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学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1 机械设计概念机械设计是利用机械工程原理和技术来设计和制造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材料、力学、动力学、液压学、传感器等相关知识,同时需要掌握CAD、CAM等设计工具,以及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1.2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内容。

静力学是研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学的科学。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学和受力学的基本理论。

材料力学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形特性的研究。

1.3 机械构件设计机械构件设计是以机械装置为研究对象,按照设计任务的要求,通过正确选择材料、形状、尺寸和工艺等方面,对构件的外型、尺寸、材料和工艺进行设计。

1.4 机械设计要求机械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易制造性、经济性、维修性等。

1.5 机械设计流程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概念设计、初步设计、细化设计、计算与分析、制造图纸设计、实验验证、改进与优化等。

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2.1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包括轴、轴承、齿轮、蜗杆、传动轮等零部件的设计。

2.2 机械传动设计传动是机械装置中的重要部分,包括传动链、齿轮传动、带传动、联轴器、减速机等,所以机械传动设计非常重要。

2.3 机械密封设计机械密封是机械装置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都有密封,所以机械密封设计也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

2.4 机械强度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涉及零部件的疲劳强度、许用应力、断裂强度等。

2.5 机械刚度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刚度是关键因素,包括零部件的刚度分析、设计刚度等。

2.6 机械动力学设计机械设计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动力学设计,包括力、力矩、加速度、速度等动力学分析。

2.7 机械热力学设计在某些机械装置中,还需要做热力学设计,例如热传导、热膨胀、燃烧等。

三、机械制造工艺3.1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设计好的机械零部件如何生产出来的过程,包括车床加工、磨床加工、铣床加工、冲压成型、焊接等。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是我对机械设计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机械设计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4.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5.机械设计的CAD软件应用二、机械系统设计1.机构设计: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连杆机构等2.机械组件设计:轴、轴承、连接件等3.机械传动设计:传动比计算、传动效率计算等4.机械驱动设计:电动机选型和配置5.机械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设计三、机械零件设计1.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2.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和处理3.机械零件的构造和配合4.机械零件加工和制造工艺5.机械零件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四、机械装配设计1.机械装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机械装配的方法和步骤3.机械装配的工艺和工时计算4.机械装配的质量控制和故障排除五、机械设计的优化和改进1.机械设计的优化目标和方法2.机械设计的参数化和模块化3.机械设计的仿真和测试4.机械设计的反馈和改进六、机械设计的安全和可靠性1.机械设计的安全性评估和安全设计2.机械设计的可靠性评估和可靠设计3.机械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七、机械设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1.机械设计的VR/AR技术应用2.机械设计的智能化设计3.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应用以上只是对机械设计知识点的一部分进行了总结,机械设计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从基础的机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到装配和优化,再到安全和可靠性的考虑,还有新兴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都是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内容。

在实际的机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需求和限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1. 引言机械设计是工程学的一个分支,涉及机械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分析、制造和维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关于机械设计核心知识点的总结,以便工程师和学生能够快速回顾和参考。

2. 机械设计基础2.1 工程图纸- 理解并创建详细的工程图纸,包括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材料规格。

- 掌握使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和三维建模的技巧。

2.2 材料科学- 熟悉常用的工程材料,如钢、铝、塑料和复合材料。

- 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和疲劳寿命。

2.3 力学原理- 掌握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能够进行基本的应力分析和变形计算。

3. 机械元件设计3.1 轴承- 了解不同类型的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 掌握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3.2 齿轮- 理解齿轮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 熟悉齿轮传动的效率、载荷分布和润滑要求。

3.3 联轴器和离合器-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 掌握选择合适类型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依据。

4. 机械系统设计4.1 传动系统- 设计高效、可靠的传动系统,包括链条、皮带和齿轮传动。

- 考虑系统的动力需求和能量传递效率。

4.2 液压和气压系统- 理解液压和气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设计液压缸、气缸和相应的控制阀。

5. 热力学和流体力学5.1 热力学基础-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

- 理解热交换器的设计和效率计算。

5.2 流体力学- 熟悉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设计管道系统,考虑流速、压力损失和流量。

6. 制造工艺6.1 传统制造方法- 了解车削、铣削、磨削和铸造等传统制造工艺。

- 掌握工艺选择的依据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6.2 先进制造技术- 熟悉数控加工、激光切割和3D打印等先进技术。

- 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7. 质量控制和测试7.1 质量控制- 掌握机械零件和系统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 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7.2 性能测试- 设计测试方案,验证机械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学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机械工程领域中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

在机械设计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基础知识点,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实例分析,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材料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涉及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两个方面。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载荷下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此外,还需要了解材料的疲劳性能、断裂力学等,以避免机械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力学失效。

例如,当设计一根机械零件时,需要首先确定所使用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质,然后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加载方式,计算材料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尺寸和形状。

二、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涉及到机械系统中动力的传递和控制。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传动的效率、负载承载能力、噪声和寿命等因素。

作为一个实例,当设计一台机械设备时,需要确定所使用的传动方式,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传动比和扭矩传递能力,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装置,如正确选取齿轮的模数、齿数和模数系数等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三、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实现机械装置功能的重要环节。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机械装置的功能要求、结构强度、合理性和可制造性等因素。

举个例子,当设计一台机械设备时,需要首先确定装置的功能要求,如所需实现的运动方式、工作速度和精度等。

然后根据功能要求,设计合适的机构结构,使其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并确保结构强度足够,同时尽量降低机构的质量和成本。

四、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是构成机械装置的基本单位,它们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机械装置的性能和质量。

在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功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加工制造工艺等。

举个例子,当设计一台发动机时,需要设计合适的活塞、连杆、曲轴等关键零部件。

机械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通用零件、专用零件有哪些?P4通用零件:传动零件——带、链、齿轮、蜗轮蜗杆等;连接零件——平键、花键、销、螺母、螺栓、螺钉等;轴系零件——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专用零件:汽轮机的叶片、内燃机的活塞、纺织机械中的纺锭、织梭等。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1.机器的组成。

P5机器的组成:原动机部分、传动机部分、执行部分、测控系统、辅助系统。

2.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P13①整体断裂;②过大的残余变形;③零件的表面破坏;④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3.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有哪些?P16①强度准则;②刚度准则;③寿命准则;④振动稳定性准则;⑤可靠性准则。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1.交变应力参数有哪些?应力比r的定义是什么?r = -1、r =0、r=1分别叫什么?P27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σmax+σmin2、应力幅度σa=σmax−σmin2、应力比(循环特性系数)r=σminσmax。

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之比称为应力比(循环特性系数)。

r = -1:对称循环应力、r =0:脉动循环应力、r =1:静应力。

第五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1.连接螺纹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P71①普通螺纹。

牙型为等边三角形,牙型角α=60°,内、外螺纹旋合后留有径向间隙。

同一公称直径螺纹按螺距大小可分为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②55°非密封管螺纹。

牙型为等腰三角形,牙型角α=55°。

管螺纹为英制细牙螺纹。

可在密封面间添加密封物来保证密封性。

③55°密封管螺纹。

牙型为等腰三角形,牙型角α=55°。

螺纹旋合后,利用本身的变形就可以保证连接的紧密型。

④米制锥螺纹。

牙型角α=60°,螺纹牙顶为平顶。

2.传动螺纹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P72①矩形螺纹。

牙型为正方形,牙型角α=0°。

传动效率比其他螺纹高。

②梯形螺纹。

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型角α=30°。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机械设计是一门涉及机械工程和工业设计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力学、传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 强度学: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强度学,它涉及到材料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等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所要承受的载荷和应力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并进行强度计算。

2. 刚度学:刚度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与载荷和变形的关系密切相关。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以保证机械在工作状态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

3. 运动学:机械设计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运动学,即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关系。

在设计机械系统时,需要考虑运动副的设计和传动比的选择。

4. 传动技术:传动技术是机械设计中的关键领域,涉及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选择。

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轮传动等,需要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三、机械设计的常见元件和装置1. 轴承:轴承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元件,用于支撑和限制旋转或线性运动的部件。

常见的轴承类型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2. 运动副:运动副是机械系统中实现机构运动的元件,常见的运动副包括滑动副、转动副、滚动副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副。

3. 铰链:铰链是一种常见的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物体,并允许它们相对运动。

在机械设计中,铰链的选择和设计对于机构的稳定性和工作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4. 传感器:传感器在机械设计中起到检测和监测的作用,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用于控制和监测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四、机械设计的常见工艺和制造方法1. 加工工艺:机械零件的加工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需要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优选3篇)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优选3篇)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第1篇答: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产生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短5)传动效率较低。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第2篇答:(1)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Fa的变化范围:a,为了减小螺栓刚度,可减螺栓光杆部分直径或采用空心螺杆,也可增加螺杆长度;b,被联接件本身的刚度较大,但被链接间的接合面因需要密封而采用软垫片时将降低其刚度,采用金属薄垫片或采用O形密封圈作为密封元件,则仍可保持被连接件原来的刚度值。

(2)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3)减小应力集中,(4)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第3篇A.非金属材料:1.红(黑)电木———支架2.透明亚克力(有机玻璃)3.白(黑)塞钢———放置产品4.铁氟龙———放置产品,不伤产品5.硅胶———耐高温ABS(塑胶)POM———小齿轮聚胺脂———耐摩擦(压纸轮),弹力很小6.胶硅胶———耐摩擦,有一点弹性(腹膜架)橡胶———耐摩擦(有较大弹力)优力胶(弹力胶)———耐摩擦,有很大弹力(传墨棒)7.石棉———隔热隔热板8.尼龙———齿轮(降低噪音)9.PVC(管,接头,阀),PP,钢化玻璃10.三叉胶条(镶嵌有机玻璃),衬带(修饰),纤维布11.密封:A.生料带,密封胶(耐腐蚀),玻璃胶(防水),PVC 胶(粘性);B.氟橡胶, PEEK,PVDF,三元乙炳胶, OVA 胶条例外:铁氟龙胶布(耐高温),喉箍,肘夹(快速夹) ,拉紧扣(快速夹)。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机械设计是一门涉及到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它研究和应用各种机械原理和技术,用于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学与结构1.材料力学: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需求。

2.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平衡条件等。

3.动力学: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其中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概念。

4.结构力学:结构力学研究结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了解结构的强度、刚度等参数可以保证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机构设计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传动方式,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转矩的传递。

2.链条传动:链条传动与齿轮传动类似,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不同的部件。

3.带传动:带传动通过带子将动力传递到其他部件,它的优点是传动平稳、噪音小。

4.减速机:减速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装置,通过内部的齿轮组合将输入转速减小,输出转矩增加。

三、零件设计1.轴类零件设计:轴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重要零件,需要考虑其受力、刚度、精度等因素。

2.连接件设计: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销钉等,需要根据连接部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件。

3.弹簧设计:弹簧在机械设计中广泛应用,需要考虑其弹性恢复力、刚度、寿命等因素。

4.轴承设计:轴承用于支撑旋转零件,需要根据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轴承类型和润滑方式。

四、机械传动1.直线运动传动:直线运动传动常用的方式有滚动轴承、直线导轨等,需要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2.旋转运动传动:旋转运动传动可以通过齿轮、带传动等方式实现,需要根据转速、转矩等要求选择适当的传动方式。

3.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可以实现大功率、连续平稳的传动,广泛应用于重载设备和工程机械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学复习总结
机械设计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
1.机械设计学的学科组成: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计、商品化设计。

2.设计三大步:创意、构思、实现。

机械设计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多解性(2)系统性(3)创新性第二章
1.机器由原动机、传动机、工作机、控制器组成。

2.机器分为工艺类和非工艺类。

3.家用缝纫机的主要功能:1)、引面线造环功能;2)、沟面线扩环,使底面线交织的功能;3)、供给和收回面线的功能;4)、输送缝料的功能。

辅助功能:1)、调节面线和底线阻尼的功能;2)、调节压脚压紧力的功能;3)、调节送布针距的功能;4)、绕底线功能。

控制功能:1)、机械控制功能;2)、人机控制功能;3)、电子控制功能。

P23-274、点钞机的主要功能:1)、进钞输入功能;2)、分钞功能;3)、计数功能;4)、整理功能。

辅助功能:1)、动力及传动功能;2)、接钞输入口斜板调节功能;3)、阻尼轮压紧功能。

控制功能:1)、机械控制功能;2)、光电控制功能;3)、人机控制功能。

P30-325、Sketch描述造环、钩线和穿梭功能。

第三章
1.机器的更新换代:改革工作原理;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材料提高技术性能;加强辅助功能使其更适应使用者的心理。

2.P39硬币计数包卷机的功能结构图。

3.功能类型P41.
4.简单动作功能:几何形体组合法;复杂动作功能:基本机构组合法。

5.工艺功能:物一场分析法。

6.关键技术功能:技术矛盾分析法;综合技术功能:物理效应引入法。

功能原理设计:机械产品设计的最初环节,是先要针对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提出一些原理性的构思。

这种针对主要功能的原理性设计,可以简称为“功能原理设计”。

功能原理设计有如下三个工作特点:
1)功能原理设计往往是用一种新的物理效应来代替旧的物理效应,使机器的工作原理发生根本的变化的设计。

2)功能原理设计中往往要引入某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首先要求设计人员有一种新想法(NewIdea)、新构思。

没有新想法,即使新技术放到面前也不会把它运用到设计中去。

3)功能原理设计使机器品质发生质的变化。

第四章
1动作功能:P58-591、运动形式或运动规律变换;2、开关、联锁和检测;3、程序控制或手动控制。

宜用机构来实现的动作功能:功率性的机械运动形式或规律的变换功能;固定轨迹或简单可调的轨迹功能;在特定条件下能优质地实现开关、联锁和检测等功能;简单的固定程序或可变程序的控制功能。

2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作用:P61、P62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以完成预期的功能。

执行机构的主要作用是给工作头产生工作力,同时带动工作头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特定的运动轨迹等。

(特定运动规律、特定的运动轨迹、某种特殊的信息传递。

)常见的用于运动速度或力的大小变换的传动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啮合方式进行传动(例如;齿轮、蜗轮蜗杆、链传动、同步齿形带等)。

其中:齿轮传动可以在平行轴或交错轴间实现准确的定传动比传动,适用功率和速度范围广,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寿命长,互换性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通过摩擦方式进行传动(例如:摩擦轮传动、摩擦式无级变速器、带传动、滑轮传动等)。

这类机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由于带具有柔软性、吸收振动的特性,且有缓冲和安全保护的作用特性,使带传动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3)利用楔块原理进行传动(例如:螺旋传动、偏心轮传动等)。

螺旋传动主要由螺杆、螺母、机架组成。

螺旋传动的优点是增力效果大,可用较小的转矩得到较大的轴向力。

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平稳无噪声等。

4)利用流体作用原理进行传动(例如:液压、气动传动等)。

液体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可压缩物体。

因而液压传动能传动较大的力,经常用于传动比不需十分精确但载荷很大的情况下.但液压传动速度较慢,例如液压千斤顶、液压挖掘机的推杆等。

而气动传动机构一般用于传递较小的力,但作用速度快。

3选择机构类型和拟定机构简图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P65-661、使机构最简单,传动链最短;2、使机构具备有利的传力条件;3、使机构有尽可能好的动力性能;4、使机器操纵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

转动(或摆动)变成移动的机构有:曲柄(或摆杆)滑块机构、正弦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等;具有急回特性的机构有: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凸轮机构、曲柄导杆机构等。

机构的创新设计:改变机构的某些尺寸参数,使机构出现一种新的功能;运用机构的串联组合,改变机构的运动特性;运用机构的并联组合,得到某种特殊的运动规律或轨迹;利用机构组成原理发现新的机构;引进当前的最新技术,使旧的机械功能得到新的生命。

4方案设计与协调设计的概念?
答:P67在功能结构图中,有的分功能比较复杂,不可能用一个已知的机构来完成。

这就需要根据分功能的特点,挑选几个机构组成一个机械运动系统,由这些机构共同完成这个分功能的机械动作。

这就是所谓的“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或称为“机构的创新设计”。

当功能结构图中的各机械分功能均已根据分功能的要求选择好相应的机构后,就要决定怎样使这些分散的机构组成一个协调运动的整体;这也称为“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只是这个系统比较大,其综合后完成的机械功能,就是整个机械产品的总功能中的全部机械功能。

这种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也称为“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

5工作循环图的概念,表示形式?P79-80运动循环图表明了各机构的配合关系,并可以由它得出某些机构设计的原始参数。

极坐标式和直角坐标式。

6家用缝纫机的运动循环图P80第五章
1主要设计要求:功能要求;适应性要求;性能要求;生产能力要求;可靠性要求;使用寿命要求;效率要求;成本要求;人机工程要求;安全性要求;包装、运输要求。

其它设计要求:强度和刚度要求;制造工艺要求;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工作循环图要求。

2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1)、开发
新产品,适应新的社会需求;2)、扩展已有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性能,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使其适合于更多的用户,扩大市场占有率;3)、选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选择功能原理应综合考虑的问题:1)原理方案的先进性及成熟程度;2)实现功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3)合理的运动设计;4)工作效率与设计要求相适应,经济上合理。

4整机总体参数确定方法:理论计算方法;经验公式法;相似类比法;实验法。

5机械传动系统可分为:单流传动;分流传动;汇流传动;混流传动。

第六章1机械零件在机械结构中的基本功能是:承担载荷、传递运动和动力,以保证机械装置实现正确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轨迹。

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简单、安全可靠。

结构设计的原理:等强原理;变形协调原理;任务分配原理;自助原理;稳定性原理。

3提高静强度的设计方法: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载荷分流;载荷均布;改善轴系支撑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特性;合理强化。

4特高静刚度的设计方法:采用桁架结构;合理布置支承;合理布置隔板与助板。

5提高疲劳强度的设计方法:缓解应力集中;避免应力集中源的聚集;降低应力幅。

6提高接触强度与接触刚度的设计方法:增大综合曲率半径;增加接触元素数量;用低副低替高副;通过预紧提高接触刚度。

7误差分类:原始误差:原理误差;工作误差;回程误差。

8提高精度的设计方法:有利于减少原始误差的机构设计措施;补偿系统误差;误差均化;利用误差传递规律;合理配置精度;选择较好的近似机构;采用有利于施工的结构;阿贝原则;减少回程误差。

9加工工艺性原则:零件结构力求简单;便于加工;便于装卡;提高切削效率。

10装配工艺性:紧配合面不宜过长;多个紧配合面不宜同时装入;减少装配差错;复杂结构准许分块集中装配。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机械设计学复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机械设计学复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