奋巷市场以及各虫
草专卖店是冬虫夏草销售的主要场所,年销售量呈增长态势。
国外市场。
冬虫夏草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
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均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其中,新加
坡和中国香港是我国冬虫夏草直接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根据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9月发布的数据来看,冬
虫夏草指数为1088.70,同比跌值为89.00,同比跌幅为7.56%。
冬虫夏草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以此为原料的医药公司业绩。
福瑞股份20xx年年报披露,20xx年该公司发生营业总
成本5.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91%,主要原因则是主
导药品的主要原材料冬虫夏草采购成本全年高位运行,加之
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导致成本上升。
今年上半年,由于冬虫夏
草价格下降使得福瑞股份成本有所降低。
福瑞股份20xx年
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发生营业总成本2.38亿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10.75%,主要原因是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导致成本总额上升。
(二)我省冬虫夏草研究状况及科研水平1、我省在冬虫夏草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自从上世纪xx年代末青海省就开始对本省的冬虫夏草分布区域、主要产区、一般产区和零星产区有了一定的掌握,特别是在冬虫夏草生长环境因子和生物学特性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冬虫夏草的产量预测有了初步的研究。
近几年,青、藏、甘等省区采取“外禁内限”措施规范采挖行为,取得一定效果,但“包山行为”开始凸显出来。
根据青海省牧科院冬虫夏草研究人员的调查,自20xx年青海省海南州的河卡山被包给甘肃人采挖虫草开始,20xx年这一行为蔓延到果洛州,20xx年更延伸至玉树地区。
受经济利益驱使,个别老板承包草山后,不控制采挖人数、管理无序,对植被破坏很大。
20xx年青海省冬虫夏草产量是近年产量最少的一年。
主要原因除近年来随着冬虫夏草分布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日趋严重,虫源锐减,加之人为采集冬虫夏草过量和过早,影响了自然环境下寄主冬虫夏草蝙蝠蛾的生存和冬虫夏草菌孢子的生长发育,使得冬虫夏草菌孢子感染寄主幼虫的机率减少;再加上自然因素(如气候越来越暖、干旱等)的影响,致使我省冬虫夏草资源锐减、生境退化、分布区域萎缩以及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20xx年初特别是4-6月份连续降水,造成地表温度过低,导致冬虫夏草子座无法正常生长,没有能力突破地表,从而形成采挖困难,在野外调查时发现,大多冬虫夏草被埋在土
壤中,没有能力形成子实体,因此也无法完成冬虫夏草释放
子囊孢子的有性阶段。
2、我省在冬虫夏草菌方面的研究。
从20xx年开始,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冬虫夏草研究室在冬虫夏草真菌分离、培养、保存、复壮等研究目前居全国先进行列,制定和发布了3项关于冬虫夏草真菌的技术规程。
青海省因为地处产地,具有
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牧科院研究人员每年都可以到
主区进行现场分菌,从而满足实验室内菌株的筛选,目前主
要从工业发酵高性能和致病性强的两方面进行菌株的筛选
和培养,以期为冬虫夏草真菌的工业化生产服务,同时也为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目前已筛选获得相
关重要真菌近百余株。
3、我省在冬虫夏草寄主昆虫方面的研究。
从20xx年执行青海省科技厅下达的“青海省冬虫夏草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关键研究”项目开始,牧科院研究人员针对冬虫夏草的
人工培养及野外生态学进行了专门研究。
经过研究,已对青
海省不同地区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进行了分类、鉴定,初步
确定为8个种,完成了寄主昆虫的人工饲养全过程,形成了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规范,并在实验室内成
功获得了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僵虫并长出了有子座的个体。
制定和发布了2项关于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人工培养的
技术规程。
(三)周边省份冬虫夏草行业发展现状
1、XX区
西藏冬虫夏草品质优良,分布面广。
XX区除XX区以外的六个地(市)、40个县均分布有冬虫夏草资源,其分布面积约6500万亩,资源蕴藏量约为65-70吨。
一般认为XX区的冬虫夏草产量最多、质量,占整个西藏冬虫夏草市场的47%。
20xx年采集量达53吨。
20xx年西藏冬虫夏草总产量约46吨,比上年产量下降约20-30%,价格也比上年有所下降。
此项统计数字主要依据采集群众上报的数据和采集点上收购统计得出的结果。
由于是采集群众所报数字有约20%的埋伏,一般情况下采集人不会把所采挖的冬虫夏草全部出售。
对于销售情况,XX区尚未统计详细数字。
西藏全区的冬虫夏草销售主要以私人销售为主,从事经营虫草的商
家主要集中在拉萨、那曲、林芝贡布江达等地,以土特产类同时兼营冬虫夏草的公司和药材行为主,专营冬虫夏草的较少,在XX市专营冬虫夏草的店家不到六家,每年冬虫夏草产新季节以当地老板、老百姓和回族商人为主,形成自发式的市场
进行交易(个人现金交易),在西藏国有企业收购冬虫夏草的占20%-30%,其他70%-80%均被私有企业或商家收购。
2、甘肃省
XX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拥有广袤的湿地和草场。
这里的虫草资源较为丰富,全州7县1市均有分布,面积达2650多万亩。
甘肃省冬虫夏草多产于与青海毗邻的XX州和与四川毗邻的陇XX区。
甘肃冬虫夏草体肥壮、丰满,外皮色黄,内肉色白,环纹、头、足、尾等完整,质量甚优。
甘肃甘南、陇南、天祝等地,除当地群众外,每年还有数万人从邻近地区到这些地方采挖野生冬虫夏草,过度的采挖破坏了野生冬虫夏草生长的环境条件,使其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再加上多年过度无序采挖以及甘南地区虫草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虫草的资源量和产量逐年下降,各地野生虫草资源消减严重。
甘南州农科所的调查显示,虫草密度由20xx年的每亩167个锐减至13个,削减速度惊人。
同时,无序的采挖还使当地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土地沙化。
由八坊集团投资建设的八坊虫草交易市场正式落户XX市西郊,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已有约3千平方米展位率先投入使用。
该市场全部建成后将达到3万平方米展位的规模,是中国当前第二大虫草交易市场。
3、四川省
四川省是冬虫夏草主产区,产量和储量仅次于青海、西藏之后居全国第三位,采集冬虫夏草是四川草原牧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全省面积55%左右的地域都大面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